20年度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
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点击数:61 发布时间:2015-2-6 10:43:22研究生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条件,是培养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为进一步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根据《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意见》精神,结合我校研究生培养实践,特制订《湖南科技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试点工作方案》。
一、现状分析湖南科技大学拥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9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具有教育硕士、翻译硕士、工程硕士、会计硕士4种专业学位授予权,在24个专业领域开展培养工作,并可开展同等学力人员在职申请硕士学位和高校教师硕士培养工作。
目前,在校各类研究生2315人,开设研究生公共课21门,专业课287门,选修课572门。
经过长期的研究生教育教学实践,具备了较好的课程建设与改革基础。
一是具有一支高素质的研究生教师队伍。
学校有博士生导师34人,硕士生导师558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国家级人选49人,湖南省“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等省级人才272人。
二是具有一批研究生教育创新平台。
学校拥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等8个省级重点社科研究基地,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18个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7个省级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一批校院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三是建立了较完善的研究生课程建设管理制度和较合理的运行机制。
制订并实施了系列研究生课程建设制度,构建了分层管理的课程运行机制,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定期开展教学过程检查和教学督导,加强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
但是,和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新要求相比,研究生课程体系仍存在一些不足。
如课程体系设置不尽合理,课程内容前沿性仍需加强,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课程建设相关制度和运行机制有待完善等。
浙江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

拨款意见:暂缓拨款;按计划拨款。
主管领导(签字、盖章):2010年5月 日
浙江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
中 设负 责人
归 属 学 院(系)
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制
二О一О年五月
注:本表一式三份,正反面打印。
1.课程建设基本信息
1-1
师资队伍基本信息
姓 名
年龄(岁)
专业技术职称
在教学中承担的任务
1-2
所建课程纳入一级(二级)学科培养方案情况
学科代码
2-4
立项以来课程教学内容调整情况(根据本学科领域发展动态及时调整了哪些教学内容)
2-5
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建设资料(包括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收集情况
2-6
课程建设资助经费使用情况
2-7
课程建设下一步计划
2-8
其他需要补充说明的情况
3.中期考核意见
所属学院(系)意见:
结论性意见(在内打√,例:。):
任务完成情况:未完成计划任务;基本按计划完成任务;按计划完成任务。
中期考核结果:不合格;合格;优秀。
建议拨款意见:暂缓拨款;按计划拨款。
主管院长(主任)(签字、盖学院(系)章):2010年5月日
研究生院意见:
结论性意见(在内打√,例:。):
任务完成情况:未完成计划任务;基本按计划完成任务;按计划完成任务。
学科名称
培养类别(博士、直博生、硕士)
课程性质
(学位课、选修课)
1-3
2009—2010学年开课情况
开课学季(春、夏、秋、冬)
选课人数
2.课程建设进展
2-1
河海大学研究生院改革拟建设项目的公示

河海大学2020年度研究生教育教学
改革拟建设项目的公示
各单位:
为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教学改革与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组织2020年度研究生精品教材、在线课程、案例课程和教改课题的申报工作,经过个人申请、学院推荐、专家评审,《遥感图像模式识别》等23门精品教材、《现代水文模拟及预报》等22门在线课程、《计算水力学》等10门案例课程、《河海大学研究生在线教学体系的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等20项研究课题拟入选2020年度河海大学研究生课程和教材建设项目(具体名单见附件),特此公示。
如有异议,请于本公示公布之日起至2020年5月7日17:00之前书面署名向研究生院培养与质量监控办公室(闻天馆621室)或基地管理办公室(闻天馆625)反映。
附件1:2020年研究生精品教材拟建设项目
附件2:2020年研究生在线课程拟建设项目
附件3:2020年研究生案例课程拟建设项目
附件4:2020年研究生教改课题拟建设项目
研究生院
2020年4月28日
附件1
2020年研究生精品教材拟建设项目
附件2
2020年研究生在线课程拟建设项目
2020年研究生案例课程拟建设项目
2020年研究生教改课题拟建设项目。
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为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的通知》(鲁学位〔〕号),加强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建设,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通过开展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建设,深化研究生课程改革,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案方法,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各培养单位办学特色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促进学科体系、专业体系和学术体系建设。
“十三五”期间,每年立项建设门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发挥优质课程的示范带动作用,提升我省研究生教育教案整体水平。
二、有关要求(一)基础条件。
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建设,以近三年连续开设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特色优势课程为主,采取单门课程建设方式,充分考虑学科特色与专业分布及对教育教案的示范作用。
(二)师资队伍。
申报课程须有一支结构合理、学养深厚、成果突出的优秀教案团队。
每门课程设负责人名,负责人为本校专任教师,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且近三年主讲此门课程不少于两轮。
每门课程配备名以上教案经验丰富、教案特色鲜明的教师。
积极支持校外指导教师参与优质课程建设。
(三)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能够体现本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反映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合理分配授课学时,注重基础理论、方法论与学科前沿问题的结合;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充分体现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四)教案方法。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授课方式和教案方法,注重教与学相结合,教与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实行探究式、讨论式、互动式、案例式、专题式教案,突出研究生自主学习及科学研究能力培养。
(五)教材建设。
广泛吸收借鉴国内优秀教材,积极引进高质量外文原版教材,鼓励提倡使用自编特色教材。
(六)课程资源。
注重选用国际一流学术期刊的原始文献,开发优质教案课件,组建配套的电子教案、电子图书、试卷库、资料库、案例库等,鼓励建设“在线课程教案网络平台”,促进课程资源共享。
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方案精品课程是任课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教学管理等具有示范性的课程。
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将在树立教学形象,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强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带动我校的学科建设等诸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建设的初步目标是,通过三年的努力,将研究生英语、5门左右专业基础课、10门左右的专业课建设成研究生精品课程,力争建成几门在省内、国内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精品课程.1.教学队伍建设。
精品课程要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主讲。
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要准确定位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
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及时反映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3.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精品课程要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应当上网并免费开放,鼓励将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带动其它课程的建设。
4.教材建设。
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可以使用自编教材,也可以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提倡双语教学。
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
5.实践教学。
要高度重视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使研究生掌握先进的实验技术。
精品课程主讲教师要亲自主持和设计实践教学,大力改革实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注重实效。
鼓励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6.激励和评价机制。
各学院要采取切实措施,要求教授上讲台和承担精品课程建设工作,鼓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学生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建设。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报书.doc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立项申报书(2019年立项√ 2020年预备□)课程名称:教育组织与管理课程代码: 2200078申报人姓名: xxxxxxxxx联系电话: xxxxxxxxxxxx所属学科:教育学所属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申报日期: 2019 年 3月 20 日研究生院制二○一九年一月谢谢您的观赏填表说明1. 本表用钢笔填写或打印,要求字迹清楚、端正,内容翔实、准确。
2. 申请人所填内容,由所在学院负责审核。
3. 所填论文或专著须已在正式刊物上刊出或正式出版,截止时间是2018年12月31日。
4. 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加页。
5. 申报书及附件等内容,将上传到研究生院网站的课程网页。
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论文:(1)张晨宇,刘慧敏,韩特.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模式:大学衍生企业[J].中国科技产业,2017.12.(2)张晨宇,宋晓晴,刘思琦.治理安排、组织学习能力与大学衍生企业创新绩效[J].统计与决策,2017.034.郜岭(1)郜岭,陆晓洁,郭月娟,潘武玲.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衔接的必要性[J].法学教育研究,2018.04(2)董乐,郜岭.高职院校学生在线学习参与度调查—以北京市3所学校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7.115.刘进课题:(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带一路’学术人才向中国流动的开放式‘推-拉模型研究——人工智能方法的运用’”(71774015),2017年-至今(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提升弱势群体自主招生参与的公平与效率:关系模型与政策改革研究”(71403020),2014-2017(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立项课题“学术职业流动研究”,2014-2017论文:(1)刘进,吕文晶.人工智能创新与中国高等教育应对(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01(2)刘进,林松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二十)——以印度尼西亚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19.01(3)刘进,徐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十九)——以土耳其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19.01(4)刘进,张露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流动轨迹研究——基于UNESCO(2006-2015)数据[J].教育学术月刊,2018.09(5)刘进,陈劲.改革开放40年:面向“一带一路”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转向[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09(6)刘进,张露瑶.自主招生学生是否比统招生优秀——2008年与2015年全国自主招生问卷调查[J].上海教育科研,2018.09(7)吕文晶,刘进.“一带一路”国家如何走出“人才陷阱”——以俄罗斯、印度和以色列为研究对象[J].江苏高教,2018.05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谢谢您的观赏七、项目预算申请谢谢您的观赏八、项目审核意见谢谢您的观赏注:如有其它需要说明或解释的内容,请以附件形式同时提交。
吉林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实施办法试行

吉林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实施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学校将在部分学科专业开展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重点建设一批研究生核心课程,为保证此项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研究生核心课程的建设旨在更新研究生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及手段,培养一批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的研究生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第二章建设内容及要求第三条研究生核心课程的建设以研究生学位课程(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为主,具体包括:A类:研究生公共课程,即面向全校研究生开设的公共课及面向多个一级学科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
B类:面向一级学科或部分二级学科的研究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
第四条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要求、教学大纲、教学用书(教材)、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及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等方面。
第五条“研究生核心课程”的建设要注重原版外文教学资料的应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并积极开发新教材,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纸质教材、电子教材、网络教材等)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
第六条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中应注重教学团队的建设。
教学团队原则上应由一名具有正高职称且师德高尚的研究生教师作为团队带头人,实行在研究生院、相应教学单位指导下的团队带头人负责制;教学团队组成人员应在职称、年龄、教学经历等方面自然形成梯队形式,保证成员在教学交流中的各层次的全面性和团队发展人才的不断层。
第七条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由申报学科所在培养单位组织申报,项目负责人应为本学科专业内教学经验丰富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研究生教师,项目组成员一般应由承担过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生任课教师组成。
第三章项目管理第七条研究生培养处作为吉林大学研究生核心课程建设项目的日常管理机构,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设计、论证、立项、建设、验收以及其它日常管理工作。
第八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对项目各环节进行统筹安排。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公布日期】2020.09.04•【文号】教研〔2020〕9号•【施行日期】2020.09.0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正文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研〔2020〕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应对全球人才竞争的基础布局。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研究生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促进研究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切实提升研究生教育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现就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面向世界科技竞争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人民群众新需求,面向国家治理大战略,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进研究生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引导研究生培养单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加快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