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宪法基本知识练习题

合集下载

法宣在线 练习题 第二章 宪法法律知识

法宣在线 练习题 第二章 宪法法律知识

二章宪法法律知识1、(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关于私有财产权的表述哪一项是不 正确的?( )  A.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B.任何人不得剥夺公民的私有财产 C.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 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D.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正确答案:B用户选择:C2、(单选题)我国宪法规定享有解释宪法职权的机关是( )。

  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D.国家主席正确答案:B用户选择:C3、(单选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有关审计机关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 的?( )A.国务院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 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B.地方各级审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对同级人民政 府负责C.国务院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 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政收支进行审计监督D.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正确答案:B用户选择:C4、(单选题)宪法分为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依据是下列哪项?( )   A.是否容易修改 B.是否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C.是否有书面文字 D.是否有统一的法典形式正确答案:D用户选择:C5、(单选题)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根据宪法规定,全国人 大常委会行使多项职权,但下列哪一职权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 ( )   A.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 B.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C.审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国家预算部分调整方案 D.废除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正确答案:A用户选择:C6、(单选题)下列各项权利和自由中,( )是我国宪法没有规定的。

A.言论自由  B.公民的人格尊严 C.迁徙自由 D.宗教信仰自由正确答案:C用户选择:C7、(单选题)《宪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基层政权的相互关系 由法律规定。

宪法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宪法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宪法知识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 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 国务院C. 最高人民法院D. 最高人民检察院答案:A2.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A. 人民B. 国家机关C. 政党D. 军队答案:A3.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体现了:A. 人民民主专政B.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C. 人权保障原则D. 民族平等原则答案:C4.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A. 一律平等B. 有权有责C. 有特权D. 有义务答案:A5.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A.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B. 维护社会稳定C. 保障公民权利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A6.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实行: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 计划经济C. 市场经济D. 混合经济答案:A7.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这体现了:A. 民族平等原则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D.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原则答案:C8.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体现了:A. 政治自由B. 经济自由C. 社会自由D. 文化自由答案:A9.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这体现了:A. 宗教信仰自由原则B. 宗教平等原则C. 宗教自由和宗教平等原则D. 宗教信仰自由和宗教平等、宗教自由和宗教平等的原则答案:A10.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权,这体现了:A. 财产权保护原则B. 公有制原则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原则D. 私有制原则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5题)1.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A. 遵守宪法和法律B.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C. 保卫祖国、尊重社会公德D. 参加劳动和社会活动答案:ABCD2.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包括: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C. 中央军事委员会D.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答案:ABCD3.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义务包括:A. 忠于人民B. 依法行使职权C. 接受人民监督D. 廉洁奉公答案:ABCD4.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人身自由C. 宗教信仰自由D. 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答案:ABCD5.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A. 公民的人身权利B. 公民的政治权利C. 公民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D. 公民的环境权利答案:ABCD结束语:以上是宪法知识测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宪法知识。

六上道德与法治第二课宪法是根本法练习题(含答案)

六上道德与法治第二课宪法是根本法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课宪法是根本法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1、()是国家(),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和()。

2、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和(),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3、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的法律()、法律()、法律()。

2014年我国将()月()日设为(),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4、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5、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的具体体现。

6、()是治国安邦的(),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的地位,是国家的()。

树根给枝叶输送营养,枝叶在树根支撑下成长。

()就如同树根,()就好比繁茂的枝叶。

9、()是国家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10、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

11、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

任何公民的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

12、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

13、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

14、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从事组织,都必须以()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超越宪法的(),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得到()。

二、判断1、宪法只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3、我们每个人都应付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保证宪法实施。

()4、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地位是一样的。

()5、学校章程就是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套 练习题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套 练习题及答案

1、(单选题)根据宪法的规定,有权设立常务委员会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最低一级是()。

A.乡级B.省级C.市级D.县级正确答案:D2、(单选题)在我国,有权修改宪法的机关是()。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最高人民法院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确答案:D3、(单选题)根据宪法的规定,()是我国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B.地方各级党委C.地方各级人民法院D.地方各级人大正确答案:D4、(单选题)宪法明确规定,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的原则。

A.主动性、能动性B.积极性、创造性C.主动性、积极性D.能动性、创造性正确答案:C5、(单选题)根据宪法的规定,居民委员会主任由()。

A.居(村)民选举B.街道办事处任命C.居(村)民小组聘任D.群众推荐上级任命正确答案:A6、(单选题)根据宪法的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职权不包括()。

A.撤销上级人民政府的不适当的决定B.执行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C.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行政工作D.领导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的工作正确答案:A7、(单选题)根据现行宪法,下列哪个机关有权规定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国家行政机关的职权的具体划分?()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B.国务院各部委C.国务院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确答案:C8、(单选题)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不属于居民委员会的主要任务的是()。

A.协助维护社会治安B.调解民间纠纷C.办理本居住地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D.侦查刑事案件正确答案:D9、(单选题)民族乡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采取适合()的具体措施。

A.现实国情B.国家政策C.民族特点D.宗教信仰正确答案:C10、(单选题)下列国家机关中,属于民族自治机关的是()。

A.自治州人民法院B.自治县人民检察院C.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D.自治区人民政府正确答案:D11、(单选题)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省、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大代表由()的人大选举。

【精】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一课一练-第二课_宪法是根本法_部编版(含答案)

【精】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一课一练-第二课_宪法是根本法_部编版(含答案)

第二课宪法是根本法测试题班级 ____ 姓名 ____ 得分____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_____和_____。

2.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____和_______,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_____和必须履行的_____。

3.宪法规定了行驶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_____、______、______。

4.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______、______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______的内容。

5.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_____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_____。

6.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______、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_____,我们就能体会它在国家和公民生活中的______,知道它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

7.树立_____,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

8.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_______。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后边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16分)1.2001年我国设立了宪法日。

()2.世界上只有我国有宪法日。

()3.维护宪法权威应该是大人的事情。

()4.我们对宪法的认识,不能止于国家宪法日这一天。

()5.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6.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颁布的。

()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结果。

()8.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保证宪法实施。

()三.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我国第一部宪法是在()年颁布的。

A.1954B.1982C.20142.今年12月4日,是第( )个国家宪法日。

A.四B.五C.七3.下面法律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A.宪法社会法劳动法B.公司法宪法民法商法C.行政法宪法行政处罚法4.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政策法规第二章宪法基础知识测试题题库(含答案)

政策法规第二章宪法基础知识测试题题库(含答案)

第二章宪法基础知识一、判断题1.全日制学校,除寒、暑假和星期日外,应当每日升挂国旗。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许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3.参加社会劳动、受教育和获得物质帮助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4.联系群众并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法治、精简和效率、民主制都属于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5.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都属于对特别行政区直接行使权力的国家机关。

(×)6.全国人大授权特别行政区护照基本法规定享有高度的自治权,这些自治权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以及军队控制权。

(×)7.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若不参加劳动,国家可采取手段强制其参加劳动。

(×)8.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劳动权具有收益权属性。

(√)9.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10.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根据《宪法》规定,婚姻、家庭、女人、老人和儿童受国家保护,这属于对特定主体的保护范畴。

(×)12.国旗上的四颗小星分别代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以及无产阶级。

(×)13.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前提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要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党委要依法决策、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并将法治建设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14.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1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16.《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宪法学》章节练习题与答案:第二章

宪法学》章节练习题与答案:第二章

宪法学》章节练习题与答案:第二章1.简述近代宪法的主要特点。

答:近代宪法主要有以下特点:(1)确立了主权在民的原则,民主共和是宪法的主流;(2)强调公民的自由权利,具有自由主义色彩;(3)国家权力受到限制,国家的作用主要被限制在政治生活领域,宪法具有政治法的特色;(4)成文宪法形式被普遍采用;(5)宪法基本上仍然是西方的一种政治法律现象,局限于西方文化圈。

2.简述英国宪法的产生及其特点。

答:17世纪上半叶,英国的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关系逐渐取代封建经济关系,作为一个阶级的资产阶级已经形成,并于1640年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英国宪法就是在这一革命过程中产生的。

而英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妥协性特点,并由此导致英国宪法产生如下特点:英国宪法是在革命过程中逐渐产生的,是由一系列宪法性文件累积而成,在形式上表现为不成文宪法;革命的不彻底性和妥协性致使封建王权的形式得以保留下来;有些旧的法律也成为了新宪法的组成部分;不具备根本法的形式特征等等。

3.简述1918年《苏俄宪法》的意义。

答:十月革命的胜利和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一种新型的现代宪法——社会主义宪法的产生。

1918年7月,第五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俄罗斯社会主义联邦苏维埃共和国宪法(根本法)》。

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宪法,苏俄宪法的意义在于:首先,它突破了资产阶级宪法和宪政的局限性,使宪法成为无产阶级实现民主和组织国家政权的根本法;其次,它第一次系统地规定了经济制度,扩大了宪法的调整范围,使宪法由传统的政治领域进入到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从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再次,苏俄宪法推动了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发展。

此外,苏俄宪法还使宪法突破了西方文化的范围,开始成为世界文化现象。

3.评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

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我国仅有的一部反映资产阶级意志和利益的宪法性文件,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具体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练习题及正确答案(精选多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练习题及正确答案(精选多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练习题及正确答案(精选多篇)第一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练习题及正确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练习题及正确答案答题者:新职大商学院王晓玲1、(单选题)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的社会主义国家。

• A.人民民主专政• B.多党合作• C.民主共和• D.无产阶级专政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A2、(单选题)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公民基本权利宪法保护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宪法对建立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未加以规定• B.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C.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D.宪法没有规定对归侨权益的保护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B3、(单选题)任何公民,非经()批准或者决定或者()决定,并由()执行,不受逮捕。

• A.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B.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C.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D.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机关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D4、(单选题)在我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负责。

• A.同级人民政府• B.产生它的国家权力机关• C.同级党委• D.上级行政机关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B5、(单选题)根据我国现行《宪法》,下列关于公民私有财产权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现行宪法明确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B.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公民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C.2004年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做了规定• D.公民私有财产权保障的义务主体首先是国家正确答案:A 用户选择:A6、(单选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人员中不享有选举权的是()。

• A.受到行政拘留处罚者• B.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者• C.精神病患者• D.旅居国外的我国公民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B7、(单选题)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下列有关特赦的表述,正确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宪法基本知识一、判断题(正确的标注“A",错误的标注“B")1.《宪法》第44条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全体劳动者的退休制度。

( )2.《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

( )3.国务院实行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集体负责制。

( )4.《宪法》规定,中国坚持和平共处的对外政策。

( )5.计划生育、耕地保护、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等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 )6.《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 )7.城市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是基层政权组织。

( )8.《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9.《宪法》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

( )10.《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 )11.《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受原选举单位的监督。

原选举单位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罢免本单位选出的代表。

( )12. 国务院总理、副总理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国务委员连续任职无限制要求。

( )13.《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 )14.《宪法》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

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 )15. 制定行政法规属于县级以上人大常委会的职权范围。

( )16.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17. 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 )18.《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无偿征用。

19.《宪法》所规定的“国家赔偿权”是指由于国家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 )20.《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 )21.《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 )22.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 )23. 1999年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2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 )25.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宪法》规定,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 )通过。

A.过半数B.3/5以上C.2/3以上D.3/4以上2.《宪法》序言中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A.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B.坚持改革开放C.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全面推进依法治国3.以下关于宪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方面B.宪法在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具有最高效力C.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以及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D.宪法的修改,须由2/5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4.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 )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A.4月10日B.5月26日C.10月10日D.12月4日5.《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 ),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A.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B.所有党政机关及其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C.任何部门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D.所有机关、人民团体及其工作人员6.( )年的《宪法修正案》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人《宪法》。

A.1993B. 1999C.2004D.20107.( )是我国的国体。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C.政治协商制度D.工农联盟8.《宪法》第31条规定,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 )。

A.中央人民政府以行政法规规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C.特别行政区立法委以基本法规定D.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特别法规定9.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C.政治协商制度D.工农联盟10. ( )不属于《宪法》规定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资格限制要求。

A.年龄B.国籍C.居住期限D.政治权利11. 以下选项中,(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A.省B.直辖市C.设区的市D.县12. ( )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A.中央军委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公安部13.《宪法》第25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 )相适应。

A.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B.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C.环境保护与生产力发展水平D.科技、环境及教育的发展水平14.《宪法》第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

A.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B.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多种经济形式共同发展15.《宪法》第11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 )。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补充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D.保持国民经济稳定的杠杆16. 以下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国家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B.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C.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D.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17.《宪法》第19条中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 )。

A.初等义务教育B.职业教育C.中等教育D.高等教育18.《宪法》第21条第2款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 )的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

A.休闲性B.基础性C.群众性D.综合性19.《宪法》规定,国家建立健全( )社会保障制度。

A.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B.广大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C.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制度的D.城乡一体化的20. 根据《宪法》第45条的规定,“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权利”的人员情况中,不包括( )。

A.失业B.年老C.疾病D.丧失劳动能力21.《宪法》第27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实行( )的原则,实行工作责任制。

A.效率B.实事求是C.精简D.下级服从上级22.《宪法》第5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A.中央军事委员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央人民政府D.最高人民法院23.《宪法》第58条规定,( )行使国家立法权。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最高人民法院24.《宪法》第96条第2款规定,( )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

A.省B.设区的市C.县D.乡、民族乡、镇25.《宪法》第98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 )年。

A.1B.2C.3D.526.《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 )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A.中国共产党B.工人阶级C.无产阶级D.中央人民政府27. 以下选项中,( )不属于最高人民法院主要职权。

A.领导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权利B.上诉管据权C.审判监督权D.死刑核准权28. 根据《宪法》规定,以下领导人中,( )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A.国务委员B.秘书长C.中央军委主席D.各部部长29.《宪法》第101条中规定,选出或者罢免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须报( )提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A.同级人民代表大会B.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C.上级人民代表大会D.同级人民政府30. 以下领导人中,( )无连任届次限制。

A.国家主席B.国务院总理C.国务院副总理D.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31. 《宪法》第127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

A.领导B.指导C.监督D.引导32.《宪法》第132条规定,上级人民检察院( )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

A.领导B.指导C.监督D.引导33.《宪法》第33条第4款规定,( )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A.18周岁以上的B.16周岁以上的C.享有政治权利的D.任何34. 根据《宪法》第37条的规定,任何公民,非经( )批准或者決定或者( )决定,并由( )执行,不受速捕。

A.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B.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机关;公安机关C.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安机关D.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35.《宪法》第40条规定,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 )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A.公安机关或者纪律检查委员会B.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C.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法院D.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法院或者公安机关36.《宪法》第13条第3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 )。

A.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B.进行无偿征用或者实行置换C.实行折价补偿或赔偿D.实行置换或者折价补偿37.《先法》第43条第3 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有休息的权利。

A.公民B.劳动者C.所有公民D.18周岁以上的公民38.《宪法》第55条规定,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神圣职责。

A.所有适龄公民B.所有应征公民C.每一个公民D.军人39. 以下选项中,不符合《宪法》规定的是( )。

A.国家不提倡公民义务劳动B.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国公民的光荣义务C.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D.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40.《宪法》第40条中规定,除因( ),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A.案件当事人的请求B.公民有违法犯罪的嫌疑且已依法立案C.公安机关认为对案件有侦查的必要D.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41. 以下的说法中,( )不符合《宪法》的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