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向细目表的初中历史命题及教学启示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下册试题命制双向细目表

八年级历史下册试题命制双向细目表
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查能力要求
百分比
考查知识内容
立的历史意义
2
2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目的、时间
2
2
4
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的事迹以及优秀品质
2
4
6
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容、取得的成就
2
4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
2
2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2
2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经验教训
4
2
6
“文化大革命”内容、结束的标志、经验教训
2
2
4
邓小平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
1
4
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历史意义
2
2
3
7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2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路线
2
2
党的八大、十二大、十三大、十五大的主要内容,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
2
2
4
建国后我国的民族政策
2
2
4
对外开放的内容(经济特区的创设、格局、加入wto、作用等)
4
5
9
中国的外交(万隆会议、中美建交、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6
3
9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时间
4
4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我国对台方针、祖国统一
4
8
12
863计划
2
2
袁隆平事迹
2
2
人造地球卫星
2
2
《义务教育法》
2
2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2
2

浅谈历史试卷的命制

浅谈历史试卷的命制

九、考试的教育测量学质量特性分析
教育考试的质量特性。从宏观上讲 有信度、效度及可用度,从微观上讲, 有题目的难度、题目的区分度,以及题 目的教学敏感度等。
测验的信度
测验的信度(reliability),指测量结 果或评价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也就是 测量结果是否真实、客观地反映了考生的 实际水平。无论是量的规定性,还是质的 分析判断,高信度的测验或评价表意味着 具有较好的误差控制能力。因此,信度是 反映测量或评价表性能的一个重要的质量 指标。 信度高低可以用信度系数 r 来表示, 其值在0到1之间。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④效度低,信度很可能高。例如,即是一项 研究未能说明社会流动的原因,但它很有可 能很精确很可靠地调查各个时期各种类型的 人的流动数量。 ⑤效度高,信度也必然高。 因此,在信度与效度之间,首先要重点 保证是高效度,因为,高效度必然高信度; 反之,则不然。特别是对于教育测量而言, 效度问题显得更为重要。
区分度的评价标准
区分度自然是越高越好,但要做到这一点 较难。一般说来可参照下表标准。对于有些要 求不高的测验,有些试题的区分度低一些也是 容许的。
区分度 0.40以上 0.30~0.39 0.20~0.29 0.19以下 评价 非常良好 良好,如能改进更好 尚可,用时需作改进 劣,必须淘汰或改进以提高区分度方可使用

考试的效度

效度是指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的 程度,亦即测量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考 试的效度是指通过一次考试能确实地测量到 它所欲测量的东西的程度。因此,考试的效 度既与考试本身属性有关,也与考试的用途 与使用方法有关。离开考试用途,孤立地研 究考试的效度是没有太大意义的。效度的概 念在不断发展,效度的种类也因用途或研究 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认真做好双向细目表 科学公正出好考试题

认真做好双向细目表  科学公正出好考试题

认真做好双向细目表科学公正出好考试题一、为什么要制定双向细目表平时我们承担期末考试出题任务时,有时觉得自己出题很简单,可是成绩出来后学生成绩很不理想;有时觉得自己题出得有点难了,但是成绩出来后发现学生成绩还真的不错。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那是因为我们对自己出的题只是从目测或者感觉上来判断,缺乏科学的依据,导致成绩和自己预期的有差别。

作为一名教学能手,出好一份试卷是我们能力范围内的事,必须让我们的试卷做到公正、合理的评价一名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效果。

那么我们出试卷前第一件事就是要制定双向细目表。

二、什么是双向细目表1.双向细目表是指为了科学地安排考试内容,对即将命制的试卷进行科学规划的命制试题规划表。

最常用的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内容和考查目标之间的关联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材的内容,另一维反映学生应达到的学习水平。

2.双向细目表的三个要素:考查目标、考查内容以及二者之间的比例。

三、命题“双向细目表”的作用1.是命题的依据。

命题双向细目表主要是用于指导命题的,命题者依据该表中对各项目的具体要求来命题,2.是核检内容效度的依据内容效度是指在考试内容上考到了要考的那些东西的程度,具体指平日里我们所说的试题是否具有代表性,覆盖面是否全面。

3.是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由于命题双向细目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学的“质”(指考查目标和考查内容)和“量”(指相应的比例),即教学内容是否达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可以利用该表来实施教学质量评价。

四、制定双向细目表的注意事项(一)四个重要指标双向细目表既然是制定试卷的依据,那么我们就有必要了解衡量考试质量的四个重要的指标:即考试的效度、信度、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①效度。

只说内容效度,是测试内容的代表性和试题的覆盖面。

一般要体现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要求。

内容比较全面,难度适中,试题比较科学,题型使用合理,评分标准合理。

②信度。

考试的信度是指考试结果的可靠性程度,也就是考试内容是否达到衡量学生阶段性学习效果。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知识双向细目表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知识双向细目表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双向细目表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单元课题课程标准能力测试知识点细目分化近三年考点分布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第1课人类的形成1、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形成。

2、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识记层次1、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第2课大河流域的文明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识记层次1、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的相关历史知识,感受古代文明的灿烂。

2、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影响。

2011年中考选择20、种姓制度—印度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1、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2、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识记层次1、了解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

2、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2012年中考列举32(1)、伯利克里第二单元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识记层次1、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2、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知道他与伊斯兰教创立的关系。

2012年中考列举32(2)、大化改新1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1、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2、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历史意义。

3、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识记层次运用层次1、介绍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2、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3、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知识双向细目表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知识双向细目表
10、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与影响
2011年中考选择
9、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识记层次
1、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是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物;
2、知道新文化运动的时间和前后期内容的不同;
3、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3、知道国有企业改革内容。
识记层次
运用层次
1、了解家庭两次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
2011年中考选择
16、1980年建立的四个特区(厦门、深圳、珠海、汕头)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六
单元
经济和社会
生活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识记层次
1、状元实业家张謇和实业救国;
2、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
变化
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在中国出现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影响。
2、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识记层次
1、詹天佑、侯德榜的成就;
2、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2012年中考选择
19、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天演论》)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1、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双向细目表

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双向细目表

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双向细目表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和学习过去的人类经验和智慧。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参考书籍。

下面我将以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双向细目表为主题,介绍其中的内容。

第一章:学会观察历史学习历史的第一步就是学会观察历史。

本章主要包括历史的时间、空间、人物等基本概念和方法。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历史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需要通过观察和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

第二章:远古的人类和文明的起源在这一章中,学生将学习人类的起源和远古时期的文明。

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金石时代的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和宗教信仰等内容。

学生将了解到人类的文明起源于何时何地,以及人类是如何通过石器制作、狩猎和聚居生活的。

第三章:奴隶社会的兴起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本章主要介绍了早期奴隶社会的特点,包括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等。

学生将了解到奴隶社会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产物,奴隶制度是这一阶段社会关系的重要表现。

第四章:城市的兴起城市的兴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本章主要介绍了古代城市的特征和功能。

通过学习古代城市的产生原因、城市规划和社会组织等内容,学生将了解到城市是人们进行经济交流、政治活动和文化传播的中心。

第五章:古代中国文明的形成古代中国是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篇章。

本章主要介绍了古代中国文明的起源、特点和发展。

学生将通过学习中华文明的起源和传统文化的形成,了解到古代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史上的杰出代表,对人类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六章:希腊城邦文明的兴起希腊是古代欧洲文明的重要代表。

本章主要介绍了希腊城邦的兴起和文明成就。

学生将通过学习希腊城邦的政治、军事、哲学和艺术等方面,了解到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和贡献。

第七章:罗马帝国的兴衰罗马帝国是古代欧洲最大的帝国之一。

本章主要介绍了罗马帝国的兴起、辉煌和衰落。

通过学习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军事力量和文化成就,学生将了解到罗马帝国对西方世界的影响,以及其衰落的原因和教训。

使用双向细目表的心得

使用双向细目表的心得

使用“双向细目表"安排初三复习的心得贵阳十三中石从灵中考命题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无论命题人,答题人,还是评卷人,最不满意的是试题超出范围和繁难偏旧。

运用“双向细目表”,不仅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能提高命题、作答、评卷人对试题的满意度.下面我简单谈谈我在教学实际中使用双向细目表的心得体会。

一、“双向细目表"的内容“双向细目表"的内容,共分为两个大的部分:一为命题范围,一为题型。

在命题范围部分,为方便命题,可具体分解为单元或章或课、节或框或知识点和页码,但核心是知识点。

在题型部分,可根据试题需要设置若干种题型,并规定每种题型所占的分值.一套试题,设置什么样的题型,各种题型占多少比重,同一题型中设置多少个题目,试卷考查的重点是什么,难易系数是多少,所有这些问题,双向细目表都作出了通盘的安排.二、“双向细目表“的使用我使用双向细目表的过程,就是按照命题要求(包括课程标准、中考要求、时代特点和教学实际等),将深思熟虑后的意向性题目(俗称猜题)对应填入“双向细目表”中,并严格按“双向细目表”的要求命题进行复习的过程。

按“双向细目表"复习时,我注意一下三点。

其一,先重点、先大题。

对学生应知应会的大题的知识点进行反复的讲授,让学生对该章节的内容了然于心。

其二,覆盖面尽量大,最起码不能漏掉单元或章或课。

其三,牢牢把握知识点在双向细目表中这一原则,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材料选择可以在书内,也可以在书外.三、“双向细目表"的作用双向细目表的作用,概括地说,它可以规范命题行为,增强计划性,减少盲目性。

具体说,它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第一,不会超出命题范围。

在“双向细目表”中,每道题目都已确定了相应的位置,只要严格按双向细目表去复习,就一定在教材的范围之内,决不会偏离甚至超出教材。

第二,不会出繁难偏旧的题目.繁难偏旧的试题,一般出现在题型和考查的知识点上。

有了双向细目表,题型不能随意变,考查的知识点也不能随意定,因而能有效防止出现繁难偏旧的试题。

初中历史双向细目表(修改稿子)

初中历史双向细目表(修改稿子)

统 一 国 家 的 建 立
第13 课 两汉经济 的发展
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 展的情况
了解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情况,包括水利兴修与农 业生产的进步、手工业技术的提高以及商业繁荣的 主要史实
第14 课 匈奴的兴 起及与汉 朝的和战 第 15 课 汉通西域 和丝绸之 路
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 我国古代历史上所作 的贡献,匈奴与两汉的 关系。
第6课 对外友好 往来
以遣唐使、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 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 的发展。
识记 层次 理解 层次
1、知道鉴真东渡及对日本的重要影响。 2、知道玄奘西行及其对中印文化交流的贡献。
第7课 辉煌的隋 唐文化 (一) 第8课 辉煌的隋 唐文化 (二)
以唐诗、宋词为例,了 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 就。
第 二 单 元 经 济 重
文档
第9课 民族政权 并立的时 代 第10 课 经济重心 的南移
识记 层次
1、掌握隋唐时期在科技和文学方面主要成就。 2、知道赵州桥、唐都长安城、雕版印刷术、唐朝诗 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列举古代书法、绘画、 雕塑、音乐、舞蹈等方 面的主要成就。
识记 层次
1、 掌握隋唐时期的书法、 绘画成就以及石窟、 音乐、 重点:世界艺术宝库莫高窟 舞蹈等艺术成就。 难点:灿烂夺目的书法和绘 2、知道颜真卿和柳公权的书法、 阎立本和吴道子的 画 绘画、敦煌莫高窟艺术等。 重点:契丹的兴起和与北宋 的关系、女真建立金和岳飞 1、知道辽、宋、西夏、金等政权的并立。 抗金 2、了解宋金战争、澶渊之盟、北宋与西夏战和。 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 3、了解宋金战争与宋金议和以及宋金局面的形成。 盟、 1、 列举南方农业、 手工业、 商业及对贸易发展史实, 重点:“南方商业的繁荣” 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在南宋最终完成。 难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2、了解两宋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双向细目表的初中历史命题及教学启示
概念解析
㈡命题双向细目表 ⒉表中所列的各种能力水平的依据,是美国教育学家布鲁 姆关于教学认知目标所分为由浅到深的六个层次,即识记、 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前一类是后一类的基础, 后一种类别包括了前一种类别。(中指书) ⑴知识(识记):它是对知识的回忆。其中包括对具体事 物、普遍原理、方法、过程、模式、结构等方面的回忆。 ⑵领会(理解):领会是最低层次的理解。它与完全理解 并不是同意词,与完全掌握信息也不是一回事。领会是指 对交流内容中所含的文字信息的理解。
基于双向细目表的初中历史命题及教学启示
文献研究
搜索“双向细目表” ⒉中国基础教育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2-2013年 关键词:8条。 其中:历史学科0条。 ……
基于双向细目表的初中历史命题及教学启示
和行 为技能维度所构成的表格。它能帮助测量工具的编制者决 定应该选择哪些方面的表的初中历史命题及教学启示
概念解析
㈡命题双向细目表 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 的关联表。一般地,表的纵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内容 即知识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或在认知行 为上要达到的水平,在知识与能力共同确定的方格内是考 题分数所占的比例。 ⒈命题双向细目表具有三个要素:考查目标、考查内容以 及考查目标与考查内容的比例。
基于双向细目表的初中历史命题及教学启示
文献研究
搜索“双向细目表” ⒈中国基础教育期刊全文数据库 1999-2013年 关键词:121条。 其中:2010年以来,45条;历史学科1条。学科文章如下:
⑴《云南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命题思路简析及复习建议》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13年第Z1期 邢春芳 ⑵《我们怎样编制一份历史试卷——浅谈教师独立命题的基本 路径》 《历史教学》(中学版)2010年01期 诸金美 王叶军
一级 内容 领域
二 级 内 容 领 域
三级内 题 题 容领域 号 型 (分项 细目)
出处Βιβλιοθήκη ABCD
命题双向细目表的拟定
拟定命题双向细目表,通常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一是列出课标(考纲)细目表,确定考试内容。 二是列出各考试内容的权重。 三是列出各维度目标的权重。 四是确定各考查点的相关参数。
五是审核、确定。
考点参数设置例举
内容领域 认知水平 主要 学科 能力 预 与思 分 估 维水 值 难 平的 度 实现 情况
基于双向细目表的初中历史命题及教学启示
概念解析
⑶运用:运用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对抽象概念的使用。这些抽 象概念可能是一般的观念、程序的规则、概括化的方法,也可 能是专门性的原理、观念和理论。 ⑷分析:分析是将交流的内容分解成几个要素或组成部分,以 便分清一个事物中各要素或各部分的层次关系。 ⑸综合:综合是将所分解的各个要素或组成部分组合成一个整 体。是对各个要素或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加工的过程和进行排列 组合以构成一个比较清楚的模式或结构的过程。 ⑹评价:评价是为了特定的目的对材料和方法的价值所作出的 判断。也就是说,对材料和方法符合标准的程度所作出的定量 或定性的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