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双向细目表(2015)
云南中考2015—2019年双向细目表

数 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第十三章 轴对称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第二十七章 相似三角形
解不等式组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列方程解应用题(一元或二
元) 菱形的性质和矩形的判定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十八章 平行四边形
统计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
4 选择题
多边形内角和
4 选择题
三角函数值
4 选择题 调查法、中位数、方差、概率
4 选择题
圆锥体积,扇形、弧长公式
4
选择题
圆周角与圆心角,中垂线定理,等腰三 角形的性质
6 解答题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6 解答题
数式规律
8 解答题
统计
6 解答题
分式方程的应用题
7 解答题
概率
切线的判定和扇形面积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取值范围 圆锥的全面积 数式规律
与圆有关的计算,阴影面积
选择题
解不等式组
解答题
实数的运算
解答题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解答题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解答题
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
解答题 解答题
概率
矩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内 角和
解答题 二次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
第二十四章 圆
9
解答题
一次函数(分段函数),二次 函数的应用题
第十九章 函数 第二十八章 锐角三角函数
第二十五章 概率
5 解答题 5 解答题 7 解答题 5 解答题 6 解答题
7 解答题
历史考试目标双向细目表

历史考试目标双向细目表考试内容测试水平课名知识要点识记理解运用活跃的学术思想孔子120,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22∨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及其影响44 ∨秦朝的统一秦统一中国;秦代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50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尊儒术兴太学61巩固国家统一62 ∨张骞通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及西域都护的设置68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丝绸之路”72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及作用93 ∨∨建筑奇观都江堰106,秦长城108,大运河(7下)97,明长城(7下)99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造纸术111《本草纲目》《天工开物》(7下102)走向全胜的唐朝女皇武则天8“贞观之治”3开元盛世10 ∨科举制的创立和发展科举制的创立14,发展14,影响16 ∨唐朝的民族关系唐与吐蕃的关系;唐与回纥的关系18,21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24.26玄奘西行27∨南方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44,经济重心南移45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的设置54,55 ∨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91,92 ∨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郑和下西洋66 ∨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71-73 ∨∨明朝君权的加强明朝君权的加强59军机处的设置62八股取士和文字狱62-63明朝的小说明朝的小说112,《红楼梦》114 ∨∨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驻藏大臣和台湾府的设置;西北边疆的巩固;清朝前期的疆域77-79封建帝国的危机闭关锁国政策84 ∨鸦片战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2-5 ∨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8 ∨∨洋务运动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29-30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战役;《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14,17 ∨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及“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32-35 ∨近代民族工业张謇及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2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及其危害23 ∨近代社会生活《申报》、商务印书馆及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社会习俗的变化132-134∨教育和科学技术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138詹天佑和京张铁路141,侯德榜与“侯氏制碱法”142∨思想文化魏源145,严复145 ∨辛亥革命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37∨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代表人物和影响43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及历史地位;中共的成立及历史意义49∨国民革命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55-56 ∨人民军队的建立南昌起义和井冈山会师63-65 ∨红军长征遵义会议及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长征的胜利及长征精神70-74∨抗日救亡运动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79,82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87,90 ∨国共合作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92,94,95∨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后面补充)和历史意义100,103∨全面内战的爆发重庆谈判108 ∨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崩溃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17南京解放12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开国大典和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抗美援朝战争9土地改革运动12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五”计划;16“三大改造”及其完成的意义;20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运动23 ∨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46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9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经济特区的设置55对外开放的扩大58∨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75中共“十五大”78邓小平南方谈话76∨∨朋友遍天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04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06中美、中日建交107全方位的对外政策10856个民族是一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85 ∨“一国两制”与祖国的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91香港、澳门的回归92 ∨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杂交水稻技术;114航天技术113 ∨古代希腊雅典民主政治24 ∨古代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67 ∨∨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神曲》;73莎士比亚戏剧(9下23);新航路的开辟75英国的新生1640年革命;79“光荣革命”8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历史意义82美国的独立独立战争与《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华盛顿84-87 ∨∨法国大革命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和共和国诞生;91-92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93∨第一次工业革命珍妮纺织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良;轮船和火车的出现;工业革命的影响108-110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41 ∨俄国农奴制的废除1861年农奴制的废除128 ∨美国南北战争南北战争的爆发;北方的胜利;南北战争的历史作用∨122-125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及其历史作用133-134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发明大王”爱迪生;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见资料工业革命)112-115自然科学的革命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17-19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3-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萨拉热窝事件8;凡尔登战役;10“一战”爆发的原因2和后果12伟大的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29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历史意义31-3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43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4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46新经济政策36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48;罗斯福“新政”49 ∨大战的爆发和初期阶段“慕尼黑阴谋”60;德国进攻波兰与大战爆发62 ∨战争的扩大和转折德国东侵苏联;67日本偷袭珍珠港68《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69;斯大林格勒保卫战70∨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开罗会议及《开罗宣言》;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德国和日本投降;74-76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后面补充)和意义79∨“冷战”局面的形成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与“华约”;美苏冷战对峙局面86-87∨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西欧的振兴与欧共体的建立;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91,9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苏联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苏联解体96,100 ∨非洲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万隆会议;(8下105)“非洲年”113-115 ∨经济全球化的趋向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和影响121,123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冷战“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128 ∨第三次科技革命三大技术的突破;计算机网络技术;138 ∨成都历史三星堆和和金沙遗址∨∨都江堰的修建汉代成都的文化唐代成都的文化维新变法运动在成都的开展近代实业的兴办保路运动英勇悲壮的川军抗战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①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建立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与日军展开了多次会战,消灭了大量日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③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制定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和一整套正确的作战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各地的人民抗日武装抗击和牵制着大部分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对抗战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④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苏联红军、美英盟军在欧洲、太平洋地区各个战场痛击德、意、日法西斯,加速了抗战胜利的进程。
中考历史双向细目表(2015)

冷战的本质
√
1
√
经济实力是影响世界格局的决定性因素
√
1
√
人文主义
√
1
√
《英雄交响曲》
√
1
√
相对论
√
1
√
4
√
科学技术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
1
√
总结: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从封闭走向统一与联系)
√
1
√
问答题
中
国
史
黄埔军校
√
1
13%
25%
8
15
√
西安事变的意义
√
1
√
佟麟阁、百团大战
√
2
√
《海国图志》
√
1
√
民主与科学
√
1
√
商务印书馆
√
1
√
京师大学堂
√
1
√
世
界
史
绥靖政策
√
1
12%
7
√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原因
√
1
√
1
√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
1
√
辛亥革命的影响
√
1
√
遵义会议内容与影响
√
1
√
抗战时期的本土历史
√
1
√
渡江战役与民国纪年的计算方法
√
1
√
1954年宪法
√
1
√
三大改造
√
1
√
中国对万隆会议的作用
√
1
√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1
2019高考历史复习:2015—2018年全国Ⅱ卷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

2015年全国文综Ⅱ卷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2016年全国文综Ⅱ卷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2017年全国文综Ⅱ卷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2018年全国文综Ⅱ卷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学习考试说明,解密高考试题,培养学科素养——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学科考试说明的高考试题解读(一)(一)立足时空观念——主干知识迁移考 1.(2017·全国卷Ⅰ·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 )A .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 .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 .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 .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A [本题主要考查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和影响,要求学生从材料中受封对象与周王之间的关系来分析. A .从材料可知,分封出去的都是皇室宗亲,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西周分封制刚开始实行的是军事据点制度,也就是说派遣一部分周王室的政治力量到地方上去封邦建国,然后逐渐与当地人民进行融合,取得对地方的统治权,巩固西周对地方的统治,这必然就加强了周部落与周边其他地区文化的交流和认同,有利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成,巩固了西周对地方的控制.B .分封制主要是地方官制,不可能加强君主专制的权力,另外,西周时期,没有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权力在当时不是非常突出,西周主要强调以德治国.C .结合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分封制地方诸侯国有很强的独立性,西周王朝就是不能够直接操控地方,所以实行分封,选项表述是错误的.D .材料主要体现的,西周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侧重周王室内部的权力传承关系,材料也没有直接涉及到贵族世袭特权的存在.真正从根本上保证贵族世袭特权的制度是宗法制,而不是分封制. 故选A .]2.(2014·全国卷Ⅱ·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
历史考试目标双向细目表及题纲

世界近代现代史知识线索:世界近代史分类归纳的主要线索如下: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已有较大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政治上当权,以确保经济上发展。
而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由此而导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1640年苏格兰人民起义开始到期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经过半个世纪的斗争,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重大事件,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②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后期,法国资产阶级经济得到发展,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束缚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压迫下,资本主义和封建制度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随着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为大革命的到来作了舆论准备。
1789年至1794年的法国大革命,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在资产阶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参加下,完成了摧毁封建制度.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羁绊的任务。
1794年至1814年,拿破仑执掌法国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斗争最激烈.影响最广泛的一次。
它不仅结束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而且沉重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统治,为以后各国的革命树立了榜样,具有世界意义。
③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以17世纪初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起,经过一百多年,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北美13个殖民地人民为了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现而联合起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在乔治.华盛顿的领导下,从容不迫1775年至于1783年,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值得注意的是,它即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它确立的确良1787年宪法,有重大历史意义。
独立战争解决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外在障碍,而内在障碍即黑人奴隶制,是通过美国内战解决的。
历史2015—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双向细目表

(卷Ⅲ)20ce70s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经济滞胀影响)
(卷Ⅰ)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变化(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卷Ⅱ)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卷Ⅱ)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政策
注:重点发展农业(赫)
(卷Ⅲ)经济滞胀时期及相关国家措施的影响
思想
(卷Ⅱ)史观考察
(卷Ⅱ)国家经济政策方针(一五计划)对国家教育的影响
(卷Ⅱ)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基础
(卷Ⅲ)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卷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的背景(计划于市场的关系)
(卷Ⅱ)经济体制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的关系
(卷Ⅰ)一五计划(重工业)资源开采经济建设史实
(卷Ⅱ)一五计划女性重要性提升
(II)雍正时期到一五计划期间中国矿业
(II)古代中国和近代美国大豆种植与利用(III)现代城市发展(上海与曼彻斯特)
(I1)950-1980中国钢铁产业发展(II)清代与新中国海关税率
经济
(卷Ⅰ)汉代时期农业耕作图考察大地主田庄经济(集体劳作)
注:这一时期土地性质——私有
(卷Ⅲ)西汉前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注:政府对工商业者的地位提高问题
(卷Ⅱ)汉朝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小农经济受到限制表现
注:重农抑商政策已在春秋战国实施
思想
(卷Ⅲ)古代书法艺术与时代特征的关系
(卷Ⅱ)官修史书带有政治性的分析
注:农村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卷Ⅰ)明朝商品经济发展影响资萌——冲击等级秩序
(卷Ⅰ)明清地区性经济发展的差异(南北商品经济)
(卷Ⅱ)明清经济发展情况
注: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商人地位变化 白银成为流通货币
高中历史双向细目表

课题
1,近代中国的 主题内容 民主革命 (4)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点
近代中国
(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2,经济结构的 (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变动和资本主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义发展 (1)维新思想 3,思想解放的 (2)新文化运动 潮流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俄国十月革命 1,俄国十月革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命与苏联社会 (3) “斯大林模式” 主义建设 (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2,罗斯福新政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和当代资本主 (2)罗斯福新政 义新变化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3,第二次世界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大战后世界政 (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治格局的变化 (3)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高中历史双向细目表
模块
(新课标全国)
识记 √ √ √
课题
主题内容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古代中国政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治制度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考点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2,古代中国经 (3)商业的发展 济 古代中国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3,中国传统文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化主流思想的 (3)宋明理学 演变 (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1)科技成就 4,古代中国的 (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科学技术与文 (3)文学成就 学艺术 (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古代希 腊,罗马 1,古代希腊, (2)雅典民主政治 罗马的政治制 (3)罗马法 度 (4)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西方人文精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神的发展 (2)启蒙运动 (1)新航路的开辟 2,新航路的开 (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辟与殖民扩展 (3)工业革命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3,欧美代议制 近代世界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的确立与发展 (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科学主义的 (1)《共产党宣言》 诞生 (2)巴黎公社 √ √ √
历史考试目标双向细目表题纲

世界近代现代史知识线索:世界近代史分类归纳的主要线索如下: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已有较大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政治上当权,以确保经济上发展。
而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由此而导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1640年苏格兰人民起义开始到期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经过半个世纪的斗争,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重大事件,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②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后期,法国资产阶级经济得到发展,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束缚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压迫下,资本主义和封建制度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随着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为大革命的到来作了舆论准备。
1789年至1794年的法国大革命,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在资产阶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参加下,完成了摧毁封建制度.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羁绊的任务。
1794年至1814年,拿破仑执掌法国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斗争最激烈.影响最广泛的一次。
它不仅结束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而且沉重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统治,为以后各国的革命树立了榜样,具有世界意义。
③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以17世纪初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起,经过一百多年,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北美13个殖民地人民为了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现而联合起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在乔治.华盛顿的领导下,从容不迫1775年至于1783年,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值得注意的是,它即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它确立的确良1787年宪法,有重大历史意义。
独立战争解决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外在障碍,而内在障碍即黑人奴隶制,是通过美国内战解决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3%
14
√
1787宪法的三权分立原则
√
1
√
法国大革命中历史事件的时间排序
√
1
√
利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发展考查《共产党宣言》、十月革命
√
1
√
1861年改革
√
1
√
南北战争
√
1
√
一战的爆发标志
√
1
√
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
√
1
√
华盛顿会议
√
1
√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
1
√
利用WTO考查经济全球化
4
√
科学技术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
1
√
总结:人类从分散走向整体(从封闭走向统一与联系)
√
1
√
问 答 题
中
国
史
黄埔军校
√
1
13%
25%
8
15
√
西安事变的意义
√
1
√
佟麟阁、百团大战
√
2
√
《海国图志》
√
1
√
民主与科学
√
1
√
商务印书馆
√
1
√
京师大学堂
√
1
√
世
界
史
绥靖政策
√
1
12%
7
√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原因
√
1
√
政治多极化
√
1
√
东欧剧变的实质
√
1
√
第三次科技革命
√
1
√
材
料
解
析
题
中
国
史
商鞅变法影响、商鞅被杀的原因
√
3
18%
25%
1115√源自洋务运动的主张及局限性√2
√
戊戌变法的具体经济措施
√
1
√
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
√
丝绸之路、张骞、西域都护府
√
3
√
世
界
史
新航路的开辟、麦哲伦的贡献
√
2
7%
√
1
√
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
1
√
辛亥革命的影响
√
1
√
遵义会议内容与影响
√
1
√
抗战时期的本土历史
√
1
√
渡江战役与民国纪年的计算方法
√
1
√
1954年宪法
√
1
√
三大改造
√
1
√
中国对万隆会议的作用
√
1
√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1
√
我国改革开放后教育的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
1
√
世
界
史
英国的《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
中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2015中考)
试卷
题型
试卷
范围
考试内容(要点)
考试目标
(能力)
分
值
所占比列
分值合计
难易程度
识
记
理
解
运
用
易
中
难
单
项
选
择
题
中
国
史
都江堰的功能
√
1
27%
50%
16
30
√
中央集权制度
√
1
√
农业生产工具(筒车)
√
1
√
经济重心的南移
√
1
√
古代中国对边疆的管理措施(排序)
√
1
√
近代俄国对我国东北领土的割占(《北京条约》、《瑗珲条约》)
√
1
√
冷战的本质
√
1
√
经济实力是影响世界格局的决定性因素
√
1
√
人文主义
√
1
√
《英雄交响曲》
√
1
√
相对论
√
1
√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