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双向细目表

合集下载

历史试卷双向细目表模板

历史试卷双向细目表模板

历史试卷双向细目表模板知识板块知识点题型分值难度系数。

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如分封制、宗法制等)选择题3分0.7。

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的大一统措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材料分析题(一问)5分0.6。

中国古代史唐宋时期的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选择题3分0.7。

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的对外政策(海禁、闭关锁国等)选择题3分0.8。

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的背景、影响材料分析题(一问)5分0.6。

中国近代史洋务运动的内容、意义选择题3分0.7。

中国近代史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简答题5分0.6。

中国现代史新中国的成立及其意义选择题3分0.8。

中国现代史改革开放的历程与成就材料分析题(两问)8分0.7。

世界古代史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选择题3分0.7。

世界古代史罗马法的发展历程与影响选择题3分0.8。

世界近代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过程和影响材料分析题(一问)5分0.6。

世界近代史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影响选择题3分0.7。

世界现代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影响简答题5分0.6。

世界现代史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美苏冷战等)材料分析题(两问)8分0.7。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 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 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B. 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C. 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D. 巩固西周的统治。

2. 唐宋时期,商业繁荣的表现不包括()A. 城市中坊市界限被打破。

B.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C. 海外贸易发达,广州、泉州是重要港口。

D. 政府完全放弃了对商业的管理。

3. 下列关于明清时期对外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A. 明朝时期就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 闭关锁国政策完全断绝了中国与外国的往来。

C. 这一政策的实行有防范西方殖民侵略的一面。

D. 闭关锁国政策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

4.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不包括()A.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历史考试目标双向细目表

历史考试目标双向细目表

历史考试目标双向细目表考试内容测试水平课名知识要点识记理解运用活跃的学术思想孔子120,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22∨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及其影响44 ∨秦朝的统一秦统一中国;秦代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50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尊儒术兴太学61巩固国家统一62 ∨张骞通西域张骞出使西域及西域都护的设置68 ∨两汉时期的对外交流“丝绸之路”72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及作用93 ∨∨建筑奇观都江堰106,秦长城108,大运河(7下)97,明长城(7下)99科学技术的重大成果造纸术111《本草纲目》《天工开物》(7下102)走向全胜的唐朝女皇武则天8“贞观之治”3开元盛世10 ∨科举制的创立和发展科举制的创立14,发展14,影响16 ∨唐朝的民族关系唐与吐蕃的关系;唐与回纥的关系18,21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24.26玄奘西行27∨南方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44,经济重心南移45 ∨成吉思汗与忽必烈宣政院和澎湖巡检司的设置54,55 ∨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印刷术;指南针91,92 ∨明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郑和下西洋66 ∨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71-73 ∨∨明朝君权的加强明朝君权的加强59军机处的设置62八股取士和文字狱62-63明朝的小说明朝的小说112,《红楼梦》114 ∨∨清朝对边疆地区的治理驻藏大臣和台湾府的设置;西北边疆的巩固;清朝前期的疆域77-79封建帝国的危机闭关锁国政策84 ∨鸦片战争虎门销烟;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2-5 ∨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8 ∨∨洋务运动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29-30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战役;《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14,17 ∨戊戌变法康有为、梁启超及“百日维新”的主要史实32-35 ∨近代民族工业张謇及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25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及其危害23 ∨近代社会生活《申报》、商务印书馆及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社会习俗的变化132-134∨教育和科学技术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138詹天佑和京张铁路141,侯德榜与“侯氏制碱法”142∨思想文化魏源145,严复145 ∨辛亥革命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成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37∨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代表人物和影响43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五四运动的基本史实及历史地位;中共的成立及历史意义49∨国民革命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胜利进军55-56 ∨人民军队的建立南昌起义和井冈山会师63-65 ∨红军长征遵义会议及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长征的胜利及长征精神70-74∨抗日救亡运动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79,82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87,90 ∨国共合作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92,94,95∨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后面补充)和历史意义100,103∨全面内战的爆发重庆谈判108 ∨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崩溃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17南京解放12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开国大典和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2∨新中国政权的巩固抗美援朝战争9土地改革运动12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五”计划;16“三大改造”及其完成的意义;20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运动23 ∨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46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9 ∨开放的中国走向世界经济特区的设置55对外开放的扩大58∨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提出;75中共“十五大”78邓小平南方谈话76∨∨朋友遍天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04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106中美、中日建交107全方位的对外政策10856个民族是一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85 ∨“一国两制”与祖国的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91香港、澳门的回归92 ∨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杂交水稻技术;114航天技术113 ∨古代希腊雅典民主政治24 ∨古代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67 ∨∨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神曲》;73莎士比亚戏剧(9下23);新航路的开辟75英国的新生1640年革命;79“光荣革命”8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历史意义82美国的独立独立战争与《独立宣言》;1787年宪法;华盛顿84-87 ∨∨法国大革命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和共和国诞生;91-92拿破仑与拿破仑帝国93∨第一次工业革命珍妮纺织机的发明;蒸汽机的改良;轮船和火车的出现;工业革命的影响108-110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141 ∨俄国农奴制的废除1861年农奴制的废除128 ∨美国南北战争南北战争的爆发;北方的胜利;南北战争的历史作用∨122-125日本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及其历史作用133-134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的应用与电讯技术的兴起;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发明大王”爱迪生;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进步和社会问题(见资料工业革命)112-115自然科学的革命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17-19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3-4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萨拉热窝事件8;凡尔登战役;10“一战”爆发的原因2和后果12伟大的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29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历史意义31-3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43华盛顿会议与《九国公约》;4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46新经济政策36 ∨苏联的建设成就与体制弊端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48;罗斯福“新政”49 ∨大战的爆发和初期阶段“慕尼黑阴谋”60;德国进攻波兰与大战爆发62 ∨战争的扩大和转折德国东侵苏联;67日本偷袭珍珠港68《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69;斯大林格勒保卫战70∨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开罗会议及《开罗宣言》;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德国和日本投降;74-76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后面补充)和意义79∨“冷战”局面的形成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与“华约”;美苏冷战对峙局面86-87∨西方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西欧的振兴与欧共体的建立;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91,9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苏联赫鲁晓夫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苏联解体96,100 ∨非洲独立浪潮和拉丁美洲国家维护主权的斗争万隆会议;(8下105)“非洲年”113-115 ∨经济全球化的趋向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和影响121,123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冷战“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128 ∨第三次科技革命三大技术的突破;计算机网络技术;138 ∨成都历史三星堆和和金沙遗址∨∨都江堰的修建汉代成都的文化唐代成都的文化维新变法运动在成都的开展近代实业的兴办保路运动英勇悲壮的川军抗战1,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①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建立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②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与日军展开了多次会战,消灭了大量日军,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③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制定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和一整套正确的作战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各地的人民抗日武装抗击和牵制着大部分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对抗战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④海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苏联红军、美英盟军在欧洲、太平洋地区各个战场痛击德、意、日法西斯,加速了抗战胜利的进程。

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双向细目表

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双向细目表

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双向细目表试卷题型试卷范围考试内容(要点)考试目标(能力)分值所占比列分值合计难易程度识记理解运用易中难单项选择题中国史统治者实行文字狱的目的√ 216%40%1024√《马关条约》中,体现了帝国主义时代特征的条款√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最重要的意义√ 2 √中国的外交成就√ 2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标志的会议√ 2 √世界史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 224%1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 2 √美国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矛盾斗争的焦点√ 2 √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同俄国废除农奴制的相同点√ 2 √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各国工业生产已大体达到或超过战前水平的内在因素√ 2 √20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世界逐步形成“三足鼎立” 的国家√ 2 √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相比,明显的不同点√ 2 √材料解析题中国史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 310%30%618√“九二共识”的具体含义√ 2 √为海峡两岸中学生在暑假期间举办一次联谊活动写一条宣传语√ 1 √世界史巴黎和会的相关知识√ 420%12√《凡尔赛和约》对中国的影响√ 2 √华盛顿会议受益最大的国家√ 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 √探究题中国史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18.2%30%1118√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3 √与西方相比较,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有什么不同√ 4 √在近代化过程中表现出的民族精神√ 3 √世界史文艺复兴√ 112.8%7√新航路开辟√ 2 √英国、法国大革命√ 2 √工业革命√ 2 √。

广东省历史中考试题双向细目表共24页文档

广东省历史中考试题双向细目表共24页文档
28.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 多年 ★ 未考
18.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之战 。
19.清朝设置驻藏大臣和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史 实,清朝加强边疆地区管辖和维护国家统一的主 要措施。
20.“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及其历史影响。
21.司母戊鼎,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选择
选择

题3
题3 ★★ 高频

分 ★ 考点

√ √√ √
24.“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 展的贡献。

√ 选择 题3分
选择 题3分 ★★
★★
25.孔子,“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 √√
26.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

27.《史记》、《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

28.以都江堰、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北京故宫 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7.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 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 动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
★★
120周年
√ √ √ 选择题 3分
★★
√ √ √ 选择题 选择题 综合 ★★★
3分
3分
题2分 ★★
高频考 点
8.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 √ √
选择题 选3分 ★★★ 高频考
15.宋代的都市生活。
考试目标
识 理运 记 解用
近三广东中考考点分布及预测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14年预 测
备注
√ √√
选择 题3分 ★★
√ √ √ 选择 题3分
选择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知识双向细目表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知识双向细目表
10、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与影响
2011年中考选择
9、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9课
新文化运动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识记层次
1、知道陈独秀、胡适等是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物;
2、知道新文化运动的时间和前后期内容的不同;
3、了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3、知道国有企业改革内容。
识记层次
运用层次
1、了解家庭两次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
2011年中考选择
16、1980年建立的四个特区(厦门、深圳、珠海、汕头)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认识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六
单元
经济和社会
生活
第19课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讲述张謇兴办实业的故事,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识记层次
1、状元实业家张謇和实业救国;
2、了解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状况。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
变化
1、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在中国出现史实。
2、以《申报》、商务印书馆等为例,了解大众传媒对近代社会生活影响。
2、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识记层次
1、詹天佑、侯德榜的成就;
2、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2012年中考选择
19、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天演论》)
第22课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1、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端的主要史实。

历史考试目标双向细目表及题纲

历史考试目标双向细目表及题纲

世界近代现代史知识线索:世界近代史分类归纳的主要线索如下: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已有较大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政治上当权,以确保经济上发展。

而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由此而导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

1640年苏格兰人民起义开始到期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经过半个世纪的斗争,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重大事件,对世界各国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②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后期,法国资产阶级经济得到发展,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束缚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压迫下,资本主义和封建制度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随着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传播,为大革命的到来作了舆论准备。

1789年至1794年的法国大革命,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在资产阶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参加下,完成了摧毁封建制度.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羁绊的任务。

1794年至1814年,拿破仑执掌法国政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斗争最激烈.影响最广泛的一次。

它不仅结束了法国的封建统治,而且沉重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统治,为以后各国的革命树立了榜样,具有世界意义。

③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以17世纪初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起,经过一百多年,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北美13个殖民地人民为了共同的政治经济利益现而联合起来,反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在乔治.华盛顿的领导下,从容不迫1775年至于1783年,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值得注意的是,它即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它确立的确良1787年宪法,有重大历史意义。

独立战争解决了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外在障碍,而内在障碍即黑人奴隶制,是通过美国内战解决的。

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双向细目表

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双向细目表

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双向细目表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和学习过去的人类经验和智慧。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参考书籍。

下面我将以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双向细目表为主题,介绍其中的内容。

第一章:学会观察历史学习历史的第一步就是学会观察历史。

本章主要包括历史的时间、空间、人物等基本概念和方法。

通过这一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历史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体系,需要通过观察和研究才能更好地理解。

第二章:远古的人类和文明的起源在这一章中,学生将学习人类的起源和远古时期的文明。

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金石时代的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和宗教信仰等内容。

学生将了解到人类的文明起源于何时何地,以及人类是如何通过石器制作、狩猎和聚居生活的。

第三章:奴隶社会的兴起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本章主要介绍了早期奴隶社会的特点,包括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和政治制度等。

学生将了解到奴隶社会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产物,奴隶制度是这一阶段社会关系的重要表现。

第四章:城市的兴起城市的兴起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本章主要介绍了古代城市的特征和功能。

通过学习古代城市的产生原因、城市规划和社会组织等内容,学生将了解到城市是人们进行经济交流、政治活动和文化传播的中心。

第五章:古代中国文明的形成古代中国是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篇章。

本章主要介绍了古代中国文明的起源、特点和发展。

学生将通过学习中华文明的起源和传统文化的形成,了解到古代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史上的杰出代表,对人类历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六章:希腊城邦文明的兴起希腊是古代欧洲文明的重要代表。

本章主要介绍了希腊城邦的兴起和文明成就。

学生将通过学习希腊城邦的政治、军事、哲学和艺术等方面,了解到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的影响和贡献。

第七章:罗马帝国的兴衰罗马帝国是古代欧洲最大的帝国之一。

本章主要介绍了罗马帝国的兴起、辉煌和衰落。

通过学习罗马帝国的政治制度、军事力量和文化成就,学生将了解到罗马帝国对西方世界的影响,以及其衰落的原因和教训。

历史命题双向细目表

历史命题双向细目表

2019年四川省百校高三模拟冲刺卷
历史双向细目表
内容板块具体内容题型题号分值难度预估
能力层次
了解理解/掌握应用权重比例%
古代中国
秦的统一选择题2440.65√
28%魏晋地方制度演变选择题2540.7√
唐宋蛇女故事演变选择题2640.4√
明朝监察制度选择题2740.5√
清朝江南市镇发展非选择题41(1)120.5√
近现代中国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国际法态度选择题2840.7√
28%《时务报》的社会影响选择题2940.6√
20世纪30年代的河南地价选择题3040.5√
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漫画选择题3140.65√
美国学者费正清对中国的不同认识非选择题42120.45√
世界史
修昔底德的写史方法选择题3240.4√
29% 18世纪欧洲人的音乐消费热选择题3340.55√
新经济政策中的农业生产现象选择题3440.65√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交通消耗选择题3540.6√16—17世纪的伦敦非选择题41(2)100.55√
城市发展的社会意义非选择题41(3)30.4√
选考(历史重大改革)新中国救济制度改革非选择题45
150.55
√15%
选考(20世纪战争与和平)美国对《联合国海洋公约》的态度非选择题460.55
选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张仲景的医学成就非选择题470.55
总计1000.55036641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双向细目
试卷题型试卷
范围
考试内容(要点)
考试目标
(能力)分

所占
比列
分值
合计
难易
程度





用易中难
单项选择题中


统治者实行文字狱的目的√ 2
16%
40%
10
24
√《马关条约》中,体现了帝国主义时代特征的条款√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最重要的意义√ 2 √
中国的外交成就√ 2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标志
的会议
√ 2 √



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 2
24%14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

√ 2 √美国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矛盾斗争的焦点√ 2 √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同俄国废除农奴制的相同点√ 2 √
20世纪50年代初,西欧各国工业生产已大体达到或超过战前
水平的内在因素
√ 2 √20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世界逐步形成“三足鼎立” 的国家√ 2 √
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相比,明显的不同点√ 2 √
材料解析题中


邓小平提出的伟大构想√ 3
10%
30%
6
18
√“九二共识”的具体含义√ 2 √为海峡两岸中学生在暑假期间举办一次联谊活动写一条宣传

√ 1 √



巴黎和会的相关知识√ 4
20%12
√《凡尔赛和约》对中国的影响√ 2 √华盛顿会议受益最大的国家√ 2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 √
探究题中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
18.2%
30%
11
18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3 √
与西方相比较,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有什么不同√ 4 √在近代化过程中表现出的民族精神√ 3 √



文艺复兴
√ 1
12.8%7

新航路开辟
√ 2 √
英国、法国大革命
√ 2 √
工业革命
√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