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夸父追日教案设计(教案文本)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优秀3篇)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优秀3篇)夸父追日教案篇一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字词,正确翻译课文;2、熟读《两小儿辩日》;3、多角度理解两篇短文的内涵。
学习资料:《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国人列御寇(亦作圄寇、圉寇,前450?—前375?)所撰。
《汉书·艺文志》著录《列子》八篇,早佚。
今本《列子》八篇,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上看,可能是晋人根据古代资料编著的。
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基础知识: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盘盂(yú)孰(shú)为汝(rǔ)多知(zhì)乎沧凉(cāng) 决(jué)2、解释下列划线字:孔子东游(向东)辩斗(争辩)问其故(原因)去人近(距离)探汤(热水)多知(通智,智慧)不能决(判断)3、说出下列两组一词多义的含义:① 一儿以日初出远(认为)此独以跛之故(因为)②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是)孰为汝多知乎(认为)4、翻译下列句子①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译句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
② 孰为汝多知乎?译句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教学过程一、课文内容把握。
这篇短文写两个小孩儿对太阳在早上和中午时离地球上人的远近有不同的看法,各持一端,争执不下,连孔子也不能作出判断,以此说明人们懂得的东西总是有限的,知识无穷尽,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
这篇短文还反映了古人为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而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本文先写孔子路遇两小儿争辩,然后摆出两小儿的不同看法,继而提出两小儿所持看法的依据,最后写孔子不能作出判断而受到讥笑。
全文仅一百多字,语言简洁,层次分明,主要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展开情节。
二、问题探究。
1、对于两小儿所持的看法及其依据,你能否根据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对这两种现象解释一下。
2、对两小儿的“辩斗”你有什么看法?两小儿喜爱探索,精神可嘉,善于观察常见的生活现象,并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
3、“两小儿笑曰”中的“笑”是什么意思?你认为他们该不该笑?“笑”是讥笑,若从作者为道家,孔子是儒家来看,显然要笑孔子;若从下文孔子的态度来看,又不该“笑”了,因为孔子实事求是。
三年级语文《夸父追日》教案(6篇)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语文《夸父追日》教案(6篇)教案及反思三班级语文《夸父追日》教案(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预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写教案需要留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三班级语文《夸父追日》教案,欢迎大家共享。
三班级语文《夸父追日》教案1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肯定很喜爱听故事吧?今日老师和大家一起去学一个神话故事,故事的仆人公叫——夸父(师板书)2、指名读,正音。
3、你对夸父有什么了解呢?你是怎么知道的?4、揭题:夸父追日。
指名读---同桌读---齐读5、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预设:夸父为什么要追日?夸父是怎样追日的?夸父追日的结果如何?二、初读课文过渡语:同学们真能干,紧紧抓住追日这个主要内容,提出了3个有价值的问题,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这3个问题,自由读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夸父为什么要追日?哪些自然段写了他是怎样追日的?写夸父追到日没有,又是课文的哪个自然段。
1、同学自由读。
2、反馈较对①夸父为什么要追日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指名读---评价②写夸父怎样追日的是哪个自然段?(2~4自然段)学习生字:虞渊渭河翰海大泽伏下身子向前一抛咕嘟咕嘟颓然手杖自由读---指名读---齐读请3位同学分别朗读2、3、4自然段,正音。
③齐读夸父追日的结果,也就是课文的最终一个自然段。
三、研读追日的缘由过渡语:我们已经知道了写夸父为什么追日,怎样追日和结果如何的段落。
那么,夸父为什么要追日?具体缘由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并用波浪线划出最能概括缘由的句子。
1、自由读,找句子2、指名读---小组读---齐读,你读懂了什么?3、小结:夸父喜爱光明,喜爱看到神州大地永久布满光明。
因此,他要去追逐太阳,抓住太阳,他是多么——了不起啊!4、指导朗读。
四、研读追日的经过过渡语:那么夸父是怎样追日的呢?老师这儿有3个词语,谁来读一读?1、出示:与日逐走、渴欲得饮、道渴而死。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精选5篇

《夸父追日》教学设计精选5篇篇一:夸父追日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
3、会复述这个故事。
4、知识点梳理复述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在遥远的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光明永远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他能追上太阳吗?他给我们留下一个怎样神奇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夸父追日》。
二、自主读书,感知大意1、自主试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主练读: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
3、默读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合作读书,感情朗读,复述课文1、小组内轮读,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内评读喜欢的段落,交流读书感受。
3、小组内练习讲这个故事,可以自己讲,可以合作讲。
四、全班交流,评价补充1、随机抽查每组一至两名同学朗读喜欢的段落,交流喜欢的原因,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2、各组推选代表或合作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五、课外拓展1、绘制一幅夸父变成大山、手杖变成桃林的图画。
2、继续收集神话传说故事。
六、课后反思可以将本课的古文版本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一下,触碰一下我们的传统文化。
篇二:《夸父追日》教学设计篇二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
3、会复述这个故事。
课前准备将学生的座位按学习小组排列成“马蹄形”。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在遥远的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光明永远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他能追上太阳吗?他给我们留下一个怎样神奇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夸父追日》。
自主读书,感知大意1、自主试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主练读: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
三年级夸父逐日教案

三年级夸父逐日教案【篇一:《夸父逐日》教学设计1】《夸父逐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2、交流从故事中得到的收获。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积累。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古诗引题。
1、出示古诗,学生朗读。
(说说陶渊明写的古诗与哪个神话有关?)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2、揭题〈夸父追日〉。
(对,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光明永远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他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夸父追日〉)。
二、自主读书,感知大意。
1、自主试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
手杖虞渊伏身渭河瀚海颓然抛出咕嘟雄心壮志奉献精神求光明奋勇前行(形式:齐读、个别读、领读等)3、默读填空。
神话写了夸父()太阳,()虞渊,夸父倒下变成(),他的手杖(),目的是()。
(一篇略读课文,要体现略读的要求,应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学时,应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默读、朗读、思考或同学讨论交流来读懂课文。
遇到难读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工具书解决。
初读课文后,应重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合作读书,感情朗读,感受神话。
1、同桌轮读,练习读正确、读流利。
(评价:给你认为读的好的同桌加颗星。
)2、小组内评读喜欢的段落,交流读书感受。
3、感受神话的想象和神奇。
(1)出示古文《夸父追日》与课文进行对比,感受课文的魅力。
《海外北经》里写道: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理解其意)(2)找一找课文中丰富又夸张、神奇又富有想象的句子。
如:“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形容夸父奔跑的速度快;“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
”写夸父为了解渴。
(3)感受夸父精神。
从夸父身上你看到了什么?四、复述课文,评价补充。
《夸父逐日》教案(精选6篇)

•••••••••••••••••《夸父逐日》教案《夸父逐日》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夸父逐日》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夸父逐日》教案篇1教学目标:1、熟练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神话的特点。
2、体会夸父不畏困难、意志坚决的品质。
3、学会10个生字,认识12个生字。
重点:熟练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内容。
难点:认字、识字关键: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并识记生字。
课时:2课时教具:图片、相关课件等学具:教材等相关知识点:神话知识的了解教学突破点: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理解。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激发兴趣:1、出示太阳图片和课后的一首诗:说一说:(1)太阳有什么特点?(2)如果没有太阳会怎样?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神话故事《夸父追日》二、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师范读课文,学生画出生字,注意读音。
2、自由读课文,思考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3、学习第一自然段:(1)夸父是什么样的人?(2)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4、学习第二自然段(学生读):(1)夸父是怎么追赶太阳的?(2)指导朗读。
5、夸父最后追到太阳了吗?三、练习:四、小结:板书设计:夸父追日黑暗——光明寒冷——温暖第二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神话故事《夸父追日》,谁能给大家讲一讲故事的内容。
二、学习生字: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
2、借助生字表,同桌互相读,纠正字音。
3、把自己好的识记方法讲给同学们听。
4、出示生字:夸、追、巨、暗、充、胃、且、尚(1)指名读一读。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几个字的?。
(3)组词。
5、指导书写:夸、巨、胃三、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1)比一比,说一说。
(2)读一读,会写的写下来。
2、从文中找出反义词:光明——黑暗寒冷——温暖四、小结:板书设计:夸父逐日夸、追、巨、暗、充、胃、且、尚趟《夸父逐日》教案篇2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神话和山海经的知识。
《夸父追日》教案(优秀7篇)

《夸父追日》教案(优秀7篇)夸父追日教案篇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时,要鼓励学生自读自悟,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抓住文本体会关键词句,从文中感悟神话的神奇,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
3、复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增加中华传统的积累。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太阳的神话。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哪些有关太阳的神话呢?学生自由发言。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夸父追日图,引入课题,齐读。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夸父为什么追日,怎样追日,追日的结果怎样)二、初读感知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带着刚才的问题思考。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三、感悟课文1、全班交流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顺序相机指导。
2、“夸父为什么要追日?”:(1)找到句子,读出来再用自己的话回答。
板书“喜欢光明”。
(2)出示句子:“夸父心想:‘每天夜里,太阳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3)指名读,评议,指导读。
3、“夸父怎样追日?”:(1)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于是夸父拿着手杖……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一团又红又亮的火球,照着他的全身,他无比欢喜地举起两条巨大的手臂,想把这团火球抓住。
”(2)用各种形式朗读,读出夸父的欢喜之情。
(3)抓住关键词“拿着、提起、迈开、像风奔跑、无比欢喜”板书。
同时体会神话的神奇。
(4)出示句子:“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
……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体会神话的神奇。
小学三年级下册《夸父追日》课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夸父追日》课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小学三年级下册《夸父追日》这篇课文。
该课文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主要讲述了神祇夸父不畏艰险,追逐太阳,最终化为桃林,福泽后人的传说故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朗读、生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理解、文化传承和价值观教育。
二、教学目标1. 熟练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夸父勇敢、坚毅、奉献的精神,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 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特别是夸父精神的学习。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朗读和句子的解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夸父追日的动画视频。
学生准备: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夸父追日的动画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并讲解生字词。
3. 课文朗读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技巧。
4. 句子解析教师挑选重点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句子含义,深入剖析夸父精神。
5. 课文理解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6.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夸父追日的相关问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随堂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8.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课题:《夸父追日》2. 生字词:逐、渴、饮、涸、化、桃林3. 重点句子:夸父逐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4. 夸父精神:勇敢、坚毅、奉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2)用自己的话复述夸父追日的故事,并谈谈你对夸父精神的看法。
2. 答案:(1)见课本附录。
(2)见学生个人感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夸父追日》这篇课文,使学生了解了夸父勇敢、坚毅、奉献的精神。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
2023最新-小学三年级语文《夸父逐日》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最新4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夸父逐日》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最新4篇《夸父逐日》教学设计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4篇小学三年级语文《夸父逐日》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望能够给您提供一些帮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夸父逐日》原文篇一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巨人,他的名字叫夸父。
他在地上一坐,就像一座大山他一站起来,不得了,脑袋碰着天上的云彩了。
他的两条腿很长很长,一步就能跨过一条大河。
跑起来,飞鸟也追不上他。
他看见太阳早上从东边升起,傍晚从西边下山,心里想:要是把太阳搬到地上来,让人们不分白天黑夜,都能得到光明,那该多好啊!对,我一定要追上太阳,把它搬到地上来。
夸父开始追赶太阳,跑得快极了。
眼睛一眨,就跑了一千多里路。
他跑呀,跑呀,一直追到太阳下山的地方。
红彤彤的太阳就在眼前了。
夸父多高兴啊,真想一把抱住它。
可是太阳像个火球,呼呼呼地喷着火焰,把夸父烤得口干舌燥。
他转身跑到黄河旁边,弯下身子,一口气就把黄河的水喝光了;他又跑到渭河边,一口气又把渭河的水喝光了。
他喝了那么多的水,还是很渴。
他想起了北京有一个像大海一样的大湖,他赶快向北方跑去。
他越跑越慢了,惭惭地停下来,身子晃了晃,像山一样倒下来,轰隆一声,把大地都震动了。
夸父渴死了。
夸父的手杖掉在地上,一会儿就生了根,再一会儿发了芽,抽出了枝,长成了一棵桃树。
后来,这地方就长出了一棵又一棵桃树,结的桃子又多又大,一咬一包甜蜜的汁。
这是夸父留给像他一样热爱光明、又很勇敢的后代的。
《夸父逐日》教学设计篇二一、教学思路:注重引导学生从初读、解读、诵读、建构四个层面自主学习,相互探究,主要围绕“理文意、品人物、悟情理、说心语”的教学思路开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章意蕴。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基本的文言字词,学会翻译课文,能当堂成诵。
2、能力目标:通过诵读、讨论等方法学会分析夸父形象和理解文章主题,提高概括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认识学习夸父精神,并将其用于学习、生活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三年级语文:夸父追日教案设
计(教案文本)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三年级语文:夸父追日教案设计(教案文
本)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会读颓然、咕嘟咕嘟、等十一个生字。
2、在品读语言文字中感受夸父的巨人形象,体会神话传说的神奇。
3、树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培养坚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
重难点:1、从夸父的神奇感受夸父为追求光明实现愿望的决心和毅力
2、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
课时安排 1课时 40分钟工具:多媒体课件
一、激趣导入(2分钟)
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幅画,来考考你们?
出示图片:盘古开天地,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女娲补天
2、我们把这些绚丽多彩、优美神奇的故事叫做神话故事
3、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你对神话故事的感受吗?(神奇)
4、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神话故事——夸父追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32页。
(朗读小提示:①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初读反馈:读了第一行词语,你有什么发现?(这些词语和河流有关的地方)在这些词语中,有一对近义词,你发现了吗?(一眨眼霎时间)都表示?(时间短),你还知道其他表示时间短的词语吗?出示:一刹那一瞬间霎时刹那间倏然间
3、词语我们都认识了,那么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以填空形式进行回答,课文主要讲了夸父为了让大地充满阳光,去追赶太阳,最后长眠虞渊这样一个故事。
三、品读课文,体会精神
导语:我们都知道神话故事充满着神奇的色彩,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5自然段,用横线划出你觉得神奇的句子,并和同桌讨论一下,神奇在哪里?
(一)于是夸父拿着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像风似的奔跑,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一眨眼就跑了两千里。
他一直追到虞渊,也就是太阳落下去的地方。
还没等太阳落下去,夸父就追到了。
1、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神奇?你读明白了什么?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_个别读(重点抓住“一眨眼、两千里、像风似的奔跑”感悟)
2、同学们,两千里相当于汽车每小时100公里在高速公路上开20个小时,可是夸父一眨眼就跑完了。
可见速度之快。
板书:速度之快
3、你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夸父的极速。
4、夸父的身手真敏捷,他追着太阳一直跑到了虞渊,这一路上他肯定也经历了不少艰辛,让我们想象一下,他会碰到哪些困难?
(出示:一路上,他越过,穿过,他的汗,但他,终于到了虞渊。
)
5、同学们,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夸父?(板书:奋勇前行坚持不懈)一起再来读读这段话。
(二)就在这时候,夸父的喉咙干得直冒烟。
他实在是太渴、太累了。
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
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
1、什么地方让你觉得特别神奇?(直冒烟、霎时间、喝黄河渭河里的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还没止住口渴。
)带着你的理解读读这句话。
2、同学们,黄河可是我国的第二大河,加上渭河里的水,都让夸父喝干了,还不解渴,你感受到了什么?(夸父真的是口渴之极,板书:口渴之极请男同学再来读读这段话。
3、既然夸父这么渴,这么累了,为什么不早点停下来歇会儿呢?他这么执着是为了什么呢?(追求光明)
4、引读:是的,他喜欢的是太阳,他不喜欢黑暗。
他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追日的道路上充满了险阻与坎坷,但这都不能阻止夸父追日的步伐,因为他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
”
5、夸父只是为了自己喜欢光明而去追日吗?你从哪里读出来的?(不是,是为了整片神州大地的光明)
7、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夸父?(板书:无私奉献执着)
8、继续我们的神奇之旅
(三)第二天早晨,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时候,昨天倒在原野的夸父,已经变成了一座大山。
山的南边,有一大片枝叶茂密、鲜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变成的。
1、你还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神奇?你读明白了什么?(夸父变成了一座大山,手杖变成了桃林)真是太神奇了。
可见:变化之
奇。
小朋友们,这就是神话故事的精髓啊,大胆想象,夸张用词。
让我们再来品读一下。
其实,夸父临死前的那一幕也充满着神奇的色彩。
(四)他还没到大泽,就像一座大山颓然倒了下来,大地和山河都因为他的倒下而发出巨响。
这时,太阳正在虞渊落下去,把最后几缕金色的光辉塞在夸父的脸上。
夸父遗憾地看着西沉的太阳,长叹一声,便把手杖奋力向前一抛,闭上眼睛长眠了。
1、、颓然是什么样子的?(毫无生气、情绪低落)颓然只是仅仅因为他身体的劳累吗,还有什么?
(是一种遗憾,他追日的愿望没有实现,)
2、是啊,夸父独自一人躺在地上,他只能把自己的遗憾,对光明的渴求化作一个动作,那就是(抛)?这是怎样的一抛?(奋力),他用自己的最后一点力量来挽留太阳。
四、小练笔( 3分钟)
1、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没有放弃啊!小朋友们,自古成败论英雄,夸父最后并没有追到太阳,你能不能安慰他几句,你有
什么想说的?
五、总结( 1分钟)
1、是啊,夸父真了不起,他的这种向着目标奋勇前行的精神和奉献、牺牲精神,感动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人们也把这种精神称为“夸父精神”。
(板书:精神)
2、同学们,我想,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像夸父那样朝着自己心中的目标,奋勇前行的话,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好的。
3、课后,请同学们把这个神话故事讲给你的父母或朋友听,再去读读其他神话故事,体会神话故事的神奇。
板书设计:
速度之快
神奇口渴之极
变化之奇
夸父精神坚持不懈奋勇前行执着无私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