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陶氏化学新型反渗透膜元件简介(演讲及打印版)(2)

合集下载

2013陶氏FILMTEC手册-第02部分陶氏产品特点及规范(P5-147)-130..

2013陶氏FILMTEC手册-第02部分陶氏产品特点及规范(P5-147)-130..

第2部分陶氏FILMTEC TM 产品特点和性能规范2-1陶氏FILMTEC ™膜片介绍陶氏FILMTEC TM 膜化学自从陶氏化学全资子公司FILMTEC 公司在世界上率先发明聚酰胺类复合膜,复合膜就取代醋酸纤维素类分离膜成为了全世界反渗透和纳滤膜产业的支柱。

陶氏化学公司目前生产两类复合膜,第一类被称为FT30,其分离层化学组成是全芳香高交联度聚酰胺,用于所有FILMTEC TM品牌的反渗透和NF90纳滤膜:这种高度交联和全芳香结构,决定了其高度的化学物理稳定性和耐久性,能够承受强烈的化学清洗;高密度的亲水性酰胺基团则使其具有高产水量和高脱盐率的综合性能。

陶氏水处理及过程解决方案第二类膜分离层是由混合芳胺和杂环脂肪胺构成,有时也称其为聚哌嗪类复合膜,用于其余各类纳滤膜,这类膜化学也是由陶氏化学公司J.E.Caddotte 所发明。

通过微量的添加剂、控制分离层聚合体中哌嗪的解离程度,可以调节其对一价或二价离子的截流能力,制造出对不同盐类或溶质有选择性截流的纳滤膜,以达到选择性分离的目的。

多年来,陶氏化学公司不断推出新产品,包括低压、超低压和极低压反渗透膜,高污染水或废水回用抗污染膜,高产水量海水淡化膜,高选择性纳滤膜等,以适应不同应用领域的处理需要。

陶氏化学公司对复合膜微观的深入研究和领先的精密自动化生产线,使膜片和元件生产过程及最终性能得到最严格地控制,保持着高性能膜设计与制造技术遥遥领先的全球地位。

陶氏FILMTEC TM 膜片复合结构陶氏膜片为复合结构,它由三层组成(参见右图)1.聚酯材料增强无纺布,约120μm 厚;2.聚砜材料多孔中间支撑层,约40μm 厚;3.聚酰胺材料超薄分离层,约0.2μm 厚。

每一层均根据其功能要求分别优化设计与制造。

无纺布聚砜支撑层超薄分离层NH 2H N 2ClOCCOClCOCl+NHCOCOO -H+―HNNHCOCONHCOClOCCOClCOCl+HCl+CO ―超薄分离层聚砜支撑层无纺布4.复合膜的主要结构强度是由无纺布提供的,它具有坚硬、无松散纤维的光滑表面。

反渗透膜元件

反渗透膜元件

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

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

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

反渗透膜是实现反渗透的核心元件,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

一般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如醋酸纤维素膜、芳香族聚酰肼膜、芳香族聚酰胺膜。

表面微孔的直径一般在0.5~10nm之间,透过性的大小与膜本身的化学结构有关。

有的高分子材料对盐的排斥性好,而水的透过速度并不好。

有的高分子材料化学结构具有较多亲水基团,因而水的透过速度相对较快。

因此一种满意的反渗透膜应具有适当的渗透量或脱盐率。

反渗透膜过滤精度能截留大于0.0001微米的物质,是最精细的一种膜分离产品,其能有效截留所有溶解盐份及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同时允许水分子通过脱盐率脱盐率=(1–产水含盐量/进水含盐量)×100%膜元件的脱盐率在其制造成形时就已确定,脱盐率的高低取决于膜元件表面超薄脱盐层的致密度,脱盐层越致密脱盐率越高,同时产水量越低。

反渗透对不同物质的脱盐率主要由物质的结构和分子量决定,对高价离子及复杂单价离子的脱盐率可以超过99%,对单价离子如: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的脱盐率稍低,但也可超过了98%(膜使用时间越长,化学清洗次数越多,反渗透膜脱盐率越低。

);对分子量大于100的有机物脱除率也可过到98%,但对分子量小于100的有机物脱除率较低。

透过速度水通量——指反渗透系统的产水能力,即单位时间内透过膜水量,通常用吨/小时或加仑/天来表示。

盐透过速度——在单位时间、单位膜面积上透过的盐量,也叫透盐率、盐通量。

回收率回收率——指膜系统中给水转化成为产水或透过液的百分比。

依据预处理的进水水质及用水要求而定的。

膜系统的回收率在设计时就已经确定,回收率=(产水流量/进水流量)×100%反渗透膜保存条件反渗透膜元件的保管条件(1)新膜(使用前)①膜元件必须一直保持在湿润状态。

陶氏HSRO热消毒型反渗透元件

陶氏HSRO热消毒型反渗透元件

陶氏 FILMTEC™膜元件 >>>美国原装进口膜元件
产品名称
HSRO-4040-FF HSRO-390-FF
A 40.0 (1016) 40.0 (1016)
外形尺寸--英寸(毫米) B
0.75 (19) 1.125 (29)
C 3.9 (99) 7.9 (201)
1.设计多元件系统时请参考 FilmTec 的设计指南,并根据给水类型遵循相应的回收率限值。 1 英寸=25.4 毫米 2. HSRO-4040-FF 元件配公称内径 4 英寸的压力容器,HSRO-390-FF 元件配公称内径 8 英寸的压力容器。
产品规范
产品名称
产品编号

有效膜面积 ft2 (m2)
运行压力 psi (bar)
产水量 gpd (m3/d)
稳定脱盐率 Cl-%
HSRO-4040-FF
98592
90 (8.4)
150 (10.3)
1,900 (7.2)
99.5
HSRO-390-FF
170701/92564
390 (36)
150 (10.3)
陶氏 FILMTEC™膜元件 >>>美国原装进口膜元件
陶氏 HSRO 热消毒型反渗透元件
陶氏 FILMTEC™HSRO 热消毒型反渗透膜元件产水水质好,能经受热水的消毒处理。由先进的 全自动生产线生产的 HSRO 元件具有膜工业界最高的有效膜面积,这一高膜面积允许系统设计 成更低的运行通量或者保持相同通量使用较少的膜元件以节省系统成本。元件采用无外壳的 full-fit 的结构,消除了标准膜元件与压力容器内壁间的 死水区,适用于有特殊卫生要求的应用 场合。且所有的部件均符合 FDA 的标准。

陶氏化学最新版膜元件技术手册

陶氏化学最新版膜元件技术手册

陶氏化学最新版膜元件技术手册
随着水处理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种配件也在市场上逐渐问世。

水处理设备中膜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因为膜质量好的好坏直接影响设备出水质量,也间接影响了用水及工业生产的质量。

很多人在选膜的时候都不注意陶氏膜型号问题,总是认为通量越大的膜越好,其实不是的,以陶氏反渗透膜为例,陶氏反渗透膜的膜元件为螺旋卷式结构,简称卷式结构。

它是由多叶膜袋组成,每一叶膜袋由两片膜正面相背的膜片、置于两片膜片间的产品水流道和放置在膜表面的湍流网格状进水流道组成,该膜袋三边用胶粘剂密封,第四边开口于有孔的产水收集管上。

与其它元件结构,如管式、板式和中空纤维式相比,具有水流分布均匀、耐污染程度高、更换费用低、管路简单、易清洗维护保养和设计自由度大等优点,成为目前主要膜元件结构形式。

根据陶氏RO反渗透膜的进水水质选择膜的型号:
进水TDS≤1000ppm可选用超低压膜元件进水
3000ppm≥TDS≥1000ppm可选用抗污染膜元件进水
TDS≥3000ppm可选用苦咸水淡化膜元件
进水TDS≥5000PPM可选用海水淡化膜元件
根据产水量选择膜元件(考虑选择大膜还是小膜):
一般情况∶产水进水<4T/H的反渗透设备多选用4040膜元件;0.25吨/小时反渗透设备,选择4040的膜为1根,0.5吨/小时的2根,1吨/小时反渗透4根,以此类推。

产水量≥4T/H的反渗透设备多选用8040膜元件。

8040膜元件大概为1吨/小时,4吨/小时的反渗透设备就选择4根8040膜元件。

上文所述就是介绍了如何根据用途选择浙江陶氏反渗透膜元件型号,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要求与原水水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膜。

陶氏反渗透和纳滤膜元件产品与技术手册

陶氏反渗透和纳滤膜元件产品与技术手册

陶氏反渗透和纳滤膜元件产品与技术手册标题:深度探讨陶氏反渗透和纳滤膜元件产品与技术手册一、引言陶氏反渗透和纳滤膜元件产品与技术手册是当今水处理技术领域备受瞩目的重要文献之一。

我们将在本文中深入剖析该手册的内容,从而全面理解其中蕴含的知识和技术。

二、产品介绍1. 反渗透膜元件我们将从反渗透膜元件的原理、结构和应用展开讨论。

反渗透膜元件作为水处理领域的核心产品,其高效的物质分离功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备受瞩目。

在手册中,对反渗透膜元件的技术参数、使用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特点。

2. 纳滤膜元件我们将重点讨论纳滤膜元件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纳滤膜元件因其精细的过滤孔径和高效的截留能力而备受关注,其应用涵盖了污水处理、饮用水净化和工业废水处理等多个领域。

手册中详细介绍了纳滤膜元件的种类、性能参数和工艺流程,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的学习和参考资料。

三、技术手册分析在技术手册的详细分析中,我们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技术参数的解读、实际应用技术和维护保养指南。

技术参数是评价膜元件品质的重要指标,我们将详细解读其中的关键参数,并探讨如何根据这些参数选择合适的膜元件产品。

实际应用技术是技术手册的核心内容之一,我们将深入挖掘其中的实际案例和技术要点,以帮助读者了解膜元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和技术要求。

维护保养指南是保证膜元件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我们将重点关注手册中对于膜元件日常维护和保养的建议,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维护理念。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和总结,相信读者已经对陶氏反渗透和纳滤膜元件产品与技术手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未来,随着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膜元件产品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机遇。

我们期待更多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能够通过技术手册的学习和实践,为推动我国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陶氏反渗透和纳滤膜元件产品与技术手册,我个人认为其内容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陶氏膜元件手册

陶氏膜元件手册

陶氏膜元件手册选用反渗透和纳滤设备时需要考虑些什么?1. RO和NF基础RO和NF是一种错流过滤技术,可以去除水中杂质,其分离能力达到去除离子的水平。

毫无疑问,它可以去除较大的各类物质。

但由胶体、水垢及微生物(细菌、病毒和藻类)引起的污染,是RO和NF 系统运行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

为避免发生这些问题而造成不必要的花费,在系统设计阶段,对这一潜在的污染问题就应采取考虑充分的预防措施。

当你明白细菌怎样随时间繁殖,你就会明白为什么生物污堵是RO和NF系统最应重点关注的因素,地表水、废水和海水等富含微生物活性的水源是极易污染膜系统的水源。

表1表明经过预处理后,即使只有一个细菌存活,在不长的时间内也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膜系统微生物污染问题。

一个标准的工业RO和NF装置如图1所示,膜元件串联排列在压力容器内,几个压力容器并联排列成一段、两段或更多段,构成特定的一个系列,第二段通常用来处理第一段的浓水,以提高回收率。

让我们分析一下,当水流通过串联在一起的膜元件时产品水和浓缩水流量的变化趋势:全部进水被高压泵泵入膜元件内时,经过膜的过滤成为产水,余下的水对于该元件来讲成为它的浓水,该浓水继续进入后续元件内,成为后续元件的进水,由于水量减少,水流流速降低,而水中的杂质浓度却不断升高,这一状况在所有的压力容器内沿水流方向连续变化,直至流速减慢至刚好维持涡流状态流过膜表面。

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计算时,应确保最后一段最末一支膜元件内的流速和浓度保持在最低极限之内,不致于在膜系统运行中发生因膜面流速过低,降低了元件错流自净的能力而产生杂质沉淀污染膜表面的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RO和NF系统必须在设计范围内进行操作,任何变化如进水温度、进水化学特性或进水流速变化、水流分布不均匀和不平衡都将导致RO和NF系统操作超过设定的参数范围,引发膜系统污染。

2. 进水接下来需要考虑的是进水,诸如预期的水量、水质以及水源及其可能存在的问题。

有时目前的原水流量可以满足要求,但请你确定在预估原水量当中还应包括将来的用水量增加的计划,并且目前所需要水量的变化也应在设计时予以考虑。

美国陶氏反渗透膜的特点和说明

美国陶氏反渗透膜的特点和说明

美国陶氏反渗透膜的特点和说明陶氏水处理事业部的解决方案–应该认真考虑的膜元件特性当设计一个反渗透系统并选择膜元件品牌时,除了产水量和脱盐率之外,其实有许多因素直接影响总的制水成本,需要极其慎重的加以考虑,下面将讨论在选择膜元件时对系统经济性有影响而必须考虑的因素。

反渗透有效膜面积,这是在设计系统时必需考虑的重要因素。

总产水量与系统中膜元件的总有效膜面积成正比,由于反渗透系统是根据规定的通量(单位面积上的流量)作为设计基础,设计人员掌握元件的有效膜面积,才能设计出性能可靠的系统。

当系统选用的膜元件的有效面积越大,同样的产水量,所需膜元件数、膜壳数及其它配件的量就越少,同时也意味着节省了设备空间,节约了系统的安装和维护费。

陶氏水处理事业部的高精度全自动生产线,能制造全系列达到规定有效膜面积的非常一致的膜元件。

进水流道的宽度,直接影响运行成本。

进水流道越宽,系统对进水水质的要求和预处理设备不正常工况的要求相对来说越宽松。

较宽的进水流道,还可以更有效的进行膜清洗,即使在高污染条件下,系统仍可维持较低的压降。

陶氏FILMTEC膜元件拥有膜工业界最宽的进水流道,365ft2膜元件为34密耳,400ft2膜元件为28密耳,这意味着FILMTECTM膜元件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全自动膜元件卷制技术,才可制造出高度一致的、膜面积精确的元件。

全自动生产技术不需要牺牲进水流道厚度,就可制造出最高膜面积的元件。

此外,全自动生产技术在卷制时膜叶分布更均匀,这样进水流量分布也更均匀,全自动生产技术生产出的膜元件,其性能更一致更稳定,不再需要根据每支膜元件的测试数据,安装膜元件。

陶氏所有FILMTECTM膜元件均采用先进的全自动生产技术生产,系统投运更快,具有更稳定更长的系统性能。

更宽的清洗pH值范围,是实现有效清洗的关键所在。

由于清洗液的pH值是去除膜元件内污染物的关键,膜元件本身所能承受的pH值范围越宽,则清洗效果就越好,而清洗越有效,清洗间隔时间就越长,每次清洗的耗时也就越少。

反渗透膜简介(借鉴材料)

反渗透膜简介(借鉴材料)

反渗透膜简介(借鉴材料)反渗透膜1、反渗透现象渗透是指⼀种溶剂(即⽔)通过⼀种半透膜进⼊⼀种溶液或是从⼀种稀溶液向⼀种⽐较浓的溶液的⾃然渗透。

但是在浓溶液⼀边加上适当的压⼒,即可使渗透停⽌,此时的压⼒称为该溶液的渗透压。

若在浓溶液⼀边加上⽐⾃然渗透压更⾼的压⼒,扭转⾃然渗透⽅向,把浓溶液中的溶剂(⽔)压到半透膜的另⼀边稀溶液中,这是和⾃然界正常渗透过程相反的,此时就称为反渗透。

渗透是在所有活细胞中存在的⼀种⾃然过程,⽔可以透过半透膜⽽悬浮固体、盐类、⼤分⼦物质被截留,这些半透膜的孔径⼤概在0.0005微⽶左右。

渗透过程-在纯⽔溶液和盐溶液两种环境之间,⽔分⼦有从纯⽔溶液向盐溶液渗透的倾向。

⽔流通过半透膜从纯⽔溶液向盐溶液渗透,该过程的作⽤⼒是两种环境的浓度差。

反渗透过程-膜渗透过程中,在盐溶液的⽅向施加压⼒可以使渗透过程反向进⾏。

外加压⼒的作⽤下,⽔透过半透膜与溶液中的离⼦分离,当渗透过程进⾏到⼀定程度时,渗透压与外加压⼒相等后反渗透过程结束。

在实际应⽤中,在反渗透压⼒显著上升前盐溶液需要不断更换。

为有效利⽤切向流理论,半透膜表⾯的溶液需要不断更新,因此,商业膜组件设计有⼀个进⽔⼝和两个出⽔⼝,进⽔⼝作为给⽔⼊⼝,⽽出⽔出⼝分别作为处理后纯⽔和浓缩液的排出⼝。

渗透现象早在1748年已由Abbe Nollet⾸次得到证明,直到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们才开始利⽤反渗透或超滤作为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有效分离⽅法,并使其成为⼀种实验室技术。

2、反渗透技术反渗透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项新的膜分离技术,是依靠反渗透膜在压⼒下使溶液中的溶剂与溶质进⾏分离的过程.反渗透的英⽂全名是“REVERSE OSMOSIS”,缩写为“RO”。

反渗透技术是当今最先进和最节能有效的膜分离技术。

其原理是在⾼于溶液渗透压的作⽤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将这些物质和⽔分离开来。

由于反渗透膜的膜孔径⾮常⼩(仅为10A左右),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物、有机物等(去除率⾼达97-9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2
BW30XFR-400/34i膜元件介绍
1. 性能提高 2. 案例简介
3
3
BW30XFR-400/34i性能提高
产品型号 产水量 BW30XFR400/34i 11,500 gpd (43 m3/d) 99.65% 99.8% 80.0% 98.2% 98.8% BW30FR400/34i 10,500 gpd (40 m3/d) 99.50% 99.7% 73.0% 95.5% 98.0% BW30XFR-400/34i 对比 BW30FR-400/34i 产水量增加9.5% 透盐率减少30% 透盐率减少33% 透盐率减少26% 透盐率减少60% 透盐率减少40%
时间 (天 )
标准化产水量: BW30XFR-400/34i (70-80 m3/h) > BW30-400FR/34i (70 m3/h);相对于FR膜元件,XFR膜元件产水量增加了大约10%
7
7
BW30XFR-400/34i案例简介:标准化脱盐率对比
100.00% 99.50% 99.00% 98.50% 98.00% 97.50% 97.00% 96.50% 96.00% 95.50% 95.00% 0 7 14 21 28 35 42 49 56 63 70
用于农业灌溉的市政污水回用设备 日产能15,500 m3 UF + 一级RO 75%回收率 给水总固态物含量(TDS)1,902 ppm 产水总固态物含量(TDS) <50 ppm 平均通量15.3 LMH
给水 BW30XFR-400/34i 产水 XFRLE-400/34i 浓水
降低能耗,延长膜使用寿命,进 而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优化的 34mil宽进水流道,可防止
污染物层的形成,降低跨膜压差
延长膜系统化学清洗之间的时间 间隔,缩短系统停机时间,降低 维护成本和膜清洗成本 是针对市政污水回用或高污染给 水的工业水处理应用的国际品质 产品
增加的溶质脱除率提高产水水质
10
10
平 均 脱
NaCl 硅
除 硼 率 硝酸盐 (%) NH4+
产品改进:新的抗污染反渗透膜片;新的浓水格网;产水量提高;脱盐率提高 透盐率=100%-脱盐率
4
4
BW30XFR-400/34i性能提高
产水量损失对比 实验条件
污染类型 生物污染 有机物 实验替代品 细菌 十二烷 & 十 二醇硫酸钠 浓度 1 百万CFU/ml & 5 ppmc醋酸纤维素 各5 ppm 膜型号 XFR BW BWFR LE XLE 生物污染导致 油、表面活性剂导 产水量损失(%) 致产水量损失(%) 5% 10% --20% 10% 30% 30% 50% --
XFR 400/34i FR
标准化脱盐率 (%)
时间 (天 )
标准化脱盐率:BW30XFR-400/34Ii (99.2-99.5%) > BW30-400FR/34i (98.5%);XFR膜元件显示稳定和更高的脱盐率;系统实际脱盐率高于 ROSA软件预测值大约1%
8
8
XFRLE-400/34i产品特性分析
通量变化
80.0%
80.0%
40.0% Oil a nd DSS ad ded 20.0%
LE
5
9 13 17 21 25 29 33 37
Days 时间(天)
Days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Da ys 时间(天)
5
5
BW30XFR-400/34i案例简介
项目名称:中国吉林某热电厂 水源:城市市政中水用作电厂循环冷却排污水 产水用途: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 基本工艺:循环冷却排污水凝聚、澄清超滤一级RO二级ROEDI 安装调试时间:2009年12月
性能提高:XFRLE-400/34i改善脱盐率及产水通量
膜特性 XFRLE-400/34i 11,500 (43) 99.4 99.2 99.7 96.4 97 92
a
LE-400 b 11,500 (43) 99.3 99.0 99.4* 78.2* 93* -
BW30XFR-400/34i c 11,500 (43) 99.65 99.4 99.8 98.2 98.8 -
Case I
BW30-400/34i-FR Start Up FF=1 @ 25ºC
Case II
BW30XFR-400/34i Start Up FF=1 @ 25ºC
Case III
BW30XFR-400/34i & XFRLE-400/34i Start Up FF=1 @ 25ºC
$248,930 0.40 0.11
生物污染实验
120.0% 100.0%
Relative flux 通量变化
120.0%
油、表面活性剂污染实验
Clean ing
Cleaning
XFR
100.0%
X FR
Relative flux
BW BW XLE
Rela tive Flux 60.0% BW, BW FR
60.0% 40.0% 20.0% 1
1. 性能提高 2. 抗污染能力更强 3. 进水格网优化 4. 创新性分段设计
9
9
特性概述--XFRLE-400/34i适用于污水回用和高污染地表水
生物和有机物污染可能性大
XFRLE 膜片是 FILMTECTM 抗污 染膜系列的最新成员,是目前业界 最出色的抗生物和有机污染能力与 最低能耗的结合
$230,260 0.37 0.11 $18,670 8%
$199,144 0.32 0.11 $49,786 25%
19
19
膜元件优势分析--某大型苦咸水淡化系统设计案例分析
原水水质
项目 Ca2+ Mg2+ K+ Na+ HCO3NO3ClSO42活性SiO2 TDS pH CODCr 数值 35 10 5 9.8 100 5 20 40 15 240 7.5 4.8
运行通量
TRITON X-100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20 ppm XFRLE的污染曲线与BW30XFR相似 与LE相比抗污染能力大大提升
17
17
优化的34-mil宽进水流道
优化的34-mil进水流道能阻止污染层的形成,降低膜元件的跨膜压差。 在工业应用现场对3种不同的进水流道进行了对比。系统启动时,34mill流道 比28mil低15%,而新型34-mil流道比28mil流道低32%。 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和污染的加剧,压差区别越来越大。
运行通量
在通量损失相同的情况下,XFRLE的运行通量可比LE高10 GFD
16
16
抗污染能力更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污染工作流量与污染曲线
100
通量 损失
FLUX LOSS FLUX LOSS (GPD) (GFD)
10
XFR (base line) HRLE XFRLE LE XLE 1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Operating Flux (GFD)
设备 UF系统 一级RO系统 总出力 (m3/h) 4 x 100 4 x 72 膜元件数 量 /套 34 96 (10 : 6) 设计通量 (LMH) 60 20 - 23 系统 回收率 85-90% 72% 元件名称 UNA-620A 1套:BW30XFR-400/34i 3套:BW30-400/34iFR
流量
GPD (m3/d) NaCl (稳定)
溶质 去除 率 (%)
NaCl (最低) 硅 硝酸盐 铵根 IPA
a
产水流量和盐(NaCl)去除能力标准测试条件: 2,000 ppm NaCl, 150 psi (10.3 bar), 25C, pH 8和15% 回 收率。特定溶质的稳定去除率标准测试条件: 2,000 ppm NaCl, 150 psi (10.3 bar), 25C, pH 7和15%回收 率, 50 ppm SiO2或者100 ppm NO3-或者 100 ppm NH4+ 或者100 ppm IPA 标准测试条件: 150 psig, 2,000 ppm NaCl, 25C, pH 8;对特定溶质,pH 7 标准测试条件: 225 psig, 2,000 ppm NaCl, 25C, pH 8;对特定溶质,pH 7
80
7060Biblioteka 5040 LE-II XFRLE XFR LE XLE
15
15
抗污染能力更强--油类和表面活性剂污染运行通量与污染曲线
FLUX LOSS (GPD) FLUX LOSS (GFD)
10
通量 损失
XFR (base line) HRLE XFRLE LE XLE 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Operating Flux (GFD)
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XFRLE具有类似于BW30XFR的硝酸盐去除能力
12
12
性能提高--有机物去除率
100
IPA Rejection (%)
98 96 94
XFRLE
92 90 0 2 4 6 pH
BW30XFR
8
10
12
备注: IPA去除率的实验室测试条件: 2,000 ppm NaCl, 150 psi (10.3 bar), 25C, 100 ppm IPA
b c
* 估算性能
11
11
性能提高--硝酸盐去除率
100
N03 Rejectio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