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芬芳茉莉教案

合集下载

第一课芬芳茉莉教案(六年级上册音乐)[大全5篇]

第一课芬芳茉莉教案(六年级上册音乐)[大全5篇]

第一课芬芳茉莉教案(六年级上册音乐)[大全5篇]第一篇:第一课芬芳茉莉教案(六年级上册音乐)第一课芬芳茉莉教学目标:1、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进一步收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2、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根据《茉莉花》改编的合唱,并能够背唱一段歌词。

3、欣赏《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三首我国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及合唱,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他们在情感、风格上的差异。

4、能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茉莉花》,每个学生都在其中承担任务。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用欣赏茉莉花清新、小巧的心情演唱歌曲。

2、聆听不同地区的《茉莉花》,享受不同风格带来不同的感受。

教具准备:光碟、多媒体设备、风琴。

课时安排:四课时第1、2课时教学内容:欣赏歌曲《茉莉花》、欣赏《东边升起月亮》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2.通过为旋律画小节线和为歌词配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兴趣.3、从外国人唱《茉莉花》引发学生自豪感,从而更加认真得去感受歌曲的优美。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茉莉花》对我国的民族音乐的表现能力和音乐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教学课时:本部分拟用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1、教师导语:我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沙漠中的楼兰国有一位美丽动人的公主,名叫图兰多,但也很残酷。

据说她给来自各国的求婚者提了个条件,能回答出她提的三个问题,就可以娶她,并赢得皇位,但如果答不出,就得被砍头。

因此很多人包括国外的王子死在了她的刀下。

有个鞑靼国王子也被图兰多的美貌打动,决心不顾一切要娶到图兰多,对图兰多提出的三个问题,对答如流,终于获胜,可图兰多仍不甘心。

这时,王子倒慷慨地来帮她,请她在天亮之前能猜中他的名字,他就情愿象没有猜中图兰多的谜语那样,被处死刑。

芬芳茉莉的教案

芬芳茉莉的教案

芬芳茉莉的优秀教案第一章:茉莉花的种植与养护1.1 教学目标了解茉莉花的种植环境和要求学习茉莉花的养护技巧掌握茉莉花的病虫害防治方法1.2 教学内容茉莉花的种植环境:气候、土壤、水分等茉莉花的种植方法:种植时间、种植深度、间距等茉莉花的养护技巧:施肥、修剪、换盆等茉莉花的病虫害防治: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1.3 教学活动讲解茉莉花的种植环境和要求示范茉莉花的种植方法展示茉莉花的养护技巧和病虫害防治方法学生动手实践,进行茉莉花的种植和养护第二章:茉莉花茶的制作与品鉴2.1 教学目标了解茉莉花茶的制作过程和技巧学习茉莉花茶的品鉴方法和技巧掌握茉莉花茶的制作和品鉴技巧2.2 教学内容茉莉花茶的制作过程:采摘、晒干、发酵等茉莉花茶的品鉴方法:外观、香气、滋味等茉莉花茶的制作技巧:茶与花的比例、发酵时间等茉莉花茶的品鉴技巧:感官评价、品鉴术语等2.3 教学活动讲解茉莉花茶的制作过程和技巧示范茉莉花茶的品鉴方法展示茉莉花茶的制作和品鉴技巧学生动手实践,制作和品鉴茉莉花茶第三章:茉莉花的文化与传说3.1 教学目标了解茉莉花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学习茉莉花的民间传说和故事掌握茉莉花的文化意义和象征意义3.2 教学内容茉莉花的文化背景:起源、传播、文化影响等茉莉花的民间传说和故事:茉莉花仙子、茉莉花歌等茉莉花的文化意义和象征意义:爱情、友谊、纯洁等3.3 教学活动讲解茉莉花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分享茉莉花的民间传说和故事讨论茉莉花的文化意义和象征意义学生进行茉莉花文化创意展示第四章:茉莉花的应用与创新4.1 教学目标了解茉莉花在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学习茉莉花的创新应用方法掌握茉莉花的应用技巧和创新思路4.2 教学内容茉莉花的生活应用:家居装饰、美容护肤、保健等茉莉花的创新应用:茉莉花茶、茉莉花糕等茉莉花的应用技巧和创新思路:创意设计、创新研发等4.3 教学活动讲解茉莉花在生活中的应用领域示范茉莉花的创新应用方法展示茉莉花的应用技巧和创新思路学生动手实践,进行茉莉花的创新应用第五章:茉莉花的保护与传承5.1 教学目标了解茉莉花的保护意义和重要性学习茉莉花的传承方法和策略掌握茉莉花的保护与传承技巧5.2 教学内容茉莉花的保护意义:生态、文化、经济等方面茉莉花的传承方法:教育、宣传、文化活动等茉莉花的保护与传承技巧:法律法规、保护措施等5.3 教学活动讲解茉莉花的保护意义和重要性分享茉莉花的传承方法和策略讨论茉莉花的保护与传承技巧学生进行茉莉花保护与传承的实践活动第六章:茉莉花绘画与手工艺术6.1 教学目标了解茉莉花在绘画和手工艺术中的应用学习绘画和手工艺术的基本技巧掌握茉莉花绘画和手工艺术创作方法6.2 教学内容茉莉花在绘画艺术中的应用:水彩画、素描等茉莉花在手工艺术中的应用:插花、编织等绘画和手工艺术的基本技巧:色彩搭配、构图等茉莉花绘画和手工艺术创作方法:创作步骤、材料选择等6.3 教学活动讲解茉莉花在绘画和手工艺术中的应用示范绘画和手工艺术的基本技巧展示茉莉花绘画和手工艺术作品学生动手实践,进行茉莉花绘画和手工艺术创作第七章:茉莉花的音乐与舞蹈7.1 教学目标了解茉莉花在音乐和舞蹈中的体现学习音乐和舞蹈的基本技巧掌握茉莉花音乐和舞蹈编排方法7.2 教学内容茉莉花在音乐中的体现:歌曲、曲调等茉莉花在舞蹈中的体现:舞蹈动作、编排等音乐和舞蹈的基本技巧:歌唱、舞蹈动作等茉莉花音乐和舞蹈编排方法:创编步骤、组合编排等7.3 教学活动讲解茉莉花在音乐和舞蹈中的体现示范音乐和舞蹈的基本技巧展示茉莉花音乐和舞蹈作品学生动手实践,进行茉莉花音乐和舞蹈编排第八章:茉莉花的摄影与影像创作8.1 教学目标了解茉莉花在摄影和影像创作中的应用学习摄影和影像创作的基本技巧掌握茉莉花摄影和影像创作方法8.2 教学内容茉莉花在摄影和影像创作中的应用:主题拍摄、构图等摄影和影像创作的基本技巧:曝光、对焦等茉莉花摄影和影像创作方法:创作步骤、主题构思等8.3 教学活动讲解茉莉花在摄影和影像创作中的应用示范摄影和影像创作的基本技巧展示茉莉花摄影和影像作品学生动手实践,进行茉莉花摄影和影像创作第九章:茉莉花的诗词与文学创作9.1 教学目标了解茉莉花在诗词和文学创作中的意象学习诗词和文学创作的基本技巧掌握茉莉花诗词和文学创作方法9.2 教学内容茉莉花在诗词和文学创作中的意象:象征、寓意等诗词和文学创作的基本技巧:韵律、修辞等茉莉花诗词和文学创作方法:创作步骤、主题构思等9.3 教学活动讲解茉莉花在诗词和文学创作中的意象示范诗词和文学创作的基本技巧展示茉莉花诗词和文学作品学生动手实践,进行茉莉花诗词和文学创作第十章:茉莉花的综合展示与评价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展示和评价能力加深学生对茉莉花的全面了解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10.2 教学内容学生个人或小组进行茉莉花的综合展示:文化、艺术、科学等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展示内容、表现力、创新性等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知识掌握、技能运用、综合素质等10.3 教学活动学生个人或小组进行茉莉花的综合展示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总结课程收获,展望茉莉花未来的发展前景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茉莉花的种植与养护解析:茉莉花的种植与养护是课程中的重点环节,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茉莉花的生长环境和养护技巧。

《芬芳茉莉》教案

《芬芳茉莉》教案
2、师讲故事《图兰朵特》(出示《图兰朵特》剧照)
师:普契尼的歌剧《图兰多特》描写的是中国元朝时候的故事,……
3、播放《图兰朵特》选曲《东边升起月亮》
设问:这段歌剧选曲与原来的民歌有什么不同?
4、复听《东边升起月亮》
要求:跟着旋律用“la”模唱。
四、课堂总结
由听觉将学生带入教学内容的情境中,再通过师生互动来了解茉莉花的特点。
课题芬芳茉莉执教人班级六年级目目标标一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理解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课题
《芬芳茉莉》
执教人
郭颖
班级
六年级




一、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欣赏《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三首我国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及合唱,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他们在情感、风格上的差异。
生:婉转、柔和
师小结:江苏民歌清丽、婉转,体现了柔美、细腻的风格。
2、跟琴唱一唱江苏民歌《茉莉花》。
(二)东北民歌《茉莉花》
1、师:除了江苏以外,我国还有很多的省市流传着具有自己省份特征的《茉莉花》。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听一听东北民歌《茉莉花》(播放东北民歌《茉莉花》)
设问: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相比,歌词、旋律方面有何异同的地方?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件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如果想知道的话请闭上眼睛来聆听。(播放萨克斯(或二胡)演奏改编的《茉莉花》)
师:有谁知道这首曲子的名字?
生:《茉莉花》(实物投影:茉莉花大幅照片)
师介绍:茉莉花亦称“茉莉”,为复瓣小白花,小巧玲珑,清香四溢,素洁光润,仿佛刻玉雕琼。该花原产印度、印尼、菲律宾等国。早在宋代传入我国。

第一课芬芳茉莉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一课芬芳茉莉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一课芬芳茉莉一、教材简析江苏民歌《茉莉花》为五声徵调式,单乐段,起、承、转、合性结构,具有小调体裁的典型特征。

第一乐句由两个短分句组成,第二乐句承接上句并引出新的乐思;第三、四乐句为“转”与“合”的紧密衔接,一气呵成。

整首歌曲一字多音居多,旋律以级进为主,间以小跳,使音乐显得清丽流畅,委婉妩媚,充满了江南水乡的典型风韵,被誉为江南民歌“第一歌”。

河北民歌《茉莉花》是一首与江苏民歌同名但此曲皆有变化而传唱与异地的民间小调,属于汉族民歌中的“变体流传”,歌曲为带变宫音的六声徵调式,音域宽阔,明快嘹亮,具有中国北方小调的风格特点。

东北民歌《茉莉花》的唱词与江苏民歌基本相同,属“同词异曲”。

它十分巧妙第借用了江南小调的音调框架,融入了东北地区质朴的特点,在调式、旋律进行以及衬词处理上做了很大改变,是歌曲更具本地特色。

如在调式上,由原来的徵调式变为现在的商调式,旋律的进行中的大跳明显增多,在结尾高音处注入了富有东北“二人转”的特点衬词,别具风味,突出了东北人豪放、快言快语的风格特点。

歌曲《东边升起月亮》选自歌剧《图兰朵》。

是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他的歌剧《图兰朵》中把中国民歌《茉莉花》作为音乐主题,贯穿全剧,并在剧中的女声合唱中用了它的全部曲调。

在第一幕中,当月亮升起,一队小和尚从远处的山坡走近,又渐渐走远,《茉莉花》主题音乐第一次出现--《东边升起月亮》,由女声合唱的形式从那边飘来。

童声合唱《茉莉花》,由杨鸿年教授改编。

以江苏民歌《茉莉花》为主旋律声部、河北民歌《茉莉花》为对比声部,运用对比式织体,采用复调的写作手法,把这两个主题巧妙第柔和在一起,富有情趣。

同时充分发挥童声的音色特点,很好地描绘了歌曲的意境,表现了歌曲内容。

本课中的二部合唱是选取合唱中的一部分来演唱的。

这段二部合唱的特点听起来各自的旋律线条突出,第二声部的旋律也很流畅自然,与第一声部结合后,其风格统一,音响效果和谐丰满,具有中国的五声性调式风格特点。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芬芳茉莉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芬芳茉莉教案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芬芳茉莉教案一. 教材分析《芬芳茉莉》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歌曲,选自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

歌曲以茉莉花为主题,描绘了茉莉花的美丽和芬芳,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轻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他们善于模仿和创新,喜欢参与音乐活动。

但同时,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音乐风格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感受茉莉花的美丽和芬芳。

2.学会演唱《芬芳茉莉》,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3.通过音乐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民族音乐风格的把握。

2.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节奏处理。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对比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特点。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模仿和创新。

3.练习法:分组练习,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互动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图片等。

2.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用具:乐谱、歌词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频,引导学生欣赏茉莉花的美丽和芬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芬芳茉莉》,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分组练习歌曲,重点指导学生掌握高音部分和节奏处理。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教师点评并指导改进。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民族音乐,比较《芬芳茉莉》的特点。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民族音乐的特点和演唱技巧。

7.家庭作业(2分钟)布置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回家后自主演唱《芬芳茉莉》。

8.板书(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歌曲名称、民族音乐特点等。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1课《芬芳茉莉》教案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1课《芬芳茉莉》教案

第1课芬芳茉莉第一课时学唱《茉莉花》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演唱活动感受《茉莉花》中所包含的文化、方言的特点。

2、能力目标:学会歌曲《茉莉花》,能用最优美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3、情感目标:了解《茉莉花》这首歌曲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并激发学生把中国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茉莉花》。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能用舒展、优美,流畅的声音来演唱歌曲《茉莉花》。

教具:多媒体、电钢琴、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大屏幕播放《世博会宣传片》,并且提问学生刚才听到的是什么歌曲?生:纷纷回答是《茉莉花》。

二、背景介绍师:大家知道这个片子是为什么盛会创作的吗?生:为上海申办世界博览会而创作的。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但是为什么在这样大的世界性的宣传片中选择《茉莉花》作为主题音乐呢?生:学生不是很清楚……………师:那老师就给大家来讲讲,因为这是在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中国民歌,《茉莉花》早在清乾隆时期就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后来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普契尼在他的歌剧《图兰朵》中的《东方升起月亮》中也引用了茉莉花的旋律作为素材来表现咱们神秘的东方古国(这个地方可以放资料图片)中国音乐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三、学唱歌曲1、初次听赏:出示歌谱:师:这是歌曲《茉莉花》的歌谱,请大家跟随歌谱完整的听赏歌曲,听完后请告诉我这首歌曲的情绪。

播放《茉莉花》生:抒情、优美。

师:大家知道音乐中常用的音符有几个?生:七个。

1234567师:这首歌曲中少了哪几个音?生:4、7师:简介五声调式。

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这首江苏民歌《茉莉花》就是由一首人们喜听爱唱的民间小调改编而来。

2、范唱:师:我们刚才听了宋祖英演唱的《茉莉花》,告诉你们一个秘密,这首歌老师也会唱,你们想不想听老师演唱?(教师范唱)3、再次听赏:(要求随音乐轻声哼唱)。

4、学生跟琴模唱旋律5、老师再次演唱,要求学生随音乐演唱。

(强调声音。

)6、引导学生解决重难点师:这首歌曲中还有哪一句不会唱?(要求学生举手)老师重点教唱。

《芬芳茉莉》教学设计(精选3篇)

《芬芳茉莉》教学设计(精选3篇)

《芬芳茉莉》教学设计(精选3篇)《芬芳茉莉》篇1教学内容: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感受不同的风格教学目标:1、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2、通过欣赏,让学生乐于进一步搜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教学重点:感受不同地区的歌曲《茉莉花》。

教学难点: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表述出它们在情感上、风格上的差异。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统一题材的作品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什么样的区别呢?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东北、河北,看看那里的茉莉花开得怎么样。

二、欣赏东北民歌《茉莉花》1.师播放东北民歌《茉莉花》,设问:A歌曲在速度和力度上有什么特点?B音乐的风格与东北人的性格有什么样的关系C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相比,歌词、旋律方面有何异同的地方?2.小组讨论:歌词基本相同,旋律变化比较大,显出东北人开朗的性格和音乐风格特点。

3.师简介东北民歌《茉莉花》:辽宁海城的《茉莉花》旋律进行中的大跳明显增多,衬词的处理也显出东北二人转的特点。

4.生学唱东北民歌《茉莉花》,感受二人转版的《茉莉花》。

三、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1.师播放河北民歌《茉莉花》,设问:与江苏民歌《茉莉花》相比,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2.生交流:旋律中加入了升"sol"和升"do"等音符,显现出北方爽朗和明快的音乐风格特点。

3.师简介河北民歌《茉莉花》:河北南皮民歌《茉莉花》在旋律中保留了江苏民歌《茉莉花》中的一些主要因素、起始音也相近似。

歌词的变化使歌曲融入较多的叙事说唱性特征。

4.师用听唱法指导学生演唱河北民歌《茉莉花》的旋律。

四、小结。

师播放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让学生辨别是哪个地区的歌曲。

《芬芳茉莉》教学设计篇2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茉莉花》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茉莉花〉,使学生近一步了解茉莉花的美丽,并能通过优美、抒情的歌声表现出来。

六年级上册音乐《芬芳茉莉》教学设计教案

六年级上册音乐《芬芳茉莉》教学设计教案

六年级上册音乐《芬芳茉莉》优秀教学设计教案1.1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1.1 细节说明:教师通过讲解茉莉花的背景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文化背景。

1.1.2 细节说明:教师播放其他中国传统文化音乐,如古筝、二胡等,让学生感受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

1.1.3 细节说明: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知识点讲解2.1 音乐知识:通过讲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如音高、节奏、旋律等,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结构和特点。

2.1.1 细节说明:教师介绍音高的概念,如高音、低音等,并让学生通过实际演唱体验不同音高的感觉。

2.1.2 细节说明:教师讲解节奏的概念,如快慢、强弱等,并让学生通过拍手或敲击乐器体验不同节奏的感觉。

2.1.3 细节说明:教师介绍旋律的概念,如起伏、转折等,并让学生通过演唱或听音乐体验不同旋律的感觉。

2.2 歌曲分析:通过分析《芬芳茉莉》这首歌曲的音乐元素,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结构和特点。

2.2.1 细节说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歌曲的旋律线条,让学生感受旋律的起伏和优美。

2.2.2 细节说明: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歌曲的节奏变化,让学生感受节奏的快慢和强弱。

2.2.3 细节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和声进行,让学生感受和声的和谐与变化。

2.3 表现技巧:通过讲解和示范,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音乐表现技巧,如呼吸控制、音色变化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表现音乐。

2.3.1 细节说明:教师讲解呼吸控制的重要性,并示范正确的呼吸方法,让学生在演唱时能够更好地控制气息。

2.3.2 细节说明:教师介绍音色变化的概念,如抒情、欢快等,并让学生通过演唱或听音乐体验不同音色的感觉。

2.3.3 细节说明:教师示范一些基本的音乐表现技巧,如颤音、滑音等,并让学生通过实践尝试运用这些技巧。

三、教学内容3.1 教学歌曲:《芬芳茉莉》3.1.1 细节说明:教师播放《芬芳茉莉》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和节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芬芳茉莉
教学内容:
聆听1、茉莉花(江苏民歌)2、茉莉花(东北民歌)3、茉莉花(河北民歌)
4、东边升起月亮歌剧《图兰朵特》选曲
表演茉莉花(江苏民歌)编创与活动
教学目标:
1、接触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能够从中认识到以“茉莉花”为代表
的中国民歌是世界音乐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乐于进一步收集并了解影响民歌变异的多种因素。

2、能够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根据《茉莉花》改编的合唱,并能够背唱一段歌词。

3、欣赏《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三首我国不同地区的《茉莉花》
4、合唱,能够听辨并能用语言文字表述出他们在情感、风格上的差异。

教学重点:
1、让学生用欣赏茉莉花清新、小巧的心情演唱歌曲。

2、聆听不同地区的《茉莉花》,享受不同风格带来不同的感受。

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茉莉花》,每个学生都在其中承担任务
教具准备:
录音机、录音带、琴、课件、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茉莉花》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口风琴齐奏,(横奏,竖奏),请孩子独奏《红河谷》,等各种形式进行复习。

二、导入新课:
1、国人唱《茉莉花》引发学生的自豪感,从而使学生更加认真的去感受歌曲优美动听的旋律。

大概是明朝时期,原来的歌名叫《鲜花调》。

清朝时期定名为《茉莉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听原汁原(板书:江苏民歌茉莉花)
2、通过聆听,大家感受到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情绪是怎样的?(板书:清丽婉转,柔美细腻)
3、接下来同学们一起伴随婉转柔美的旋律,听听歌曲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

学生回答问题: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茉莉花开雪也白不过它!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走进茉莉花,感受茉莉的芬芳!
出示课题:芬芳茉莉
4、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江苏民歌茉莉花的风格。

(师生一起演唱一段歌词)
5、除了江苏以外,我国还有很多的地区流传着具有自己地域特征的《茉莉花》。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东北民歌《茉莉花》和河北民歌《茉莉花》。

听一听这两首歌曲各有什么风格特点?大家先听哪一首啊?
(1)播放东北民歌《茉莉花》片段
谁知道东北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什么呀?(东北二人转)
东北二人转有什么风格特点?(风趣、幽默)
接下来同学们听一听这首东北民歌《茉莉花》有什么特点?
生答,师演唱并总结
师:请同学们看课本,看看乐谱上有什么常用记号?你知道它的演唱方法吗?学生跟老师演唱一段歌词,感受东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2)播放河北民歌《茉莉花》片段
同学们知道河北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什么?(生:河北梆子)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感受一下它的风格特点。

生答,师演唱并总结
师生一起演唱第一段歌词,进一步感受河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6、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三首民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总结:民歌在流传过程中和各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历史环境、生活习惯、语言性格等因素都有关系。

《茉莉花》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吸取各地音乐中的不同养料而形成不同的风貌。

三、课堂小结:
师茉莉花在世界舞台上始终散发着芳香,传播着友谊。

第二课时
《茉莉花》
一、导入
1、播放《东边升起月亮》,让学生听辨和我国哪首民歌相似?(茉莉花)
2、简介它是歌剧《图兰朵特》中的《东边升起月亮》,我们在下一节课将会欣赏
到。

3、让学生说说他们对我国民歌代《茉莉花》的认识、了解
4、导入新课: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江苏民歌《茉莉花》。

二、学习新课
1、初步聆听,请学生边听边想,这首《茉莉花》的曲调可以用什么戏曲的动作
来表示并说说为什么?
2、老师简介小调的相关知识。

3、请学生再次聆听歌曲,发现歌曲中哪些地方的演唱和我们平常的演唱不一样。

4、请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学唱歌谱
5、学生自己演唱歌谱。

6跟着奔走把歌词朗读一遍,并想想怎样才能把茉莉花的香、小读出来。

7、把歌词带到旋律当中试着演唱。

8、老师指导、纠错,尤其是演唱这种江南小调的咬字方面要强调。

9、学生自由讨论、发表意见,如何在歌曲中把茉莉花的清新、秀丽、小巧的风
格演唱出来。

10、分小组讨论并示范,随机进行评价。

11、完整的演唱。

三、歌曲表现。

1、师:歌曲为我们展现了娇小玲珑,芳香四溢的茉莉花,当你面对这样美丽的花朵的时候,你用什么样的力度和语气来演唱呢?请大家四人一组先小声唱一唱,设计一下歌曲的表现方法。

师巡回辅导。

指生汇报。

师:同学们设计的表现方法都很好,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范唱录音演唱一遍谊。

播放歌曲录音,师指挥学生演唱。

2、师:我们自己来演唱好吗?(学生跟伴奏录音演唱。


四、随着《茉莉花》的音乐,结束新课。

第三课时
《东边升起月亮》
一、复习《茉莉花》
二、欣赏《东边升起月亮》
1、初步介绍歌剧《图兰朵特》的创作故事背景、作曲家等等有关资料。

《图兰多特》是剧作家阿达米和西蒙尼根根据高吉的同名剧改编而成的。

14世纪中国元朝美丽的图兰多特公主在北京紫禁城前出示了一张征婚者告示;谁能猜中公主的三个谜语,即可招为驸马,否则就被杀头,许多求婚者屈死刀下。

突厥国的卡拉夫王子决心冒杀头危险去猜谜语。

结果,他猜中了公主三个谜语,经过一番周折,卡拉夫王子终于赢得了公主的爱情。

2.作者简介
普契尼(1858~1924)。

他的第一部歌剧《曼侬•列斯库》在米兰歌剧院上演后使他名声大振,引起人们对他的关注。

以后他
又创作了多部歌剧佳作。

如《艺术家的生涯》、《蝴蝶夫人》、《托斯卡》等,成为继威尔第之后最有影响、最有才华的歌剧作曲家,对20世纪歌剧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歌剧的基础就是题材及其戏剧处理。

”同时他也十分重视人声在歌剧中的地位,认为“没有深深打动人心的旋律,就没有音乐”。

他对管弦乐队的表现力也很精通,并表现出他非凡的天才。

他的歌剧的演出效果是强烈的戏剧性与音乐、管弦乐、朗诵、动作、服装、布景以及灯光最高效率的综合,被誉为是驾驭舞台效果的能手。

1、初听,让学生寻找歌曲中哪些地方和《茉莉花》一样,听到了请举手示意。

哪些和原来的民歌不同?
4、、请学生跟着老师的伴奏,试着哼唱歌谱。

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图兰朵特》中就采用了江苏民歌《茉莉花》作为重要的音乐素材。

以下是在歌剧的第一幕中第一次出现的《茉莉花》主题,是由童声合唱在幕后从音乐中可以看出,作曲家普契尼抓住中国五声调式的旋法特点( 三音列进行),将原《茉莉花》中富有特性的音调,根据所描绘的意境和抒发的情感加以展开,使音乐更加平和抒情,有一种朦胧色彩,符合剧情要求。

三、老师小结。

《茉莉花》在国内文化交流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地位
第四课时
《茉莉花》
一.组织教学:
师生用亲切的音乐语言互致问候,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导入:
投影展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出江苏的位置。

并指出江苏可以分为苏南和苏北两个部分。

教师讲述:我们江苏山水秀丽、风光明媚,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千百年来江苏人民在这块富庶的土地上耕作、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

今天,我们来欣赏一组江苏民歌。

听江苏民歌,说出歌名。

1.《紫竹调》(教师用竖笛演奏)
2.《拔根芦柴花》(听录音)
3.《茉莉花》(师生齐唱)
三、竖笛吹奏江苏民歌《茉莉花》
1.分声部学唱旋律
2.学习吹奏
(1)做“无声”的手指练习,提示学生的同步性、协调性。

(2)试一试,吹一吹。

找出学习有困难的地方。

(3)重点难点解决
“高音孔”的开闭,用左手拇指开闭。

教师示范,学生练习,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四音连奏”的练习。

找出乐曲中四音连奏的节奏、小节,进行反复练习。

(4)分声部学习吹奏。

让学生轮流演奏第一、第二声部;
做重奏练习;
合奏:要求每一声部的学生做到节奏整齐,配合默契,音量均衡,音色、音准和谐统一。

四、采集与分享: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
1.教师讲故事《三大男高音声援北京申奥》;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国民族音乐轰动维也纳金色大厅。

2.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情况。

3.分析判断指出“音乐桥”中相应的图片。

五、总结本课,师生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