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将进酒》上课

合集下载

《将进酒》课堂讲课稿

《将进酒》课堂讲课稿

《将进酒》课堂讲课稿引言:将进酒,唐代以前乐府歌曲的一个题目,内容大多咏唱饮酒放歌之事。

在这首诗里,李白“借题发挥”借酒浇愁,抒发自己的愤激情绪。

这首诗非常形象的表现了李白桀骜不驯的性格:一方面对自己充满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纵情享乐之情。

全诗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语言流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同时也是当代中学生课本中的文章。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份《将进酒》的课堂讲课稿,欢迎大家来阅读和借鉴!【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因声求气,诵读全诗,把握诗中句式的长短变化和韵脚的疏密转换;在有感情、得法的诵读中,感悟诗句间蕴含的诗人李白跌宕起伏的感情激流。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占有资源,聆听名家朗诵全诗,融入诗境,吟咏诗韵,认识到李白在劝酒放歌中,吐胸中块垒,抒发多种人生感慨。

【教学过程】师:在一般社交场合,人们互相敬酒时常常会恭敬地端着酒杯跟对方招呼:“请干杯!”跟你们上英语会话课的老外碰到这样的场合,一般会说:“……”有谁知道我们的祖先怎么说呢?生:将进酒——师:(板书)对,这里的将读“qiāng”,就是“请”的意思。

将进酒就是请喝酒。

在汉代时演变成了一首乐曲名,常当作劝酒歌在宴会上传唱。

唐代有位以喝酒著称的诗人也写过一首这样的诗,他就是昨天从天姥山梦游回来的李白(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这首脍炙人口的劝酒诗《将进酒》。

师:(稍停,待学生情绪稳定下来后)在学习这首诗之前老师想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昨天备课时老师准备了三套方案:A老师引导大家一起赏析诗歌,B同学们按照诗歌学习的方法,自己选择角度觖读诗文,C老师报教学案的答案,大家完成鉴赏填空后看书消化。

大家希望实施哪套方案?生(大多数):第二套(B)。

师:好。

我们就以第二套方案进行。

不过,老师准备的精彩课件用不上了,你们可不要后悔呀。

高中语文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将进酒》课件(共42张PPT)

高中语文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将进酒》课件(共42张PPT)
16
课堂检测
一、根据课文填空 ⑴李白,字 太白,号 青莲居士 ,素有 诗仙 之称。 ⑵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⑶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⑷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⑸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 ⑹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⑺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20
疏通文意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 高大的厅堂 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你可曾看到滚滚的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 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你可曾对着高堂上的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 年轻时的满头青丝到了暮年已是雪白一片。
21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 盛酒的器具 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5
⑺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⑻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⑼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 ⑽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⑾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⑿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6
②“酒”→诗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自称“酒中仙”,时人也
17
⑻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⑼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⑽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复醒。 ⑾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 ⑿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 ⒀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 ⒁ 为君持酒劝斜阳 ,且向花间留晚照。 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韵脚:来、回、发、雪、月、来、杯、生、停、听、醒(作平声)、 名、乐、谑、酌、裘、愁。
15
诵读指导
开篇两句长句,犹如挟天风裹海雨,迎面扑来,第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 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第二句“奔流到海不复回”,言大河之去,势不可 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韵律。接着,又是两个同样的长句,“君不见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感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一波未平、一波 又起。但五六句,诗人感情由“悲”而“欢”,节奏顿转和缓,句式也变为七言, “须”“莫”“必”“还”“且”将欢畅之情推进、提升、积聚成高亢、嘹亮的 “会须一饮三百杯”这样的豪歌壮举,至此,诗人狂放之情渐趋高潮,诗的旋律愈 益加快,“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忽然加入四个短句,不仅诗的节 奏变化,也仿佛听到酒席上频频的劝酒声。更甚者,诗人连声劝酒,诗兴大发,引 吭高歌。之后,诗人感情由狂放转为愤懑、激越,发出最后的豪言壮语:千金散尽 还复来,一醉方休,同销万古愁呢!诵读至此,我们的身体里、声音里好像也奔涌 着诗人跌宕起伏的感情激流。

李白《将进酒》优秀课件

李白《将进酒》优秀课件

李白《将进酒》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五单元第一课时,诗歌《将进酒》。

本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豪放派诗歌,表达了诗人畅饮酒、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英雄短暂一生的感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体会李白的豪放风格。

2. 分析诗中的意象、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能够熟读并背诵这首诗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分析诗中的意象、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理解诗人的情感。

2. 重点:熟读并背诵这首诗歌,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个问题引入:“你们知道李白吗?你们对他的印象是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发对李白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3. 课堂讲解:a. 解析诗歌的结构,分析每句诗句的意义,解释生僻词语。

b. 分析诗中的意象、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抽刀断水水更流”等。

c. 讲解诗人的生平背景,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

4. 互动环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讨论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5.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要求学生能够背诵。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诗歌的《将进酒》2. 分段板书诗歌的结构3. 用关键词标注诗中的意象、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根据对本诗的理解,写一段话描述诗人的情感。

答案: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中表达了畅饮酒、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同时对英雄短暂一生的感慨也透露出他对人生的无奈和惋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诗歌的意境、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课堂互动环节,可以更加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让学生课下研究李白的其他诗歌,比较其不同诗歌的风格的异同,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将进酒》公开课优质课课件ppt

《将进酒》公开课优质课课件ppt
学生参与度提升 教学质量提高 增强文化自信 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反馈评价
学生对将进酒的反馈积极,认为课程生动有趣 学生对将进酒的实践效果满意,认为课程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学生对将进酒的教学方案评价高,认为课程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地帮助学习 学生对将进酒的教学效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课程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演效果
合诵
定义:多人合作,每人负责诵 读一部分内容
目的:增强气势,展现团队凝 聚力
要求:配合默契,语调和谐, 节奏一致
应用场景:适用于重要场合, 如比赛、演出等
配乐表演
音乐与诗歌的意境相融合
配合诗歌节奏进行音乐演奏
配乐表演能够增强诗歌的表 现力和感染力
不同的配乐风格能够带来不 同的情感体验
舞台表演要点
练习时可以先听 后仿,再找专业 人士指导
形将 式进 及酒 要的 点表

独诵
诗文内容:选 取适合独诵的 诗文,如《将 进酒》中的片

表演技巧:运 用声音、表情、 动作等技巧展 现诗文情感和
内涵
舞台表现力: 通过舞台布置、 灯光音效等手 段营造氛围, 突出表演效果
服装造型:根 据诗文内容和 表演风格选择 合适的服装和 造型,提升表
舞台布景:还原 唐代风格,突出 酒文化特点
音乐伴奏:配合 诗歌情感,烘托 氛围
服装设计:根据 诗歌内容,展现 唐代风貌
动作设计:结合诗 歌意境,展现酒宴 上的情感表达
价将 值进 及酒 影的 响文

文学价值
文学地位:唐 代文学中的瑰 宝,具有极高
的文学地位
艺术特色:豪 放奔放,富有 激情,具有独 特的艺术风格
主题思想
饮酒文化与诗歌艺术的结合 豪放、洒脱、自信的人生态度 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境界 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将进酒》课堂讲课稿

《将进酒》课堂讲课稿

《将进酒》课堂讲课稿师:看得出,你对李白还是蛮有研究的,什么时候请你对全班同学开个讲座?生21:这也不是我想出的,我是参考了钱穆先生的观点。

师:真应了古人一句话,开卷必有益呀。

这首诗到此能不能结束呢?生;还不能。

师:还有什么要研究的吗?生22:我们还应了解一下诗歌的表现手法。

师:不错。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如此豪迈奔放的诗句,肯定离不开诗歌特有的表现手法。

(板书“沿波讨源明手法”)你能说说这首诗主要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吗?生22:夸张。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空间范畴的夸张。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是时间范围的夸张。

前一句把壮阔说得更壮阔,后一句把短暂说得更短暂,形成反向的夸张,既有比意,又有反衬作用。

师:好。

不但说出了所用的手法,还说出了作用。

不过老师补充一下,这句还用了古诗中常见的比兴的手法。

古人常以流水比年华易逝,一去不返,如李煜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又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兴起对生命渺小短暂的喟叹。

类似的夸张文中还有吗?生23:“会须一饮三百杯”,极度夸张,这是多么痛快的宴饮,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

还有“与尔同销万古愁”,写出了愁思之深,“斗酒十千”写出了酒的名贵。

师:宋代著名诗歌评论家严羽(沧浪)说,别人写诗是用笔一句一句写下来,李白则只要把心里那股气一张口喷出来就行了。

这个比喻真是恰到好处。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怀李白》就这样写道:“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这首诗借“酒”渲染了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和旷世的诗才,而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在其诗作中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这首诗便以雄伟形象的起兴,和极度的夸张,一吐胸中块垒,很好地展现了诗人性格,体现了飘逸豪放、流畅自然的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指着黑板上的板书)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李白的《将进酒》大家基本理清了本诗的情感、手法、意象,品味了诗歌的语言,也学会了朗读,进一步明确了诗歌的学习方法。

《将进酒》优秀课件

《将进酒》优秀课件

《将进酒》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诗歌单元《将进酒》展开。

详细内容包括:1. 诗歌背景介绍:李白生平、创作背景。

2. 诗歌文本:全文逐句解读,分析诗句意义。

3. 诗歌主题:探讨《将进酒》所表现的豪放、奔放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将进酒》的诗歌内容,体会李白的豪放诗风。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歌意义的深入解读,诗句的赏析。

2. 教学重点:诗歌主题的提炼,李白的豪放诗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古风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李白生平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3. 诗歌文本解读:逐句讲解诗句意义,分析诗歌结构。

4. 主题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提炼出豪放、奔放的人生态度。

5.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例题,指导学生如何鉴赏古典诗歌。

6.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诗歌《将进酒》2. 诗歌结构:起、承、转、合3. 诗歌主题:豪放、奔放的人生态度4. 李白简介:生平、创作背景七、作业设计《将进酒》鉴赏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李白的其他诗歌作品,深入了解李白的诗歌艺术。

组织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诗歌文本解读的深度与广度。

2. 诗歌主题的提炼与讨论。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

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指导性。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诗歌文本解读在解读《将进酒》时,需重点关注诗句的意义、修辞手法以及情感表达。

对诗句进行逐句解析,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要解释黄河象征的豪放与流逝的意象,以及诗句中的对仗和韵律美。

《将进酒》ppt课件

《将进酒》ppt课件

对比、用典、
借代
怀才不遇,志不能行
狂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夸张
借酒消愁,释放豪情

通过李白的主要经历和我们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知道李白
从一开始就抱定了“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和抱负,立志要报
效祖国,那么大家想想李白为什么说“与尔同销万古愁”呢?你
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愤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
/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
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狂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 之后,依然热爱生活。”——罗曼·罗兰
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 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 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 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 拔与更新。
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情感 诗句
任务三: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诵读本诗,完成以下表格,时间8分
钟;
要求:1.发言人在作答时,要揣摩情感,朗诵对应的句子;
2.其他小组成员可适当进行补充。
(回答一次加5分,补充加3分)
手法 内容(表
现)
悲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句“天生我材必有用”道出了他的人生宣言,所以,我们读《将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8课《将进酒》ppt课件3

苏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18课《将进酒》ppt课件3
二劝使君安更西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诗人酒。(人王生维《送元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江南春 绝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曹操《短歌 行》)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杜甫《登高》)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 铃》)
会须一饮三百杯
思考:此时的李白已是51 岁了,两鬓染霜,在政治 上极其失意,浪迹于江湖, 然而他却说“天生我材必 有用”,这种感情矛盾吗?
*怀才不遇,难 有作为的悲叹与 愤激;
*不甘沉沦,没
有完全绝望
*旷达豪放,无
奈和自我安慰
情感脉络(7-4)
钟鼓馔玉不足贵, 但愿长醉不愿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 斗酒十千恣欢谑。
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 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 露,空对天上明月。 天地造就我的才干,必 有它的用处,即使千金 耗尽,还会重新再来。 烹羊宰牛,且图眼前欢 乐,应该痛痛快快一口 气喝它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 纱》)
李白与酒
李白斗酒诗百篇,
长花安间市一上壶酒酒家眠,。
天独子酌呼无来相不亲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举杯—邀—明杜甫月《,饮中八仙歌》 金对樽影清成酒三斗人十。千,
玉盘珍馐值万钱。 停独酌杯》投箸不能食,——李白《月下 拔剑四顾心茫然。
—— 李白《行路难 》
写作背景:
《将(qiāng请、劝)进酒》意 即“劝酒歌”。此诗约作于天宝十 一载(752年),距诗人被唐玄宗 “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他当 时与友人岑勋到元丹丘家里做客, 三人登高饮宴。人生快事莫若置酒 会友,又正值作者怀才不遇之际, 于是将满腔的不合时宜,借酒兴诗 情来了一次淋漓尽致的抒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韵脚几句一换,押韵灵活自由。
8
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依据诗歌内容作一个大胆推 测,宴饮后李白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
象?依据是什么?
形象:大醉,酣睡不起 理由: (1)“烹羊宰牛„„三百杯。(饮酒多)
10:47
(2)“将进酒,杯莫停。”
(饮酒快)
9
整体感知
2.李白为什么要这么狂喝痛饮啊?从诗 歌的内容里,你能找出原因吗?(诗歌
10:47 16
课文分析
(一)前四句: 2.作者前两句描绘这样一幅景象要表达 怎样的感慨? 看似是作者借黄河之恢宏气势抒发豪 迈之情,诗人借“奔流到海不复回”引发 “时光易逝”的感慨。这种“先咏他物, 而引出所咏之物”的手法在诗歌中叫“比 兴”。
10:47
17
课文分析
(一)前四句: 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 暮成雪”中,诗人为何而悲?悲什么? 看似作者借此“悲”头发白了,青 春不再,其实,从更深一层讲,作者是 由“青春易逝,人生短暂”引发“怀才 不遇,功业未成”的感慨。
课文分析
(二)“岑夫子,丹丘 生,„„斗酒十千恣欢谑。” 6.“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中,作者为何列举曹植呢?
10:47
作者用典列举曹植,是基于两者的 共同点而来的:有才,好饮,怀才不遇。 作者其实要借曹植自比,表达怀才不遇 的愤慨。
32


(二)“岑夫子,丹丘 生,„„斗酒十千恣欢谑。” 作者由悲转乐,但仍然掩盖不了内 心之“愁”,无论怎么安慰自己也是无 济于事,于是,借着酒劲,李白爆发了, 将自己对社会,对统治者的愤懑之情宣 泄出来。 (感情由高昂欢快转为愤慨悲凉)
将 岑
dǒu
10:47
樽 馔
zì xuè

gū qiú
7


10:47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杜甫赞他:“笔落惊风雨,诗成 泣鬼神”,韩愈也说:“李杜文章在, 10:47 光焰万丈长。”
3
歌行体古诗
将进酒
——李 白
10:47 4
歌行体
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 立起来的,保留着古乐府叙事诗的特点,篇幅 可短可长,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 可以换韵,句式比较灵活。 一般较为适合表现 躁动不安的情感。 汉魏时有许多乐府诗,唐时有人仿效乐府 诗的体式写过不少“乐府”诗和“古风”,其 实就是古体诗。又因为,汉乐府诗里有许多带 “歌”和“行”的题目,如《东门行》《悲歌》 等,唐人仿此体式写的诗也很多。如杜甫《茅 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长恨歌》《琵琶5 10:47 行》,这类诗都属于古体诗(古风)。
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耽于女色,
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
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 极为不满,却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借酒
10:47
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
12
此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
八年之久。当时,他曾多次与友人岑勋在嵩
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 高畅饮,对酒当歌。政治上的失败使得他感 觉到自己与统治集团深刻的矛盾,一种无人 理解的痛苦和失意者的抑郁悲愤激荡在胸中, 本诗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的。
(三)“主人何为言少 钱,„„与尔同销万古愁。” 2.“恣”“径”表现诗人感情? “恣”放纵,无拘束。“径”直接。两 个字表现了诗人狂放豪迈之情。
10:47 35
课文分析
(三)“主人何为言少 钱,„„与尔同销万古愁。” 2.“愁”如何理解? 不是一般的愁,是古往今来一切敏感的 才人,一切清醒着所通感的愁,除包含 对人生短暂的慨叹外,主要指功名不立, 岁月蹉跎,时不待我而言的。(怀才不 遇)
22
10:47
课文分析
(二)人生得意须尽 欢„„会须一 饮三百杯。 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与上下文有怎样联系?怎样理解前一句?
(1)上下文是这一句的原因和背景。 (2)其实这句只是失意时的豪语,愤激语。 “得意”只是几个老友相逢聚饮,发牢骚而已, 是诗人百无聊赖心境的反映。“须尽欢”指要 尽情享受这短暂的欢乐,“人生得意须尽欢” 10:47 23 只是现象,有的是失望、愤慨。
10:47 28
课文分析
(二)“岑夫子,丹丘 生,„„斗酒十千恣欢谑。” 3. “钟鼓馔玉不足贵”体现了李白怎样 的性格? “钟鼓馔玉”采用借代手法,代指豪门 贵族的奢华生活,一个“不足贵”显示 了李白蔑视权贵的性格。
10:47 29
课文分析
(二)“岑夫子,丹丘 生,„„斗酒十千恣欢谑。” 4.诗人为什么“但愿长醉不复醒”? 诗人有才华,有伟大抱负,但因权 贵当道,政治腐败,抱负无法实现,理 想破灭。他无力改变这一切,于是只好 暂时借酒消愁。
20
课文分析
(一)人生得意须尽 欢„„会须一 饮三百杯。 1.这几句中,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乐(从文中“欢”“乐”两字可以看 出)作者认为人生既然有太多的不得志, 不如及时行乐,“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 金樽空对月”,恰逢知己聚会,这种及时 行乐的心情,即化为豪迈的酒量——“烹 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尽 欢„„会须一 饮三百杯。 4.诗中并未直写痛饮狂欢,而说“莫 使金樽空对月”好处? 用“金樽”“对月”,将饮酒诗意 化,使用“莫”“空”双重否定句代替直 接陈述,加强语气,表示劝酒时的热烈。
10:47 24
课文分析
(二)人生得意须尽 欢„„会须一 饮三百杯。 5.“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这句话体现了李白怎样的心态?

38
悲哀 欢乐 狂放 愤激 万古 愁情
10:47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39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0:47
21
课文分析
(一)人生得意须尽 欢„„会须一 饮三百杯。 2.作者真的既“欢”且“乐”吗?这不是 与“愁”不符吗? 作者这种“欢”与“乐”并不是发自 内心的,正如李白说的“人生得意须尽欢” 一样,李白却并不“得意”,可见这种 “欢”并不发自内心,而是对心中“愁” 的发泄而已,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
10:47 18
课文分析
(一)前四句:
4.前四句诗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在诗歌 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 情? (1)比兴、夸张手法。 (2)以黄河水的奔流和一去不复返引起 人生短暂的慨叹,比喻人生易老,年华易 逝;同时以黄河的伟大永恒来反衬生命的 渺小脆弱。 (3)慨叹青春易逝,人生短促的悲哀之情。
本诗抓住一个“愁”字,由“愁”生饮,由 “愁”引发感慨,不过,全文的情感并不是 一“愁”到底,而是围绕着“愁”发生了一 系列的转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作者在诗 中的情感是如何围绕着“愁”转变的,又是 10:47 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
15
课文分析
(一)前四句: 1.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 海不复回”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 黄河的水好像是从天上奔涌而下, 一泻千里,向东流去,很有挟天风海雨 的气势,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气 势雄壮的画面,有种势不可挡的感觉。
10:47 26
课文分析
(二)“岑夫子,丹丘 生,„„斗酒十千恣欢谑。” 1. “岑夫子,丹丘生„„杯莫停”在全 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几句话在文中起点题的作用,交代了 “劝酒”的主题。(由于酒兴高涨,心 中兴奋,所以短句,节奏也加快。)
10:47 27
课文分析
(二)“岑夫子,丹丘 生,„„斗酒十千恣欢谑。” 2.这首诗统摄全篇的主旨句是?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这是诗人的愤激之辞,表达了李白对权 贵的蔑视。
这两句话成为历史上不得志之人的自我安 慰的佳句,给人以自信的力量,展现了李白自 信乐观的一面。“千金散尽”还表现李白重情 谊、轻金钱的风格。(消极的现象中流露出诗 人 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积极本质【主25 10:47 要的】)


(一)人生得意须尽 欢„„会须一 饮三百杯。 李白于此展现了其豪迈、洒脱的 一面。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但却在“乐” 的言辞中贯穿这“愁”情。 虽怀才不遇,但乐观自信,渴望受重 用。透露出一种怀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 积极的本质。 (感情从悲伤到欢乐)


“将进酒”原为汉乐府旧题, 为歌行体,多写饮酒放歌时的情感, 意思为“劝酒歌”。李白在这里借 乐府旧题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但 李白跳出窠臼,把饮酒和对黑暗现 实的批判结合起来,有新意。 将 (qiāng),请。
10:47 6
题目非李白自创,但内容有新意。
qiāng
zūn
pēng
字 音
cén
zhuàn
10:47
33
课文分析
(三)“主人何为言少 钱,„„与尔同销万古愁。”
10: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