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战略案例
成功的企业战略案例

成功的企业战略案例成功的企业战略案例有很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是苹果公司的成功。
苹果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以其创新的产品和卓越的用户体验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苹果公司成功的企业战略案例。
首先,苹果公司的成功战略之一是专注于创新。
从最早的苹果II到iMac、iPod、iPhone和iPad,苹果公司始终致力于开发创新的产品。
公司不断投资研发,推出带有独特设计和技术创新的产品,从而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苹果公司还通过收购和并购等手段增强了其技术和创新能力,如收购了Siri和Beats等公司,将其整合到苹果的产品和服务中。
其次,苹果公司的成功战略还体现在对用户体验的高度关注。
公司将用户体验置于首位,努力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产品和服务。
从操作系统到硬件设计,苹果公司始终以用户为中心,提供简洁、直观且易于使用的界面。
公司还通过零售店的开设,为用户提供与产品互动的机会,并为其提供周到的售后服务。
这种关注用户体验的战略让苹果公司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忠诚度,并保持了持续的增长。
再次,苹果公司成功的战略还体现在其独特的营销策略上。
公司通过揭示、悬念和神秘感等手段,营造出对新产品并存有期待和兴奋感。
苹果公司擅长创造独特的宣传活动和广告,以吸引用户的注意并建立情感连接。
此外,苹果公司还通过与艺术家和知名品牌的合作,将其产品与时尚和潮流进行关联,进一步增强了其品牌形象。
最后,苹果公司的成功战略还包括对供应链和运营的精细管理。
公司通过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产品的高质量和供应的稳定性。
此外,苹果公司还通过自己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实现了对产品生命周期的有效管理。
公司在制造、配送和零售方面的精细管理,使得产品能够按时交付,并保持了稳定的利润。
综上所述,苹果公司的成功战略主要包括专注于创新、关注用户体验、独特的营销策略以及供应链和运营的精细管理。
这些战略的成功执行使得苹果公司成为全球科技行业的领先者,并赢得了广大用户的热爱和忠诚。
产品策略案例

案例一:动感地带-我的地盘听我的[1]∙诞生:2001年11月21日,广东移动公司在广州和深圳两地举行品牌推介会,正式推出了精心打造的“动感地带”品牌。
在此之前,他们专门成立了一个项目团队,揣摩目标用户群的心理创造了一个卡通人物——酷酷的、刺猬头、带着一脸坏笑的M仔——作为品牌代言人。
这个最潦草的品牌包装最终成为了动感地带走向全国的有力参照,因为广东移动做得很成功。
只是广东移动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一个一不小心的试点,居然给中国移动平添了一个支撑未来的战略核心业务。
2002年3月,中国移动再一次在竞争中显示了自己的领先,在针对用户市场进行科学细分的基础上将发端于深圳、广州等地的“动感地带”推向全国,抢先将低端用户中最有潜力和价值的大中学生及时尚青年网罗在自己的旗下,斥巨资邀请周杰伦作为其形象代言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立体式媒体轰炸。
很快,无论是电视、报纸还是户外广告,处处可见“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激情宣言。
在短短15个月之内,中国移动重新包装的动感地带,就获得了2000万“激情的用户”,也就是说,平均每3秒钟,就会有一个动感地带新用户诞生。
据中移动2003年末的不完全统计,中国移动启用“动感地带”品牌比未启用“动感地带”品牌:短信流量增长超过63%;点对点短信业务收入增长超过30%;短信增值业务收入增长超过45%。
这个增长不过是动感地带用户人群1000万时的收益,在2004年整个数据业务全速推进的产业背景下,中国移动在移动通讯领域的一股独大,以最新的财报显示来看,显然已撇去了移动增值服务领域最丰厚的一块油脂。
中移动能够最先涉足并攫取移动增值服务领域里的第一桶金,动感地带绝对是功不可没。
∙品牌的战略决策:中国移动将动感地带的目标人群定位为了年轻人群。
虽然目标人群喜欢追新求异,见异思迁,忠诚度不高,并且由于没有收入来源,购买力也有限,但从长远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移动通信需求的增加,以及父母给子女“零花钱”的递增,使得年轻人群正成为了一支不可小觑的消费力量,并且恰恰是这部分人群喜欢追新求异,才会让他们勇于尝试新业务,更重要的是,年轻人群是未来主力消费的生力军,在长期潜移默化的熏陶中培养他们对中移动的品牌情感,对中国移动的长期发展也是大有裨益。
品牌扩张战略的成功案例

品牌扩张战略的成功案例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品牌扩张战略越来越成为企业获取更大份额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品牌扩张成功案例。
1. 谷歌(Google):让用户成为品牌传播的关键谷歌公司创建于1998年,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之一,它通过把用户的需求放在首位,在行业内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谷歌的成功是由多元化的业务战略支撑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其品牌扩张战略。
谷歌最成功的地方在于,它通过让顾客成为品牌传播的关键,使其扩张了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例如,谷歌在2004年推出了GMail,通过允许用户通过邀请码邀请其他人加入,快速地扩大了该项目的受众范围。
随着时间的推移,GMail已成为许多用户的首选电子邮件服务提供商之一,这为谷歌的品牌扩张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2. 特斯拉(Tesla):创造一个具有独特吸引力的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特斯拉已成为最具独特魅力的电动汽车品牌之一。
这个品牌的成功与其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的愿景密不可分,马斯克始终致力于推动全球向可持续能源转型的过程。
特斯拉的成功在于它运用了多重战略,例如采用独特的营销策略、优秀的定价战略和全球化的品牌扩张战略。
此外,特斯拉的产品不仅具有高科技含量和先进性,而且具有明显的环保特征,这在当前环保意识日渐增强的时代,成为了许多用户选择特斯拉的原因。
3. 亚马逊(Amazon):将客户体验至上作为品牌扩张的重要手段亚马逊的战略是让客户在所有可能的情况下都选择亚马逊。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亚马逊推出了Prime会员服务,并继续提供快速配送服务、更广泛的产品选择和更高水平的客户服务。
这也是亚马逊品牌扩张成功的关键因素。
Prime会员服务的推出激发了用户更多地使用亚马逊提供的服务,同时还增加了用户的忠诚度和品牌的影响力。
此外,亚马逊大力投资于技术研发,带来了许多人性化的服务,如智能语音助手Alexa以及基于用户历史记录的个性化推荐服务等。
4. 耐克(Nike):持续的品牌推广和创新耐克是全球领先的运动鞋和运动装备品牌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有创意的品牌之一。
品牌本土化的经典案例

品牌本土化的经典案例品牌本土化是指国际品牌在本地市场上进行本土化的推广策略,以适应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和文化特点,并提高品牌在本地市场的认知度和竞争力。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品牌本土化成为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几个经典的品牌本土化案例。
1.麦当劳在中国的本土化麦当劳是全球著名的快餐连锁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后,发展迅速。
麦当劳针对中国市场的本土化策略包括推出适合中国口味的产品,如麦辣鸡翅、苹果派等;引入中国元素,如中式装修、中国风的店铺设计;在中国市场投放大量广告,与中国文化和娱乐圈合作,提高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认知度。
这些本土化策略帮助麦当劳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宝洁在印度的本土化宝洁是全球最大的日用品制造商之一,宝洁在进入印度市场后,也采取了一系列本土化策略。
宝洁通过充分了解印度消费者的需求和文化特点,推出适合印度市场的产品,如头发油、神秘黑香皂等;针对印度市场推出多个品牌,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与当地合作伙伴合作,建立了完善的分销网络;在产品包装和广告中使用印度语言、形象和文化元素等。
这些本土化策略帮助宝洁在印度市场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3.耐克在巴西的本土化耐克是全球最大的运动品牌之一,耐克在巴西市场也进行了一系列本土化策略。
耐克推出了适合巴西市场的产品,如适应热带气候的运动鞋、巴西国家队球衣等;与巴西本土运动员合作,推出以巴西文化和体育为主题的广告和活动;赞助巴西足球联赛等体育赛事,以提高品牌在巴西市场的知名度和形象。
这些本土化策略帮助耐克在巴西市场取得了成功,并成为巴西最受欢迎的运动品牌之一。
4.苹果在印度的本土化苹果是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苹果在印度市场也进行了一系列本土化策略。
苹果将手机价格降低,并推出适合印度市场的廉价型手机,以吸引印度消费者;扩大在印度的产能,提高供货速度和服务质量;与印度本土电信运营商合作,推出适合印度市场的套餐;在印度开设专卖店,并提供当地语言、货币和支付方式的支持等。
多品牌战略的实际案例

多品牌战略的实际案例
1. 资生堂集团
资生堂集团是一家以美容和护肤为主的跨国集团,旗下品牌涵盖了多个领域,如波尿酸护肤品资生堂、化妆品品牌NARS、色彩品牌bareMinerals等等。
通过这种多品牌战略,资生堂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和消费者的需求,并实现销售和市场占有率的最大化。
2. 可口可乐公司
可口可乐公司是全球饮料巨头,也采用了多品牌战略。
其拥有多个品牌,包括可口可乐、雪碧、芬达等多款不同的饮料品牌。
这些品牌相互协作,为公司提供了更广泛的市场占有率,并有助于提高公司的收益。
3. 联想集团
联想集团也是一个实施多品牌战略的例子。
该公司旗下品牌有ThinkPad、IdeaPad、YOGA等。
这些品牌定位不同、面向不同的用户群体,在不同的市场需求中得以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性能,帮助联想实现了业务范围的不断扩张。
4. 耐克公司
耐克公司也是多品牌战略的成功例子之一。
耐克公司旗下有许多知名品牌,如Air Jordan、Converse、Hurley等,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市场定位和独特的品牌形象,同时为公司提供了更广泛的市场占有率,加强了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旅游业的品牌战略成功案例分享

旅游业的品牌战略成功案例分享品牌在旅游业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成功的品牌战略可以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的客户并提升盈利能力。
本文将分享几个旅游业的品牌战略成功案例,希望能给读者带来灵感和启示。
1. 保持独特性和个性化服务 - 雅高酒店集团雅高酒店集团是全球著名的豪华酒店品牌,其品牌战略的关键在于保持独特性和个性化服务。
他们致力于为每一位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根据客户的需求和喜好为其定制专属的住宿体验。
此外,雅高酒店还与当地文化和艺术机构合作,为客户提供非凡的文化体验。
通过这样的独特性和个性化服务,雅高酒店成功地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形象。
2. 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 Explore世界旅游公司Explore世界旅游公司是一个专注于探险旅游的品牌,他们的品牌战略强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他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独特的探险体验,同时也注重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Explore世界旅游公司与当地社区合作,促进当地社区的发展,并采取措施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
通过这样的品牌战略,他们成功地吸引了越来越多关注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者。
3. 利用社交媒体互动 - AirbnbAirbnb是一家在线短租房平台,他们的品牌战略成功地利用了社交媒体互动。
他们鼓励用户分享自己在Airbnb上的房屋和旅行经历,并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和交流。
通过这种互动,Airbnb成功地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社区,并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可信度。
此外,他们还利用社交媒体平台的广告和合作推广,进一步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
4. 突出文化和艺术 - 文化之星文化之星是一个专注于文化和艺术旅游的品牌,他们的品牌战略突出了文化和艺术的重要性。
他们为客户提供精心策划的文化和艺术之旅,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艺术。
通过与当地艺术家和文化机构的合作,文化之星成功地打造了独特而丰富的品牌形象,吸引了对文化和艺术有浓厚兴趣的旅游者。
总结:以上案例展示了不同旅游品牌在品牌战略方面的成功经验。
成功的品牌战略案例

成功的品牌战略案例一:农夫山泉1998年,娃哈哈、乐百氏以及其他众多的饮用水品牌大战已是硝烟四起,而且在娃哈哈和乐百氏面前,刚刚问世的农夫山泉显得势单力薄,另外,农夫山泉只从千岛湖取水,运输成本高昂。
农夫山泉在这个时候切入市场,并在短短几年内抵抗住了众多国内外品牌的冲击,稳居行业三甲,成功要素之一在于其差异化营销之策。
而差异化的直接表现来自于“有点甜”的概念创意——“农夫山泉有点甜”。
“农夫山泉”真的有点甜吗?非也,营销传播概念而已。
“甜”不仅传递了良好的产品品质信息,还直接让人联想到了甘甜爽口的泉水,喝起来自然感觉“有点甜”。
一个“甜”的简单概念不仅传递了良好的产品品质信息,还直接让人联想到了甘甜爽口的泉水,喝起来自然感觉“有点甜”。
二:脑白金在中国,如果谁提到“今年过节不收礼”,随便一个人都能跟你说“收礼只收脑白金”。
脑白金已经成为中国礼品市场的第一代表。
作为单一品种的保健品,脑白金以极短的时间迅速启动市场,并登上中国保健品行业“盟主”的宝座,引领我国保健品行业长达五年之久。
其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在于找到了“送礼”的轴心概念。
中国,礼仪之邦。
有年节送礼,看望亲友、病人送礼,公关送礼,结婚送礼,下级对上级送礼,年轻人对长辈送礼等种种送礼行为,礼品市场何其浩大。
脑白金的成功,关键在于定位于庞大的礼品市场,而且先入为主地得益于“定位第一”法则,第一个把自己明确定位为“礼品”——以礼品定位引领消费潮流。
三:1∶1∶1,金龙鱼比出新天地在中国,嘉里粮油隶属马来西亚华裔创办的郭氏兄弟集团香港分公司旗下的“金龙鱼”食用油,10年来一直以绝对优势稳居小包装食用油行业第一品牌地位。
调和油这种产品是“金龙鱼”创造出来的。
当初,金龙鱼在引进国外已经很普及的色拉油时,发现虽然有市场,但不完全被国人接受。
原因是色拉油虽然精炼程度很高,但没有太多的油香,不符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
后来,金龙鱼研制出将花生油、菜籽油与色拉油混合的产品,使色拉油的纯净卫生与中国人的需求相结合,使得产品创新终于赢得中国市场。
品牌营销战略案例

品牌营销战略案例企业需要新产品上市,就一定要进行案例分析,这样才能对新产品上市带来的影响有一定的预测,从而做出一些对策,减少新产品上市带来的阻力。
那么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品牌营销战略案例,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品牌营销战略案例一:途牛旅游网:下载量环比暴涨133%,净收入同比暴涨116%跨界营销,强强联合。
2014年途牛旅游网独家冠名王牌节目《非诚勿扰》第四季度,开在线旅游业先河,2015年依然选择江苏卫视大平台,依托受众匹配度极高的顶级资源《非诚勿扰》作为传播主场,联合《最强大脑》《为她而战》《我们相爱吧》等王牌栏目,再一次将在线旅游行业推向了大众关注的风口。
品牌认知度提升30%,明星产品销量持续提升。
尼尔森数据显示,2015年度途牛品牌认知度同比增长30%,网站日均 UV 提高一倍,而节目主推目的地马尔代夫已然成为途牛的王牌产品。
201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途牛在马尔代夫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每4位中国人出游马尔代夫,其中就有1人通过途牛预订。
综合途牛财报数据,2015年第一季度,净收入增长强劲,同比增长115.9%,至12.5亿元;出游人次增长迅猛,同比增长134.6%,交易额同比增长116.9%。
移动端渗透率持续提升,下载量增长迅猛,途牛旅游APP下载量近2.8亿,增长133%。
四大美股OTA,途牛营收增速第一(途牛:116%;去哪儿网:100%;携程:46%;艺龙:-14%)。
途牛旅游网CMO首席市场官陈福炜如是说:江苏卫视通过对途牛传播需求的了解和对传播策略的研究,率先引入T2O概念,为途牛量身打造创新植入形式,既满足了品牌传播的诉求,又通过与节目互动环节巧妙无缝结合,将优质电视节目的忠诚观众,转化为途牛的用户,最终带来了切实的商业变现。
品牌营销战略案例二:好品质,为什么看新日?新日从一家小作坊起步,如今已经成为畅销全球的电动车品牌,据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估,新日的品牌价值达83.95亿元,高居行业榜首;新日还是业内唯一一家同时服务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西安世园会三大国际盛会的企业,同时还曾是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立平还称,2002年金娃公司将调动资 金,加大在广告方面的投入。对此,喜 之郎公司也悄无声品牌战息略案。例
继喜之郎之后推出的“水晶之恋”,仍是果冻 产品,虽然针对的目标群不再是儿童,而是情 侣,但实际上与喜之郎存在诸多雷同之处。喜 之郎在儿童市场站稳之后,又推出了“喜之郎 Cici”,实际上将喜之郎由儿童品牌扩张到成 人品牌。喜之郎请那英做广告,也是希望借此 打动成人市场 。 品牌战略案例
作为全球最大的果冻生产企业,作为行 业内无可争议的霸主,喜之郎却鲜有新 闻见诸报端媒体。
1998年元旦前,喜之郎公司制作了 “新年好”的电视广告片,它将全年在 广告中出现的主要演员汇聚在一起,共 同对观众唱出温馨感人的“新年好”, 这种电影贺岁片的形式加上广告,表达 出喜之郎的浓浓情谊。
品牌战略案例
凭借着这些秘密武器,喜之郎一路高歌,攻城 掠地,俨然成为行业领袖 。正如大多数快速 成长的民营企业一样,喜之郎集团有限公司也 不可避免地走上了多元化发展道路。目前除了 喜之郎外,还有水晶之恋、美智子、美能多等 品牌。
一个品牌的打造,需要投入大量的推广费用, 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漫长时间,单喜之郎一 个品牌,每年投入的费用就上亿元,喜之郎还 能投入多少资金来推广其他三个品牌?将一个 品牌做强做大,胜过10个二流品牌。
品牌战略案例
品牌定位出现雷同
继喜之郎之后推出的“水晶之恋”,仍是果冻 产品,虽然针对的目标群不再是儿童,而是情 侣,但实际上与喜之郎存在诸多雷同之处。两 者之间的差异性明显不足,产品大同小异,目 标消费群重叠。引入水晶之恋等多品牌的目的 是用不同的品牌去占领不同的细分市场,联手 对外夺取竞争者的市场份额。如果各品牌之间 没有明显的差异,就等于自己打自己,毫无意 义。
品牌战略案例
喜之郎将品牌核心价值确定为“亲情无价”, 却并没有提炼出一句能够广为流传的口号,以 将大量的品牌广告在消费者的心里沉淀下来, 使广告费用浪费不少。就像一壶水烧到99℃时 却釜底抽薪,半途而废。“果冻我要喜之郎”, 仅仅是一句产品口号,只能卖具体的产品,并 没有达到精神和文化的境界。
品牌战线过长
思考讨论:
归纳出“喜之郎”品牌管理 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品牌战略案例
•成功策略:
恰逢其时的市场进入时机 果冻布丁一“喜之郎” 专业化的儿童果冻形象 亲情化的品牌传播策略
失败误区:
过分依赖电视广告 :在产品的不同生命周
期,品牌传播策略应该有所不同,但多少年来, 喜之郎的品牌传播都没有新思路。从喜之郎现 行的媒体运作来看,不知如何根据不同的市场 时期,对媒体的发布采取不同的策略来应对。 很难分得出其媒体投入的引导期、调整期、深 入期与维持期。
品牌战略案例
பைடு நூலகம்
一旦缺乏大量的广告支持,市场就会明显下滑; 为了维持销量的增长,只有投放更多的广告。最 终的结果将是“成也广告,败也广告”。
品牌核心价值没能提炼成一句广为流传 的口号 :
品牌的核心价值定位,是品牌的精神主张,它 绝不是陈述某个产品的属性,而是挖掘出可以 兼容多个具体产品的价值主张。它与产品的定 位截然不同,产品的定位是着眼于物理层面, 而核心价值则必须是彻底的精神和文化层面的 东西,并且随着时间的迁移不会改变。例如海 王集团的核心价值是“健康”,白沙集团的核 心价值是“飞翔”。
品牌战略案例
众所周知,果冻的技术含量很低,其 行业进入门槛也低。在1996年以前,这个 行业还处于“混战的战国时代”,当时的 金娃、喜之郎、SAA东鹏、深宝等品牌难 分高下。
在竞争激烈的果冻市场如何才能树立 行业权威地位?喜之郎提出了“果冻布丁 喜之郎”的口号,从1996年起,喜之郎率 先在中央台投放巨额广告,来不断强化这 一概念,在产品和行业之间建立起一对一 的联想 。喜之郎每年仅在广告上的投入 就近1亿元,近90%的预算全都投放在电 视媒体上,平面媒体上几乎见不到喜之郎 的广告,公关促销品牌活战略动案例也少之又少。
一直以来,儿童都是果冻的消费主力。因 此一开始,喜之郎的广告画面就是用儿童作形 象代言人,我们可能至今都还记得那个“兹” 地一声把那水灵灵的果冻吸进嘴里的胖乎乎的 小男孩形象,那些男孩、女孩们一起练习芭蕾 与柔道的场面。
在“芭蕾篇”和“柔道篇”中,喜之郎的 卡通形象和男孩、女孩们一起练习芭蓄与柔道, 形式不仅表现了孩子们的童趣,也体现了喜之 郎所代表的儿童健康、快乐的形象。
品牌战略案例
1985年,国内出现了首家果冻生产厂— —天津长城食品厂。1986年,深圳市琼 胶工业公司以“老二”的身份也推出了 SAA牌果冻。从1990年起,全国各地的果 冻生产厂家开始大批涌现,家庭果冻作 坊遍地开花。
喜之郎的创始人李永军敏感地意识到了 果冻市场的巨大潜力,与兄弟李永良、 李永魁一起筹集了40万元资金,进入尚 处于萌芽状态的果冻产业。初创的喜之 郎避开了果冻市场的启蒙时期,选择了 在市场的高速成长期进入,搭上了便车 。
品牌战略
案例分析部分
品牌战略案例
·案例· 成败“喜之郎”
创立于1993年的喜之郎集团有限公 司,以40万元起家,进入果冻产业,以 其专业的果冻布丁企业形象和凌厉的广 告攻势,成为行业领导者。从1998年开 始,喜之郎便逐渐垄断市场在高峰时期, 喜之郎曾占有70%的市场份额。目前其生 产规模和销售量均已跃居全球第一,年 销售额已达15亿元以上。
喜之郎那个戴着棒球帽的卡通形象,无疑 就是儿童的化身,在广告中,喜之郎采取了 “让卡通活起来”的策略,以儿童喜闻乐见的 形式,吸引儿童的品关牌战注略。案例
喜之郎非常喜庆又有些洋气的名称, 使其在起跑线上就领先了一步,戴着棒 球帽的喜之郎卡通形象,让人倍感亲切 与温馨。
观察喜之郎的电视广告,都在刻意 塑造亲切、温馨的品牌形象,色彩鲜艳, 画面明朗,氛围亲切,音乐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