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灌溉新技术】水田灌溉

合集下载

灌溉排水新技术(7144)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一)_0004-四川电大-课程号:5107144-参考资料答案

灌溉排水新技术(7144)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一)_0004-四川电大-课程号:5107144-参考资料答案

灌溉排水新技术(7144)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一)_0004四川形成性测评系统课程代码:5107144 参考资料、不定项选择题(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 水分作为生产函数的自变量一般用下列哪些指标表示()。

A. 灌水量B. 腾发量C. 土壤含水量D. 边际产量参考答案:ABC2. 灌溉水量与效益、费用关系曲线的横坐标为()。

A. 效益B. 费用C. 投入水量D. 损失参考答案:C3. (? )是指土壤水分体积占土壤孔隙容积的百分数。

A. 土壤质量百分率B. 土壤容积百分率C. 土壤水饱和度D. 土壤相对含水量参考答案:C4. 作物水分亏缺将受到下列哪些影响()。

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生化反应D. 产量降低参考答案:ABCD5. 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土壤中大孔隙向下渗透至根区以下的水分叫做()。

A. 吸湿水B. 膜状水C. 毛管水D. 重力水参考答案:D、判断题(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1. 在土壤盐碱化较严重的地区不影响作物吸取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

()A. 错误B. 正确参考答案:A2. 平均产量是指连续追加每单位供水量所引起的总产量增加额。

()A. 错误B. 正确参考答案:A3. 土壤比水容随土壤含水量变化较大。

()B. 正确参考答案:B4. 缺水程度用实际腾发量和最大腾发量之比表示。

()A. 错误B. 正确参考答案:B5. 蒸腾效率是蒸腾系数的倒数。

()A. 错误B. 正确参考答案:B6. 原生质是细胞的主体。

()A. 错误B. 正确参考答案:B7. 相乘函数模型是由加法和乘法两类模型综合而成的。

()A. 错误B. 正确参考答案:A8. 土壤基质势越低,土壤阻力越小。

()A. 错误B. 正确参考答案:A9. 作物播前灌水通常需进行两次。

()A. 错误B. 正确参考答案:A10. 一般壤质土的有效含水量最多,砂质土含量最多。

()A. 错误B. 正确参考答案:A11. 当农田水分多时,蒸发蒸腾强烈,空气湿度高、气温低。

农田灌溉中的节水新技术

农田灌溉中的节水新技术

农田灌溉中的节水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灌溉是确保农作物生长的关键环节。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传统的灌溉方式面临着巨大挑战,节水灌溉新技术应运而生。

一、滴灌技术滴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节水灌溉技术。

它通过滴头将水一滴一滴地、缓慢而均匀地滴入植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

这种灌溉方式的优点非常多。

滴灌能够精确地控制水量。

它根据作物的需水情况,将适量的水直接送到作物根系最需要的地方,大大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和渗漏损失。

例如在干旱地区种植葡萄,滴灌系统可以确保每一株葡萄树都能得到合适的水量,既不会因为缺水而影响果实发育,也不会因为过量灌溉导致土壤积水和养分流失。

滴灌可以与施肥相结合,实现水肥一体化。

在滴灌系统中加入可溶性肥料,肥料随着水滴一起进入土壤,被植物根系吸收。

这样不仅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减少了肥料的浪费,还节省了施肥的人力成本。

而且,滴灌还能适应不同地形和土壤类型。

无论是山区的梯田还是平原的沙地,只要合理布局滴灌管道,都能实现有效的灌溉。

二、微喷灌技术微喷灌是介于喷灌和滴灌之间的一种灌溉方式。

它通过微喷头将水以细小的水流或雾状喷洒到作物和地面上。

微喷灌的喷头有多种类型,有的可以调节喷洒的角度和范围,有的可以控制喷洒的水量。

微喷灌的节水效果也很显著。

一方面,微喷灌的喷洒范围比较集中,不像传统的大水漫灌那样会使大量的水流失到不需要灌溉的区域。

在种植花卉的温室中,使用微喷灌可以准确地为每一盆花卉提供水分,避免了水溅到过道等不需要水的地方。

另一方面,微喷灌的雾状或小水流喷洒方式,能够增加空气湿度。

这对于一些对空气湿度要求较高的作物,如某些热带水果的种植非常有利。

微喷灌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田间的小气候,降低温度,减少高温对作物的危害。

三、膜下滴灌技术膜下滴灌是将滴灌技术与地膜覆盖技术相结合的一种创新灌溉方式。

在地膜覆盖的农田中,将滴灌管道铺设在地膜下面。

这样做有很多好处。

地膜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

土壤中的水分在上升到地膜表面时被阻挡,只能通过滴灌提供的水滴来补充作物根系的需求。

水稻应用地下水灌溉技术

水稻应用地下水灌溉技术

水稻应用地下水灌溉技术地下水灌溉是一种利用地下水源进行水稻灌溉的技术。

这种技术采用水井或水泵将地下水抽到地面,然后通过灌溉管道和设备将水分配到农田上,供水稻等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

这种灌溉方式对于解决地面水源不足或无法引入河流水源的农村地区来说非常重要。

地下水灌溉技术的优点采用地下水灌溉技术可以带来许多优点。

首先,这种技术能够提供稳定的水源。

环境变化或干旱季节里,地下水通常是相对稳定的,这意味着农民可以获得可靠的水源来保证他们的作物得到水分。

其次,地下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水的浪费。

与传统的浇灌方式不同,地下水灌溉技术可以将水分配到作物的根部,减少水的蒸发和流失。

这不仅可以节省水资源,也可以降低农民的用水成本。

第三,地下水灌溉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因为它可以提供足够的水分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从而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此外,这种技术也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含量。

地下水灌溉技术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水稻是一种需要大量水分的作物。

在传统的灌溉方式中,需要大量的水源才能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这对于一些干旱地区来说是一个大问题。

然而,地下水灌溉技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与其他作物不同,水稻需要大量的水分才能生长发育。

因此,它需要一种灌溉方式来满足其需求。

地下水灌溉技术可以为水稻提供足够的水分,从而满足其生长所需的水分。

在地下水灌溉技术中,水井或水泵将地下水抽到地面,然后通过设备和灌溉管道将水分配到水稻田。

农民可以根据需要控制水的流量和分配方式,以确保水分尽可能地覆盖整个水稻田。

使用地下水灌溉技术的一个好处是能够提高水稻产量。

由于充足的水分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使用这种方法进行灌溉可以增加水稻产量。

此外,地下水灌溉技术对于水质的要求并不高。

相比之下,涵盖渠道灌溉技术需要使用高质量的水源,否则可能导致设备腐蚀。

在干旱地区,地下水是一种常用而且比较稳定的水源。

因此,在水稻种植中,使用地下水灌溉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选择。

灌溉工程技术推广方案

灌溉工程技术推广方案

灌溉工程技术推广方案一、灌溉技术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灌溉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 人工灌溉:农民主要通过手工来完成田地的灌溉作业,如在菜地里用水桶浇水、在水稻田里用水牛拉水车或斗式灌溉机进行灌溉。

这种方式投入大,效率低,且水资源利用率不高。

2. 地面灌溉:这是一种传统的灌溉方式,通过开挖渠道,将水引入到田地中,然后进行灌溉。

但是这种方式会导致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和土壤侵蚀。

3. 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相对先进的灌溉方式,它能够根据植物的需要,精准地给植物进行灌溉,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壤的侵蚀。

但是,由于成本较高,目前在农村地区的应用还比较有限。

4. 液体肥料灌溉:这是一种将水溶的肥料和水混合后进行灌溉的方式,可以提高作物的吸收效率,但是需要较多的技术支持和成本投入。

总的来说,金融虽然我国农村地区的灌溉技术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1. 技术水平不高,农民缺乏灌溉技术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不能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进行灌溉,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壤的侵蚀。

2. 投入不足:农村地区的灌溉设施落后,灌溉设备陈旧,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3. 缺乏科技支持:缺乏科技支持和专业化人才,无法及时掌握和应用灌溉技术的最新进展。

4. 缺乏科学管理:农民对于灌溉水量和灌溉的时机没有科学的掌握,导致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以上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灌溉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因此,有必要对农村地区的灌溉技术进行改进和推广,提高农民的灌溉技术水平,从而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

二、推广灌溉技术的工作方案1. 加强灌溉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开展灌溉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对于灌溉技术的认识和了解。

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举办讲座等形式,普及灌溉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2. 建立示范基地:在农村地区建立一些灌溉技术示范基地,让农民亲自体验和学习先进的灌溉技术,感受其带来的好处。

示范基地也可以作为农村地区灌溉技术的实践基地和交流平台,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进来。

水田灌溉蓄水量计算公式

水田灌溉蓄水量计算公式

水田灌溉蓄水量计算公式水田灌溉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合理的灌溉可以保证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而在进行灌溉时,需要考虑到水田的蓄水量,以确保灌溉水的充足和合理利用。

因此,水田灌溉蓄水量的计算公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水田灌溉蓄水量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水田的面积、土壤类型、作物种类和气候条件等因素来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水田的蓄水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蓄水量 = 水田面积×土壤含水量×生长期需水量。

其中,水田面积是指灌溉的水田的总面积,单位为平方米或者公顷;土壤含水量是指土壤的含水量,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生长期需水量是指作物在生长期内所需的总水量,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在计算水田的蓄水量时,首先需要确定水田的面积。

通常可以通过测量或者查阅相关资料来获取水田的面积数据。

其次,需要了解水田的土壤类型和含水量。

不同的土壤类型对水分的保存和释放有不同的特点,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土壤的含水量。

最后,需要根据作物的生长期和生长需水量来确定生长期需水量。

不同的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作物种类来确定生长期需水量。

在实际的灌溉工作中,水田的蓄水量计算公式可以帮助农民和灌溉工作者更好地掌握水田的水分情况,从而合理安排灌溉工作,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通过科学合理地计算水田的蓄水量,可以避免因为过量灌溉或者不足灌溉而导致的作物生长不良或者水资源浪费的情况发生。

除了以上提到的基本公式外,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些修正和调整。

例如,可以根据气候条件和降水量来调整生长期需水量;可以根据土壤的排水情况和作物的根系情况来调整土壤含水量;还可以根据灌溉水源的情况和灌溉设施的效率来对蓄水量进行修正。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灵活运用水田灌溉蓄水量计算公式,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在进行水田灌溉蓄水量计算时,还需要考虑到水田的水资源补给和排水情况。

浅谈水田节水灌溉技术

浅谈水田节水灌溉技术


气 、 、 等资源条 件 , 热 光 有利于实现高产 。
2、 机械 化生产 该项技 术在黑龙江省五 常 、 延寿等 7个 市 县 已 有 应 用 , 宁 安 市 试 种 3年 , 大 的 在 最 突破 是实现了玉米 、大 豆同时机械化播种 , 为今后大 面积推广提供 了可能。 3、 次 性 施 肥 一 配套 长效控 施肥 , 不用 追肥 , 符合 轻 简 农业发展方 向。 二 、 益 情 况 效 该技 术 中玉米产 量与 清种 玉米产 量相 当稍 低于正常产 量 ,公 顷纯效益 约为 2 0 00 元 。大豆是 纯增收的部分 , 公顷纯增收约 为 20 0 0元 ,加 之 节 省 一 公 顷 土 地 的 租 地 费 用 约 40 0 0元 , 样 可 实 现 1 顷 的 土地 1 这 公 . 5公 顷 的产量 3公顷 的收入 。 三 、 术 要 点 技
厘米 。

1整地 : . 实行 秋 翻秋起 垄 , 垄宽 6— 7 脒乳 油 4 一5 5 O O O毫升 ,或用 m% ̄ 虫啉可湿 l t 性 粉剂 每公 顷 3r 4 0 _ O克兑 水 2 _ 0公 斤叶面 2品种选择 : . 选择适 合 当地 熟期 的中早 喷 雾 防 治 。 熟优 质 良种 , 大豆 可选 垦丰 1 合 丰 5 6、 O等 ; 7 田间管理 : 田补 苗。出苗前 后及时 . 查 玉 米 可 选 哈 丰 2号 等 , 子 质 量 要 达 到 国 家 检 查 发 芽 及 出苗 情 况 , 现 缺 苗 粉 籽 现 象 及 种 发 标准 。 时补种补栽 ; 中耕除 草。中耕机械要卸掉 中 3精量播种 : . 选用 宁安市年 丰农资 经销 间犁耙 , 行走在 不种 玉米 的垄 沟 , 采用见 或 公 司研 发的专用播种机 进行播种 ,玉米 、 大 草下锄 的方法进行除草 , 消灭杂草 ; 间苗 、 定 豆一次完成播种 和施肥作业。 以大豆播 期为 苗。于玉米 3 4叶期 间苗 、 — 定苗 , 保证每穴 4 准 , 般 5月 1 1 一 ~ 5日播 种 , 豆穴距 1 — 株壮 苗 。 大 5 1 8厘米 , 公顷保苗 2 一 2万株 ; O2 玉米 穴距 5 O 8促 熟 及 化 控 技 术 : 喷 磷 酸 二 氢 钾 或 . 叶 厘米 ,每穴播 4 ~5粒 ,公 顷保 苗 5 55万 其 它 有 效 促 熟 剂 ; 米 于 生 育 后 期 粒 硬 时 进 — . 玉 株。 行 站秆扒 皮晾晒 ; 徒长倾 向的地快 , 大 有 在 要 多 三 4配套施肥 : . 大豆施用 包膜控 释长效 专 豆初 花 期 , 喷 施 丰 收 宝 、 效 唑 、 碘 苯 甲 用肥或 4 %含量 以上 的大豆专用复合肥 , 5 亩 酸等 化 控 剂 ;玉 米 可 于 8 1 期 亩 喷 施 稀 — 3叶 用量 1— 2 5 O公斤 ;玉米亩施 配套 的包膜 控 美 玉 米矮 丰素 每 亩 2 5毫 升兑 水 2 — O公 53 释长效专用 肥 3 — 5公 斤 , 03 结合精量播种 一 斤 , 喷于玉米上部叶片 , 防止 玉米徒长 , 能 抗 次性施入不用追肥 。 倒增产 。 9收 获 : 豆 豆 粒 归 圆 时 开 始 收 获 ; . 大 玉 5 .化学除草 :0 5 %乙草胺 22 — . 或 .5 30升 下部叶片枯萎 , 粒变硬 , 籽 呈现 9 %乙草胺 1 ~ . 0 . 1 5升+ 5 7 9 7 %噻吩 磺隆 2 — 米适 时晚收 , 3 3 O克 或 1 %噻 吩 磺 隆 1 0 2 0克 ,对 水 品种 固有色泽即可收获 ,活秆 成熟的品种 , 5 5 —2 2 5 30升 均匀喷雾 。 2— 0 定 要 霜后 收 获 。 6病虫 防治: . 防玉米螟 。 在玉米 喇叭 口末 ( 者 单 位 :54 0黑 龙 江 省 宁 安 市 海 作 1 70 期亩 用 B T乳 油 10 0 5 —2 0克制成 颗粒剂 每 浪镇 农业技术推广站 、 宁安 市农业技术推广 宁 株 2 3克 , — 散于玉米心叶 ; 防治大豆蚜虫 。 当 中 心 、 安 市年 丰 农 资 经销 公 司 ) 大豆 田有蚜株率达 到 2 %时,亩用 3 0 %啶虫

灌溉排水新技术

灌溉排水新技术

⑵土壤含水量表示方法 土壤含水量表示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以重量百分数表示土壤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以土壤中所含水分重量占烘干土 重的百分数表示; ②以容积百分数表示土壤含水量 土壤含水量以土壤水分容积占单位土壤容积 的百分数表示; ③以水层厚度表示土壤含水量 将一定深度土层中的含水量换算成水层深度 的mm表示; ④相对含水量 将土壤含水量换算成占田间持水量或全蓄水 量的百分数,以表示土壤水的相对含量.
• 如果以获得最高产量为目标,则应根据第二 阶段末对应的值确定灌溉供水准则,如果以获得 最高的供水效率为目标,则应根据第二阶段初对
应的值确定灌溉供水准则。显然,这两种目标不
可能同时达到。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
件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灌溉供水准则,这
也是在试验基础上确定出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原 因。
大量之后,在吸湿水层的外面形成膜态的液态水 叫膜状水。
⑵ 毛管水:受毛管力作用,被吸附于土壤细 小孔隙中的水称为毛管水.它又可以分为以下两 种:
①毛管悬着水:若地形部位较高,地下水埋 藏较深,降雨和灌溉后借助毛管力而保持在上层 土壤中的水分。
②毛管上升水:如果地下水埋藏较浅,在毛 管力作用下上升至根区的水称为毛管上升水。
• 另外,第一阶段中,供水效率随增加而增大.边际 产量总是大于平均产量,至阶段末,两者才相等,也
就是此阶段产量增加的幅度大于投入量的增加幅
度.因此,只要供水条件允许,就不应对供水量限制, 而应以获得最大产量为追求目标。
• 第二阶段是从平均产量最高点到总产量最高 点的阶段.其特点是边际产量低于平均产量,即产 量增加幅度小于水的投入量增加幅度.因此,出现 了“报酬递减”规律,水量投入仍可继续增高,直至 边际产量为零时,产量达最高。 • 第三阶段为边际产量转为负值阶段,投入的 水越多越减产.显然这是不合理阶段。

国开2023年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任务1

国开2023年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任务1

《灌溉排水新技术》形考任务1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土壤含水量常用的表示方法有:质量百分率、容积百分率、相对含水量、土壤贮水量、土壤水饱和度五类。

2、灌水方法分为:地面灌溉、喷灌、微灌、地下灌溉四类。

3、水分作为生产函数的自变量一般用:灌水量、实际腾发量、土壤含水率三种指标表示。

4、土壤中有效水的上限为:田间持水量,下限为:萎蔫系数。

5、抗旱天数反映了灌溉工程的灌溉工程的抗旱能力。

6、根据水膜内水分子受力强弱,可以把束缚水分为:吸湿水、膜状水两种。

7、当土壤全部孔隙都被水分所充满时,土壤的含水量称为:饱和含水量或全持水量。

8、水分因素亏缺可以分为:土壤水分和作物两种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土壤水饱和度答:土壤水分体积占土壤空隙容积的百分数2、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答:作物产量与投入水量或作物消耗水量之间的关系。

3、毛管水答:毛管水亦称“毛纲管水”。

受毛管压力作用而保持在土壤孔隙中的水分。

4、农作物灌溉制度答:是指作物播种前(或水稻栽秧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数、每次的灌水日期和灌水定额以及灌溉定额。

5、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答:土壤水的基质势或土壤水吸力是随土壤含水率变化而变化的,用原状土样,测定其不同含水量时的土壤水吸力的相应值,绘制成曲线,称为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6、涝灾答:由于降雨过多或外水侵入,排水不畅,发生旱地积水或水田淹水过深,将造成农作物减产或失收,形成涝灾。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简述SPAC的基本概念?答:水分经由土壤到达植物根系,进入根系,通过细胞传输,进入植物茎,由植物木质部到达叶片,再由叶气孔扩散到宁静空气层,最后参与大气的湍流交换。

这样一个过程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动态的系统,即土壤-作物-大气连续体(Soil-Plant-AtmosphereContinuum,简称SPAC)。

2、低压管道灌溉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答:1、水源与取水工程。

2、输水配水管网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田灌溉新技术】水田灌溉
水稻控制灌溉是指在秧苗本田移栽后,田面保持5~25mm薄水
层返青;返青后的各个生育阶段,灌水后田面不再建立水层,以根层土壤水分作为控制指标,确定灌水时间和灌溉水量。

视水稻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水分下限控制值为土壤饱和含水率的60%~70%,灌水控
制上限为土壤饱和含水率。

这是一种在发挥水稻适应能力和自我调节机能的基础上,根据水稻对水分敏感程度和调节水稻耗水过程中后,适时适量科学供水的灌水新技术。

在非关键需水期,通过控制土壤水分造成适度的水分亏缺,改变水稻生理生态活动,使水稻根系及株型生长更趋合理。

在水稻需水关键期,通过合理供水改善根系土壤水、气、热、养分状况及田面附近小气候,使水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更加有效、合理,促进水稻生长,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和较理想的株型,从而获得高产。

控制灌溉技术在显著减少水稻棵间蒸发和田间渗漏耗水的同时,有效地减少了水稻蒸腾耗水,使水稻蒸腾和光合作用处于一种新的协调状态。

对水稻根系生长和株型形成具有显著的促控作用,可消除或减少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具有良好的保肥改土作用,土壤水分和养分利用率高,既节水又增产,稻米品质明显改善。

因此,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具有节水、高产、优质、低耗、保肥、抗倒伏和抗病虫害等优点。

可广泛应用于不同稻作灌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节水。

控制灌溉技术通过控制土壤含水量的大小,既减少了叶面蒸腾,又降低了棵间蒸发,田间渗漏量下降幅度更大。

控制灌溉
的水稻本田期平均灌水10次,其中6月份3.3次,7月份2.7次,8月份2.7次,9月份1.3次,灌水次数比淹水灌溉少13次,且灌水定额比淹灌小得多,所以,控制灌溉技术具有十分明显节约灌溉用水量的特点。

控制灌溉的灌水量为187.1~262.1m3/亩,多年平均值为222.7m3/亩,比淹水灌溉每亩节约灌溉用水量241.1m3,节水52%。

2、高产。

控制灌溉通过水分控制,限制了氮素的过量吸收,抑制了无效分蘖,保持适宜的叶面积指数(5.0左右),太阳光可透过冠层作用于下层叶片,扩大了光合作用的面积,有利于有机物的合成和运输,尤其是孕穗和抽穗开花阶段,无效分蘖的控制,使更多的碳水化合物用于稻穗的枝梗和颖花发育,减少颖花退化和不孕,为形成理想的大穗、穗粒数和千粒重打下基础,对水稻的根系生长、株型及群体结构形成,具有较好的促控作用,实现了水稻高产基础上的再增产。

控制灌溉水稻的产量为536.1~695.9kg/亩,多年平均值为634.4kg /亩,
3、优质。

控制灌溉各生育阶段水温和泥温的观测显示,控制灌溉技术调节了土壤温度,土壤温度高于淹灌处理,从而影响水稻根系的生长发育和微生物的活动。

随着土壤温度的增高,有机物分解释放出的养分增加,根系代谢活动旺盛,使得水稻通过物理过程(如扩散和交换吸附)和代谢活动吸收的养分增加。

控制灌溉的水稻根层土壤
温度均在25℃~30℃之间,处于微生物活动、养分溶解及吸收的最佳范围。

这有利于促进和控制水稻根系生长发育,促进根系对养分的有效吸收,合理利用光热资源,形成高产优质的理想株型,稻米质量得到改善,达到优质稻米标准。

4、低耗。

在提水灌区,水稻生长期灌溉用水量的大幅度降低,也节约了灌溉用电量,节能、省工,减少工程投入的效果十分显著。

淹水灌溉的水稻灌溉水用量大,耗油耗电多,控制灌溉的水稻灌溉水用量小,从而节约了能源。

5、保肥、抗病虫害。

采用控制灌溉技术,田间渗漏量大为减少,溶于水中的土壤养分流失必然随之减少,也减少了根层土壤中细颗粒土的流失,这对保持根层土壤的肥力和土壤的结构都具有明显的作用,对减少地面污染和灌区地下水污染都有一定的作用,控制灌溉根系层土壤大部分时间均处于氧化状态,稻根氧化能力强,使许多还原物被氧化,消除了有害物质对减少面污染和灌区地下水污染都有一定的作用。

6、改土。

控制灌溉因稻田不建立水层,土壤昼夜温差增大,根系土壤性状改善,土壤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有所降低,形成了抑制过量维持呼吸的水分、温度和透气的土壤环境,有机物积累增加,光合作用的产物能更多地向穗部输送形成干物质。

淹水条件下根系土壤环境的特点是缺氧及随之而来的一系列还原反应,亚铁、硫化氢、二氧化碳和有机酸含量上升。

其中亚铁浓度增加过多,常常引起水稻中毒,硫化氢的存在引起黑根、烂根,影响根系吸收功能及其对地上部的作用,还能进入根中,移动至地上部植物体内,扰乱生长和运输,阻碍碳水化合物、氮和磷由茎基部转运到生长器官中去。

控制灌溉改变了上述不利因素,根系层土壤大部分时间均处于氧化状态,稻根氧化能力强,使许多还原物被氧化,消除了有害物质。

更新了土壤生态环境,提高氧化还原电位,能减少有毒有害物质,防止烂根,有利于根系发育。

7、抗倒伏。

控制灌溉的水稻群体高度较低,茎秆矮而整齐,茎秆底节节间短,密实粗壮,具有较强的抗倒伏性能。

控制灌溉的水稻节间生长旺盛期,恰好处于重施分蘖肥和穗肥之间,很好地协调了产量因素构成和植株生长的矛盾,增强了水稻耐肥性和抗倒伏性。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