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活性肽的分离纯化和生理活性
大豆蛋白多肽的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大豆蛋白多肽的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大豆作为我国传统的农作物,在农业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除了作为主要食物原料之外,大豆还具有丰富的蛋白质含量,其中包含的大豆蛋白多肽备受研究者的关注。
大豆蛋白多肽不仅具有营养价值,还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尤其是其抗氧化活性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大豆蛋白多肽的分离纯化是研究其活性的重要前提。
分离纯化主要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亲和层析、逆相高效液相层析等技术手段来实现。
其中,离子交换层析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是基于样品中的多肽带有带电的特点,在特定条件下,利用层析填料的特定吸附剂选择性地吸附和洗脱目标多肽,从而实现多肽的分离纯化。
大豆蛋白多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是探究其生物活性机制的重要方向之一。
抗氧化活性是指物质抵抗氧化反应的能力,通过对抗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以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大豆蛋白多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主要表现在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酶活性、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方面。
在体外实验中,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方法评估大豆蛋白多肽的抗氧化活性,如DPPH自由基清除法、ABTS自由基清除法、还原力测定法等。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研究者们对大豆蛋白多肽的活性成分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通过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可以准确地鉴定和分析大豆蛋白多肽中的活性成分,了解其分子结构和功能。
通过对大豆蛋白多肽的成分分析和功能研究,可以进一步揭示其在抗氧化方面的作用机制,为开发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功能性食品和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当然,除了大豆蛋白多肽的分离纯化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还有很多与之相关的领域值得进一步研究,如大豆蛋白多肽的生物利用度、生物活性机制的深入探索等。
同时,还可以开展与大豆蛋白多肽相关的应用研究,如其在食品、药物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潜力。
总之,大豆蛋白多肽的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通过对其分离纯化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功能和机制,为利用大豆蛋白多肽开发功能性食品和药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大豆多肽制备的工艺流程

大豆多肽制备的工艺流程大豆多肽是由大豆中提取得到的一种富含多肽的营养添加剂,具有丰富的氨基酸和生物活性肽链。
大豆多肽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例如降低血脂、抗氧化、抗菌、免疫调节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医药领域。
下面将介绍大豆多肽的制备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选择质量良好的大豆作为原料,清洗干净,并进行蒸煮处理以破坏大豆中的酶活性。
蒸煮可以使用高温高压灭菌锅或蒸汽炉进行,时间和温度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2. 破碎和提取:将蒸煮后的大豆破碎成颗粒状,然后使用水或者酶法进行提取。
水提法是将破碎的大豆与适量的水混合浸泡一段时间,然后过滤得到悬浮液,再进行离心分离。
酶法是在破碎的大豆中加入适量的蛋白酶,使其作用一段时间,然后进行离心分离。
水提法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但提取得到的大豆多肽含量相对较低。
酶法提取得到的大豆多肽含量较高,但提取过程更复杂。
3. 过滤和浓缩:将提取得到的大豆多肽悬浮液过滤去除杂质,然后使用浓缩设备将悬浮液进行浓缩。
浓缩可以使用真空浓缩器或者蒸发器进行,将水分蒸发掉,得到浓缩的大豆多肽溶液。
4. 杂质去除:通过沉淀法或者离心法去除大豆多肽溶液中的杂质。
沉淀法是向溶液中加入硫酸铵或者酒石酸钠等物质,使之沉淀,并通过离心分离得到清洁的大豆多肽溶液。
5. 分离和纯化:采用离子交换、凝胶渗透、亲和色谱等技术,对大豆多肽溶液进行分离和纯化。
离子交换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亲合作用,将大豆多肽从溶液中吸附到固相载体上,然后再用适当的溶液洗脱得到目标产物。
凝胶渗透是利用孔隙作用,根据分子大小将大豆多肽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亲和色谱是利用大豆多肽与特定配体的结合来实现分离和纯化,例如利用金属离子与亲和配体的结合作用。
6. 冷冻干燥:对分离纯化后的大豆多肽溶液进行冷冻干燥处理。
冷冻干燥是将溶液冷冻成固体,然后在真空环境下对冻结的固体进行干燥,将水分蒸发掉,得到干燥的大豆多肽粉末。
7. 成品包装:将干燥的大豆多肽粉末进行包装,通常采用铝箔袋或者塑料瓶进行包装。
大豆肽的制备工艺

大豆肽的制备工艺大豆肽是一种由大豆蛋白质水解而成的活性多肽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保健功能,如抗菌、抗氧化、抗炎、降血压、降血脂等。
大豆肽的制备是通过对大豆蛋白质进行水解处理得到的。
目前,大豆肽的制备工艺主要有酶法、盐酸法和酸碱法等。
首先,酶法是大豆肽制备的主要方法之一、该方法利用酶类(如蛋白酶、胰蛋白酶、酵素等)对大豆蛋白质进行水解,从而得到大豆肽。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1.大豆蛋白质的提取:将大豆破碎、脱脂后,用适量的缓冲盐水悬浮并调节pH值。
2.酶解:将提取的大豆蛋白质溶液添加适量的酶,调节酶解条件(如温度、反应时间、酶的浓度等),进行酶解反应。
3.过滤分离:用滤纸或膜过滤器将反应液进行过滤,分离大豆肽和未被水解的蛋白质。
4.浓缩:将过滤得到的大豆肽溶液进行浓缩,可以采用真空浓缩法或喷雾干燥法等。
5.深度净化:用活性炭、树脂等吸附材料进行吸附分离,去除杂质,得到纯净的大豆肽。
6.干燥:将纯净的大豆肽进行干燥,得到成品。
其次,盐酸法也是常用的大豆肽制备方法之一、该方法利用盐酸对大豆蛋白质进行酸解,得到大豆肽。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1.大豆蛋白质的提取:将大豆进行破碎、脱脂,用适量的浓盐酸悬浮。
2.酸解:将提取的大豆蛋白质溶液加热,徐徐加入浓盐酸,调节酸解条件(如温度、反应时间、酸的浓度等)。
3.过滤分离:用滤纸或膜过滤器将反应液进行过滤,分离大豆肽和未被水解的蛋白质。
4.中和:将过滤得到的大豆肽溶液进行中和,用碱调节pH值,使其接近中性。
5.提纯浓缩:通过酒精沉淀、离心、冷沉淀等方式,得到纯净的大豆肽。
6.干燥:将纯净的大豆肽进行干燥,得到成品。
最后,酸碱法也是一种常用的大豆肽制备方法。
该方法利用酸碱反应调节大豆蛋白质的溶解度和电荷,从而获得大豆肽。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1.大豆蛋白质的提取:将大豆破碎、脱脂后,用适量的缓冲盐水悬浮并调节pH值。
2.酸碱处理:将提取的大豆蛋白质溶液加入酸或碱,调节pH值,使大豆蛋白质进行溶解或沉淀。
大豆降压肽的制备_纯化及活性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高血压病具有“三高、三低”(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特点,日益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杀手。
据国家高血压研究中心统计,近年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经达到1.6亿人,且每年有300万左右新增患者[1],有近200万人因高血压而死亡。
因此,对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已成为当今的热点问题。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 是由动物肺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与调节末梢血压的凝乳酶血管紧张素系统有关,在血压调节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抑制体内ACE活性来治疗高血压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
目前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的降压药物主要是人工合成的ACE抑制剂,尽管它们的药效很强,但往往同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于是20世纪70年代末,许多国外学者就开始了从食品中制取ACE抑制肽的研究。
虽说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其中来源于大豆蛋白的降压肽,因其无毒、无副作用,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1大豆降压肽的制备目前,研究最多也是最有效的大豆降压肽制备方法主要是蛋白酶水解法。
它从作用的方式上可分为直接酶解和微生物发酵法。
在直接酶解法生产大豆降压肽的研究中,又分为单酶水解法和复合酶水解法。
2004年,张国胜等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选用4种商业蛋白酶进行单酶水解并比较水解产物对ACE的抑制效果,最终得到Asl.398中性蛋白酶水解产物对ACE的抑制效果最强,在pH值为8.0,温度为45℃,酶与底物浓度比6%,水解时间480min时,水解度达到52%,得到的ACE抑制肽活性最强,IC50达到0.846g/L[2]。
范远景等分别用胰蛋白酶、胃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酶解,并分析了水解度的高低、分子量的大小与降压效果的关系。
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的最大水解度可达到21%,依次为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最低为胰蛋白酶仅为9%左右,与此对应的碱性蛋白酶的酶解物的ACE活性抑制率为最高(44.9%),胃蛋白酶次之(43.5%);分子量范围在1000Da以下组分对ACE的抑制效果最高,碱性蛋白酶作用获得的小分子肽组成为71.25%,胃蛋白酶的为69.35%,但其对应的ACE抑制率却为64.57%和78.49%。
大豆肽的功能活性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第1期(总第520期) 2021年1月农产品加工Farm Products ProcessingNo.1Jan.文章编号:1671-9646 (2021)01b-0059-05大豆肽的功能活性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王露露,史茜茜,王雨桐,谷鑫,姜雨彤,**韩齐(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摘要:大豆活性肽是大豆蛋白的水解产物,因具有多种功能活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并且大豆活性肽的稳定性更好,加工性能也优于大豆蛋白。
综述了大豆肽的活性功能,如降血压、降血脂、抗疲劳和抗氧化等,并对其在不同种类 食品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为大豆活性肽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豆肽;功能活性;食品加工;应用中图分类号:TS202.1 文献标志码: A doi:10.16693/ki.1671-9646(X).2021.01.050Function of Soybean Bioactive Peptid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Processing WANG Lulu,SfflQianqiaii,WANG Yutong,GUXin,JIANG YutBng,*H A N Q i(College of Food Science,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Daqing,Heilongjiang 163319,China) Abstract:Soybean bioactive peptides were the hydrolysate of soybean protein,which have been attracted lots of attention due to its various functional activities,and the stability and processing properties of soybean bioactive peptides were better than soybean protein. The functional activities of soybean bioactive peptides,such as antihypertensive,antilipemic,antifatigue and antioxidant,were reviewed in the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soybean bioactive peptides in food processing were described and prospected,either. The paper woul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further application of soybean active peptide in food processing.Key words:soybean bioactive peptides;functional activities;food processing;application〇引言大豆蛋白是一种植物源高蛋白食品,蛋白质含 量可达36%~56%,氨基酸组成也十分均衡,包含人 体所需的全部必需氨基酸[1-2]。
大豆活性肽生理保健功能研究进展

大豆活性肽生理保健功能研究进展
王立博;陈复生
【期刊名称】《食品与机械》
【年(卷),期】2016(032)002
【摘要】大豆活性肽是指大豆蛋白经蛋白酶水解、分离纯化后得到的一种由3~6个氨基酸组成的小分子量低聚肽混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理保健功能.文章主要阐述大豆活性肽降血压、抗氧化、抗癌以及降血脂等生理保健功能,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大豆活性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198-201)
【作者】王立博;陈复生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大豆蛋白活性肽保健功能性的研究 [J], 陈成
2.大豆活性肽的分离纯化和生理活性 [J], 樊永华; 许辉
3.大豆活性肽的分离纯化和生理活性 [J], 樊永华; 许辉
4.大豆生理活性物质—大豆磷脂和大豆活性肽在肉鸡饲料中的应用研究 [J], 赵贵兴
5.大豆低聚糖生理保健功能研究进展 [J], 闫静弋;张俊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豆活性肽的分离纯化和生理活性

分 子大 豆肽类 物质 的分 离和纯 化尤 为重 要 。 反相 高 效液 相色 谱 分离 和纯 化大 豆 活性 肽 时多采 用 增加 流 动
Hale Waihona Puke 相 疏水 性 的线 性 梯度 洗 脱法 和在 窄 梯度 的条 件下 延长 洗 脱 时间 的 方 法 。在 洗脱 的 初始 阶 段 ,洗脱 液 中有 机 成分 浓 度较 低 ,大 豆肽 分 子 与 固定相 间 的疏 水 作用 较 强 ,几 乎完 全被 固 定相 吸 附 。随着 洗 脱 的进 行 ,当 洗脱 液 中有 机成 分 浓度 增 加 到能 够使 得 大豆 多肽 与 固 定相 间作 用 小 于流 动相 与 固定 相 间 的作用 时 ,大 豆 活性 肽 分 子 便可 从 固 定相 上洗 脱 下来 。洗 脱 液成 分 的极 微 小改 变 对大 豆肽 的保 留行 为具 有 较大 的 影 响 ,因而 对 于疏 水特 征 相近 的 小分 子大 豆肽 也 能够完 全分 离 。 1 . 2 离子 交换 色 谱 ( I E C )法 大豆 活性 肽 的分 离纯 化 方法 之一 就 是离 子交 换色 谱 法 。离 子 交 换色 谱法 是利 用大 豆 多肽 在一 定 p H 值 和 离子 强 度条 件 下带 电荷
( 永城 职 业学 院,河 南 永 城 4 7 6 6 0 0 )
摘 要 : 文 章 对 大 豆 肽 的 分 离 纯 化 方 法 和 生 理 活 性 作 了简要 地 总 结 。 大豆 蛋 白肽 的 分 离 纯 化 方 法 有 反 相 高 效 液 相 色谱 ( R P — H P L C ) 、 离子 交换 色谱 ( I E C ) 、凝 胶过 滤 色谱 ( G F C ) 等 。 大 豆蛋 白活 性 肽 具 有 多种 生理 功 能 ,如 :降 血 压 、 降低 胆 固 醇 、 维持 氮平 衡 、提 高消 化率 、抗 癌 、抗 氧 化 等 。 关键 词 : 大豆活 性肽 ; 分 离纯化 ;生 理活 性 中图分 类号 :T S 2 1 4 . 2 文 献标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 6 7 4 — 0 4 3 2( 2 0 1 3 )一 0 4 — 0 2 8 0 — 2
大豆多肽的制备工艺探究

大豆多肽的制备工艺探究大豆多肽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肽,在医药、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实现大豆多肽的商业化生产,需要开发和优化其制备工艺。
本文将探讨大豆多肽的制备工艺,包括原料准备、提取纯化、酶解及多肽纯化等环节。
一、原料准备大豆是制备大豆多肽的主要原料。
在大豆中,多肽主要存在于蛋豆蛋白中,因此需要先从大豆中提取蛋白质。
大豆蛋白主要包括大豆分离蛋白和大豆食品蛋白两种,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原料进行制备。
二、提取纯化大豆蛋白的提取可以采用代用水、酸或盐溶液等方法。
其中,代用水法是最常用的提取方法之一、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将大豆粉加入适量的水中,与水搅拌均匀,过滤离心,得到大豆蛋白液。
为了提高大豆蛋白的纯度,可以采用脱色、去脂肪等方法进行进一步的纯化处理。
三、酶解酶解是将大豆蛋白中的多肽进行降解的过程。
常用的酶包括胰蛋白酶、链霉亲子酶、狄普西酶等。
酶解条件包括酶解剂质量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
一般来说,酶解剂质量浓度和反应时间较高,反应温度较低,可以得到较高的酶解率和多肽产率。
四、多肽纯化多肽纯化是将酶解产物中的多肽纯化为目标产物的过程。
常用的多肽纯化方法包括超滤、透析、离子交换色谱、凝胶渗透色谱等。
其中,超滤是最常见和简便的纯化方法。
超滤膜的孔径选择根据多肽分子量的大小,通常为1kDa左右。
在多肽纯化过程中,还可以通过中性洗脱、梯度洗脱等方法进一步提高纯化效果。
此外,还可以使用逆向高效液相色谱、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目标多肽的分离纯化。
综上所述,大豆多肽的制备工艺包括原料准备、提取纯化、酶解和多肽纯化等环节。
通过合理选择原料、优化工艺参数和选择合适的纯化方法,可以获得高纯度的大豆多肽产品。
对于大豆多肽的制备工艺的探究,有助于推动大豆多肽的商业化生产,并满足不同领域对大豆多肽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活性肽的分离纯化和生理活性
大豆蛋白肽是利用酶法或微生物发酵法将大豆蛋白降解成多肽、短肽和氨基酸的混合物。
大豆蛋白肽是一种重要的肽来源。
大豆蛋白肽与蛋白质相比较,多肽具有如下特点:在较宽的pH 范围内溶解度高,容易在体内消化和吸收;渗透压低,能够避免高渗透压导致的腹泻;不容易导致过敏。
Rerat 等研究表明,短肽的特点是吸收速度快、消耗能量低、载体不易饱和,不同肽之间运转没有竞争和抑制。
随着生物技术与生命科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大豆多肽的功能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发掘,而某些活性肽的结构与生理功能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了解,这对活性肽的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更有利于人类对大豆活性肽进行研究与开发。
迄今为止,从大豆蛋白中已分离出降血压肽、免疫调节肽、抗氧化肽、降胆固醇肽、抗血栓形成、促进钙磷及微量元素的吸收等多种纯化的大豆蛋白生物活性肽,对这些大豆活性肽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大豆活性肽的应用提供参考。
1 大豆蛋白活性肽的分离和纯化目前,生产大豆活性肽的方法主要三种有:酶解法、微生物发酵法和化学法,最为先进的是微生物发酵法,它不仅能修饰肽的苦味。
还能将原料中的KTI 和BBI 等影响消化和口味的抗营养因子降解。
大豆蛋白肽的活性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在过强的酸碱、较
高的温度与剧烈震荡等条件下都有可能失活。
初始的肽液成分相对较复杂,目标产物的浓度也比较低,一般低于5%,含有大
量杂质,某些杂质的理化性质和目标产物有相似之处,这就提高了大豆肽的分离纯化的难度。
传统多肽分离工艺,如吸附沉淀、溶媒、萃取和离子交换法等步骤繁多,耗时,原料消耗量大,耗能高,得到的产品较少。
生物技术的发展与人们对大豆肽结构和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大豆肽分离检测技术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出现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凝胶过滤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膜分离法、各种技术手段的联用等许多高效的分离纯化技术和手段。
1.1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是一种色谱洗脱法,它以非极性的反相介质为固定相,流动相是水溶液或甲醇、乙腈等极性有机溶剂。
根据流动相中被分离溶质疏水性的不同,与固定相发生的作用大小的差异,使被分离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从而进行分离纯化。
如果大豆多肽是疏水性较弱的分子,它和固定相之间的作用比较小,能够较快流出;反之,如果大豆多肽分子疏水性比较大,流出会比较靠后。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大豆活性肽时采用三氟乙酸- 乙氰这种挥发性冲剂作为流动相,其纯化产品不需脱盐,这样就简化了操作步骤,对于分子量在lOOODa以下的小分子大豆肽类物质的分离和纯化尤为重要。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纯化大豆活性肽时多采用增加流动相
疏水性的线性梯度洗脱法和在窄梯度的条件下延长洗脱时间的方法。
在洗脱的初始阶段,洗脱液中有机成分浓度较低,大豆肽分子与固定相间的疏水作用较强,几乎完全被固定相吸附。
随着洗脱的进行,当洗脱液中有机成分浓度增加到能够使得大豆多肽与固定相间作用小于流动相与固定相间的作用时,大豆活性肽分子便可从固定相上洗脱下来。
洗脱液成分的极微小改变对大豆肽的保留行为具有较大的影响,因而对于疏水特征相近的小分子大豆肽也能够完全分离。
1.2离子交换色谱(IEC)法
大豆活性肽的分离纯化方法之一就是离子交换色谱法。
离子交换色谱法是利用大豆多肽在一定pH值和离子强度条件下带电
荷的微弱差异,依靠静电力与离子交换剂结合在一起时,进入介质表面的可交换离子与带相同电荷的蛋白质分子就会发生交换的差异而分离。
1.3凝胶过滤色谱(GFC法
GFC也叫凝胶色谱分子筛法,是利用凝胶网状结构,根据分子大小和形状的不同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
当样品进入凝胶柱后,较大分子不能通过凝胶孔道进入柱体内,会先流出层析柱,而小分子则渗入凝胶柱体内,后流出层析柱。
凝胶过滤色谱法具有很多优点,如分离条件温和,产品得率高,生物活性好,分离面宽等。
因此,凝胶过滤色谱被广泛用于大豆多肽物质的分离纯化中。
Ljevakovic 等分离肽聚糖单体衍生物是通过凝胶过滤色谱Sephadex G25和SP—Sepadex C-25离子交换色谱来完成的。
1.4 联用技术
在大豆多肽物质分离中,HPL—CE联用技术具有选择性和灵敏度高、时间花费短、操作简单,可用于梯度洗脱等具有独特的优点,尤其适合大豆多肽的分离纯化。
将高效液相色谱强的分离能力和质谱的选择性高、灵敏度高和提供相对分子质量与结构信息的优点有机的结合起来的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HPLC-MS联用技术,为大豆活性肽组分的分离分析提供基础。
Hoffmann 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离技术在3.5min 内完成了多肽分离鉴定。
周婷婷利用超滤技术对大豆蛋白酶解物进行初步分离,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对分子量小于5kDa的大豆肽进行分离,并利用RP-HPLC技术进一步纯化,得到了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大豆多肽。
2 大豆肽的生理活性目前,从大豆蛋白中已分离出抗癌肽、降血压肽、降胆固醇活性肽、抗氧化肽、高F 值寡肽等多种纯化的大豆生物活性肽。
2.1 降血压肽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在肾血管紧张素系统中对调节血压具的生理功能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体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太高而引起的高血压,可以通过抑制血管的紧张素转换酶活性,达到治疗高血压的作用。
Dziuba 等研究发现大豆蛋白酶解物能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具有良好的降血压作用。
Zaelk 等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得到了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活性最强的短肽,其氨基酸序列
为组氨酸―组氨酸―亮氨酸,通过实验表明大豆蛋白中获得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组氨酸― 组氨酸―亮氨酸在体内具有抗高血压活性。
大豆多肽可作为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降压保健品,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2.2 降低胆固醇肽大豆多肽的降胆固醇作用主要是通过促进胆固醇的胆汁酸化,刺激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粪便排泄胆固醇,达到降低血液胆固醇的目的。
Yasuyuki 等采用基因位点诱变技术和酶解技术,从大豆球蛋白的酶解物中获得了多种具有减肥和降胆固醇的生物活性肽。
Satoshi Nagaoka 等用超声波乳化的方法制备出一种人造胆汁胶束溶液,在体外模拟人体的肠道环境,再经超速离心使胶束溶液两相分离,通过测定水相中胆固醇溶出的含量也可以考察大豆活性肽对胆固醇在胆汁胶束溶液中的溶解度的影响。
Morita 等报告老鼠食用大豆、马铃薯和稻米蛋白质对其胆固醇的降低有一定影响。
报告指出在试验引起的全部变化中,蛋白质中的蛋氨酸和蛋氨酸与甘氨酸比率是最好的降低胆固醇的因素,大豆蛋白质的低蛋氨酸含量或许是大豆起到降低胆固醇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
2.3 降血脂功能刘忆梅等通过动物试验对大豆蛋白肽进行了降血脂功能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大豆蛋白肽能够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从而起到显著降低
血清胆固醇的作用。
赵秀娟等将4 组Wistar 雄性大鼠喂饲4 周高血脂饲料诱导高血脂,一组大鼠喂正常饲料作为对照,喂高脂饲料动物有3 组分别给予5.10kg 体重、1.70kg 体重和0.85kg 体重剂量的大豆活性肽粉。
在实验结束时检测动物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喂饲高剂量大豆活性肽粉的动物血清总胆固醇下降26.0%,甘油三酯含量下降24.4%。
而HDL-C没有明显变化。
大豆活性肽粉对喂饲高脂饲料的大鼠血脂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2.4大豆短肽(SSP对氮平衡、消化率的影响
Bin Zhang 等通过用大豆短肽进行山羊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短肽可以维持氮平衡并可提高消化率。
2.5 大豆抗癌肽
葛锡娟等采用四噻唑蓝比色法对改变大豆粉过筛目数、脱脂粉添加量和超声波处理时间条件的大豆提取物进行抗癌活性检测。
结果表明,大豆抗癌肽在经过乙醚脱脂、过80目筛、脱脂粉添加量
3g/15mLPBS缓冲液(pH7.4)、超声处理时间80min, 经验证实验,此条件下对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抑制率达到39.03%。
1987 年日本的一个研究小组鉴定出富含天冬氨酸的大豆多
肽,分子量为5kDa的抗癌活性肽露那辛(Lunasin )。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克利分校研究小组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富含天冬氨酸的大豆活性肽能破坏细胞有丝分裂并引起染色体破裂和细胞凋亡。
2.6抗氧化肽大豆蛋白酶解后的大豆肽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
性,大豆肽的
疏水性基团暴露出来,这种结构变化和被活化的组氨酸、络氨酸等活性物质使大豆肽能螯合金属离子、清除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从而延缓机体衰老,减少各种老年性疾病的发生。
大豆蛋白肽的抗氧化能力与肽链的长度、氨基酸的种类和序列以及蛋白酶的种类等都有关系。
张莉莉等用SephadexG-25 分离了大豆蛋白酶解产物,得到的6个组分中,肽链长度为4 的肽段清除羟自由基的能力最强。
2.7其他生理活性功能研究表明,大豆蛋白活性肽还具有抗疲
劳、抗辐射、减肥等
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