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声现象练习题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产生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声音的产生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练习题1、下列关于声音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物体的振动停止,声音也停止。

D、物体只有在空气中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2、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一个大响声,这响声是由于()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

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

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响声。

3、在扬声器纸盆内放些碎泡沫,当扬声器发声时出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吉他弦被弹拨发声时,用手按压住琴弦,声音就会消失,这是因为。

4、2021年7月4日8时11分,航天员刘伯明成功开启天和核心舱节点舱出舱舱门,和汤洪波先后走出太空舱后,他们与地面指挥部人员之间的交流必须用电子通信设备,其原因是()A、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C、太空中噪声太大。

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

5、下列几种现象中,能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的是()A、游泳时可以听到自己划水的声音。

B、鱼被岸上的人的说话声吓跑。

C、在岸上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

D、在岸上听见波浪拍击海岸岩石发出的轰鸣声。

6、小提琴声是通过琴弓与琴弦的摩擦使琴弦振动(如图所示),琴弦将振动传递给木质的琴码和琴箱,再使琴箱内的空气振动,最终传递到听者耳中的,这一振动的传递过程说明和都能传声。

7、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

B、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液体中传播。

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8、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北宋时期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常用“伏地听声”的方法来判断有无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这是因为声音在大地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选填“快”或“慢”)。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章 声现象单元测试物理试卷(3份)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章 声现象单元测试物理试卷(3份)

人教版八年级第二章声现象单元测试物理试卷(3份)一填空:1.物理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它是研究声、光、热、电、力等形形色色的的科学。

2.声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停止。

3.如果将记录下来,需要时在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

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

4.声音的传播需要,中不能传声。

5.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

6.有句话叫“隔墙有耳”,若把耳朵贴在墙面,就可以听到隔壁的说话声或移动室内物品发出的声音,这些声音是通过和传入人耳的,这说明和都能传声。

7.声音在每秒钟传播的距离叫。

声速与有关,还与有关。

8.15ºC声音在空气中的声速是,读作。

9.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即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及其他组织传给,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们就听到了声音。

10. 用手堵住自己的耳朵,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也会听到声音,这主要是利用来听声音的。

11. 声音的特性有、、。

12. 物理学中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它的大小决定声的;用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

13. 我们闭上眼睛也能分辨出音叉、钢琴、长笛、手风琴发出的声音,因为它们发音的不同。

14. 噪声是发声体做时发出的声音,人们以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15. “无声手枪”是在处减弱噪声;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朵是处减弱噪声;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是在中减弱噪声。

16.蝙蝠飞行时发出的声波是,它能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这种方法叫科学家受到启示发明了系统。

17.实验证明:声波能够传递;声波能够传递。

二问答:1.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甲同学听到几次声响,为什么?2.锣面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为什么?3.我们吃东西时,能听到自己咀嚼食物的声音,而旁边的人却听不清楚,为什么?三选择:1. 观察蛙叫、蝉鸣、马嘶、人喊,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是:A.它们在发声时都在振动,B.它们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它们发出的声音都是噪声,D.它们发出的声音只可在空气中传播。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有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声音也可以在真空传播C.只要振动就一定能产生声波D.若有声波,一定有振动2.关于音乐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男低音的声音洪亮”是指音调低响度大B.宾朋们听到的气势雄浑、大气磅礴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音乐声时而如雨滴敲打瓦砾般轻快,时而又缓慢悠长,说明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发生变化D.领唱演员通过麦克风唱歌,是为了增加声音的响度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人C.只能从噪声的传播途径控制噪声D.“不敢高声语”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4.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B.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C.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小声音的响度5.“声波炮”的声波定向发射器外观类似喇叭,能发出145dB 以上的高频声波,比喷气式飞机引擎的噪声还要刺耳,警察使用它可以震慑暴徒,维护秩序。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频声波是具有很大能量的次声波B.dB 是声音强度的单位C.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频率D.使用“声波炮”时,炮手戴耳罩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6.就环境保护而言,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噪声一定是难听的声音B.悦耳的歌声不可能是噪声C.噪声强度的计量可用“分贝”作为单位D.睡眠时噪声不应超过30分贝7.重敲鼓面发生的声音与轻敲鼓面相比A.音调变低B.频率变大C.响度变大D.声速变小8.下列实例中,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A.蝙蝠的“回声”定位B.大象的“声音”交流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碎石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感到声音特别洪亮9.下列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次声波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C.人的耳朵能听到超声波D.超声波就是速度超过340m/s的声音10.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吉他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并能像光一样在真空中进行传播B.用手指在同一根琴弦的不同位置按压,可以弹奏出音调不同的声音C.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合理利用噪声可以控制植物提前或推迟发芽,以此来除掉杂草11.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A.控制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B.居民敞开门窗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晚九点以后停止跳广场舞12.深夜,非法改装的汽车、摩托车的排气管发出的轰鸣声引发“炸街式”的扰民,南通交警部门责令车主拆除改装部件恢复原状。

【单元练】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经典习题

【单元练】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声现象》经典习题

一、选择题1.剧院及音乐厅,四周墙壁常挂昵绒帘幕,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A.装饰、美观B.吸收声波减小嘈杂的回声C.易于反射声波增大声音反射D.提高声音的音调B解析:B剧院及音乐厅的四周都做成凹凸不平的、象蜂窝状的墙壁,可以减弱声音的反射;当声音传到这些墙面后,被反射到了不同的方向或被多次反射而吸收掉,这样就能保证较好的听觉效果。

故选B。

2.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B.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C.敲锣时用力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不同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错;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音调太低,故B 错;敲锣时用力越大,锣的振幅越大,它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C正确;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响度大,故D错;应选C.考点:声现象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真空也能传声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D.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解析:CA.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超声和次声,人耳听不见,故B错误;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故C正确;D.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4.下列实例,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利用超声给金属工件探伤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C.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D.超声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C解析:CA.用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工件是否完好,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的,故A不符合题意;B.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疾病,是利用了声波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C.医生用“超声”排石,是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特点。

第二章声现象分节练习题

第二章声现象分节练习题

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一课时)一.填空题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停止。

2、我们把正在的物体叫做声源.3、声音的传播需要,声音能在、、物质中传播,但不能在中传播.隔墙有耳说明可以传声;说话声能将鱼吓跑说明可以传声;通常听到的声是靠传播的;不能传声,所以月球上不能面对面的交谈。

声音以的形式传播着,所以我们把它叫做声波.4.、悠扬的笛声是依靠__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人讲话是依靠__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演奏二胡时,用弓拉动琴弦,使琴弦而发声;二胡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我们耳中的.蝉的鸣叫是依靠__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5.、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 。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 。

6、有四个实验现象:A、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B.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C.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D、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水平拖过,纸上出现弯曲的图象;E、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能够说明声音的产生条件的实验是:.二.选择题7、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C.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8、兰兰做有关声现象的实验时,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贴近面颊,目的是为了【】A.感受发声音叉的振动B.体验发声音叉的温度C.估算发声音叉的质量D.判断声音的传播速度9.在敲大钟时,我们会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敲击,大钟还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余音是我们听到的钟声的回声 B.大钟还在振动C.钟停止了振动,但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了延长10.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11、关于声源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凡是能发声的物体都是声源B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C .传递声音的物质也是声源D .声波就是声源12.下列属于气体振动而发出声音的是( )A.叮咚的鼓声B.哗哗的流水声C.隆隆的炮声D.悦耳的歌声三.实验探究13.如图1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_____________ ;如图1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

人教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现象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道小题)1.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B. 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C.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得最快D.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2. 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响的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 发生地震时,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C. 人在岸上大声说话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D.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3. 如图所示,小芸将一支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感觉到音叉在振动。

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A.声音产生的原因B.决定音调的因素C.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4. 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 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 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 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5. 用手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握住后,发声立即停止,这是因为()A.音叉的振动停止了B.声音的速度变小了C.空气不再传声D.声音太小,我们听不到了6. 人们能分辨出笛子、钢琴等不同乐器的演奏声,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声速7.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1100 Hz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5~50000 HzC.蝙蝠能听到次声波D.大象能听到超声波8. 下列现象中,不是依靠声获得信息的是()A.小明往水瓶里倒开水,能听出水瓶里水的多少B.夏天人们买西瓜,要拍两下听听声音来分辨西瓜的生熟C.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D.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的“嗡嗡”声就知道它是否采了蜜9. 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10. 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11.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用歌声表达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远大志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2章声现象 练习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2章声现象 练习题(解析版)

第2章声现象一.选择题(共8小题)1.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A.使鼓面停止了振动B.吸收了声波C.改变了鼓面的振动频率D.把声音反射回去了2.《中国达人秀》是东方卫视播出的一档真人秀节目。

在该节目中,参赛选手们展示出了高超的音乐技艺,他们用冬瓜、土豆等做成吹奏乐器,吹奏出悦耳的音乐。

这些音乐可能具有的共同特征是()A.音调响度B.音色响度C.音色音调D.音色音调响度3.中国作为文明古国,音乐发展历史悠久,中国古谱以“宫、商、角、徵(读zhǐ音)、羽”五音谱成,如用西乐的七个音阶对照一下的话,相当于“哆、来、咪、索、拉”,五音反映的声音特征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4.下列实例不是应用超声波的是()A.医生用听诊器听内脏的声音B.商店里用超声波焊接器对塑料袋进行封口C.医生用B超为孕妇做常规检查,观察胎儿的发育情况D.外科医生不开刀就能击碎病人体内的结石5.以下例子中,不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A.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B.利用超声波粉碎体内的结石C.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可以判断悬崖的距离D.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6.汽车沿平直公路匀速使向一座高山,汽车的速度为10m/s,声速为340m/s,行进途中按一次喇叭,2s后司机听到回声,求司机按喇叭处距山脚距离是()A.350m B.340m C.330m D.320m7.在旅游景区,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

关于扩音器的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提高声音的音调B.增大声音的响度C.改变声音的音色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8.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的禁鸣喇叭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二.填空题(共7小题)9.抗日战争时期,歌曲《黄河大合唱》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歌中唱到:“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面涉及到的声源分别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练习题及答案

空气(气体)
16.在三一根较长的自来水管的一端用力敲一下,在远水处管的另一端会听到______次 声音,最先听到的声空音气是从________中传来的,最后听到的声音是从_________中传 来的。
17.人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大于0.1 s。小红想感受回声,如果她对着一 堵墙拍掌听声,那么她跟墙壁之间的距离至少要在_______m以上;如果她与墙壁之 间的1距7 离为34 m时,要经过______s之后才能听到回声。(此时声音的速度为3400m.2/s)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4.一般来说,大会堂的四周墙壁都做成凹凸不平像蜂窝状的,这是为了( )
A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使声音加速
D.仅是为了装饰
15.如图所示,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再进行播放,听起来不像自己的声
音,而别人却都说像自己的声音。其主要原因是平时听自己的声音是通过 __________传导,听用录音骨机(播固放体的) 自己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______传导。
2.(4分)如图所示的这些现象说明: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要使正在发声 的铜振锣动停止发声,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手按住铜锣使其停止振动
3.(6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到的装置。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1)如图所示的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乒 乓 球 在 实 验 中 起 什 么 作 用 ? __把__音__叉__的__微__小__振__动__放__大__,__便__于__观__察__分__析__发__声__与__振__动__之__间__的__关__系__。像这种将不易观 察的音叉振动转化为乒乓球的摆动 ,采用的思维方法是___________(填“转换 法”“等效法”或“类比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第一课件网 免费教学资源下载基地 第二章声现象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当锣被敲响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这是因为锣面停止了_________,这说明物体的_________停止了,发声也就停止了,声音是由_________而产生的. 2、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可听到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到最后就听不到了.重新向玻璃罩内注入空气又听到了闹钟的铃声.这说明,声音要靠_________传播,日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___ 传来的,实际上_________和_________也能传声,_________不能传声. 3、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_________ 有关,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_ m/s . 4.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附近的居民家的窗户玻璃震碎,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 ,同时声波还可以传递 . 5、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0.1 s 以上,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要想听到回声,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距离应该为_________. 6、发声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声源振动的_________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声源振动的越快,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高,声源振动的越慢,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低. 7、人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叫_________,它由_________和_________决定. 8、管乐器的音调变化由_________决定,_________产生低音,_________产生高音. 9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吸引到网里来,表明 能传声;“土电话”表明 能传声.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 10、人们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到_________. 11、将肥皂膜放在正在放音的音箱前边,可看到肥皂膜在_________,说明声音是一种波动,并且_________能量.有一种超声波牙刷,能发射一种超声波,这种超声波可以穿过牙齿周围的液体引起强烈的振动,从而将牙齿上的污垢清除下来而不会损坏牙齿,使用超声波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_________. 12、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个琴键,发出声音的 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弹不同的琴键,发出声音的 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个音,发出声音的 不同. 13、声纳探伤就是人们向待查工件发射一种超声波,经工件反射后接收,经分析反射回来超声波的时间,就可以判断出工件的伤痕在什么位置,这是利用了声在不同介质中_________的原理.
14、次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地震时伴有_________产生,地震观测站就
是利用_________接收器来测定何时、何地、发生了几级地震的. 二、选择题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我们可能听不到正在振动的物体发出的声音B .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 .声音可以从地球传到其它星球
D .吹哨子是靠声带振动发声的
16、地震发生后,.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请指出切实可行的是( ) A .大声呼救 B .静等救援人员来营救 C .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D .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
17、医生用听诊器能够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 ) A.提高声音的音调 B.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响度
C.降低声音的音调
D.增强音色
18、小华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却听到三下声音,这三下声音依次是由下述物质传播的( )
A.钢、空气、水
B.钢、水、空气
C.水、空气、钢
D.空气、水、钢
19、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这是因为( )
A .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
B .宇航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
C .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
D .月球上没有空气
20、声音在水中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
B .声音的响度保持不变
C .声音的传播速度逐渐减小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1.关于打击乐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打击力量越大,声音响度越大
B . 鼓面越大声音越响亮
C .鼓面绷得越紧,音调越高
D . 鼓的大小不同,音色不同
22、人民大会堂四周墙壁做成有许多针状小孔(像蜂窝似的小孔),这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加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装潢礼堂,美观好看
2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B .声源振动越强烈,它发出的声音越大
C .因为每个人的音调不同,所以我们能分辨出熟人的声音
D .音乐声对我们来说有时侯也是噪声
三.实验题
24、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下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只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计算题
25、测量船在海面向海底发射波速为1450 m/s 的超声波,并测得超声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海
面经历的时间为0.2 s,则海深度约为多少?
26、某人打靶,靶与人的距离是340 m ,子弹离开枪口后经过1.5 s ,某人听到子弹击中靶的
声音.设空气阻力不计,则子弹离开枪口的速度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