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损伤分级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理解与适用——肾、输尿管、膀胱损伤

2016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以下简称“本标准”),自201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本标准是人身伤害导致的残疾程度鉴定的重要依据,实施3年余以来,在鉴定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已暴露出部分鉴定人对于标准条款的理解仍存在差异,故本文针对本标准中涉及肾、输尿管、膀胱损伤的相关条款进行详细阐述,供大家参考。
1关于肾脏损伤1.1标准条款本标准中关于肾脏损伤共计12个条款(表1),一级至十级残疾均有相应条款,整体来讲,关于肾脏损伤的条款可以分为两类,即以肾脏原发损伤行相应手术治疗后定残及肾脏损伤后遗留功能障碍定残,本文先介绍肾脏解剖及损伤基础,然后按照上述分类分别对涉及条款进行阐述。
残疾等级条款序号条款内容一级 5.1.3.2双肾切除术后或者孤肾切除术后,需透析维持治疗;肾移植术后肾衰竭二级 5.2.4.2肾衰竭三级 5.3.4.2一侧肾切除术后,另一侧肾功能重度下降四级 5.4.4.4肾功能重度下降五级5.5.4.2一侧肾切除术后,另一侧肾功能中度下降5.5.4.3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基本正常六级 5.6.4.4肾功能中度下降七级 5.7.4.2一侧肾切除术后八级5.8.4.7损伤致肾性高血压5.8.4.8肾功能轻度下降九级 5.9.4.4一侧肾部分切除术后十级5.10.5.1肾、输尿管或者膀胱修补术后《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理解与适用———肾、输尿管、膀胱损伤沈寒坚,王飞翔,朱琨,夏文涛(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法医学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司法鉴定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司法部司法鉴定重点实验室200063)摘要:《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实施已3年,鉴定实践中对于部分条款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差异。
通过对标准中涉及肾、输尿管、膀胱损伤的相关条款按照损伤部位进行分类,再分别从损伤基础、标准条款的理解与适用等方面加以详细阐述。
损伤基础是伤残鉴定的基础,从解剖、病理生理及临床治疗等方面对损伤基础进行了全面介绍,可以为原发残情及其后遗症的认定提供理论支撑。
肝肾功能分级指标

“肝、肾功能损害分级”判断指标肝衰竭分期a) 早期①极度疲乏,并有厌食、呕吐和腹胀等严重消化道症状;②黄疸进行性加重(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或每日上升17.1μmol/L;③有出血倾向,30%˂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未出现肝性脑病或明显腹水。
b) 中期在肝衰竭早期表现的基础上,病情进一步进展,并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①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和(或)明显腹水;②出血倾向明显(出血点或瘀斑),且20%˂凝血酶原活动度(PTA)≤30%。
c) 晚期在肝衰竭中期表现的基础上,病情进一步进展,并出现以下情况之一者:①有难治性并发症,例如肝肾综合征、上消化道出血、严重感染和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②出现Ⅲ度以上肝性脑病;③有严重出血倾向(注射部位瘀斑等),凝血酶原活动度(PTA)≤20%。
肾功能损害分期肾功能损害是指:①肾脏损伤(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可以有或无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临床上表现为病理学检查异常或者肾损伤(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②GFR˂60mL/(min·1.73m2)达3个月,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
慢性肾脏病(CKD)肾功能损害分期见表B-3。
肾功能损害分期CKD分期名称诊断标准1期肾功能正常GFR≥90mL/(min·1.73m2)2期肾功能轻度下降GFR60~89mL/(min·1.73m2)≥3个月,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3期肾功能中度下降GFR30~59mL/(min·1.73m2)4期肾功能重度下降GFR15~29mL/(min·1.73m2)5期肾衰竭GFR<15mL/(min·1.73m2)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肝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分度程度血清清蛋白血清总胆红素腹水脑症凝血酶原时间重度<2.5g/dL >3.0mg/dL 顽固性明显明显延长(较对照组>9秒)中度 2.5~3.0g/dL 2.0~3.0mg/dL 无或者少量,治疗后消失无或者轻度延长(较对照组>6秒)轻度 3.1~3.5g/dL 1.5~2.0mg/dL 无无稍延长(较对照组>3秒)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分期分期内生肌酐清除率血尿素氮浓度血肌酐浓度临床症状代偿期降至正常的50%50~70mL/min正常正常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失代偿期25~49 mL/min >177μmol/L(2mg/dL)但<450μmol/L(5mg/dL)无明显临床症状,可有轻度贫血;夜尿、多尿尿毒症期<25 mL/min >21.4mmol/ L(60mg/dL)450~707μmol/L(5~8mg/dL)常伴有酸中毒和严重尿毒症临床症状【解读】随着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出现,旧的分级/分度方法已不合时适,必须“与时俱进”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危重急性肾损伤的诊治

AKI 合并 ALI 的治疗策略
• ①体外膜氧化: 体外膜氧化 适用于对传统治疗 无效的心肺衰竭患者,方法为在 体外肾替代 治疗通过配合体外心肺支持,可能有助 于炎 症介质清除,减少利尿剂和有助于液体平衡。 ②体外 CO2 清除: 通过血透或血滤机器,帮 助清除 体内逐渐升高的 CO2,将有助于肺脏 恢复,进而有助 于 AKI 缓解。
2013年,中国急性肾损伤临床研究协作组调查了全国22 个省、直辖 市、自治区的44家省级和区县级医院共计 220余万例成年住院患者,其AKI的总检出率为2.03%, 其中 HA-AKI约占50%。我国2013年约有290万成年住 院患者罹患AKI,总体住院医疗费用高达1300 万美元。
• 心脏手术、败血症、重症监护的患者是我国HA-AKI 的高危 住院病患群,在 HA-AKI 患者中分别占 43.7%、32%、 30.3%。约1/4的AKI发生在慢性肾脏病(CKD)基础上,超过 40%的AKI由药物导致,在高龄患者中这一比例可高达 51% 。常见的致病药物依次为中草药、 NSAIDs、抗生素、对比 剂,以及化疗药物。
– 严重酸中毒
– 预后差
Liano F, Junco E, Pascual J Kidney Int Suppl 2018;66:S16-24
重症AKI行血液净化的指征
肾脏替代
• 尿量<20ml/h
肾脏支持
• 营养 • 充血性心力衰竭容量控制
• 高血钾、酸中毒
• 肺水肿 • 尿毒症其它并发症 • 调节液体出入平衡 • 调节酸碱和电解质平衡
导致休克和器官衰竭
血液净化治疗要点
• CVVH
• 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
• 内毒素吸附柱
•多黏菌素B纤维柱(PMX-F,Toramycin)
肾功能损伤分级诊断标准

肾功能损伤分级诊断标准
肾功能损伤分级诊断标准主要分为急性肾功能损害和慢性肾功能损害。
1.急性肾功能损害:血肌酐绝对值升高超过26.5μmol/L,或血肌酐在1周内升高超过50%,可明确为急性肾功能损害。
另外,如果病人血肌酐在1周内升高超过50%,也能达到急性肾损伤的标准。
发生急性肾损伤要注意寻找原因,给予相应治疗后,急性肾损伤是有可能恢复的。
2.慢性肾功能损害:通常肾小球滤过率小于90ml/min,甚至是小于60ml/min,有血尿蛋白尿或者是肾脏的其他的形态和功能改变,可诊断为慢性肾功能损害。
通常自身存在引起慢性肾脏病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长期应用肾毒性药物,可伴随较长时间的夜尿增多、力、食欲缺乏和面色苍白等症状。
请注意,具体诊断标准可能因不同的医疗单位或研究机构而略有差异。
因此,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更准确的诊断,请咨询专业医生或相关医疗机构。
制表:审核:批准:。
aast器官损伤分级标准

AAST器官损伤分级标准本标准用于评估和记录各种器官系统的损伤程度,以便于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AAST推荐的器官损伤分级标准:1.肝脏损伤分级轻度:肝挫伤,无或轻度出血中度:肝部分裂伤,中度出血重度:肝全层裂伤,大血管损伤,大量出血2.脾脏损伤分级轻度:脾脏挫伤,无或轻度出血中度:脾脏部分裂伤,中度出血重度:脾脏全层裂伤,大血管损伤,大量出血3.肾脏损伤分级轻度:肾挫伤,无或轻度出血中度:肾部分裂伤,中度出血重度:肾全层裂伤,大血管损伤,大量出血4.心脏损伤分级轻度:心肌挫伤,无或轻度心功能异常中度:心肌部分裂伤,中度心功能异常重度:心脏全层裂伤,大血管损伤,心功能严重异常或心脏破裂5.肺脏损伤分级轻度:肺挫伤,无或轻度呼吸困难中度:肺部分裂伤,中度呼吸困难重度:肺全层裂伤,大血管损伤,大量呼吸困难或窒息6.胃肠道损伤分级轻度:胃肠道挫伤或部分裂伤,无或轻度出血及肠梗阻中度:胃肠道部分裂伤,中度出血及肠梗阻重度:胃肠道全层裂伤,大血管损伤,大量出血及肠破裂穿孔7.神经系统损伤分级轻度:脑震荡、神经短暂性功能障碍中度:脑挫伤、神经功能部分丧失重度:脑疝、神经功能严重障碍或死亡8.骨骼系统损伤分级轻度:骨折无移位、稳定性好中度:骨折部分移位、稳定性差重度:骨折全断、稳定性差或合并重要脏器损伤9.肌肉和软组织损伤分级轻度:皮肤擦伤、局部疼痛肿胀中度:皮肤部分裂伤、肌肉和软组织部分损伤、疼痛肿胀明显、功能障碍重度:皮肤全层裂伤、肌肉和软组织全层损伤、出血明显、功能障碍明显或合并重要脏器损伤10.血管损伤分级轻度:血管挫伤或部分裂伤,无或轻度出血中度:血管部分断裂,中度出血重度:血管全层断裂,大量出血及休克症状明显。
肾功能损害定残

肾功能障碍是否能定残?能定几级伤残?适用: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交通事故案件、故意伤害案件等人身损害的鉴定。
1级伤残:双肾(或孤肾)切除术后,需透析维持治疗;肾移植术后肾衰竭。
2级伤残:肾衰竭。
3级伤残:一侧肾切除术后,另一侧肾功能重度下降。
4级伤残:肾功能重度下降。
5级伤残:一侧肾切除术后,另一侧肾功能中度下降;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基本正常6级伤残:肾功能中度下降。
7级伤残:一侧肾切除术后。
8级伤残:肾功能轻度下降。
作者分析:肾功能的评估1、肾脏损伤(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临床上表现为病理学检查异常或者血、尿成分异常或影响学检查异常。
2、肾小球滤过率(GFR)<60ML/(min·1.73m2)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
肾小球滤过率检测金标准:放射性核素检查方法,静脉内一次性注射放射性核素标记物,运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SPECT),通过应用数字成像技术测定肾脏中指示剂放射性活性的减少,放映GFR。
肾功能损害鉴定时间损伤后6~8个月,病情稳定大于3个月。
栓塞视为肾脏切除或者部分切除临床上可以采用栓塞的方式治疗肾脏严重损伤,经栓塞后,可致该侧肾脏缺乏血供,肾组织全部或者部分梗死而失去功能。
肾功能损害分期表分期名称诊断标准1期肾功能正常GFR≥90mL/(min·1.73m2)2期肾功能轻度下降GFR60~89mL/(min·1.73m2)≥3个月,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3期肾功能中度下降GFR30~59mL/(min·1.73m2)4期肾功能重度下降GFR15~29mL/(min·1.73m2)5期肾衰竭GFR<15mL/(min·1.73m2)GFR为肾小球滤过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适用指南。
ckd分级标准

ckd分级标准摘要:一、慢性肾脏病(CKD)概述1.慢性肾脏病的定义2.CKD 的病程和分期二、CKD 的分级标准1.CKD 1 期: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2.CKD 2 期:肾功能轻中度受损3.CKD 3 期:肾功能中重度受损4.CKD 4 期:肾功能重度受损5.CKD 5 期:肾功能衰竭三、CKD 分级标准的重要性1.评估肾脏功能2.预测并发症和疾病进展3.指导治疗和预后四、CKD 的诊断与治疗1.诊断方法2.治疗原则3.治疗方法正文: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简称CKD)是一种肾脏功能逐渐减退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为了更好地评估肾脏功能、预测疾病进展和并发症,以及指导治疗和预后,医学界制定了CKD 的分级标准。
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慢性肾脏病的概述。
慢性肾脏病是指肾脏结构或功能持续三个月以上的损伤,导致肾脏无法正常过滤血液。
CKD 的病程通常分为五个阶段,从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的CKD 1 期,到肾功能衰竭的CKD 5 期。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介绍CKD 的分级标准。
CKD 的分级主要依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来判断。
具体分级如下:1.CKD 1 期: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
肾小球滤过率≥90ml/min。
此阶段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但可能出现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加。
2.CKD 2 期:肾功能轻中度受损。
肾小球滤过率60-89ml/min。
此阶段患者可能出现水肿、高血压等症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加。
3.CKD 3 期:肾功能中重度受损。
肾小球滤过率30-59ml/min。
此阶段患者症状加重,可能出现贫血、骨代谢异常等并发症。
4.CKD 4 期:肾功能重度受损。
肾小球滤过率15-29ml/min。
此阶段患者并发症更加严重,可能出现心血管疾病、营养不良等。
5.CKD 5 期:肾功能衰竭。
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
此阶段患者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治疗,以维持生命。
肾脏病理评分标准

肾脏病理评分标准是一种用于评估肾脏损伤程度和判断肾脏疾病进展的评分系统。
以下是常见的肾脏病理评分标准:
1. 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标准:根据肾小球损伤程度,将肾脏病理分为Ⅰ-Ⅳ级。
其中,Ⅰ级为正常肾小球,Ⅱ级为轻度病变,Ⅲ级为中度病变,Ⅳ级为重度病变。
2. 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评分系统:根据肾小球损伤程度、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以及血管病变程度,对肾脏病理进行评分。
该评分系统将肾脏病理分为1-3级,其中1级为正常或轻微病变,2级为轻度至中度病变,3级为重度病变。
3. 肾脏病理指数(RPI):根据肾小球硬化程度、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程度,对肾脏病理进行评分。
该评分系统将肾脏病理分为1-3级,其中1级为正常或轻微病变,2级为轻度至中度病变,3级为重度病变。
4. 肾小球滤过率(GFR)分级标准:根据GFR值对肾脏功能进行分级。
通常将GFR大于90mL/min的肾脏功能评为1级,GFR在60-89mL/min之间评为2级,GFR在30-59mL/min之间评为3级,GFR在15-29mL/min之间评为4级,GFR小于15mL/min评为5级。
这些肾脏病理评分标准都是为了更好地评估肾脏疾病的严重程度、监测病情进展以及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然而,每个评分系统都有其优缺点和使用范围,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评分标准。
同时,肾脏病理评分标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
总之,肾脏病理评分标准是评估肾脏疾病的重要工具,有助于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肾脏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脏损伤检查项目: 肾脏损伤检查项目: 1、尿渗透压 、 2、尿肌酐检测 、 3、尿总蛋白检测 、 4、古氨基酸转阴酶 、 5、尿微球蛋白检测 、 6、尿微量白蛋白检测 、 7、尿免疫球蛋白检测 、 8、尿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 、
CT室 Tel:3227280 , 3288161
CT室 Tel:3227280 , 3288161
肾脏损伤分级
孙华富
CT室 Tel:3227280 , 3288161
复 查
复 查
复 查
复 查
复 查
美国创伤外科协会肾脏损伤分级
Ⅰ级:挫伤:镜下或肉眼血尿,泌尿系检查 挫伤:镜下或肉眼血尿, 正常;血肿:包膜下血肿,无肾实质损伤。 正常;血肿:包膜下血肿,无肾实质损伤。 血肿:局限于腹膜后、 Ⅱ级:血肿:局限于腹膜后、肾区的肾周血 裂伤:肾实质裂伤、深度小于1.0cm, 肿;裂伤:肾实质裂伤、深度小于 , 无尿外渗。 无尿外渗。 裂伤:肾实质裂伤深度超过1.0cm, Ⅲ级:裂伤:肾实质裂伤深度超过 , 无集合系统破裂或尿
此分类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此分类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Ⅰ级:全部行卧床休息治疗 Ⅱ级:卧床治疗约占85%,行修补手术 卧床治疗约占 ,行修补手术15% Ⅲ级:卧床治疗约占24%,修补治疗 卧床治疗约占 ,修补治疗73%,肾切除 ,肾切除3% Ⅳ级:卧床治疗约占22%,修补治疗 卧床治疗约占 ,修补治疗69%,肾切除 ,肾切除9% Ⅴ级:卧床治疗约占0,修补治疗 ,肾切除 卧床治疗约占 ,修补治疗7%,肾切除85% 统计学分析发现:肾损伤级别每增加一级需手术治疗的可能 统计学分析发现:肾损伤级别每增加一级需手术治疗的可能 一级 性增加15倍 而肾切除的可能性增加 倍 性增加 倍,而肾切除的可能性增加7倍。
美国创伤外科协会肾脏损伤分级
Ⅳ级:裂伤:肾损伤贯穿肾皮质髓质和集合 裂伤: 系统,血管损伤:肾动、 系统,血管损伤:肾动、静脉主要分支损伤 伴出血。 伴出血。 裂伤:肾脏破裂,血管损伤: Ⅴ级:裂伤:肾脏破裂,血管损伤:肾门血 管撕裂、离断伴肾脏无血供。 管撕裂、离断伴肾脏无血供。 对于Ⅲ级损伤,如为双侧肾损伤,应算为Ⅳ 对于Ⅲ级损伤,如为双侧肾损伤,应算为Ⅳ 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