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15篇_1

语文教学设计15篇

语文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2、学会用心理活动、典型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过程

1、展示教学目标

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茹志鹃,女,1925年参加新四军,1955年转业到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任《文艺月报》编辑,语文版《百合花》教案。1958年3月,在《延河》上发表了著名作品《百合花》,标志着她艺术风格开始形成。这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曾被茅盾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作品,赞赏这篇小说具有清新俊逸的艺术风格,是“静夜的箫声”。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各那时的同志关系”。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3、学生阅读作品,梳理文脉

师:__写了哪几个人物?围绕这些人物写了哪几件事?

生:“我”、小通讯员、新媳妇

生:送“我”去前沿包扎所、借被子、通讯员员救人牺牲,新媳妇献被子师:好.下面谁能来概括一下__的主旨?

生:(短暂讨论)“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文版《百合花》教案》。”百合花象征了军民间纯洁的感情,赞美了普通人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人民对革命英雄的崇敬与热爱。

师:概括得很好。这是__的主旨。下面我们来看,文中出现了三个主要人物,“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线索人物。

师:对,“我”是整个故事的目击者。“我”对小通讯员的情感前后是否有变化?文中找出原句为证。

生:“生起气来”----“发生了了兴趣”----“从心底爱上了这个个傻乎乎的同乡”----怀着崇敬的的心情怀想他

师:“我”眼中的小通讯员是怎样一个人呢?

生:腼腆、淳朴、勇敢、热爱生活、善解人意

师:那“我”眼中的新媳妇呢?

生:害羞

师:就此一条吗?(学生不解)新媳妇和小通讯员有——三次相遇,找出第二次学生分角色朗读,并讨论新媳妇为何开始不肯借而后来肯借了,从中再看人物形象。

学生举荐一男一女两同学分角色朗读,提议女生读得太快,不合人物性格,换一女生,略带羞涩,读完后学生鼓掌。

语文教学设计2

1、(看一组图片)中秋的夜晚,一轮明月冉冉升起,光华四射,明月照着沉睡的小山村,照着苍茫的大山,照着宁静的港湾,照着我们祖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中秋节源远流长,古时候,每当暮色降临,明月东升,祭月、赏月的活动便开始了。人们纷纷设案桌于月下,桌上有月饼、水果、饮料、芋头等食品,全家人在月光下一起团圆赏月,大人们给孩子讲起“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古老神话传说。在银色的月光下一边品尝节日佳肴,一边赏月聊天,全家人一起共享天伦之乐。

今天,每到中秋节,人们总是从百忙中抽出时间,从各个地方回到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团聚,有的夫妻相约一起赏明月,有的一家三口,吃团圆饭,还有的一大家子欢聚一堂,月亮圆了,人也团圆了。

2、说说你们怎样过中秋的?

3、齐唱《八月十五月儿明》

一、明月,入题

1、从刚才的图片中,以及同学们的回忆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是个爱月的民族,中秋节我们赏月,故事里我们讲嫦娥奔月,古诗里更有许多明月呢!你能记起几句有月的诗句吗?

2、月儿圆了,人团聚了,这是人间最温暖的时候。可是,有一些人却由于各种原因回不了家,李白就是其中一个,只好借一首古诗表达他心中的感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静夜思,去感受他的心情。

二、解题,品读

1、出示课题,谁来读读课题?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后,齐读课题。

2、这首诗你们早就会背了吧?一起背诵。

3、(看课件,听朗读),说说听出了什么?(慢,忧伤,低沉)思念的滋味是什么?让我们来看看。出示学生__,《妈妈,我想对你说》,教师深情朗诵,思念的滋味你尝到过吗?指名说。带着思念的感受读题。

4、李白也在思念,他的感受又如何呢?让我们进一步走近他吧。

⑴打开课文,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哪一句?板书:思故乡。是什么让李白想起了故乡呢?(提示读古诗前两句)

⑵重点理解:疑:好像。什么好像什么?解释后两句。

⑶师:地上铺着一层霜,给人什么感觉?李白站在像霜一样的月光中冷吗?他怎么不叫夫人给他拿件衣服啊?叫丫鬟给他端个火盆啊?师:(简介背景)当时李白

25岁离开家乡,东游淮扬,不到一年,用去银两三十余万,囊中空空,又得了一场大病。中秋的夜晚,他独自一人躺在客店里,冷冷的月光铺满了房间,你觉得他可能会想起些什么呢?

5、师:明月照在李白窗前,也照在家乡的土地上,他多么想立刻飞到亲人们的身旁啊,哪怕听听亲人的声音也好啊,可在古代这是不可能的。他只能孤独

地写下了这首静夜思,然后对着月亮深情朗诵,希望明月能带去他的思念,与祝福。你也来当一回李白吧,出示明月图,指明对月朗读,齐读。

6、你们真像小李白啊,你能完整地给我们讲讲这首诗所表达的意思吗?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7、月圆人团圆,李白孤身一人,客居他乡,望着皎洁的明月,思念故乡的情感就像潮水一般,迅速淹没了他。让我们完整的欣赏这首美丽忧伤的《静夜思》。欣赏课件后再次齐读全诗。

三、扣题,拓读

师:我国的诗人大多是忧国忧民的,又大多是命运坎坷的,他们经常流浪在外,客居他乡,思乡成了他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许多以思念故乡为题材的诗作,除了静夜思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呢?指名背诵,出示其中三首:《春夜洛城闻笛》、《泊船瓜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朗读,说说是什么让诗人想起故乡。(简要理解诗意)

四、结题,回读

漂泊在外的游子啊,总是把思念故乡的情感深深的藏在心底,但是每当夜晚来临,每当佳节来到,每当明月当空时,想到自己孤单一人,想到家乡的亲人,怎不令人低头沉思,怎不令人归心似箭哪!让我们再次深情地朗诵起这首美丽忧伤的静夜思吧!

语文教学设计3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教学设计时,存在着没有以学生为主体、不够具体明确、无法监测评估、内容不全面等表述不规范的问题,应予以规范。教学目标应具有准确性、全面性、主体性和可测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诸多变化,其中包括教师的备课。确定并表述教学目标是教师备课不可或缺的工作,它是教师备课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反映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程度和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想情况等。由于广大教师受思维定势的影响,难以改变已经习惯了的、掌握得很熟练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的表述思路和方法,在新课程的课时教学目标的表述上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有必要规范教学目标的表述。

一、教学目标的表述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以学生为主体,目标表述语的主语混乱。如,“使学生明白作文素材来自生活”、“使学生喜爱春天这个季节”、“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表述,反映了教师没有把学生作为主体。有的教学目标的表述,既用“学生”做主语,同时又用“教师”做主语。如:1学生走出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观察周边的环境,作适当的调查访问,并查阅一定的资料,进行思考,为写作准备素材。

2指导学生根据所获得的素材,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不同形式的作文,拓展作文的题材和形式。

3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明白作文素材来自生活,并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

2、“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两方面目标的表述多数比较准确,但不够具体明确,表现在行为动词的运用不够准确和没有具体的表现程度上。如,“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这一句中的“理解”“培养”笼统、模糊,缺少表现程度的规定。又如一位教师是这样表述《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的:

1了解小艇的特点,了解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

2认识小艇在威尼斯水域中的作用。

3了解小艇同威尼斯水域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目标的表述不少是“正确的废话”,似有实无,无法监测评估。如,“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真正让习作练笔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对小学生学习《爬山虎的脚》提出“学会欣赏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的内在美”的目标。有的目标表述简直成了“教学法”类的话语,如“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教学目标的表述内容不全面,存在重“知识和能力”,轻“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现象。又因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形同虚设,有的课时目标在实质上与课改前没有两样,回到了老路上——只有知识要求、技能要求。如:

1观察图画,展开想象,有创意的理解图画的意思。

2根据图意,自拟题目,奇妙构想,写一篇400字左右的作文。

这个目标表述中就没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且存在上述第二点所讲的问题。再如一位教师对《月亮湾》的目标表述如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8个生字,重点学写“绕”、“朝”。

2理解课文,感受月亮湾的美。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这个目标表述中,没有“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标,且“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无法检测。

二、规范教学目标的表述

教学目标指学生通过教学后应该达到的行为状态。教学目标包括两类,一是结果性目标——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如:“学会8个生字,重点学写‘绕’、

‘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二是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和表现等,如:“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优美的词语、句子”“用不同的句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体会不同句式的表达作用”。

教学目标的表述,一般包括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如:学生能在5分钟内,朗读完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主体条件动词程度

规范的教学目标的表述,必须具有准确性、全面性、主体性和可测性。

1、准确性

准确性是指行为动词的使用,行为条件的交待和表现程度的定位,要符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某一学段的目标,符合教材实际和学生实际,不拔高,不降低要求。这个要求是规范教学目标的前提。

2、全面性

《课标》把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纬度:“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因此,语文教学目标应该包括这几个方面,缺一不可。

3、主体性

因为教学目标指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不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什么、怎么做,行为主体应该是学生,而不是教师。由于表述目标的句子的主语是学生,“学生”二字可以不出现。

4、可测性

可测性是指目标表述明确、具体,不笼统、模糊,具有质和量的具体规定性,教师自己或他人能够依据目标去观察和检测学生的行为状态,对教与学两个方面做出合理的评价。

下面对一个存在问题的教学目标按以上所讲的四点要求来进行分析,并提出表述目标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病例:

课题:《浅水洼里的小鱼》(国标教材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8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唤醒并坚定学生关心、帮助弱者的信念;在学习中让学生体验合作的快乐。

2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对照上述四点表述教学目标的要求,可以看出这个教学目标的表述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表述不准确。1要求对课文内容达到“理解”,对于二年级学生是不妥当的。因为《课标》中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没有提到这样的程度。2课文中的`生字一二年级应“多认少写”,不是全部生字都要求“学会”“掌握”。3《课标》中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明确指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要求“理解”显然拔高了。

2、目标的内容只包括“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方面,没有对“过程和方法”方面提出目标。

3、行为主体的表述混乱。“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的主语是“学生”。“唤醒并坚定学生关心、帮助弱者的信念;在学习中让学生体验合作的快乐”的主语是“教师”。

4、目标不可测量、不可评价、不具体明确。1“唤醒并坚定学生关心、帮助弱者的信念”,不仅行为主体不正确,而且无法评价“唤醒和坚定”。2“在学习中让学生体验合作的快乐”是错误的表述,“体验”“快乐”根本无法去观察;“在学习中”是一种行为“进行态”,不是目标表述的要素,纯属废话。3“本课的生字新词”“生字组成的词语”没有明确指出是那些,对象模糊、表现程度没有规定。4“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是一句“正确的废话”,因为单靠一堂课的学习是不可能“养成”习惯的。

另外,这个目标的表述还存在条理混乱不清,有语病等问题。

除了上面讲到的外,在表述教学目标时,教师们还要注意以下几个具体问题:

1、必要时,要写出达成目标的行为条件(不是每个教学目标都要有它)。如,“允许”,“在课文中用线划出……”,“在5分钟内能默读完……”“在交流讨论时,敢于发表自己对……的见解”等。

2、一定要有具体的表现程度——一堂课后学生应达到的最低表现水准或学习水平。可以从行为动词上体现程度,该“学会”的就不能写成“运用”。也可以把表现程度描述出来,如,“至少会用……造三个句子”,“80%学生能当堂背诵全文”等。

3、表述的条理要清晰,可以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次序逐条表述,也可以表现程度的高低依次表述。

4、作为语文教师,不要在表述目标的句子中出现错别字和病句等。

规范地表述教学目标,是教师的一项教学基本功,它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对《课标》的理解情况,容不得忽视,必须引起广大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衷心希望在新课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表述日臻规范。

语文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绿线格内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隹(zhui)。

2、认识一些特殊偏旁,看图熟读与此相关的词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看图学习偏旁“隹”,并学习与“鸟、隹”有关的生字和词语。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4个偏旁,谁来认?(出示偏旁,指名认读偏旁和词语。)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识字8有关鸟儿的词语,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鸟字旁的字?

今天我们再学习1个偏旁,看谁学得好。板书课题:识字8(齐读),出示。

二、看图学偏旁

1、看图,指着鸟问:这是什么?

2、观察象形字:你们知道这两个字表示什么意思吗?你们觉得“鸟”这样写怎样?

3、小朋友们,你们会写“鸟”字吗?(指名写并予表扬)还有一个偏旁也表示“鸟”的意思,你们知道吗?出示“隹”,指导读准,并指名写。

4、小结

小朋友们,现在你们知道鸟可以用哪两个偏旁表示吗?

齐读:“鸟、隹”各三遍。

三、初步看图,读韵文

出示、观察图片

1、看一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四、指导看图,出示词语

出示挂图,观察说话。

1、小朋友们,我们先看天空有什么在飞?(相机出示词卡:老雕、大雁)

2、树村上停着一只什么鸟?(贴词卡:杜鹃)

3、再看,还有什么鸟飞得这么低?(贴词卡:乌鸦、麻雀)

4、大海上还有一只什么鸟?(贴词卡:海鸥)

五、学习生字词

1、学生自由读字词。

2、要求: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看看挂图,想想词义。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并加以指导。

4、小结规律,掌握学习方法。

小朋友们,第一行词语中的“鸦、鸥、鹃”都是什么偏旁?这个偏旁表示什么?第二行的“雀、雕、雁”都是什么偏旁?这个偏旁表示什么?

5、说话练习,出示,指名说。

六、指导书写,出示生字:杜、麻、雕、雁等。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笔顺。

2、反馈。

3、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

4、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看图读韵文,学习与“月”有关的生字和词语。‘

一、复习检查

1、认读偏旁:“隹”、“鸟”。

2、抽读生字词卡片。

二、继续看图学偏旁

1、出示上半幅图。

指出月亮问:这是什么?古时候用“”表示,那现在我们用什么偏旁表示呢?(指名板书)齐读三遍。

2、出示下半幅图。

问:这是什么?古时候用“”表示“肉”,那现在用什么偏旁表示“肉”呢?

3、小结。

小朋友们,用“月”做偏旁可表示哪两种意思?

三、初步看图,读韵文

1、看看图上有什么。

2、自由读韵文。

四、看图练习说话,出示词语

1、图上有一位老爷爷带着一个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说今天的月亮真怎么样?(词卡:明亮)明天的天气一定很——(贴词卡:睛朗)

如果今晚云很多,月亮一会儿明,一会儿暗,看东西会怎样?(贴词卡:朦胧)

2、图上有好多小朋友,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分别在图上贴出相应的词卡:弯腰、踢腿、挺胸)

3、学生自由读韵文,读准字音,边读边看图,想想词义。

4、教师检查朗读情况,并加以指导。

5、小结。

小朋友,这6个词里都有一个字或两个字是月字旁,它们表示的意思一样吗?第一行表示什么?(月亮的情态)第二行表示什么?(和肉有关系)

五、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朗、弯、踢、腿、胸

1、“开火车”读,并扩词。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学生看笔顺图,记忆笔顺。

4、反馈。

5、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

6、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六、作业设计:

1、比较字形,再组词。

鸟()鸦()朗()鹰()

乌()鸭()郎()雁()

2、写写字的部首,出示。

教后反思:

语文教学设计5

【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掌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学习背诵《过故人庄》,体会诗中的情感,积累语言。

【课前准备】

课件、学生学习资料袋。

【学习过程】

1、导入:

(直接课题揭示。)

学习“我的发现”请2生,1生扮小林,1生扮小东,读“我的发现”。

听了对话,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我的发现:

并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齐读)幻灯片出示。

再次默读我的发现,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先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先联系上下文体会词语的意思,再补充。

顺便说说平时搜集资料中的学习体会。

3、资料袋交换,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交流其他理解词语的方法。)

4、学习“日积月累”学习用上面的方法来学习《过故人庄》:

(幻灯片出示诗歌。)

请生读,把诗歌读准确、流利。

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诗意。

质疑,谁来说说看,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请运用,联系上下文的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诗意。

(幻灯片出示作业。)

5、作业交流:

让生读诗歌。

听范读。闭眼悟诗情。你听着诗歌,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齐读《过故人庄》。

背诵。

6、拓展:

课外搜集的有关友情的诗歌,课堂上交流。

7、作业:

根据《过故人庄》编写一个小故事;和同学交流写友情的诗歌,从中选择一首或几首搜集到自己的资料袋中。

语文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的词句,了解作者及哲理散文的相关知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__结构。

3.理解富含哲理的文句含义,明白作者写作意图。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富含哲理的文句含义,巩固修辞手法的运用。

2.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一个人从出生那一刻就注定着要面临死亡,每个人拥有的生命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但作家严文井却说“生命是永久的”,这又是为什么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者严文井的解答吧!

二、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一)字音

臼jiù齿茸róng毛蔓màn延凋diāo谢牛犊dú

(二)词义

兴味:兴趣、趣味。

洗涤:洗。

卑微:地位低下。

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

(三)作者简介:

严文井,原名严文锦。1915年生,湖北武昌人,作家。1934年毕业于湖北省立高中,次年到北京图书馆工作,并开始以“严文井”的名字发表作品。1939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任教。1945一1951年任《东北日报》副总编辑。到北京后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第一部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出版于1941年。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近作》《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1958年出版的中篇童话《“下次开船”港》被译成多种外文介绍到国外。《严文井散文选》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在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被授予荣誉奖。__选自《严文井散文选》。

三、品读课文,整体感知,体会作者情感。

1.读课文,明结构。

先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语调的把握。感情激烈处声音要响亮,情调应激昂;感情平静处要读得深沉些。__篇幅短小,要求学生多读几遍。其次教师范读,然后让学生探讨出课文结构。

明确:

第一部分(1)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

第二部分(2——3)通过小草和小牛犊具体表现生命永久不朽的意义。

第三部分(4——5)了解了生命的真实的意义,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

2.通过富含哲理的文句,读懂作者对生命的理解。(教师设置相关问题要求学生合作讨论解答,可以前后四桌间讨论交流。用多媒体展示问题)

(1)怎么理解文题“永久的生命”?(提示:__在哪句里出现了“永久”一词,联系文句去体会)

(2)__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

(3)怎么理解“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

(4)作者为什么说“那些暴君们能够杀害许多许多人,但是他们消灭不了生命。”

(5)“生命要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的含义。

明确:

(1)第三段第一句话“生命分开来是暂时的,合起来却是永久的”里出现了“永久”一词,作者所说的永久的生命是合起来的生命整体,不是一个个单独的生命。“永久的生命”指生命整体,这与个体生命短暂不矛盾。

语文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通过词语训练,提高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2、通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课前准备

1、搜集关于乡村生活的图片、文字以及自己独特的感受。

2、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复习词语

1、认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听写词语。

3、同学们,在学习完这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很多新的发现,试着说一说。

我的发现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屏幕显示三个句子)

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把物当作人来写)

语文教学设计15篇_1

语文教学设计15篇 语文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 2、学会用心理活动、典型细节来刻画人物形象 二、课时安排:一课时 三、过程 1、展示教学目标 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茹志鹃,女,1925年参加新四军,1955年转业到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任《文艺月报》编辑,语文版《百合花》教案。1958年3月,在《延河》上发表了著名作品《百合花》,标志着她艺术风格开始形成。这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曾被茅盾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作品,赞赏这篇小说具有清新俊逸的艺术风格,是“静夜的箫声”。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各那时的同志关系”。她说:“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一刹那里,便能胆肝相照,生死与共。”所以,《百合花》是她“在匝匝忧虑之中,缅怀追念时得来的产物”。 3、学生阅读作品,梳理文脉

师:__写了哪几个人物?围绕这些人物写了哪几件事? 生:“我”、小通讯员、新媳妇 生:送“我”去前沿包扎所、借被子、通讯员员救人牺牲,新媳妇献被子师:好.下面谁能来概括一下__的主旨? 生:(短暂讨论)“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文版《百合花》教案》。”百合花象征了军民间纯洁的感情,赞美了普通人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人民对革命英雄的崇敬与热爱。 师:概括得很好。这是__的主旨。下面我们来看,文中出现了三个主要人物,“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线索人物。 师:对,“我”是整个故事的目击者。“我”对小通讯员的情感前后是否有变化?文中找出原句为证。 生:“生起气来”----“发生了了兴趣”----“从心底爱上了这个个傻乎乎的同乡”----怀着崇敬的的心情怀想他 师:“我”眼中的小通讯员是怎样一个人呢? 生:腼腆、淳朴、勇敢、热爱生活、善解人意 师:那“我”眼中的新媳妇呢? 生:害羞 师:就此一条吗?(学生不解)新媳妇和小通讯员有——三次相遇,找出第二次学生分角色朗读,并讨论新媳妇为何开始不肯借而后来肯借了,从中再看人物形象。

语文教学设计(15篇)

语文教学设计(15篇) 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人物形象美 2、锻炼发现美的眼力,学会欣赏美。 3、在熏陶感染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课文理解,美点寻踪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点拨、讨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我想有一个家》 2、导语: “我想有个家”,这是每个人的心声。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港,一个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今天,我们一起跟着莫怀戚一家人去《散步》,去感受这个四口之家的浓浓的亲情。(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听读课文,轻声跟读。(请同学们听录音朗读课文,也可以轻声跟读) 2、问题探究: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中写了哪些人?用不同的表述来介绍。(说到三代人时点击出现幼、中、老) ——以文中小男孩的身份说说“我”有一个怎样的奶奶、怎样的爸爸、怎样的妈妈。

——你喜欢这个家庭吗?说说喜欢的理由。 ——作者讲述这个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他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说出尊老爱幼时,点击“尊、爱”。并要求学生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并插问: 假如是父亲或母亲,当尊老爱幼不能两全时,你会怎么做? 学生发言后,师小结:老人为养育我们,付出了心血,为社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理应受到家人及全社会的尊重) 学生说出中年人的责任时,(学生说不出时,师说出中年人的责任)边点边小结:中年人是家庭的顶梁柱,他一肩挑两头,上要赡养父母,下要抚育子女,责任重大。 3、师小结:课文启示我们:一家人要互敬互爱(点击),家庭才其乐融融(点击),家和万事兴。其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人与人之间也必须和睦相处,我们才能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 4、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家庭中平凡而感人的小事。(也许同学们都有一个像莫怀戚一样的幸福家庭,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往往渗透着深情的爱,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谈谈发生在自家的充满亲情事,让你的同学与你一起分享) 5、代表发言。(3名,内容要有尊老也要有爱幼) 三、品读课文,美点寻踪 1、激发:刚才同学们讲的故事非常感人。课文讲述的故事也很平凡,语言也朴素平易。但这朴实无华的小文章却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为文章中到处闪烁着美的光茫。下面我们就进行一项比赛——美点寻踪。 2、学法点拨(课件): 所谓“美点寻踪”就是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当、最生动、最形象的,给人强烈的美感、给人有力的感染、给人深刻的教育等等内容。 如生动的景物描写;感人的精神;贴切的修辞;特色的句式;含义深刻的语句;精当的用词……(以上内容指名读) 举例:美在对春景的生动描写。 3、学生看书,用笔在文中圈点,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 4、美点寻踪小组赛(一)

语文教学设计精选15篇

语文教学设计精选15篇 语文教学设计1 知识技能: 1、积累“读一读、写一写”部分的14个词语; 2、体味“雪”的含义,加强朗读训练,在反复朗读中揣摩作者的心绪; 3、学习__借景抒情和对比的表达技巧。 过程方法: 1、整体感知__的内容,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 2、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 培养独立与张扬的个性精神,做一个奔放的挑战者和战斗者。 教学重点: 品味景物描写的特点。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__语言的内在含义,领悟作者的个性精神。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品味鉴赏法; 3、自主合作探究法; 4、个别指导提示法 教学用具: 黑板、暴风影音播放器、flash8、0播放视频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音乐欣赏《塞北的雪》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或一个简短的句子来概括塞北雪的特征(指名回答)。 3、揭示课题:(播放flash视频) 那一年的冬天,在北京的鲁迅,看到一场大雪。他,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用他那支生花妙笔,慷慨淋漓地描绘了两幅迥异的雪景图——雪。

4、教师板书课题:雪鲁迅 二、听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 1、教师出示学习要求: ①听准字音,听出语气,初步把握作者情感; (温馨提示:博识消释褪尽凛冽升腾脂粉奁磬口胭脂目光灼灼朔方蓬勃弥漫旋转精魂 ) ②思考:课文描绘了哪两幅画面? 2、指明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江南的雪朔方的雪 3、它们分别在__的哪些段落?请同学们快速找出 三、品味欣赏 (一)江南的雪 1、学生自由朗读“江南的雪”语段, 2、教师出示问题:江南的雪有什么特点? 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去描绘? 3、学生发言,集体讨论;教师明确,板书:滋润美艳 4、全班女生齐读,感受江南雪的优美的特点。

语文教学设计(合集15篇)

语文教学设计(合集15篇) 语文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依据画面提示结合观察,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鼓励学生喜欢读书。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懂得遵守课堂纪律,做到先举手、后发言,初步养成发言声音响亮的习惯。 2、设立学习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正确的读写姿势,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观察与演练结合,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懂得热爱祖国,热爱学习,团结友爱,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2、教学重点 掌握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及执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3、教学难点

练习中能注意 正确的执笔、读书姿势和写字姿势。 二、教学过程: (一)课前一分钟训练:手指游戏 一座小山平地起,小拱起是小桥,小桥合拢是佛手,佛手打开是蜜桃,蜜桃打开是小花,小花打开是孔雀,孔雀打开是小手。小手小手拍一拍,拍拍小手拍拍肩,拍拍小手叉叉腰,拍拍小手拍拍腿,拍拍小手不见了。----让所有的小朋友把小手藏到背后,调整课堂纪律。 (二)教师语言生动,激情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聆听一个动人的故事的时候,当你欣赏一幅优美的画卷,想要用华美的语言夸赞它的时候,你们知道吗,这就是语文。今天,张老师将与大家一起上一节充实而快乐的语文课,大家开心吗?(开心)那么谁知道在语文课上将会学习哪些内容呢?(找学生回答:拼音、认字、识字、学习课文、听讲故事等)出示图片语文书的目录,刚才这些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我们将在今后的语文课中学习识字、汉语拼音、课文等内容,我们认识了字,学会了拼音,那我们就能读很多很多的书,从而成为一个博学的人。同学们,这样的语文课你们喜不喜欢呢?(生:喜欢)好,今天这节语文课我们就来学习《我爱学语文》(板书:我爱学语文---学生跟老师读两遍) (三)新授:

小学语文教案(通用15篇)

小学语文教案〔通用15篇〕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通用15篇〕 小学语文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p :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该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描写历史人物的感人故事。探寻他们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有利于学生的安康成长。对于贝多芬的故事,初一的学生有所理解,但其理解是粗浅的,模糊的。这篇文章以细腻的笔法,形象的描写了这位音乐巨人独特的个性和精神。走近他,理解他,学习他,是一次震撼人心的精神之旅。 二、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培养搜索信息的才能; 2.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3.学习贝多芬与命运____的精神,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学法指导:

1、速阅读的方法:不出声、不回读、不指读、不唇读,搜索重要信息; 2、读写结合法:读是根底,是吸收;写是表达,是创造。 3、自主探究法:小组间的讨论和评价。 四、教学过程: 〔一〕音乐激思,遥看大师: 播放贝多芬的作品《命运交响曲》,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沉思遐想。追问:听这曲子你想到了什么?这首曲子的名字是什么?你印象中的贝多芬是怎样的?刚刚我们与大师贝多芬进展了一次心灵的交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看看这个被称为扼住命运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说明:音乐是宇宙通用的语言,通过听,激发学生想象和阅读的兴趣,自然的导入课文,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间隔。 〔二〕整体感知,走近大师 1、快速阅读课文,读完四人一组讨论,交流。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其间主要写了几件事? 2、再谈对贝多芬的认识。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2 【教材简析】 《花钟》是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中的首篇,这是一篇很美的文章,本课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并例举了牵牛花等九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 【学生分析】本班学生基础较好,进入三年级,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但由于处在农村,对收集资料的条件有限,学生课后查找资料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和积累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以及“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等知识;语言实践中,学习作者用多种方式来表达句意。 2、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能运用多种句式进行表达。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情境为手段,利用直观的画面,引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了解花的特点。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画出喜欢的句子。引导学生自学,在自学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发现与感受。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注重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读中训练语感。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注重在语文的实践中学习和积累语言。 教学准备:与课文有关的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识花名激趣导入 1、同学们,往前看,你们看见什么了? 2、是啊,多美的花钟啊!你们还认识这些花吗?请用不同的方式和这些花打声招呼好吗?(课件出示九种花) 3、这么多花真可谓是——用书中的话进行概括(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4、过渡语:同学们闻到花朵的香味了吗?你们喜欢这些花吗?让

(可编辑)小学语文教案(15篇)

小学语文教课设计 (15 篇) 小学语文教课设计1 《乌鸦喝水》教课设计 教课目的: 1、复习、稳固第一课时所学字词。 2、经过多种方式朗诵、感悟课文;背诵课文,累积语言。 3、懂得碰到困难要认真察看,开动脑筋,踊跃想方法解决。 教课重难点: 朗诵、感悟课文;理解碰到困难应认真察看、认真思虑的道理。 教具准备: 小矿泉水瓶子多个,小石子若干,小剪刀一把(用于分组实验);动画课件一组(帮助学生理解、朗诵感悟课文)各色五角星多个(用于随机激励学生 教课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复习生字:上节课我们认识的生字你们还记得吗?让我们跟他们打个招呼吧?(出示幻灯片,复习生字) 2.读词语。 3.练习:猜一猜,连一连。 二、出示第一幅图 1.看图:小朋友看这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2.小朋友请找一找,课文哪个自然段是写这幅图的?找出 来认真读一读。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4.出示幻灯片(第一自然段),谁能读出乌鸦十分口渴、特 别焦急的语气? 5.指名读。 6.自由读。 7.齐读。 过渡语:这只乌鸦的确特别焦急,可光焦急也没有什么用啊,得想想方法呀,乌鸦想出了什么方法呢? 三、出示第二幅图

1.谁来说一说乌鸦想到什么方法呢? 2.指名读。 3.看图领会乌鸦喝水时的快乐的心情。 4.出示字幕(第 2、3 自然段),谁能用快乐的语气来读? 5.指名读。 6.谁愿意做这一只快乐的乌鸦,谈谈你用了什么好的方法呢? 7.老师演示,同学认真察看,你发现了什么? 8.哪位同学谈谈老师是怎么做的呢?(指名回答) 四、读整篇课文 五、拓展 1.议论乌鸦喝水方法的优弊端? 2.假如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该怎么做呢?小组内议论,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好。 六、板书 19.乌鸦喝水 喝不着水——想方法——喝着水

语文教学设计通用15篇

语文教学设计通用15篇 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 2、品析景物特点,感受语言美 教学重难点 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 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从中得到陶冶;在欣赏、品读养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 一起看大屏幕。 视频中的景色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齐读课题,注意“颐”字的写法。 二、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我会读”指名领读。去拼音再读。

“我会填”指名回答。图片出示理解“横槛”“画舫”。 三、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读课文,看作者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景色? (2)从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游览顺序的句子。用“~~”画出。 2、学生按要求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3、完成问题(1)。 提问:作者写了颐和园哪些地方的景色? 学生回答,师相机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4、完成自学提示(2) 提问:哪些句子能够体会作者的游览的顺序? 指名回答,师相机出示句子。 从句子中找出写游览过程的动词,指名上台画一画。 学习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 5、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具体些颐和园的景色的? 给课文分段,明确(总分总)的结构。 三、精读课文,品析景物特点,感受语言美。 1、出示自学指导:

(1)、请大家读一读长廊这一部分,找出作者描写的景物。 (2)、说说长廊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学生读书。(大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 3、说说作者描写的景物。 4、这些景物作者是按什么什么顺序观察的。 5、指名说说长廊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6、学习3~~5自然段 自学指导 1、自读3~5自然段,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 2、选择你最喜欢的景物,有感情地多读几遍,想想景物有什么特点。学生读书。 3、汇报: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描写了什么景物。 第三自然段佛香阁排云殿 第四自然段昆明湖 第五自然段十七孔桥 4、我们先来到万寿山上的佛香阁,谁喜欢“佛香阁”,读读句子 出示句子。说说佛香阁的特点。 5、谁喜欢“排云殿”读读句子,说说有什么特点? 6、喜欢昆明湖的同学来读读句子,告诉我昆明湖有什么特点?

小学语文教案(15篇)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15篇)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对普通劳动者的尊敬之情。 3、学习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能仿照课文描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透过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感受“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对普通劳动者的尊敬之情。 教学难点: 品味老人话语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学习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能仿照课文写法描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设疑激趣。 1、出示:平凡的就是伟大的。指名读、齐读。 2、为什么要读这句话呢?因为这句话是有哲理的。我相信同学们学完这节课后就会明白这句话的道理。

二、导入新课。 1、大家都有过各种各样的理想,比如做科学家、画家、医生、运动员等等。可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做这种工作呢?(板书:扫路人) 2、指名说说想不想,并陈述理由。 3、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为什么要写“扫路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这样的扫路人。(补全题目,板书:天游峰的) 4、齐读课题,突出“天游峰”和“扫路人”。 5、从课题中我们知道了什么?(课文既写了天游峰,又写了扫路人) 6、课文洋洋洒洒几百字,实际上就是写了这两个方面,那么天游峰是个怎样的山峰,这位扫路人又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三、品读课文,感悟天游峰的“高”和“险”。 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天游峰是个怎样的山峰?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用“”画出文中写天游峰的语句,读读这些语句,想一想天游峰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学生带问题默读课文,自读自画自悟,师巡回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 3、交流:(指名说,相机出示第2节、第7节(第7节最后一句不出示),抓住重点语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天游峰的高、险) ①“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险)“九百多级石梯”,(高,台阶多)“银丝”、“抛”、“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险)。教学时抓住“抛”字用换词法(落)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②“终于”、“好不得意”(以人物的心情来反衬天游峰的高和险,天游峰很高,要上去很不容易,正因为不容易,所以作者上去了才会“好不得意”) ③“顶天立地”(高)“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台阶多,要登上去很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返”(游人上去都很吃力,烘托天游峰很高很险)

语文教学教案(15篇)

语文教学教案(15篇) 语文教学教案1 童年乐趣语文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同学默读课文,了解克利斯朵夫童年宠爱音乐的故事,熟悉这个音乐天才的性格特点,进一步感知表达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2、引导同学熟悉“嗡、勉”2个生字;积累“毫不厌倦、一本正经、用心致志”等词语。 教学重点: 了解克利斯朵夫童年宠爱音乐的故事,熟悉这个音乐天才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进一步感知表达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预备:查阅搜集关于本文及《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作品的相关资料。 教学支配: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入题 在世界文学上,有一位名叫罗曼·罗兰的法国作家,花了二十多年时间细心构思、奋力写成了一部十卷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作品描写了一个德国音乐家坎坷的一生。今日,同学们要读的课文就

节选自这部作品,讲解并描述的是音乐家克利斯朵夫童年的一段生活。〔板书:童年〕 二、学习生字新词: 1、练习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展现并沟通课前同学主动积累词句等状况。 请同学们扫瞄课文,回忆你在预习时自学到了哪些字词,待会儿选择一个你最想让大家积累的介绍给我们。 3、同学扫瞄过课文后,师:我们在向大家介绍时要留意什么?〔要讲清晰、讲正确;还要讲清自己积累的方法和为什么要积累。〕 4、沟通: 5、小结:看来同学们不仅在预习时自学词句,还能依据详细状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积累,明白自己为什么要积累,真会学习。 三、初读感知 一边默读,一边思索:课文写了克利斯朵夫童年的哪些事情?是按什么挨次表达故事的? 四、再读感悟 一边默读,一边勾划:六岁的克利斯朵夫的乐趣是什么?〔板书:乐趣〕2、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留意分别用不同符号勾划出刻画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的有关语句来〕。 五、朗读表达 分角色朗读描述祖父告知克利斯朵夫那乐谱是他的“第一号作品”这部分内容的段落。

小学语文教案(集锦15篇)

小学语文教案(集锦15篇) 学校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问与力量:认会本课10个生字,重点指导“瀑”字的书写;朗读课文,能读出自己的感受。 2.过程与方法: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学习生字,连续培育同 学识字的力量;通过读课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来理解课文内容,在理 解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3.情感看法价值观:同学能够喜爱这篇课文,情愿朗读课文, 通过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对学习有着主动的看法,高度的热忱。 教学重点:在读文中把握要学习的生字,能够朗读课文,并读 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对这首诗歌内容的理解。如:珠宝的屏;如烟、如雾、如尘;一道白银;诗中人物位置的变换。 教具预备:录音机、音乐、图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喜爱旅游吗?贴图〔丁丁、冬冬〕老师和丁丁冬冬也很喜爱 旅游,他们今日邀请我们和叶圣陶爷爷一起去看大自然给予人类的一 项自然景观“瀑布”,你们想不想去看看?那就让我们和丁丁冬冬一 起去看看“瀑布”。〔同学发言老师板书“瀑布”〕 [导入的语言亲切又简洁,奇妙的告知了同学文章的是叶圣陶。]

二、指导书写: 老师板书时让同学跟着书写“瀑”字,并仔细看老师写。 1.指着“瀑”字问:想一想,这个字有没有需要提示大家留意的地方?〔同学观看并指名发言。〕 2.看黑板上的“瀑”字书写,心里提示自己这个字需要留意的地方。 3.打开书73页,在生字表“瀑”字下面写一个。写字要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要想把字写好还要做到1、2、3,想知道是什么吗?〔1〕要仔细看书上的字;〔2〕想它是怎样组成的;〔3〕一次性写好。你有信念写好吗? 4.同学写字。假如你觉得自己写的还不错,就嘉奖自己一个小笑脸。 [写字的指导是低班级教学的重点。在支配写字环节时,没有墨守成规把写字教学放在教学的最终,而是在出示课题时奇妙地解决了本课生字的难点“瀑”。同时,生字教学的环节扎实,在教学过程中给出同学写好字的方法,培育同学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随文识字 1.过渡:你们写得真仔细,丁丁冬冬都快等焦急了。轻轻把书合起来,让我们闭上眼睛,随着奇妙的音乐,一起去秀丽的大自然看一看。放音乐,老师范读课文。 [要使同学动情,老师自己首先得动情。流畅奇妙的音乐,老师动情地范读,把同学带到了文中,激发了同学的情感。]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案(十五篇)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案(十五篇)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案篇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理解启蒙以来的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你为什么认为怀特森先生是老师。 3.认识到不迷信书本和权威的科学态度是追求真理所需的可贵品质,这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教学准备老师查阅收集关于不迷信书本和权威的故事和文章。 一、回顾前文,导入新课 在前几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一位位不怕困难、苦战攻关、善于发现、极具科学精神的科学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极有个性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他是心目中的老师。(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初步理解“” 默读课文,想一想: ①课文讲了一件怎样的事? ②为什么说怀特森先生是他“的老师”?划出课文的中心句。 (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不迷信书本、也不要不迷信权威。) 三、读议结合,深刻理解“” 1、用哪些事实说明怀特森先生是我的老师?

2.老师在读这篇课文时,不禁被怀特森老师独特的教学方法所折服。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 3、怀特森先生的哪些言行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划、议) 四、回归整体,加深对科学精神的认识 1.古今中外,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的人,往往不相信书本,不相信权威。你知道哪些例子? (二年级学的《画家和小牧童》中敢于给戴嵩指出错误的小牧童;四年级学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敢于挑战权威的伽利略等。) 2.结合本单元前三篇课文,你对科学精神了解多少?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案篇二 1.理解荀子关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的论述。 2.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劝,劝勉,鼓励。学,学习。 1.我们已经粗略地翻译完了这篇课文,大家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 1.大家思考:本段一共有几个比喻句? 答:请读出并翻译前两个。

小学语文教案合集15篇_1

小学语文教案合集15篇 小学语文教案合集15篇 小学语文教案1 课文《穷人》选自小学语文教科书第十册第五单元,作者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课文讲的是渔夫和妻子桑娜,在邻居西蒙死后,主动收养她的两个孩子的故事,真实的反映了沙俄专制制度统治下的社会现实,表现了桑娜和渔夫勤劳、仁慈,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妙品质。课文用朴实、准确的语言,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真情实感。 文章的特色在于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表现了人物的美妙心灵。文章多处出现人物之间的对话及心理活动,是练习朗读的佳作。 教学目的: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练习续写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学习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练习续写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认识“恩、嘿、哦、喃”4个生字。 能正确理解以下词语:自作自受、魁梧黧黑、喃喃、忐忑不安。 可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受渔夫夫妇的高尚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生活的穷困和悲惨。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渔夫夫妇淳朴、仁慈的美妙品质和沙俄时代穷人的穷困和悲惨。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交流搜集的材料。 1、简介本文作者以及其主要作品。 2、简介时代背景。 二、自选方式,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学生读书后,要求他们提出课文中易读错的字音,读不通的句子以及不理解的词语。 仅以易读错的字音为例,学生有可能提出以下几个字: 自作自受魁梧黧黑仍旧模样勉强倾听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合集15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合集15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5个字。 2、认识笔画点竖折折钩。 3、认识一个偏旁:反犬旁“犭”,鸟字旁“鸟”。 4、知道多和少,大和小是意思相反的词。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学习正确使用量词。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目标:感受美丽的农家小院温馨的生活场景。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 三、教学难点:分辨汉字,认识偏旁。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游戏法问答法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六、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我们的农村里,有农家小院,在农家小院里,有很多温馨的场景,我们一起去感受吧。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 老师书写课题:大小多少。美丽的农家小院,温馨的生活场景。其间有黄牛、花猫的悠闲,有鸭子、小鸟的嘻闹,还有杏子、桃子、苹果、红枣的甜蜜。我们去感受一下吧。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 1、听老师读。 2、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3、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duō shǎo huánɡ niú zhī māo biān yā pínɡ ɡuǒ xìnɡ táo 多少黄牛只猫边鸭苹果杏桃 xiào niào 小鸟 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学习生字猫:音节:二拼音节,偏旁:反犬旁,结构:左右结构,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只:多音字 zhī 一只 只 zhǐ 只看见 少:多音字 shǎo 多少 少 shào 少年,年少 反义词 大——小多——少 这节课我们要记住 反犬旁“犭”,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 15篇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 15篇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 15篇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 1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越来越”造句。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认识小露珠的美丽得意。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有几个关于自然现象的谜语想考考小朋友们。 [课件出示] ⑴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雨〕 ⑵天上有面鼓,藏在云深处,响时先见光,声音震山谷。〔雷〕 ⑶闪亮透明小圆球,不大不小像豆豆。花草树叶作摇篮,太阳出来就不见。〔板书:露珠〕

2、小朋友们见过露珠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美丽得意的小露珠〔板书:小〕。 3、想不想见见这样的小露珠,听说你们说想,“小露珠”就来了。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请小朋友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字音是否读准了。生字全部读准的小朋友,同桌可以在他的生字表旁画上小红旗或小笑脸。 3、如今我们“开火车”认读生字,先读一遍生字,再组一个词。其他小朋友认真听,假如读对了,请大家跟他读一遍。 [课件依次出示]〔学会的字:红色——临粒珍披植俊戴股袭奏,认读的字:绿色——露哇钻*秆喇叭蒸盈〕重点强调“临”“珍”是前鼻音,“蒸”“盈”是后鼻音,“俊”是撮口音,“钻”是多音字。 4、认读新词 黄豆粒珍珠植物 露珠早哇草秆喇叭水蒸气水晶透明圆润喇叭花

5、课文中有几个句子,小朋友们能读准吗?要求:先读一遍句子,再读一读带点的词语。〔指名读、齐读。在读准字音的根底上,引导学生辨析、读准课文中的多音字、易错字〕“夜幕降临了,草叶上、花朵上、禾苗上出现了一颗颗小露珠。”[理解“夜幕降临”周围是黑....咕隆咚的,大地好象被一块宏大的黑色的幕布覆盖着,渐渐地,天气越来越凉了,接近地面的水蒸气就凝结成了小露珠。] “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强调“钻”是多音字,有两种读音,分别读什么,组个..词。] “一会儿,太阳公公披着云霞,爬上了东山,染红了天空,照亮了大地。”.......“霞光中,小露珠光荣熠熠,把所有的植物都装点得格外精神”[理解“光荣熠熠”]......“金黄的向日葵,碧绿的白杨树,紫红的喇叭花,还有数不尽的鲜花嫩草,都像俊俏的小姑娘....戴上了美丽的珠宝,显得更加活力勃勃。”...... “她感到有一股热气袭来”.... “喇叭花动情地吹奏着乐曲”[强调“乐”是多音字].... “小露珠向大伙儿一一辞别,她笑盈盈地说:‘我明天还会来的。’”[理解“笑盈盈”微笑的样......子]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随遇而安”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体会作者拟人的习作方法。 3.学习蟋蟀那种不辞辛苦和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激发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通过重点句段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难点: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联系以前已经学过口语交际,介绍自己的家。 2.教师引导:大家的家又美观又温馨,听得老师都想去参观一下了。不过老师这也有一间“住宅”,大名鼎鼎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称之为“伟大的工程”,那就是蟋蟀的住宅了,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蟋蟀的住宅。 (二)研读课文、自主感悟 1.结合课前预习,解决生字词,教师指导。 2.请学生快速读课文,思考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修建经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小组学习、组内交流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学习、研究蟋蟀住宅有什么特点和怎样修建住宅的。

(1)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它是怎样修建住宅的? (2)想想如果你就是一只可爱蟋蟀,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你的家或你修建住宅的经过? 把你感兴趣的句子勾画下来反复读一读,把你的理解写在句子旁边或本子上,如果还有不懂的句子或以在旁边标上问号; (3)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质疑。 2.全班交流、答记者问 (1)小“蟋蟀”们汇报介绍“我的家”即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如何建造。 (2)其它小组的同学可扮演小记者向这组同学质疑,进行答小记者问。 3.再读课文,谈感受;感悟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请学生们展示课前搜集成果。 分享把自己收集到的动物住宅和它们修建住宅的图片、文字资料或关于作者的相关资料。 (2)此时此刻想对蟋蟀或其它动物想说的话写下来,畅所欲言。 (五)小结作业,收束课堂 最后是本节课的小结作业环节,教师对本堂课的学习进行小结,一方面总结收获,另一方面鼓励学习积极性,为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课下则请学生观察自己喜欢的动物的习性。 板书设计: 四、教学反思 本组的单元导语提示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也提出了语文实践活动的要求。因此在进行本课教学时,从单元要求出发,在教学中学生既要在学习课文时仔细体会课文的作者是怎样观察的,还要在课后认真观察周围事物,学习写观察日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而作为教师则要引导学生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去认识世界,了解世界,不断培养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因此在巩固提高以及小结作业部分,反复强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2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15篇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15篇

1、陶罐和铁罐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请大声读课文,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学生读课文。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一开始铁罐瞧不起陶罐,后来陶罐被当成宝贝,铁罐却消失了) 三、朗读对话,体会神态 1、写铁罐看不起陶罐的是哪几段? 2、读1至9段,找出对话,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 3、老师告诉你们一个读好课文、读好对话的秘诀,就是找到提示语,找到表示表情、态度的词语。表示表情和态度的词语叫“神态”的词语。 4、快速阅读1至9段,找出神态的词语。 思考并讨论:你觉得铁罐像个什么样的人?(板书:傲慢、轻蔑、恼怒) 5、表演:这些神态谁表演的最像。 6、这3个神态的词语能不能互换顺序?为什么? 7、读出越来越生气、越来越蛮不讲理的语气。 8、陶罐呢?他是什么神态?(板书:谦虚、争辩、理会) 9、陶罐争辩什么?他懦弱吗? 10、读出谦虚但并不懦弱、坚定的语气。 11、你们看,找对这些表示神态的词语,对话就读好了。只要根据提示语,找到感觉,带上表情,课文一定能读好。

12、读了对话,“奚落”这个词语意思知道了吗?(用很尖刻、很难听的话,去嘲笑、讽刺别人)“相提并论”呢?(两样东西好坏差不多,可以放在一起比较) 13、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体会性格 从这些对话和神态中,你知道这是一只怎样的陶罐和一只怎样的铁罐。(板书:盛气凌人、傲慢无理、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谦虚有礼、坚定、有志气、据理力争) 第二课时 一、朗读第10段,感受事物的变化 1、时间飞逝,时代起了什么变化?读第10段。 2、覆灭是什么意思? 3、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正是我们上一课学的道理) 二、朗读对话,体会不同的结果 1、一只骄傲的、盛气凌人、瞧不起别人的铁罐和一只谦虚有礼但并不懦弱的陶罐,结果一样吗?读11至17段。 2、用自己的话说他们两个的结果:陶罐被人发现,仍然光洁、美观、朴素,很有价值,被当成了宝贝;铁罐却不见了。 3、铁罐哪里去了?(生锈腐烂了) 4、上节课,老师教给大家一个读好对话的秘诀,怎样才能读好对话? 5、马上边读边找到神态的词语(惊讶、兴奋、高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