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精选17篇)

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精选17篇)

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精选1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精选1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二小是为了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光荣牺牲的小英雄。教育学生热爱小英雄,学习小英雄。

【教学重点】

重点是通过课文学习,知道小英雄王二小是如何机智、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的。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记本课生字。

难点是有些词语学生不容易理解。

【课前准备】

1、挂图或投影片。

2、生字词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八路》讲的是一个勇敢的、爱学习的小八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讲儿童团小英雄王二小机智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的课文。

你们知道什么是儿童团吗老师告诉你们: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建立的少年儿童的组织,叫儿童团。参加儿童团的孩子叫儿童团员。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儿童团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要看清拼音,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读音。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提醒学生注意“王”的韵母是后鼻音。“常”的声母是翘舌音,韵母是后鼻音。“军”、“前”、“面”三个字的韵母都是前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和指导长句子的停顿。

四、教师范读:(或放朗读课文的录音)

讨论:

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只要意思大体上说正确就行。)

五、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2、出示投影片(或挂图)。提问:

王二小正在干什么?

(板书:放牛、放哨)

理解“放哨”。

3、“放牛”和“放哨”两件事同时做,书上用了什么词把它们连起来(用“一边……一边……”连起来。王二小又放牛又放哨,两件事同时做。这么做不耽误放牛,更重要的是借放牛做掩护,帮助八路军放哨,监视敌情。)

4、指导朗读: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要读出赞扬的语气。

5、轻声自由读第2自然段:

讨论:

敌人为什么叫王二小带路(敌人走到山口迷了路,敌人以为王二小

是个放牛娃,而不知道他是给八路军放哨。)

结合学生看过的影视片,理解“扫荡”。

6、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

7、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第3、4自然段。着重提示理解如下几个问题:

⑴哪个词语最能体现王二小机智勇敢的精神(“顺从”是听从的意思。“装着顺从”是假装听从。这是为了让敌人想念他。这样就能把敌人带进八路军埋伏圈,然后消灭掉。)

⑵“埋伏圈”是指周围有八路边埋伏的地方。“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说明周围都是八路军,敌人被包围了。

⑶为什么称王二小是小英雄(他为了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而光荣牺牲了,所以称他是小英雄。)

8、指导朗读:

“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加点的词要重读。要表现出王二小暗中喜悦的心情。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要读得低沉,表达出沉痛、惋惜的心情。

9、齐读第5自然段,要读出八路军取得战斗胜利喜悦的心情。

六、朗读全文(齐读、指名读)

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篇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8个会认字,会写9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感受在微风吹动下,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养成仔细观察和敢于想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朗读课文,正确认读会认字和正确书写会写字。

2、难点:从读中领悟风来了时周围的情况。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谜语,想猜猜吗?(课件出示:谜语)有个小娃娃,真是没礼貌。

见到小树摇一摇,吓得树叶哇哇叫。

见到小花逗一逗,摘去她的太阳帽。

师:我来读,你来猜,看看谁最聪明?

师:这个小娃娃是谁呢?

生:风

师:你们猜对了,(课件:揭示谜底)

(设计意图:学生都很喜欢猜谜语,谜语导入会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热情,让学生了解风的特点,带着好奇心学文。)师:同学们你们有谁见过风吗?(指名回答)

生:在树叶动的时候我知道风来了。

师:恩,你看到的是风使事物发生的变化。你见过风是什么样子的吗?生齐说:没见过。

师:风是这样的神奇,看不见,摸不到,但是有些同学却能感受到它的到来。师: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7课《风》,去看看叶圣陶爷爷笔下的风是什么样子的?(板书课题)指导“风”字书写的笔顺。第二笔是横斜钩。里面先写撇后写点。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请同学们将书打开翻到第45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看看课后认字表里的字在文中都组了哪些词?在文中圈画出来,并大声地读一读你所画的词和词语所在的句子。(设计意图:语言文字的学习要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汉字的理解,为运用语言文字做好铺垫。)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都画了哪些词?

生:见过和但是知道波纹在哪儿游戏

师:现在老师把生词宝宝请出来了你还认识吗?(课件出示:生词)生:认识。

师:谁愿意用你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

生读

师:见过的过在这里要读轻声,请大家跟老师来读“见过”。“哪”这个字念nǎ,但是后面加上一个儿,就要发儿化韵了读nǎr,跟老师再来读一读、师领读,学生跟读、

师:把生词中的字宝宝请出来了你还认识吗?请同学们以小组开火车的形式来读。

师:谁愿意来区分一下这三个字(课件出示:到、道、倒)

生:第一个道是到处的到,第二个道是道路的道,第三个倒是倒垃圾的倒。师:同意吗?很好,他是用组词的方式来区分同音字的。

师:这两个字怎样区分?(和、合),谁愿意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呢?课件出示:1和2合

()作()并

()平我()你

生:汇报

师:不难看出,第一个和不但可以表示和睦、和谐的意思,还可以起到连接的作用,比如我和你,你和他,除了人以外还可以连接什么?

生:铅笔和橡皮。

生:桌子和椅子。

生:

师:你们可真聪明。那么第二个合则是表示结合到一起的意思,看来我们只有理解字的意思,才能更好地运用汉字。

二、课文分析

师:看来,这些生字宝宝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现在把他们送回到文中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将课文读得更好了!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这首小诗共有几小结,标一标自然段的序号。

师:谁愿意来说说,这篇小诗歌共几小结?

生:三小结

师:现在老师想请三名学生分别来读一读这三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一想你是从哪里知道风来了。

(设计意图:学文要从整体入手,所以要让学生读整篇文章)

生:分小节读文。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风来了。

生:树叶颤动、河水起波纹、花儿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来了。

师相机板书:树叶颤动、河水起波纹、花儿点头。

师: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一小节,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想一想此时的风是什么样的风?

生:大风

师:说说理由?

生:课文中插图里的大树都被吹弯了。

师:你观察得很细致,不过这里的插图为了让大家更明显地看到风,画得比较夸张,可能误导了你,快让我们来看看课文,里面的词语会给你一些提示。生:我认为是小风。

师:小风其实就是微风,你从哪看出是微风?

生:颤动,

师:颤动就是只微微地振动,老师手里拿了一张纸,吹气,大口气吹纸飞起来了,而轻轻吹纸师微微抖动,同学们这就是颤动,所以此时吹过的是微风,谁愿意读一读试着读出微风吹过树叶颤动的样子?

生读

师:我没有感受到树叶颤动。同学们微微的颤动,风吹得很轻,我们要把“颤动”读得轻一点。谁还愿意来读?

生读

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微风吹过,大树抖动着他的枝叶,仿佛在空中舞蹈,多美啊?现在谁愿意想象着来读,读出你的感受。

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委、补”等8个生字,会写“员、青”等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自己有信心,懂得用适当的方式展示和表现自我;愿意为他人服务。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教学设想】

本课识字量不大,可以在指导学生自读课文的基础上,采用交流读与评价读相结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识字。“我选我”,这是多么简单的三个字。但是说出这句话是需要勇气的,特别是小学生,“我选我”的意义,远远超出了选劳动委员这件事情本身。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对自己要有信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课题导入

1、板书课题,学生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畅所欲言。

二、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相正音。

3、小组分自然段朗读。

4、全班齐读。

三、朗读感悟

1、默读课文,想一想,“我选我”这句话是谁说的?我选我干什么?

2、再自由读课文,告诉大家自己读懂了什么?

3、指导有感情朗读。

4、讨论交流:

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⑴自由发言。

⑵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进一步体会。

四、创造性的演读课文

1、师生表演。

2、小组内表演。

3、各组推选优秀“老师”、“王宁”上台表演。

五、认读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已经和生字成为好朋友的大声叫出朋友的名字。

2、找一找:

师出示生字卡片,生从文中找出它的朋友,并叫出他们的名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出示带有生字的短文,引导学生读一读,巩固生字。

二、读课文,回忆课文内容

1、齐读课文。

2、发表见解:你认为王宁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三、找优点

1、小组内互相说说同学的优点。

2、集体交流。

3、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优点。

4、教师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因此,我们对自己要有信心。

四、句子训练

1、课件出示:

李小青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

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是李小青。

2、学生练习读。

3、仿照例子说句子:

课件出示:

刘爽是我的好朋友。

小明是我的同桌。

4、学生练习。

五、学写生字

1、小组讨论课后“我会写”中的生字,应该怎样写才能写得漂亮一些。

2、集体交流,互相提醒,教师范写点拨。

3、学生描红仿写。

【板书设计】

爱劳动

王宁有礼貌我选我

关心集体

【教学后记】

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学生较感兴趣。识字放在熟读课文之后,学生掌握较好。在指导学生感悟课文时,也是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从效果上看,二年级的孩子对课文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还应适当进行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从课文延伸到实际生活,让学生发现自己以及别人的优点,增强自信心。课后的读读说说,在读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训练,有的同学有时会出错,应多加练习。

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篇4

【教学目标】

1、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教学重点】

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

【教学难点】

1、体会人物的心情。

2、课前进行一个词语积累的训练:我们要描写优美景物时常常

要用到一些好的词语,我们平时要注意积累,老师说一个,大家认真听,微微清风,谁能像我这样也这样说几个词语,教师板书。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有一段情,流传千古,令人荡气回肠,有一个故事世代久远却历久弥新,成为歌颂友谊的千古绝唱。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伯牙绝弦》。这是一篇文言文,是继我们学习了《杨氏之子》之后与文言文的又一次亲密接触。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加喜欢文言文,为自己的文学积累加上更加厚重的一笔。

板书课题:

伯牙绝弦

2、谁能读一读课题,指名读,齐读。

3、伯牙绝弦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是何魅力让它流传千古仍能动人心弦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读不好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4、指名读文,指导注意句子的节奏和停顿。教师做范读。读好语气词。注意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

二、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书读百遍,其意自见,我们已经读通了文章,接下来,就要读懂文章,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读懂文言文的好方法。(结合注释、工具书、讨论交流等)学生自学,然后进行交流。

2、都读懂了吗?交流一下你都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没读懂。

⑴通过解题,让学生理解“绝弦”的本意和变通的含义。学会因文而异,理解词语,不机械翻译。

⑵“善”的含义,理解在文言文中同字不同意的情况,具体词要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善哉”可以怎么理解?体会表示赞叹的作用。

⑶理解2、3句,谈出各自不同的体会,说自己的理解,具体体会“善鼓琴、善听”。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利用课前练习积累的词语

进行仿句训练,体会语气。教师和学生分别扮演伯牙,子期,进行仿句训练。深化“善鼓琴、善听”。通过“若、似”理解文言文中同意不同字的情况。

⑷假想伯牙听到的他人的赞美和子期的赞美又和不同,进而深一层理解“知音”的真正含义。想象伯牙无知音时的痛苦和遇知音时的兴奋。

⑸再读课文,理解“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体会知音含义。感受知音难求,二人互为知音。

⑹通过“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体会伯牙丧友之痛。为什么要“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如何破琴,如何绝弦?感受伯牙认为世上再无知音的心情。再扣课题。

三、拓展内容,深化情感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传说,俞伯牙与钟子期是在江边相识。当时,伯牙在船上鼓琴,子期在岸边听见,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二人从此成为知音。无奈,月由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钟子期不幸染病身亡!子期死后,伯牙曾到子期的墓前悼念。面对子期的坟墓,伯牙情不自禁地想起了自己鼓琴,子期听琴的情景──写下了一首短歌: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

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篇5

一、设计理念:

以读为本,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读中体会,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并注重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力求使相互交融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有效达成。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姿势、轮流、情况、慢吞吞、注视、热烈、持久、鼓励”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英子的内心情感。

3、懂得要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

三、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英子在掌声前后的情感变化。

四、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第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凸显“掌声”

今天这么多的老师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示欢迎?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跟掌声有关,你们想学吗?(相机.板书:掌声)

二、初读课文,感知“掌声”

1、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A、通过预习,哪个同学知道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在这个故事中,同学们在一节课上鼓了几次掌?两次掌声前,英子表现是怎样的?两次掌声之后,英子又有哪些表现和变化?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B、分段读文

2、抽读句子检测生字

三、细读课文,感悟“掌声”

1、画出描写两次掌声的句子,自读

2、指名朗读写两次掌声的句子(出示课件)

(1)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

(指导揣摩带点词语,体会掌声的不同寻常,朗读好句子。)

A、学生试读、抽读、评读。

B、看到英子站到讲台的那一刻,教室里的掌声为什么热烈而持久?

(板书:鼓励)

(2)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引导自找重点词语,读好句子。)

A、指名读

B、生质疑,师生交流(板书:赞美)

3、指导朗读描写英子表现的句子。

师:在这两次掌声中英子有哪些表现呢?

A、学生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用“~~~~~”画出掌声之后英子表现的句子。

B、师生交流

C、比较句子:请同学们比较一下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

(1)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抓住“终于”一词,体会英子心情,读懂犹豫原因)

(2)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出示课件)(抓住“泪水流了下来”,揣摩英子内心。)

(3)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深化:当英子讲完故事的时候,教室里又响起热烈的掌声,此时此刻,英子怎么做呢?从这动作中你体会到什么?如果你是英子的话,你会说什么?

四、拓展延伸,内化“掌声”

1、朗读诗歌〈〈爱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2、在课文当中我们把爱化作了一阵掌声,其实我们就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心的世界里。在我们生活当中爱又可以怎样表达?

3、学了这篇课文,你想给自己布置什么作业呢?挑自己最感兴趣的去做吧!

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篇6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小英在掌声前后的变化以及掌声的内在含义。

课前活动:

课间十分钟,同学们玩得快乐吗?你们都玩了些什么?(生自由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课前的了解,老师知道同学们生活得很开心,就像快乐的小天使,自由自在地玩耍、嬉戏。而我们故事中的小主人公小英又怎样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小学语文课文《掌声》。

二、前后对照,感受小英变化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小英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你从哪句话或哪个词中体会出来的)

(1)【投影出示1】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位叫小英的同学,她总是默默的坐在教室的一角。

若学生答不出则听老师读画横线的话。

第一遍去掉“默默”,让学生体会“默默”说明了什么。第二遍去掉“总是”,再次体会“总是”说明了什么。第三遍去掉“一角”,体会“一角”又说明了什么。

(2)整个这句话,我们读出了什么样的小英?(自卑、忧郁、孤单、沉默,板书:自卑忧郁、孤单)

(3)是什么原因让小英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请同学们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

(4)过渡:同学们,面对自卑的小英,面对孤独的小英,面对忧郁的小英,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小英灿烂的笑容,阳光般的微笑,勇敢地站起来,和同学们快乐地嬉戏……)

2、你们真是有爱心的好孩子,在大家的祝福声中,小英真的变了,让我们来看看改变后的小英。

(1)【投影出示2】说也奇怪,从那次演讲以后,小英像变了一

个人似的。她不再忧郁,她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

(2)这句话这样读行不行:她不再忧郁,她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甚至还和同学们一起交谈、游戏……(不行)为什么?(走进舞蹈房,更加说明小英敢于正视和挑战自己的缺点,树立起生活的信心)(3)你认为省略号还省去了什么?谁来补充?(去图书馆上体育课排练课本剧参加演讲比赛)

(4)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小英呢?(活泼、开朗、自信,板书:活泼、开朗、自信)

(5)真替小英的变化感到高兴呀,就让我们一起祝贺她,高兴地来读读第5段吧!

(6)小英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能从你的朗读中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吗?(分组读1、5两段。)

(7)是什么让自卑的小英变得如此自信与乐观?是什么化解了小英的忧伤与孤寂?是什么给小英的生命注入了蓬勃的活力?是……?(掌声)

(8)从哪儿找到答案的?(指名读小英的来信)

过渡:掌声竟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

三、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

1、默读有利于思考,请同学们默读

2、

3、4自然段,画出描写小英动作、神情变化的句子。

2、指名读学生划出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你有没有感受到小英的变化?哪些变化?(鼓励学生用“先、然后、最后”来说,如:小英先是胆怯、自卑、痛苦,然后变得感动,最后是感激。)下面就让我们来细细体会小英的变化。

3、体会小英的胆怯、自卑、痛苦和无奈。

【投影出示】胆怯、自卑、痛苦、无奈

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的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1)谁来读第一段话?

小英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在那一刹那,小英首先想到的是什么?男生齐读。

(2)自由读第二段话,注意体会带点的词语。

“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小英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小英想上去吗?(不想)为什么?小英能不上去吗?(不能)为什么?

因此,从“慢吞吞”、“眼圈儿红了”我们体会到小英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女生齐读。

(3)师: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小英终于——(引读)。

小英一摇一晃地向讲台走去,走去,每一步都像他的心情一般的沉重,【投影出示】小英一边慢慢地走着,一边地想:。

(4)齐读大屏幕上的三段话,好好体会小英内心的那种自卑、痛苦和无奈。

4、体会小英的感动。

(1)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骤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

(2)从“骤然间”你能读出什么?(掌声响的突然,掌声响的让小英出乎意料. 说明大家的不约而同,包含着大家浓浓的情,深深的爱)听到这突如其来的掌声,小英内心是多么的——(生答:感动)(3)假如你就是小英的同学,你想通过掌声告诉小英什么?

【投影出示】:我想对小英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英,只要有勇气,再难的事也能成!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是最好的!你是最棒的! 小英,你终于战胜了自己. 我们支持你. 我们相信你)(4)谁再来读第一次掌声?把你想说的话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投影出示】感动

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指名读,评读。(评:小英一定能听懂你的掌声!谢谢你的掌声!小英感动了!)

(5)当小英结束了演讲的时候,大家又给了她经久不息的掌声.是什么样的演讲震撼了大家呢?老师找到了小英的演讲稿,但有部分已经模糊了,请我们同学来当一回小英补全它.

【投影出示】

早晨,当你们背着书包跑进校门的时候,我;

课间,当你们尽情嬉戏的时候,我;

双休日,当你们跟随父母去爬山,去郊游的时候,我;

特别是当我看到爸爸,妈妈为了给我继续治腿而四处借钱时,我。

(6)学生填写指名演讲(哪位小英愿意上台演讲,让所有听课的老师来聆听你的声音,欣赏你的表情,与你一起感受小英的内心)学生鼓掌(经久不息)

(7)这就是经久不息的掌声,现在你又想通过掌声告诉小英什么?

(小英,你的演讲太棒了! 小英,你真行,我们都为你高兴!)

(8)听了同学们话,小英的内心是多么的(感激)无数感激的话语在她的心头涌动,她想说: ……(指名说)(感谢同学们,我会珍惜你们的支持。我会更加努力的)

5、体会小英的感激。

(1)她什么也没说,只是感激地(引读)

【投影出示】感激

小英向大家深深地拘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

(2)此时真是无声胜有声啊!你的内心和小英的内心一样吗?请把你的感受表现在你的脸上,溶进你的声音里。谁愿意再读这句话?(指名读)

6、是啊,掌声使小英鼓起了勇气。掌声使小英的心和同学们的心紧紧连接在了一起,掌声表达了同学们对残疾人的关爱。

【投影出示】生配乐朗诵(掌声响起来)

掌声是一首美妙的歌,

能唤起人们的勇气!

掌声是一朵芳香的花,

花香能够使人振奋起来

掌声是一轮早晨的太阳,

能给我们带来一缕阳光!

掌声是一把钥匙,

可以打开勇气的大门!

掌声是一片宽阔的海洋,

能把害羞淹没!

掌声是闪闪的星星,

能把孤独的黑夜照亮

四、总结升华,读背作者感想

1、学生读完后,教师深情地读——【投影出示】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1)“掌声人人需要”:需要的其实是鼓励和关爱,人都有身处困境的时候,都离不开别人的——掌声,因为它代表——关爱鼓励,“珍惜别人的掌声”就是把它化为动力,同时也不要忘记,把你的关爱鼓励献出——那世界就没有(擦板书:忧郁自卑孤独)只有(乐观、开朗自信)

(2)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这感人的哲理,并把它铭记于心。试背7段(放背景音乐小学语文课文《掌声响起来》,会背的全起立背诵。

2、爱心不仅仅是掌声,谁来说说你在生活中是怎样表达爱的?

(爱是一杯热茶,爱是给爷爷奶奶捶背,爱是给无家可归的小鸟搭窝……)

【投影出示】配乐朗诵(爱的奉献)

爱是一阵热烈的掌声

爱是一句友善的话语

爱是炎炎夏日一缕清凉的风

爱是寒冷严冬一杯温热的茶

爱是瓢泼大雨中一把小花伞

爱是……

(1)爱还是什么?(爱是黑暗中的一支蜡烛)

(2)投影出示:一青年志愿者标志,学生读上面的语言: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3)同学们,记住这句话(引读: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世界充满阳光,充满温暖(在板书上加……)

3、最后请同学们向后转,说声谢谢老师们,并把感谢的掌声送给他们。

作业:

在学校里,在家里,在社会生活中,处处需要掌声,需要爱,你想把这掌声,这爱献给谁呢?说说吧。(机动)也可回家写在日记本上

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篇7

知识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正确读准“症、镇、姿势、落、调”等。

(2)明确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2)培养学生质疑、释疑;

(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

情感目标:

整个教学贯穿“爱”的情感渲染,使学生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

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要人的

关心和鼓励。初步领略心理健康的意义、生命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中重点句子,领会英子在掌声前后的不同情感。难点是通过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体会英子的心理变化。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观察身边残疾人的生活都有哪些不便,周围的人是怎么帮助他们的。

2、准备生字卡片。

3、制作课件。

〔课前欣赏〕

2022年残奥会吉祥物发布直播现场中的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怒放的生命》。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航,揭示课题。

1、利用课前欣赏,引发学生表露真情。

2、老师深情小结,揭示课题。

3、师生共写课题。

二、整体感知,学习新词。

1、以不同的方式通读课文。

(读的形式有自愿读、鼓励读、个读、小组赛读)

2、概括读书感受。

3、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4、同桌合作读句子,老师相机点拨新词。

三、品读词句,体会情感。

1、妙引“一摇一晃”。

2、渗透学习方法一。

3、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英子一摇一晃的句子。

4、学生反馈,男女分读。

5、观看视频,发现问题,回归文本。

6、寻文释疑,理解第一个“一摇一晃”。

7、说英子,板贴小结。

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精选17篇)

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精选17篇) 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精选1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精选1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课教学设计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9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二小是为了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光荣牺牲的小英雄。教育学生热爱小英雄,学习小英雄。 【教学重点】 重点是通过课文学习,知道小英雄王二小是如何机智、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的。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记本课生字。 难点是有些词语学生不容易理解。 【课前准备】 1、挂图或投影片。 2、生字词卡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八路》讲的是一个勇敢的、爱学习的小八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讲儿童团小英雄王二小机智勇敢地和敌人作斗争的课文。 你们知道什么是儿童团吗老师告诉你们: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建立的少年儿童的组织,叫儿童团。参加儿童团的孩子叫儿童团员。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儿童团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要看清拼音,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读音。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读音,提醒学生注意“王”的韵母是后鼻音。“常”的声母是翘舌音,韵母是后鼻音。“军”、“前”、“面”三个字的韵母都是前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和指导长句子的停顿。 四、教师范读:(或放朗读课文的录音) 讨论: 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只要意思大体上说正确就行。) 五、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 2、出示投影片(或挂图)。提问: 王二小正在干什么? (板书:放牛、放哨) 理解“放哨”。 3、“放牛”和“放哨”两件事同时做,书上用了什么词把它们连起来(用“一边……一边……”连起来。王二小又放牛又放哨,两件事同时做。这么做不耽误放牛,更重要的是借放牛做掩护,帮助八路军放哨,监视敌情。) 4、指导朗读: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要读出赞扬的语气。 5、轻声自由读第2自然段: 讨论: 敌人为什么叫王二小带路(敌人走到山口迷了路,敌人以为王二小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精选14篇)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精选14篇) 小学语文教案篇1 教学内容 识字3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课型 综合课 是否集体备课 否 教材分析 识字3是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的开篇课文。它是以对子的形式呈现,内容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对子情境优美,语言精炼,读起来琅琅上口,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同时,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能使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妙,享受大自然的神奇,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对对子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在极富感染力的语境中教师应该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大自然的实际,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教学目标 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产生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学会对对子。 教学难点 自己创编对对子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关于大自然景物的课件。 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个家园中有各种自然景观、花草树木和小动物们,我们大家都爱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识字3就是描写一些自然景观的,而且它还是一首对子歌,你们有兴趣读一读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努力读通句子。 2、指名(多人)试着读课文。 3、齐读课文。 4、用笔划出生字,自己学一学,也可以和周围的同学交流讨论。 (三)理解词语,学习生字 按小节学习课文,学会生字,弄懂词语的意思。 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大屏幕展示第一节的文字和图片内容) 2、自由读读一下这些字(课件显示以下生字:雾、霜、霞、朝),看看这些字有什么特点?用什么好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识字? 1)“雾、霜、霞”三个字都是雨字头。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篇) 下文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篇)》,您浏览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5篇)》正文如下: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出塞》,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极力营造诗意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品悟字词,联系所学诗歌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戍边将士的同情、以及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豪情壮志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大意,读悟结合,体味诗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温故知新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了边塞诗的名篇——王之涣的《凉州词》,谁来背诵? 我们一起背诵《凉州词》。 (出示该诗,并配边塞图片)

谁来说一说学了这首诗后的体会吗?(边塞的的荒凉、孤独、寂寞)师:是啊,边塞,长河落日、大漠孤烟、茫茫戈壁、荒凉孤寂。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一位年轻的诗人来到西域游历,看到了边塞的风光,见证了边塞的金戈铁马,于是,他挥笔写下被历代诗评家视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出塞》,这位诗人就是27岁的王昌龄。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诗歌(点击课件,板书课题:出塞,齐读课题。) 二、读通诗歌,理解诗意 1、出示整首诗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出塞》这首诗。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读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诗歌读通顺。 师:好,谁来读一读《出塞》。请你,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词当中的一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念错。 师:读的字正腔圆,请坐。(读的真不错,读出了节奏……) 师:我们一起来读。(生齐读) 2、师:读古诗不但要读正确,读出节奏,而且要尽可能地读出诗的味道来。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师评价)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出诗的味道。(生齐读) 师:同学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请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朗读,你的眼前仿佛出现怎样的画面?(配乐《凉州曲》朗读) (预设:明月,边关,师板书)(讲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互文的写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15篇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15篇

1、陶罐和铁罐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请大声读课文,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学生读课文。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一开始铁罐瞧不起陶罐,后来陶罐被当成宝贝,铁罐却消失了) 三、朗读对话,体会神态 1、写铁罐看不起陶罐的是哪几段? 2、读1至9段,找出对话,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 3、老师告诉你们一个读好课文、读好对话的秘诀,就是找到提示语,找到表示表情、态度的词语。表示表情和态度的词语叫“神态”的词语。 4、快速阅读1至9段,找出神态的词语。 思考并讨论:你觉得铁罐像个什么样的人?(板书:傲慢、轻蔑、恼怒) 5、表演:这些神态谁表演的最像。 6、这3个神态的词语能不能互换顺序?为什么? 7、读出越来越生气、越来越蛮不讲理的语气。 8、陶罐呢?他是什么神态?(板书:谦虚、争辩、理会) 9、陶罐争辩什么?他懦弱吗? 10、读出谦虚但并不懦弱、坚定的语气。 11、你们看,找对这些表示神态的词语,对话就读好了。只要根据提示语,找到感觉,带上表情,课文一定能读好。

12、读了对话,“奚落”这个词语意思知道了吗?(用很尖刻、很难听的话,去嘲笑、讽刺别人)“相提并论”呢?(两样东西好坏差不多,可以放在一起比较) 13、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体会性格 从这些对话和神态中,你知道这是一只怎样的陶罐和一只怎样的铁罐。(板书:盛气凌人、傲慢无理、自以为是、自高自大谦虚有礼、坚定、有志气、据理力争) 第二课时 一、朗读第10段,感受事物的变化 1、时间飞逝,时代起了什么变化?读第10段。 2、覆灭是什么意思? 3、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正是我们上一课学的道理) 二、朗读对话,体会不同的结果 1、一只骄傲的、盛气凌人、瞧不起别人的铁罐和一只谦虚有礼但并不懦弱的陶罐,结果一样吗?读11至17段。 2、用自己的话说他们两个的结果:陶罐被人发现,仍然光洁、美观、朴素,很有价值,被当成了宝贝;铁罐却不见了。 3、铁罐哪里去了?(生锈腐烂了) 4、上节课,老师教给大家一个读好对话的秘诀,怎样才能读好对话? 5、马上边读边找到神态的词语(惊讶、兴奋、高兴)。

小学语文教案(通用15篇)

小学语文教案〔通用15篇〕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通用15篇〕 小学语文教案篇1 一、教材分析^p : 《音乐巨人贝多芬》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文章。该单元所选的文章都是描写历史人物的感人故事。探寻他们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有利于学生的安康成长。对于贝多芬的故事,初一的学生有所理解,但其理解是粗浅的,模糊的。这篇文章以细腻的笔法,形象的描写了这位音乐巨人独特的个性和精神。走近他,理解他,学习他,是一次震撼人心的精神之旅。 二、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培养搜索信息的才能; 2.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3.学习贝多芬与命运____的精神,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学法指导:

1、速阅读的方法:不出声、不回读、不指读、不唇读,搜索重要信息; 2、读写结合法:读是根底,是吸收;写是表达,是创造。 3、自主探究法:小组间的讨论和评价。 四、教学过程: 〔一〕音乐激思,遥看大师: 播放贝多芬的作品《命运交响曲》,要求学生闭上眼睛沉思遐想。追问:听这曲子你想到了什么?这首曲子的名字是什么?你印象中的贝多芬是怎样的?刚刚我们与大师贝多芬进展了一次心灵的交流,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看看这个被称为扼住命运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说明:音乐是宇宙通用的语言,通过听,激发学生想象和阅读的兴趣,自然的导入课文,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间隔。 〔二〕整体感知,走近大师 1、快速阅读课文,读完四人一组讨论,交流。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其间主要写了几件事? 2、再谈对贝多芬的认识。

小学语文教案优秀14篇

小学语文教案优秀14篇 【教材简析】 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俺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示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同学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规范》提倡培养同学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同学自主选择资料。而《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不只是俺国文化史上一绚烂的瑰宝,是学习祖国语言的典范,也是同学喜欢读、乐意读的好书。教学中,保护同学的好奇心,求知欲,充沛激发同学主动读书的意识。 【教学目标】 1、认知8个生字: 读读记记“灵通、迸裂、避暑、楷书、造化、顽劣、明明朗朗、喜不自胜、天造地设、伸头缩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石猴出世的经过,体会石猴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课文是古代文言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读通相关句子,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及小说《西游记》。 2、同学准备: 查找字典、资料自学课文,理解难懂的字词并做出注释,标注出实在不理解的字词。 【公开课教案】 一、漫谈“悟空”,揭示课题 1、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 (孙悟空) 你能用几句简单的话语来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孙悟空吗? 2、同学们,这个嫉恶如仇、英勇无畏、而又极具反抗意识的孙悟空从哪儿来?又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俺们就学习《猴王出世》,了解石猴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孙悟空是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同学通过电视、书籍已经对他有了初步的了解,漫谈悟空引发了同学学习本文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精选10篇)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范文(精选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9个字。 2、认真观察两幅图,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认真看图,理解课文内容,发挥学生合理想象,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发挥学生合理想象,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爱护花草树木吗?平时是怎样爱护它们的?你们为什么这样做呀?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的第2课,(教师板书)齐读课题,什么事把联系在一起的呢!快快打开书看一看。 二、指导学生看图(图略) 1、出示第一幅图 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来的?图上画的有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出示第二幅图 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 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从哪儿看出来的?图上有谁,在干什么?

3、我们看看课文是怎样描述这两幅图的,打开书。 三、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己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画出本课的生字和会认的字。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同桌互相交换检查,看看画出的字和标出的自然段是否正确。 4、抽读生字和会认的字。指导学生读准“有、穿、冷、热”这几个字。 四、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1、自己读读第一段 (1)提问:读后你知道了什么?文中的“我”指的是你自己吗? (2)听老师范读,你听出什么了? (教师范读时把“我、门口、小”这几个词读得突出些。) (3)学生自己练习读。 (4)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5)指名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己出声读第2段,边读边标出有几句话。 (2)同桌互查标句子是否正确,互查后说说每句话讲的是什么。 (3)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 板书:穿衣,不冷。 (4)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 教师范读时,突出“暖和的衣裳”。 (5)学生练习读,同桌互读。 (6)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够。 (7)引发学生想象:假如你是小树,你会对爷爷说些什么呢?(目的是通过小树感谢的话,进一步体会人类对树木的保护。)(8)出示填空练习,为背诵打好基础。 ()天到了,()给小树穿上()。小树()了。 口头练习填空后,试着背一背。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精选15篇)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精选15篇〕 小学语文教案篇1 【教材简析】 这篇童话是按照故事开展的顺序记叙的。先讲三个牧童发现树林里一口老泉已经不涌泉水了,他们主动带来锄头、铁锹,疏通泉眼,开沟引水,砌井加盖。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人们能喝到干净的泉水。再讲智慧的女儿看见了他们的所作所为,称赞他们做了一件好事,并祝他们幸福。这时,三个牧童并不理解什么是幸福。智慧的女儿没有直接告诉他们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弄明白。接着讲十年以后三个牧童又在小井旁边相遇。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的好处:有了泉水,树木茁壮成长,人畜可以随时饮用。他们为此感到快乐。回忆各自十年的生活经历,他们对幸福是什么有了比拟深化也比拟一致的体会:因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好处而感到幸福。最后讲智慧的女儿再次出现,她概括了他们的体会,提醒了幸福的含义。 故事情节奇异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文中“智慧的女儿”突然而来,飘然而去。她肯定、赞扬三个牧童疏通泉眼的劳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理论弄明白什么是幸福;在他们有了体会

之后,提醒幸福的含义。她就像有着无穷智慧的导师,指引三个牧童去理论,去发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智慧的女儿这一形象在文中起到了“魂”的作用,正是这一人物形象,使整个故事变得神秘而有趣,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学情分析^p 】 四年级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阅读才能、感悟才能和语文综合运用才能,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选择这篇课文一方面考虑到学生喜欢读童话故事,另一方面那么是故事富有哲理,可以引发学生对幸福的考虑,对生活的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上课时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渲染、激活课堂气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达成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 【教学目的】 1.认识6个生字。 2.朗读课文,懂得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3.能和同学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理解故事内容,教学的难点是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所讲的幸福的含义。

小学语文教案(通用17篇)

小学语文教案(通用17篇) 小学语文教案(通用17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学习并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品读句子,从文中优美的语句中感悟琴声的美妙。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教师板书课题,导:琴声美妙悦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先生写的《弹琴姑娘》。 2、学生齐读题目,教师强调“琴”字书写。 3、导入:这是一位怎样的姑娘呢?她弹出的琴声又是怎样的呢?请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教师提出新要求:掌握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然后强调要点。字音:“滞”是卷舌音;“锲”读“qiè”,不能读成“qì”;“券”读“quàn”,不能读作“juàn”。 3、学生再读生字新词,读中巩固、积累。 4、指名反馈:文中反复用了什么词语直接描写小姑娘弹出的琴声? (学生: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5、指名用自己喜欢的音调和节凑读一读这一词语。

6、师:对于作者来说,这“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声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7、找出相关词语。教师出示:( )的琴声 8、集体反馈,教师填词,并指导学生读一读。(好听)的琴声(悠扬、像夜莺般、……) 9、教师小结:是呀,多么美好的琴声啊!对作者来说它悠扬而熟悉,还有甜味儿,像夜莺、流水般,让人觉得安慰、亲切、优美、轻松。 10、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思考:围绕弹琴姑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三、想像画面,感悟琴声 1、教师:同学们,究竟是什么打动了儿童文学家的心,让他对一个小女孩如此钦佩?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字里行间去寻找原因,用波浪线画出那一幅幅将琴声融为一体的美丽景色。 (1)学生默读勾画,教师巡视。 (2)指名反馈,教师出示相关语段。 生:“只要琴声一响,雨点就……,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师:“只要……就……洒在……洒在……也洒在……”,用排比句式将春雨和琴声描写融为一体,雨声与琴声交织出美妙的音乐。谁再来读? 生:“人们都到街头、湖滨广场,公园里去乘凉仍然不断的传出好听的琴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师:是啊,闷热的夏日里,窗口动听的琴声仍不断,难怪作者会边走边想像边钦佩这弹琴人。是谁又让天高气爽的秋日更加恬静呢? 生:“晴朗的夜里,月牙儿分为清明…………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师:琴声声声入耳,“我”是赞叹不绝。读出冬日琴声迎接风雪夜归人的感受。 生:“冬天的寒夜,…………” 师:琴声给作者留下怎样的印象?让作者有怎样的想法?请同学们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2 【教材简析】 《花钟》是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中的首篇,这是一篇很美的文章,本课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并例举了牵牛花等九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最后扩展开去,谈到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其做法很奇妙。 【学生分析】本班学生基础较好,进入三年级,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对大自然充满了好奇。但由于处在农村,对收集资料的条件有限,学生课后查找资料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学习和积累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以及“为什么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等知识;语言实践中,学习作者用多种方式来表达句意。 2、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能运用多种句式进行表达。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情境为手段,利用直观的画面,引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了解花的特点。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画出喜欢的句子。引导学生自学,在自学的基础上交流自己的发现与感受。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学习作者表达的方法。注重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读中训练语感。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注重在语文的实践中学习和积累语言。 教学准备:与课文有关的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识花名激趣导入 1、同学们,往前看,你们看见什么了? 2、是啊,多美的花钟啊!你们还认识这些花吗?请用不同的方式和这些花打声招呼好吗?(课件出示九种花) 3、这么多花真可谓是——用书中的话进行概括(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 4、过渡语:同学们闻到花朵的香味了吗?你们喜欢这些花吗?让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案例(10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案例(10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案例(篇1) 一、教材简介 本课是一则寓言,讲的是小河与青草的一段对话。从中可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学会“青”的正确书写,认识其他生字。 过程和方法: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体验。 情感和态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自然界万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时领悟到做人要谦虚谨慎,要多看到别人身上的长处。 三、设计理念 1、以学定教,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关注学习主体的自主建构,相信学生,让学生使用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来充分展开自主学习,发挥教师“组织者”的功能。 2、低年级学生的定向能力尚处在较低的层次,他们的注意状

态仍然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易被直观、新异的刺激活动调动起来,激起学习的兴趣。 3、读中品位,培养阅读理解的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是建立在感悟体验基础之上的,朗读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重要环节。教学中要做到以读为本,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形式多种多样。力求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四、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小河与青草》 齐读课题 2、把“与”换个词吗? (二)、精读课文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 贴图出示:小河说说:()的小河 在小河边贴上:青草说说:()的青草 2、出示课文第一小节 (1)问:小草就一丛吗?课文中哪个词告诉我们的? 请学生起来贴图:长满青草 (2)指导读:小朋友,美吗?用美美的语气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3、师:小河边为什么会长满青青的小草呢?我们来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 出示第二、三小节(第一次对话) (1)小草对小河说了句什么话? 出示一杯清水:你们觉得这杯水怎么样? 在杯底放上一张小鱼图片,请学生上台观察,问:你看到了什么? 师:这就叫“一眼能看到底”,老师送给大家一个词语:清澈见底 自读词语,指名读,齐读。 谁能夸夸小河? 自读,指名读,齐读。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的方式来理解“清”、“一眼能看到底”,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同时,让学生多读多悟,并注意语词的积累] (2)听了小草的话,小河骄傲了吗?他怎么样了,说了什么? 指名读小河的话 出示:紧紧抱住个别读 师:谁能来把这个词语表演一下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1 一、训练目标 通过对体态语的训练增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训练重点 1.了解体态语在口语表达中的作用。 2.练习在口语表达中辅以体态语。 三、训练方法 通过一些具体的材料加以训练。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训练步骤 (一)分析体态语 明确:体态语包含手势、眼神、其他面部器官动作及身体动作。 1.手势 手势在口语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 两人会面,一般先握手。握手有力,常常是热情、友好、高兴的表现;握手无力,常常是敷衍、冷漠、魄力不大的表现。 谈话时,双手背后,常表现出自信、思考或悠闲;手指有小动作,表现出不耐烦、不感兴趣或不以为然;用手指摸额头,表现困惑或害羞;两手指尖相合形似尖塔,表现出充满自信;两手指尖相合形似倒尖塔,表现出心情平静,愿意倾听意见,等等。手势,是人内心活动的外化,当然可以帮助我们表达我们的想法。

在体态语中,眼神是最重要的。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人之精神,归于二目”,眼睛能够传达出最细微的情绪波动。 一般说来,在谈话中,目光注视着对方的前额,是一种严肃办公事的态度;目光注意对方双眼与嘴部之间的三角区,是一种较亲切的交往的态度;目光捉摸不定,或不敢正视对方,常常是胆怯、害羞,或内心有隐秘;目光移向别处,可能表现出厌恶或拒绝;注视时瞳仁放大,常常表现出爱和兴奋等。 3.其他面部器官 其他面部器官也对表达有辅助作用。眉毛上耸,常表现惊讶、欣喜或害怕;单眉上扬,表现询问、不解;嘴角上翘,常表现乐观、豁达,好交;嘴角向下,则常表现悲观、不满或固执;手摸鼻子,常表现不相信对方或自己尚有怀疑;手摸耳朵,则表现自我欣赏或想打断对方话题。 4.身体 人的身体动作也可以表现人的心态是充满信心,还是不安、恐惧;是专注倾听,还是兴趣不大,都能从人的动作中表现出来。 在口语交际中,非语言因素与语言因素总是相辅相成的。表达者的体态语,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表达的内容;我们自己的体态语,也可以帮助别人理解我们。—般说来,在登上讲台的一刹那,我们就力求体态风度能使全场听众肃然起敬或注意力集中;在开口表达以后,又力求让听者有安静和谐的气氛,最忌轻佻作态、哗众取宠。总之,体态语的运用,要出于自然,恰到好处。 (二)练习 1.规定练习(十分钟) (1)指出下面三段文字中体态语的具体表现,并讨论它们的作用。 ①在举世瞩目的抗洪抢险斗争中,一位县委书记正在全县干部会上做鼓动演说,演说是这样结束的:“广大的干部群众们,我们一定能截住肆虐的洪水……”只见他右臂向正上方高高举起,而后迅速有力地将五指分开的手掌猛地劈向前方。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秀6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秀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化工作者,可能须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安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小编细心为您带来了6篇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假如能帮助到您,小编将不胜荣幸。 篇一: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驾驭生字难词。 2、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3、精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 4、体会散文常见写法及语言特点。 5、学会;描摹形象阅读法;。 6、感受时间的珍贵。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分析文章主要内容及写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以;太阳下山明朝还会爬上来,花儿谢了还会再开,我的青春小鸟飞走不回来;引出学习的主要内容——我

们的青春会一去不复返,实在值得珍惜。 二、简介作者 朱自清(1898—1927),现代散文家,诗人。字佩,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炼、文笔秀丽著称。代表作有、、等。 三、朗读感知 (一)朗读指导 一读课文,精确流畅。 文中注释字词,随文订正。 二读课文,精确流畅有感情。 忧虑、着急——惶恐——后悔——发奋(不甘心) 相互评议,学习,改进。 三听读课文录音,领悟有感情地朗读。 四读课文,仿照课文录音,有感情地朗读。 (二)整体感知 1、文体——散文话题——时间 人称——;我;——【亲切、自然、真实;便于作者干脆抒发感情,以激起读者的共鸣。】 主要表达方式——描写时间匆忙时间本身(匆忙)虚度年华(匆忙) 抒情因时间本身(匆忙),而感忧虑、着急 因虚度年华(匆忙),而感惶恐——后悔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通用17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篇1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感受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很多、形态各异的特点,了解卢沟桥成为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事物的方法。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了解卢沟桥的狮子的特点和这座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建筑的原因;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具: 挂图或投影;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在北京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它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中外驰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它更因为抗日战争由此开始,成为一处革命纪念地。这座桥叫“卢沟桥”。我们今天一起学习这篇看图学文着重写卢沟桥的狮子的看图学文。 二、出示表现卢沟桥全景或远景的挂图或投影,引导学生观察,

使他们感受到卢沟桥十分壮美,桥上的石狮子多得数不清 三、看看课文是怎样写这座桥的。听录音朗读。 四、学习生字,书写生字词 生字:歇雕厘甚至蹲概异侵衅驻具 “甚”、“至”是翘舌音;“雕”是三拼音,读时不要丢掉介音“i”。书写时“厘”上不要加点;“蹲”的右半部不要少横;“概”是木字旁,中间最后一笔是点;“异”上半部是巳”。“侵”、“衅”是前鼻音,“驻”是翘舌音,“具”的ü上省略两点。书写时,“侵”注意右半部的写法,“衅”左半部最后一笔是提,“具”的里边是三横。 生词:歇后语雕着厘米甚至大概形态各异淘气 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大多在民间流传。 甚至:在课文中有进一层的意思,说小狮子小到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了。 形态各异: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五、初步理解课文。 1、齐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写了卢沟桥的什么?着重写了桥上的狮子的什么特点。 六、作业 读课文,其中第二自然段要多读几遍。 抄写生字词。 小学语文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正确书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浪读课文。 3、培养儿童在困难面前不退却的坚强意志。 二、教学时间 两课时 三、教学流程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5篇)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5 篇) 篇1: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贯彻“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形式、以培养语文素养为目的”的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学、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探索的过程”。 二、活动目标 (1)反省自我、认识自我、调整自我。 (2)积累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阅读联想能力,培养深层思维能力。 (3)培养合作精神、感受语文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活动流程 第一课时 1.教学目的 学习阅读漫画的基本方法;培养阅读思考的习惯;训练阅读联想能力;培养深入思考能力。 2.活动内容 (1)阅读联想与思考:阅读漫画《决心》、《不合作》,思考、讨论下列问题(亦可二选一。活动时间:5~6分钟):

①复述漫画的意思(要求抓住主题、表达准确简练)。 ②你有类似的经历吗?你身边有类似的人或事吗? ③为何会发生这种现象? ④怎样克服这种现象? (②~④题是联想、思考题,是以①为基础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联想和思考习惯,并在长期的训练中形成思维能力。) (2)课堂交流:每个学习小组推选代表,陈述小组的思考和讨论结果,其他成员可以补充。每组发言时间不超过3分钟。(约20分) (3)表达与沟通训练:把学生的发言和自己的想法写成一篇短文。(15分钟) (4)根据活动进行总结。安排奥运背景下的课外阅读思维练习。 3.思考链接 “刘翔奇迹”与“女网黑马”的背后。(奇迹的创造和黑马的产生既需要外部环境,也需要内在质素。课文上的漫画《决心》是从哪个角度给我们这方面的启示的?) 4.拓展阅读 刘翔、李婷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说过大意相同的话,且和《决心》的寓意相吻合,请同学们查找新闻报道,找出他们说过的话,记在笔记本上。 5.启示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通用15篇)_2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通用15篇〕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通用15篇〕 小学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学习、积累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2、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七月的天山》,积累写法,在习作中迁移运用。 3、阅读并背诵楹联。 4、参与以“文明公民”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撰写建议书。 5、写自己的一次游览经历。 教学重点: 1、学习、积累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2、写自己的一次游览经历。 教学难点: 参与以“文明公民”为主题的社会调查,撰写建议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积累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2、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独立阅读《七月的天山》,积累写法,在习作中迁移运用。 3、阅读并背诵楹联。 教学重难点 交流、总结本单元的阅读收获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学习了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如今让我们一起步入“语文百花园”,在这里回忆旧知、学习新知、大胆理论、习作表达,使我们的语文才能再上一个新台阶,有信心吗? 二、“温故知新”栏目的学习 1、读读书上的这三句话,想想它们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

2、看,学习小伙伴已迫不及待的说出了我们的发现,快读读“泡泡框”的话。 3、学以致用,你也能把景物描写的生动、形象。读读练习题的要求。 问:“仿照例子”怎么理解?我们仿的是什么? 〔仿写法,就是在描写景物时,赋予它人的神情、动作和情感。〕 学生开头脑筋,大胆想象,完成练习。 通过读的形式交流自己的仿写。 三、“拓展与交流”栏目的学习 一个单元学习之后,可以通过什么形式交流彼此的阅读收获的?看,这是“丫丫”和“宁宁”和我们的书面交流。 对,我们读到的是“阅读笔记”,从内容看,丫丫阅读中更多的感悟了一些阅读方法,宁宁注重了文章的写作技巧,这些对我们的读写才能进步都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说,用心阅读,你会从中汲取很多有用的东西。 想一想,在前四课阅读中,你的收获是什么?可以说,可以写?写的形式多样,可以摘录,可以仿照样子学写阅读笔记。 四、“阅读平台”栏目的学习 阅读《七月的天山》,理清文章的层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秀10篇)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优秀10篇)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心得体会、策划方案、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竞聘演讲、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insight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mpetitive speeche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小学语文考试课教案模板(共17篇)

小学语文考试课教案模板(共17篇)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是小学语文组×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 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时间控制3分钟) 1、教材分析 《xx》是××版小学语文xx年级xx册第xx单元的第xx篇课文,该单元以xx为主题展开。《xx》是一篇精读(讲读)课文,主要描 述的是(文章大意)。课文虽然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层次清晰,描写生动、细致,充满诗情,给人很深的启迪(这部分可以从课文 的地位、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概括)。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第一阶段:1—2年级;第二阶段:3— 4年级;第三阶段:5—6年级)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 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我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能够认读本课生字、词。 2、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理解课文,抓住重点语句,了解重点语句所隐含的情感 色彩。(如:对表达情感的作用学习主人公——的美好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一句话): 难点(一句话):

4、教学时间:(根据要求安排)根据课文内容需要,将安排2、3个课时。(若为几个课时,则说明现在讲的是第一课时,同时后 面讲课过程中要说明第一段主要讲说明等。) 5、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和学法(时间控制1分钟)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归纳课文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结合xx年级学生阅读实 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 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 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那么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 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勾画出优美词句,真 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我将以五个环节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兴趣是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 通过多媒体播放/展播(引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画面,例如歌曲、人 物的形象画面等),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为课文的学习奠 定情感基础,进而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时空距离。随后揭开 课题,简要阐述课文的主要内容,顺势进入第二环节。 第二环节 (要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目的/效果怎样?):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 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大 声自由朗读,并要求一边读一边想象(写景:美丽的景象;写人: 活动的情景),把自己最喜爱的语句多读几遍,教师适时对某些容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通用17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通用17 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称、象等13个生字,会写再、象等6个字。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4.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善于观察,勤于动脑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演示曹冲称象过程的投影片及实验模拟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式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板书:称。人们称一件东西是想知道什么?(想知道那件东西有多重。)你们见过别人称大象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大象的故事。(板书:象) 二、初读 课前同学们读过课文,现在我请一个同学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希望读准字音,不加字,不丢字。(被指定的学生读后,其他同学给他正音) 三、读书讨论,比较称象方法 1.曹操为什么要大家想办法称象?请大家读读第二自然段后回答。(相机板书:议论) 2.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便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 请你们看第三自然段,跟我学读这一句。(教师读,学生跟着读,自己读。) 3.曹操提出这一问题后,官员们是怎么议论的?(指板书上的议论,指导读官员们说的话) 思考: (1)官员们想用什么办法称象? (2)曹操听了他们的称象办法后是什么态度? 四、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 1.师过渡:官员们提的两个办法都不好,曹操不同意,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后他是怎样说的?(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2.曹冲的这个办法是用几句话说清楚的? 生:(读书、画序号、讨论) 师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影片进行演示曹冲称象全过程。 (1)这四句话里的第一句告诉我们什么?(学生读第一句,老师板书:上船、画线)在哪画线?用投影片演示。 (让一个学生指投影片上的船舷) (2)在船舷的什么地方画线?再仔细读这一句。 生: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线。 (3)接着,老师用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线后接着干什么、在什么情况下停止装石头、最后怎么知道大象有多重等问题,诱导学生读懂曹冲说的四句话中的二、三、四句,并分别板书上岸、装石头、沉到线、称石头、石头一共的重量=大象的重量。 4.在此基础上,老师用一组模拟物让学生演示曹冲说的办法。 学生各自准备后让四名学生演示。大家读一句,该生演示这一句的内容。 五、课外活动 同学们,课文里说石头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刚才我们的演示没有称给你们看。如果你们有兴趣的话,在课外活动或者在家里,把刚才的演示再做一做,然后把石头称一称,把大象称一称,看石头和大象是不是同样重,好吗? 第二课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