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初三化学沪科

上海初三化学沪科

初三化学沪科是上海市初中化学课程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理解。通过实验和理论知识的结合,学生将学习有关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等基本概念。

在初三化学沪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接触到各种有趣的实验,例如酸碱中和实验、金属与非金属反应实验以及氧气的制备实验等。这些实验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初三化学沪科还涉及到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学生将学习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的特性和周期趋势,了解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机制,以及学习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和计算化学反应的摩尔比例等。这些知识将为他们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三化学沪科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解、实验演示、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等。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三化学沪科的学习中,学生将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和探索。他们将发现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食物的烹饪、药物的制备以及环境保护等。通过这些实际应用,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化学的重要性。

初三化学沪科的学习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还提高了他们的实验技能、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同时,它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学生将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

初三化学沪科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它旨在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理解。通过实验和理论知识的结合,学生将学习有关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等基本概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实际应用,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三化学沪科的学习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上海初三化学沪科

上海初三化学沪科 初三化学沪科是上海市初中化学课程的一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理解。通过实验和理论知识的结合,学生将学习有关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等基本概念。 在初三化学沪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接触到各种有趣的实验,例如酸碱中和实验、金属与非金属反应实验以及氧气的制备实验等。这些实验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初三化学沪科还涉及到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学生将学习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的特性和周期趋势,了解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机制,以及学习如何书写化学方程式和计算化学反应的摩尔比例等。这些知识将为他们在高中化学学习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三化学沪科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讲解、实验演示、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等。通过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三化学沪科的学习中,学生将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和探索。他们将发现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食物的烹饪、药物的制备以及环境保护等。通过这些实际应用,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化学的重要性。

初三化学沪科的学习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还提高了他们的实验技能、观察力和分析能力。同时,它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学生将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分享。 初三化学沪科是一门重要的科学学科,它旨在培养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理解。通过实验和理论知识的结合,学生将学习有关元素周期表、化学键、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等基本概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实际应用,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三化学沪科的学习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初三化学沪教版知识点最新大全

初三化学沪教版知识点最新大全 初三化学沪教版知识点有哪些你知道吗?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一起来看看初三化学沪教版知识点最新,欢迎查阅! 初三化学沪教版知识点 1、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多变一分解反应:一变多 置换反应:一单换一单复分解反应:互换离子 2、常见元素的化合价(正价): 一价钾钠氢与银,二价钙镁钡与锌,三价金属元素铝; 一五七变价氯,二四五氮,硫四六,三五有磷,二四碳; 一二铜,二三铁,二四六七锰特别。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茶(查)、庄(装)、定、点、收、利(离)、息(熄)”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盛装药品,连好装置 “定”试管固定在铁架台“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收”收集气体“离”导管移离水面 “熄”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4、用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 “一通、二点、三灭、四停、五处理” “一通”先通氢气,“二点”后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 “三灭”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四停”等到室温时再停止通氢气;“五处理”处理尾气,防止CO污染环境。 5、电解水的实验现象: “氧正氢负,氧一氢二”:正极放出氧气,负极放出氢气;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为1:2。 6、组成地壳的元素:养闺女(氧、硅、铝) 7、原子最外层与离子及化合价形成的关系: “失阳正,得阴负,值不变”:原子最外层失电子后形成阳离子,

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价;原子最外层得电子后形成阴离子,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价;得或失电子数=电荷数=化合价数值。 8、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 固体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弹弹;块固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 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 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玷污,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忘记。 托盘天平须放平,游码旋螺针对中;左放物来右放码,镊子夹大后夹小。 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试纸测气先湿润,粘在棒上向气靠。 酒灯加热用外焰,三分之二为界限。硫酸入水搅不停,慢慢注入防沸溅。 实验先查气密性,隔网加热杯和瓶。排水集气完毕后,先撤导管后移灯。 9、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顺序背诵)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 铜汞银铂金高中化学知识 1、氯气(Cl2): (1)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成液氯,易溶于水。(氯气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者排饱和食盐水;液氯为纯净物) (2)化学性质:氯气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很容易得到电子,作强氧化剂,能与金属、非金属、水以及碱反应。 ①与金属反应(将金属氧化成最高正价) Na+Cl2===点燃2NaCl Cu+Cl2===点燃CuCl2

化学九年级上沪科版知识点

化学九年级上沪科版知识点 化学是一门关于物质组成、性质和转化的科学。在九年级上册,上海科技教育版化学课本中,涵盖了一系列基础的化学知识点。 本文将通过讨论一些重要的化学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 掌握这门学科。 一、物质的分类 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单位。根据物质的性质,可以将物 质分为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三类。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 成的纯物质,例如氧气和金属铁。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以 固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例如水和二氧化碳。混合物是由两种 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物质,例如空气和海水。 二、溶液的制备和性质 溶液是溶质溶于溶剂而形成的均匀透明的物质。在制备溶液时,溶质的质量或体积与溶剂的质量或体积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溶液的性质取决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例如溶解度、导电性和酸 碱性等。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最 大量。导电性是指溶解在水中的某些物质能够导电,其导电性的

强弱取决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酸碱性是指溶液中酸性物质和碱 性物质所表现出的特性。 三、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化学元素,如铜、铁和铝等。金属 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特点。非金属则是指除金 属外的其他元素,如氢、氧和氮等。非金属通常具有较低的导电 性和导热性,并且往往是脆性的。 四、化学反应和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是物质发生转化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经过 一系列的反应步骤,形成产物。为了描述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 被使用。化学方程式由反应物、反应条件和产物组成。化学方程 式不仅告诉我们反应中发生了哪些物质的转化,还可以用来计算 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从而帮助我们进行实验和计算。 五、酸碱中和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在酸碱中和反应中,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例如,氢氧化钠(NaOH)与盐酸(HCl)反应会生成氯化钠(NaCl)和水(H2O)。酸碱中和反应具有一

沪科版初三化学上册每日背诵-分子、原子、离子

分子、原子、离子 1.宏观上物质由元素组成,微观上物质由微粒构成。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分子构成的物质有:水、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 原子构成的物质有:金属(铁、铝、铜等)、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等) 离子构成的物质有:氯化钠、硫酸钾、碳酸钙等 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而不同微粒具有不同性质。因此,对于物质而言,这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由构成该物质的微粒保持。 例如: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由二氧化碳分子保持;汞的化学性质由汞原子保持;NaCl 的化学性质由Na+和Cl-保持。 2.分子、原子的主要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分子的性质 ①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 × 10-26kg,一滴水中约有1.67 × 1021个水分子) ②分子间有一定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减小。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 ③分子在不停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④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4.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更小的粒子——原子。 5.原子 (1)原子的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的粒子。 (2)化学变化的实质化学变化中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开形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物质),这就是化学变化的实质。 6. 核外电子(—)质量太小,忽略不计。 原子构成 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质量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一个中子也带一个单位质量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显电中性的原因是: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它们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 性相反,所以呈电中性。 7.离子是带电的原子 阳离子:Na + Mg 2+ Al 3+ 阴离子:Cl - S 2- N 3- 离子虽带电,形成化合物后不显电性,如NaCl 不带电。 8.分子 原子 阳离子 阴离子 -e -e +e +e

2023学年沪科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3学年沪科版九年级化学全册教案(含 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本教案的目标是引导九年级学生对化学知识进行系统研究,并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通过本教学,学生将能够: - 理解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概念; - 掌握化学键的形成和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 理解溶液、酸碱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特征; - 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本教案将按照沪科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的顺序安排教学内容,包括以下章节: 1. 物质的分类与常见性质 2. 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 3. 化学键的形成与性质 4.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5. 溶液与酸碱

6. 氧化还原与电化学 教学方法 本教案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 - 讲授:通过讲解掌握基本理论知识; - 实验: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化学现象; - 讨论: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 演示:展示化学实验过程和结果,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理解能力有所提高。他们在实验操作中表现积极,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正确分析与总结。然而,有些学生对于化学概念的把握还不够牢固,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巩固训练。同时,我也应注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改进教学设计,加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通过更多的案例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

题。我还计划与其他科目的老师合作,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科整合能力。 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改进至关重要,我将持续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化学教学。

沪科版九年级上化学教学计划

沪科版九年级上化学教学计划目标 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九年级上学期的化学知识和 实验技能,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和实 验实践,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研究成绩和研究动力。 教学内容 本教学计划涵盖了九年级上学期的化学课程,主要内容如下: 1. 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室安全知识 2.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3. 化学键和化合物的命名与化学方程式 4. 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制备 5. 氧化还原反应和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对比 6. 非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7. 燃烧及其应用 8. 聚合物的合成和应用

教学方法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帮助他们建立起化学的基础。 2. 实验:通过实验实践,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化学现象,培 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促进学生之间的 合作和交流,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 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评估 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研究效果,本教学计划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

1.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讨论贡献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技能、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3. 小测验:定期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4. 期中考试:对学生在半个学期内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估。 5. 期末考试:对学生在整个学期内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估。 教学资源 本教学计划所需的主要教学资源包括: 1. 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 2. 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 3. 多媒体设备和课件 时间安排 本教学计划的时间安排如下:

九年级化学沪科版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沪科版知识点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作为九年级学生,了解并掌握化学的基本知识点对于学习和应用化学知识都非常重要。在本文中,我将为大家总结九年级化学沪科版的知识点。 一、化学的基本概念 1. 物质与质量 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占据空间并具有质量和体积。质量是物质的重量,通常用公斤或克来表示。 2. 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以一定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3.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物质在不改变其化学组成的情况下的可逆变化,化学变化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后的不可逆变化。

二、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 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液体具有固定的体积但没有固 定的形状,气体既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固定的体积。 2. 物质的溶解和酸碱中和反应 溶解是将固体溶于液体或气体溶于液体的过程,酸碱中和反 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3. 金属与非金属 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非金属则相反。 三、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 1. 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产物。 2. 化学反应类型

化学反应可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不同类型。 3.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化学反应可放热或吸热,反应过程中能量发生变化。 四、电解和电化学 1. 电解和电解质 电解是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时,正负电离子在电极上的还原和氧化过程。 2. 电化学电池 电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例如原电池和干电池等。 3. 电解反应和电池反应 电解反应是电解质发生化学反应,而电池反应是电化学电池产生电能的过程。

九年级沪科版化学知识点

九年级沪科版化学知识点 一、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1. 原子 在化学中,原子是构成化学物质的基本单位。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而电子环绕在原子 核外。 2. 元素 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数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元素由字母 符号表示,如氧元素为“O”,氢元素为“H”。 3. 分子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形成的。 分子可以由相同或不同的元素组成。 4. 化合物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通过化学反应形成。化合物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不同于其组成 元素。 5.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涉及到电子的转移。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些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而其他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 二、化学反应 1. 反应物和生成物 反应物是参与化学反应的物质,生成物则是在化学反应中形成的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通过化学方程式表示。 2. 反应类型 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离子反应等。 - 合成反应:两个或更多物质结合形成一个新的物质。 - 分解反应:一个物质被分解成两个或更多的物质。 - 置换反应:一种物质取代另一种物质形成新的物质。 - 离子反应:涉及到溶液中离子的反应。 3. 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是化学反应发生的快慢程度。反应速率受温度、浓度、催化剂和表面积等因素的影响。

三、酸碱中和反应 1. 酸和碱 酸是一类能够产生H+离子的物质,碱是一类能够产生OH-离子的物质。 酸和碱可以通过中和反应相互中和,产生水和盐。 2. pH值 pH值是用来衡量溶液酸碱性的指标,pH 值越小,溶液越酸,pH 值越大,溶液越碱性。 3. 中和指数 中和指数是表示某种物质中和酸碱溶液所需的滴定体积。 四、氧元素的化合物 1. 氧元素的化合反应 氧气在许多化学反应中起重要的作用,如燃烧反应、腐蚀反应等。 2. 氧化物

化学沪科版九年级上册提纲

化学沪科版九年级上册提纲 很多同学对化学很感兴趣,也有一部分同学对于化学学习感到头疼,因为怕学不好,怕掌握不好知识点,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化学沪科版九年级上册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化学沪科版九年级上册提纲 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 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 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 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 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 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 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物质的组成 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3. 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 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 ② 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 ③ 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 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 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4. 化学用语 (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 某一种元素。 ② 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沪科版九年级知识点

沪科版九年级知识点 沪科版九年级知识点,是指针对上海市九年级学生所设计的一 套教材内容。这套教材作为一种学习资源和教育工具,旨在帮助 学生掌握国内九年级教育课程的核心知识和技能。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并给出一些实例和案例,以帮助 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概念。 一、数学知识点 在九年级数学中,学生开始涉及到更加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技巧。其中包括代数、几何、概率和统计等方面的知识。以代数为例, 学生将学习如何解方程、做图表和函数的应用。这些技能将帮助 学生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时更加灵活和独立。 二、物理知识点 在九年级物理中,学生将学习关于力、能量、电磁和波动等方 面的知识。例如,学生将学习牛顿力学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并 将能够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之中。通过实验 和实际操作,学生将培养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化学知识点

化学是物质的性质、结构及其间的转化以及这些转化背后的原理的研究。在九年级化学中,学生将学习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和平衡等方面的知识。例如,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化学方程式描述化学反应,并学习如何计算化学反应的摩尔比例。 四、生物知识点 在九年级生物中,学生将开始学习有关生命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知识。学生将从分子和细胞层面学习生命的基本单位,并了解生态系统和进化的基本概念。此外,学生还将学习一些生物现象和生物技术的应用,例如基因工程和克隆等。 五、地理知识点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现象及其规律和事实,并揭示这些现象和事实与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的科学。在九年级地理中,学生将学习关于地球构造和运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例如,学生将学习地壳构造和板块运动,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六、历史知识点

沪科版初三化学全册物质溶解时的能量变化、水溶液的某些性质教案

沪科版初三化学全册6 第1 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第2课时物质溶解时的能量变化、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探究点一物质溶解时的热量变化 [情形展现] [问题探究] 硝酸铵、氯化钠、氢氧化钠三种物质溶于水时温度变化不同说明了物质溶解时可能会相伴什么现象? [摸索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中通常相伴能量的变化:如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时吸取热量,溶液温度降低。吸热现象的应用——自制小冰箱;放热现象的应用——旅行加热食品等。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溶液的性质 [情形展现1] [问题探究] 蔗糖、氯化钠溶于水形成蔗糖溶液时,溶液中有哪些微粒?这些微粒的组合有什么特点? [摸索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归纳提升] 蔗糖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蔗糖以分子的形式存在于水中,且与蔗糖分子结合的均是水分子中的氢原子部分;氯化钠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氯化钠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水中,与钠离子结合的是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部分,与氯离子结合的是水分子中的氢原子部分,且离子与水分子的个数比均为1∶4。 [课堂速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情形展现2] 如图,先测水的导电性,再对蔗糖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分别进行导电性实验。 [问题探究] 水能导电吗?所有的水溶液都能导电吗? [摸索交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全国版)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知识点归纳整理

姓名: 九上化学的第一讲开启化学之门 课时进度:1.1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1.2化学研究些什么 1.3 怎么学习和研究化学 学习目标:1.初步接触、了解化学学科的概貌; 2.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3.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4.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分; 5.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 6.重要的几个实验(A.碳酸氢铵的受热分解;B.铁的锈蚀和防护措施;C.有关蜡 烛的探究;D.空气中氧气体积的测定;E.“铜绿”受热分解及与盐酸的反应;F.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及与食醋的反应。) 知识概述(知识共分为三个等级:A了解认识 B 理解记忆C理解掌握) A 了解认识 ①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基础科学(1.我们的衣食住行哪一样都离不开化学; 2.化学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化学还对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3.当前人类所面对的环境、资源、能源、粮食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都依赖化学学科的发展。) ②学习、研究化学的意义(1.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2.化学知道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3.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③化学与环境保护措施(1.因大气污染而导致的环境问题; 2.因固体垃圾而导致的环境问题; 3.因工业废水、农业用水、生活污水等直接排放而导致的水污染问题。) ④“绿色化学”或“环境化学”(1.充分利用资源的能源,采用无公害、无毒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 3.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的、和人类有好的产品; 4.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转移到产品中,实现“零排放”。)

⑤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世界万物仅仅100多种元素组成; 2.各 种物质都是有肉眼看不见、极小的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构成的) ⑥物质的用途与制法(1.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自认资源,合 理地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是化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2.以物质之间转化的规律为基础, 以自然资源为原料,生产人们生活的各种用品,拓展各种物质的适用范围,提高生活质 量,也是重要课题。) ⑦研究和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1.运用科学的方法:利用化学实验 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科学研究 2.为了简便描述物质组成、性质和变化的规律,还要使 用化学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是等。 ) B 理解记忆 知识点一:氮气的性质与用途 ①氮气的化学性质(1.氮气很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在 常温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2.氮气在某些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反 应。例如 氮气+氧气−−→−C P T //氨气;氮气+氧气−→−FD 一氧化氮。) ②氮气的用途(1.用于合成氨肥;2.用于灯泡填充气;3.用于保 护粮食、瓜果的保鲜;4.液氮用于医疗手术等。) ③氮气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氮气的性质决定氮气的用 途,氮气的用途体现氮气的性质。)”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用途,物质用途体现物质性质” 知识点二:空气的用途、成分及其主要物理性质 ①空气的作用和成分(1.空气是天然资源,用于提供呼吸、

沪科版九年级化学全册6.3.1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备课素材

第6章溶解现象 第3节物质的溶解性 第1课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问题导入] 课堂小实验。 根据实验“蔗糖和食盐在水中溶解能力的比拟〞的现象和结果,由同学总结出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通过“在饱和的食盐溶液中加KMnO4晶体〞的实验理解溶液饱和的概念。 [视频1] 溶质在溶剂中溶解性的比拟 [视频2] 水与乙醇能无限制的互相混溶 [视频3]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视频4] 浓溶液、稀溶液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详见光盘内容。 一、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1.概念: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称为溶解性 2.影响溶解性的因素: 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 外因(温度、压强)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升温、加溶剂 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 三、饱和、不饱和溶液与溶液浓稀的关系 [教材P16活动与探究·参考答案] 1.食盐、蔗糖完全溶解,消石灰有剩余,试管底部有未溶解物质 汽油水 硝酸钾未完全溶解;加热试管,未溶解的硝酸钾完全溶解 2.结论:不同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同一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教材P17交流与讨论·参考答案] 1.如碘不易溶解在水中而易溶于酒精中,酒精可以溶解在水中,热水中溶解的糖比冷水中溶解的多。 2.用石油和四氯乙烯来干洗的,利用衣物上的油污易溶于相关溶剂的原理。 [教材P17活动与探究·参考答案] 1.实验1:不溶解。 实验2:未溶解的硝酸钾局部溶解。

上海初中化学沪科版教材

上海初中化学沪科版教材 篇一:沪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全六册) 沪科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全六册)七年级上册 第1章有理数 1.1正数和负数 1.2数轴 1.3有理数的大小 1.4有理数的加减 1.5 有理数的乘除 1.6有理数的乘方 1.7近似数 第2章整式加减 2.1用字母表示数 2.2代数式 2.3整式加减 第3章一次方程与方程组 3.1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3.2二元一次方程组 3.3消元解方程组

3.4用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 第4章直线与角 4.1多彩的几何图形 4.2线段、射线、直线 4.3线段的长短比较 4.4角的表示与度量 4.5角的大小比较 4.6作线段与角 第5章数据收集与整理 5.1数据的收集 5.2数据的整理 5.3统计图的选择 5.4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七年级下册 第6章实数 6.1平方根、立方根 6.2实数 第7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7.1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 7.2一元一次不等式

7.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8章整式乘除与因式分解 8.1幂的运算 8.2 整式乘法 8.3 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 8.4 整式除法 8.5 因式分解 第9章分式 9.1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9.2分式的运算 9.3 分式方程 第10章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 10.1相交线10.2平行线的判定 10.3 平行线的性质 10.4 平移 第11章频数分布 11.1频数与频率 11.2频数分布 八年级上册 第12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2.1平面上点的坐标 12.2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 第13章一次函数 13.1函数 13.2一次函数 13.3一次函数与一次方程、一次不等式13.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图象解法 第14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14.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14.2命题与证明 第15章全等三角形 15.1全等三角形 15.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第16章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 16.1轴对称图形 16.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6.3等腰三角形 16.4角的平分线 八年级下册 第17章勾股定理 17.1勾股定理 17.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18章二次根式

【精品】沪科版九年级化学试题集全册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第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联系实际生活,体会化学科学对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推动作用,同时培养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2、了解化学将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解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材料开发等重大问题)作出的最大贡献。 3、认识学习和研究化学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化学学科的学习特点。 2、树立化学对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推动作用. 三、新知识导学: 1、社会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 (1)举出我国古代的化学工艺:;; ;。

(2)近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 (3)当前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有赖于化学的发展来解决。例如:、、、。 2、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观察与思考]问题:仓库中碳酸氢铵减少的原因? [演示实验]:ⅰ仪器名称: ⅱ实验现象:a、 b、 文字表达式: 小结:保存碳酸氢铵的方法: 3、交流与讨论: (1)世界卫生组织为什么向全世界推广使用中国的铁锅? (2)吸烟有何危害? 4、经典例题解析:

吸烟有害健康,在公共场所吸烟会使周围的人被动地吸“二手烟”.“二手烟”中含有一种能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该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

解析:根据生活常识知道氧气、二氧化碳、氮气都是空气中含量较大的气体,不应有毒. 燃烧烟草产生多种有害物质,其中一氧化碳有剧毒,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 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结合,使人缺氧中毒.故选:C 四、基础训练: 1、中华民族造就了许多古代文明,这些古代文明成果与化学有关的是() ①青铜器的制造②铁的冶炼③火药的发明④瓷器的烧制⑤造纸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世界卫生组织经过严密的科学分析,认为我国的铁锅是最理想的炊具,并向 全世界大力推广。其主要原因是() A、铁锅价格便宜 B、铁易导电 C、可以减少缺铁性贫血的发生 D、保温性能好 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吸带过滤嘴的香烟,对人体无害B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C凡是“绿色食品"均不含化学物质D化学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益处没有坏处 4、“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 秸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A就地焚烧B发酵后作农家肥C加工成精饲料D制造沼气 5、面对当前全球性的人口爆炸、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及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需

最新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本知识点、考点全面梳理(全册)

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本知识点、考点全面梳理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1节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1.化学帮助我们生活得更文明更健康 (1)推广使用铁锅炒菜,是因为在烹饪过程中铁锅中少量的铁元素渗入食物中,起到为人体补铁的作用,经常使用铁锅对缺铁性贫血有一定的好处。 (2)吸烟有害健康,其中毒害作用最大的有一氧化碳(CO)、尼古丁和烟焦油等。一氧化碳(CO)会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引起中毒。 2.化学帮助我们认识物质发生的变化 加热碳酸氢铵: (1)实验现象:固体粉末逐渐减少,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实验结论: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 (3)保存碳酸氢铵的注意事项:保存碳酸氢铵化肥时,要密封放置于阴凉处。 (4)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碳酸氢铵――→加热 氨气+水+二氧化碳 NH 4HCO 3 NH 3 H 2O CO 2 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1.合理利用氮气资源 2.铁锈蚀的探究实验

(1)实验过程:将一块废旧铁丝网剪成几小片,用稀盐酸去除铁锈后,放入锥形瓶中,如图所 示,在锥形瓶中加入3~4 mL浓食盐水,塞紧带导管的单孔塞后,将导管的另一端伸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后观察。 (2)实验现象:铁丝生锈,导管内红色液柱上升。 (3)解释:铁丝生锈消耗锥形瓶中的氧气,使瓶中压强减小,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 提示:a.稀盐酸的作用是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b.浓食盐水的作用是加快铁丝生锈;c.红墨水的作用是便于观察实验现象。 (4)应用:防止铁生锈的原理是隔绝空气或水,例如:在铁制品表面刷漆或涂油等。 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1.化学与材料发展 (1)在古代,我国的化学工艺就已有相当的成就,例如:青铜器的制造、铁的冶炼与应用、火 药的发明和瓷器的烧制都是举世闻名的。 (2)近代,随着科技迅猛发展,新材料不断涌现并迅速得到广泛应用。 2.许多性能优异的材料都是通过化学反应制成的。例如:石英砂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半导体硅晶片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高强度陶瓷可用于制造航天飞机的防热瓦、钛合金材料可用于制造航天航空器。 3.应用化学促进保健和医疗事业的发展。如青霉素的发现、合成与应用,挽救了许多垂危病人的生命。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