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课程标准1(药学专业用)

合集下载

药学专业高等数学教材

药学专业高等数学教材

药学专业高等数学教材高等数学是药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以帮助他们在日后的学习和研究工作中更好地应用数学方法和分析技巧。

药学专业高等数学教材的编写旨在满足药学学生的需求,使他们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第一章数列与极限1.1 数列的概念与性质数列是高等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是一系列数按照特定顺序排列而成的。

本章首先介绍数列的定义、常见数列的性质以及数列的极限概念,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1.2 极限的定义与运算法则极限是数学分析中的重要概念,在药学研究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本节主要介绍极限的定义与性质,以及常用的极限运算法则,包括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的复合函数等。

1.3 数列的极限本节重点介绍数列的极限,包括数列极限的存在性与唯一性、收敛数列的性质以及极限存在的判定方法等内容。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数列极限的计算方法,以及应用数列极限求解药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连续函数与导数2.1 函数的连续性函数的连续性是高等数学中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函数在某一点上的光滑程度。

本章将介绍函数的连续性定义、连续函数的性质以及连续函数的运算法则等内容,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2.2 导数与微分导数是计算微小变化率的重要工具,在药学研究和实践中有广泛应用。

本节将详细介绍导数的定义与性质,导数的计算方法以及导数的应用,包括切线与法线方程、函数极值与曲线的凹凸性等内容。

2.3 高阶导数与导数应用在第二章的基础上,本节将进一步讨论高阶导数的定义与性质,以及高阶导数的计算方法。

此外,还将介绍导数在速度与加速度、泰勒展开式、极值判定等方面的应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导数的意义和用途。

第三章定积分与不定积分3.1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定积分是数学分析中的重要工具,为药学研究中的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提供了数学基础。

本章将介绍定积分的定义、定积分的性质以及定积分的运算法则,使学生能够掌握定积分的计算方法。

药学高等数学教材

药学高等数学教材

药学高等数学教材数学在药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在药物分析、药物制剂、药理学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药学高等数学教材的编写旨在帮助药学专业的学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为他们今后在药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第一章概率与统计1.1 概率的基本概念1.1.1 随机试验与样本空间1.1.2 事件与事件的概率1.2 条件概率与独立性1.2.1 条件概率的定义与性质1.2.2 乘法定理与全概率定理1.3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1.3.1 随机变量的概念与分类1.3.2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1.3.3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函数1.4 数学期望与方差1.4.1 数学期望的概念与性质1.4.2 方差的定义与性质1.5 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1.5.1 大数定律的基本思想1.5.2 中心极限定理的概念与应用第二章线性代数2.1 行列式与矩阵2.1.1 行列式的定义与性质2.1.2 矩阵及其运算2.2 线性方程组2.2.1 线性方程组与增广矩阵2.2.2 线性方程组的解的存在唯一性2.3 向量空间与线性变换2.3.1 向量空间的定义与基本性质2.3.2 线性变换的概念与性质2.4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2.4.1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概念2.4.2 对角化与相似矩阵2.5 矩阵的特征2.5.1 矩阵可逆与非奇异矩阵2.5.2 矩阵的秩与逆矩阵第三章微积分3.1 函数与极限3.1.1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3.1.2 极限的定义与性质3.2 导数与微分3.2.1 导数的定义与性质3.2.2 微分的定义与性质3.3 微分中值定理与泰勒展开3.3.1 微分中值定理的概念与证明3.3.2 泰勒展开的定义与应用3.4 不定积分与定积分3.4.1 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与计算3.4.2 定积分的定义与性质3.5 微分方程与常微分方程3.5.1 微分方程的概念与分类3.5.2 常微分方程的解法与应用第四章高等数学在药学中的应用4.1 药物分析中的数学方法4.1.1 药物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4.1.2 分析计算中的数值方法与统计学原理4.2 药物制剂中的数学模型4.2.1 药物制剂的基本构成与特点4.2.2 药物制剂研发中的数学模型与计算方法4.3 药理学中的数学应用4.3.1 药理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方法4.3.2 药物动力学模型与参数估计通过系统学习和掌握药学高等数学教材中的知识,药学专业的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在药学领域中的作用。

高等数学医学类课程标准

高等数学医学类课程标准

《高等数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03049042总学时数:32学分:2一、课程性质及任务课程性质:《高等数学D》是预防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学科础基课.课程任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极限、微积分等基本的高等数学知识,并能运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学习后继课程、进一步获得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第一章函数极限与连续性(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函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掌握基本的初等函数.3、掌握求极限的基本方法.4、掌握连续函数的概念及基本性质.(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函数的基本性质;两个重点极限,函数连续性.难点:夹逼定理;函数连续性.(三)课时安排:8学时(四)主要内容集合与映射. (0.5课时)2、函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0.5课时)3、基本初等函数与初等函数. (0.5课时)4、双曲函数与反双曲函数. (0.5课时)5、数列的极限. (1课时)6、函数的极限. (1课时)7、无穷大量与无穷小量、极限求法. (1课时)8、两个重要极限(2课时)9、函数的连续性. (1课时)第二章导数与微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熟练掌握导数的基本求法.2、掌握洛必达法则.(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导数的求法.难点:洛必达法则.(三)课时安排:6学时(四)主要内容1、导数概念、求导法则. (2课时)2、函数的微分. (1课时)3、高阶导数与高阶微分. (1课时)第三章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函数作图.2、洛必达法则.3、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4、函数的最值及应用.5、掌握函数作图.(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函数的作图、洛必达法则.难点:曲线渐近线的求法、洛必达法则. (三)课时安排:7学时(四)主要内容1、洛必达法则. (2课时)2、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 (2课时)3、函数的最值及应用. (1课时)4、曲线的凹凸性及拐点. (1课时)5、函数作图. (1课时)第四章不定积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简单不定积分的求法.(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不定积求法.难点:分部积分法.(三)课时安排:4学时(四)主要内容不定积分概念. (1课时)不定积分的求法. (3课时)第五章定积分1、定积分的概念、原函数与微积分学基本定理.2、掌握定积分求法.(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定积求法.难点:分部积分法.(三)课时安排:3学时(四)主要内容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1课时)定积分的计算.(2课时)第六章定积分的应用(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定积分的元素法.2、会用元素法求平面图形的面积.3、会用元素法求平面曲线的弧长.(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平面图形的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的求法.难点:定积分的元素法,(三)、学时安排:4学时(四)、主要内容:1、定积分的元素法(2课时)2、定积分的几何应用(2课时)(1)平面图形的面积(1课时)(2)平面曲线的弧长(1课时)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四、成绩考核方式考查课,开卷考试;占用上课时间,平时占20%,期末考试占80%计成绩. 考试课时. (2课时)五、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教材:《高等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郭运瑞,陈付贵主编)主要参考书目:《高等数学》上、下册;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湖南大学(黄立宏,朱若松),湘潭大学(高纯一,周勇)主编.。

高等数学 药学教材

高等数学 药学教材

高等数学药学教材在药学领域中,高等数学是一门必修的课程。

它为药学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在专业中进行准确的计算和分析。

本文将以药学教材的形式,系统地介绍高等数学的主要内容和应用。

第一章微积分1.1 导数与微分微积分是高等数学的核心概念,导数与微分是其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通过学习导数与微分,药学学生可以理解函数的变化率,帮助他们分析药物在人体内的释放速率、代谢速率等关键问题。

1.2 积分与定积分积分与定积分是微积分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药学学生在研究药物的药效时,需要计算药物的总体积、体表面积下的药物浓度等参数。

通过学习积分与定积分,他们能够准确计算这些参数,为药物研发和药效评估提供支持。

第二章线性代数2.1 矩阵与向量线性代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药学学生而言同样至关重要。

矩阵和向量是线性代数的基本元素,药学学生可以通过线性代数的方法对药物的浓度、稳定性等进行建模和计算,为药物的合理设计和分析提供依据。

2.2 线性方程组与矩阵求逆线性方程组的求解和矩阵求逆是线性代数中的重要问题。

在药学中,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过程可以通过线性方程组进行建模,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药学学生可以推断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率和排泄速率等关键参数。

第三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1 概率的基本概念概率论是药学中常用的统计学方法之一,它用于研究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等问题。

药学学生需要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例如样本空间、事件、概率分布等,以便进行药物的风险评估和效果预测。

3.2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关键概念。

通过学习随机变量和概率分布,药学学生可以对药物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从而对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估。

第四章微分方程4.1 常微分方程微分方程是数学中的重要工具,在药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学习常微分方程,药学学生可以建立药物在人体内的动力学模型,预测药物的药效持续时间和剂量调整等问题。

高等数学药学教材pdf

高等数学药学教材pdf

高等数学药学教材pdf高等数学是药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它为药学生提供了必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以便他们能够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应用数学方法。

因此,高等数学药学教材的编写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高等数学药学教材的特点,并提供一份可供下载的PDF版本。

一、高等数学药学教材的特点高等数学药学教材主要根据药学专业的需求来编写,强调数学知识在药学领域中的应用。

以下是高等数学药学教材的几个特点:1. 选材全面且针对性强:高等数学药学教材需要覆盖药学专业中需要用到的各个数学知识点,如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等。

同时,还需结合药学领域的具体应用场景,选取与药学相关的例题和习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 突出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高等数学药学教材应该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真实的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将数学方法与药学实际相结合,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系统性与渐进性:高等数学是一门系统性的学科,其知识点之间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因此教材要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渐进地引导学生学习。

基础知识应该先行掌握,再逐步引入深入的概念和技巧。

4. 多样性的教学方法:高等数学药学教材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演示、实验等,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和学习方式。

二、高等数学药学教材的PDF版本为了方便广大药学学子学习高等数学,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份高等数学药学教材的PDF版本,供大家免费下载。

这份教材以药学专业为背景,内容全面,包含了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等数学知识点,并结合了药学实际应用的例题和习题。

下载地址:(此处省略网址链接)这份PDF教材的排版整洁美观,方便阅读和学习。

每个知识点都以简明扼要的方式介绍,并配有详细的例题和习题,供学生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值得一提的是,PDF版本的教材具有良好的可搜索性,学生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相关内容,快速定位需要查找的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总结:高等数学药学教材对于药学学生的学习和专业发展至关重要。

药学学的高数

药学学的高数

药学学的高数1. 引言高等数学是大学本科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为药学学生提供了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药学学的高数主要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等内容。

本文将从药学学的角度出发,介绍高等数学在药学领域的应用和重要性。

2. 微积分在药学中的应用微积分是研究函数的变化规律的数学工具,广泛应用于药学领域。

以下是微积分在药学中的几个应用方面:2.1 药物动力学药物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

微积分中的导数和积分可以用来描述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化规律,帮助药学家确定药物的最佳给药方案。

2.2 药物释放动力学药物释放动力学研究药物从给药系统(如胶囊、片剂等)中的释放过程。

微积分中的微分方程可以用来描述药物释放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帮助药学家设计和改进给药系统。

2.3 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微积分中的微分方程和积分可以用来描述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率和药物浓度的关系,帮助药学家研究药物的代谢机制和代谢途径。

3. 线性代数在药学中的应用线性代数是研究向量空间和线性映射的数学分支,也在药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线性代数在药学中的几个应用方面:3.1 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研究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线性代数中的矩阵和向量可以用来描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帮助药学家预测和评估药物相互作用的潜在风险。

3.2 药物配伍性药物配伍性研究不同药物在混合使用时的相容性和不相容性。

线性代数中的矩阵可以用来描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帮助药学家设计和改进药物配伍方案,以减少药物不相容引起的不良反应。

3.3 药物分析药物分析研究药物的成分和含量等方面的分析方法。

线性代数中的矩阵可以用来描述药物样品的测量数据,帮助药学家进行药物分析和质量控制。

4. 概率统计在药学中的应用概率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的规律性和不确定性的数学工具,也在药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概率统计在药学中的几个应用方面:4.1 药物疗效评价药物疗效评价研究药物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中药学专业高等数学教材

中药学专业高等数学教材

中药学专业高等数学教材中药学专业是医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其中高等数学作为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教材旨在为中药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份全面、系统的高等数学教材,以帮助他们建立牢固的数学基础,并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中药学领域的实际问题中。

1. 数列与级数1.1 数列的定义与性质1.2 数列的极限与收敛性1.3 级数的定义与性质1.4 级数的敛散性与求和2. 函数与极限2.1 函数的概念与分类2.2 一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2.3 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2.4 导数与微分3. 求导与微分3.1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3.2 导数的四则运算与复合函数求导3.3 高阶导数与隐函数求导3.4 微分与微分近似4. 微分中值定理与泰勒展开4.1 极值与最值4.2 罗尔中值定理与拉格朗日中值定理4.3 泰勒公式与泰勒展开4.4 应用实例分析5. 不定积分与定积分5.1 不定积分的定义与基本性质5.2 基本初等函数的不定积分5.3 定积分的定义与性质5.4 定积分的计算方法与应用6. 微分方程6.1 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与分类6.2 一阶常微分方程的解法与应用6.3 高阶常微分方程的解法与应用6.4 线性常微分方程与特解的叠加原理7. 多元函数微积分7.1 多元函数的偏导数与全微分7.2 隐函数与隐函数的导数7.3 多元函数的极值与最值7.4 重积分与曲线曲面积分8.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8.1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8.2 二维随机变量与联合分布8.3 数理统计基本概念与参数估计8.4 假设检验与方差分析9. 线性代数9.1 向量与矩阵的基本概念与运算9.2 线性方程组与矩阵的秩9.3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9.4 线性变换与线性空间本教材采用了清晰的章节划分和逻辑顺序,每个章节都包含了必要的基础概念、定义和性质,并通过大量的实例和习题来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知识。

教材在内容上着重突出了中药学专业的实际应用,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触到数学在中医药领域的重要性。

高等数学药学教材目录

高等数学药学教材目录

高等数学药学教材目录第一章导论1.1 数学在药学中的作用1.2 数学与实验设计1.3 数学与药物动力学第二章函数与极限2.1 基本函数及其性质2.2 极限的概念与性质2.3 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2.4 极限运算法则2.5 函数的连续性与间断点第三章导数与微分3.1 导数的概念与计算3.2 微分的概念与应用3.3 高阶导数与高阶微分3.4 隐函数与参数方程的导数3.5 泰勒公式与近似计算第四章积分与应用4.1 不定积分的概念与计算4.2 定积分的概念与性质4.3 积分的应用:面积与体积4.4 定积分的计算方法4.5 曲线的弧长与曲面的曲率第五章微分方程5.1 微分方程的概念与解法5.2 一阶常微分方程5.3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5.4 高阶微分方程与常系数线性微分方程 5.5 微分方程在药学中的应用第六章多元函数微积分6.1 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6.2 偏导数与全微分6.3 多元函数的极值与条件极值6.4 重积分的概念与计算6.5 曲线与曲面的积分第七章无穷级数7.1 数项级数与收敛性7.2 正项级数与常用判断法 7.3 幂级数与函数展开7.4 常用函数的级数展开7.5 收敛级数在药学中的应用第八章线性代数初步8.1 向量与向量运算8.2 矩阵与矩阵运算8.3 行列式与克拉默法则8.4 线性方程组与解的性质 8.5 向量空间与线性变换第九章概率与统计9.1 概率的基本概念与性质 9.2 条件概率与贝叶斯定理 9.3 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9.4 期望与方差9.5 统计学方法在药学中的应用第十章微分方程初步10.1 二阶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10.2 变量分离方程与齐次线性方程10.3 欧拉方程与二阶常系数非齐次方程10.4 高阶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10.5 线性微分方程在药学中的应用通过以上目录,我们将全面地学习和了解高等数学在药学领域的应用。

每一章的内容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提高药学科学水平、深入研究药物领域都具有重要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数学B①》课程标准 (第一学期)
课程编号:03049021
总学时数:96
学分:6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课程性质:《高等数学B①》是生物技术、药学本科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学科基础课.
课程任务: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系统的获得极限、连续、导数、微分、不定积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技能技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与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为学习后继课程、进一步获得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第一学期:56学时,第一至第四章)
第一章函数,极限与连续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及函数的几种特性。

2、理解反函数和复合函数的概念。

3、理解数列、函数极限的概念, 并能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极限思想的理解。

掌握极限的性质与四则运算法则,能正确的运用。

4、理解无穷小,无穷大的定义及相互关系,掌握无穷小的运算性质。

5、理解极限存在的夹逼准则,会正确运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某些函数的极限。

6、了解等价无穷小的性质,并会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

7、理解函数在一点连续和在一个区间上连续的概念,了解函数间断点的概念,会判断间断点的类型。

8、了解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及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函数极限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2、各种求极限的方法
难点:1、极限的概念的理解
2、两个重要极限、无穷小、无穷大量的性质
3、连续函数的概念与性质
(三)学时安排:16学时
(四)、主要内容:
1、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几种特性(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奇偶性),反函数和复合函数的概念,基本初等函数及初等函数(2课时)
2、数列的极限(2课时)
3、函数极限的概念与性质(2课时)
4、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2课时)
5、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2课时)
6、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2课时)
7、无穷小量的比较(1课时)
8、函数在一点连续的概念,间断点的概念,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及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3课时)
(1)连续的概念,连续函数的运算法则(1课时)
(2)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间断点的概念(1课时)
(3)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1课时)
第二章:导数与微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导数概念,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及函数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能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几何量等。

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了解反函数求导法则,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n阶导数。

4、会求隐函数和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一阶、二阶导数。

5、理解微分概念,理解导数与微分的关系,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了解一阶微分的形式不变性,会用微分进行简单的近似计算。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导数概念及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微分概念
难点:导数、微分的概念及几何意义
(三)、学时安排:14学时
(四)、主要内容:
1、导数概念(3课时)
2、求导法则(7课时)
(1)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2课时)
(2)反函数的导数(1课时)
(3)高阶导数(2课时)
(4)隐函数和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一阶、二阶导数(2课时)
3、微分及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2课时)
4、用微分进行简单的近似计算(2课时)
第三章:微分中值定理与导数的应用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罗尔(Rolle)定理和拉格朗日(Largrange)定理,了解柯西(Cauchy)中值定理,会用微分中值定理证明简单的不等式及方程解的存在性。

2、掌握罗必塔法则,会用它求各种类型的未定式极限。

3、理解泰勒(Taylor)定理,会求几个常用初等函数的麦克劳林展开式。

4、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会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某些不等式及方程解的唯一性4、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求函数极值的方法,掌握求函数最大(小)值的方法,会解较简单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应用题。

5、会判断函数的凹凸性,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能描绘函数的图形(包括水平和铅直渐近线)。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罗尔(Rolle)定理和拉格朗日(Largrange)定理及应用,函数的极值概念与求函数极值与最值的方法。

难点:函数的单调性与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的判定,洛必塔法则。

(三)、学时安排:14学时
(四)、主要内容:
1、微分中值定理(2课时)
2、罗必达法则(2课时)
3、泰勒(Taylor)定理及其应用(2课时)
3、函数的单调性与函数极值,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4课时)
4、函数的凹凸性与拐点(2课时)
5、函数的图形的描绘(2课时)
第四章不定积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理解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

2、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

3、掌握不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4、会求简单有理函数、简单的三角函数有理式及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难点:不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三)、学时安排:12学时
(四)、主要内容:
1、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2课时)
2、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6课时)
(1)第一类换元积分(2课时)
(2)第二类换元积分(2课时
(3)分部积分法(2课时)
3、几类特殊类型函数的积分(4课时)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问题法;启发式教学法
四、成绩考核方式:闭卷考试,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教材:《高等数学》人民出版社;郭运瑞,陈付贵主编。

参考书目:《高等数学》上、下册(第五版),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