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语文 专题7 仿写(解析版)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仿写综合题练习题含解析

新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仿写综合题练习题含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仿写综合题1.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三年的初中语文学习即将结束,九年级某班决定开展“我心中的语文”专题活动,请你参加。
(1)【感悟语文】语文是什么?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了不同的解释,有同学说:“语文是神态悠闲的白云,让人浮想联翩。
”也有同学说:“语文是浪花飞溅的大河,让人心潮澎湃。
” 仿用同学们的句式你想说:________(2)【品味语文】学好语文读为先,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
鲁迅先生曾说:“读书要像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美国诗人柯勒律治说:“读书应当像石床的矿工一样,把‘渣’甩一旁,只拣些纯净的宝石。
”这两位大师关于读书的过程见解中表述的主要意思分别是什么?①鲁迅的意思是:________②柯勒律治的意思是:________(3)【思考语文】语文,是天生浪漫的文化载体。
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无不栖于根深叶茂的语文之树,它生生不息地传承着人类文明,它涤荡污浊,提精炼粹,陶冶身心,它汇聚了浪漫又传送着浪漫。
——《语文天生浪漫》结合上述文字,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举例谈谈你对语文中“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感、灵动的才智”其中一点的理解。
(划线三点中任选一点,举例课内外均可)我选:________分析:________【答案】(1)语文是动人心弦的歌曲,让人如痴如醉。
语文是韵味无穷的景色,让人心旷神怡。
(2)要博览群书,读各种各样的书。
;读书过程要有自己的思考,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3)分析示例:高尚的情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雪》中鲁迅笔下的故乡明媚而多情,是他对故乡诚挚怀念的流露;深邃的思想,鲁迅在《朝花夕拾》中展现了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
书中流露着理性的批判和深沉的怀念。
(结合作品意对即可)【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
2021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补写、仿写(解析版)

专题07 补写仿写试题解析(一)补写句子1.(2020•潍坊)6月份为“美,就在身边”学校主题活动月。
你所在的9年级5班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开展系列活动,旨在引导同学们发现美、颂扬美、践行美。
请完成下列任务。
在“古城寻访美”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下面两则材料。
请据此写出你的发现。
古城青州的美,美在自然山水,美在历史文化。
从“寿”字前左行,进一洞,洞如城门。
回望门外云气蒸腾,这是云门山的由来。
山门折上山巅,如鲤鱼之背,稍平,上有石阶,有亭,有庙,有佛窟。
扶栏远眺,海风东来,云霭茫茫,山川河流,远城近乡,都渺渺如画。
遥想当年大禹治水,从这里东去导流入海,天下才得从浸漫洪水中解救出来,有此青州。
(选自梁衡《青州说寿》)我站在云雾飞扬的云门山顶,能望到对面同样云雾飞扬的驼山,驼山下就是唐时的龙兴寺,寺上的瓦,金黄一片。
想起青州博物馆的石佛,喜欢金石的清照必是欣赏过的,那些佛大都笑着,人们称其为“青州的微笑”。
清照在这种微笑里生活了二十年。
金兵来前,四百多尊石佛,被人理在了龙兴寺前。
(选自王剑冰《青州缘来了》)答案:自然山水历史文化2.(2020•大庆)结合上下文,在画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
大颅榄树是曾经生长在毛里求斯的一种珍稀树种。
如今在地球上已难觅踪影。
①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科学家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
美国一位科学家的研究认为,大颅榄树的种子需要渡渡鸟的肠胃软化才能发芽,而渡渡鸟在三百年前灭绝了,因此,大颅榄树也跟着消失了;后来,有学者研究发现大颅榄树的种子不需要动物的肠胃软化也能发芽。
于是,又有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假说: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了大颅榄树的消失。
不过,这个假说需要进一步验证:②如果被证实,那疑团就可以解开;如果被证伪,则会被抛弃。
【解析】①空格前“如今在地球上已难觅踪影”,①空格后是对大颅榄树消失原因的假说,空格结尾为问号,可知要填一个关于大颅榄树消失原因的问句,即“大颅榄树为什么会消失”。
中考 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仿写综合题训练及解析

中考语文期末专题复习仿写综合题训练及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仿写综合题1.学习了“荷”专题以后,班级开展“荷文化交流会”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妙笔生花】仿照示例,以“荷”为话题写一段话,要求引用古诗文至少两处示例:梅,有人赞其香气: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有人赞其品格: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奇思妙想】班级将编写“荷”专题手抄报,请你取个颇为雅致的标题,并拟两个栏目名称。
(3)【口语交际】初三(1)班计划23日下午2:00在学校报告厅举办一次“荷文化交流会”,王亮去办公室邀请语文老师张老师参加这次活动,张老师不在办公室,王亮留了一张便条给张老师,其中有两处不妥,请指出并提出修改意见。
张老师:您好!今天下午我来邀请您明天到学校报告厅参加我班的“荷文化交流会”,可是不巧,您没在办公室,我只好留下便条给您。
敬请抽空参加!此致敬礼2017年3月22日【答案】(1)荷,有人赞其美丽: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有人赞其品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清风荷影》《芙蕖物语》《荷·韵》示例莲的实用价值莲花与佛教风姿绰约的莲(3)①未明确告知参加活动的具体时间,应在明天后加上下午2:00。
②落款应加上署名,学生:王亮【解析】【解析】(1)此题是仿写题与诗句积累题相结合。
仿写题:①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
②句式要统一,指仿句与例句的结构要一致。
③修辞要相同,指仿句与例句所用的修辞方式要完全一样,如例句是比喻句,仿句也要比喻句。
④感情基调要一致,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仿句要一致。
⑤字数与例句的字数应尽量相等,实在无法相等也要大致相等。
(2)此类题不难,标题要有诗意,要简洁。
示例莲的实用价值莲花与佛教风姿绰约的莲。
(3)从留言的内容来看,类似于“通知型”说话题,要把参加某活动的人物、时间、地点、事情等要素交代清楚。
(见《蓝皮书》第158页)当然便条的形式也要合乎规范:顶格写收便条的人的姓名,后面用冒号;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署名并写上日期。
2021年中考语文专题七仿写、续写技巧课件(70张PPT)

(二)续写 样题1 (2017·重庆B卷)根据语境,请写一个议论性的句子总结全段。 (3分) 日子太清闲,便会多些空虚无聊;日子太忙碌,便会多些奔波劳累。 无论哪一种日子,如果长此以往,生活便会出现危机。空虚无聊的或 许会沉迷于某种嗜好而不可自拔,奔波劳累的恐怕会病痛缠身而苦不 堪言。这两种结果都不是我们想见到的。所以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解析】 ②处句子中提到“狡黠者”“无知者”“明智之士”三 种不同的读书人,而“鄙”“羡”“用”是他们读书的区别,由此 概括组织语言即可。③处句子中主语是“书”,不同的“书”可 “浅尝”“吞食”“咀嚼消化”,由此组织语言概括即可。
命题规律 从近五年中考题来看,仿写是重庆中考语文的必考题,分值为3分或 4分,近3年A、B卷分值都固定为4分。 仿写题主要分为两种题型,一是仿照画线部分写句子;二是参照示 例,从备选词语中选择一个词语,仿写一句话,备选词语一般为三 个。 第一种题型,一般要求句式一致,构成排比句(隐形要求为修辞一致, 意境协调)。第二种题型则修辞和句式不限(隐形要求为符合所选词 语的意象特征)。
示例一:落叶——落叶在空中飞旋着,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舞 出生命的极致。 示例二:大海——海面翻腾奔涌,潮起潮落,而心之深处一片宁静。 示例三:夕阳——夕阳吻着山峦的额,迟迟不肯坠落。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选择一个景物,写一句带有景物的 话,赋予景物以情感,借景物表达一种感情。修辞和句式不限,最 好有修辞。
【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要求所写的句子句式与画线句一致、 意境与语段意境协调。语段说的是“大千世界”的“握手”,且这 一“握手”产生了“美好的境界”。再分析画线句“微风与湖水握 手”: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微风吹过湖面的景象,“孕育 出”的“美好的境界”就是“涟漪”。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大千 世界”中的其他事物,如茶叶和沸水,阳光与水汽等。
中考语文 仿写语言表达阅读训练及解析

中考语文仿写语言表达阅读训练及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仿写语言表达1.参照示例,请从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
要求:表意清楚,用上修辞,句式不限。
示例:乡愁乡愁是一阵悠扬的笛声,在春风的牵引下,飞入每个游子心间。
备选词语:离别思念微笑示例:________。
【答案】示例:离别是一曲忧伤的歌,总在缠绵欢乐的时刻响起。
【解析】【分析】示例1:离别是一曲忧伤的歌,总在缠绵欢乐的时刻响起。
示例2:思念是江水,无论白天黑夜,从未停止流动。
示例3:微笑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在你忧伤的时候给你温暖和光明。
故答案为:示例:离别是一曲忧伤的歌,总在缠绵欢乐的时刻响起。
【答案】示例:离别是一曲忧伤的歌,总在缠绵欢乐的时刻响起。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仿写的能力。
仿写句子的时候根据提供的句子按照其结构、修辞写出结构相似、修辞相同、语意连贯、字数一致的句子。
例句是一个比喻句,所以我们可以用备选词语写出比喻句。
2.仿照加下划线部分,在横线上补写语句,使语意完整。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乡愁是________;乡愁是________;乡愁是________。
【答案】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解析】【分析】做此题时,要注意原句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抽象的“乡愁”形象化,仿句要一致。
故答案为: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仿写。
答题时应注意,仿写的要求分为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显性要求是指命题者在题干中明确提出的要求;隐性要求是指隐含在被仿写的句子中的要求,这里主要谈谈隐性要求:内容要协调一致,前后呼应,前后呼应,句式要统一,修辞要相同,字数要相等或大致相等。
3.托物言志是文人常用的方法,如《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便是托“莲”言志,请从“青山”“白云”“旭日”中任选一个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初中中考语文仿写语言表达训练试题及解析

初中中考语文仿写语言表达训练试题及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仿写语言表达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有人说中国的诗酒文化蔚为大观。
这其中,有对百姓佳人盛世的感动:“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有对友人的惜别深情:“劝君更尽-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还有旅途懂得逸情:“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更有。
在诗人看来,醉是心灵的宣泄,是良知难泯的痛苦,是无助无奈地痛苦,开怀畅饮是永远不醉的。
所谓“酒不醉人人自醉”,就是对诗人这种心态的绝佳描述。
另一俗语云:“酒壮英雄胆”。
诗人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楷模.三国时弥衡大醉击鼓骂曹,痴持忠义:诗仙李白朝堂戏贵妃,辱宠宦,扬眉吐气于大唐玄宗李隆基。
这不就是两个很好的例子吗?(1)请简要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0字。
(2)结合语境,仿照划线句子,再续写一句。
【答案】(1)中国诗酒文化蔚为大观,诗人借酒宣泄心灵。
(2)示例:沙场征战的悲壮豪情:“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解析】【分析】(1)可结合重点句“有人说中国的诗酒文化蔚为大观”“在诗人看来,醉是心灵的宣泄,是良知难泯的痛苦”概括作答。
注意不要超过20个字。
(2)仿写,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
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这里根据诗句情感+诗句(句中需含有“酒”)的形式仿写即可。
如更有闲谈家常的乐趣:“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故答案为:⑴中国诗酒文化蔚为大观,诗人借酒宣泄心灵。
⑵示例:沙场征战的悲壮豪情:“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点评】⑴本题考查语段内容的概括。
阅读文段,明确主要内容,用不超过20个字概括,要对此进行精减概括。
⑵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解答好此题,要审视好被仿写句的特点,如句式,本题句式是“……的……:“……,……”。
新人教版中考 语文仿写综合题训练含解析

新人教版中考语文仿写综合题训练含解析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仿写综合题1.桥是一条放大的板凳,这是科学家形象的比喻;路断了还有桥,这是文学家表述的哲理。
桥是历史的见证,桥是心灵的纽带。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桥的世界,去欣赏多姿多彩的桥之美,去领略意蕴丰富的桥文化。
(1)识桥。
从同学们搜集的资料中,你会发现我国的桥梁命名十分有趣,如:A根据所在地命名 B.根据形状命名C.根据习俗命名 D.以抒情方式命名请从下列选项中给A,B,C,D处填上合适的桥名。
(只填序号)选项:①放生桥②销魂桥③赵州桥④钥匙桥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绘桥。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座桥,展开合理的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写一段话来描绘桥的美景(五十字左右)。
(3)架“桥”。
请仿照示例,架设两座无形的“桥”。
例:知识是人类愚昧走向文明的“桥”。
【答案】(1)③;④;①;②(2)碧水蓝天之间,气势恢宏的鄂黄大桥横跨长江;夜幕降临,华灯闪耀,仿佛给大桥镶嵌上无数颗璀璨的明珠。
鄂黄大桥,你是黄冈人民的骄傲,你引领着黄冈人民走向世界。
(3)①语言是沟通心灵的“桥”。
②学校是引领我们从无知走向睿智的“桥”。
③网络是连接世界各地的桥。
【解析】【分析】⑴我国的桥梁命名的理由或原因很多,五花八门。
①放生桥:根据当地的生活习俗,风俗习惯命名;②销魂桥:以抒情方式命名;③赵州桥:根据所在地命名,位于河北省赵县,古代称赵州;④钥匙桥:根据形状命名,桥的形状像钥匙。
⑵选择自己熟悉的一座桥,运用比喻。
排比、拟人等修辞方法,抓住桥的外形特点、用途、结构特征、历史等因素,运用描写、说明、记叙等表达方式。
⑶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选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知识是人类愚昧走向文明的“桥”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所以尽量仿写比喻意义诗的桥,而不是物理意义上的桥,比如心灵、感情上的沟通,语言、网络、体育、交流等都可以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2021年届中考语文句子仿写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和解析

2021年届中考语文句子仿写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和解析中考语文句子仿写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和解析____届中考语文句子仿写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和解析作者:佚名资料来源:网络点击数:600 ____届中考语文句子仿写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和解析-文章来源莲山课件 w w w.5Yk 仿写句子知识点的把握根据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在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高提取信息的能力;2.学会仿写和续写;3.掌握主观表达的技巧;4.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命题方向近年来,考查理解能力、品析能力、表达能力的仿写题大量出现,它涵盖了对修辞、句式的理解和运用,还涉及文段之间句子之间、句子内部之间关系的分析,题目虽小,但所涉及的能力层次较高。
“联想”题也是中考新近出现的一种新题型,与仿写一样要求能力层次比较高。
它们都设置了具体的语境,看起来是“写句”(或写出启示,写出联想),实质是有读有写,先读后写,读写结合。
仿写题有填空式仿写、续写式仿写以及扩写式仿写,“联想”题的题型以表述型为主。
考试重点考点小结仿写句子的主要形式句子的仿写实际上是依据所给模型(诸如句式特点、句子的艺术特点及表现手法等)进行造句,要求一定要知识宽泛,想象空间开阔,文笔华丽,才能较好地解答此类题目。
主要内容:①对联;②仿词;③仿短语;④句式变换;⑤句子扩缩。
实质:依相关句式,依相同修辞锤炼,在特定语境中完成。
其意义上要密切关联,内容和形式要符合题意。
考试指点仿写题是近年来大量出现的一种新题型,一般是命题者提供一定的语言环境,要求学生参照提供的条件模仿写作。
它既能灵活考查学生多个知识点,更能便捷地考查学生的迁移、创造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新题型。
做仿写题应坚持以下四个原则:1.结构一致。
结构一致不仅包括句式、语气的一致,还包括句子之间的一致。
2.话题一致。
包括陈述对象一致和中心主旨一致。
3.修辞一致。
仿句必须严格遵守例句所运用的修辞格,或比喻或比拟,或借代或夸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7 仿写【知识贮备】【课标要求】课标和教材对这一考点的基本要求是:能根据要求仿写句子。
仿写题主要考查学生在语意连贯、语法结构、修辞运用、表达方式等方面的能力。
【考点透视】(1)仿修辞;(2)仿句式;(3)既仿句式又仿修辞;(4)仿话题(或内容);(5)仿结构;(6)仿关键词语(包括关联词语)。
在实际考查中,往往多个考点综合在一起考查。
【题型概述】考查中以主观题为主,按照题干限定的条件仿写。
【分类精讲】1.仿修辞例1.(2020·重庆A卷)将情思融入景物之中,景物就成了意象。
请参照示例,从备选景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句用意象表达情思的话,修辞和句式不限。
示例:月一一月,一条银色的扁担。
这端挑着天涯,那端挑着故乡。
备选景物:落叶大海夕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海是静的,仿佛明镜一般,倒映着蓝天白玉,绿树红花,犹如一块碧玉。
例二:夕阳射出一束東金光,照在大地上,照在家乡的一草一木上。
一阵微风吹过,许多的树,许多的草轻轻舞动,那样子,就像是一个个美丽的姑娘脸上闪着灿烂的光芒。
示例三:一片落叶渲染了秋色,一季落花沧桑了流年。
时光总是浓淡相宜,人心远近相安。
(答案不唯一)【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能力。
分析例句的结构“月,一条银色的扁担,这端……,那端……”可知,例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月和故乡的关系,表达思乡之情。
因此我们在仿写过程中也应使用比喻的修辞,比如,我们可以选择落叶,是你点缀了秋天的丛林,那丛林就像一幅山水画卷,使秋天更加绚烂,是你像舞蹈家一样快乐的舞蹈,像蝴蝶一样飘飞,才给我们带来了美的感受。
例2.(2020·辽宁鞍山)仿句。
人世间有万紫千红,我独爱那抹绿色。
一抹绿,是一行抒情的诗句;一抹绿,是一首浪漫的短章;一抹绿,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抹绿,是一幅生动的画卷【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能力。
从“一抹绿,是一行抒情的诗句”“一抹绿,是一首浪漫的短章”分析,两句话中均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因此仿句也应使用比喻的修辞。
其中比喻的本体应是“绿色”,喻体也应是具体、形象的事物。
答案不唯一。
例3.(2019·重庆A卷)参照示例,请从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
要求:表意清楚,用上修辞,句式不限。
示例:讲台讲台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洁白的粉笔,在一片肥沃的黑土地上,耕耘着智慧和希望。
备选词语:窗台操场林荫小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操场——操场是一方广阔的天地,如同一个讲台,供同学在其中尽情的挥洒青春。
【解析】注意题干中要求从“窗台、操场、林荫小道”任选选择一个词语,同时在仿句时要使用修辞手法。
从示例分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因此仿句的修辞也应使用比喻的修辞。
题干中强调了句式不限,因此只要表意清晰即可。
2.仿句式例1.(2019·陕西)请你参加以“我与青春有个约定”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三:宣誓言]请补全下面的青春誓言,使所写文字与上下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我与青春有个约定——我要用阳光的心态拥抱火热的青春;我要用[示例]__________________;我要用昂扬的斗志创造美好的明天。
刻苦学习,勇于担当,不负青春!【答案】示例:不懈的努力谱写奋进的乐章(答案不唯一)【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能力。
一定要用“我要用……”这样的句式进行仿写,且内容要体现出为实现美好的未来而采取的做法或拥有的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以此表现出对未来青春的畅想。
例2.(2020湖南·岳阳)学校开展以“向英雄学习”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下面问题。
柳柳主持“英雄人物”故事会,她想让开场白句式整齐,请帮她仿照前一一个分句,在横线处写一个与之对称的句子。
在一个民族的精神谱系里,英雄是最醒目的坐标;在一个国家的历史天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英雄是最璀璨的群星。
(符合语境即可)【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能力。
题干已经给出仿写的内容和句式。
即围绕“英雄”这一主题,在内容上应表达出对英雄这一群体的颂扬之情即可。
答案不唯一,符合上下文的语境即可。
3.仿句式和修辞例1.(2020·陕西)请你参加以“找寻语文课本里的中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四:寻品格】请仿照画线部分补写一个语句,完成邓稼先赞词。
赞邓稼先带着一颗拳拳赤子心,怀着一腔殷殷爱国情,他品行纯正无愧中国男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踏遍戈壁共草原,无需马革裹英灵。
这就是邓稼先!这就是“两弹”魂!【答案】示例一:他功勋卓著堪称核弹英雄;示例二:他目标坚定献身国防事业。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能力。
要求仿写“他品行纯正无愧中国男儿”这一句。
属于仿写句子结构。
即主语(应是主语短语充当)+谓语(由动词充当)+宾语或补语(身份、贡献、荣誉、地位等词语均可)。
例2.(2020·内蒙古赤峰)班级以“诚实守信”为主题开展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一位同学在活动中写下了感言,请你再仿写一句。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的立身之本:诚信是石,失去它就无法筑牢人生的根基;诚信是火,失去它就无法锻造高尚的灵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诚信是水,失去它就无法滋润心灵的家园【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能力。
本题考查修辞和句式的仿写。
从“诚信是石”“诚信是火”这两个句子判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
句式则是“诚信是……,失去了它就无法……”。
据此仿句即可,答案不唯一。
例3.(2020·内蒙古赤峰)请仿照例句,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青春是一团火,她点燃了我们沸腾的热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春是一首诗,她浸润了我们干涸的心灵。
【答案】示例:青春是一首歌,她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青春是一支笔,她勾画着我们人生的蓝图。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能力。
本题考查修辞和句式的仿写。
从“青春是一首歌”“青春是一支笔”这两个句子判断,使用了比喻的修辞。
句式则是“青春是……,她+动词了(着)我们+形容词+的+名词”。
据此仿句即可,答案不唯一。
例4.(2020·四川眉山)仿照下面诗中画线的语句,补写两个句子。
要求符合诗意,语意连贯。
从我生出第一颗稚牙,回忆像春天解冻的冰河,到我揪下第一根白发,①___________________这中间度过了、经历了回忆像秋天的潇潇雨丝,多少纷乱的苦乐年华……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艿选自顾工《回忆像潇潇雨丝》)【答案】示例:①回忆像夏天舒展的枝丫;②回忆像冬天的片片雪花【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能力。
从“回忆像春天解冻的冰河”“回忆像秋天的潇潇雨丝”分析,两句话中均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因此仿句也应使用比喻的修辞。
其中两个句子中比喻的本体均是“回忆”,因此仿句本题也应是“回忆”,喻词是“像”,喻体也应是具体、形象的事物。
答案不唯一。
4.仿话题(或内容)例1.(2020黑龙江·绥化)网络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云购物”“云课堂”“云祭祀”“云传承”“云诊断”……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云端”。
为此,学校开展了以“我身边的‘云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语文老师正在通过“云课堂”讲授“和”文化的知识。
请你运用积累的有关“和”文化的故事、俗语、名言等,仿照示例写出对“和”的理解。
示例:从“六尺巷”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忍让与宽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从“将相和”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顾全大局与不计得失。
示例二:从“昭君出塞”的故事中,我懂得了“和”是和谐共处与民族团结。
示例三:从“礼之用,和为贵”的名言中,我懂得了“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示例四:从“庶政惟和,万国咸宁”的名言中,我懂得了“和”是为政治国的法宝。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能力。
本题主要是围绕“和”这一话题进行仿写。
选取内容可以从你熟悉的故事、名言、俗语等选取。
比如“将相和”的故事表达的是顾全大局的意识,“昭君出塞”的故事表达的是民族团结的美德,“家和万事兴”的俗语表达的是家庭和睦的重要性。
另外,注意仿写的结构是“从……的故事(名言、俗语)中,我懂得了和是……”。
答案不唯一。
例2.(2020·重庆A卷)仿照画线部分,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握手,是心灵的交流。
大千世界,常常因握手而孕育出美好的境界。
微风与湖水握手,漾出轻柔的涟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云层与夕阳握手,渲染出缤纷的晚霞;茶叶与沸水握手,弥散出怡人的清香。
示例二:高山与薄雾握手,幻化出缥缈的云海;笔与纸张握手,描绘出动人的画卷。
示例三:细雨与小草握手,渲染出碧绿的草地;示例四:月儿与层云握手,勾勒出朦胧的夜空;示例五:蜜蜂与鲜花握手,酿造出香甜的蜂蜜。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能力。
本题主要是围绕“握手”这一话题进行仿写。
分析例句“微风与湖水握手,漾出轻柔的涟漪”,“握手”一词运用的是拟人修辞,而且“微风”与“湖水”构成因果关系的,风吹湖水,于是“漾出轻柔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