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肌痛综合征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进展

针灸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进展作者:王洁晶唐晓颇来源:《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年第02期【摘要】通过归纳近10年来运用针刺疗法、灸法及针灸特色疗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操作方法及疗效观察,发现中医针灸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效果较好,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疗法,值得推广及深入研究。
【关键词】纤维肌痛综合征;针刺;灸法;综述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全身肌肉骨骼系统多处疼痛,特殊部位压痛,伴有疲劳、焦虑、睡眠障碍、头痛、胃肠道刺激、关节肿胀和麻木感等症状的慢性疼痛性、非关节性风湿病。
该病多见于女性,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明确,实验室检查大致无异常,并可与其他风湿病并存。
目前该病无明确的治疗方案及药物[1-2],临床上多用抗抑郁药、肌松药及镇痛药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但副作用较大,理疗、柔性训练、强化肌肉、认知疗法等非药物治疗亦可改善症状,近几年有不少研究者针刺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症状改善明显。
通过中国知网(CNKI)总库,以“纤维肌痛综合征”为检索词,在“全文”检索2004年到2013年10年间的593篇文章中,选取关键词中含“纤维肌痛综合征”,部分论述以“经络学”理论为主,且均按照美国风湿病协会(ACR)诊断标准选取研究对象,符合“针刺”及“艾灸”为主要治疗方法的研究,其中30篇论文基本符合要求,现从中医针灸治疗方面综述如下。
1 中医针灸治疗的理论基础根据FS的临床表现,应属中医学“周痹”范畴。
《灵枢·周痹》曰:“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
”体现了该病全身疼痛,且痛点固定的特点。
又曰:“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此内不在藏,而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命曰周痹。
”指出其病因病机。
徐妍等[3]将其归为“肌痹”。
《素问·长刺节论》云:“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
”这种表现亦与FS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相似性。
俞募配穴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26例

20 0 8年第 2 5卷 第 5期
Vo. 5, . 2 0 12 No 5, 0 8
中
医
药
信
息
I fr t n o a i o a h n s den n o mai n Trd t n lC ie e Me ii e o i
B rat L , S use k J , Farga G, Cho i itsia u gr J z rzws i H ru i rnc net l n
pe dos cl soit i l rditr iacl f aan t su obt t nasc e wt aee e ti elo jl e u r o ad h t n s tl s c -
—
P dar u gI t 0 3 ( 9) 2 3—2 9 e i r , 0 , 1 :7 tS n 2 7.
[ ] F ls i A Mie S E — usf 4 e t n E, l r M, l Yose M,R dbr Lno M, de l oe egD, i r d N
p stv b o l ssde n sa s b o u a in o h o i n e tn lp e — o iie f r b a t f e u p p lto fc r n c i t sia s u i i
d o su tn[ ] m JS r a o,0 3 ( 7 :2 o— bt ci J .A ugPt l 0 , 2 )2 8—25 r o h 2 3. [ ] Ji D, us 2 an MosaK,T n o adn M,C le pr upp e —MognJ Pot D. ra , rco D r R l f ̄tr ia cl fCjli ti i reso h o e oeo ne ti e so a n moit ds d r fte bw l st l l a ly o [ ] m G s oneo,0 3,9 )6 8—6 4 J .A J at etrl20 ( 8 :1 e 2. [ j T gc i 3 auh T,S i ,Mau ooK,N d . nvra ds iui f ut S a sm t aa0 U i s l ir tno c e tb o kl oiv esi df rn tps f i csrn gdsae[ ] i—p si cl iee ty e r hp g i s J . te l n f oHs u e
柴芍舒筋汤加减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经验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23, 12(10), 2976-2982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tcmhttps:///10.12677/tcm.2023.1210448柴芍舒筋汤加减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临床经验钟敏湖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湖北武汉收稿日期:2023年9月4日;录用日期:2023年10月7日;发布日期:2023年10月18日摘要纤维肌痛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以全身弥漫性非炎性肌肉骨骼疼痛为主要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疲劳、睡眠、情绪障碍以及认知、身体功能受损。
中医认为纤维肌痛综合征主要病因分内因及外因,内因多为肝郁脾虚、阳气不足,郁阻气机、筋脉失养、阳气不足、失于温煦,不荣则痛;其外因多为风寒湿热邪气痹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纤维肌痛综合征病机为枢机不利,气滞湿蕴,筋脉痹阻,肌肉失养,其治则主以祛除外邪,疏肝健脾、疏利气机,标本兼治。
笔者临床以柴芍舒筋汤加减(柴胡,白芍,白术,茯苓,当归,川芎,黄芪,香附,木瓜,伸筋草,烫狗脊,地龙,茯神,夜交藤,炙甘草)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颇有心得,为临床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提供参考。
关键词柴芍舒筋汤,纤维肌痛综合征,临床经验,中医治疗Clinical Experience of Chaishao Shujin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Fibromyalgia SyndromeMin ZhongThe First Clinical College of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Received: Sep. 4th, 2023; accepted: Oct. 7th, 2023; published: Oct. 18th, 2023AbstractFibromyalgia syndrome is a common clinical disease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diffuse non-in-钟敏flammatory musculoskeletal pain, accompanied by varying degrees of fatigue, sleep, emotional disorders and cognitive and physical impairment. According to Chinese medicine, the main causes of fibromyalgia syndrome ar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auses. The internal causes are mainly liver depression and spleen deficiency, lack of Yang Qi, blockage of qi, loss of muscles and veins, lack of Yang Qi, loss of warmth, and pain. Its external causes are mostly wind-cold dampness-heat evil qi blockage meridians, Qi and blood running smoothly, and pain. The pathogenesis of fibromyalgia syndrome is unfavorable, Qi stagnation and wet accumulation, muscle blockage and muscle loss, and its treatment is mainly to remove external evil, soothing the liver and strengthening the spleen, Shuli Qi, and treating both symptoms and root causes. The author used Chaishao Shujin Decoction (Bupleurum, Paeoniae, Baizhu, Tuckahoe, Dang GUI, Chuanxixiong, Astragalus, Xiangfu, papaya, Xinjincao, hot dog’s spine, Dilong, Fu Shen, night Jiaoteng, and licorice) to treat fibromyalgia syn-drome, and had some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fibromyalgia syndrome.KeywordsChaishao Shujin Decoction, Fibromyalgia Syndrome, Clinical Experienc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引言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 FMS)是一种以全身弥漫性非炎性肌肉骨骼疼痛为主要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疲劳、睡眠、情绪障碍以及认知、身体功能受损的慢性疼痛综合征,其全球发病率为2%~4% [1][2],女性高于男性,多见于中青年发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
【方案】纤维肌痛综合征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

【关键字】方案肝痹(纤维肌痛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患者。
一、肝痹(纤维肌痛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肝痹。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纤维肌痛综合征(ICD-10编码:M79.7)。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风湿病学》(娄玉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ACR,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1990年提出的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MS)分类标准及2010 FMS的初级诊断标准及症状严重性的评价方法。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肝痹(纤维肌痛综合征)协作组制定的“肝痹(纤维肌痛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肝痹(纤维肌痛综合征)临床常见证候:风寒湿痹证风湿热郁证气虚血瘀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肝痹(纤维肌痛综合征)协作组制定的“肝痹(纤维肌痛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肝痹(纤维肌痛综合征)。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28天。
(五)加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肝痹(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患者。
2.继发于外伤,各种风湿病,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干燥综合征、症及各种非风湿病(如、恶性肿瘤)等的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不加入本路径。
3.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加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
注重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沉、C-反应蛋白、抗“O”、类风湿因子、心电图。
(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3)肝功能、肾功能。
(4)受累较重关节的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
疏肝解郁针刺法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

调全身气血 , 助肝气条达 ; 足三里 、 三 阴交健脾益气 , 助脾俞 扶土 抑木 , 利水化湿 , 与膈俞 合用 益气 化瘀 , 此 两穴 也是安 神催 眠配 伍对穴 J 。全方以疏 肝为 主 , 配 以活血 、 补 虚。诸 穴合 用 , 则 肝 郁解 , 脾气健 , 气血调和 , 周 流全身 , 则周痹之疾 可解 。
一
6 2一
湖北中医杂志2 0 1 3 年l 2且
鲞筮 塑
疏 肝解 郁 针 刺 法治 疗 纤 维肌 痛 综合 征
邵 明璐 , 姜曼
( 山东 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2 0 1 1 级硕士研究生 , 山东 济南 2 5 0 0 1 4 )
关键词 : 纤维 肌 痛 综合 征 ; 针刺 ; 疏肝 解郁 法
共治疗观察 3 6例 , 均为 2 0 1 2 年 2月 一2 0 1 3年 6月 山东省中
医院针灸科 门诊及住 院患者Fra bibliotek其 中男 I 1 例, 女2 5 例; 年龄最 小
者2 1岁 , 最大者 6 2 岁, 平均年龄 3 9 . 1岁。随机分 为治疗组 和对 照组各 1 8例。
1 . 2 纳 入 标 准
例F S 患者进行了研究 , 现报道如 下。 1 临床资料 1 . 1 一般资料
与 对 照组 比较 , P< 0 . 0 5 。
4 讨论
本病当属于 中医学痹证 范畴 , 与周 痹类似 。《 灵枢 ・ 周 痹》
篇云 : “ 周痹者 , 在 于血脉 之 中, 随脉 以上 , 随脉 以下 , 不能 左右 , 各 当其所” 。可见周痹 的疼 痛范 围为 随脉上下 遍 布全身 , 病 位 在分 肉之间 , 与本 病症 状 相符 合 。《 医学 入 门》 指 出“ 周 身掣 痛 者, 谓之周痹 , 乃肝气 不行也 ” 。肝 主疏 泄 , 性喜条 达 , 长期情 志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康复重点专科协作组纤维肌痛综合征诊疗方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康复重点专科协作组纤维肌痛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制订一、诊断(一)疾病诊断目前诊断多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ACR,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1990年提出的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MS)分类标准及2010 FMS的初级诊断标准及症状严重性的评价方法。
1.1990年FMS分类标准(1)持续3个月以上的全身性疼痛:即分布于躯体两侧,腰的上、下部以及中轴(颈椎、前胸、胸椎或下背部)等部位的广泛性疼痛。
(2)18个已确定的解剖位点中至少11个部位存在压痛。
同时符合上述2个条件者,诊断即可成立。
但该标准所强调的是FMS与其他类似疾病的区别,没有包括疲劳、睡眠障碍、晨僵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应用该标准时应考虑到上述特点,以提高诊断的可靠性。
FMS诊断成立后,还必须检查有无其他伴随疾病,以区分原发性抑或继发性。
2. 2010 FMS的初级诊断标准及症状严重性的评价方法患者满足纤维肌痛诊断标准,符合下列三个条件:①普遍的疼痛指数(WPI)≥7和症状严重性(SS)量表评分≥5 或普遍的疼痛指数(WPI)3-6和症状严重性(SS)量表评分≥9;②症状出现并维持大致相当的的水平至少3个月;③患者没有用其他可以解释疼痛的疾病。
这个标准不是为了替代1990年ACR分类标准,而是考虑到现实情况,因为在初级医疗保健单位在临床诊断中不包含压痛点计数或常常没有进行压痛点计数,另一方面,现在对纤维肌痛的认知问题的重要性和躯体症状的认识都有增加。
这个标准能将88.1%的ACR 1990年标准分类的纤维肌痛综合征得到正确分类。
(二)证候诊断1.风寒阻络证:全身疼痛,关节僵硬,屈伸不利,遇风寒则全身僵痛加重,头痛,焦虑抑郁,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腻,脉沉缓。
2.气血亏虚证:全身肌肉酸疼无力,活动后加重,少气乏力,自汗,心悸,头晕目眩,少眠多梦,面黄少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纤维肌痛综合征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中医学, 2023, 12(9), 2670-2674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3 in Hans. https:///journal/tcm https:///10.12677/tcm.2023.129401纤维肌痛综合征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葛晶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黑龙江 哈尔滨收稿日期:2023年8月3日;录用日期:2023年9月8日;发布日期:2023年9月20日摘要 纤维肌痛综合征(FMS)是一种以全身广泛性肌肉骨骼疼痛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同时或可伴有疲劳、焦虑、睡眠障碍、头痛、认知功能障碍、关节区胀痛和麻木感等症状,患者可在颈、背、胸、腰、臀、膝等特定部位出现明显压痛。
本病患病率高,且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患者的生活质量随之显著下降。
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国内外医者对本病的认识及治疗都有着相同与各自的独到之处。
本文将从中西医视角分析FMS 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展开论述。
关键词纤维肌痛综合征,中西医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on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Fibromyalgia SyndromeJingjing GeGraduate School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arbin Heilongjiang Received: Aug. 3rd , 2023; accepted: Sep. 8th , 2023; published: Sep. 20th , 2023AbstractFibromyalgia syndrome (FMS) is a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generalized musculoskeletal pain, which may be accompanied by fatigue, anxiety, sleep disorders, headache, cognitive dysfunction, joint tenderness and numbness. Patients may have obvious tenderness in specific parts of the neck, back, chest, waist, hip, knee and so on. The prevalence of this disease is high, and the prevalence rate increases with ag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decreases significantly. The pathogenesis of this disease is not clear, but domestic and foreign doctors have the same and their own unique 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This article will analyze the pathogenesis and clini-cal treatment of F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葛晶晶KeywordsResearch Progress of Fibromyalgia Syndrome, Progres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4.0)./licenses/by/4.0/1. 纤维肌痛综合征中医病名的命名及病因因FMS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周身广泛性肌肉骨骼疼痛,故中医常以“周痹”、“痹病”命名。
纤维肌痛综合症的临床进展和针刀治疗策略

的区域产生牵涉性疼痛。故临证时必
周
须评估,针刀手法强调减张减压为主, 松解为辅。
洁
著
细 说 3. 当FMS伴随症状复杂时,易在辩证 针 施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针刀中针的 刀
刺激作用,采取相应的提、按、松解 手法,借以调节多系统的失衡状态, 以期达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调节和
周 影响神经化学过程,减缓疼痛。
疾病如慢性疲劳综合征、情感障碍、
肠激若综合征的临床症状重叠。 为
周 此,如何提高FMS特异性诊断显得越
来越重要。(见附表)
洁
著
细
附表 纤维肌痛的诊断标准 ACR-1990
说
1)临床病史 广泛的肌肉骨骼痛持续至少3个月
针
刀 2)检查: 在18处压痛(TePs),至少11处有触痛
(用4kg-f大小的压力解压)
大部分FMS患者具有典型的弥漫性 全身疼痛且持续3个月或3个月以上;
刀
疼痛常发生于可运动关节附近处的
肌肉、韧带、滑囊、肌腱等软组织
部位,且TP明显。无论是渐进的还
是突发的症状,都是由躯体或精神
上的应激所引发的。
著
细
说
针
在FMS中,躯体弥漫性疼痛、多 发TP、长时间晨僵和睡眠不足的临
刀
床症状非常具有特征性,和其它多种
洁
著
细 说 4. FMS和一些其他疾病相关时(继发 针 性FMS),应视为不同的独立疾病同 刀
时处理,其中针刀治疗策略以缓解疼 痛,控制症状为主要目的。手法宜针 对TP位点进行治疗,同时积极治疗原
周 发疾病。
洁
著
细
说
随着越来越多的FMS病理生理学 针
பைடு நூலக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纤维肌痛综合征中医临床研究进展标签:纤维肌痛综合征;中医疗法;综述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S)是一种以广泛性肌肉骨骼系统慢性疼痛且伴有精神症状的特发性疾病。
国外统计资料表明,FS患病率约为2%[1],多见于育龄妇女,且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影响较大。
因其病理生理机制不明,目前西医治疗本病有其局限性。
中医对本病在减轻躯体疼痛、缓解抑郁、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笔者综合分析相关文献,从中医学角度探讨FS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治疗进展,以期指导临床实践。
1 对纤维肌痛综合征的认识传统中医无FS病名。
大多数学者按照其临床发病原因及症状而定义,如依据FS伴有全身多处疼痛这一重要特征,将该病归属于中医学“痹证”之“周痹”、“肌痹”或“行痹”、“痛证”等范畴,较全面反映了FS的中医疾病本质;也有学者认为,FS多因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气郁血瘀,痹阻经络而发病,与情志相关,将其归为“郁证”范畴[2-3];唐氏等[4]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阳化气,阴成形”、“气伤痛,形伤肿”等观点,认为FS没有实验室检查指标的支持,应属于现代医学的功能性疾病,即中医理论中的“气病”、“气痹”范畴。
笔者认为,《灵枢·周痹》有“风寒湿气,客于外分肉之间……此内不在藏,而外未发于皮,独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命曰周痹”、“周痹者在于血脉之中,随脉以上,随脉以下,不能左右,各当其所”之论断,从临床表现上与FS相比,即有全身范围的疼痛,又有固定不移、“不能左右”的压痛点,当属中医学“周痹”范畴。
2 病因病机痹证发病不仅是感受外邪所致,内伤七情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致病因素。
《素问·痹论篇》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中藏经·论痹》曰:“痹者,风寒暑湿之气中于人脏腑之为也……而有风痹,有寒痹,有湿痹,有热痹,有气痹”、“气痹者,愁思喜怒过多,则气结于上……宜节忧思以养气,慎喜怒以全真,最为良矣。
”《内经博议》云:“凡七情过用,则亦能伤脏气而为痹,不必三气入舍于其合也。
”临床上,多数FS患者有广泛压痛,并伴有烦躁不安,约90%的患者伴有睡眠障碍,50%~90%的患者有疲劳感;76%~91%的患者出现晨僵,其严重程度与睡眠及疾病活动性有关;抑郁和焦虑等心理异常也比较常见[5],二者常可使病情进一步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故现代医学对FS精神、心理因素的认识与中医内伤七情不谋而合。
目前学术界对于本病的病机认识尚未趋同,大多从正虚邪实角度辨治本病。
唐氏等[4]认为,气滞血瘀、气机不利、阳气虚损是其发病的基本病机。
高氏[6]认为,本病内外因交织为患,肝、筋表里同病,筋脉痹阻、肝脉不畅、筋肌失养为其基本病机,临床可分为气滞血瘀型、湿痰痹阻型、肝脾失和型、气血亏虚型、肝肾不足型进行论治。
徐再春认为,该病多由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或饮食失节、外感六淫等原因,导致人体脏腑功能失调,使气、血、痰、火、湿、食等病理产物滞塞、郁结,致经络气血不畅,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出现肌肉关节区域的疼痛及全身的疼痛敏感症状,以实证为主,其中气、血、火郁多责之于肝,痰、湿、食郁多责之于脾;辨证分型为气郁化火、痰湿致郁、痰热致郁等型[7]。
纵上所述,阴阳失调、肝脾肾亏虚是本病的重要内因,而风、寒、湿、热诸邪合而致病是痹证形成的外因,七情内伤、饮食不节为痹症的诱发因素。
因此,本病病根多在肝脾,病位则在皮肤腠理筋膜处,其基本病机为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乃至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不松则痛,则发为本病。
3 治疗3.1 中药陈氏等[8]根据《伤寒论》“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痛”之论,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34例FS患者,总有效率85.29%,全方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的功效,能祛除流注于肌肉筋脉关节的风湿,使气血通行流畅,肌肉筋脉关节的疼痛消除。
傅氏等[9]将62例F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予疏肝解郁活血通络方,对照组31例予盐酸阿米替林口服,2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8.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中药疗法可明显改善FS的临床症状。
一些学者根据“郁证”理论从少阳枢机不利,正虚邪侵立论,分别运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FS,获得满意疗效[10-11]。
刘氏等[12]用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该病,不仅显著改善FS的各项症状,对压痛点也有很好的效果;治疗4周即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延长治疗时间到12周时各项评分和压痛点计数虽仍有进一步改善,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张凤山临证常以“通”字立法,以疏肝解郁、行气活血、通络定痛为治疗大法,用越鞠汤合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FS,取得了良好疗效[3]。
3.2 针灸潘氏[13]从FS临床特点和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治疗思路、针刺治疗思路与方法三方面进行论述,指出针刺疗法能够较好地改善脏腑整体功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近远期疗效均比较肯定,有着药物治疗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李氏等[14]将50例FS患者分为俞募配穴组26例与普通针刺组24例,通过症状改善判定疗效,结果俞募配穴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普通针刺组(P<0.05)。
徐氏等[15]通过压痛点与经络的关系论证本病病位多在膀胱经与胆经,针刺治疗可达到调和阴阳、平和气血、疏通经络目的。
郭氏等[16]采取背部沿皮透穴法与盐酸阿米替林对照,显示背部透穴疗法优于西药,且避免了药物治疗引起的口干、咽痛、便秘等不良反应。
高氏等[17]对针刺与西药对照治疗FS进行系统评价,Meta分析结果显示,针刺治疗FS疗效较好,优于阿米替林内服,其中2项研究提示针刺缓解FS的疼痛方面明显优于西药。
王氏等[18]通过循证的方法寻找针刺治疗FS的临床证据,结果显示,针灸治疗FS的疗效优于西药,若配合西药治疗可达增效之功。
郭氏等[19]研究显示,经皮电刺激和电针的作用均明显优于药物治疗,镇痛作用强且复发率低,易被患者接受。
3.3 推拿推拿疗法作为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治疗方法有着独特的优势,体现了中医简、便、验、廉的特色。
王氏等[20]采用通督推拿手法治疗FS,每日1次,10 d 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有效率达96.8%。
曾氏等[21]采用整脊疗法治疗28例FS患者,结果显效9例,有效18例,除1例无效外,其余患者均在第1疗程治疗后症状即有明显减轻。
由此认为,通过分筋疏理、拿点摩揉等手法对背俞穴的刺激可以激发五脏六腑的机能,协调五脏六腑某些功能的亢进与不足,起到调理脏腑、平衡阴阳的作用。
龙氏等[22]通过理筋手法结合心理疏导治疗40例FS患者,总有效率为77.5%;出院6个月后随访及复诊共23例,占观察病例数的57.5%,其中持续有效者18例,占复诊病例78.2%。
3.4 综合疗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推拿、拔罐等方法,体现了中医疗法的多样性,充分利用各个疗法的优点和特色,优势互补可以增进疗效。
戴氏等[23]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396例FS患者,结果显效82例(20.7%),有效190例(48.0%),无效109例(27.5%),加重15例(3.8%),总有效率为68.7%;出院6个月后随访及复诊共81例,占观察病例数的20.5%;其中持续有效者59例,占复诊病例72.8%,高于出院时疗效。
李氏[24]将符合诊断标准的70例FS 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给予加减内服薏苡仁汤配合拔罐治疗,对照组口服阿米替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郭氏等[25]按中医辨证将FS分为5型,观察组采用电针配合特定电磁波谱治疗器(TDP)局部照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采用抗抑郁剂氟西汀治疗,总有效率为57.14%,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减少痛点个数、疼痛程度上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出现心悸、口干、头晕、出汗等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无不良反应。
施氏[26]运用沿皮透刺针结合闪火罐法对照阿米替林治疗30例FS患者,结果总有效率及治疗时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针罐结合要优于西药阿米替林。
陈氏等[27]将80例FS患者按就诊单双号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浮针结合走罐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阿米替林片口服,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为95.00%,与对照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浮针结合走罐治疗FS疗效优于盐酸阿米替林片,且安全无不良反应。
3.5 中西医结合疗法王氏等[28]将66例F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应用中药(柴胡疏肝散合身痛逐瘀汤)联合西药阿米替林治疗,对照组(33例)单纯应用阿米替林治疗。
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王氏等[29]用身痛逐瘀汤合逍遥散结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同样显示该疗法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赵氏等[30]将60例FS患者随机分为灸+药组和药物组,每组30例,灸+药组采用阿米替林药物口服配合隔药灸法,药物组采用阿米替林药物口服。
治疗1个月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疼痛点数量及直观模拟标尺评分(V AS)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指数的变化,结果灸+药组总有效率为93.3%,药物组总有效率为56.7%,灸+药组优于药物组(P<0.01);组间比较,治疗后灸+药组HAMD评分及痛点数量明显优于药物组(均P<0.01),V AS评分治疗后药物组和灸+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蒋氏等[31]采用多中心、单盲、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186例FS患者分为针罐药组(62例)、针罐组(64例)和西药组(60例),比较各组麦吉尔疼痛量表(MPQ)、压痛点数、起效时间,并采用HAMD评价疗效。
结果针罐药组愈显率65.0%,优于针罐组的15.9%和西药组的16.1%(P<0.001);3组患者治疗后MPQ量表评分、HAMD量表评分、压痛点数目与自身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减少,针罐药组较针罐组和西药组减少更为显著(均P<0.001),针罐药组的起效时间较针罐组和西药组明显缩短(P<0.001)。
4 小结FS是常见的风湿骨病科疾病,但目前业界对该病的关注度尚不高,对其病因病理机制的认识、辨证分型、临床治疗方法与方案也尚未形成统一意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需要进一步追踪、验证。
FS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疾病,相关因素之间也可能相互影响,从多个角度而言,免疫调节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骨骼肌肉系统、中枢神经系统、亚细胞结构均能得到相关证据显示FS的发病机制[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