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2010-2019教育综合333真题

合集下载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真题清单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真题清单
文艺学综合基础2010-2016
中国古代文学史2013-2017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1999-2017(2010-2012科目为综合基础,部分年份整理版)
专业二:
807外国文学史(古代到20世纪)2000-2018(部分年份整理版)
8.应用文体学
专业一:
610文学基础2017-2018(2017年新考试科目)
2.英语语言文学01、04方向
专业一:
623外国语言文学基础知识与汉语写作2010-2012、2016-2018
英语文学基础知识与写作2013-2015(汉语答题)
英语语言学基础知识与写作2013-2015(汉语答题)
专业二:
829英语文学基础知识与翻译2016-2018
英文翻译与写作2010-2015
4.翻译硕士
专业一:
211翻译硕士英语2010-2018(含答案2010-2015、2017)
专业二:
357英语翻译基础2010-2018(缺2011年,含答案2010-2015、2017)
专业三:
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2010-2018(含答案2010-2015、2017)
5.二外日语2001-2018
古代汉语2007-2016(2007-2012科目为语言学与古代汉语)
文献阅读基础2013-2016
专业二:
804中国古典文献学2011-2018
5.中国古代文学
专业一:
610文学基础2017-2018(2017年新考试科目)
文学理论基础与文学评论写作2013-2016(2013科目为外国文学评论写作)
古代汉语2007-2016(2007-2012科目为语言学与古代汉语)
专业二:

2019年南京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2019年南京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 教育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 教育综合333(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卷面上无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这句话出自()A.《论语》B.《学记》C.《孟子》D.《大教学论》2. 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学派与现代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分别是()A.凯洛夫和布鲁纳B.洛克和卢梭C.赫尔巴特和杜威D.柏拉图和夸美纽斯3.对教育起决定作用的是()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C.生产力D.领导权4.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是()A.奴隶主贵族教育B.宫师合一C.军事教育D.六艺5.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习相远也” ,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6.朱熹一生编撰了多种书籍,其中成为广大士人和各类学校必读的教科书,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教育长达百年之久的是()A.《近思录》B.《白鹿洞书院揭示》C.《四书章句集注》D.《朱子语类》7.提出谨慎选择教材的问题,强调教育内容应具有教育性,开创了西方后世“教育性教学” 的先河的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苏格拉底8.在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原则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育必然受到诸多客观的社会条件制约的是()A.洪堡B.费希特C.第斯多杰D.康德9.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A.动机越低,学习效率越高B.动机越高,学习效率越高C.任务强度不同,其最佳动机强度不同D.任务强度不同,其最佳动机强度相同10.方雨认为社会法制应符合社会大众权益,当它不符合时就应该修改,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他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个阶段()A.服从与惩罚B.社会契约C.维护权威或秩序D.普遍伦理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题,共20分)1.班级授课制2.稷下学宫3.福建船政学堂4.遗忘原因的同化说三、辨析题(每题10分,共3题,共30分)1.“教师专业化”就是通过专业化,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

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

第七章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汇编(2010—2016年)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内容中的“六艺”指的是()A.礼、乐、射、御、书、数B.诗、书、礼、乐、易、春秋C.礼、乐、射、辞、书、数D.方法、修辞、辩证法、礼乐、数书、射御2.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传统教育代表人物的教育家是()A.洛克B.杜威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3.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A.产生效益的活动B.促进社会发展的活动C.传递知识经验的活动D.培养人的活动4.把造就“完全人格”即发展个性和群性作为其民主教育思想的核心的教育家是()A.黄炎培B.蒙台梭利C.蔡元培D.杜威5.“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是第一个进入人的视野的真正课程问题。

它的提出者是()A.培根B.洛克C.斯宾塞D.第斯多惠6.有一种活动,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成人与成才,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这种活动是()A.智育活动B.综合实践活动C.美育活动D.德育活动7.主张把“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三者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家是()A.苏霍姆林斯基B.马克思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8.《学记》中的“藏息相辅”教学原则强调的是()A.教学要遵循一定顺序进行B.启发式教学C.教学要把握最佳时机D.课内与课外相结合9.提出“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并把这种理想人格描绘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A.严复B.韩愈C.孟子D.荀子10.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式学习,强调符号强化和自我强化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这一理论代表人物是()A.班杜拉B.布鲁纳C.斯金纳D.罗杰斯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终身教育2.道德情感3.中体西用4.最近发展区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30分)1.人既是社会历史的“剧中人”,又是社会历史的“剧作者”。

333教育综合真题2010—2013自己整理的

333教育综合真题2010—2013自己整理的

333教育综合真题2010—2013自己整理的(感谢凯程罗老师对本文的有益指导.)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综合试题一名词解释1.教学目标2.学校教育3.六艺教育4.苏格拉底方法5.学习动机6.道德情感二简答1. 简述德育途径2. 蔡元培的“五育并举”3.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4.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步骤三论述题1. 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2. 试论述陈鹤琴的“活教育”3. 杜威教育思想4. 结合实际论述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综合试题一名词解释1学校教育;2教育目的;3分组教学;4讲授法;5陶冶;6技能二简答题1上好一堂课的要求2培养集体的方法3教师劳动的特点4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三论述题1、人的发展的特点及其教育学意义2、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3、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4、联系实际论述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华南师范大学2012年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学校管理2.学校教育3.心理发展4.人的发展5.课程6.学习动机二简答题1.教师劳动的特点2.简述教育的社会制约性3.简述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4.简述科举制度的影响三论述题1.中国古代书院的特点2.赫尔巴特的道德教育理论3.学生品德不良的成因分析4.如何推进“依法治校”的工作2012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京师同文馆2生活教育3贝尔兰卡特制4知识表征5自我提高驱动力6恩物二简答题1教育的政治功能2教育的基本目的的基本精神3课程的多样性4启发性教学原则三论述题1、试论孔子思想2、教育学原理的德育:论述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

3、述评韦纳的动机理论4、材料:教育无目的论。

(1)这个思想是谁提出的,请对这个人做简要介绍。

(2)这个材料的观点是什么?(3)他的其他理论有什么?2012年浙江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2简答题:1、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他们基本在教育中的作用是什么?2、教育的文化功能。

333教育综合各校一些真题和考点归纳.doc

333教育综合各校一些真题和考点归纳.doc

以下是针对全日制教育硕士教育综合333 (10年为332)的真题感谢往届考生的搜集2010年华中师范大学332一、名词解释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I学校教育2教育目的3讲授法4学记5道尔顿制6元知论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共4()分)7教育的相对独立性8上好一堂课的耍求9教师劳动的特点10影响学习的动机三、分析论述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1人的发展的规律性及其教育学意义2朱子读书法极其当代意义3苏崔姆林斯基的个性全血和谐发展教育思想评述4联系实际论述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安徽师范大学2010综合真题•名词解释实验教育学学校教育媒介素养教育FI的教**略学生非正式群体二简答题现代型学校的特质主要表现在那些方而?当代学生观的更新体现在哪些方面?简述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如何创建复印牛.命气息的班级文化怎样发挥学校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与促进作用新型教师的基础性素养主要包括哪些方而三论述题结合口身实际,谈谈学习教育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价值试述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更新的基本走向结合教学实际,论述你对教学评价改革的看法四案例分析试用相关教育理论评析案例中的“无人监考”活动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及英育人效果华南师大名词解释广义教育教学校长负责制智力多因素论(or多元智力理论?忘了)剩下两个忘记了简答题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孔了有教无类思想的价值教学过程中冇哪些原则?斯巴达教育的特点论述题教冇的社会流动功能及其意义中体西用的历史意义和局限性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陕师大11年一、名诃解释(6*5,)教育学学习策略课程苏湖教法贝尔一兰开斯特制最近发展区二、填空题(10*2)美国公立学校Z父——骑士教育七技——赫尔巴特提出的三种教育方法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一三、简答题(6*10)教学评价的原则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朱熹的教育思想晏阳初的四人教冇苏联的《国防教育法》四、论述题(2*20*)论述教育的和対独立性西南大学2010一、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计20分)L教育学2.“中体西用”3“苏格拉底法”4.发现学习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1•我国当前教育之基本精神是什么?2.屮国古代书院教育的重要特点是什么?3.近代人文主义教冇的基木主张有哪些?三、论述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指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基本关系,并以其中一个关系为例简要论述.2.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举例加以说明。

11-16南京师大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11-16南京师大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11-16南京师大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11-16南京师大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1)2011年南京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 (1)2012年南京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 (3)2014年南京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 (4)2015年南京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 (5)2016年南京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 (7)2011年南京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中体西用2.教育3.班级授课制4.道尔顿制度6.学习动机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谈谈如何认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及行动研究的步骤。

2.论述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

3.简述“六艺”教育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

4.试述卢梭的自然主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三、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1.评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新教育和进步主义思潮的共同特征、意义及其局限性。

2.述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3.论述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4.结合中学生的时代特点谈谈你对目前基础教育问题的理解。

2012年南京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教学目标2.学校教育3.“六艺”教育4.苏格拉底方法5.学习动机6.道德情感二、简答1. 简述德育途径2. 蔡元培的“五育并举”3. 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4.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步骤三、论述题1. 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2. 试论述陈鹤琴的“活教育”3. 杜威教育思想4. 结合实际论述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2014年南京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6‘×5)1.赫《普通教育学》2.社会本位论3.最近发展区4.有效教学5.行动研究二、填空(好象是20分)1.马克思认为,教育起源于——2.决定教育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3.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4.解决社会生活的课程——5.课改文件的名称——6.手哦及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信息,反映学生成长变化的评价方法是——7.学生品德构成的基本因素有——8.学制发展的方向——9.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10.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育属于——理论。

南京师范大学333真题解析(一)

南京师范大学333真题解析(一)

南师大333真题解析(一)1、活动课程:【解析】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是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

它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

因此,活动课程也称动机论。

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

活动课程论指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理论。

奠定活动课程论理论基础的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他认为学校科目相互关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主张编制课程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发展顺序相一致,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

提倡学生“在做中学”。

他认为传统的学科课程论不能照顾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个性,提出在活动中学习,通过活动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培养科学的思想、态度和思维方法。

1、教学:【解析】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传统教学论:教学是为实现教育目的,以课程内容为中介而进行的教与学相统一的共同活动;现代教学论:杜威主张以儿童的需要为基础设置课程,倡导活动课程;倡导“做中学”的教学方法,主张通过制作、社交、艺术、探究等动手操作活动进行教学。

其特征可概括为新“三中心论” :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以他为代表的教学理论形成所谓“现代教学论” 。

2、化性起伪:【解析】化性起伪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

荀子以“化性起伪”解释人性和文化的生成,体现了美育的功能。

性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本质及其功能,伪则指在自然本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形态和能力。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生而好利、疾恶、纵欲,需要后天文明的熏陶、感化,于是产生了礼仪、法度和艺术等。

诗、书、礼、乐等化性,对人进行塑造,使人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伪”。

南京师范大学2010-2018教育学硕士(333)真题汇编

南京师范大学2010-2018教育学硕士(333)真题汇编

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一、名词解释1、课程2、最近发展区3、自我提高驱动力4、终身教育5、自我效能6、苏格拉底法7、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二、简答1、简述《学记》在教学思想上的贡献。

2、道德教育如何与生活相联系。

3、简述班级授课制及其改革。

4、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优势、不足及思考。

三、论述1、结合你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教育与人身心发展的关系。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3、试论唐代科举制度的作用及其影响。

4、评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中体西用2、教育3、班级授课制4、道尔顿制5、问题解决(认知心理学的观点)6、学习动机二、简答1、谈谈如何认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及行动研究的步骤。

2、论述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

3、简述“六艺”教育及其对当代教育改革的意义。

4、试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三、论述1、评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新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共同特征,意义及其局限性。

2、评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3、论述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4、结合中学生的时代特点谈谈你对目前基础教育问题的理解。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教学目标2、学校教育3、“六艺”教育4、苏格拉底方法5、学习动机6、道德情感二、简答1、简述德育途径2、蔡元培的“五育并举”3、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4、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步骤三、论述题1、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2、试论述陈鹤琴的“活教育”3、杜威教育思想4、结合实际论述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活动课程2、教学3、化性起伪4、道尔顿制5、最近发展区6、信度与效度二、判断并说明理由1、“教育先行”是20世纪现代社会的新现象,它意味着教育发展必须先于社会的物质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师范大学2010年南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课程2、最近发展区3、自我提高驱动力4、终身教育5、自我效能6、苏格拉底法7、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二、简答题1、简述《学记》在教学思想上的贡献。

2、道德教育如何与生活相联系。

3、简述班级授课制及其改革。

4、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优势、不足及思考。

三、论述题1、结合你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教育与人身心发展的关系。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3、试论唐代科举制度的作用及其影响。

4、评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一、名词解释1、中体西用2、教育3、班级授课制4、道尔顿制5、问题解决(认知心理学的观点)6、学习动机二、简答题1、谈谈如何认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及行动研究的步骤。

2、论述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

3、简述“六艺”教育及其对当代教育改革的意义。

4、试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及其意义。

三、论述题1、评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共同特征、意义及其局限。

2、评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3、论述师生关系的历史婚变,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4、结合中学生的时代特点谈谈你对目前基础教育的理解。

一、名词解释1、教学目标2、学校教育3、“六艺”教育4、苏格拉底法5、道德情感二、简答题1、简述德育的途径2、蔡元培的“五育并举”3、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4、布鲁纳发现学习的步骤三、论述题1、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2、试论述陈鹤琴的“活教育”。

3、杜威的教育思想。

4、结合实际,论述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一、名词解释1、活动课程2、教学3、化性起伪4、道尔顿制5、最近发展区6、信度与效度二、判断并说明理由1、“教育先行”是20世纪现代社会的新现象,它意味着教育发展必须先于社会的物质发展。

2、在学习方式上,课程改革反对接受学习,主张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取代接受学习。

3、卢梭认为事物的教育和自然的教育都要服从于人的教育.三、简答题1、简述个人本位论2、简述价值澄清模式3、简述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4、简述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四、论述题1、品德及其构成要素是什么?如何根据品德的要素进行道德教育?2、有人说,过去要求教育嫁给政治是错误的,现在要求教育嫁给经济也是片面的。

教育首先要嫁给人,人是教育的原点,教育是人的教育,不是社会的教育。

有人则认为,人不是抽象的,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

这种提法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教育也不可能发展成抽象的人,有人说,教育要以育人为中心。

但也有人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只有一个,那就是经济建设,不允许搞多中心。

对此你有何评论?请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短评,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对上述观点进行评论。

2014年南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2、社会本位论3、最近发展区4、有效教学5、行动研究二、填空1、马克思认为,教育起源于2、决定教育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3、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4、解决社会生活的课程5、课改文件的名称6、收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些信息,反映学生成长变化的评价方法是7、学生品德构成的基本因素是8、学制发展的方向9、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10、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育属于理论。

三、判断并作出说明1、义务教育的特点是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2、教育影响都是积极正向的。

3、师生关系就是知识的传授关系。

4、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5、班级是一个“准自治组织”。

四、问答1、试述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要求。

2、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3、试述课程编制(开发)的基本程序或步骤。

4、试述杜威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五、材料题一位教师在给学生讲人教版第七册钓瓣鱼的课文,老师提问“仔细读课文,看看父亲是一位怎样的人。

生1:为什么还没有到时间父亲就允许我钓鱼,而掉到鱼又让我放走?”老师脸带怒色地说:“你没有听清楚老师的问题,坐下。

”生1很害羞地坐了下去,这一堂课就再也没有举手了。

生2:我觉得这位父亲对自己的孩子很严格。

老师:仅仅是严格吗?生2也坐了下去,再也没有发言。

老师:在没有人的情况下,父亲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规则,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下课后老师向同事抱怨:我给了他们机会,可是他们不珍惜,只好我自己报了答案,我也没有办法。

(1)这位教师的行为是否合适,为什么?(2)如果换作是你,你会怎么做?2015年南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我国古代“四书"的是()2、在西方教育中,现代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是()3、新课改的三雒教学目标是()A, 识记、理解、应用B. 认知技能、操作技能、情感目标C. 生成目标、获得目标、转化目标D.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4、教育为政治服务的最基本的途径是()5、由学生自己选择出来的最好的或最喜欢的作品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评价方式是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C.档案袋评价 D,表现性评价 6、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获取或巩固知识,促进智能发展教学方法是()10、重视观察学习和榜样模仿的学习观点,属于(二、名词解释(4x5)1、学制2、课程标准3、书院4、美国进步教育运动三、判断题(3x10)1、教育由社会决定,所以教育没有独立性(大体是这个意思)2、师生关系只是简单的只是授受关系3、德育就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问答题(4x10)1、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2、试比较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优缺点3、简述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4、简述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和教学观五、论述题(2x20)1、试述教学过程的性质2、材料大概讲一名初中女生喜欢上了化妆,于是班主任把她叫到办公室,告诉她不化妆自然没更好看,诸如此类,于是女孩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再也没有在学校化过妆。

问题一、该班主任运用了什么样的德育方法?问题二、试述运用该德育方法的基本要求?2016年南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单项选择题(选项遗失,改为填空)1.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内容中的“六艺"指的是2. 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传统教育代表人物的教育家是3. 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4. 把造就“完全人格”即发展个性和群性作为其民主教育思想的核心的教育家是5.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是第一个进入人的视野的真正课程问题。

它的提出者是6. 有一种活动,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成人与成才,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这种活动是7. 主张把“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三者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家是8. 《学记》中的“藏息相辅"教学原则指的是9. 提出“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并把这种理想人格描绘为“宝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10.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式学习,强调符号强化和自我强化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这一理论代表人物是二、名词解释(5X4)1、终身教育2、道德情感3、“中体西用”4、最近发展区三、辨析题(10X3)1、人既是社会历史的“剧中人",又是社会历史的“剧作者”°2、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中,小学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艺术”、“科学”,初中的“社会”、“科学''等课程都属于综合课程。

3、在政府倡导“全民阅读的"背景下,读书指导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读书指导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

四、简答题(10X4)1、请简述人的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性。

2、请述评布鲁纳的教育思想。

3、请简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含义和要求。

4、请简述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内涵和条件。

五、论述题(20 X2)1、试析学生在不同教学模式下掌握知识的基本阶段。

(注:这里的“不同教学模式”是指以师生授受知识为特征的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为特征的教学模式。

)2、试论德育过程及其规律。

一、选择题1、荀子三次在稷下学宫讲学2、班杜拉自我效能感3、杜威思想的集中体现的书名二、名词解释1、班级文化2、泰勒原理3、白板说4、测验效度三、辨析题1、班级主体是老师,有引导监督作用2、非指导性教学核心是学生自主学习3、不良行为者不良行为抑制,强化静止越长效果越好四、简答题1、德育理念2、交往谈话的新型师生关系特征3、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劣一、选择题1、第一个提出体育,智育,德育的是()2、西方著名的教学方法的提出者()二、名词解释1教师专业发展2京师同文馆3要素教育4认知结构三、辨析1、教育传承文化,但是教育不能创造文化,不能产生新文化。

2、17-18世纪,德国中等教育的主要类型是实科中学。

3、德国教育家康德提出教育性教学原则,他认为教育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尽可能地获得知识和技能。

四、简答1、教育与教学的关系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的教育改革内容3、什么是程序性知识?如何进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4、西欧中世纪大学的特征与意义五、论述1、教育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论述师生关系模式和理想的师生关系3、奥苏伯尔提出了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2019年南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20分)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句话出自()A《论语》B《学记》C《孟子》D《大教学论》2、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学派与现代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分别是()A凯洛夫和布鲁纳B洛克和卢梭C赫尔巴特和杜威D柏拉图和夸美纽斯3、对教育起决定作用的是()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C生产力D领导权4、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是()A奴隶主贵族教育B宫师合一 C军事教育D六艺5、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习相远也”,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6、朱熹一生编撰了多种书籍,其中成为广大士人和各类学校必读的教科书,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教育长达百年之久的是()A《近思录》B《白鹿洞书院揭示》C《四书章句集注》D《朱子语类》7、提出谨慎选择教材的问题,强调教育内容应具有教育性,开创了西方后世“教育性教学”的先河的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苏格拉底8、在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原则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育必然受到诸多客观的社会条件制约的是()A洪堡B费希特C第斯多杰D康德9、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A动机越低,学习效率越高B动机越高,学习效率越高C任务强度不同,其最佳动机强度不同D任务强度不同,其最佳动机强度相同10、方雨认为社会法制应符合社会大众权益,当它不符合时就应该修改,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他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个阶段()A服从与惩罚B社会契约C维护权威或秩序D普遍伦理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题20分)1、班级授课制2、稷下学宫3、福建船政学堂4、遗忘原因的同化说三、辨析题(每题10分,共3题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