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急救

合集下载

体育运动中损伤的应急救治与预防

体育运动中损伤的应急救治与预防


就医与康复
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进行有效的治疗和康复,恢复到运动前的状态。
预防体育运动损伤的重要性
预防远比治疗更重要。预防体育运动损伤可以减少运动员的伤病风险,提高训练效果。
预防措施和建议
合理热身和拉伸
在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 和拉伸可以增加肌肉的弹 性和柔韧性,降低损伤风 险。
选择适合的装备
穿戴合适的运动装备可以 提供足够的支撑和保护, 减少意外损伤的可能。
2 骨折和脱臼
3
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可能 导致严重的骨折和关节 脱臼,必要时及时就医。
肩周炎和网球肘
频繁的上肢活动容易导 致肩膀和肘部的过度使 用损伤,做好适当的休 息和肌肉锻炼。
应急救治的原则和步骤
1
评估伤势
准确判断损伤的严重程度,及时停止运动。
2
冰敷与固定
冰敷和合适的固定可以减轻疼痛和肿胀,防止进一步损伤。
体育运动中损伤的应急救 治与预防
在体育运动中,损伤是不可避免的。了解应急救治和预防方法可以帮助我们 更好地保护自己,继续享受运动的乐趣。
运动损伤的定义
运动损伤是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发生的身体组织受伤或功能异常的情况。它包 括肌肉拉伤、扭伤、骨折等。
常见的体育运动损伤
1 扭伤与拉伤
经常发生在跑步、篮球 等活动中,注意合理热 身和技术动作能有效减 少损伤风险。
进行不同类型的运动,可以减少单一运动对特 定部位的过度使用。
总结和提醒
• 了解运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方法,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装备。 • 在发生损伤时,按照应急救治步骤进行处理,并及时就医。 • 预防是最好的方法,始终保持适度和科学的训练。
保持适度训练
合理安排训练量和强度, 避免过度训练导致的肌肉 疲劳和损伤。

体育课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及现场急救措施

体育课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及现场急救措施

体育课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及现场急救措施
体育课是学生们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要途径,但在运动过程中,
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

为了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教师需要掌握运
动损伤的预防和现场急救措施。

一、运动损伤的预防
1. 热身准备
在进行体育课前,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热身准备,包括慢跑、拉伸、
活动关节等,以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2. 适度运动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和运动能力,合理安排运动强度和时间,
避免过度运动导致损伤。

3. 穿着合适的运动装备
学生应穿着合适的运动装备,如运动鞋、运动服等,以保护身体部位,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4. 安全环境
教师应确保运动场地的安全性,如场地平整、无障碍物等,以避免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受伤。

二、现场急救措施
1. 停止运动
一旦发生运动损伤,教师应立即停止学生的运动,避免损伤加重。

2. 冰敷
对于肌肉拉伤、扭伤等轻微损伤,教师可使用冰袋进行冰敷,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3. 按摩
对于肌肉疲劳、酸痛等轻微损伤,教师可进行按摩,以缓解疼痛和疲劳。

4. 包扎
对于骨折、严重扭伤等较严重的损伤,教师应及时进行包扎,以避免损伤加重。

5. 就医
对于较严重的运动损伤,教师应及时将学生送往医院就医,以避免损伤加重或留下后遗症。

总之,体育课中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现场急救措施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只有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才能在体育课中健康快乐地锻炼身体。

儿童运动损伤预防处理急救

儿童运动损伤预防处理急救

况,及时调整固定方法
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的定义:一种紧急情况下的急救措 施,用于恢复心跳和呼吸
心肺复苏的步骤:检查意识、呼救、检查呼 吸、胸外按压、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的注意事项:确保环境安全、避免 二次伤害、保持冷静、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心肺复苏的适用人群:适用于所有年龄段, 包括儿童和成人
感谢您的观看
WPS,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儿童运动损伤预防处理急救
演讲人
目录
01. 运动损伤预防 02. 运动损伤处理 03. 运动损伤急救
1
运动损伤预防
运动前热身
热身的重要性:预防运动损 伤,提高运动表现
热身的方法:慢跑、拉伸、 关节活动等
热身的时间:根据运动类型 和强度,一般10-20分钟
热身的注意事项:避免过度 热身,注意保暖,避免受伤
紧急处理方法
止血:使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按 压伤口,防止出血过多
冰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 部位,减轻肿胀和疼痛
抬高受伤部位:将受伤部位抬高, 有助于减轻肿胀
及时就医:如果伤势严重,应尽 快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专业医疗建议
及时就医:在发生 运动损伤后,及时 就医,避免延误治 疗
01
冰敷:在损伤发生 后,立即进行冰敷, 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包扎方法:三角巾包扎法、 绷带包扎法等
常见运动损伤:扭伤、擦伤、 骨折等
骨折固定
01
骨折固定目的:防止骨折折固定方法:使用夹板、
绷带、石膏等固定材料
03
骨折固定注意事项:固定 位置要准确,松紧适度, 避免压迫血管神经
04
骨折固定后处理:定期检
查,注意观察骨折愈合情

中职院校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方法

中职院校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方法

中职院校体育课常见的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方法
1.伤病预防:
(1)锻炼前进行适当的热身准备,充分温暖肌肉和关节,减少运动中损伤的可能性;
(2)建立恰当的基本技术,以达到技术合理、有效而安全运动的目的;
(3)注意本人的身体情况和运动强度,避免激进或过度训练;
(4)注重有效的休息,健康的饮食,减少缺乏休息、睡眠不足的情况;
(5)穿着安全保护装备,如鞋子、衣服、防护头盔、护膝护具等。

2.伤病处理:
(1)及早诊断,及时处理,尽量减少损伤的范围;
(2)采用正确的绷带、冰敷、拆绷、复位等方法,将伤者搀扶回活动室给予进一步治疗;
(3)及时用NC(牵引力布)和拉伸法,配合多种治疗手段,如运动治疗、热敷、按摩等;
(4)咨询、解释以及教育,引导伤者正确佩戴必要的保护装备;
(5)调动患者的积极性,遵循医嘱,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坚持运动恢复训练,即使感觉疼痛也可以持续运动,特别是对对运动损伤的防护,及时诊治处理,决不能拖延,在康复训练早期就要尽可能的保护肢体健康。

【全文】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PPT课件

【全文】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处理PPT课件

C.通过互联网 D.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注意题干信
息“20世纪初”“最快捷的方式”,因此应选B,火车速度 远不及电报快。20世纪30年代民航飞机才在中国出现, 互联网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 答案:B
4.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 ) A.信息传递快捷简便 B.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C.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 D.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解析:新式通讯工具方便快捷,便于人们感情的沟通和交流。 答案:C
运动损伤的原因
认识不足,措施不当 准备运动不足
不良的心理状态 不良的气候变化
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 弱
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 动规定
常见的运动损伤
擦鼻扭挫脑脱骨
伤出伤伤震臼折


擦伤
皮肤表面受到摩擦后的损伤 处理: A、轻度擦伤:伤口干净者一般只要涂上红药水
或 紫药水即可自愈。 B、重度擦伤:(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讲
[串点成面·握全局]
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 (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 进中国社会发展。 (2)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 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 了物质条件。
2.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
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
()
A.电话
B.汽车
C.电报
D.火车
解析:从“万钧柁”“动如绕指柔”可推断为火车。
答案:D
[典题例析]
[例1] 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
交通工具前往参观。然而在19世纪七十年代,江苏沿江

体育运动中的受伤预防与急救知识

体育运动中的受伤预防与急救知识

体育运动中的受伤预防与急救知识体育运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着积极影响。

然而,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受伤是无法避免的风险之一。

为了保障运动员的安全,预防受伤和学习基本急救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体育运动中的受伤预防和急救知识进行论述。

一、受伤预防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受伤的风险比较高,因此,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1. 穿戴适当的运动装备运动装备的选择是防止受伤的第一步。

如橡胶底的鞋子可以提供良好的抓地力,减少滑倒的风险;运动护具如护膝、护腕等可以减轻肌肉和关节的负担,避免扭伤等。

2. 热身运动在开始任何剧烈运动之前,进行热身运动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热身运动,可以增加体温、加快心率、增加肌肉的伸展性,减少肌肉拉伤的发生率。

3.减少过度训练的风险在进行长期的体育训练过程中,过度训练会导致肌肉疲劳,增加受伤的概率。

所以,适当安排训练计划,合理调节训练强度和休息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4. 注意运动场地的安全在进行室外运动时,要注意场地的安全性。

检查场地上是否有尖锐的物体或其他障碍物,以免造成摔倒受伤。

二、常见运动受伤与急救知识1. 扭伤与拉伤扭伤与拉伤是体育运动中常见的创伤性损伤。

当发生扭伤时,及时停止运动,采取冰敷、提高受伤部位的位置等措施,避免进一步损伤,同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

2. 淤血与瘀伤淤血与瘀伤通常是因为直接撞击或摔倒等暴力创伤引起的。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先进行冷敷,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如果瘀伤较重或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3. 骨折与关节脱位当发生骨折或关节脱位时,应立即停止运动,保持受伤部位的位置稳定,以避免进一步伤害。

并紧急呼叫急救车或送往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救治。

4. 中暑与热衰竭在高温环境下进行运动可能导致中暑和热衰竭等问题。

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移到阴凉通风处,给予足够的水分和休息。

若症状加重或伴有呕吐、意识丧失等情况,需紧急送医院诊治。

《常见体育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置》教案

《常见体育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置》教案

《常见体育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置》教案
常见体育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置教案
引言
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有益,但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和可能的损伤。

本教案旨在提供常见体育损伤的预防和紧急处置策略,帮助教
练和学生更好地应对运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体育损伤的预防
1. 总结常见体育损伤及其原因,例如扭伤、拉伤和挫伤等。

2. 强调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包括正确热身、适当的运动装备、
正确的姿势和技术等。

3. 提倡定期锻炼,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提高身体适应运动
的能力。

4. 加强学生对个人能力的认识,避免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运动。

二、常见体育损伤的紧急处置
1. 示范正确的急救姿势和紧急处置方法,例如冰敷、止血和固
定伤口等。

2. 强调及时就医的重要性,尽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和诊断。

3. 解释常见损伤的处理差异,例如骨折、扭伤和韧带拉伤等。

4. 教授学生如何评估损伤严重程度,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
送往医院。

三、教学方法和评估
1. 采用多媒体展示常见体育损伤的图片和视频,以加强学生对
损伤类型和应对方法的理解。

2.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运动经验和遭遇的损伤,
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研究。

3. 设计简单的应急情景模拟,让学生在模拟中进行紧急处置并
评估处理的准确性。

结论
通过本教案的研究,希望学生能够了解常见体育损伤的预防和
紧急处置方法,并在运动中能够做到自我保护和及时应对紧急情况。

同时,教练也应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确保
体育活动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体育运动常见损伤的急救及其预防

体育运动常见损伤的急救及其预防

体育运动常见损伤的急救及其预防一、引言体育运动对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着积极的影响,然而,运动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各种损伤。

了解和掌握常见的运动损伤急救知识以及预防措施,对于保障运动者的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体育运动常见损伤的急救方法和预防措施。

二、常见运动损伤及其急救方法1. 扭伤扭伤是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

急救方法如下:- 首先,立即停止运动并保持休息,避免进一步加重伤势。

- 使用冰敷或冷敷物,将其放在受伤部位上,每次冰敷时间为15-20分钟,每天3-4次。

- 使用弹性绷带固定受伤部位,以减少肿胀和疼痛。

- 抬高受伤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减轻肿胀。

2. 拉伤拉伤是肌肉或肌腱过度拉伸或撕裂引起的损伤。

急救方法如下:- 立即停止运动并保持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

- 使用冰敷或冷敷物,每次冰敷时间为15-20分钟,每天3-4次。

- 使用弹性绷带固定受伤部位,以减轻疼痛和稳定伤势。

- 在休息期间,适度按摩和热敷受伤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

3. 肌肉拉伤肌肉拉伤是肌肉纤维撕裂引起的损伤。

急救方法如下:- 停止运动并保持休息,避免进一步损伤。

- 使用冰敷或冷敷物,每次冰敷时间为15-20分钟,每天3-4次。

- 使用弹性绷带固定受伤部位,以减轻疼痛和稳定伤势。

- 在休息期间,适度按摩和热敷受伤部位,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

4. 骨折骨折是骨头断裂或折断的损伤。

急救方法如下:- 立即停止运动,避免进一步损伤。

- 尽量保持受伤部位稳定,避免移动。

- 使用冷敷物冷敷受伤部位,每次冰敷时间为15-20分钟,每天3-4次。

- 将受伤部位固定,可以使用夹板或绷带,以减少移动和减轻疼痛。

- 尽快就医,接受专业治疗。

三、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1. 热身运动在进行体育运动之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非常重要。

热身运动可以帮助肌肉和关节适应运动强度,并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2. 逐渐增加运动强度不要突然增加运动强度,应该逐渐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三角巾包扎法 ---- 手部包扎 ---- 足部包扎 ---- 头部包扎
3、前臂悬挂法 ---- 大悬臂带 ---- 小悬臂带
四、伤员的搬运
1、扶持法: 适用于伤势轻、神 志清醒而又能步行 的伤员。
2、抱扶法: 适用于伤势较 轻、神志清醒但 体力较差或虚弱 的伤员。
3、托椅式搬运法: 适用于神志清醒、 足部损伤而行走困 难的伤员。
3、急救处理
1)安静休息 2)止血、止痛 3)保暖和防暑 4)饮水和吸氧:淡盐水 5)针刺穴位:人中、合谷、涌泉等。 6)保持呼吸道通畅
注意:在急救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减少搬动或 移动伤员,以免造成更大伤害。
六、骨折的急救
1、骨折的概念: ---- 骨或骨小梁的连续性发生断裂 2、骨折的分类:开放和闭合性 3、骨折的原因 ---- 直接暴力 ---- 传达暴力 ---- 牵拉暴力 ---- 积累性暴力
---- 肌肉损伤 ---- 肌腱损伤 ---- 内脏损伤
4. 按损伤的轻重程度分
---- 轻伤 ---- 中等伤 ---- 重伤
二、运动损伤的原因
直接原因(基本原因或一般原因) 诱因
运动损伤的直接原因
1.思想因素 2.准备活动方面的原因 3.技术上的缺点和错误 4.运动负荷过大(尤其局部) 5.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不佳 6.组织方法不当 7.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 8.场地设备的缺点 9.不良气象影响
4、胸外心脏按压用力应平稳、有规律进 行,不能间断,也不能忽快忽慢,禁止用冲 击式猛压,按压时手指不要压在胸壁上,否 则容易引起肋骨或肋软骨。 5、按压时用力应垂直向下(特别是肘关节 要伸直),不要左右摆动,双手掌有重叠放 置,不可交叉放置,按压后放松时定位的手 掌部不可离开胸骨定位点。
二、出血的急救
第三节 运动损伤的处理
一、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1、擦伤 --清创、消毒 2、撕裂伤 --清创、消毒后缝合 3、刺伤和切伤 --清创、消毒后等处理后,注射破伤 风抗毒素
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一)急性损伤 1、早期(伤后24小时或48小时内) ---病理表现:红、肿、痛、热、功能障碍
1、概念:相连两骨之间失去正常的连接 关系。
2、关节脱位的原因 ----直接外力 ----间接外力
3、关节脱位的征象: ----疼痛和压痛 ----肿胀 ----功能障碍 ----畸形 确诊:x光检查 5、关节脱位急救的原则:
同骨折的急救原则
八、脑震荡的急救
征象: (1)头部有明显外伤史; (2)伤后意识丧失,一般在数分钟到半
4、骨折的征象:
• 全身表现:休克、体温等。 • 局部表现: ----疼痛、压痛和震痛 ----肿胀及淤血 ----功能障碍 ----畸形 ----异常活动和骨擦声 • 确诊: X 拍片
5、骨折急救的原则 ---防止休克 ---就地固定 ---先止血再包扎伤口,最后固定 6、骨折急救的临时固定

七、关节脱位的急救
人工呼吸注意事项
----保持呼吸道通畅 ---- 头后仰 ---- 防漏气 ---- 吹气频率:12-15次/分
胸外心脏按压注意事项:
---- 操作者以掌根挤压 ---- 按压部位: 胸骨体下半段 ---- 用力适当,有冲击力; ---- 按压频率:80-100次/分(成人)
100次/分(儿童) ---- 按压深度:4-5厘米
小时内即清醒。 (3)出现“逆行性遗忘”。 (4)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反者。
脑震荡出现如下征象提示合并颅脑损伤
出现以下症状之一则提示有颅脑损伤: (l)昏迷时间在五分钟以上。 (2)耳、口、鼻有出血或流清水或眼球、咽 后壁出现青紫现象。 (3)两瞳孔不对称或散大。 (4)清醒后头痛、呕吐剧烈、抽搐 (5)出现第二次昏迷。
1、抬高患肢法 2、加压包扎法 3、指压止血法 4、止血带止血法
指压法: ---- 颞浅动脉 ---- 颌外动脉 ---- 锁骨下动脉 ---- 肱动脉 ---- 指动脉 ---- 股动脉 ---- 胫前胫后动脉
三、包扎
1. 绷带包扎法 ---- 环形包扎法 ---- 螺旋形包扎法 ---- 反折螺旋形包扎法 ---- “8”字形包扎法
双人进行心肺复苏术:
遵循上述步骤先进行30次胸外心 脏按压,然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即 按压和吹气的比例是30:2,如此反复 进行,直到专业医务人员赶到或病人 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心肺复苏术的注意事项
1、开放气道行仰头举颌法时,注意手指不要 压迫病人颈前部、颌下软组织,也不要使颈 过伸。 2、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量不要 过大,否则会造成胃内大量充气。 3、判断有无脉搏时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 大,以免颈动脉受压防碍头部供血,检查时 间不可超过10秒。
运动损伤的诱因
1. 体育运动项目和技术动作对人体 的要求。
2. 人体某些部位自身的解剖生理弱 点。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
1.加强思想教育 2.合理安排教学、训练和比赛 3.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4.加强易伤部位训练 5.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 6.加强保健指导(医务监督)
第二节 常用的急救方法
一、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 心肺复苏术 判断意识和畅通呼吸道(A) 人工呼吸(B) 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法)(C)
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急救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常用的急救方法 第三节 运动损伤的处理 第四节 常见运动性疾病的处理
第一节 概述
一、运动损伤的分类
1、按有无创口与外界相通 ---- 开放性损伤 ---- 闭合性损伤 2、按发病的缓急分 ---- 急性损伤 ---- 慢性损伤
3.按损伤组织种类分(种类繁多)
4、卧式三人搬运法 适用于身体较重、 昏迷或肢体骨折后 没有担架等情况。
5、器械及车辆搬运法 担架搬运法 车辆搬运法
五、休克的急救
1、概念: 休克是指人体遭受内外强烈刺激后发
生的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或全身综合征。 引起休克的原因很多,但都有一个共同点, 即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 2、表现:
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脉搏细弱、全 身无力、皮肤湿冷、反应迟钝、神志模糊 和昏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