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羽毛球运动损伤与康复的研究

合集下载

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显示,羽毛球运动员最常见的运动损伤是膝盖伤害,占比约为40%。

其次是腰背部损伤和脚踝损伤,占比分别为30%和20%。

其他部位损伤包括手臂、肩膀和手腕等。

导致这些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过度使用和错误的动作技巧。

羽毛球运动需要频繁的跑动、跳跃和转身,长时间的高强度训练容易导致筋骨疲劳和过度负荷。

不正确的动作技巧也会增加肌肉和关节的压力,容易引发损伤。

针对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应采取以下预防和康复措施。

运动员应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来减少过度负荷造成的伤害。

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休息时间,避免连续高强度训练。

应加强核心肌肉训练,提高肌肉稳定性,减少受伤风险。

正确的动作技巧对于减少运动损伤非常重要。

运动员应接受专业教练的指导,学习正确的动作技巧,避免不自然的身体姿势和力量传递方式。

正确的动作技巧可以降低肌肉和关节的压力,减少损伤风险。

运动员在受伤后应及时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

通过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可以增强受伤部位的肌肉和关节稳定性,恢复运动功能。

康复训练应有专业人员的指导,个体化制定康复计划,根据伤情逐步加大训练强度。

羽毛球运动员还应重视保护装备的使用。

合适的鞋子和膝盖支撑器都可以减轻对关节的冲击和压力。

运动员在进行训练和比赛时应穿着适合的装备,确保身体部位得到有效的保护。

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是一项常见的问题。

为了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运动员应合理安排训练,学习正确的动作技巧,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同时注意使用适当的保护装备。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运动员减少损伤风险,提高运动表现。

大学生羽毛球项目运动损伤研究综述

大学生羽毛球项目运动损伤研究综述

大学生羽毛球项目运动损伤研究综述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学生羽毛球项目运动损伤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健康问题,由于大学生羽毛球比赛的激烈性和高强度运动,运动员容易受伤。

这些运动损伤不仅会影响运动员的参赛表现,还可能对其日常生活和学习造成影响。

在大学生羽毛球项目中,运动损伤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羽毛球项目运动损伤的情况,以及预防和处理这些损伤的有效措施,有必要对相关研究进行深入的综述和总结。

通过对大学生羽毛球项目运动损伤的研究,可以为运动员提供更好的指导和保护,有助于提高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和减少受伤风险。

本文旨在对大学生羽毛球项目运动损伤进行综述,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研究大学生羽毛球项目运动损伤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医学科研提供新思路和研究方向。

了解羽毛球项目运动损伤的发生机制以及影响因素,有助于揭示运动损伤的规律性和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预防和康复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关注大学生羽毛球项目运动损伤也符合体育健康的重要理念。

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对其未来生活和工作都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研究大学生羽毛球项目运动损伤,可以提高人们对运动安全和健康的认识,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和保健意识。

研究大学生羽毛球项目运动损伤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也能促进大学生群体的体育健康和生活质量。

通过加强研究和探讨,有望为大学生羽毛球项目运动损伤的预防和管理提供更好的保障。

【字数:286】2. 正文2.1 羽毛球运动的特点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在大学生群体中尤为流行。

这项运动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使得它成为大众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

羽毛球是一项需要高度集中和敏捷的运动。

运动员需要快速反应和良好的协调能力才能在比赛中取得胜利。

在场上,运动员需要快速移动、突然停止和迅速变换方向,这对他们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挑战。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

运动员在比赛中需要运用全身的肌肉群,尤其是手臂、腰部和腿部肌肉。

浅谈羽毛球运动中半月板的损伤及辅助康复

浅谈羽毛球运动中半月板的损伤及辅助康复

浅谈羽毛球运动中半月板的损伤及辅助康复羽毛球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很容易对运动员造成伤害。

对于羽毛球运动员来说,半月板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

半月板位于膝关节,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半月板损伤的原因、临床表现、预防、康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半月板损伤的原因半月板损伤是由于膝关节受到外力或过度应力造成的。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 突然扭伤。

羽毛球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由于走位不当,或者突然转向,可能会出现膝部不稳定,导致半月板损伤。

2. 过度使用。

频繁进行羽毛球训练和比赛,长时间的负重运动,也会导致半月板损伤。

3. 膝关节不稳定。

有些羽毛球运动员天生膝关节不稳定,容易导致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损伤的症状比较明显,出现以下症状时需及时就医:1. 膝关节疼痛。

半月板损伤后,膝关节会出现剧烈的疼痛。

3. 膝关节不能正常活动。

半月板损伤后,膝关节的活动范围会受到限制,不能正常弯曲和伸展。

半月板损伤的预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1. 加强肌肉锻炼。

通过加强腿部肌肉的锻炼,可以提高膝关节的稳定性,降低半月板损伤的风险。

2. 注意走位。

在进行羽毛球训练和比赛时,要注意走位,避免突然转向。

3. 使用适合的鞋子。

选购适合自己脚型的鞋子,可以减少膝关节的损伤。

4. 热身运动。

在进行羽毛球训练和比赛前,进行热身运动,可以有效减少膝关节的损伤。

半月板损伤后,要进行康复治疗,提高康复效果,主要有以下几点:1. 休息和冰敷。

在半月板损伤后,要给膝关节充分休息,并对膝关节进行冰敷,帮助缓解疼痛和肿胀。

2. 物理治疗。

可以进行物理治疗,如热敷、理疗等,帮助膝关节康复。

3. 柔韧性训练。

进行柔韧性训练,可以增强膝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加速康复。

总之,羽毛球运动员需要时刻注意保护膝关节,防止发生半月板损伤。

如果不幸发生了半月板损伤,要及时进行治疗和康复,以便早日恢复到比赛状态。

羽毛球毕业论文 浅谈羽毛球运动中的常见损伤及其预防措施

羽毛球毕业论文 浅谈羽毛球运动中的常见损伤及其预防措施

羽毛球毕业论文浅谈羽毛球运动中的常见损伤及其预防措施浅谈羽毛球运动中的常见损伤及其预防措施羽毛球是一项深受广大人群喜爱的运动项目,它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增强心肺功能。

然而,在享受羽毛球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运动中常见的损伤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围绕羽毛球运动中的常见损伤展开讨论,并提出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脚部损伤脚部损伤是羽毛球运动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由于羽毛球比赛的快节奏和高频率的跳跃、转向动作,脚踝、足底和脚趾容易受到撞击或扭伤。

要预防脚部损伤,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鞋子。

羽毛球鞋应该具备良好的缓震性能和抓地力,确保稳定性和舒适度。

其次,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和拉伸活动,增强脚部肌肉的柔韧性。

最后,注意比赛中的动作技巧,避免过度用力和错误的着地姿势。

二、腰部和背部损伤长时间的羽毛球活动可能会对腰部和背部造成负担。

运动时不正确的姿势、长时间保持弯腰或反复弯曲的动作都可能导致腰椎间盘损伤、腰肌拉伤等问题。

为了预防腰部和背部的损伤,我们应该加强核心肌群的锻炼,提高身体的稳定性。

保持正确的站姿和坐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

此外,注意控制运动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疲劳。

三、肩部损伤羽毛球运动中,频繁的挥拍动作容易对肩关节和肩袖肌腱造成损伤,表现为肩痛和肩周炎等症状。

预防肩部损伤的关键是加强肩部肌肉的训练,提高肩关节的稳定性和柔韧性。

同时,正确的挥拍技巧也非常重要。

避免用过大的力量进行挥拍动作,并注意挥拍的姿势和角度。

如果出现肩部疼痛,应及时休息并进行适当的热敷和按摩。

四、手腕和手臂损伤羽毛球运动中,频繁的击球动作容易使手腕和手臂受伤。

过度用力或者错误的击球技巧都可能导致腕关节疼痛、肌肉劳损等问题。

为了预防手腕和手臂损伤,我们应该注重手腕的灵活性和力量。

进行适当的手腕和手臂肌肉锻炼,并注意正确的击球技巧。

避免用力过猛,遵循正确的手腕摆动和击球动作。

总之,羽毛球是一项需要技巧和身体协调性的运动,但是在享受羽毛球的乐趣时也要注意运动中的常见损伤问题。

羽毛球运动损伤的研究现状及内容分析

羽毛球运动损伤的研究现状及内容分析

2.运动损伤的部位分布
调查结果显示,高校羽毛球爱好者的运动损伤主要集中在腕关节、膝关节和踝 关节等部位。其中,腕关节损伤占35%,膝关节损伤占28%,踝关节损伤占20%。 此外,肌肉拉伤和韧带扭伤也较为常见,分别占15%和12%。
3.运动损伤的时间分布
调查结果显示,高校羽毛球爱好者的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课程练习和比赛过程 中。其中,课程练习中的损伤发生率为45%,比赛中的损伤发生率为30%。此 外,还有25%的损伤发生在自主练习时。这表明除了比赛外,课程练习和自主 练习也是运动损伤的高发环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实地调查主要通过对高校羽毛球课程的和比赛的观察,了解羽毛球运动的实际 开展情况和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调查结果与分析
1.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调查结果显示,高校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损伤的发生率为65%,远高于其他体育 项目的爱好者。其中,男生发生损伤的概率为72%,女生为58%。这表明羽毛 球运动的损伤风险与性别有关,男生相对更容易受到损伤。
结论与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针对高校羽毛球爱好者运动损伤的预防建议如下:
1.加强身体素质训练。包括力量、柔韧性、灵敏性和协调性的训练,以提高身 体各部位的运动能力和预防肌肉拉伤和韧带扭伤。
2.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对羽毛球基本技术和战术的训练,掌握正确的击球动作 和步伐,以减少由于技术动作不规范而引起的运动损伤。
6、加强医疗保障,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为运动员提供及时、有效的医 疗救治,确保他们的身体健康。
结论
通过对羽毛球运动损伤的研究现状及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羽毛球运动损伤的发生率较高,主要受到技术动作、运动负荷、场地设施 等因素的影响。
2、治疗羽毛球运动损伤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而预 防措施则包括加强肌肉力量训练、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等。

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羽毛球是一项强度较高的运动项目,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因此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旨在调查羽毛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

本次调查共采集了100名羽毛球运动员的数据。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运动损伤的部位、损伤类型、发生频率、伤愈时间以及是否有相关的康复措施等。

我们调查了运动损伤的部位。

结果显示,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是下肢(包括膝盖、小腿和脚踝),占据了调查样本的55%。

其次是上肢(包括肩膀、手臂和手腕),占据了30%。

其他部位(如头部、躯干等)的损伤相对较少。

然后,我们调查了运动损伤的发生频率。

结果显示,大部分运动员每年经历了1-2次的运动损伤,占据了调查样本的60%。

还有30%的运动员每年经历了3-4次的运动损伤,仅有10%的运动员每年经历了5次以上的运动损伤。

我们调查了运动损伤的伤愈时间。

结果显示,大部分运动员的损伤伤愈时间在1-2周之间,占据了调查样本的50%。

其次是2-4周的伤愈时间,占据了30%。

其他伤愈时间(如4周以上)的运动员较少。

我们调查了运动损伤的康复措施。

结果显示,绝大部分运动员在发生运动损伤后会进行康复治疗,占据了调查样本的85%。

常见的康复措施包括物理治疗、按摩、热敷等。

少部分运动员选择了休息、药物治疗等方式。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羽毛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主要发生在下肢和上肢,以扭伤和肌肉拉伤为主;大部分运动员每年经历1-2次的运动损伤,伤愈时间在1-2周之间;绝大部分运动员在发生运动损伤后会进行康复治疗,以加速伤愈过程。

在预防运动损伤方面,我们建议羽毛球运动员在训练前进行必要的热身运动,加强肌肉柔韧度;定期进行康复训练,提高身体素质和抗损伤能力;并在运动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过于剧烈的动作。

对于运动损伤的康复措施,我们建议运动员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坚持康复训练,避免过早复出,以免损伤加重。

大学生羽毛球项目运动损伤研究综述

大学生羽毛球项目运动损伤研究综述

大学生羽毛球项目运动损伤研究综述一、大学生羽毛球项目运动损伤的类型1. 急性损伤大学生羽毛球比赛和训练中,急性损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

比如因为运动中的突发力、扭伤等原因导致的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

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在进行比赛时由于激烈的运动,可能还会出现伤口、挫伤等急性损伤。

2. 慢性损伤慢性损伤是由于长期重复的运动或不正确的运动姿势导致的。

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常见的慢性损伤包括肌腱炎、滑囊炎、腱鞘炎等。

过度使用或者不当使用羽毛球拍也可能导致手腕或肩部受伤等慢性损伤。

二、大学生羽毛球项目运动损伤的危害大学生羽毛球项目运动损伤不仅会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更会给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急性损伤可能导致运动员瞬间被迫退出比赛或停止训练,甚至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慢性损伤则可能导致运动员长期的康复训练,严重影响训练和比赛计划,严重的话还可能导致运动员提前退役。

运动损伤的长期存在也会影响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可能导致疼痛、关节僵硬、关节炎等疾病。

三、大学生羽毛球项目运动损伤的影响因素1. 运动员个体因素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的个体因素是导致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运动员的体格、身体状况、肌肉力量、柔韧性等都会影响其在比赛和训练中的受伤风险。

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的运动技能、技术水平等也会直接影响其受伤情况。

2. 训练因素训练负荷与受伤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如果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受到过大的训练强度、训练量不合理等,都会增加其运动损伤的风险。

不正确的训练方法、不规范的训练动作等也会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3. 环境因素大学生羽毛球项目运动损伤的发生也与比赛场地、气候等环境因素有关。

如果比赛场地不平整、气候条件变化大等都会增加运动损伤的风险。

四、预防大学生羽毛球项目运动损伤的方法1. 加强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培养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强化训练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增强运动员的抗风险能力,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2. 合理制定训练计划合理的训练计划可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论文指导——羽毛球运动常见的损伤及预防措施

论文指导——羽毛球运动常见的损伤及预防措施

羽毛球运动常见的损伤及预防措施1 前言羽毛球运动在我国的普及程度非常高,羽毛球运动对开展场地要求不高,并且易学,各个年龄段的人都能够参与到羽毛球运动中,所以羽毛球在进入我国之后受到了广大业余体育爱好者的喜爱。

羽毛球运动能让参与者感受运动乐趣的同时提升运动者的体质健康,但是羽毛球运动中出现的运动损伤已经成为了羽毛球爱好者强身健体和享受乐趣的最大障碍。

对运动损伤原因与预防措施的分析,是进一步推广羽毛球运动的基础和关键。

因此本文将羽毛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作为主要的研究内容,对当前羽毛球运动出现的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有针对性运动损伤预防措施,为我国广大的羽毛球运动的爱好者预防运动损伤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并且羽毛球运动更加安全普及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此外,目前的研究领域、研究内容来看,关于运动损伤的研究已经逐渐深入且研究较多,但是当前的研究针对羽毛球运动损伤方面的研究还停留在表层,缺乏细致、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针对羽毛球常见的损伤进行详细的研究,并找出针对性的对策,为羽毛球项目运动损伤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同时为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预防提供理论性的参考,让羽毛球爱好者在尽可能避免运动损伤的情况下,参与到羽毛球运动中,感受羽毛球运动的魅力。

2 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对羽毛球运动常见的损伤及预防措施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2.2.1 文献资料法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通过查阅论文期刊、浏览网络数据库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文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2.2.2 逻辑分析法综合文献资料的访谈结果,经过比较、归纳、演绎推理等各个层面的逻辑分析,分析羽毛球运动参与者运动损伤的现状和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论。

3 调查结果分析3.1 羽毛球常见运动损伤研究羽毛球运动是一种隔网进行对抗的运动项目,虽然不存在身体近距离对抗的情况,但是羽毛球比赛依然非常激烈,在较强的运动对抗之下难免会出现运动损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羽毛球运动损伤与康复的研究
李腾
摘要:任何一项体育运动如果方法不当都可能给人的身体造成一些损伤,羽毛球运动也包括其中。

虽然羽毛球运动是隔网项目,但是由于羽毛球运动运动强度和竞赛时间长,身体一些部位负担也会很大,再加上运动方法的不合理就会导致一些损伤发生。

关键词:羽毛球;运动损伤;康复
前言
羽毛球运动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在世界大赛中屡夺佳绩,同时它具有自娱性、观赏性、锻炼性等特点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通过本人与长期从事羽毛球运动的人群的接触,发现他们大多数都发生过损伤,主要集中在膝、腰等部位,损伤成因与羽毛球运动者年龄、体重、负荷强度、自我保护意识等因素有关。

由于现在羽毛球爱好者人数的逐渐增大,这是一个很严峻同时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1、羽毛球运动损伤的分类
1、按运动损伤的组织结构分
软组织损伤,在羽毛球运动中比较常见。

如肌肉拉伤、肌腱扭伤、断裂伤等。

关节与韧带损伤,有急性和慢性的关节与韧带损伤。

其中以慢性关节、韧带损伤较为多见,如:膝、踝损伤,肱骨外上髁炎等。

骨骼损伤主要是肩关节、肘关节脱位,但羽毛球中较少出现。

2、按损伤病程分
急性损伤:是指一次性的或一瞬间的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的损伤。

发病急,往往在受伤的即刻或短时间表现出来,伤者一般都能清晰的诉出受伤过程与原因,病程短,病理变化以渗出,肿胀为主,体征表现较明显。

如肩部、腰部肌肉的拉伤,膝踝韧带的扭伤、断裂,腕关节扭伤等。

慢性损伤:(包括劳损和肌肉损伤)在羽毛球运动中损伤较多见的是慢性损伤。

慢性损伤的病理变化往往以组织变性、增生、粘连为主,体征表现不明显,并带有反复发生或多变的特点,伤者对损伤过程、原因常叙诉不清楚。

3、按损伤程度分
轻度损伤:球员不丧失活动能力,受伤后能继续进行练习。

如扭伤中度损伤,受伤短时间内(一般1-2个月),不能按计划进行锻炼,而需要治疗和暂时停止患部练习或减少患部活动。

如肌肉、肌腱拉伤等。

重度损伤:损伤后较长时间不能参加练习和比赛。

如各部位的骨折,关节脱位,肌腱完全断裂等。

2、羽毛球运动损伤的原因
2.1 羽毛球运动损伤的原因
2.1.1训练水平不够
主要是身体基本素质和专项技术上存在一定的缺陷。

在一般基本素质方面,如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性等,都存有不足的问题,但其中以力量或肌肉耐力不足为主要原因。

在专项技术,主要是技术动作有错误,技术水平低,其中肩、肘关节部位损伤、踝关节滑膜慢性损伤中更易见到。

为此,应针对个人自身的训练水平,身体素质状况,运动技术特点与错误动作的出现,心理素质等所存在的问题,给以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培养。

无论是羽毛球俱乐部培训还是羽毛球教学,初学者都应在教师或教练的正确指导下, 以学习规范的羽毛球动作为重点,并严格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学习和掌握羽毛球基本技能。

应先学分解动作,再学连贯动作,由简到繁,由易到难。

2.1.2 局部负担过重
在运动中,不同的关节部位只能在一定的限度内承受不同的力量和载荷频率,一旦超出了承受的限度,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

羽毛球运动具有对单一动作重复多次练习的特点,一次练习的时问过长,动作的重复次数过多,使得局部肌肉主动强烈的收缩或被动过度拉长而超过了肌肉或关节本身多能承受的负荷,便会造成急性肌肉拉伤或断裂,而肌腱和关节反复过度牵拉,则会形成劳损。

羽毛球运动参与者具备力量、耐力灵敏、速度、技巧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在发展羽毛球专项素质的同时,还要充分加强一般身体素质。

尤其加强易发生损伤部位肌群的力量和关节、韧带的柔韧性练习。

因此,要了解自己易伤或相对较薄弱部位的肌肉机能状况,从而提高机能和承担运动负荷的能力,那是预防损伤的一种积极手段。

2.1.3场地器材不适
羽毛球运动需要在场地上来回不停的移动,如果场地太滑、不平、过硬、有异物等,都容易跌倒,造成下肢关节扭伤、擦伤等; 场地太硬地面对下肢关节的反作用力越强,踝、膝关节的负担就越重,就越容易造成下肢关节的损伤。

不适合的拍、球鞋和其他用品也是造成损伤的原因。

2.1.4 准备活动上存在问题
羽毛球运动属于隔网对抗型运动项目,运动者处于不停的奔跑、移动、起动、骤停等一系列交替性运动之中。

因此,准备活动要充分,有针对性,既要有一般性准备活动,也要有专项的准备活动。

对曾经损伤过的部位要谨慎小心的做好准备工作。

准备活动以全身体操、
肌肉牵拉、活动关节、慢跑为主,感到全身发热、微微出汗为原则。

此要做好结合学习内容、结合羽毛球运动特点而设计的专门性准备活动,用来提高机体的兴性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

有些研究表明,准备活动结束到正式运动开始的闯隔,以1-4 分钟为宜;在准备活动的超与时问上, 以身体觉得发热稍微有些汗为好;在准备活动中有适当的力量练习内容,对提高肌肉温度改善肌肉功能、增进肌肉抗拉伤能力是很有好处的。

2.1.5 其他原因
足, 韧带柔韧性差,肌肉协凋用力不平衡,容易引发损伤。

参与者生理状态不佳如疲劳或过度疲劳,患病等,也易造成运动损伤。

3、羽毛球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措施
3.1 手腕关节损伤的康复
首先,在技术方面,在羽毛球运动的过程中应掌握好手腕的发力和运动角度也就是说应该加强手腕关节的灵活度。

其次,在身体机能方面,要加强手腕关节的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

例如:可用小哑铃或沙瓶负重做腕部练习,增加腕部力量。

3.2 肩部损伤的康复
首先,在技术方面应充分理解运动中关节运动的幅度及关节最佳运动方向路线,在羽毛球运动中主要体会前臂旋转发力,而非主要依靠肩带发力。

其次,对于肉体力量的训练,应加强原动肌与对抗肌的练习,是两肌肉力量到达最大可能的平衡,不应只追求身体某一部位肌肉的发展而忽视另一侧肌肉的发展,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最后,要注意出现有肌肉劳损时,应充分注意自身的运动能力,应控制好自身的运动量,提高自身运动保护意识,另外在运动损伤的康复阶段更应该将准备活动做充分,并且不应参加剧烈的运动,以免再次损伤。

3.3 踝关节损伤的康复
首先,从解剖学的角度可知人体跳起腾空落地后,身体对踝关节的冲击是很大的,很容易造成踝关节的扭伤,因此对这类损伤的康复重点在加强小腿各踝关节部位的力量。

其次,重视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关节协调性训练。

如蹲杠铃、负重提踵、跳绳、跳低栏、凹凸地面行走等专项练习,训练中初学者可以加用护踝,支持带,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损伤的发生。

3.4 腿肌肉损伤的康复
首先,对于业余者来说,在技术方面还比较薄弱,可能因为某一个动作用力过大而产生的肌肉拉伤。

对此,学生还应加强羽毛球技术水平的提高,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其次,准备活动要做得充分。

此外,还要加强对肌肉群的训练,增加大腿股四头肌群的力量训练,如负
杠铃的半蹲和深蹲,以增加股四头肌群力量。

负杠铃前后交叉跨步练习,负重左右脚向前,向后,向侧方向提腿练习,都可提高腿部肌肉群的力量。

4、结论与建议
掌握规范的动作技术对预防手腕、肩袖、踝关节处的损伤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特别是几个容易出现损伤的部位,手腕、肩关节、腰部、踝关节、大小腿等部位。

在身体疲劳或已经带有伤病的情况下,应该停止运动。

运动时应选择好的场地并加强对运动创伤的认识,平时注意运动损伤知识的积累,发生运动损伤后不能认为无所谓而继续打球,这是造成重复或多次损伤的主要原因。

肩关节损伤的预防措施:将一定重量的物品置于肘部,平举至与肩同高,坚持1—2 分钟,可以加强肩部力量和柔韧性。

肘关节损伤的预防措:可采用俯卧静立支撑锻炼方法加强该部位力量。

手腕损伤的预防措施:建议大家平时可以用小哑铃或沙瓶做腕部负重练习,以增加腕部力量。

运动时要注意带上护腕或用弹力绷带进行保护。

膝关节损伤的预防措施:通过负重半蹲训练,能增强膝盖部位力量,使运动中出现劳损的可能性减小。

参考文献:
[1] 程勇民、雷蓉蓉、邓树勋.中国羽毛球运动员体能现状及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7.23(2):29-33.
[2] 体育运动委员会.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羽毛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3] 肖杰.羽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4] 吴文瑛.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医学研究[J].河北医科大学,2001(3):44-47.
[5] 仲达.羽毛球教学中的“一个关键”和“四个基础”[J].体育教学,2005(1):24-25.
[6] 陈莉琳.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球感”的培养[J].体育科学研究,2003(3):96-99.
[7] 南登昆.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8] 余晓,徐国强.广州地区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后分[J].2006:122-128.
[9] 盛洁.探讨肩周炎的中医治疗方法[J].魅力中国,2011,(5)
[10] 刘开物.羽毛球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与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1999,卷 (1) :23-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