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牧羊词
九下古诗词五首

九下古诗词五首一《满江红·题临安邸》
满城尽带黄金甲,
银鞍照秋风受霜。
十步杀一人,
千里不留行。
于是以身寸穷,
天地皆不同。
绿叶下寒池,
红梅半亩垂杨。
欢乐年少无穷,
老去如枫叶秋。
二《减字木兰花·秋日怀旧》
西湖秋月明,
水波清细无声。
木兰舞雨中,
减字夹携手。
满眼都是月,
光景如画梦相撩。
几度偷情听雨,
巴山万里古愁绵。
三《清平乐·思乡》
清平之乐莫比美,
明日又回重乡来。
满山芳草朵朵起,满眼思乡处处哀。
天涯何处无故人?长安一片无此情。
千山万水多营营,一颗想家心永憩。
四《苏武牧羊》
九曲一穿行,
几番洗马蹄。
俗人放牛归,
不知苏武家。
细柳蒙蒙雨,
清风草凄凄。
四野拍鞭陌上,
苏武牧羊长独迹。
五《锦瑟·思念歌》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苏武牧羊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苏武牧羊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篇一:《苏武牧羊》文言知识点整理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编号015题………………………………………装…………………订…………………线……………………内……………………不…………………准…………………答………………扬中树人2012-2013-2高一年级语文作业纸《苏武牧羊》文言知识点整理整理:汪柳校对:李梅一、重要实词(解释加点画线词语的意思)1) 少以父任()22) 即谋单于,何以复加()..2) 稍迁至栘中厩监().3) 汉亦留之以相当()()...4)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5) 因厚赂单于().6) 答其善意().7) 置币遗单于().8) 方欲发使送武等().9) 后随浞野侯没胡中().10) 阴相与谋().11) 劫单于母阏氏归汉().12) 素与副张胜相知().13) 私候胜曰().14) 幸蒙其赏赐().15) 其一人夜亡告之().16) 虞常生得()..17)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18) 恐前语发,以状语武().19) 事如此,此必及我().20) 见犯乃死,重负国().21) 虞常果引张胜().23)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24) 武气绝,半日复息().25) 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26)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27) 副有罪,当相坐().28) 复举剑拟之,武不动().29) 拥众数万,马畜弥山().30) 空以身膏草野().31)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32) 乃幽武置大窖中().33) 啮雪与旃毛并咽之().34) 别其官属常惠等().35) 各置他所().36) 武能网纺缴,檠弓弩().37) 武复穷厄()..38) 匈奴诡言武死().39) 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40) 如惠语以让单于()()..41) 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42) 前以降及物故()..二、通假字(圈出通假字,写出本字并解释)1)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3)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2) 啮雪与旃毛并咽之()4) 前以降及物故()三、词类活用(圈出活用词语,指出活用类型并解释)1)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6) 空以身膏草野()2) 惠等哭,舆归营()7) 天雨雪()3) 单于壮其节()8) 羝乳乃得归()4) 单于使使晓武()9) 武能网纺缴()5) 反欲斗两主观祸败()10)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四、古今异义(圈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在句中的意思)1)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4) 仗汉节牧羊,卧起操持()2) 欲因此时降武()5) 武等实在()3) 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6) 始以强壮出()五、一词多义1) 并② 因厚赂单于()③ 论世之事,因为之备()① 兄弟并为郎()④ 欲因此时降武()② 并国二十,遂霸西戎()5) 会③ 并力西向()① 会论虞常()2) 嘉② 会武等至匈奴()① 武帝嘉其义()③ 乃中《经首》之会()② 嘉木异石错置()6) 益3) 论① 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① 会论虞常()② 单于愈益欲降之()② 论世之事()③ 满招损,谦受益()③ 每与臣论此事()④ 增益其所不能()④ 论其刑赏()7) 置⑤ 无论魏晋()① 置币遗单于()⑥ 故圣人议多少、论薄厚为之政()② 乃幽武置大窖中()4) 因③ 沛公则置车骑()① 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六、特殊句式(指出句式类型)1)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苏武传(刘)

思维拓展
参考观点二: 如果说岳飞、文天祥是民族英雄,他们 首先是汉族英雄,在当时反抗外族压迫和掠 夺时,其事迹勇气令人敬佩。在当今各民族 共处和形成的中华民族,在反抗外敌人入侵 时,可以发挥他们的精神。但是,在描述民 族冲突和民族融合历史时,有必要了解少数 民族的感受,方法应讲究,需要微妙和成熟。 中华民族需要有理性包容的民族主义和民族 观,也需要属于各民族的民族英雄。
简介班固及《汉书》
班固(32——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 咸阳市东)人。东汉著名的史学家。《后汉书•班固传》 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 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 大义而已‛。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 传》,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 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向汉明 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上书解释,始 得获释,被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十多年努力,写成了 《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 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 《汉书》中的八‚表‛与‚天文志‛是由其妹班昭和同 郡人马续续成的。
思维拓展 参考观点一:凡是对于民族、国家的独立、解放和 发展作出过巨大贡献、并且具有巨大人格力量的人, 都应该称作民族英雄。尤其是民族英雄身上所体现 的爱国和献身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灵魂的重要组 成部分,是民族的文化传承的关键内容。民族英雄 的英雄可以超越时间和空间,甚至敌我双方。所以 康熙给袁崇焕平反,乾隆给史可法立祠,日本人给 抗日英雄送葬。因此,有人所说的称岳飞为民族英 雄,不利于民族团结,纯属无稽之谈、庸人自扰。 事实上,好象也没有哪个少数民族对称岳飞为民族 英雄提出过异议,或觉得伤害了谁的民族感情,金 人的后代乾隆还拜谒过岳王庙呢!
《苏武牧羊》ppt课件

第2段重点词句 省略句,“谋反”后省“于 ” 状语后置句
1、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 适逢,刚好,副词
谋反匈奴中 2、以货物与常 把
古:财物,(古今异义) 今:供出售的物品
2021/3/26
12
第3段重点词句
被动句,“见”
1、其一人夜亡 在夜里,表名被词动作状语 逃跑
4、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 以·····身份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后置
5、置币遗单于 赠送
6、百余人俱
省略句
7、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2021/3/26
出使 判断句 10
第1段
1、苏武出使匈奴的原 因是什么?(用原句 回答)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 “厚赂单于,答其善 意”
2021/3/26
2、拟一个小标题概括
苏武牧羊
2021/3/26
1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贫贱不能移。此之谓大丈 夫!
——孟子
2021/3/26
2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与冰天,
穷困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
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jì),
旌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
心20比21/3/铁26 石坚……
3
了解作者
班固
字孟坚,扶风安陵( 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 著名史学家,文学家.
2021/3/26
6
• 汉书价值
史学价值: 作者能尊重客观实际, 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赞扬清廉的官吏 ,流露了对人民的同情.
文学价值: 叙事详明,详赡严密, 语言典雅繁复,富于文采,有骈体化倾 向,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很大.
2021/3/26
《苏武牧羊》原文及翻译

苏武传武,字子卿。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年轻时因为父亲职任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二人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官。
以:因为,介词,表示原因。
任:职务.苏建曾封为平陵侯,官至太守。
汉制,二千石以上的官吏,子弟可据父荫为郎。
兄弟并为郎。
并:一起、一齐,副词。
郎:官名,皇帝的侍从。
苏武的哥哥苏嘉、弟弟苏贤都做过郎官。
]。
稍迁至栘中厩监[渐渐升到栘中厩监,稍:逐渐,副词。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左迁是升官,右迁是降职)。
移中:厩名。
厩:养马的地方。
监:这里指主管马厩的官。
]。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当时汉朝接连讨伐匈奴,多次互相派遣使者窥探观察(对方情况)时:当时。
连伐胡:连续征伐匈奴。
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这里指匈奴。
数,屡次。
通使:派遣使者。
相:互相。
窥观:窥探、观察对方的情况。
]。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匈奴先后扣留了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共十余批人,留:扣留。
十余辈:十余批。
辈:起、批。
] 。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匈奴使节前来,汉朝庭也扣留他们以相抵。
亦:也,副词。
之:他们,代词,指匈奴来使。
以:来,连词,表示目的。
相:表示一方发出的动作涉及到另一方,副词。
当:抵,对等。
]。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为王,害怕汉朝袭击,就说:汉天子是我的长辈啊。
恐:怕。
之:代词,指单于。
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
”。
判断句。
我丈人行:我的长辈。
丈人:对男性长者的称呼。
行:辈份]尽归汉使路充国等[把路充国等人都放回汉朝。
尽:都、全部,副词。
归:送还]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汉武帝很高兴,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旄出使匈奴,送被扣押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并送给单于丰厚的礼物,回报他的好意。
嘉:嘉奖、赞美。
其:代词,他,在这里作兼语。
义:合于道理。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乃:就,副词。
苏武传

第九段重点词句
第十段重点词句
1、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在 2、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 皇帝下令 3、复终身 免除徭役 4、始以强壮出,及还 当初
探究艺术手法
一、典型环境和 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 征。
二、详略得当 详:苏武宁死不降、卧雪牧羊 等 略:苏武为於革干王赏识及牛 羊被盗等 突出主题: 苏武的崇高的民族气节、强 烈的爱国意识、艰苦卓绝的斗争 精神。
第七段重点词句
1、武使匈奴明年 第二年 宾语前置 2、不敢求武 访问 3、故使陵来说足下 劝说 4、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通“无”,“现 5、扶辇下除 台阶 宾语前置 6、子卿尚复谁为乎? 还 被动句 7、皆为陛下所成就 提拔 8、兄弟亲近 成为皇帝亲近之臣 9、子卿壹听陵言 副词,一定,务必 10、自分已死久矣 料定 11、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通“襟”,“袂”
<汉书>(<前汉书>) 作者---东汉班固撰写,班固去世后,由 其妹班昭和同乡马续完成. 性质---<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 代史,是古代传记文学名著.其中还收 录了西汉大量的辞赋和散文,有总集的 性质. 内容---记录了汉高祖元年(前206)至 王莽新地皇四年(23)共230年的历史, 共100篇,分为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 十列传.
2 、分析人物性格,重点剖析传主的 性格特征,体会传主的人格魅力。 3、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艺术技巧。
4 、对传主的功过得失和价值意义进 行讨论、评价。
班固及《汉书》简介:
班固(32—92年)字孟坚,东汉著名史学家. 《后汉书·班固传》称他“年九岁,能属文,诵 诗赋。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 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 其父班彪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记后传》, 未成而故。班固立志继承父业,在《后传》基础 上,进一步广搜材料,编写《汉书》。后因有人 向汉明帝诬告他篡改国史,被捕入狱。其弟班超 上书解释,始得获释,被命为兰台令史,经过二 十一年努力,写成了《汉书》。汉和帝永元初年, 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不久窦宪因谋反案被诛, 班固也受牵连被捕,死于狱中。
正气歌——苏武牧羊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 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 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 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 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历史不 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 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 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 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 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苏武的意志坚定如铁,面对匈奴贵族 的威吓而面不改色,历经十九年的磨难 而毫不动摇,但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 普通人。 “渴饮雪,饥吞毡”“入耳痛 心酸”“两地谁梦谁”,这些语句都说 明苏武具有普通人的情感,他对于痛苦 的感受丝毫不比其他人迟钝。正因如此, 人们才敬佩他,匈奴才会“心惊胆碎”。 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就是因为他们在 关键时刻多了一份坚定,多了一份信仰。
笳——胡笳(类似笛子的古代 北方民族乐器。
北海: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是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 贝加尔湖周围地区的冬季气温,平均为-38℃。
1.词的上片和 下片各写了什 么内容?
(1)第一部分讲述的 是苏武在北海边经受 的身体上的非人折磨 和他坚定的态度。
(2)第二部分讲述 的是苏武心灵上受到 的残酷的折磨和他坚 贞不屈的态度。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这 里主要是环境描写,冬天来了, 大雁南飞,南边,即是汉朝的方 向;苏武看到这一幕,想起了 “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任海 枯石烂,大节不稍亏。终教匈奴 心惊胆碎,拱服汉德威。 ”
帏:帐子;帐幕。指的是居室内 的帐幕,其意不同于如今的蚊帐。 本句说的是,苏武的妻子,独守 空房,等待他回去。 稍:稍微 的意思。 不稍亏:没有一点缺 损。“大节不稍亏”指的是苏武 虽然受尽磨难,对于民族大节, 依然没有一点缺失,依然忠诚于 汉朝。
苏武传(1)

作者简介
•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 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出身儒学世 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班固九岁 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 典及历史无不精通。
• 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京城洛阳迁回老家 居住,开始在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 前后历时二十余年,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将军窦宪 率军北伐匈奴,班固随军出征,任中护军,行中郎将,参 议军机大事,大败北单于后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铭》。 后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受株连,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 岁。
文言基础知识:词类活用
• (4)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 降。
• (5)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 (6)王必欲降武 降:使法,使……投降。 • (7)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归:使……归 • (8)屈节辱命 屈:使……屈身 辱:使……受辱
文言基础知识:词类活用
• ③名词活用 • (1)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 (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 (3)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 (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 :名词做动词,
弟。 • 6.且陛下春秋高 。春秋: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
指季节。
文言基础知识:古今异义
• 7.武等实在 。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 • 8.稍迁至栘中厩监。稍: 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 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遗: 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
下。 • 1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 古义:正当、适
艺术手法:细节描写
• 为了表现苏武的性格、气节及始终不渝的 爱国精神,文章在记“行”时又着力于细 节的描写。如苏武自刺一节,被置于地坎 煴火之上,“蹈背出血,气绝复苏”,充 满悲壮色彩。而周围人的反应是“卫律惊, 自抱持武”“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 其节”。这一惊、一哭、一壮的细节描写 充分衬托出苏武的铮铮铁骨及高尚情操。 文章语言千锤百炼,俭省精净,刻画人物 入骨三分,将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较好地 结合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武牧羊词
苏武牧羊北海边
雪地又冰天
羁留十九年
渴饮血饥吞毡野幕夜孤眠心存汉社稷梦想旧家山
历尽难中难节落尽未还
兀坐绝寒时听胡笳声痛酸•群雁欲南飞家书欲寄谁白发娘倚柴扉
红妆守空帷
三更徒入梦未卜安与危
心酸百念灰大节仍不少亏
羝羊未乳不道终得生
随汉史归
•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
文章分层
1.出使匈奴,单于受礼2.缑王谋反,祸及汉使。
3. 舍生取义,以死明志4.卫律劝降,威武不屈5.啮雪吞毡,矢志不渝。
6、杖节牧羊,贫贱不移7.李陵劝降,私情不动
8. 汉匈和亲,请还苏武。
9 . 历尽艰难,发白归汉
●班固介绍
●引进苏武
●文章分层
●文章描写人物技巧
●对苏武的赞赏以及对苏武的另一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