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副各方面的详细职责

三副的职责
在三副的工作中,航行避让显然是重点之一,而三副负责的救生消防设备,又是各项检查的重点。下面就这两个方面简要地叙述如下:
航行避让:
A.定位
1.近岸航行时,特别是进出港时,应尽量用陆标定位;"
2.陆标定位有多种,其中,雷达距离和罗经方位(非雷达方位)较为准确、迅速,可考虑常用;
3.除经过特殊位置,定位的时间间隔最好不变,以方便判断船速变化;
4.对初学者,先用GPS定位,通过观察海图上船位与岸形关系,对照雷达波形,有助于确定陆标位置。另外,配合GPS船位,有助于判断定位的准确性;
使用大比例尺港图时,若用GPS定位多存在位置差,应注意修正;
6.应重视测天船位并记录航海日志。
特别注意来船方位变化不大的来船往往DCPA很小;
顶头的,特别是顶头偏右的对开船,往往会因采取措施不一致而造成紧迫局面;
“异性灯质”,即红灯侧见“绿灯船”;或绿灯侧见“红灯船”。特别是大舷角的易被忽视。“异性灯质”的船往往容易忽视距离,在连续接近时而造成紧迫局面;
成群成对的小渔船。由于它们为数较多,且常对拖/拉网,不易让清;
恍惚不定的船舶。由于动态不明,不易采取措施。
法一:口诀法(原自大连海大某毕业论文)
八七同,六五半,十一十,加倍算,十九一点六,九八一点三,七六零点七,五四零点三。”观测目标船距离变化1海里时的方位变化量ΔA根据观测距离从口诀中取得系数α,
则求得最近会遇距离DCPA=ΔAα。
法二:雷达余晖判断法4
记住雷达亮度旋钮的位置后,将亮度旋至最小,观察其余晖。则顺余晖方向的延长线至雷达中心的距离即为所估算的DCPA。判断完毕,将亮度旋至原来位置。
另外,根据余晖长短,也可粗略地判断TCPA的大小。
注:1.此法中观测到的余晖,其实即是相当于相对运动的尾迹;
此法特别简单方便,尤其是在船多的海域,可以一目了然,迅速了解各船动态。但仅适用于夜间,或老式带遮光罩的雷达。
其它应注意的地方
1.在未看到舷灯时,可根据前桅比后桅低来判断来船动向;
2.在白天,可观察驾驶台、烟囱的完整性来判断来船是对开还是同向
3.对小船,可观察船首水花和尾迹来判断动态;
4.不应以灯光亮暗判断距离远近,观察其位置与水天线的关系是个好办法
5.观察距离变化的快慢也可作为判断是否对开的一个方法;
6.避让除应“早、大、宽、清”外,还应注意果断、从容。
二、应对各种检查:
应注意的项目
1.救生消防设备记录本必须与本船实际情况相符,第四部

分的检查保养工作记录应有大副签字;
2.中英文《培训指南》的内容必须与本船实际相符;
3.各项演习记录在《演习记录本》、《航海日志》的前页和“重要记事”栏、《救生消防设备记录本》以及《OFFICIAL LOG》等记录中必须保持一致,并符合要求;
4.救生艇/筏的操作方法,保温袋、保温服以及救生衣的穿着方法必须张贴在规定位置。若船上有多种救生衣,则每一种救生衣的穿法都必须提供;
5.对一些日期过期的设备,如抛绳器、救生信号等最好在包装外面标出来,以方便检查;
6.对所有救生消防设备的有效期,应列出清单,并把本合同将过期的项目标出来,以便到时申请;,
7.平时应确保所有的救生消防设备状况良好,每到港前应再次检查;各种记录及张贴标志要确保完整、清晰。公司印发的抵港前PSC自查清单,应一一对照检查。

B.应熟记的数据
1.救生衣,各种救生圈的数目,位置;
2.消防皮龙,各种灭火器的数目,位置;
3.大型灭火系统的气瓶数目,位置;
4.救生艇/筏的额定人数;
5.艇上淡水、应急口粮的数量;
6.消防员设备的备用气瓶数量(200%);
7.灭火剂的备用数量(100%)。
三、小结
i以上介绍一些方法较为片面,特别是在对他船动态的判断中,多是基于本船定向定速的情况,应该引起注意。另外,三副分管各类旗帜,因而在每次接到新的航次任务后,
需要检查是否具备该国国旗。
总之,作为三副,对各项事情应尽量想在前面,并在行动前向上级汇报。
转载请注明出自中国海员联盟 https://www.360docs.net/doc/4d6124317.html,,本贴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4d6124317.html,/bbs/viewthread.php?tid=46051&fromuid=0


1、记录方面:
A、 船员换班以后的相关项目:(1)应在航海日记记录那一天交接、套派;(2)开航后24小时内救生演习、培训记录。(3)每个房间的个人应急熟悉表格的填写、张贴;
(4)是否有驾驶员驾驶台的熟悉表?(5)应变部署表的修改情况;(6)自己的交接记录是否放到船长处并有海务主管签字确认?
(7)交班一个月后本职务的自查情况。
B、三副负责实际的培训工作:(1)船员上船后不迟于2星期内,对其进行船上救生、消防设备的培训,并包括救生筏的操作与使用、低温保护与急救、恶劣海况求生、消防设备操作与使用等
(2)在计划中列明每2个月进行一轮救生、消防知识的培训;船舶往往是把主要的消防救生设备的培训分列在12个月中,
这样就不能满足公约关于“两月一轮”的要求

,比较简单的方法是把所有需要培训的消防救生设备、知识等项目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单月、另一部分为双月,在右侧记录每月实施培训、授课的时间。
C、检查应急演习记录的记载情况:(1)船员换班后的及近期的放艇记录。是否有记录在开航全速时进行了放艇?
(2)应急演习记录本中三种演习是否按时完成?如三个月内放艇下水操练;三个月内应急舵操练(应急舵的试验是否记录航海日志的前页);
溢油演习是否包含事故性和操作性?
D、检查二氧化碳系统时询问三副该系统的情况,启动方法。检查二氧化碳系统的水压试验报告(瓶体试验);CO2系统的称重报告。
E、检查三副的维修保养记录:(1)新的维修保养记录领到后要马上用起来。
(2)是否有艇,筏的检查记录,检查内容,特别注意按记录表的内容填写,不要在数量一栏内打勾或写“正常”,在对备品的检查栏内应填入数量,
面在备注栏中可填入检查结果。
F、体系文件管理:(1)文件的收发,改正与销毁记录;(2)修改文件是否组织进行学习?(3)自己的学习记录。
G、训练手册等小册子的修改是否全部做好?


2、 救生艇:
A、起动,转舵、舵的转动角度是否足够;查看车叶、舵、导流罩(在左右满舵时)是否擦边、是否正常。
B、艇顶灯(示位灯),艇内照明、艇磁罗经照明,探照灯应为搜索、信号两用灯。艇附近的舷边应急照明;艇内雷达应答器应能熟练使用(注意是否过期);
C、艇的外观检查。检查首缆的自动脱钩。反光带状况,救生艇限位开关务必正常,操作规程应置于应急灯下;
D、救生艇的油箱存油应多于80%,油箱应有透气孔。手摇排水泵是否正常?艇内浮力箱状况是否正常?
E、降落装置:(1)绞艇机的状态;手摇柄及保护装置良好是否良好?
(2)各个限位器动作正常,自动脱钩系统活络、维护良好;
(4)遥控降落钢丝操作正常。
(5)手动刹车、电动减速装置正常;
(6)滑车、艇架无锈蚀;


3、其它救生设备:
A、 救生衣:(1)仔细检查公共场所的配置是否符合要求?驾驶台4件、机舱4件、船首6件,(入级船应关注灯的有效期);附近应要良好标志;
(2)抽查房间的救生衣,状况如何?
B、 救生圈:(1)全船至少12个,船长大于200米的14个,船尾应有一个。
(2)注意标志不要贴错(如带绳和带灯);

(3)定期检查驾驶台两侧的自亮灯浮是否正常、包括有效日期、完好程度、滑行轨道是否正常、能否快速降落?是否符合要求(4K*)?灯泡是否正常?
(4)救生绳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容易扭结?
C、救生筏:(1)壳体是否完好?
(2)静水压力释放器是否在有效期内、系固是否正常?
(3)附近是否有应急照明?
D、各种信号数量、有效期、存放地点、状况?抛绳器配置数量是否正确?状态如何、是否在有效期内?
E、注在室外的IMO标志是否已褪色。


4、住宅区及机舱附近:
A、 检查自闭门有无背钩,门的关闭情况。
B、 天窗,开关是否正常(活络),特别是遥控天窗能否正常开关,各舱室通风筒,防火门,防火档闸开关正常。机舱和生活区走道内通风管口档火闸锈死板不动,
或出口档火板缺标识,现场缺专用关闭工具。
C、 内走廊望顶的通风口(空调回风装置)内很脏,百叶片不活络、有很多锈死,要拆检、活络、加工具并标识,宁安型轮都有这样的缺陷;
D、 船令广播、通用报警、控制站照明是否正常;


5、主消防泵、应急消防泵、消防管系:
A、 应急消防泵:(1)操作熟练,满载、空载等各种条件下根据本轮实际情况的操作,检查出水压力。部分船舶因吸入阀、出口阀操作不当,经常出现打不出水,
应该在操作规程中细化操作注意事项。
(2)应急消防泵应在5分钟内启动、达到规定压力(封闭压力0.6MPa、二条皮龙的射程12米),压力表、连接管应正常
(3)急消防泵间应清洁、干爽。如有水位报警则应处于可用状态。
(4)要标识进水、出水方向,进水阀、出水阀要挂牌;
B、主消防泵:(1)现场检查将主两台消防泵轮流开启试压,注意操作方法,压力是否正常。
(2)当驾驶台有遥控操作开关,则要保证它能正常启动,并且做到即那里能启动、那里就要有操作说明
(二手船大多有遥控开关,现船员基本不使用,如有该设备尽量恢复使用。);
(3)参考数据:主消防泵:3分钟内启动、压力正常(封闭压力0.7MPa);
消防栓出口压力近似计算:出水端的压力为0.27MPa,满足2股水柱压力约0.54MPa,加上扬程、高度、分隔等影响,应急消防泵的封闭压力应为0.6Mpa;
主消防泵的封闭压力应为0.7MPa、2股水柱时压力应为0.4MPa左右;
C、主消防管路:(1)无泄露、无过度锈蚀、有正常标志;
(2)放残水拷克是否有效;

(3)每隔30米至少一根皮龙。
D、国际通岸接头:熟悉存放位置,4对螺丝和螺栓、8个垫片、密封垫片配置等应齐全;相关标识清楚;(容易被人偷,要放好)
E、 皮龙:居住区的水枪、皮龙规格为60M/50MM,如果居住区与主甲板皮龙的口径不一样,应有转换接头。住宅区、机舱各个消防栓应有闷头


6、大型二氧化碳:
A、检查大型二氧化碳的年度、吹通检验证书,气瓶的水压试验证书,注意用于扫气道、油漆间的CO2要包括在证书中;
B、二氧化碳系统的整体情况,(1)检查船上手动施放手柄是否可每一瓶都能将手柄插入;需打开时(经验判断,不能实际操作),附近是否有管影响;
(2)检查所有出气管、泄放管是否有压扁或严重影响通流情况;
(3)检查启动瓶的压力是否正常、启动瓶门是否可靠,
(4)报警及风油切断测试;
(5)前段时间发现城船厂做检验的漏气很多,可用吹通空气,连接后开0.5-1.0气压,测试瓶头连接各管是否漏气,要特别小心,
如无把握就等公司安排在码头由专业厂检修。
C、抽风机,照明,手电筒、温度计应可用,测试通信设备正常;测试风、油紧急切断应马上报警,应有风油切断测试记录;
D、操作规程、系统示意图说明清楚,驾驶员十分清楚操作程序;除机舱外,其它货舱所需的灭火剂量如何计算;
E、室外泄气阀状态如何,是否被油漆堵死;室外管路的锈蚀情况如何?往往在踏板下修得比较厉害,要注意保养;
F、用于机舱扫气道的CO2因长期缺乏保养,释放拉手弹簧失灵;外表比较脏;


7、住宅区火灾报警装置、货舱火警探测器:
A、应有检查、测试记录、知道保险丝在什么地方;
B、是否知道有多少只感温、感烟探头、手动按钮报警器,应懂得如何测试。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不知感烟探头、感温探头有多少个或不懂测试感温探头,
另驾驶台门口、船长门口是经常测试的对象,容易出现故障。
C、感烟探头的测试:用点着的香烟烟雾测试感烟探头、系统(如防火门关闭);
感温探头的测试。用一杯开水置于探头的下方、或用电吹风,但不能用火机;
手动按钮报警器测试。测试该报警器及系统反映是否正常。
(3)熟悉货舱烟雾探测系统的测试方法。
D、货舱火警探测器:(1)拆开一根通往大舱的管子、用烟头进行测试报警是否正常;
(2)检查抽风装置是否正常?启动检测系统,开抽风机检查连接到货舱的管路畅通情况,

检查驾驶台CO2烟雾探测报警箱各支管风标的摇动情况,驾驶台顶抽风机马达、风管、连动盖等;
(3)系统的常规检测。如系统有自测装置,应懂得进行自测。
(4)船舶的烟、火声响报警系统可能有延时功能,平时应测出延时时间,并在驾驶台控制面板上标示,在检查时可以直接告诉检查官需要多少秒延时,免得误认系统有问题。


8、防员装备FE:
A、检查配备情况。经常出现缺少安全带、绝缘手套,灯的状态不好、检测报告与实际不符合;
B、测试面具、低压报警;要求2瓶是满的(气压90%以上),其中1瓶与呼吸器、背架相连并处于可用状态,此外另有1瓶用于训练,并标识是训练瓶;各瓶接口可互换;
C、抽查使用熟练程度(2分钟穿好)、是否懂得救生绳信号;
D、应存放在有应急照明的处所;
E、注意在使用FE时,要告诉穿着者在低压报警时应立即撤退,在舱室外照顾的人应有专门表格记录时间:开始使用时间、进入舱室时间,通常满瓶的使用时间为30-40分钟,
记录开始使用时间可推算空气用完时间,结合低压报警,能及时提醒穿着者退出,确保人员安全。
F、参考资料:消防员装备空气瓶空气容量不少于1200L,计算方法:气瓶容量(L)×气压(mpa)=空气量。如:6L×20mpa=1200L,所以6L气瓶不低于20mpa压力,
空气量是满足要求的。放置消防员装备的仓室有否应急照明。


9、其它消防器材:
A、大型泡沫,证书所列要求的泡沫量与实际量相比,实际量能否满足要求,泡沫剂型与实际配置的泡沫剂型是否一致。外观保养良好。
B、135L灭火器。锅炉区必须配备,喷管射程可达锅炉顶;推车式检查压力及喷管有否老化。
C、便携式泡沫枪(一枪两桶):外观检查有否渗漏,枪与消防栓口径是否一致能否接上,检查桶内原液有否减少(不少于2/3桶,打开盖子检查)。轮机部人员应懂如何用。
D、手提灭火器,轻水泡沫、干粉检查压力,CO2检查重量、压力及喷管状况;
E、油漆间:如水保护必须为喷淋系统。
F、住宅区不能存放手提CO2灭火机,可以用轻水泡沫和ABC干粉代替;
G、上述设备应进行年度检测,检测报告应留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