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焚烧》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秸秆焚烧教学设计方案

秸秆焚烧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秸秆焚烧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秸秆焚烧的定义及现状2. 秸秆焚烧的危害3. 秸秆焚烧的原因分析4. 秸秆综合利用及替代方案5. 如何减少秸秆焚烧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秸秆焚烧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秸秆焚烧的危害。

(2)提出问题:秸秆焚烧有什么危害?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2. 课堂讲解(1)讲解秸秆焚烧的定义及现状,让学生了解秸秆焚烧的背景。

(2)分析秸秆焚烧的危害,如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火灾等。

(3)探讨秸秆焚烧的原因,如农民观念落后、经济收入低、缺乏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等。

(4)介绍秸秆综合利用及替代方案,如秸秆还田、秸秆饲料、秸秆生物质能等。

(5)讨论如何减少秸秆焚烧,如加强政策引导、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等。

3. 课堂活动(1)分组讨论:如何让农民接受秸秆综合利用技术?(2)角色扮演:模拟秸秆焚烧事件,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总结与反思(1)总结秸秆焚烧的危害及解决措施。

(2)引导学生关注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3)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秸秆焚烧危害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关注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的意识。

五、教学资源1. 秸秆焚烧的图片、视频等。

2. 秸秆焚烧相关资料。

3.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资料。

六、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秸秆焚烧的危害及解决措施。

3. 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 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秸秆焚烧方案》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秸秆焚烧方案》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秸秆焚烧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了教案的空白页上。

我闭上眼睛,让思绪随着键盘的敲击声流淌。

秸秆焚烧,这个看似简单却充满争议的话题,今天就要在我的笔下绽放。

一、活动背景秋天,丰收的季节。

金黄的稻谷被收割,秸秆的处理成了大问题。

在农村,秸秆焚烧是一种传统的处理方式,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让这个话题变得敏感起来。

作为幼儿园的老师,我觉得有必要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秸秆焚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秸秆焚烧的原因和危害。

2.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关注生态环境。

3.通过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学会正确的秸秆处理方法。

三、活动准备1.图片素材:秸秆焚烧的图片、秸秆还田的图片、环保标志等。

2.视频素材:秸秆焚烧导致的火灾事故视频、环保宣传视频。

3.实物素材:秸秆、土壤、种子等。

四、活动过程1.引入话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但是丰收之后,我们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秸秆的处理。

有些人会选择焚烧秸秆,你们知道焚烧秸秆有什么危害吗?”2.图片展示3.视频观看接着,我播放了秸秆焚烧导致的火灾事故视频,让孩子们了解到焚烧秸秆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

同时,也播放了环保宣传视频,让孩子们知道环保的重要性。

4.讨论环节孩子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焚烧秸秆会污染环境,有的说焚烧秸秆会引发火灾。

我适时引导他们思考,秸秆还田、秸秆综合利用等环保方法。

5.实践活动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秸秆的处理方法,我准备了一个实践活动。

孩子们分成几个小组,每组有一个任务,比如:用秸秆制作肥料、用秸秆编织工艺品等。

通过实践活动,孩子们学会了正确的秸秆处理方法。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秸秆焚烧的危害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关注环保,为保护我们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活动反馈活动结束后,我收集了孩子们的意见和建议。

他们表示,通过这次活动,他们对秸秆焚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学会了正确的秸秆处理方法。

小班主题活动《秸秆焚烧方案》教案

小班主题活动《秸秆焚烧方案》教案

一、活动背景秸秆焚烧问题在我国农村地区日益严重,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提高小班学生对秸秆焚烧问题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我们设计了这次主题活动《秸秆焚烧方案》。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秸秆焚烧对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活动准备1. 收集有关秸秆焚烧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 准备秸秆焚烧实验材料。

3. 提前向学生普及环保知识。

四、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展示秸秆焚烧的图片、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秸秆焚烧问题。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秸秆焚烧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3.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秸秆焚烧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秸秆焚烧产生的污染物。

五、活动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调查当地秸秆焚烧的情况,并提出解决方案。

2. 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宣传活动,如制作海报、发放宣传资料等,提高周围人的环保意识。

3. 开展课后实践活动,如种植绿植、清理垃圾等,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

六、教学资源1. 秸秆焚烧相关图片、视频、新闻报道等。

2. 环境保护相关书籍、文章、研究报告等。

3. 实验材料:秸秆、火源、防护用品等。

4. 调查问卷、统计表格等。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秸秆焚烧问题的认识程度。

2. 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和创新性。

3. 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意识。

4. 学生在家中和社区中进行环保实践的情况。

八、教学建议1. 在活动前,教师应先了解学生的基本知识水平,以便更好地设计和调整教学活动。

2.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方案。

3. 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秸秆焚烧问题的理解。

4.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九、安全与卫生1. 在实验环节,教师应确保学生使用火源等工具的安全,提醒他们注意防护措施。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设计:秸秆焚烧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设计:秸秆焚烧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设计:秸秆焚烧一、教学目标1.认识秸秆的来源和分类,能够辨认秸秆;2.了解秸秆的作用和价值,并懂得保护和节约秸秆资源;3.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加强对环境污染的认识;4.发现和认识火的用途,掌握火的基本安全知识。

二、教学内容1. 秸秆的来源和分类通过图片和文字说明,让幼儿了解秸秆的来源和分类,了解秸秆的种类和作用。

让幼儿知道,秸秆可以用来喂牛、养猪、堆肥等多种用途。

2. 秸秆的焚烧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让幼儿看到秸秆焚烧的情况,让幼儿了解秸秆焚烧的过程和影响,并了解秸秆燃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

3. 火的用途和安全知识通过文字说明和图片展示,让幼儿了解火的用途,掌握火的基本安全知识,了解如何正确、安全地使用火。

三、教学步骤1. 秸秆的来源和分类1.展示各种不同的秸秆,让幼儿比较它们的区别。

2.通过图片和文字的说明,让幼儿了解秸秆的来源和分类。

3.引导幼儿就秸秆在生活中的作用进行讨论,了解秸秆的多种用途。

2. 秸秆的焚烧1.展示秸秆焚烧的实物和图片。

2.让幼儿看到秸秆焚烧的现象,并引导幼儿讨论秸秆燃烧会产生哪些污染物。

3.教育幼儿,让他们了解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的方式来减小秸秆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3. 火的用途和安全知识1.让幼儿到室外观察火,让他们看到火的形态及其作用。

2.让幼儿了解火的危害,以及使用火的安全知识。

3.引导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点燃篝火,并反复强调千万不能玩火的危险性。

四、教学评估1.课后让幼儿回答几个问题,以检验他们对秸秆的理解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观察和记录幼儿在点燃篝火过程中对安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3.随堂小测验,对幼儿的知识点进行测验。

五、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目标为让幼儿了解秸秆的来源、分类和作用,以及秸秆焚烧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宣传环保理念,引导幼儿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本课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示,让幼儿直观地了解秸秆的种类,了解火的用途和危害,引导幼儿正确、安全地使用火,使幼儿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对环保的意识和理解。

小班主题活动秸秆焚烧小班教案

小班主题活动秸秆焚烧小班教案

小班主题活动秸秆焚烧小班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秸秆焚烧对环境的影响。

2. 培养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表达能力。

二、活动准备:1. 图片:焚烧秸秆的图片、环境污染的图片。

2. 视频:焚烧秸秆的过程。

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三、活动过程:1. 引入话题:展示焚烧秸秆的图片,让幼儿说出自己的看法。

2. 观看视频:播放焚烧秸秆的过程,让幼儿更加直观地了解焚烧秸秆。

3. 讲解秸秆焚烧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图片和视频,向幼儿讲解秸秆焚烧对环境的污染,如空气污染、土地破坏等。

4. 讨论保护环境的方法:让幼儿思考如何保护环境,如何制止焚烧秸秆的行为。

5. 手工制作: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心中的美好环境,表达对保护环境的愿望。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查找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增加幼儿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2. 环境宣传:让幼儿在幼儿园内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提高全园师生的环保意识。

五、活动评价:通过本次活动,观察幼儿对秸秆焚烧的认识程度,以及他们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从而判断活动目标是否达到。

关注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中的环保行为,以评估活动对幼儿的影响。

六、活动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教师提前准备好活动所需的图片、视频和绘画材料。

2. 活动开始:以焚烧秸秆的图片引入话题,让幼儿自由发表观点。

3. 观看视频:播放焚烧秸秆的过程,引导幼儿关注焚烧秸秆对环境的影响。

4. 讲解秸秆焚烧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图片和视频,详细讲解焚烧秸秆对空气、土地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5. 讨论保护环境的方法:让幼儿积极思考,提出制止焚烧秸秆和保护环境的办法。

6. 手工制作:引导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心中的美好环境,表达对保护环境的愿望。

8. 延伸活动:布置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一起查找有关环境保护的资料。

七、活动注意事项:1. 确保活动过程中幼儿能够充分参与到讨论和手工制作环节。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秸秆焚烧方案》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秸秆焚烧方案》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秸秆焚烧方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幼儿应该能够:1.了解秸秆焚烧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2.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3.学会如何正确地进行垃圾分类;4.养成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导入我们日常生活中会产生很多垃圾,其中有些可以被回收利用,而有些则需要被处理掉。

你们知道,将垃圾不正确地处理,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秸秆焚烧方案》。

2. 讲解2.1 秸秆焚烧会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危害秸秆焚烧不仅会释放大量有毒气体和颗粒物,还会造成空气污染和土壤酸化等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也有很大危害。

2.2 垃圾分类方案为了保护环境,我们需要进行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指的是将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按照不同的材质进行分别投放。

在小区里,可以看到垃圾桶上都写有标签,包括: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湿垃圾和干垃圾。

2.2.1 有害垃圾有害垃圾指的是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伤害的垃圾。

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和废化学药品等。

这些垃圾需要专门回收和处理。

2.2.2 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指的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垃圾,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包括废纸张、塑料、金属和玻璃等。

这些垃圾可以投放在绿色垃圾桶中,专门进行回收。

2.2.3 湿垃圾湿垃圾指的是食品废弃物、厨余垃圾等。

这些垃圾可以进行有机肥料制作。

2.2.4 干垃圾干垃圾指的是不属于上述三种垃圾的其他垃圾,包括一些废旧家具、毛绒玩具、卫生纸等。

这些垃圾可以进行诸如填埋、焚烧等处理方法。

3. 活动3.1 分类垃圾将我们平时产生的垃圾纸张、金属、塑料等等,分别放进不同的垃圾桶中。

3.2 制作废纸将废旧的纸张进行手工制作,可以用于DIY活动,也可以送给亲朋好友。

3.3 画画教师向孩子们展示以秸秆做成的动物雕塑,鼓励幼儿使用手中的秸秆或回收垃圾,制作小动物或家具。

4. 总结垃圾分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环保工作,它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伤害。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秸秆焚烧方案》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秸秆焚烧方案》

小班主题活动教案《秸秆焚烧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秸秆焚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引发对环境保护的关注。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积极性。

3.学会制定并贯彻小组活动计划,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组织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图书馆和互联网上关于秸秆焚烧的相关资料。

2. 录音机、PPT等教学工具。

3. 布置好的教室环境,保证学生能集中注意力。

4. 学生每人一张纸和一支笔。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思考,并用一个小故事进行引入。

例如,农村老王焚烧秸秆后,大量的袅袅黑烟飘向天空,这样的行为对我们的环境有什么影响呢?2. 提出问题:请学生讨论秸秆焚烧对环境的影响,并简单了解相关知识。

第二步:知识传授(10分钟)1. 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秸秆焚烧对环境的影响,如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等。

2. 通过语音、图片等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秸秆焚烧的实际情况及其危害。

第三步: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5-6名学生组成。

2. 每个小组讨论秸秆焚烧的危害及对策,并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a. 秸秆焚烧对环境的危害有哪些?b. 我们应该如何减少秸秆焚烧的行为?c. 如何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3. 每个小组派出1-2名代表,向全班进行汇报。

第四步:小组活动计划(10分钟)1. 分发给每个小组一份小组活动计划表格。

2. 要求每个小组根据讨论结果,制定一份小组活动计划。

3. 每个小组将计划表格填写完整,并将计划提交给教师。

第五步:小组活动实施(20分钟)1. 教师根据小组计划,协助学生进行实施。

2.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选择以下一项或多项活动来进行:a. 向家人宣传秸秆焚烧对环境的危害,并提出行动建议。

b. 设计海报、手抄报等宣传材料,宣传环保知识。

c. 参观当地的废品回收站或环境保护主题展览。

五年级秸秆禁烧教学设计(完整资料).doc

五年级秸秆禁烧教学设计(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xx学校五年级秸秆禁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秸秆禁烧的意义
2、和家长大力宣传秸秆禁烧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发出号召
又到一年秋收时,辛勤的汗水变成了丰收的果实。

然而每年秋收过后,秸秆大部分被废弃或燃烧,污染环境,危害群众健康和交通安全。

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美化我们的家园,我们向全校广大同学发出倡议:
1、要积极宣传焚烧秸杆危害。

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向家长大力宣传焚烧秸杆的危害,做到秸秆焚烧危害家喻户晓。

2、要带头劝阻亲友焚烧秸杆。

从身边做起,从亲友做起,劝阻父母、邻居、亲朋好友停止焚烧秸秆,带头响应政府号召,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

3、要自觉承担保护环境责任。

要站在抵制秸秆焚烧工作的最前沿,敢于同焚烧秸秆的不良习气作斗争。

对不听劝阻、肆意焚烧秸秆的人和事,要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共同构筑禁止秸秆焚烧的坚固防线。

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一个人带动一个家庭,一个班级带动一个村庄,一所学校带动一个社区。

大家行动起来,为共创绿色xx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引导学生写一篇秸秆禁烧的作文。

三、师生交流秸秆焚烧的危害。

尽量让每个同学说一说危害。

四、师生交流如何劝说家人和亲朋好友做到秸秆禁烧。

五、把学生想到的好办法记录下来,整理,并写在黑板上,出一期关于秸秆禁烧的黑板报。

六、作业
回家向家长和亲朋好友宣传秸秆禁烧。

五年级秸秆禁烧教学设计
xx学校五年级xx
2017年5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禁烧秸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明白禁烧目的及意义,明确做法;做好宣传,监督家长及周边人群,全面开展禁烧。

【教学过程】
〔导入语〕
新华社武汉2月1日电湖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1日下午表决通过了《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决定》。

从今年5月1日起,湖北省行政区域内全面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并推进其综合利用,以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湖北省农业厅总农艺师邓干生介绍,湖北省每年生产各类农作物秸秆约3300万吨。

“秸秆剩余量逐年增多,大量秸秆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相当一部分被焚烧。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的决定》1日被表决通过。

“这是我国第一次由省级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类似决定。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王树义说,由省级人民代表大会作出决定,可更好地凝聚社会共识、促进相关工作。

人大作出的决定,真的能够禁住农民手中的火?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滕鑫曜介绍,“堵”只是决定的一个方面,“疏”才是核心。

如何“疏”?决定要求湖北省各级政府“综合施策、以用促禁”,推动秸秆利用肥料化、原料化、基料化、饲料化、燃料化。

过去,秸秆焚烧这种传统做法对环境并无明显影响;而经济高速发展后,多种污染成因共同促成“复合型雾霾”频发。

秸秆焚烧的烟气含“有机气溶胶”,可形成PM2.5。

据介绍,决定要求湖北省各级政府建立行政首长负责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工作协调机制,促进农作物秸秆露天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

〔讲授语〕
秸秆焚烧是指将农作物秸秆用火烧从而销毁的一种行为。

秸秆焚烧污染空气环境,危害人体健康。

所以现在通常禁止秸秆焚烧。

一、焚烧危害
秸秆焚烧产生的主要危害有:
1、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焚烧秸秆时,
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3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

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

2、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和航空安全。

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空气能见度下降,可见范围降低,直接影响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的正常运营,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影响人身安全。

3 、引发火灾。

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导致“火烧连营”,一旦引发麦田大火,往往很难控制,造成经济损失。

尤其是在山林附近,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4、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

秸秆焚烧也入地三分,地表中的微生物被烧死,腐殖质、有机质被矿化,田间焚烧秸秆破坏了这套生物系统的平衡,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性状,加重了土壤板结,破坏了地力,加剧了干旱,农作物的生长因而受到影响。

[1]
2、产生原因
人们对秸秆焚烧有以下原因:
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煤气使用日益广泛,农民朋友对柴草的需求下降;
二、焚烧产生的草木灰的确是一种肥料,故而产生的焚烧农作物秸秆的行为。

三、焚烧原因还涉及到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平衡,农业科技更新不够的方方面面问题。

[2]
四、是秸秆处理的成本太高,机械收割留茬较高,影响下一季农作物的播种。

五、是科技转化力度不够,秸秆的经济价值难以发挥。

现实中,由于科技转化力度不够,要么实施成本太高,比如用秸秆做沼气原料,一个沼气池至少要花费三四千元,让农民望而却步;要么就是回收价格太低,把秸秆卖给那些养牛大户才几分钱一斤。

六、缺乏正确的引导。

如今,对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虽然提出了不少解决的办法,但缺乏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和具体性,大多以行政手段和奖惩措施为主,无人去做秸秆利用的组织、协调和转化工作,只堵塞不开流,导致禁烧工作收效不大。

七、缺乏处置技术。

首先,多数农户基本不用秸秆当柴烧,只剩下“付之一炬”。

其次,农民找不到秸秆“变废为宝”的途径。

原有的其它小麦秸秆加工行业,如草帽、草苫等,也因替代产品的出现而基本淘汰。

第三、农作物秸秆还田推广缓慢,第四,秸秆饲料处理成本高,难度大。

另外,加工食用菌基料和沤造有机肥,这些简便易行的秸秆处理方式,也都是家庭式、规模小,缺乏统一的组织管理,没有形成规模效益。

八、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由于农村大批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农忙时农村劳动力以妇女、老人为主,要想将机械收割后的秸秆捆扎搬运离田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就地焚烧秸秆。

抢收时为防止损伤机器,留的麦茬太高,如果不把麦茬去除,难以插秧。

如果不烧会误农时,“三夏”大忙,忙就忙在一个“抢”字上,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把秸秆从地里弄出来。

九、机械收割留茬较高。

据调查,我国生产的收割机因功率不够及机械手省油等原因留高茬达20cm左右,造成了下茬种植的困难,农民不得不用少量秸秆放在高茬上进行焚烧。

十、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受人力、资金条件限制,秸秆禁烧宣传教育还没有真正深入到农村,农民环保意识不强,没有意识到焚烧秸秆的危害,单靠禁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千家万户秸秆处理的问题。

另外,秸秆禁烧监管力度不强,执法手段也比较薄弱。

十一、试点的秸秆气化站,用秸秆很少,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大面积吸纳秸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3、综合利用
1、机械化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用机械将秸秆打碎,耕作时深翻严埋,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将秸秆腐化分解。

另一种秸秆回田的有效方法是将秸秆粉碎后,掺进适量石灰和人畜粪便,让其发酵,在半氧化半还原的环境里变质腐烂,再取出肥田使用。

2、过腹还田。

过腹还田是将秸秆通过青贮、微贮、氨化、热喷等技术处理,可有效改变秸秆的组织结构,使秸秆成为易于家畜消化、口感性好的优质饲料。

3、培育食用菌。

将秸秆粉碎后,与其他配料科学配比作食用菌栽培基料,可培育木耳、蘑菇、银耳等食用菌,能有效地解决近几年食用菌生产迅猛发展与棉籽壳供应不足的矛盾。

育菌后的基料经处理后,仍可作为家畜饲料或作肥料还田。

4、制取沼气。

稻草秸秆等属于有机物质,是制取沼气的好材料。

我国的北方、南方都能利用,尤其是南方地区,气温高,利用沼气的季节长。

制取沼气可采用厌氧发酵的方法。

此方法是将种植业、养殖业和沼气池有机结合起来,利用秸秆产生的沼气进行做饭和照明,沼渣喂猪,猪粪和沼液作为肥料还田。

此种方式是生态农业良性循环的良好模式,它适应了现代化农村发展的需求,受到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5、用作工业原料。

农作物秸秆可用作造纸的原料,还可以用作压制纤维木材,能弥补木材资源的不足,减少木材的砍伐量,提高森林覆盖率,使生态环境向良性发展。

6、用于生物质发电。

将秸秆直接焚烧和将秸秆同垃圾等混合焚烧发电,还可以汽化发电。

秸秆是一种很好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每两吨秸秆的热值就相当于一吨标准煤,而且其平均含硫量只有3.8‰,而煤的平均含硫量约达1%生物质的再生利用过程中,排放的CO2与生物质再生时吸收的CO2达到碳平衡,具有CO2零排放的作用,对缓解和最终解决温室效应问题将具有重要贡献。

7、用于生物降解材料。

将秸秆将超细粉碎后在反应釜中与添加剂一起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使得秸秆中的纤维具有热塑性。

这种材料可以应用于薄膜、片材和注塑级的产品制造,这类产品可替代石油基产品(塑料),并具有完全生物可降解性(180天后失重率达到90%),是一种健康环保材料。

【相关事例】
(1)2014年10月12日的上午8点多,吉林省梨树县公安局沈洋镇派出所是接到了群众的举报称,沈洋镇长丰村玉米地内是发生秸秆大面积燃烧,滚滚的浓烟借助风力飘出几公里,严重污染了周边的空气。

接到报警之后,民警迅速赶往现场,组织附近村民全力救火。

由于燃烧点在空旷的田野里,火势非常难扑灭。

经过民警和附近村民的共同努力,火势在一个小时之后得到控制。

事后,经过民警的调查了解,此次失火的主要原因是沈洋镇长丰村八组村民刘某不顾当地政府的再三劝告,在自家地里点燃玉米秸秆,并且没有尽到监护义务,造成大面积火灾,致使附近农户大大约五垧地左右的玉米秆被烧毁,严重影响了周围的环境。

(2)2007年10月8日下午,马咀村村民骑摩托经西湖去沈铺途中,因路边焚烧秸秆造成烟雾,阻碍视线,与一运送钢筋的麻木车相撞,摩托车驾驶人被钢筋穿过头部、胸部,当场身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