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感染的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泌尿系统感染及护理

泌尿系统感染及护理

泌尿系统感染及护理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泌尿系统感染及护理一、概念:泌尿系统感染又称尿路感染,是指致病微生物在尿中繁殖并侵犯泌尿系的任何部位,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及前列腺,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

二、病因及流行病学:本病为细菌直接引起的感染性肾脏病变,致病菌以大肠杆菌多见,约占70%以上,其次依次是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产气杆菌、沙雷杆菌、产碱杆菌等偶有厌氧菌、真菌、病毒和原虫感染。

本病为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为1%~2%,其中主要是女性,男女之比约为1:10在学龄期儿童中,女性发病率为1%,而男性发病率为0·03%三、发病机制:1、感染途径(1)上行感染是最常见的途径:正常情况下,尿道口及其周围是有细菌寄生的,但一般不引起感染,但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尿道粘膜有轻微损伤时,或者细菌毒力大,粘附尿道粘膜和上行的能力强,容易侵袭膀胱和肾脏,造成感染(2)血行感染途径较少:细菌从身体内的感染灶侵入血流,到达肾脏。

(3)淋巴感染:下腹部和盆腔器官的淋巴管与肾周围的淋巴管有多数交通支,升结肠与右肾之间也有淋巴管沟通(4)直接感染外伤或邻近肾脏的脏器有感染时,细菌可直接侵入肾脏引起感染,但是这种十分罕见。

四、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1)膀胱炎患者的症状通常局限在泌尿道1)排尿时有烧灼感、疼痛、尿频、尿急和会阴部及耻骨上疼痛感2)血尿:尤其是排尿终末段3)其他症状:尿液混浊、全是不适、寒颤、发热、恶心、呕吐以及腰痛(2)急性肾盂肾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1)全身感染症状:多起病急,常伴有寒颤、高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全身不适,疲乏无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甚至腹胀、腹痛或腹泻。

2)肾脏和尿路的局部表现:常用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多数伴腰痛或肾区不适,肾区有压痛或叩击痛3)尿液变化:尿液混浊,可见脓尿或血尿。

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适度锻炼
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 高抵抗力。
03 泌尿系统感染的处理方法
泌尿系统感染的处理方法
• 请输入您的内容
04 特殊人群的泌尿系统感染 预防与处理
儿童
总结词
儿童由于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免 疫力相对较弱,容易发生泌尿系
统感染。
预防措施
家长应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定 期更换尿布,保持清洁干燥。鼓 励儿童多喝水,以增加排尿,冲
成功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的案例
总结词
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
详细描述
一位男性通过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成功地预防了泌尿系统感染。他遵循低盐、低糖、高纤维 的饮食原则,保持充足的饮水量,并定期进行体育锻炼。此外,他还会避免长时间憋在心里不说出来 不说出来。
成功治疗的案例
总结词
及时就医和规范治疗
VS
详细描述
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 和处理方法
目录
CONTENTS
• 泌尿系统感染概述 • 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 • 泌尿系统感染的处理方法 • 特殊人群的泌尿系统感染预防与处理 • 案例分析
01 泌尿系统感染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泌尿系统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侵 入泌尿系统内繁殖而引起的炎症 性疾病。
分类
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泌尿系统 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肾盂肾 炎)和下尿路感染(膀胱炎和尿 道炎)。
在使用清洁产品时,注意查看成分表,选择温和、无刺激的产品。
饮食调整
增加水分摄入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喝8 杯水,有助于冲洗尿道,减少细菌在 尿道中滋生的机会。
均衡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 矿物质和抗氧化剂,增强免疫系统功 能。
增强免疫力

泌尿系统感染的护理常规

泌尿系统感染的护理常规
心理护理
应向病人解释本病的特点及规律,说明紧张情绪不利于尿路刺激征的缓解,指导病人放松心态、转移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及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对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病人,应与病人分析其原因,让病人知道造成疾病久治不愈的根源所在,共同制订护理计划,克服急躁情绪,保持良好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物理降温:高温患者可取冰敷、乙醇擦浴等降温措施,并注意观察和记录物理降温的效果;
4、疼痛护理: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区热敷或按摩,以缓解疼痛,对高热、头疼及腰痛患者可遵医嘱予退热镇痛剂;
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和易消化的清淡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ml,增加尿量,以冲洗膀胱、尿道、促进细菌和炎性分泌物排出,减轻尿路刺激症状;
护理措施
1、皮肤、粘膜的护理:发热患者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衣物和床单,内衣裤应选择吸汗且透气性好的面质材料,应宽松干净,注意会阴清洁,教会患者正确清洁会阴的方法,洗澡选用淋浴;
2、密切观察病情:检测体温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如高温的持续不退或体温进一步升高,且出现腰痛加剧,应考虑是否出现肾周脓肿、肾乳头坏死等并发症,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泌尿系统感染的护理常规
概念:泌尿系统感染是指排尿的通路: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被细菌感染而发生的炎症,主要表现为发热、腰痛、排尿次数增加及排尿时疼痛等症状;
护理项目
护理内容
评估要点
观察患者的尿量,尿液的颜色、性质;
环境要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保持环境清洁、安静、光线柔和,维持病室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病人能充分的休息,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症状减轻后再下床活动,患者心情尽量放松,指导患者从事感兴趣的活动,减轻患者的焦虑,缓减尿路刺激症;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教案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教案

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教案尿路感染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女性中更为常见。

护理教案将着重介绍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措施,以便提供全面的护理和帮助病人更快地康复。

一、基础知识介绍1.了解尿路感染的病因和病理生理过程:尿路感染是由细菌侵入尿路引起的。

常见的病因包括细菌从直肠进入尿道、孩儿淋球菌感染、泌尿系统结构异常等。

2.了解尿路感染的常见症状和体征:尿频、尿急、尿痛、尿失禁、腹痛、发热等。

3.了解尿路感染的常见诊断方法:尿常规检查、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等。

二、病房环境的管理1.维持病房空气流通:保持病房的通风,经常开窗换气,防止细菌滋生。

2.保持病房清洁卫生:经常进行室内清洁,特别是卫生间和床位的清洁要保持规范。

三、个人护理1.外阴护理:保持外阴干燥清洁,每日进行阴部清洁,避免使用香皂。

2.尿道护理:病人进行排尿后要进行外阴部清洁,女性要从前向后擦拭,避免将细菌带入尿道。

四、饮食护理1.饮水:病人饮水量要充足,每天至少1500-2000ml,以增加排尿次数,稀释细菌浓度。

2.尿路碱化:饮用柠檬水、蔬果汁等碱性饮料,可使尿液呈碱性,减少细菌繁殖。

五、药物治疗1.抗生素治疗:按照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疗程一般为7-10天。

2.协助病人按时服药:提醒病人按时服用药物,并注意药物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六、卫生教育1.宣传个人卫生:教育病人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切忌憋尿、勿过劳、避免过度疲劳等。

2.宣传正确排尿方式:教育病人正确的排尿姿势,避免憋尿、过久过多排尿等不良习惯。

3.预防尿路感染:教育病人注意性生活卫生,避免将细菌带入尿道。

女性在排尿后进行外阴部清洁时要从前向后擦拭阴道口。

七、观察与记录1.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病人的尿量、颜色和性状,以及病人的症状变化。

2.记录治疗效果:及时记录病人的症状缓解情况和治疗效果,以便通过记录对病情进行评估。

八、合理活动1.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病人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促进身体的康复。

尿路感染的预防和基础护理

尿路感染的预防和基础护理

尿路感染的预防和基础护理
1、导尿操作前后要洗手。

2、插管导尿采用无菌技术。

3、留置导尿最好用气囊导尿管,采用密闭式集尿系统,保持通畅的动力引流,集尿袋应低于膀胱水平。

4、无泌尿系感染的病人,留置的导尿管每周更换一次,集尿袋更换频率目前无统一标准。

5、用含有抗菌药物的药液冲洗膀胱不应列入预防感染的常规,只限于各种原因造成堵塞的情况使用。

6、做中段培养时,不能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头取标本,而应在导尿管的末端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穿刺抽取尿液送检。

7、做好尿道口及会阴部的消毒及皮肤护理,保持床单干燥整洁。

三甲医院泌尿系统疾病实验室检查护理常规

三甲医院泌尿系统疾病实验室检查护理常规

二、泌尿系统实验室检查护理常规
一、血液检查
1.肝肾功能、生化、输血前八项、前列腺特异抗原;禁食8小时,禁饮4小时,晨采空腹血。

2.立卧位血:禁食禁饮,卧床休息6~8小时,采集卧位血标本;随即患者起床活动1小时候后,采集立位血标本。

备注:
1.注意事项:患者忌油腻、高蛋白的食物,避免大量饮酒,检查时间为周一至周五全天(周六、周日上午),采血量大于3ml,采血后立即送检。

2.采血方法:
下午16:00进行肾上腺皮质功能采血,采血后患者病房自由活动。

晚上00:00进行肾上腺皮质功能采血,采血后患者就寝,尽量减少活动卧床休息,早上勿进食。

早上08:00进行卧位肾上腺皮质功能、醛固酮采血(空腹),采血后可以进食和活动。

早上09:00进行立位醛固酮抽血(要求患者08:00-09:00站立1小时)。

二、尿液检查
1.尿常规的留取:8~10ml晨尿送检,避免在月经期做尿常规。

2.中段尿培养标本的留取:饮水300~500ml 至患者有尿意后,消洗尿道口,弃去前段尿液,用无菌容器严格无菌操作留取中段尿液,中段尿试管取8~10ml 送检。

留置尿管者应夹闭尿管30分钟,消毒尿管外部及尿管口,用注射器通过尿管抽取10~15ml尿液(弃去前段)。

长期留置尿管者,应在更换新尿管后留取尿标本。

3.留取24小时尿:第一日晨7:00 至次日晨7:00 的尿液全部收集于尿桶内,加入适当防腐剂。

24小时总尿量记录在检查单上,留取8~10ml 尿液送检。

4.尿脱落细胞检查:晨尿8~10ml,连续三天送检。

泌尿感染护理措施

泌尿感染护理措施

泌尿感染护理措施引言泌尿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发生在泌尿系统的各个部位,包括尿道、膀胱、肾脏等。

泌尿感染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肾盂肾炎、尿路结石等。

因此,对于泌尿感染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泌尿感染的护理措施,以及相关的预防措施,旨在提高护士的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护理措施1. 尿液采集与分析在进行泌尿感染护理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尿液采集并进行分析。

护士可以通过尿液分析确定感染的细菌种类、数量以及抗生素敏感性,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尿液采集时需要注意手部卫生,避免细菌污染。

为了确保尿样的准确性,可以将尿液收集在干净的容器中,并及时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

2. 细菌感染的控制细菌感染是导致泌尿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护士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细菌感染的传播。

首先,护士应指导患者正确进行膀胱冲洗,以清洁膀胱并排出细菌。

其次,护士需要教育患者正确清洁尿道,避免将细菌带入尿道。

同时,护士还需要加强病房的环境卫生,定期清洁病房,并对常用物品进行消毒,以减少细菌的繁殖和传播。

3. 加强抗生素的管理抗生素是治疗泌尿感染的重要药物,但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因此,护士需要合理使用抗生素,并遵循医嘱进行药物管理。

护士需要详细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药物名称、用药剂量、用药频次等,并及时报告医生发生的不良反应或药物耐药情况。

此外,护士还需要教育患者正确使用抗生素,并按照医生的要求完成整个疗程,以避免治疗中断或复发。

4. 饮食与水分的管理饮食与水分的管理对于泌尿感染的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护士应指导患者保持正常饮食,适量摄入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此外,护士还应关注患者的水分摄入,保证患者足够的水分,促进尿液的排出,减少细菌在尿液中的滞留时间。

5. 疼痛管理泌尿感染常常伴随着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疼痛。

因此,护士需要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泌尿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泌尿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泌尿系统疾病护理常规一、泌尿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2、遵医嘱给予合理饮食。

3、根据病情恰当安排患者的活动与休息。

急性期卧床休息;慢性期症状明显时需适当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适当活动,避免劳累。

4、根据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或尿量。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尿量及皮肤水肿等。

发现病情变化报告医师并及时处理6、准确执行各项医嘱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避免或慎用肾毒性药物。

7、积极开展患者健康教育,做好病因解释和用药指导。

8、增加患者遵医的依从性,防止受凉,避免感冒。

二、急性肾盂肾炎护理常规按泌尿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是否急性起病,起病前有无尿路结石、梗阻、性生活、器械检查,是否长期卧床、留置导尿管等诱因。

2、评估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有无尿频、尿急、尿痛、腰痛、肋脊角压痛和(或)叩痛等;有无全身感染中毒症状,如寒战、高热、低血压等。

3、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态。

【护理措施】1、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应适当卧床休息,避免加重病情。

2、宜给予清淡、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勤排尿。

3、及时留取清洁中段尿送培养和药敏试验。

4、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及时评估病情变化和药物的疗效。

其疗效的评价标准为:①见效治疗后复查细菌尿阴性;②治愈:完成抗生素使用疗程后,细菌尿阴性:③治疗失败:在治疗后仍持续有细菌尿或追踪期间内复发。

如无效则需要根据药敏结果更换抗生素治疗。

【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防止上行感染。

2、指导患者坚持适量饮水预防尿路感染,即饮水>2000mld,保持尿量在2000~2500m/d,每2~3小时排尿1次。

3、嘱咐患者遵医嘱服药,保证疗效。

三、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按泌尿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起病前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猩红热、皮肤感染等链球菌感染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护理
应向病人解释本病的特点及规律,说明紧张情绪不利于尿路刺激征的缓解,指导病人放松心态、转移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及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对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病人,应与病人分析其原因,让病人知道造成疾病久治不愈的根源所在,共同制订护理计划,克服急躁情绪,保持良好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护理措施
1、皮肤、粘膜的护理:发热患者出汗后要及时更换衣物和床单,内衣裤应选择吸汗且透气性好的面质材料,应宽松干净,注意会阴清洁,教会患者正确清洁会阴的方法,洗澡选用淋浴。
2、密切观察病情:检测体温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如高温的持续不退或体温进一步 升高,且出现腰痛加剧,应考虑是否出现肾周脓肿、肾乳头坏死等并发症,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泌尿系统感染的护理常规
泌尿系统感染的护理常规
【概念】:泌尿系统感染是指排尿的通路: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被细菌感染而发生的炎症,主要表现为发热、腰痛、排尿次数增加及排尿时疼痛等症状。
护理项目
护理内容
评估要点
观察患者的尿量,尿液的颜色、性质。
环境要求
保持环境清洁、安静、光线柔和,维持病室合适的温度和湿度,病人能充分的休息,急性期患者应卧床休息,症状减轻后再下床活动,患者心情尽量放松,指导患者从事感兴趣的活动,减轻患者的焦虑,缓减尿路刺激症。
3、物理降温:高和记录物理 降温的效果。
4、疼痛护理: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区热敷或按摩,以缓解疼痛,对高热、头疼及腰 痛患者可遵医嘱予退热镇痛剂。
饮食护理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和易消化的清淡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2000ml ,增加尿量,以冲洗膀胱、尿道、促进细菌和炎性分泌物排出,减轻尿路刺激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