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及其替代疗法的应用_廖二元

合集下载

围绝经期激素替代疗法的探讨

围绝经期激素替代疗法的探讨
度非常有效 , 但对运动 神经效果不明显 , F是 治疗糖尿病感觉 NG 神经病变的有效药物_ 。 6 J
n 8 O 8 0
显效
4 6 2 2
有 效
2 4
无 效 总 有 效 ( ) %
1 0 8 5 7. 6 5
治 疗 组 对 照 组
祖国医学认 为 , 尿病属 于“ 糖 消渴 ” 范畴 , 阴虚 为本 , 燥热 为
标, 阴虚 日久 , 以化气 , 无 致气 阴两虚 , 气虚 推动无 力 , 行不 畅 血
30
2 8
采用 t 检验 , 与对照组相 比较 P< .5 有统计学意义 。 00 ,
4 讨 论
缓慢滞 涩而成瘀血 ; 同时 , 瘀血又可阻碍气机 , 使津液失 于输 布 , 致 脉络瘀滞 , 经气不通 , 出现肢体麻木 、 则 疼痛难忍 , 因而宜采用 益气活血通络之法 。方 中川芎、 赤芍 、 桃仁 、 红花活血祛瘀通 络 ;
医药与保健 Mei n dH at ae 00年第 1 卷第 3期 dc e i An el C r 2 1 h 8 32 治疗结果 .
组 别
两组 临床疗效 比较 , 见表 1
表 1 两 组 临床 疗 效 比 较
敏感 。采用 N F G 治疗 D N对改善症 状 、 加感觉 神经传 导速 P 增
n 旺盛 , 胞 内 山梨 醇 和 果 糖 生 成 增 多 , 醇 减 少 , a K—A P 细 肌 N — T
] ]
曹辉 , 齐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晓慧 . 杏 叶制剂治 疗糖尿病 周 围神 经 郝 余 银 病变的疗效观察 [] J .中国糖 尿病 杂志 ,0 0 8 2 : 1 — 20 ,( ) 13

激素替代治疗更年期综合征(附70例对比观察)

激素替代治疗更年期综合征(附70例对比观察)

激素替代治疗更年期综合征(附70例对比观察)
凌玫
【期刊名称】《广西医学》
【年(卷),期】1998(020)006
【摘要】笔者通过用人工合成雌激素尼尔雌醇片配合天然雌激素倍美力治疗70
例更年期综合征,结果表明两种药物对潮热出汗,外肝干燥疗效均达100%,对更年期综合征其他症状亦有较显著疗效,两药总有效率分别为87.4%,88%。

但倍美力组服药副作用较尼尔雌醇少。

说明尼尔雌醇及倍美力对治疗因雌激素下降引起的更年期综合征疗效确切,及者价廉,服用方法简单方便,后者为天然药物,副作用少,均为激素替代治疗(HBT)中可推广应用
【总页数】4页(P1034-1037)
【作者】凌玫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市第二医院妇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8.05
【相关文献】
1.妇安疏化汤对在妇女更年期综合征激素替代治疗中的协同疗效观察 [J], 董晓春;苑晓微
2.雌激素替代治疗34例更年期综合征近期疗效观察 [J], 吴秀琴
3.雌激素替代治疗妇女更年期综合征的近期疗效观察 [J], 郑小莉;叶若兰;周贤刚
4.激素替代治疗改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效果观察 [J], 张晓红
5.附术解郁汤联合复方醋酸甲羟孕酮胶囊治疗脾肾阳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观察[J], 黄文伊;王丽丽;王玉;靳利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雌激素,雌激素替代疗法,是天使?还是魔鬼?

雌激素,雌激素替代疗法,是天使?还是魔鬼?

雌激素,雌激素替代疗法,是天使?还是魔鬼?医学上将中年到时老年过渡的时期称为更年期。

女性一般在40-55岁之间,男性更晚。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停用“更年期”这个名词,认为此定义欠明确,而用新名取代,它叫“绝经过渡期”“围绝经期”,然新名词我们不习惯,仍用旧名。

国内医学专家洪绍光曾经说,外国很多80多岁的老太太出门还自己开车,开完车去游泳池游水,而我国妇女不同,血压高了,骨质疏松了,很快就变老态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补充生理的雌激素。

但当时也有些医生和医学专家对此产生质疑的,人工补充雌激素就是更年期要用雌激素替代疗法,人工合成的已稀雌酚就是一种一级致癌物,用雌激素来治疗更年期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妇女更年期及老年期要不要补?什么时候补好?是利多?还是害多?什么是利?什么是害?我们都知道雌激素是维持女性青春的不老素,雌激素对女人而言,是一种生机,能让女人味浓郁,青春期延长,浑身散发出女人味的芳香,然而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又是一种致癌物,可引起子宫内膜癌,乳腺癌等妇科癌症,所以它既是诱人的,又是危险的东西。

(注:有的美容院为了赚钱,偷偷地将雌激素加入化妆品中,带来皮肤细腻,润滑,和弹性的效果,要注意呵!!)(凡是对那些难于判断迅速生效的化妆品是否有借助于雌激素之力,要多思考!)两个卵巢就是雌激素的“加工厂”,也同时生产卵子,女性最早衰老出现的器官并丧失功能的器官就是卵巢,它不再生产雌激素了,也不能排出卵子了,女人原来丰乳肥臀的曲线没有了,润泽弹性的肌肤也没有了,坚硬的骨骼和坚强的心脏也没有了,相反的这里痛那里痛,疾病一样样的多起来了。

妇女一旦进入了更年期,体内的雌激素会骤降,骨质大量流失,出现更年期的众多症状,如潮红,多汗,失眠,焦虑,多疑,心律失常,烦躁,脾气大,血压升高,身体变矮开始驼背,皮肤弹性减低,光泽丢失,色素沉着,增生等一系列症状,还有更严重的后期危害呢!后期是指会有骨质疏松,骨折,心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癌症,老年性关节炎,眼干涩,黄斑变性等等一系列身体不适接踵而来。

雌激素替代新纪元——经皮补充雌二醇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雌激素替代新纪元——经皮补充雌二醇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雌激素替代经皮补充雌二醇是唯一正确的选择1.雌二醇是人体真正需要的雌激素,雌酮和雌三醇是其代谢产物,不能当成雌激素,特别是雌酮代谢垃圾,具毒性,被科学家命名为“雌毒”,应尽量减少其在体内堆积。

2.所有口服雌激素无论是天然还是合成的药物,经过肝脏首过效应后都大大增加雌酮浓度,数倍(5倍)于雌二醇浓度。

应放弃口服补充雌激素的研究和产品。

即使是口服天然雌二醇,因为首过效应,血中雌二醇增高有限,仍然长期处于内分泌失衡状况,是治标不治本的(长期应用戊酸雌二醇对妇女围绝经综合征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0年第25卷,P692-696 )。

无论口服何种雌激素,因为首过效应,增加的都是“坏”雌激素——雌酮为主All oral estradiol- and estrone-based estrogens result in higher estrone levels than estradiol levels, because estradiol is metabolized by the intestinal mucosa during the first pass to estrone.3.雌酮药物的出现是人们退而求其次的不得已而为之的历史错误,决不能作为雌激素的代名词;机体缺乏的和应该补充是雌二醇,绝不是雌酮。

4.美国生殖内分泌专家舒瓦兹贝恩大夫:当妊娠雌酮第一次在市场上出现时,它仅仅用于短期内治疗潮热,但是后来它的用途被扩大了(我想补充一点,这是在没有任何研究结果的情况下),它们应用于荷尔蒙替代疗法中,长期治疗各种更年期症状。

我认为在更年期后,任何一种荷尔蒙替代疗法都应该使人免于患心脏病,但妊娠雌酮就没有这样的作用。

大多数内分泌医生用缓解症状的方法来治疗更年期。

他们认为只要妇女不再出现潮热现象,就是使用了正确的治疗方法。

但事实并非如此。

(《性感岁月》)。

5.从1970年7月至1974年12月,某医疗中心诊断了94例子宫内膜腺癌。

绝经后的雌激素替代疗法

绝经后的雌激素替代疗法

绝经后的雌激素替代疗法作者:陈雪寒来源:《祝您健康》2000年第06期从妇女平均绝经年龄50岁算起,她们将近有三分之一左右的生命在绝经后这一漫长的时间度过,如何使中老年妇女健康、愉快、幸福地生活已成为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雌激素缺乏,给妇女健康带来的危害妇女绝经后,由于机体雌激素减少,常导致生理、心理上一系列变化,容易发生某些疾病。

其中最多见的有:更年期综合征——约80%的妇女在绝经前后会出现潮热、出汗、心慌、疲乏、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紧张、情绪不稳、脾气急躁、失眠、多疑、健忘、肢体感觉障碍、头晕、耳鸣和骨关节痛等症状,其中50%持续1~5年,30%持续5年以上。

骨质疏松症——绝经5—10年后。

许多妇女有腰背酸痛症状,渐渐出现驼背和身高下降,不小心跌倒或轻微外伤就会出现骨折,拍x线片可发现骨质疏松(骨密度比年轻人低30%以上,即骨质疏松症)。

实际上,妇女从绝经起,骨骼中的钙和有机质以每年2%~3%的速度丢失。

冠心病——冠心病在妇女绝经后其发病率明显上升,是绝经前的2.7倍。

其主要原因是雌激素缺乏引起血脂代谢紊乱,使得冠状动脉狭窄、变硬,导致心血管系统发病率上升。

此外,由于雌激素缺乏,绝经期妇女还会出现生殖器和乳腺萎缩,皮肤干燥失去弹性,常出现阴道烧灼感,性欲减低和性生活困难,容易合并泌尿系统感染。

二、值得提倡的雌激素替代疗法(ERT)为了减轻和治疗妇女绝经后出现的各种症状和疾病,早在50年代国外学者就进行了研究,并提出雌激素替代疗法(ERT),对绝经后的妇女给予适量的雌激素内服。

实践表明,ERT能减轻或治愈雌激素缺乏引起的各种症状和疾病,尤其对潮热出汗最明显。

许多50岁左右的妇女在接受ERT后,症状缓解,精力充沛,增加了工作的效率和生活信心。

ERT也是预防骨质疏松症最有效的办法。

ERT还可减少冠心病发生率30%-50%,虽不能使已发生粥样硬化的动脉逆转,但可以减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生。

在我国,解放军总医院妇产科从1987年开始,应用国产的尼尔雌醇对500余例妇女进行了治疗。

围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的药物和方法选择

围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的药物和方法选择

围绝经期激素替代治疗的药物和方法选择卓开华【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为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如今已逐渐为大家所明确的一个概念是:预防疾病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妇女在围绝经期所呈现的各种症状和由此而导致的疾病是可以预防的.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replacement ther-apy,HRT)是预防或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的主要方法,是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妇科预防医学的重要领域,至今HRT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的,如果用药指征恰当,方法及药物选择适宜,应用时对机体的各系统调整合理,可以持续应用终身,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0(016)004【总页数】2页(P32,161)【作者】卓开华【作者单位】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妇幼保健院【正文语种】中文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为提高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如今已逐渐为大家所明确的一个概念是:预防疾病是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妇女在围绝经期所呈现的各种症状和由此而导致的疾病是可以预防的。

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replacement ther-apy,HRT)是预防或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的主要方法,是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起来的妇科预防医学的重要领域,至今HRT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的,如果用药指征恰当,方法及药物选择适宜,应用时对机体的各系统调整合理,可以持续应用终身,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我国妇女进入围绝经期平均年龄农村是47.5岁,城市49.5岁。

围绝经期妇女在不同程度上产生心理和身体方面的变化,适应能力好者可以较顺利地渡过这一阶段,但也有部分人因卵巢功能衰退,激素下降引发多种症状,干扰了原来的正常生活及工作,甚至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个体差异,不是所有妇女都会出现相同的症状,同一个妇女,不同时期出现的症状也不一样。

由雌性激素下降所导致的变化大致可分为:①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潮热、盗汗、情绪变化、记忆力下降、失眠等症状;②靶器官的萎缩:外阴萎缩及营养不良、阴道萎缩、性生活困难及老年性阴道炎、泌尿系统症状如尿频、尿急,张力性尿失禁,子宫盆底肌肉萎缩及阴道壁脱垂;皮肤松弛无弹性、干燥易受损、口干、眼结膜干燥等。

雌、孕激素与骨质疏松

雌、孕激素与骨质疏松
素 对 骨 代 谢 的 影 响 和 E T HR R / T的新 进 展 。

E R与 P A R、 R间在调节生 物学 反应 方 面有重 要 的相互 联系, 配基化 的 P — R A和 P B可抑 制雌激素刺激 的 E R— R转 录
活性, 其抑制程 度取决 于 P R亚 型 ( R A; R B 的 比例 、 R P — P —) P
提示 , 、 激素信号途径存在 串语 (RS— l 现象 , 能发 雌 孕 COS a tk) 可
生 在主要涉及磷酸化反应 的受体后 和涉及 蛋 白一 白相互作 蛋 用 的分子水平 。此外 , 生长激 素 、 经递 质与 E 神 R信号通路 ,
是卵巢类 固醇 激素合成 的限速步骤 ; 继而经两条途径 合成雌
维普资讯
中华内分泌代谢 蠢2o o2生 Q旦箜 鲞箜 塑



! : !

4 7・ 0
・综 述 ・
雌 、 激 素 与 骨 质 疏 松 孕
廖 二元
激素替代 治疗 ( T 或雌 激素替 代 治疗 ( R ) HR ) E T 是绝经 后骨质疏松症 ( MO ) 一线 疗法 , P P 的 本文 重 点综述 雌 、 激 孕
明雌激素对骨具有直接作 用。 1 雌激索 与骨形成和 细胞 因子 : . 雌激素刺激骨骺 生长板 中
及其 亚 型 还 不 完 全 清 楚 。E 有 两 种 受 体 亚 型 ( R 和 R Ea
E l , n3 两者 具 有 高 度 同 源 性 , 为 不 同 的 基 因 产 物 , 码 ) 但 编 E a的基 因位于第 6号 染 色体 的长 臂 , E I基 因位 于染 R 而 R3 色体 1q 22 。E a和 E r氨基端的差异 和转录活 性强弱 42 - 4 R R3 与细胞 的特 异性有关 , 动子特异 性差 异及对不 同配基 反应 启

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中不同剂型雌激素选择的临床探究

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中不同剂型雌激素选择的临床探究

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中不同剂型雌激素选择的临床探究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更年期激素替代治疗中不同剂型雌激素选择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以80例我院收治的更年期女性入组实施此次研究;以随机的方法对研究对象实施平均分组,其中研究组以口服倍美力片的方式实施治疗,参考组以倍美力霜阴道用药的方式实施治疗都有显著下降。

结果:治疗后两组女性的各项症状评分,相对于治疗前都有明显下降,研究组抑郁、关节肌肉痛、皮肤蚁走感、性交痛等方面的症状评分更高,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更高,P<005;治疗前后两组女性生活质量评分都有显著下降,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在为更年轻女性实施激素替代治疗的过程中,不同的雌激素用药方式都有其一定的应用价值,在临床上要结合女性的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用药方式,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更年轻;激素替代治疗;雌激素引言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会逐步进入更年期,此后因为卵巢功能退化导致雌激素与孕激素水平会不断降低,并导致一系列生理与精神方面的不适,对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1]。

其中较为明显的表现包括失眠、盗汗、性生活不适等,而且还会使得女性情绪波动严重,甚至会造成一些女性的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的发生概率大幅提升。

临床实践表明,对更年期女性予以激素替代疗法(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是能够较为有效地缓解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2]。

但是在雌激素的具体使用剂型方面,并没有统一的认识。

为此,我院展开此次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80例更年期女性入组实施此次研究。

依据随机的方法将病人均分为两组。

其中研究者女性的年龄在40到55岁之间不等,均值为(47.2±3.6)岁;研究组女性的年龄在41岁到55岁之间不等,均值为(47.8±3.3)岁。

两组女性基线资料基本相同,P>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代谢内分泌研究所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分泌科,湖南长沙410011E -m a i l :e y l i a o @21c n .c o m【文章编号】1005-2194(2007)23-1822-03雌激素及其替代疗法的应用廖二元【中图分类号】R 5 【文献标志码】A 廖二元,男。

教授,主任医师。

现任中南大学代谢内分泌研究所所长,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湘雅医学院国家精品课程《内科学》和国家重点学科《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的学术牵头人。

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疾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湖南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湖南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南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澳大利亚新西兰骨矿学会(A N Z B M S )会员,《糖尿病之友》杂志主编。

主持完成了16项重大科研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导师)奖和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发表学术论文205篇,其中S C I 收录54篇。

主编出版了《内分泌学》、《内分泌代谢疾病手册》、《代谢性骨病学》、《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和激素过敏感综合征》;副主编出版了国家规划教材《内科学》(七年制)和国家规划教材《内科学》(八年制)。

【关键词】 雌激素;雌激素替代疗法;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雌二醇K e y w o r d s E s t r o g e n ;E s t r o g e nr e p l a c e m e n t t h e r a p y ;O s -t e o p o r o s i s ;P o s t m e n o p a u s a l o s t e o p o r o s i s ;E s -t r a d i o l 作为雌激素缺乏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的雌激素替代治疗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临床预后。

但作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的预防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用药方法,定期权衡利弊,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1 雌激素的来源女性体内的雌激素主要由卵巢分泌,肾上腺分泌只占其中很少部分,但也有一部分由激素前体在脂肪、肝脏等外周组织转换而来。

育龄妇女的卵巢分泌雌二醇(e s t r a d i o l )和雌酮(e s t r o n e ),各占体内总生成量的95%和60%。

卵巢排卵后形成的黄体也能分泌雌二醇和雌酮。

妇女血液中的雌二醇约40%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 H B G )结合,58%与血清白蛋白结合,游离部分仅占1%~3%。

雌二醇主要在肝内代谢,其代谢产物为雌酮、雌酮硫酸盐、雌三醇(e s t r i -o l )和2-羟雌酮(2-h y d r o x y e s t r o n e )等,它们主要经肾脏排除,一部分经胆汁排入肠内后可再吸收入肝(肠-肝循环)。

卵巢分泌雌二醇的量随月经周期而波动。

2 雌激素的生理及药理作用雌激素促进女性生殖器官和第二性征发育,并维持女性在正常状态。

另外,雌激素对代谢也有明显影响。

2.1 雌激素对生殖器官的作用 (1)调节卵母细胞的成熟,协同促卵泡激素(F S H )促进卵泡发育,诱导排卵前黄体生成素(L H )峰的出现,促进排卵。

(2)促进输卵管上皮细胞增生及输卵管平滑肌的发育及收缩,使管腔上皮细胞分泌增加并促进纤毛生长,有利于孕卵的运送。

(3)促进子宫发育,促进卵泡期的子宫内膜修复,使内膜发生增殖期变化;宫颈管腺体分泌增多,增加其水分、盐类及糖蛋白的含量,其中的黏蛋白沿宫颈纵行排列,有利于精子穿行。

在分娩前,雌激素能增强子宫肌的兴奋性,提高子宫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4)使阴道黏膜上皮细胞增生,表浅细胞角化,糖原含量增加,并加速分解,使阴道分泌物呈酸性(p H 4~5,有利于乳酸杆菌生长),增强阴道的抵抗力。

(5)促使大、小阴唇色素沉着及脂肪沉积。

一般来说,雌激素对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 o n -a d o t r o p i nr e l e a s i n g h o r m o n e ,C n R H )、垂体促性腺激素(L H 和F S H )的分泌有负反馈作用。

但在排卵前,血中一定浓度的雌二醇对F S H 和L H 的分泌有正反馈作用,以促进排卵。

单一雌激素的长期持续刺激可引起子宫内膜增生,甚至引起子宫内膜癌。

女胎宫内接触己烯雌酚可发生子宫、宫颈、阴道发育异常及透明细胞癌。

2.2 雌激素对乳腺和第二性征的作用 雌激素可刺激乳腺结缔组织及乳腺导管增生,促进乳腺发育,并使全身脂肪和毛发分布具有女性特征,音调较高,骨盆宽大,臀部肥厚。

大量雌激素可抑制乳汁分泌。

动物实验结果显示,长期雌激素作用可引起乳腺癌。

2.3 雌激素对代谢的作用 雌激素对代谢的作用比较广泛,主要有:(1)促进肝内S H B G 、肾素底物(血管紧张素原)、凝血因子、C -反应蛋白等的合成,特别是促进生殖器官的细胞增殖与分化,增强转录过程,加速蛋白质合成,从而促进生长发育。

(2)体外和动物实验表明,雌激素可刺激肝脏胆固醇代谢酶的合成,提高血载脂蛋白A 1的含量,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 D L -C )和脂蛋白(α)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 D L -C )和三酰甘油(T G )浓度;高浓度的雌激素可导致水、钠潴留。

2.4 雌激素对骨骼的作用 雌激素能促进儿童长骨生长,·1822·C H I N E S EJ O U R N A LO FP R A C T I C A LI N T E R N A LM E D I C I N ED e c 2007V o l .27N o .23加速骨骺闭合;促进成骨细胞的功能,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及功能,抑制骨吸收及骨转换;通过促进1,25(O H)2D3的合成而增加肠钙吸收;促进降钙素的合成;对抗甲状旁腺素的作用。

其综合作用是保持骨量。

2.5 雌激素对心血管的作用 研究显示,雌激素可直接作用于心血管,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N O)等血管活性物质的合成,促进血管损伤时的内皮细胞修复,抑制平滑肌的增殖,抑制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快的形成。

雌激素能维持血管张力,保持血流稳定。

但有动脉硬化病变者血管壁雌激素受体α基因甲基化,使其表达减少,因而失去上述保护作用。

2.6 雌激素对脑的作用 雌激素能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分化、存活与再生;促进神经胶质细胞的发育及突触的形成;促进乙酰胆碱、多巴胺、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合成。

2.7 雌激素对皮肤的作用 雌激素能促使真皮增厚,结缔组织内胶原分解减慢;使表皮增殖,改善皮肤弹性及血液供应。

3 药用雌激素的分类药用雌二醇必须经过微粉化处理,或改变为酯类后才可在消化道被吸收。

药用的天然雌激素有普瑞马林(p r e-m a r i n,倍美力)和雌三醇。

前者是以硫酸雌酮为主要成分的多种马雌激素的混合物,后者与靶细胞雌激素受体结合的时间短,为弱雌激素。

药用的合成雌激素有己烯雌酚(d i e t h y l s t i l b e s t r o l)、炔雌醇(e t h i n y l e s t r a d i o l,乙炔雌二醇)、炔雌醚(q u i n e s t r o l,乙炔雌二醇环戊醚)、尼尔雌醇(n y l e s t r i-o l,戊炔雌三醇)、普鲁雌醇(p r i m e s t r i e n e,17β-甲基3丙基雌二醇双醚)。

己烯雌酚因对女性后代的生殖道有致癌作用,已在多数国家被废用。

炔雌醇在肝内代谢慢,生物效能为己烯雌酚的10倍、普瑞马林的100倍。

炔雌醚和尼尔雌醇经口服吸收后在体内脂肪组织储存,缓慢释放,为长效制剂。

普鲁雌醇的双醚结构使它不能代谢为雌二醇而吸收入血,为严格局部作用的雌激素。

4 生理性补充及雌激素替代治疗4.1 生理性补充及雌激素替代治疗的作用 (1)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任一部位异常所引起的低雌激素性卵巢功能不足,如青春期女性性征不发育、Ⅱ度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患者,补充雌激素可促进女性性征的发育,诱导人工月经。

(2)缓解绝经过渡期及绝经后期出现的血管舒缩不稳定和生殖道萎缩症状,可能改善相关的神经精神症状。

(3)保持骨量,预防绝经后低骨量、骨质疏松和骨质疏松骨折。

4.2 雌激素替代治疗的原则 (1)确认患者有雌激素缺乏证据后,才宜应用。

(2)优先选用天然雌激素制剂(尤其是长期用药时)。

(3)青春期及育龄期妇女的雌激素用量应使血清雌二醇的目标浓度达到中、晚卵泡期水平(150~300n g/L或410~820p m o l/L)。

绝经后5年内,生理性补充治疗目标浓度为早卵泡期水平(40~60n g/L)。

65岁以上的绝经后妇女使用时应选择更低的剂量。

4.3 雌激素替代治疗方法4.3.1 常用制剂 口服天然制剂主要有微粉化雌二醇(m i c r o n i z e d e s t r a d i o l,诺坤复)、戊酸雌二醇(e s t r a d i o l v a l e r-a t e,补佳乐或协坤)和普瑞马林。

人工合成制剂主要有尼尔雌醇、己烯雌酚和炔雌醇。

经皮制剂均为雌二醇制剂,包括雌激素凝胶(e s t r o g e l,爱斯妥凝胶)和雌激素皮贴剂(松奇F e m7,欧适可O s c l i m)。

经阴道制剂分为天然制剂的普瑞马林(倍美力霜)、雌三醇制剂(O v e s t i n,欧维婷)、微粉化雌二醇制剂以及人工合成的普鲁雌烯(p r i m e s t r i e n e,c o l p o t r o p h i n e,更宝芬)。

注射制剂包括苯甲酸雌二醇(e s t r a d i o l b e n z o a t e,肌肉注射)和普瑞马林(静脉注射)两种。

4.3.2 使用方法 (1)用药途径:一般情况下,口服给药;但对胃、肠、肝、胆、胰腺疾病的患者,以及轻度高血压、糖尿病、血三酰甘油升高的患者需要避免对其肝脏代谢的影响,应选用经皮给药;以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为主的患者应选用经阴道给药。

(2)用药方案:为避免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对有完整子宫的妇女,必须加用适当剂量和疗程的孕激素。

青春期和育龄期妇女的雌、孕激素的配伍可选用周期序贯方案。

根据对月经来潮的要求,绝经后妇女可选用周期或连续序贯方案。

4.3.3 用药注意事项 (1)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严重高血压、糖尿病、血栓栓塞性疾病及血栓形成倾向者(手术前、外伤后较长时间活动受限时)、胆囊疾病、偏头痛、癫疒间、哮喘、垂体泌乳素瘤、母系乳腺癌家族史、乳腺增生患者应慎用雌激素。

(2)妊娠期,雌激素依赖性肿瘤(乳腺癌、子宫内膜癌、黑色素瘤),原因不明的阴道流血,近6个月内有血栓栓塞性疾病史,严重肝肾疾病、冠心病、结缔组织病(如红斑狼疮)、耳硬化、血卟啉症、镰状细胞性贫血患者禁忌应用雌激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