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硬化性血管瘤影像诊断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的CT特点与鉴别诊断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pulmonary sclerosing pneumo -cytoma ,PSP )曾被称为肺硬化性血管瘤,于1956年被Liebow 等首次提出,它是临床上尤为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
PSP 发生率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上对该病认识不足,术前CT 检查误诊率较高。
笔者收集了经病理确诊的28例PSP 患者,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以期提高对该病的术前诊断正确率。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收集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5年11月至2015年11月经病理证实的PSP 患者28例,男2例,女26例;年龄25~75(46.5±13.0)岁。
9例因咳嗽(6例)、咳痰(2例)、胸痛(3例)、胸闷(3例)、咯血(5例)症状就诊,部分患者有1项以上症状;1例因巧克力囊肿癌变根治术后行胸部CT 检查发现;其余18例健康体检时胸部CT 检查发现。
1.2CT 检查方法采用GE 公司LightSpeed 16排螺旋CT 机,患者取仰卧位,双臂高举过头,深吸气后屏气扫描,范围自胸廓入口水平至肋膈角下缘。
扫描参数:120kV ,150~200mAs ,层厚5mm ,间隔5mm ,必要时1.25mm 薄层重建。
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Omnipaque (300mgI/ml ),用量80~90ml ,以2.5~3ml/s 的速率团注,于35和70s 行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
1.3图像分析由2位影像医师对本组患者的CT 图像进行分析,包括肿瘤的发生部位、形态、大小、边缘、强化特点及病灶周围改变。
2结果2.1胸部CT 表现本组21例患者行胸部CT 平扫+增强检查,7例仅行CT 平扫检查。
28例患者均为单发病灶。
(1)肿瘤部位:左肺13例(包括上叶2例,下叶8例,上下叶3例),右肺15例(包括上叶5例,中叶3例,下叶4例,中上叶、上下叶及中下叶各1例);16例发生于段以下支气管所在肺组织,即周围型,12例发生于段或段以上支气管所在肺组织,即中央型。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刘铁利;田明;赵海艳;葛莹;李智勇;伍建林【期刊名称】《大连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7(29)4【摘要】[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其CT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其中1例行CT 增强扫描.[结果]5例肺内类圆形肿块边界清楚,2例见斑点状钙化,2例见浅分叶,1例有纵隔淋巴结肿大,所有病例均无毛刺和空洞,无胸膜凹陷和受侵,无血管切迹征.CT 值为26~35 Hu.[结论]CT对于肺硬化性血管瘤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总页数】2页(P371-372)【作者】刘铁利;田明;赵海艳;葛莹;李智勇;伍建林【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系,辽宁,大连,116027;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放射科,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放射科,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放射科,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放射科,辽宁,大连,116011;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放射科,辽宁,大连,116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相关文献】1.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 [J], 陈玲;侯书法;翟建;吴琛;张超;童梦玲;周峰峰2.研究肺硬化性血管瘤CT表现与病理基础 [J], 钟灵心3.研究肺硬化性血管瘤CT表现与病理基础 [J], 钟灵心;4.肺硬化性血管瘤MSCT表现特征及病理学基础 [J], 殷灿; 虞浩; 陆菲菲; 陈自谦5.肺硬化性血管瘤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特点探讨(附18例分析) [J], 杨素梅;马存文;沈开明;胡瑞;蔡雁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五例报道

2 0 0 8 年 10 月 � � A CT A A CA DE M I A E M E DI CI N A E Z UN YI O . 20 0 8
肺硬化性血管 瘤的影像学诊断五例报道 张高峰, 周全中, 朱恩海, 苏仕炜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影像科, 贵州 遵义 5 630 0 3 ) 摘 要 目的 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 5 例, 回
顾性总结分析其 X 线及 CT 影像学表现�结果
5 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为肺外围孤立性圆形,类圆形肿 影像学检查可
块, 质地密实, 边缘清楚,1 例伴有深分叶,1 例伴有钙化, 1 例 CT 增强扫描肿瘤轻度均匀强化�结论 提示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但与其他肺部良性肿瘤不易鉴别� 关键词 肺; 硬化性血管瘤; CT R734 .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 0 0 -2 715(2 0 0 8) 0 5 -0 4 93-0 2 中图分类号
肺硬化 性血管 瘤 (S S H L) 是一种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 , 而且发生率 较低, 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 因此影像科 医师术前正确诊断率偏低,现收集资料完整并经手 术病理证实的 S H L 5 例, 进行回顾性分析, 旨在提高 其术前诊断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搜集本院 2 0 0 5 �2 0 0 7 年经手术病理证实 S H L5 例, 其 中男 4 例, 女 1 例, 年龄 18 64 岁 , 平均 4 8 岁� 临床表现: 3 例患者咳嗽, 无咳血, 1 例胸部不适, 1 例体检偶然发现; 病史 7 3 � 5 例患者均摄 X 线胸片检查 , 其中 2 例行胸部 CT 平扫, 1 例行胸部 CT 平扫加增 强 , 增强造影剂采用 泛影普胺,总量 80 , 以 2. 5 / 速率团注 � 术前 2 例误诊为周围型 肺癌, 3 例诊断为肺良性肿瘤,无 1 例做出正确病理 诊断 �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CT诊断培训课件

• 内部空气新月征发生机制可能是: 一:包膜与肿瘤不同速度收缩所致; 二:肿瘤高度分化并伴有出血,出血排 空所致。 • 特点:不随体位改变。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CT诊断 18
典型征象二:贴边血管征
贴边血管征:病变边缘明显强化的点状血管断面或弯曲血管影,早期 强化明显且先于病灶本身强化,与肺动脉强化程度相近,血管离开时比原 来细一些。可能是由于病灶推挤、压迫周围血管等结构,从而产生聚拢、 包绕等征象。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CT诊断 15
典型征象一:空气新月征
•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的肿瘤内和肿瘤外特征不同,也就是 说肿块内部和外部都有所谓“空气新月征”在内部可以出 现新月样空洞;在外部出现气流阻塞出现类似“新月样” 表现,可以称为空气驻留区(air trapping zone)也可称之 “空气新月征”。 • 此征象为本病特征性表现,可与其它良性肿瘤及肺癌鉴 别,国内外文献报道中此征象并不多见。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CT诊断 4
病理特征
•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的主要病理特点是纤维组织进行性 增生、硬化,代替了正常的肺泡结构,伴随毛细血管嵌 入,致肺泡内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着和泡沫样巨噬细胞 反应,最后肺泡壁硬化、完全闭塞,形成瘤样结构。 • 大体标本呈灰白色或灰黄色、质软,部分可见完整包 膜,部分病灶内有灶性出血而呈暗红色后灰褐色。
47y,女性, 术后病理 证实PSP, 以血管瘤 样成分和 实性成分 为主。
A:左肺上叶肺内结节灶,边界清晰 光滑;B:60s:不均匀显著强化
C:延时5min:密度均匀 延迟性强化; D:血管瘤样区(左),实性区
(右)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CT诊断 31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CT诊断
42y女性,硬化性血管瘤, 以乳头样区(箭)和实性 区(弯箭)为主。少量的 血管瘤样区(箭头)
肺肿瘤影像诊断

无包膜,但分界清,决无浸润,仅个例恶 性报道 多发的错构瘤,在多数病例中,不同瘤体 的组织成分是相似的,仅少数病例不同
发病的高峰年龄在60~70 岁,86%的患者 有吸烟史。 罕见于气管、支气管内错构瘤。
肺错构瘤也可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常见有以 下的全身性疾病。 Carney’s triad(Carney 三联征):即支气管软骨瘤、 多发性胃平滑肌肉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Cowden 综合征: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器官 的多发错构瘤病。 错构瘤综合征:合并其他发育异常或良性肿瘤的 肺错构瘤称为错构瘤综合征,此类病人多为 Cowden 综合征患者。
肺炎性假瘤
以青壮年多见,一般发病年龄30~40 岁,女性多于男性。 1/3 的患者没有临床症状,2/3 的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 肺炎、肺化脓症的病史。 炎性假瘤的3 个转归:吸收消散、相对稳定不变、缓慢增 长。 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锐利的结节影,少钙化,有些 边缘模糊,似有毛刺或呈分叶状,与肺癌很难鉴别。 肺炎性假瘤在肺部无明确的好发部位,多数在4cm 以下。
9、平滑肌瘤
约占肺部良性肿瘤的2%。多为单发、可有囊性变大小不 等,最大可达13cm,球形,可呈分叶状,有包膜。 可为多发,肺部的病变也可以是其他部位转移而来,特别 是与子宫浆膜下平滑肌瘤有关,也有合并多发皮下平滑肌 瘤者。 肿瘤可位于气管、支气管内,也可位于周围肺组织,发生 率相近。 以青、中年多见,在5~67 岁,平均为35 岁。女性多于 男性,男女比为2∶3。 放射学无特征性表现,其阴影密度较脂肪瘤高。
肺部良性肿瘤-------1.错构瘤
90%以上肺内错构瘤生长在肺的周边部,紧贴于 肺的脏层胸膜之下,体积大小不等,绝大多数是 单发,80%为圆形、椭圆形, 20%有分叶。密度 均匀,边缘锐利,极个别的有毛刺。10%~30% 可见钙化,以偏心钙化最多见,中心型钙化少见; 爆米花征是肺错构瘤的特征性表现,但不多见而 且不是肺错构瘤所独有。 多发少见,而且多为双病灶。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及病理学分析

【 键词】 肺硬化性血管瘤 ; 层摄影术 , 关 体 x线 计 算 机 ; 理 学 病 中 图 分 类 号 : 3 ; 8 4 4 R74 R 1. 2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9 1 (0 2 0—4 10 1 0 —0 12 1 )91 6-4
c s s o S p o e y o e a in a dhit p t o o y f o Ap i 2 0 o Oc o e 0 1 we e c l c e a e fP H r v d b p r to n s o a h l g r m rl 0 8 t t b r2 1 r o l t d,i c u i g 1 e l e n l d n 7 f ma e
na
[ sr c] Ob et e T0r to p ciey e au t h ig o t au fi gn t ah lg o SH.Meh d 1 Abta t jci v er s e t 1 v laet eda n si v leo ma ig wi p too y frP v c h to s 8
均 ( . ± 18 c , 状 呈 类 球 形 1 3 0 . )m 形 1例 (1 )不 规 则 形 7例 (9 )所 有 病 例 均 显 示 边 缘 光 滑 (0 ) 平 扫 2例 ( 1 ) 6 , 3 , 10 ; 1 病 灶 内有 斑 点 状 钙 化 , 1例 呈 混 合 磨 玻 璃 影 , 余 ( 3 ) 度 均 匀 , T值 为 (O 1 ) 其 8% 密 C 4 ± 5 HU;0例 增 强 扫 描 中 , 显 示 均 匀 1 6例 强化 , 化 净 值 为 (0 3 HU ; 4例 呈 明显 不 均匀 的“ 斑 样 ” 化 。 结 论 以 下 指 标 有 助 于 对 P H 的诊 断 : 女 性 强 3 ±2 ) 另 花 强 S ① 患者 , 缘 光 滑 的类 球 形 或 卵 圆形 肺 结 节 , 围无 毛 刺 及 卫 星 灶 ; C 平 扫 密 度 较 均 匀 , 时 呈 磨 玻 璃 影 和 内可 见 斑 点 边 周 ② T 有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的影像学分析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的影像学分析发表时间:2018-01-24T14:02:43.49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期作者:肖慧君蔡玮玮詹阿来沈庆隆[导读] 边缘光滑,或伴钙化,增强早期强化明显(CT净值>40Hu)或延迟呈持续强化改变,可见贴边血管征,首先考虑本病的可能。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影像科福建漳州 363000)【摘要】目的:探讨硬化性肺泡细胞瘤(PSP)的CT特征,提高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7年21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PSH 临床资料和CT表现。
其中女20例,男1例,年龄12~60岁,平均年龄44.9±11岁,均行胸部CT平扫及其中19例行增强扫描。
结果:19例表现为类圆形结节或肿块,其中17例为孤立灶,2例合并肺癌;另外2例,一例表现为不规则形软组织块影、另一例为片状实变影。
PSP 影像多以孤立病灶表现为主,边缘光滑整齐。
病变直径8~56mm,平扫CT 值(17Hu~49Hu,平均CT值约34Hu),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大部分动脉期明显强化,净值(40~56Hu),个别早期轻度强化者,延迟期呈持续上升强化。
结果:中年女性,孤立的边缘光滑的类圆形或椭圆形结节或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后早期明显强化,延迟持续上升强化、强化时间长为PSP强化特征。
结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的CT表现有一定性别、年龄分布特点,CT扫描形态及增强检查能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硬化性肺泡细胞瘤;影像诊断;X线计算机【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1-0014-03 The Imaging Characteristic Analyses of CT of Sclerosing Pneumocytoma Xiao Huijun,Cai Weiwei,Zhan ALlai,Shen Qinglong. Zhangzhou Municipal Hospital Affiliated to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Fujian Zhangzhou 363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imaging feature of pulmonary sclerosing emanagioma(PSP),so that to improve the accurate rate of its diagnosis.Methods 21cases with PSP proved by surgery and pathology were enrolled.The CT findings of 21 cases including 1 males and 20 females ,ranged in age from 12 to 60,with the averagy of 44.9±11. All the cases underwent MSCT precontrast scan and 19cases received enhanced CT scan.19 cases were nodule or lump, 17 cases were single shot,2 case with both lung cancer and PSP at the same time;1 case was irregular form, 1 was patchy consolidation; Diameters of these lesions ranged from 8 to 56 mm;The CT value of precontrast was ranged from 17Hu to 49Hu,average 34Hu,All case were homogeneous or heterogeneous enhancement after contrast ministration,Most of the case was obvious enhancement,the abosolute enhancement ranges from 40 to 56 Hu.Small part was slight enhancement in arterial phase,and continuous strengthening in lag phase.Middle aged Women,single and round nodule or lump in lungs,with homogeneous or inhomogeneous density ,obvious enhancement and lasts long, is characteristic presene of PSP. Conclusion The CT image features of PSP have some characteristic in sex,age and shape,the enhanced CT scan could be helpful in diagnosis. 【Key words】Pulmonary sclerosing emanagioma; Imaging diagnosis; Computer tomography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pulmonary sclerosing pneumooytoma PSP)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肺部肿瘤,过去多命名为肺硬化性血管瘤,随着认识的深入,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表明这种肿瘤来源于Ⅱ型肺泡细胞,于是在2015年肺肿瘤组织分类学正式称为硬化性肺泡细胞瘤。
肺硬化性血管瘤影像学诊断

肺硬化性血管瘤影像学诊断
1.引言
1.1 背景
1.2 目的
1.3 方法
2.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定义和特征
2.1 定义
2.2 发病机制
2.3 症状和体征
3.影像学诊断方法
3.1 X线胸片
3.2 CT扫描
3.3 MRI扫描
3.4 核医学检查
4.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
4.1 X线胸片的表现和诊断
4.2 CT扫描的表现和诊断
4.3 MRI扫描的表现和诊断
4.4 核医学检查的表现和诊断
5.影像学诊断的鉴别诊断
5.1 肺癌
5.2 肺血管瘤
5.3 肺转移瘤
5.4 肺结核
6.影像学诊断与其他检查方法的综合分析
6.1 病史和临床表现
6.2 实验室检查
6.3 病理检查
7.诊断结果及建议
7.1 影像学诊断结果
7.2 诊断建议及处理方案
附件:
1.X线胸片照片
2.CT扫描影像
3.MRI扫描影像
法律名词及注释:
1.患者隐私保护法:指保护患者个人隐私的法律法规
2.医疗纠纷解决办法:指解决医患纠纷的相关法规和规定
3.电子数据存储管理规定:指对电子数据存储和管理的相关规定全文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典型征象
• 1.贴边血管征:病变边缘明显强化的点状血管断 面,早期强化明显且先于病灶本身强化,与肺动脉强 化程度相近。
2.空气新月征:也称 空气滁留征,即肿块 周围新月形或半月形 无肺纹理区域。特征 性。
• 3.尾征:瘤边缘尾状突起,且多位于病灶近端靠近 肺门一侧。
不典型征象
• 直径< 3cm 的较小病变:病程短,血管密度高,所以 在增强扫描时一般强化显著。较小结节在组织构 型上,以血管瘤型和乳头型为主。
总结
• PSH是肺内少量的良性肿瘤,好发于50左右的中 年女性。
• 多数无症状或少数有咳嗽、胸痛、咯血等病史 • 肺内外围孤立性肿块或结节,密度均匀、边缘光
滑、强化明显,CT值可近90~120HU。 • 病变与周围血管关系密切、可见贴边血管征及空
气半月征等。
• 而随着病程进一步延长,以血管瘤型为主的肿瘤内 的实体型和硬化型结构逐渐增多且分布不均,该区 域内血管数目相对减少,所以CT 上该区域强化程 度较低,甚至没有明显强化
• 可见钙化(极少见)
Eg1
47y女性, 术后病理证 实血管瘤, 以血管瘤成 分和实性成 分为主。 A:左肺上叶 支气管水平 肺内结节灶 B:60s:不 均匀强化 C:延时5min: 均匀强化 D:HE染色 40倍病理。
calretinin灶(+) TTF1(+) CK5-6(-) CKpan灶 (+)
肺硬化性血管瘤
(pulmonary sclemsing hemangioma,PSH)
流行病学
• Liebow 于1957年首次报道 • 罕见类型的良性肿瘤 • 发病率占良性肿瘤的18.1%,仅次于错构瘤 • 多见于女性,男女比例约1:5,推断发病与雌激
2014年10月24日早读片
四五五医院影像科
CASE 1
• 女 50岁 CT-115504 • 患者于十天前患感冒,出现咳嗽,2013-15日及16
日,患者发现痰中带少量血丝,17日至当地医院 就诊,胸片提示右肺结节灶。
5mm层厚
0.65mm薄扫
?
病理
• (右肺下叶)硬化性血管瘤。 • 免疫组化(M14-217): CPpan+ EMA+ TTF1+
2.静脉注射Gd2DTPA 后肿瘤明显强化。
鉴别诊断
• 1.周围型肺癌:病灶呈不规则形为主,一般边缘 可有细小毛刺、深分叶、胸膜凹陷征等,增强扫 描明显不均匀广泛强化,强化幅度不如PSH;肺 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等。
• 2.错构瘤:多见于男性,具有典型良性肿瘤的共 同特征,病灶内测到脂肪密度是其特征性的征象, 典型者钙化呈“爆米花”样,增强扫描多不均匀轻 度强化;但是与含有明显钙化的肺PSH 鉴别困难; 但二者同属良性肿瘤,不影响治疗方案。
维组织增生,进而纤维化、透明变性,形成硬化性乳 头或大片硬化区,其中可见少数硬化的小血管 • 肺泡出血区
病理特征
• 硬化性血管瘤通常由3种或3种以上类型构成,以 其中一种为主
• 不同肿瘤组织学构成类型不同,微血管密度不同, 增强扫描影像学表现各异
影像学表现
• 部位及数目: 多数为单发孤立结节或肿块,偶见多发报道; 左右肺各叶分布相仿;可原发于胸膜内,多数位于 肺内。 • 形态:圆形或类圆形,境界清晰,无毛刺,部分 可见浅分叶。
CD34血管+ Vim+ SMA- D2-40- CD68组织细 胞+ CD31- SPA少+ P53- Ki67个别&72 • 患者两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消瘦,无食欲减退,
无畏寒发热,无咳嗽咳痰,无痰血咯血,无胸痛 背痛。
?
病理
• (右肺下叶)硬化性血管瘤。 • 酶标:Ki67(-) P63(-) CK7灶(+) CD34血管(+)
素作用有关 • 中位年龄:50y • 亚裔多见 • WHO于1999年归为混杂性肿瘤一类
临床表现
• 多数为体检发现
• 表现缺乏特异性,如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 痛及发热等
病理起源
• (1)肺泡上皮起源学说:由原始呼吸上皮衍生而来。 近年来的研究大都倾向此观点,因此有学者认为 SHL称为Ⅱ型肺泡细胞瘤更为确切
Eg2
57y女性,硬化 性血管瘤。 A:左肺下叶上 段小结节。 B:60s C:5min
D: 以实性成分 和硬化成分为 主,血管瘤成 分位于周边。 左前方可见空
洞形成。
• MRI表现:缺乏特征性;
1.在T1 、T2加权像均表现为不等混杂信号强度的肿 块,T1 加权像呈高信号的脂肪组织、呈等信号的纤 维组织和T1 、T2 均呈高信号的出血灶;
• 密度:密度均匀,与肌肉相仿;30%可见结节样 或点状钙化。
• 增强方式: 多数病例明显强化,具有一定特征性;
部分结节强化不明显,与肿瘤病理构成有关。
• 典型表现:注射对比剂后病灶均匀强化,CT 值可 达90~110 HU ;最大增强CT值(增强后最大CT 值- 平扫CT 值) 约为75 HU;〖肺癌结节CT 值增 加25~56 HU ,平均(40 ±10) HU 〗
右肺错构瘤
• 3.结核瘤:密度多不均匀,可有中心坏死、弥漫斑 点状或层状钙化,有的可见边缘裂隙样空洞;卫星 灶;增强CT 扫描示边缘性强化或不强化。可结合 临床资料与肺PSH 鉴别。
• 4.曲霉菌球:一般位于空洞或空腔最低处,常随 体位改变而移动位置,一般无强化。
• 5.转移瘤,需结合病史 。
• (2)神经内分泌细胞起源学说 • (3)内皮细胞起源学说 • (4)间皮细胞起源学说
镜下特征: 4种特出类型组织学形态
• 乳头样结构(血管瘤成分):位于病变周边,肺 间质内的瘤细胞与肺泡表面的Ⅱ型上皮细胞共同 构成乳头状结构,突入肺泡腔
• 实性细胞区:大片实性瘤细胞区 • 硬化性变化:多在病变中心区,可见肺泡间隔中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