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起泡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合集下载

DS-627耐高温酸液起泡剂的研制与性能评价

DS-627耐高温酸液起泡剂的研制与性能评价

泡沫发 生器 与气 体混合 , 成 的酸为 连续 相 、 体为 形 气 分散相 的分 散 体 系 J 泡 沫 酸 的稳 定 性 直 接 影 响 。
其 酸化 效果 , 泡沫 酸 的稳定性 由起 泡剂 的性 质决 定 ,
即 必 须 满 足 与 地 层 水 的 配 伍 、 油 和 耐 温 的 要 耐
2 常用起泡剂 的性 能评价
将 一 定量 的 起 泡 剂 溶 入 质 量 分数 为 2 % 的 盐 0
酸中, 然后 配制 成 质量分 数 为 1 的起 泡剂 酸 溶 液 , %
在 10C下 恒 温 4 , 3 ℃ 条 件 下 , 用 改 进 的 8 ̄ h在 0 采 R s —Mi s os l 起泡 剂 评 价 仪 测 定 泡 沫 体 积 和 泡 沫 半 e
研制 了一种 耐高 温 酸液 起 泡 剂 , 对 其 性 能 进行 了 并
评价。
力 , 聚氧 乙烯 辛基 苯 酚醚 硫 酸 酯 和 聚氧 乙烯 辛基 但
苯 酚醚 磷 酸酯 的耐 温 性 能 差 , 主要 是 在 高 温 酸 液 这 中酯键 水解 断 裂 的结果 。 聚氧 乙烯 辛基 苯 酚醚磺 酸 和烷基 氧化 胺 分子 内不 含酯 键 , 因此 高温 处 理 前后 的泡 沫体 积和 泡沫 半 衰 期 未 发 生 明显 的 变 化 , 有 具 较 强 的耐 温性 能 。聚氧 乙烯 辛基 苯 酚 醚磺 酸 一 8和
氧 乙烯辛 基苯 酚醚 磷酸 酯 (自制 ) 聚氧 乙烯辛 基 苯 、
酚醚硫 酸酯 ( 自制 ) 油 酸 二 乙醇胺 ( 业 品 ) 烷 基 、 工 、
层 , 著提 高 了界 面膜 的强度 , 显 因此 杂醇 油 的泡沫 稳
定能 力最佳 。
收 稿 日期 20 O 0 8一 1—1 改 回 日期 20 0 2; 0 8— 2-2 4。 作者简介 : 冯志强 , , 男 高级工程师 ,9 7年毕业 于江汉石油学 院采油工程专业 ,0 6年获中国石 油大学 ( 18 20 华东 ) 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 长

一种高温抗盐起泡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高温抗盐起泡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高温抗盐起泡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原创实用版3篇】目录(篇1)一、引言二、高温抗盐起泡剂的组成和特点1.组成成分2.特点三、高温抗盐起泡剂的制备方法1.配料2.混合3.发酵4.提取5.精制四、高温抗盐起泡剂的应用领域1.石油开采2.洗涤剂3.农业五、结论正文(篇1)一、引言随着工业发展和科技进步,高温抗盐起泡剂作为一种新型的化学材料,在多个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高温抗盐起泡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期为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1.组成成分高温抗盐起泡剂主要由表面活性剂、助泡剂、稳定剂和抗盐剂组成。

表面活性剂是起泡剂的核心成分,具有降低表面张力的功能;助泡剂可以提高起泡剂的起泡能力;稳定剂可以增加泡沫的稳定性;抗盐剂则可以提高起泡剂在高盐环境下的稳定性。

2.特点高温抗盐起泡剂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具有优异的抗盐性能,能在高盐环境下保持良好的起泡性能;其次,具有较高的起泡温度,能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最后,具有较好的泡沫稳定性,能在各种环境下保持泡沫的持久性。

三、高温抗盐起泡剂的制备方法1.配料将表面活性剂、助泡剂、稳定剂和抗盐剂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配料。

2.混合将配料好的各种成分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

3.发酵将混合好的起泡剂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控制温度和 pH 值,以保证起泡剂的质量。

4.提取发酵完成后,对起泡剂进行提取,提取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压力,以保证提取效果。

5.精制提取得到的起泡剂进行精制,以去除其中的杂质,提高起泡剂的纯度。

1.石油开采高温抗盐起泡剂可用于石油开采,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2.洗涤剂高温抗盐起泡剂可用于洗涤剂的制备,提高洗涤效果。

3.农业高温抗盐起泡剂可用于农业领域,提高农药和肥料的利用率。

五、结论高温抗盐起泡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在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目录(篇2)1.引言2.高温抗盐起泡剂的定义和特点3.高温抗盐起泡剂的制备方法4.高温抗盐起泡剂的应用领域5.结论正文(篇2)1.引言在现代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起泡剂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如石油开采、洗涤剂生产和环境保护等。

起泡剂稳定性能评价实验

起泡剂稳定性能评价实验
第 ’. 卷 第 ) 期 ’""( 年 !’ 月






CD,ED3,F *21GH+2IJ F2H+HFK
AB80 ’. ’,B0) 6;L0 ’""(
文章编号 !!""!#$%&$ !’""( "")#")((#"$
起泡剂稳定性能评价实验
梅海燕 !!董汉平 ’!顾鸿军 ’!任敏红 ’!陈利华 ’
注气是提高水驱油藏 原油采收率的一种有效技 术 ’ 但由于油 ) 气粘度比大 ’ 易发生气窜 ’ 而采用气水交 替注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 能够控制气窜 ) 提高波及效 率和改善油层动用程度 ’ 目 前在国外已经得到广泛的 应用
*!#)+
破裂的原因 ’ 两者均和泡沫性质及液膜与 *89:;9< 边 界的相互作用直接有关 & 液膜的排液是气泡相互挤压 和重力作用的结果 ’ 气泡的挤压主要来源于曲面压 力 & 图 ! 中的 ! 点为三个气泡的交界处 ’ 界面是弯曲 的 (’ 点为两个气泡的交界处 ’ 界面是平坦的 & 根据拉普拉斯方程
注 # 表内数字分子为发泡体积 !2$"$ 分母为半衰期 !234"
着 >#"$ 质 量 分 数 的 增 加 $.)%)! )- )( 号 起 泡 剂 溶 液 的发泡体积和半衰期变化不明显 $ 即这几种起泡剂抗
>#"$ 性能较强 &+ 号起泡剂溶液的半衰期降低幅度较 大 $ 即抗 >#"$ 性能较弱 %
! 泡沫的稳定性 *&7-+

抗温耐盐耐油高效起泡剂的研制及室内评价

抗温耐盐耐油高效起泡剂的研制及室内评价

抗温耐盐耐油高效起泡剂的研制及室内评价陈亮,杜宝中,蔡仙平,冯联友,李学健西安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西安(710054)E-mail:L.chen28@摘要:本文通过对单一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测试,优选K-12、ABS、OP-10、自制表面活性剂、平平加五种表面活性剂作为起泡剂主剂,并添加少量EDTA、三乙醇胺作为助剂,进一步改善起泡剂的性能,研制出一种新型起泡剂ZFA,其密度为1.0037g/mL,30℃起泡体积为760mL,泡沫持水量为19.9mL/L,说明该起泡剂具有较好的携液能力,能够满足气井排水采气的目的。

实验室性能测试结果表明,ZFA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较好的抗温耐盐性能,并且耐油性能较为突出。

关键词:起泡剂;泡沫性能;泡沫排水目前,排水采气的工艺方法有优选管柱排水采气、泡沫排水采气、气举排水采气、游梁抽油机排水采气、电潜泵排水采气、射流泵排水采气和液氮排水采气等[1]。

天然气井在开发过程中由于边水、注水的推进以及压裂、酸化等作业措施,造成井筒内不断积水,从而使产气量大幅下降,甚至压死气井。

泡沫排水采气由于设备简单、施工方便、收效快、生产成本低且不影响气井日常生产,是排出井内积液、提高天然气产量、延长气井开采周期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

泡沫排水采气的基本原理是将起泡剂从携液能力不足的生产井井口注入井底,借助天然气流的搅拌作用,使之与井底积液充分混合,产生大量比较稳定的含水泡沫,被气流从井底携带到地面[2]。

因此,泡沫排水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起泡剂的性能。

对于不同类型的含水气井需采用不同类型的起泡剂。

大部分气井都含有硫、凝析油、无机盐,而且底层温度较高,所以要求起泡剂具有一定的耐油、耐盐以及抗高温性能。

此外,起泡剂还可使不溶性污垢和淤渣等包裹在泡沫中,随气流排出,达到疏导汽水通道,实现增产、稳产的目的。

本实验研制出一种新型、高效,而且具有良好的抗温、耐盐、耐油等性能的起泡剂,实验室性能测试结果与同类产品相比,效果较好。

新型水杨酸盐型抗温抗盐起泡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新型水杨酸盐型抗温抗盐起泡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随着世界各 国对 能源的进一步需求 和对环境 问题的 13益关注 ,天然气 受到 了普遍 重视 ,发展天 然气工艺 已成 为当代世界潮 流n 。泡沫排水采气 法施工容 易 、收效 快 、成本低 ,在采气生 产 中得 到 广 泛 应 用 。泡 沫 排 水 采 气 工 艺 是 向井 内注 入 一 定 数量的起 泡剂 ,井底积水 与起 泡剂接触 以后 ,借助 天 然 气 流 的 搅 动 ,生成 大 量低 密度 的含 水 泡 沫 ,随 气 流从井 底携带 到地 面 ,达到清 除井底积 液和增 产 、稳 产 的 目的 。传 统 起泡 剂 在高 温 、高 矿化 度 、高凝析 油含量下稳定性 、携水能力差 。因此在 日益恶劣 的地质 条件下 ,排 水采气 用起泡剂 不仅 需具有低 的油水界 面张力 ,而且需在高凝析油 、高 矿化度 、高温条件下具有 良好 的起泡稳定性 、携液 能 力 好 。要 顺 利 进 行 良好 的 排 水 采 气 作 业 ,需 要 提 高 起 泡 剂 的抗 盐 能 力 ,增 强 耐 温 性 能 ,降 低 成 本 ,制 作 容 易 。 根 据 起 泡 剂 结 构 特 点 、基 团 特 性及 作用 机理 ,本文 以马来酸 酐 、十二醇 和水 杨 酸 为 原 料 ,在 催 化 下 发 生 两 步 酯 化 反 应 得 到 一 种 新 型 起 泡 剂 。该 起 泡 剂 结 构 中含 有 苯 环 ,能 起 到 良好 的 抗 温 效 果 ,分 子 中 的 酯 基 能 增 强 抗 盐 能 力 。
138
油 田 化 学
2016生


蒸 干 ,最后 在 40 ̄C下 真空干燥 40 min即得最 终产
物n。。 。合成反应式见图 1。
CH3- ̄ - SO3H

高温发泡剂性能评价新方法

高温发泡剂性能评价新方法

堵特 性 , 广 泛 应用 于改 善稠 油油 藏注 蒸 汽开发 效果
的矿 场实 践 中 j 。大量 的矿 场实 践 表 明 , 发 泡 剂 性能 的优 劣是 措施 成 功 的关键 , 而 目前 国 内外 关 于
1 / 2 体积所用 的时 间作 为其半 衰期 。测试温度根 据具 体要 求 确定 , 原则 上应 保证 最高 温度 达到 矿场 要 求且有 足 够 的温度 点 , 当温度 低 于 1 0 0 ℃ 时在 恒
油 效 率 实验 , 提 出 了平 均 泡 沫 阻 力 因子 的 概 念 , 并 结 合 驱 油 效 率 的 结 果 对 发 泡 剂进 行 终 选 。 采
用 该 方 法 对 河 南 油 田提 供 的 5种 发 泡 剂进 行 了评 价 , 结 果表 明 发 泡 剂 A 具 有 较 好 的 封 堵 性 能
引 言
据估计 , 全球稠油储量 丰富, 是 常规原油和天
然 气 总 当量 的 3倍 多 1 1 。热 力 采 油 技术 是 目前 稠
油 油藏 开 发 的主要 技 术 , 而 在热 力 采 油 中 , 注 蒸 汽 开采 的产 量 约 占 9 7 %。矿 场 应 用 表 明 , 无 论 蒸 汽
高 温 发 泡 剂 性 能 评 价 新爱红
1 0 2 2 4 9 ; 2 .中国石油大学 , 山东 青岛 2 6 6 5 8 0 ; ( 1 .中国石油大学 , 北京
3 .中油塔里木油 田分公 司, 新疆
库尔勒
8 4 1 0 0 0 )
和驱油性能 , 选 用 该 发 泡 剂 在 河 南井 楼 油 田 L Z 2 7井 区 L 3 1 7 1 3井 组 进 行 了 泡 沫 调 驱 的 先 导 试 验 。 调 驱 结 束 3个半 月 内 , 井 组 累计 增 油 6 7 5 . 9 t , 泡 沫调 驱 取 得 了较 好 的 效 果 , 说 明 该 优 选 方

磺基甜菜碱耐高温起泡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磺基甜菜碱耐高温起泡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2020年8月贾印霜等.磺基甜菜碱耐高温起泡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1磺基甜菜碱耐高温起泡剂的合成与性能评价贾印霜I,范振忠2,刘庆旺$,孙傲$,尉小明'1.大庆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三公司,2.东北石油大学:黑龙江大庆163300;3.国家能源稠(重)油开采研发中心,辽宁盘锦124000摘要磺基甜菜碱是一种具有磺酸基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强的起泡性能和耐温性。

室内合成了磺基甜菜碱耐高温起泡剂,转化率达到90%。

通过与亲水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稳泡剂复配,可以形成耐高温泡沫体系,体系耐温可达300X.,300t下起泡体积为638mL,半衰期为59.5min,耐原油性能大于10%,矿化度对泡沫体系基本无影响。

关键词磺基甜菜碱起泡剂泡沫体积半衰期耐高温泡沫驱油技术是在注蒸汽开采后期注入起泡剂和稳泡剂在孔隙运移过程中形成泡沫,一方面泡沫黏度比蒸汽大,降低了驱替介质的流度,减弱了蒸汽超覆和指进⑶;另一方面,泡沫可以通过封堵高渗孔道,改善后续驱替介质在油层中的分配,使后续驱替液均匀地在油层中推进,提高波及系数。

该技术要求起泡剂和稳泡剂具有耐高温、耐高矿化度、与地层流体(特别是原油)配伍性好等特点⑷。

耐高温起泡剂需具有以下条件⑸:1)起泡性能好,与气体接触后能够产生大量的泡沫,起泡体积大,泡沫稳定性强,性能稳定寿命长;2)与储层流体配伍性好,在和高矿化度地层水、原油及各种化学添加剂接触后,仍能够保持原来的性质及稳定性⑹;3)具有耐高温的性质,经过高温处理依然可以保持一定的起泡能力和稳泡性能⑺。

磺基甜菜碱是一种具有磺酸基和阳离子的两性表面活性剂,具有较强的起泡性能,具有磺酸基,主链为饱和的碳链,其耐温性较强,通过与耐高温的无机固相纳米稳泡剂复配,可以形成耐高温泡沫体系,适用于蒸汽驱后的高温稠油油层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卩“]。

1实验部分1.1原料及仪器环氧氯丙烷、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氢氧化钠、亚硫酸钠、氯化钠、氯化钙、亲水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疏水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碳酸钙纳米颗粒,上海阿拉丁股份有限公司;水解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质量1200x10",水解度30%,大庆油田助剂厂;模拟不同矿化度的地层水,由不同浓度的氯化钠和氯化钙溶液配制;辽河油田稠油,50°C 时的黏度为4600mPa•s。

一种耐高温高回弹聚氨酯泡沫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耐高温高回弹聚氨酯泡沫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耐高温高回弹聚氨酯泡沫组合物及其制
备方法与流程
聚氨酯泡沫作为一种常用的绝热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飞机等领域。

然而在一些高温环境下,传统的聚氨酯泡沫材料往
往会出现失效现象,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因此,研发一种耐高温
高回弹聚氨酯泡沫组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选择与优化
为了解决传统聚氨酯泡沫材料在高温下分解的问题,需要选择
一种高温稳定性好的原料。

经过对比测试,选择了磷酸铵作为发
泡剂,它不仅具有良好的发泡性能,而且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
稳定,并起到抑制泡沫分解的作用。

同时,为了解决回弹问题,采用了聚乙二醇(PEG)作为加入剂,以提高泡沫的柔韧性和伸展性,从而实现高回弹性和强韧性。

2. 制备方法与流程
(1)配制发泡液:按照一定的配比将聚氨酯原料、磷酸铵以
及PEG加入反应釜中,混合至均匀。

(2)加热反应:将反应釜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发泡液发生化
学反应,形成聚氨酯泡沫。

(3)冷却固化:将发泡后的聚氨酯泡沫通过机械方式切割成所需尺寸,然后在室温下进行冷却固化处理。

3. 性能测试与实际应用
将研制得到的聚氨酯泡沫组合物进行性能测试,结果显示其耐高温性良好,可以在500℃下保持结构稳定,且具有高回弹性和较强的强度。

实际应用中,该组合物可以用于航空航天、高速列车等领域,能够有效提高设备的绝热性能和使用寿命。

总之,研制一种耐高温高回弹聚氨酯泡沫组合物不仅解决了传统泡沫材料易出现失效现象的问题,同时也拓展了其在高温环境下的应用范围,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耐高温起泡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2015年5月20日耐高温起泡剂的制备及性能评价摘要泡沫辅助蒸汽吞吐或蒸汽驱是提高稠油采收率的一种方法,但目前常规的起泡剂不能满足200℃以上的温度条件.针对此情况,制备出了性能优良的耐高温的起泡剂Cα-烯烃磺酸盐。

测定表面张力可知,起泡剂有很好的界面活性。

20-24α-烯烃磺酸进行中和反应制得。

通过Waring Blender搅拌法该起泡剂利用C20-24测定起泡剂的起泡体积与半衰期,来评价起泡剂体系的耐油、耐温、耐盐等性能。

结果显示,起泡剂溶液在浓度为0.8%时,起泡剂的起泡体积和半衰期达到最大;起泡剂溶液耐温性在90℃以上,耐盐性在5%以上,适用于碱性和中性环境。

原油有明显的消泡性,含油饱和度越大,消泡越明显。

关键词:起泡剂;耐高温;Cα-烯烃磺酸盐;起泡性能20-24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high-temperaturefoaming agentAbstractFoam assisted steam stimulation or steam flooding is a way to improve heavy oil recovery, but now can not meet conventional frother temperatures above 200 ℃. For this situation, prepared by the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high-temperature foaming agent C20-24α-olefin sulfonate. Determination of apparent surface tension, foaming agent has good interfacial activity. The foaming agent use C20-24α-olefin sulfonate neutralization reaction. Determination by Waring Blender stirring foaming agent foaming volume and half-life, to evaluate the oil effervescent systems, temperature, salt and other propert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oaming agent solution concentration of 0.8%, the bubble size and half-foaming agent is maximized; foaming agent solution temperature was above 90 ℃, salt tolerance in more than 5% for basic and neutral environment. Crude oil has obvious anti-foaming, greater oil saturation, the more obvious anti-foaming.Keywords:Foaming Agent;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C20-24α-Olefinsulfonate;Foaming Properties目录第1章引言 (1)1.1 研究目的 (1)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第2章高碳数烯烃磺酸盐的制备 (4)2.1 实验仪器及药品 (4)2.2 实验步骤 (4)2.2.1 α-烯烃磺酸的制备 (4)2.2.2 α-烯烃磺酸盐的制备 (4)2.3 提高磺酸盐的溶解性 (5)2.3.1 助溶剂的选择 (6)2.3.2 提高水浴加热温度 (7)2.3.3 改变碱的用量 (7)2.3.4 加乳化剂TX-40 (7)2.4 表面张力测定 (8)2.4.1 实验仪器 (8)2.4.2 实验药品 (8)2.4.3 实验步骤 (8)2.4.4 实验数据处理 (9)第3章耐高温起泡性能评价 (11)3.1 实验方法 (11)3.1.1 实验仪器 (11)3.1.2 实验步骤 (11)3.2 影响泡沫稳定的因素 (11)3.2.1 液膜性质的影响 (11)3.2.2 环境因素的影响 (12)3.3 起泡剂浓度对起泡性能的影响 (12)3.4 起泡剂的耐盐性能 (13)3.5 起泡剂的耐油性能 (15)3.6 起泡剂的耐温性能 (16)3.7 PH对起泡性能的影响 (17)3.8 蒸汽驱替实验 (17)第4章结论 (18)致谢 (19)参考文献 (20)第1章引言1.1 研究目的泡沫辅助蒸汽吞吐或蒸汽驱是提高稠油采收率的一种方法,但由于目前常规的起泡剂不能满足200℃以上的温度条件,因此需要研制耐高温的起泡剂。

基于低碳数α-烯烃磺酸盐具有较好的耐温耐盐性能和表面活性剂的耐温性能随着碳数增加而增强的规律,拟制备高碳数C20-24α-烯烃磺酸盐,并开展耐高温性能研究,为蒸汽吞吐或蒸汽驱提供一种性能优异的耐高温的起泡剂。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目前,在三次采油过程中,国内外正在研究和使用的主要方法可以分为四大系列:(1)注气驱(包括注CO2、CO2混相驱、注N2等);(2)微生物驱(包括生物表面活性剂驱、生物聚合物驱等);(3)化学驱(包括注表面活性剂驱、碱水驱、聚合物驱等);(4)热力驱(包括蒸汽吞吐、注蒸汽驱等) [1]。

注气驱技术是指主要用各种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等替换水驱作为驱油剂进行驱油的三次采油技术。

它向地层中填入反应溶液或气体,使其在地层情况下完全反应并释放出气体,释放出来的气体溶解于原油之中,降低油的黏度,一次达到提高原油采收率的目的。

微生物驱油技术是随着生物化工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技术。

向地层中注入含微生物的驱油液,微生物可以与原油作用产生表面活性剂或多糖聚合物和CO2等气体,从而与原油混溶产生体积膨胀,可以使原油粘度下降,改善流度控制。

由于这两种驱油技术与本项目的研究对象无直接联系,就不做赘述。

化学驱油技术是向注入水中添加化学剂而配成驱油液进行采油的一种方法。

这样配成的驱油液能提高注入水的粘度,并可以很好地减小油-水间的界面张力,降低毛细管阻力,从而有效地改善驱油效率。

化学驱提高原油最终采收率的幅度很大,对开采水驱后的残余油是很有效的。

主要包括注表面活性剂驱、碱水驱、聚合物驱、复合驱油技术等,其中表面活性剂驱是以表面活性剂体系作为驱油剂的驱油方法。

表面活性剂体系有稀表面活性剂体系和浓表面活性剂体系。

根据驱油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浓度,通常分为以下体系:(1)活性水驱油:属于稀表面活性剂体系,它的活性剂浓度<临界胶束浓度,是最简单的表面活性剂驱。

(2)胶束溶液驱油:属于稀表面活性剂体系,它的活性剂浓度>临界胶束浓度,不过其质量分数通常情况下不超过2%。

(3)微乳驱油:属于浓表面活性剂体系表面活性剂,它的表面活性剂浓度>胶束驱油时的表面活性剂浓度。

根据所用助剂的不同,可以配成上相微乳液、中相微乳液与下相微乳液驱油体系。

其中,微乳液驱是三次采油中比较先进的方法。

微乳液能溶解原油,有较大的粘度,在岩层间推进时就能有效地洗下粘附于砂石上的原油。

由于其高驱油效率而受到石油界普遍的关注。

微乳状液是高度分散的热力学稳定浓表面活性剂体系,它能与油-水混溶,与水和油没有界面,即界面张力为零,毛细管阻力不存在,因此微乳驱的波及系数比其他几种表面活性剂驱的波及系数都高,能更高的提高采收率。

用作微乳液驱油剂配方中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有α-烯烃磺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磺酸盐、石油磺酸盐或石油磺酸盐与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的复配物等。

三次采油过程中对表面活性剂的要求主要从性价比考虑,即从性能和经济因素两方面考虑。

1)加入表面活性剂以后,可以显著的降低界面张力,这一要求的目的是,驱油体系在复杂地层环境下还可以保持很高的驱油效率。

2)对二价阳离子(钙、镁离子)不敏感,具有很好的抗盐性。

3)单组分表面活性剂体系,即不用助表面活性剂即可形成微乳液体系和产生超低界面张力值,无色层效应。

4)在地层条件下能几年不水解。

5)体系的耐温性好,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实际上很难有表面活性剂能完全满足以上这些要求,采油过程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使人们努力寻找性能价格比更为优越的表面活性剂[2]。

石油磺酸盐是六十年代开发出来的价格低、效率高的三次采油产品。

石油磺酸盐用作化学采油剂有如下优点:①在弱碱环境下也具有良好的油水界面性能,能很好的降低界面张力。

②原料来源广,水溶性不错,稳定性好。

③用量较少,经济价格低廉。

但通过查阅资料可知,在实验过程中石油磺酸盐也表现出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①耐盐性差,易与多价阳离子形成沉淀物。

②产品组成和性能不稳定,有时需对配方进行调整。

③易被粘土表面吸附,导致耗量大。

α-烯烃磺酸盐的钙盐的界面张力比之前的烷基磺酸盐低,耐盐性较好,是不错的活性剂。

α-烯烃磺酸盐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抗硬水性和超低界面张力。

α-烯烃磺酸盐的去污能力很好,矿化度不算太大的情况下很稳定。

又因为分子中有双键和烃基,可以与磺酸基一起对金属产生螯合作用,故在水的矿化度较高时去污能力仍很好。

通过多方查阅资料可以了解到,α-烯烃磺酸盐是具有良好性能的且环保的表面活性剂。

热力驱油技术相对来说比较成熟,特别是对重质稠油的开采十分有效。

向地层注蒸汽提高地层的温度,使原油粘度减小,例于稠油更方便的到达井口。

注蒸汽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蒸汽驱,就是从注入井向地层注入高温、高压的蒸汽,在地层中形成蒸汽带,利用蒸汽压力将原油采出;另一种是蒸汽吞吐,就是从注入井向地层注入高温、高压的蒸汽,关井一段时间,然后采油一段时间。

二次采油后油层非均质性严重,加上蒸汽与稠油的高密度差和高流度比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注蒸汽时,油层中就会发生蒸汽重力超覆和蒸汽指迸,从而导致井与井之间发生汽窜现象。

汽窜使得油层纵向上吸附剖面不均,横向上蒸汽不均匀推进。

这样就会使蒸汽的波及体积变小,从而降低稠油热采采收率,并且增加能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高温注蒸汽调剖技术。

蒸汽注入剖面的调整主要用泡沫,利用贾敏(Jamin)效应的叠加,使高渗透层的流动阻力增加,减少蒸汽的指进,从而扩大蒸汽的波及体积,提高驱油效率。

使用泡沫调剖可以控制蒸汽窜流,克服蒸汽重力超覆,调整注蒸汽剖面,增大波及系数,提高稠油的采收率。

为了产生泡沫,除了需要加入不冷凝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等)外,还需要耐高温的起泡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