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图形与几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2单元 从同一位置观察用正方体搭成的3个几何组合体的形状

2从同一位置观察用正方体搭成的3个几何组合体的形状本小节内容包括教材P14的例2和练习四中的第4,5,7题。
例2教学从同一位置观察3个不同的几何组合体,该内容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并且对于学生形成空间观念,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1.通过观察3组由小正方体拼成的几何组合体,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并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2.经历观察、想象、拼摆、验证的过程,体验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物体的结果,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情况的变化性和多样性。
【重点】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难点】发现不同几何体从同一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正方体模型、方格纸。
填一填。
(1)从前面看,是图(A)的有()。
(2)从前面看,是图(B)的有()。
(3)从左面看,是图(B)的有()。
(4)从上面看,是图(B)的有()。
【参考答案】(1)①(2)③④(3)③④(4)②方法一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手影游戏吗?人们用灵巧的双手能够变换出很多活灵活现的影像。
让我们欣赏一下。
师:在刚才的视频里,你们观察到什么变了,什么不变?预设生:人的手没变,影子的形状变了。
师:你知道吗?在对图形观察的过程中,也会存在类似这种变与不变的现象。
今天我们就从这个角度来研究对物体的观察。
(板书:从同一位置观察用正方体搭成的3个几何组合体的形状)从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入手,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明确研究主题。
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明确学习的目标。
方法二师:同学们,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一组动物的照片,你们要仔细观察,猜一猜拍照的人是站在动物的哪一面拍摄的。
前面?后面?左侧面?还是右侧面?一起大声说出来!(出示图片)老师播放课件,学生一起说。
四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四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如图中( )是锐角三角形。
2.一份稿件,甲单独打要10小时,甲每小时打了这份稿件的( )。
∠=( ),这是一个( )三角形。
3.三角形ABC中,A75∠=︒,C∠=︒,B284.用三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已知两根小棒分别长8厘米和5厘米。
(1)第三根小棒可能是( )厘米。
(填整厘米数,只需填出一种可能)(2)第三根小棒可能是14厘米吗?( ),理由是:( )。
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92°,它的一个底角是( ) °。
6.立体图右边的图形是从( )面看到的。
二、选择题7.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锐角,那么第三个角()。
A.是锐角B.是钝角C.无法确定8.一个三角形里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4,则这个三角形是()。
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无法确定9.在以下新冠肺炎防控标志中(不含说明文字),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10.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34°和48°,它是一个()三角形。
A.锐角B.直角C.钝角11.在四根小棒中选择三根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A.7厘米B.8厘米C.10厘米D.11厘米三、图形计算12.求出下面三角形各个角的度数。
(1)(2)(3)13.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
四、作图题14.请在下面画一个一条边是3cm,边上的高是2cm的三角形。
五、解答题15.按要求在下面方格中画图并完成填空(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cm)。
(1)用线段AB为底,画一个面积是212cm的三角形ABC。
(2)图∶是一个轴对称图形的一半,请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它的另一半。
(3)画出∶号图形向左平移5格后的图形,平移后G 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____,____)。
(4)画出∶号图形绕M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卷—— 图形及其他(附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专题卷专题02 图形及其他一、选择题1.观察下面两个几何体,从()看到的图形是一样的。
A.正面B.左面C.上面D.正面和左面2.从前面观察如图,看到的图形是()A.B.C.3.一个几何体,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搭这样的几何体,最少需要()个小正方体木块。
A.6B.7C.8D.94.自行车的车架做成了一个三角形,是利用三角形的()特点。
A.美观B.稳定性C.节省材料D.易变性5.用同样长的小棒摆三角形,()根小棒摆不成三角形。
A.3根B.4根C.5根6.下面各组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是()A.3cm、6cm、9cm B.6cm、5cm、4cmC.4cm、4cm、4cm D.3cm、5cm、7cm7.下图中的三角形只露出了1个锐角,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无法确定8.将一根20厘米长的细铁丝剪成3段,以下()剪法不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A.8厘米、7厘米、5厘米B.13厘米、6厘米、1厘米C.4厘米、9厘米、7厘米9.一个三角形,其中有两个角分别是50°和70°,第三个角是()A.60°B.70°C.80°D.50°10.一个三角形中最小的角是50°,这个三角形()A.一定是锐角三角形B.可能是钝角三角形C.可能是直角三角形D.一定是钝角三角形11.下列各种情况不可能的是()A.既是锐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B.既是直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C.既是钝角三角形又是等边三角形D.既是锐角三角形又是等边三角形12.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是锐角,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A.锐角B.钝角C.无法判断确定13.下面()是平移现象。
A.B.C.14.小兔们一起采了50袋蘑菇,每袋蘑菇的重量差不多,卡卡称了其中5袋,分别是22kg、19kg、21kg、18kg、23kg.小兔们一共采了()蘑菇。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图形的运动(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图形的运动(二)”主要包括平移和旋转两种图形的运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学会用图形运动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平移和旋转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图形的初步知识,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积累了丰富的关于平移和旋转的实例。
但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性质和特点的理解还有待提高,同时,运用平移和旋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需要加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概念,知道它们的基本性质和特点,能够运用平移和旋转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2.难点:运用平移和旋转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和练习法进行教学。
通过实物、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
2.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铅笔、直尺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平移和旋转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性质和特点,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确平移和旋转的定义。
3. 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和分析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第2课时《图形与几何》授课课件

1.观察物体
小试牛刀
连一连。
2.三角形的特性 小试牛刀
1.填一填
(1)由( 3 )条线段( 围 )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 相连)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有( 3 )条边,( 3 )个顶点,( 3 )个角。
(3)从三角形的一个( 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 垂线), (顶点 )和( 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 边叫做三角形的( 底 )。
角形的内角和是( B )。
A.90°
B.180°
C.360°
4.画一画。 (1)画出下面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2)以平行四边形中的一个钝角为顶角画一个等腰三角形。
5.如图,AB=AD,∠1=60°,求∠2的度数。 ∠2=360°-90°-90°-60°-60°=60°
6.解决问题。 (1)吴大伯家有一块等腰三角形的菜地,周围全部
想一想吧!!
6.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下面各图形的对 称图形。
7.想一想,如何求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利用平移法。 2.6+5.8+2.6+5.8=16.8(m)
10 总复习
《图形与几何(1)》 观察物体和图形运动
练习
1.填空。 (1)先仔细观察再填空。
①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 ②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
的是图( C )。 的是图( A )。
B.上面
C.左面
(3)下面的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C )。
3.动手操作。 (1)在下面的方格图中画出左图从前面、上面和左面看到的
图形。
(2)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虚线为对称轴)。
=3.56
=49.79
(3)将梯形先向右平移6格,再向下平移5格,分别画出 平移后的图形。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3课时 图形与几何教案与反思

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教学内容完成教科书P110第3题,P112~115“练习二十五”第8、9、10、11、12、13、18题。
▷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复习,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特征,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内角和、多边形内角和以及三角形的不同分类等知识,加深对等腰、等边三角形的了解,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比较、概括、类比的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2.经历由物体到对应视图,由视图想象物体形状的过程,能够灵活、正确地转换,发展推理、想象的能力和空间观念。
进一步认识平移、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识别平移、轴对称图形,能够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利用平移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想象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感受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重点回顾和整理图形的特征,巩固视图及图形的运动等知识。
▷教学难点正确、灵活地解决与图形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提出问题。
师:这学期我们学了哪些和“图形与几何”有关的内容?在哪个单元学的呢?【学情预设】第二单元学习了观察物体,第五单元学习了三角形,第七单元学习了图形的运动。
师:通过这几个单元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知识呢?【学情预设】预设1:我会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
预设2:我会给三角形分类。
预设3:我会画轴对称图形……2.师:大家说得不够完善,今天我们就来进行系统的复习。
(板书课题:图形与几何)【设计意图】通过师生谈话,引导学生将本学期学习的“图形与几何”的知识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引发思考,学生眼前和大脑中会出现图形,既能让学生进入复习的状态,又能引出零散的知识。
二、复习三角形1.梳理知识。
师:回忆一下,三角形这一单元有哪些重要的知识点?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合作,用自己的方法把三角形的知识整理记录下来。
教师提示:可以是表格,可以是文字,也可以画图,或者是其他能够整理出知识结构的任何方法。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2图形与几何-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总复习:2图形与几何-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四年级下册数学的总复习课,内容主要围绕“图形与几何”这一章节。
复习要点包括:图形的分类与性质、平面图形的度量、立体图形的识别及其展开图,以及几何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巩固和掌握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1. 立体图形的识别及其展开图的绘制。
2. 几何图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几何模型、实物教具。
2. 学生准备:直尺、圆规、量角器、彩笔、剪刀、纸张。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几何知识。
2. 新授:讲解图形的分类与性质,通过实物模型展示平面图形的度量方法,以及立体图形的识别和展开图的绘制。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4. 巩固: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几何知识进行解答。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图形的分类、性质、度量方法、立体图形的识别和展开图进行设计,通过图表和模型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几何知识。
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几何图形,记录下来,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在应用方面还有待提高。
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地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几何知识。
---本教案共2000字以内,包括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和课后反思八部分内容,标题与正文内容间隔两行,用词严谨,段落衔接流畅,符合题目要求。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地方,对于本节课来说,教学难点主要集中在立体图形的识别及其展开图的绘制,以及几何图形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1_图形分类》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1 图形分类》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 直接写出得数。
2. 把如图所示的图形进行分类。
(1)平面图形有________.(2)立体图形有________.(3)平行四边形有________.(4)梯形有________.判断题。
(对的在括号中画“√”,错的画“×”)圆和球都是立体图形。
________.(判断对错)三角形容易变形。
________.平行四边形具有稳定性。
________.(判断对错)自行车车架是三角形,它是利用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性。
________.(判断对错)下面谁扎的篱笆比较稳固?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直接写出得数。
三角形按边分类可分为________三角形、________三角形、________三角形。
一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是85∘,它是________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________角,直角三角形有一个________角,锐角三角形有三个________角。
等边三角形按角分是________三角形。
按要求分一分。
(1)是锐角三角形的有:________.(2)是钝角三角形的有:________.(3)是直角三角形的有:________.(4)是等腰三角形的有:________.(5)是等边三角形的有:________.在方格纸上画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画一条直线,把下面的平行四边形划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把三角形划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2.1 图形分类》小学数学-有答案-同步练习卷1.【考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解析】都是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1.6−0.2−0.8,6−0.2−0.8,8−0.23−0.77,7.7−0.4−0.6都可以根据减法的性质简算。
【解答】2.【答案】1、3、5、7、8、9、102、4、61、5、7、108【考点】四边形的特点、分类及识别立体图形的分类及识别平面图形的分类及识别【解析】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不同位置观察由若干个小正方体搭成的立 体图形,判断所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方法:
在哪一位置观察物体,就从哪一面数出正方 形的数量并确定摆出的形状。
1.看一看,连一连。 从前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1.看一看,连一连。 从前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12))轴平移对的称特图征形:的性质: 沿物对体称 在轴平对移折时,,对其应形点状重、合大,小对和应方点向到都对不
称会轴改的变距,离 只相是等位。置发生了变化。
如何依据已知画出轴对称图形 的另一半?
画轴对称图形另一半的方法: (1)确定所给图形的关键点。 (2)在对称轴的另一侧找到关键点的对应点。 (3)按照所给图形顺次连接对应点。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图形与几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图形与几何
3.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选自教材P112 T10)
( 10 )个锐角,( 2 )个锐角三角形。 ( 2 )个钝角,( 2 )个钝角三角形。 ( 4 )个直角,( 4 )个直角三角形。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图形与几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图形与几何
知识点2 三角形
在“三角形”中,我们主要学习了哪 些内容?
(1)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四边形的内角
和是 360°。
2.在下表中适当的空格内画上“√”,再说一说几种 三角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
√
√
√
√√
√
知识点3 轴对称和平移 轴对称和平移都有什么特性?
∠1=180°-127°-20°=33°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图形与几何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长 4 cm 和 7 cm, 另一条边可能是几厘米?(取整厘米数) (选自教材P112 T9) 4+7=11(厘米) 7-4=3(厘米) 另一条边可能是4cm、5cm、6cm、7cm、 8cm、9cm、10cm。
如何画出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在方格纸上画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 (1)找出原图形的各关键点。 (2)各关键点按要求平移。 (3)依次连接平移后的各关键点。
3.先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再画出向右平移 4 格 后的图形。
1. 求下面各角的度数。(选自教材P112 T8)
1 20℃ 53℃
∠1=90°-60°=30° 180°-53°=127° ∠2=90°-60°=30°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图形与几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图形与几何
作业1:完成教材相关练习题。 作业2:完成对应的练习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图形与几何
从上面看,图形相同;从左面看,图形 相同;从前面看,图形都不相同。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图形与几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图形与几何
7.下面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每个方格的边 长为1cm)
平移后得到的长方形的长是 8 格,即 8cm; 宽是的面积是 32cm2。
第2课时 图形与几何
1.掌握图形运动的方式、从三个方向观察物体的方 法和三角形的特征。 (重点)
2.掌握三角形的分类和内角和的知识;能够画出从 三个方向观察物体看到的图形。 (难点)
说一说本学期的“图形与几何”部 分,我们主要学习哪些知识?
观察物体; 三角形; 图形的运动;
知识点1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4.你能算出下面这幅小鱼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吗? (选自教材P113 T13)
面积:3×2=6(cm2)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图形与几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图形与几何
5.在能拼成三角形的各组小棒下面画“√”。 (单位:cm)
√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图形与几何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图形与几何
6.从上面看这 3 个物体,图形相同吗?从左面和前 面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