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步法'轻松完成古诗教学
“五步法27轻松完成古诗教学

古诗教学之“五步法"轻松完成杨峪河镇柿园小学王涛从教20年来,本人一直坚守在小学语文教学第一线,由基础得字、词、句教学做起,达到说话与写话得整个语文教学过程,我发现当中最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与基础巩固得最重要一环节莫过于古诗得教学了、因为纵观所有小学语文教材,古代诗歌不尽占有一定比例,更就是就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得重要与不可缺少得组成部分,这足以体现出了古典诗词教学在我国义务教育基础阶段得重要性、另一方面,小学阶段得古典诗词教学也就是提高学生传统人文素养与审美素养得基本途径, 直接影响到学生初中、高中阶段语文素养得培养、那么作为一线得语文教师到底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小学古诗教学呢?——--—-笔者认为只要我们大家在古诗教学过程中能够按照如下“五步"进行,一定能够在轻松完成应有教学任务得同时,还能得到“事半功倍”得教学效果、第一步:读古诗、现阶段,小学生基础知识得积累与能力得提升主要依靠教师得课堂教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在具体得教学实践活动中都会受到一定得限制。
所以,在古诗课堂教学当中,老师始终要以学生得“读诗”为本。
首先要求学生对照拼音,划出生字,做到读准音,不遗字,不添字。
然后变换各种不同朗读方式,如齐读、独读轮读、对读等,让学生在变换中体会到读古诗得乐趣。
其次,要想实现教学目标,取得良好得教学效果,更要在古诗词得教学中坚持课堂朗读与课余阅读相结合得原则,借助一切有利条件扩大学生得古诗朗读视野。
第三,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带着思想感情对教材中得古典诗词反复地进行大声朗读,这便就是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得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得教学方法、经过大量诵读,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诗词得内容,进而体会作者得内心感受,更好地理解出诗词表达得思想内涵。
同时,在诵读中强化学生创造性思维,丰富联想,将诗歌艺术得魅力内化。
当然,在读古诗得过程中,一定还要要注意紧抓最基础得字音与断读及语气,从而拓展至所有得语文基础知识得巩固当中、第二步:知作者。
古代诗词五步教学法

古代诗词五步教学法大丰市第四中学顾桂花古代诗词以其凝练的语言,优美的乐感,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而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面对着如此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中学教师该如何去品析研习呢?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诗歌的鉴赏能力呢?我经过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的摸索,对初中语文的诗歌教学有了自己的一套教法。
那就是诗歌教学五步法。
第一步: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教到一首诗,我首先就要求学生在了解作者及背景的情况下先读。
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感悟诗歌的韵律美。
如曹操的《龟虽寿》与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这两首诗体裁不同,内容不同,表现手法,语言风格也不同,因此朗读要求也不相同。
《龟虽寿》属于古乐府,四字一句,二二节拍,四句一韵。
前四句是对人生哲理的感叹,朗读节奏要缓慢,语调应较低沉;中间四句是壮怀激烈的高唱,朗读节奏应稍快,语调要高亢;后四句是哲理的思辨,朗读要慢一些,让听者品出个中情味;最后两句要读得轻快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七言古体诗,每句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节拍,诗中或两句一转韵,或四句一转韵,转韵时场景必更新:开篇入声起音陡促,与风狂雪猛画面配合;继而音韵轻柔舒缓,随即出现“春暖花开”的美景;以下又转沉滞紧涩,出现军中苦寒、置酒饮别的情事;末四句渐入徐缓,画面上出现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迹,使人低回不已。
第二步:译译,就是让学生对照注释说出诗歌的大概意思。
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积累文言词汇,培养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
我们知道古诗是用文言写成的,其中的一些词法、句法和我们现代汉语不同;一些术语和典故等也都给我们的理解带来困难。
而理解这些内容又是鉴赏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诗歌进行疏通、翻译,就要借助我们学习过的古汉语知识。
如杜甫的《春望》,诗中的“国”指长安,“烽火”指战乱,“家书”指家信,“浑”指简直,“胜”指能承受。
抓住这些关键字词就能把这首诗准确地翻译出来。
古诗教学五步法

古诗教学五步法
嘿,朋友们!今天我要和你们聊聊古诗教学的五步法,这可真是个
超级实用的好东西!
第一步,读诗韵。
就像唱歌要找准调子一样,读古诗得把韵味读出来。
你想想,一首古诗那可是古人的心声啊,要是读得平平淡淡,多
对不起作者呀!比如说读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得读
得舒缓又带着点思念的味道,这样才能感受到李白在异乡的孤独嘛!
第二步,解诗意。
这就好比是揭开一层神秘的面纱,去弄明白诗人
到底想说啥。
比如说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咱
们就得搞清楚,他为啥在异乡就这么思念亲人?是因为佳节的热闹更
衬托出他的孤单吗?
第三步,想诗境。
这一步可有趣啦!要在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把
古诗描绘的画面想象出来。
就像杜牧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
酒旗风。
”你难道不想象一下那江南春天到处都是莺歌燕舞、绿树红花,还有水边村庄、山里城郭和风中飘扬的酒旗吗?这画面多美呀!
第四步,悟诗情。
这可是关键的一步,得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
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比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咱们就
得体会到他那种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离别的痛苦,是不是心里也跟
着沉甸甸的?
第五步,诵诗篇。
把古诗背下来,让它成为咱们心里的宝贝。
就像我们喜欢的一首歌,总是忍不住哼唱,古诗也一样,背熟了,随时都能在心里回味。
我觉得呀,这古诗教学五步法,就像是一把打开古诗宝库的钥匙,只要咱们好好用,就能领略到古诗那无尽的魅力!怎么样,朋友们,你们觉得这五步法好不好?。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古诗五步学习法”教学实践

“古诗五步学习法〞教学实践长期以来,诗歌教学一直存在着三多三少的现象。
从课堂教学的对象看,教师讲解多,学生阅读少。
从学诗进程来看,往往是分析多欣赏少。
从能力培育看,往往偏重于明白得能力的训练,而无视表达能力的培育。
三多三少的现象,使古诗教学表现出三个明显的缺乏:即缺乏以想像联想为形式的思维能力培育,缺乏以感悟和体验为手腕的鉴赏能力的培育,缺乏以学习方式为内容的自学能力的培育。
现代的语文教学应当摈弃陈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古诗五步学习法确实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设计的。
如图:知诗说诗想诗悟诗品诗学习进程知内容说诗意想意境情感品特色………训练进程明白得力+表达力+思维力+感悟力+鉴赏力=自学能力依照学生学习语文规律和古诗特色把每一首诗的学习大致分为渐进的五步,即依次为知诗、说诗、想诗、悟诗和品诗,每一步都有一个训练重点,都偏重于一种能力的训练和培育。
最终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式,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
知诗要紧对学生进展明白得诗歌的训练。
要求学生从文字到内容全然明白得和把握诗歌。
如诗的类型〔古体诗仍是近体诗〕、句式、句数、音韵、对仗、平仄、描述景物及景物特点等等。
为了帮忙学生更好地明白得诗,教师要设计好试探题,启发和帮忙学生明白得。
如杜甫?登高?首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的是晚秋长江边的风光,明白得诗歌时可围绕“秋〞字来持续设问,引导学生作深层次的明白得:“风急天高〞说明了什么?“猿啸〞为何“哀〞?“渚〞为何是“清〞的?“沙〞为何是白色的?鸟为何“飞回〞?通过问题启发让学生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长江岸边的晚秋风光。
正因为晚秋,因此天虽高西北风却刮得又猛又快;正因为是晚秋,猿猴已感觉到冬季将要到来,它们又要面临饥寒交迫的考验,因此发出凄厉的长啸;正因为是晚秋,长江边的日夜温差大,空气中的水汽在夜间凝结成霜,给岸边沙土蒙上了一层白霜,而使得空间变得超级清楚;也正是因为“风急〞,连鸟也一直盘旋不能高飞。
古诗词五步教学法

古诗词五步教学法
哎呀,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古诗词那可是咱中华文化的瑰宝啊!
今天我就来跟你们讲讲古诗词五步教学法。
第一步,那就是诵读!你想想,读诗就像唱歌一样,得把那节奏、
韵律给读出来。
就好比咱们跑步,得先迈开腿才能跑起来,读诗也得
先读顺了,才能感受到其中的韵味。
比如说读李白的,“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读着读着,是不是那种思乡的情绪就出来啦?
第二步,是理解诗意。
这就像解开一个谜团,得把每个字词的意思
搞清楚。
比如说“疑是地上霜”里的“疑”,不是怀疑的意思,而是好像。
不搞明白这些,怎么能懂诗人到底想说啥呢?
第三步,感受意境。
这就像是走进一幅画里,去亲身体验那种美妙
的场景。
像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是不是能想象出那
广阔的沙漠、直直的狼烟、流淌的长河还有圆圆的落日?那种画面感,多震撼啊!
第四步,体会情感。
诗人们都是有感情的呀,他们把喜怒哀乐都藏
在诗里。
比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满
满的忧国忧民之情,难道不令人感动吗?
第五步,背诵积累。
这就像存钱一样,把好诗都存在咱们的脑袋里,以后随时都能拿出来品味。
总之,这古诗词五步教学法就像是一把钥匙,能帮咱们打开古诗词那神秘而美妙的大门。
朋友们,你们难道不想试试吗?。
古诗词教学五步法——读、品、想、悟、比

2 . 学生读后作画 、 交流( 鼓励学生走 出诗句 , 想象更大 的空
间) 。 ( 五) 悟— — 感 受诗 歌 的情 感 美
过渡语 : 诗言情 , 每首诗都是诗人情感 的积淀 , 你从这两首 诗感受到 了诗人什 么样 的情感?
1 . 思考 、 交流 。
2 . 用 自己的声音把你 的理解读出来 。 ( 六) 比— —感受诗歌 的空间关 过渡语 : 学 习古诗 , 不能仅仅局 限于眼前 的这一两则 , 还要 拓展开来 , 寻求与之相类似的诗篇 , 从而感 受诗歌 的空间美。
过 渡语 : 诗歌是读不尽的 , 诗 中有画 , 我们只有插上想象的
翅膀, 走进画 中, 才能感受到诗歌的图画美。
绘了一 幅意境雄浑 、 视野开阔的边塞奇景 ; 岑参 的“ 忽如一夜春
风来 , 千树 万树梨花开 ” 比喻新奇 、 想象奇特 , ( 下转 第 1 8 9页)
1 2 7・
3 . 你认为诗 中哪个词句用得好 , 为什么?
4 . 学生思考 、 交流。 ( 四) 想— — 感 受诗 歌 的 图 画 美
丽的画面中飞翔 。 诗 中有画 , 很多抒情诗都具有这个特点。 我们
不妨拿起 画笔 , 去勾勒诗 中美好的画面 , 或在头脑 中想象 , 然后 用 自己的语言描绘 出来 。王维的“ 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 日圆” 描
无 尽的韵味。因此 , 需要我们细细咀嚼 , 对重点词句反复琢磨 , 不断感 受诗 歌的语言美 。 1 . 结合 注释 , 边读边理解 每句话 的意思 , 然后 用 自己的话
说 说整首诗的意思。 2 . 学 生读 书 、 理解 , 然后交流( 只要 说 出大 体 意 思 即 可 ) 。
・
小学语文古诗“五步教学法”

小学语文古诗“五步教学法”小学语文课本精选了中国古代诗歌的名篇部分,这些精华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
为实现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现将本人在教学中摸索的“古诗五步教学法”浅做介绍。
古诗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对古文学的兴趣,激发其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理解作品,学到知识。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我们坚持这一原则,在古诗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进行了新的尝试。
现以语文课本中部分古代诗歌为例,对“古诗五步教学法”做一说明。
概括说来,该教法分为五个大环节,即,熟读全诗——贯通大意——背诵理解——写赏析词——巩固体会。
下面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送元二使安西》、《天净沙.秋思》为例作具体说明:第一步熟读全诗:这一步骤主要放在读准读对上。
教师可范读、领读,然后学生自己朗读,教师指出朗读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出现的问题。
如音节的停顿,字音的校正等。
古诗有整有散。
整的和谐整齐,散的错落有致。
读起来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教师应具备扎实的朗读基本功,做好朗读提示,示范朗读,并以充沛的感情读出师的韵味来。
领读一定要标准,以达到引发学生兴趣的目的。
第二步贯通诗意:该步骤侧重在对诗歌大意的领会上。
教师应对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等有关常识简介,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对于一些难解的字词,教师可适当作解释,但不宜过多过细的讲解,以免造成学生不必要的负担。
学生要做的是在熟读的基础上,经老师的讲解,初步了解诗意,并进一步体会诗的精妙之处。
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此诗作于763年(代宗广德元年)春。
当年正月史朝义自缢,他的部将李怀仙斩其首来献,安史之乱结束。
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而又饱经丧乱的诗人,听到这消息,不禁惊喜欲狂,手舞足蹈,冲口唱出这首七律。
全诗情感奔放,处处渗透着“喜”字,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兴奋的心情。
运用五步教学法教好古诗词-精品文档

运用五步教学法教好古诗词对于文言文的教学,一直是令很多教师感到头疼的问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大都有为难情绪,有的甚至是畏之如虎。
我邻居家有一小孩,今年读高二。
有一次他对我讲,他们的语文老师课讲得不怎么样,却很厉害。
当我问怎么厉害时,他说他们老师有一次在讲完一篇文言文后让他们背诵,不想背诵就50遍。
结果他选择了抄50遍。
可当我问他抄的是哪篇文章时,他却说不出题目。
让他随便说两句文中语句我来猜一下,可他尽然一句也记不起来了。
后来还是通过翻书才找到那篇课文,原来是李煜的《虞美人》那首词。
我当时很纳闷地问道:就这么短的一首词,你背不下来也就算了,可抄了50遍,你却连题目都记不住,真是不可思议。
可他却振振有词的说:“我压根就不想学古文,看着头就疼,再说我们现在讲的是白话文,写的是白话文,古文也不用,学它干吗?老师上课,满嘴之乎者也,一会儿什么使动用法,一会儿什么宾语前置,搞得人头昏脑胀,枯燥无聊极了,我们班有好几个同学都选择抄50遍。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深,如果说是一篇叙事说理性较强、语句比较难懂的文言文,学生不感兴趣那也罢了,可是像《虞美人》这样语言优美,内容精深的诗词,学生也望而却步,那就值得我们思考了。
究竟问题出在哪呢?是学生的问题还是教师的问题呢?我想这主要是我们师生对文言文教学价值认识的偏差所造成的。
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识》中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而长期以来我们文言文教学一直重在它的实用价值,而忽略了它的文化、教育和艺术价值。
就连有很高文化艺术欣赏价值的古诗词的教学也深受此偏差的影响,出现了讲的多、读的少,理解分析能力训练的多、思维表达能力训练的少,以致缺乏对古诗词审美鉴赏创造能力的培养。
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古诗词特点我们不妨将古诗词学习分为以下几步。
第一步:精心设问,促进理解。
古诗词特点是:语言简炼,内容精深,往往一句一词乃至一字含有一个或多个文化背景和经典典故。
学生单从字面很难理解透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问,以启发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教学之“五步法”轻松完成
杨峪河镇柿园小学王涛
从教20年来,本人一直坚守在小学语文教学第一线,由基础的字、词、句教学做起,达到说话与写话的整个语文教学过程,我发现当中最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与基础巩固的最重要一环节莫过于古诗的教学了。
因为纵观所有小学语文教材,古代诗歌不尽占有一定比例,更是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足以体现出了古典诗词教学在我国义务教育基础阶段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小学阶段的古典诗词教学也是提高学生传统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的基本途径, 直接影响到学生初中、高中阶段语文素养的培养。
那么作为一线的语文教师到底怎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小学古诗教学呢?------笔者认为只要我们大家在古诗教学过程中能够按照如下“五步”进行,一定能够在轻松完成应有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第一步:读古诗。
现阶段,小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所以,在古诗课堂教学当中,老师始终要以学生的“读诗”为本。
首先要求学生对照拼音,划出生字,做到读准音,不
遗字,不添字。
然后变换各种不同朗读方式,如齐读、独读轮读、对读等,让学生在变换中体会到读古诗的乐趣。
其次,要想实现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更要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坚持课堂朗读与课余阅读相结合的原则,借助一切有利条件扩大学生的古诗朗读视野。
第三,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带着思想感情对教材中的古典诗词反复地进行大声朗读,这便是小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经过大量诵读,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诗词的内容,进而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更好地理解出诗词表达的思想内涵。
同时,在诵读中强化学生创造性思维,丰富联想,将诗歌艺术的魅力内化。
当然,在读古诗的过程中,一定还要要注意紧抓最基础的字音和断读及语气,从而拓展至所有的语文基础知识的巩固当中。
第二步:知作者。
关于作者的了解,其实在小学古诗的学习当中,尤为众多的当属唐代的几位有名诗人了,他们不外乎“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了,二人又合称为唐代诗人中的“大李杜”,以及后来的李商隐和杜牧,二人合称为“小李杜”。
除此之外,还有唐代著名的田园隐逸派和山水行旅派诗人孟浩然,他与王维并称为唐代诗人当中的“王孟”。
对于以上几位“知名诗人”,在小学各年级的古诗教学当中都可以对学生做出
一致的讲解,以便使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就对古诗的作者产生大致的了解,为以后的更多古诗学习打下良好铺垫。
同时,我们也可以由一位作者,联系到他在小学阶段出现的大部分诗歌,以便在教学中达到共性的学习。
第三步,解诗题。
所谓“解诗题”,就是理解诗歌题目中蕴含的表面意思和深一层意义,为进一步理解整首诗歌的意思打下基础。
这一方面可以从作者写这首古诗的具体时代背景做起。
如在进行古诗《游园不值》的教学时,我是这样帮助学生“解诗题”的:春天里,一片大好美景,作者到外面去游玩,但却遇到了不如人意的地方,题中的“值”是“逢、遇到”的意思。
诗题的意思是:作者游园未遇到主人,不能进去欣赏。
那么后来会怎样呢?我们读了古诗就知道了。
自然而然的引导学生进入诗歌诗意的学习当中去了。
第四步:明诗意。
要读懂一首古诗,就要求我们对这一首诗的每一字、每一句话都要有正确的理解。
初读诗歌时,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自由朗读古诗词,读准诗题、作者,读通每一句诗,直至将整首诗读得正确、流利、有节奏,读出诗词合仄押韵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
进而在诵读中感悟诗词情境。
我们知道,古代诗歌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语句简练、朗朗上口、意境优美等特点,最适合诵读。
这时的诵
读要求高于初读课文时的朗读。
老师师要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读得朗朗上口,读得如痴如醉。
在读中去理解诗词的含义,在读中去品味诗词的意境,在读中去体验诗词的美,感受诗词的音律美、形象美、意境美。
进而由然的生发出对整首诗歌诗意的理解。
第五步:悟情感。
在古诗教学当中思想感情分析对于理解诗歌尤为重要。
那么,在教学中,怎么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呢?
首先,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及个人际遇、经历、创作意图、个性气质不同,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一样。
因此,学生在学习诗歌时一定要明晓作者的生平、思想,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
其次,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抓住诗歌中的重点词句,围绕重点词句帮助学生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如孟浩然的《春晓》诗,诗眼就在“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抓住这两句诱导,可以提挈全篇,领悟诗人隐居山野,不了世事的感情;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极其完美地表达了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还有,教学时,必须启发学生逐句逐段地进入诗中所描写的意象中去感受,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
这就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象,引发学生体验、感受、联想
和想像,从而拉近古代和现代的距离,赋予古诗文以新的生命力,而后发现情致理趣所在。
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都是富有情致理趣的句子,不但可用来激发学生审美的兴趣,还可以引导他们一步步地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总之,古诗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教师要给孩子们构建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古诗词课堂,引导他们去发现诗词的美,欣赏诗词的美,享受美感的体验。
如果我们能按照笔者如上总结的“古诗教学五步法”进行自己的古诗教学,相信一定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