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裂缝的调查与分析
高层住宅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

高层住宅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中,高层住宅墙体裂缝是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
这些裂缝不仅影响着住宅的美观,更可能对房屋的结构安全和居住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威胁。
因此,深入分析高层住宅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层住宅墙体裂缝的原因1、设计不合理在高层住宅的设计阶段,如果没有充分考虑到墙体的受力情况、温度变化、材料特性等因素,就容易导致墙体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出现裂缝。
例如,墙体的长度和高度过大,没有设置合理的伸缩缝,当温度变化时,墙体因热胀冷缩产生的应力无法得到释放,从而引发裂缝。
2、地基不均匀沉降地基是建筑物的基础,如果地基不均匀沉降,就会使墙体受到额外的应力,导致墙体开裂。
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地质条件复杂、基础设计不合理、相邻建筑物的影响等。
在一些地区,由于地下水位的变化,也可能导致地基土的压缩性发生改变,从而引起地基不均匀沉降。
3、施工质量问题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是导致高层住宅墙体裂缝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砌筑墙体时,灰缝不饱满、砖块之间的粘结不牢固;混凝土浇筑时,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到位,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在墙体抹灰时,没有分层抹灰或者抹灰层太厚,都会使墙体容易出现裂缝。
4、材料质量问题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也是墙体裂缝产生的原因之一。
例如,砖块的强度不足、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合理、防水材料质量差等。
这些质量问题会使墙体的强度和耐久性降低,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
5、温度变化由于高层住宅墙体的表面积较大,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也更为明显。
在夏季,墙体表面温度较高,而内部温度相对较低,产生温度梯度,导致墙体膨胀不均;在冬季,情况则相反,墙体收缩不均。
这种反复的温度变化会使墙体产生温度裂缝。
6、地震等自然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会使建筑物产生剧烈的振动,导致墙体受力超过其承载能力,从而引发裂缝。
虽然地震等灾害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但在高层住宅的设计和施工中,必须考虑到抗震设防的要求,以减少灾害对墙体的破坏。
调研房屋裂缝报告

调研房屋裂缝报告调研房屋裂缝报告尊敬的领导:我代表调研组,对近期出现的房屋裂缝问题进行了调查,并整理了以下报告,供您参考。
一、调研目的及方法为了了解房屋裂缝问题的具体情况及其影响,我们采取了以下调研方法:1. 实地勘察:我们选择了某小区内的10栋非经济适用房,每栋房屋抽查一户,共实地勘察了10户,记录了房屋裂缝位置、形状、长度等信息。
2. 专家咨询:我们邀请了多位建筑工程专家,就房屋裂缝问题进行了咨询,了解了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3. 居民调查:我们对所选小区的部分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收集了他们对房屋裂缝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二、调研结果1. 房屋裂缝情况通过实地勘察,我们发现所有房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裂缝问题。
其中,占比最高的是墙体裂缝,共计18处,长度在1-10厘米不等。
此外,还有少量地面裂缝和楼板裂缝,但规模较小。
2. 多种原因引发房屋裂缝根据专家咨询,房屋裂缝有以下几种原因:(1)建筑材料问题:房屋结构中使用的部分建筑材料质量不过关,存在质量问题。
(2)地基沉降:部分房屋所在地地质条件较差,地基沉降引发了房屋裂缝。
(3)施工不规范:一些房屋在建造过程中存在施工不规范的问题,例如墙体浇筑不均匀等。
3. 居民态度与需求通过居民调查,我们了解到居民对房屋裂缝问题的态度和需求。
大部分居民都对房屋裂缝问题感到担忧,认为这可能会对房屋的结构稳定性产生潜在威胁。
同时,居民对政府有更多的期待,希望政府能够加大投入,解决房屋裂缝问题。
三、建议针对调研结果,我们向您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把关建筑材料质量。
2. 针对地基沉降问题,加强地质勘察和地基处理,确保房屋基础的稳固。
3. 加强施工监管,确保建筑过程符合规范,避免施工不规范问题。
4. 积极响应居民需求,为房屋裂缝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并加大投入力度。
以上为本次房屋裂缝问题的调研报告,希望对您的工作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我们愿意进一步协助解决房屋裂缝问题。
房屋裂缝鉴定报告

房屋裂缝鉴定报告一、鉴定目的本鉴定报告旨在确认被鉴定房屋的裂缝情况及其产生原因,为相关方提供客观、准确的结论和建议。
二、鉴定范围本次鉴定涉及位于xx区xx街道xx号的xx建筑内所有房间的墙体裂缝情况。
鉴定过程中,我们仔细观察了裂缝的位置、长度、宽度和走向等方面,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三、鉴定结果通过对房屋裂缝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裂缝位置该建筑内裂缝位置主要集中在南侧和西侧。
其中,南侧裂缝主要分布在一楼和二楼的客厅和次卧;西侧裂缝主要分布在三楼和四楼的卧室和阳台。
2. 裂缝长度和宽度裂缝长度和宽度在不同位置有所不同,南侧裂缝长度主要集中在30cm左右,宽度在2mm左右;西侧裂缝长度主要集中在50cm 左右,宽度在3mm左右。
3. 裂缝走向裂缝走向主要呈近竖直方向,但在部分位置呈斜向或水平方向。
4. 裂缝原因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房屋裂缝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建筑本身的结构问题和施工质量问题。
具体表现为:地下室不够稳固,地基不均匀,没有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导致上部结构承重不稳定;施工过程中未能确保水泥柱和墙体之间的粘结力度,导致墙体出现开裂现象。
四、鉴定建议针对上述原因,我们提出如下建议:1. 对地下室进行加固,确保地基稳定,防止房屋产生进一步移动。
2. 对裂缝位置进行重新修补,加强墙体之间的粘结力度,防止裂缝恶化。
3. 对整个建筑进行维护和加固,确保房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五、结论通过对房屋裂缝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该建筑内出现的裂缝问题,根本原因是建筑本身的结构问题和施工质量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鉴定建议,希望相关方能够尽快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房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鉴定人:日期:xxxx年xx月xx日。
裂缝出现的原因分析

1、裂缝的调查概况:通过对大量砖混结构的民用住宅、框架结构的办公楼等多种建筑的调查发现,多数建筑都存在着不同形式的裂缝,这些裂缝一旦出现便很难弥补,但许多裂缝是有规律可循的。
我对这些裂缝进行了总结,其调查结果如下:(1)不管是什么结构的建筑,几乎都存在抹灰开裂的现象,大部分是因为温度变化引起的,仅仅是轻重程度的不同而已。
(2)抹灰表面龟裂,裂缝多而无规律,裂缝较细但面积较大,严重的引起墙面空鼓,若要返工成本较大。
(3)在框架结构中,填充墙体与梁柱接触面间容易出现水平和垂直裂缝,这些裂缝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加以预防,裂缝一旦出现就很难补救。
(4)墙体使用新型材料尤其是大块板型材料,例如GRC墙板、钢丝网架聚苯乙烯夹心板(俗称得乐板、舒乐板等),不同板块之间经常出现规则的竖向裂缝。
(5)在门、窗洞口出现形状为“八”字形的裂缝,裂缝沿约45°方向开裂,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均有发生,而砖混结构多发生于顶层两端的房间,而且裂缝一般较宽,这种裂缝不仅仅是抹灰的开裂,而是砌体的开裂,出现后有时伴有渗漏现象,危害较大,一般是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是较为典型的温度裂缝,较难处理和避免。
2、裂缝对建筑的影响及社会影响分析2.1对建筑物的影响分析:通常情况下,这些裂缝不会危及到结构的安全,危害性较小,但对建筑物将产生下列影响:(1)贯穿墙体的裂缝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及抗震性能,尤其以砖混结构的建筑为甚。
(2)发生于外墙的裂缝,当开裂较为严重时,往往造成墙面的渗漏并且给内装饰带来污染和损伤,影响表观和使用。
(3)当裂缝尤其是温度裂缝到达一定程度时,会造成窗口变形,影响正常的使用。
(4)外抹灰开裂后,不仅影响外观和使用寿命,一旦外抹灰进水,冬季冻胀致使外抹灰层脱落,将影响到周围行人的安全。
2.2社会影响分析随着国家对工程质量的越来越重视和人们质量意识的提高,特别是住房体制的改革,住宅建设资金将由个人出资,因此人们对工程的质量问题的关心程度将会越来越高。
房屋安全鉴定中常见裂缝鉴别与分析

房屋安全鉴定中常见裂缝鉴别与分析近代科学研究和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裂缝问题是普遍存在,不可避免,也是适当允许的。
裂缝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原材料性能缺陷、施工质量低劣、环境条件的变化、使用不当、地基不均匀沉陷等等。
本文主要针对房屋安全鉴定工作中有关结构构件常见裂缝进行分析与探讨,为房屋安全鉴定结论提供可靠现场检测依据。
【标签】裂缝;房屋结构;结构性裂缝;非结构性裂缝引言在房屋安全鉴定中,现场调查、检测中裂缝是最普遍的现象之一,而建筑物的破坏往往始于裂缝。
因此,如何鉴别裂缝、分析裂缝、控制裂缝,是安全鉴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1 房屋结构类型房屋安全鉴定工作中常遇到的房屋结构主要类型:混凝土结构、砌体(混合)结构。
1.1 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是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以混凝土为主制成的结构的统称。
房屋安全鉴定中常遇到的为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承重,现浇混凝土梁、板或预应力混凝土多孔板(局部现浇混凝土板)楼(屋)盖的混凝土结构。
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着众多的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始缺陷的存在才使混凝土呈现出一些非均质的特性。
微裂缝通常是一种无害裂缝。
但是在混凝土受到荷载、温差等作用之后,微裂缝就会不断的扩展和连通,最终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也就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说的裂缝。
1.2 砌体(混合)结构房屋安全鉴定中常遇到的为砖墙或(砖墙及现浇混凝土柱、梁)承重,预应力混凝土多孔板(局部为混凝土现浇板)楼(屋)盖或采用混凝土(木)檩条的屋盖。
由于砌体结构主要由块体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主要承重构件,整体性较差,抗拉、抗剪强度较低,比较容易产生裂缝。
2 结构裂缝类别2.1 混凝土结构裂缝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很多,有应力裂缝、温度裂缝、干缩裂缝、沉降裂缝、施工裂缝、构造不合理等原因引起的裂缝;有外载作用引起的裂缝;有养护环境不当和化学作用引起的裂缝等等。
裂缝分析报告

裂缝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针对建筑物中出现的裂缝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裂缝的特征、原因和影响的分析,旨在提供客观准确的裂缝评估和解决方案。
2. 裂缝的特征和分类裂缝是建筑物中一种常见的结构问题,其特征和分类可以帮助我们对裂缝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评估。
2.1 裂缝的特征裂缝通常具有以下特征:•形态:裂缝可呈直线状、弧形状或网状等多种形态。
•宽度:裂缝的宽度可以是毫米级到厘米级不等。
•深度:裂缝的深度可以是表面级到深层次不等。
•长度:裂缝的长度可以是几厘米到数米不等。
2.2 裂缝的分类根据裂缝的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裂缝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抗拉裂缝:由于构件的受拉变形而引起的裂缝,常见于悬挑结构和混凝土梁。
•抗剪裂缝:由于构件的受剪变形而引起的裂缝,常见于梁-柱节点和板-柱节点。
•抗弯裂缝:由于构件的受弯变形而引起的裂缝,常见于梁和板。
•温度裂缝: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构件热胀冷缩而引起的裂缝,常见于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
•沉降裂缝:由于地基沉降不均匀所引起的裂缝,常见于建筑物地基部位。
3. 裂缝的成因分析裂缝的成因分析对于解决裂缝问题至关重要。
根据裂缝的特征,我们可以进行以下成因的分析:3.1 结构设计问题结构设计存在问题是导致裂缝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合理的结构设计可能导致构件受力不均匀,进而引发裂缝的生成。
3.2 施工质量问题施工质量问题也是裂缝产生的常见原因。
如混凝土浇筑不均匀、震动不足、养护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裂缝的形成。
3.3 建筑材料问题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性能。
低质量的建筑材料容易导致裂缝的发生,如低强度的混凝土、劣质的砌块等。
3.4 外力作用问题外力作用也是裂缝产生的因素之一。
包括地震、风力、温度变化、地基沉降等外力的作用,可能导致结构变形和裂缝的产生。
4. 裂缝的影响和评估裂缝对建筑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通过对裂缝的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对建筑物结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的影响程度。
房屋地面裂缝鉴定标准

房屋地面裂缝鉴定标准
房屋地面裂缝鉴定标准
房屋地面裂缝一旦出现,就可能给房屋带来严重的问题。
因此,及时鉴定地面裂缝的原因和程度,对于房屋的保护非常重要。
下面是房屋地面裂缝鉴定标准的详细解释。
一、分析地面裂缝的形状
房屋地面裂缝表现形态包括以下四种:
1. 直线形或线状
2. 斜线形或长条状
3. 放射状或星形
4. 环状或圈状
通过分析地面裂缝的形状,可以获得初步的判断地面裂缝产生的原因。
二、分析地面裂缝的位置
1. 在墙体角部出现的地面裂缝可能是结构移动的迹象
2. 在门槛处出现的地面裂缝可能是地基下陷的迹象
3. 在阳台边缘出现的地面裂缝可能是地基沉降的迹象
三、测量地面裂缝的宽度
1. 宽度小于1/16英寸的地面裂缝通常不会对房屋造成影响
2. 宽度大于1/16英寸的地面裂缝需要进一步评估
四、评估地面裂缝的深度
1. 通过研究地面裂缝的深度,可以确定地面裂缝的影响程度
2. 如果发现地面裂缝深度大于1/16英寸,应该进行进一步评估
五、分析房屋表面的变化
1. 如果发现地面裂缝周围的房屋表面有明显的变化,比如墙体开裂、窗户损坏等,那么应该进一步考虑进行房屋结构鉴定
2. 如果没有发现明显的房屋表面变化,那么可以进一步评估地面裂缝的轻重
以上就是房屋地面裂缝鉴定标准的详细解释。
虽然房屋地面裂缝的表现形态各异,但只要按照上述标准进行鉴定,必然可以做出准确的结论,并采取适当的维修措施。
《某小区房屋裂缝分析报告》

《某小区房屋裂缝分析报告》现场查勘情况:裂缝1、一层客厅天花板吊顶表面有斜纹与板面成45°夹角。
裂缝只是出现在吊顶上并没有延伸到墙体,不是贯穿裂缝,该裂缝上面是一个封闭式阳台无雨水浸泡,裂缝范围在红圈区域内,如下图所示。
裂缝2、三层楼梯间顶,天花板往下约35cm处有一道横向裂缝与天花板方向平行分布,裂缝长度约为80cm。
裂缝应在梁底与砖墙的相接处,裂缝范围在红圈区域内,如下图所示。
裂缝3、在三楼主卧内的天花板吊顶表面四角各有一条斜裂缝。
这些裂缝均从吊顶内阴角处延伸出来,其中有一条裂缝,呈直线分布而后呈不规则分布,裂缝处未见漏水。
裂缝处的吊顶颜色与原吊顶颜色不一致,呈现修复过的痕迹。
裂缝范围在红圈区域内,如下图所示。
房屋周边情况:房屋周边散水与整体相接处,没有出现房屋下沉迹象,嵌缝处的沥青保存完好。
房屋外墙未见裂缝,屋顶为非上人屋顶,整个室内不见有漏水的现象。
周边情况如下图所示。
裂缝原因分析:裂缝1、裂缝3这两个处裂缝都在天花板的吊顶上,并非主体结构的。
观察主体结构本身及周边情况,主体结构本身并没有出现开裂或者地基下沉等现象,故排除裂缝1和裂缝3是因为建筑主体结构的原因造成。
这两处裂缝的成因是由于吊顶木板材料易受天气变化原因产生热胀冷缩,在热胀冷缩所产生的拉力和压力周而复始的作用下,最终导致木板的连接处或者最薄弱处开裂。
裂缝2是在墙体与梁的结合处,为横向分布,成因可能是由于在墙体抹灰施工时没有处理好墙体与梁的结合处,使得抹灰层表面出现裂缝,该裂缝未贯穿墙体,也未见裂缝有继续发展趋势,周围墙体也未见其他裂缝。
处理方案:裂缝1和裂缝3属于装修是的工艺问题,请业主让原装修单位来负责修复。
处理方法:先剔除裂缝表面的腻子,再使用ab胶将裂缝粘接刮平,最后用腻子刮平。
裂缝2属于建筑本身的问题,由于已经竣工多年,请业主通知物业与客服动用维修基金进行修复。
处理方法:先沿裂缝两边(每边宽10-20厘米)用切割机割缝凿除开裂部分后,然后用水打湿墙面,并往墙面内填充铁丝网后,再用纯水泥打底后以分次抹灰的方式用水泥砂浆进行修补,最后再刮与原墙体一样颜色的腻子和涂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房屋裂缝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对房屋裂缝的调查,结合工作实践,从设计、施工两方面分析了墙体裂缝的开裂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可以借鉴的处理方案。
关键词:房屋裂缝处理方案
前言
房屋的裂缝问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就裂缝轻重程度而然,轻者影响其美观,重者影响其安全使用,甚至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尤其是用户反映十分强烈。
由于用户对房屋的结构情况不甚了解,房屋一旦出现裂缝,使用户产生不安全感或恐慌,有的裂缝造成屋面、墙面、地面渗漏、门窗变形、外墙抹面脱落等现象,给用户带来许多烦恼。
就裂缝的性质而然,可分为温度裂缝、沉降裂缝、施工质量因素裂缝、使用不当及维护不及时而产生的裂缝等。
无论由何种原因引起的裂缝,都应高度重视,认真分析,找准裂缝“病源”,消除隐患。
一、房屋裂缝调查情况
由基建处、设计院、质量监督站及建设单位联合协同调查了反映较为强烈的部分房屋裂缝情况。
在调查中主要发现以下几种现象:①.多数房屋的顶层裂缝最为突出,尤其是房屋顶层的两端最为严重,房屋中部及自上而下依次减轻;②.裂缝的形状多为“八”字斜裂缝,以窗台角尤为突出;③.门窗因变形使玻璃破碎,开启困难(某医院科技档案楼最为严重);④.屋面、墙面、地下室出现不同程度的阴洗或渗漏现象;⑤.外墙抹面裂缝,出现空鼓或脱落;⑥.房屋抗震加固后产生裂缝(某公司职工宿舍楼、某住宅小住宅楼等较为严重);⑦.使用不当及年久失修而产生裂缝(某中学实
验室、某高中教学楼等);⑧.用户反映强烈,尤其是住宅建筑,因出现裂缝,使用户产生严重的不安全感,以及因裂缝而产生渗漏,给住户带来烦恼,使住户对建设单位意见纷纷,甚至发生不愉快的纠纷。
二、裂缝原因分析
造成房屋开裂的因素很多,诸如施工质量、施工季节、材料性能、使用条件以及气温变化、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
归纳起来房屋裂缝的产生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①.温度产生的裂缝;②.沉降引起的裂缝;③.施工质量引起的裂缝。
下面就上述裂缝的产生分别加以阐述。
1.温度产生的裂缝:在调查中发现有90%的房屋顶层墙体、屋面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缝均属于温度产生的裂缝。
该地区夏季室外流通温度可高达39oC,夏季屋顶表面受太阳的直射作用,屋面表温度可在65oC左右,而冬季室外流通最低温度一般为-17oC以下,由此可见冬夏温差可达70oC∽80oC。
房屋建筑一般由混凝土和砖砌体组成,而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仅为混凝土的一半。
由于房屋结构之间的相互约束,加之温度的变化及两种不同材料的线膨胀系数的差异,使屋面与墙体产生温度内应力。
因材料的线膨胀系数是不变,温差越大,产生的内应力也就越大,当建筑物某部位产生的内应力超过砖砌体所承受的抗拉、抗剪极限强度时,则该墙砌体必裂无疑—即出现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虽然不直接影响结构的安全使用,但若不及时加以处理和维修将对正常使用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甚至使裂缝转化为不安全因素。
如在调查中发现,由于温度裂缝而使屋面、墙面严重渗漏,给用户造成许多烦恼,有的墙体因裂缝进水,导致墙体抹面脱落,危及周围行人的安全等等。
2.沉降引起的裂缝:由沉降引起的裂缝,仅占被调查房屋的1%左右,主要是由于地基不均匀下沉引起的。
调查中发现沉降裂缝主要有以下特征:①.裂缝大多呈正反“八”字型,尤以底层窗子角部最为突出;②.部分纵墙或横墙出现水平裂缝。
被调查的房屋,均处于该地区,地貌属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土层分布多为粉土、淤泥质粘土、粉质粘土,属于软弱地基,地基土的压缩系数a1-2均大于,属于中高压缩性土,许多地段还可能存在厚度不均的软弱下卧层,且大多建设单位在工程地质资料不详或没有进行钎探的情况下进行房屋建设,因此使房屋沉降的原因分析较困难。
但房屋沉降的原因也不外乎下列几中情况:①.该房屋地基基础下存在软弱下卧层;②.实际使用荷载大于设计荷载;③.施工质量因素;④.房屋基础的设计与工程地质资料不符。
3.施工质量引起的裂缝:工程施工阶段是使业主及工程设计意图最终实现并形成工程实体的阶段,也是最终形成产品质量和工程项目使用价值的最重要阶段。
在调查中,普遍认为施工质量对裂缝的影响十分明显,尤其是住户,把所有的裂缝原因全归罪于施工质量,虽然这种言论具有片面性和不确切性,但这也反映了用户对施工质量的信任程度和对质量的要求。
因此,施工质量不容忽视。
由施工质量引起的裂缝是多种多样的。
可以说任何房屋的裂缝都有可能与施工质量有关。
如温度裂缝,由于屋面保温厚度、保温材料或墙体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等等都可能导致裂缝的发生或扩大;砌体的砂浆饱满度不满足要求,也能造成墙体裂缝或门窗变形。
因为,当每皮砖砌筑的砂浆不饱满时,建成使用后,随着荷载不断增加使砌体压缩变形,当砌体压缩不均匀时,墙体就会产生裂缝,若砌体压缩均匀时,可导致门窗变形使玻璃破碎。
施工质量问题也可能引起沉降裂缝,因为,当
基槽开挖后,地基土扰动而形成橡皮土或基础的施工不满足设计要求等都可能引起地基基础的不均匀沉降。
在调查中还发现,很多房屋的外墙、地面产生不规则的裂缝,用锒头敲打和凿开后,发现墙体、地面并没有裂缝。
这种裂缝纯属施工质量形成空鼓现象而导致裂缝。
综上所述,施工质量对房屋的使用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三、裂缝的处理方法
造成房屋出现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管哪种原因造成的裂缝,都会对房屋产生不同程度的不利影响。
首先破坏了房屋的整体性,改变了结构构件原有工作状态,降低了房屋的抗震能力和承载能力,降低了房屋结构的可靠度和内久性;其次是影响房屋的正常使用。
因此,要针对裂缝出现的原因和开裂程度,对裂缝房屋进行必要的处理,具体措施如下:
1.加固法。
这种方法旨在提高房屋的整体性和结构构件的承载能力。
如锚杆拉结法、钢筋网片水泥砂浆抹面法、压力自动灌浆法或地基加固法。
2.卸载法。
对房屋层数较多、地基变形较重、使用荷载较大且不易进行加固的情况,可采用降低使用荷载、拆除不必要的附属重物,甚至减少房屋层数。
3.结合维修进行功能改造法。
对房屋开裂较重的顶层或端部转折处,在无加固价值的情况下,可将该处拆除重建,或改变原有房屋的使用功能。
以上处理措施根据具体情况可单独采用,也可综合采用,但总的原则是行之有效、措施得力、施工方便、经济美观。
四、结束语
普遍存在的房屋裂缝问题,已引起有关单位及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但在调查中也发现,有些单位的施工、竣工资料不齐全,对产生裂缝原因的分
析以及对裂缝房屋的处理带来困难。
总之,裂缝产生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要想准确地判断裂缝产生的原因,还需要做大量而细致的调查取证工作;所采取的技术措施,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