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孔子拜师读后感5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孔子拜师读后感5篇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孔子拜师读后感5篇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孔子拜师读后感一: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位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着位风尘扑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孔子拜师读后感二:今天我读了《中华上下五千年中》的《孔子拜师》这文章,我深受启发。

故事的内容是:孔子已经60多岁了还要拜师学习音乐。

别人学一首曲只要一到三天就学完,可是孔子学一首曲子要五天到七天,他为什么要学这么多天呢?最因为孔子要从音乐中弹出这首曲子作者当时的心情,还弹出老师教这首音乐时心情,孔子的老师见了真内疚。

孔子这种精神让我吾出了一种道理:“学习要认真”这个道理记得有一次,老师布置的作业我有一个问题不会。

我记得有一个本子有参考答案,我便把答案抄了下来,第2天。

我发现我得是的是优老师还表扬了我,我忽然再打开作业,发现等级右边有个黑点我又在想是不是向我你真懂了吗?后来我又想起了孔子拜师的文章,我就一直觉的很惭愧。

自从我读了《孔子拜师》后,我就觉得我们小学生不能一遇到不会的问题,就靠参考答案完成。

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教案(8篇)

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教案(8篇)

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教案(8篇)孔子拜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等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

教学重点:1: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拜师的经过;2:体会孔子的谦虚好学。

教学难点:1:体会孔子勤奋好学的品行;2:在读懂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

提出问题课前活动:背诵孔子的名言,p69页1引入课题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同学们,都是我的老师,今天就让我们大家共同完成今天的学习任务。

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孔子拜师》,齐读课题,(出示卡片区别子的读音)你是否记得孔子怎样拜师的吗?课文的顺序(ppt)你了解孔子和老子吗?孔子(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春秋末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春秋末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生汇报师:听了同学的介绍老师知道了孔子和老子是很有学问的人,老子是孔子的先生,也就是孔子的老师,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是一个非常有学问的人,为什么他还要去拜老子为师呢?请快速浏览课文看谁最快找到人们评价孔子和老子的句子?二。

解决问题1.生汇报: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ppt)点名读,齐读a.齐读句子,理解敬重,你能给它换个词吗?b.换词:尊敬,敬仰(齐读)2.细读课文,品读句子师:为什么人们敬重他们的品行,你能否从孔子拜师这件事来说说你的体会。

生汇报:师:你能从文中找到能说明孔子品行高的词或句子?首先请同学快速默读(提醒:不出声),并用直线画出来,然后四人小组人进行交流,最后推选代表发言,其他人做补充。

a.小组合作学习,讨论。

b.指导点评,及时评价(根据学生的汇报随机调整,顺学而导)重点词句:ppt1.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孔子拜师》课文资料_一目斋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孔子拜师》课文资料_一目斋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7课《孔子拜师》课文资料【导语】学语文而使人能明智的生活。

文学是人学,间接经验多了,精神境界得以提升,自家的人生就少走弯路,以攻则下,以守则固。

人生是自我感觉的过程,这个自我的感觉,得有充实的内生活才成,学语文,能使我们的生活充实。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课文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在洛阳城外,孔子看见一驾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位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学问。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见着位风尘扑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

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篇二】教案学习目标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

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A案课前准备①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②自制生字词卡片。

③学生自读课文,记下疑问。

第一课时情境导入①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七课孔子拜师PPT课件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十七课孔子拜师PPT课件

你读准了吗?
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 纳闷 孔丘
1.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 2.孔子为什么要拜师? 3.孔子又是怎样拜师的呢?
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人们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我们快到课文里找一找吧!
谈孔子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孔子受到后人广泛的尊敬。人们修建孔庙纪念他。每到孔子的诞辰,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都要举办孔子文化节,进行隆重的祭孔活动。 孔子的学说在世界上有很大的影响。有的国家和地区把孔子的生日作为教师节。

项橐(tuó)是燕国的一个七岁小孩子.有一天,他见到孔子时问:“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听后说:“你问得真奇怪,什么水都有鱼;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也不能开花。”项橐一听格格直笑,晃着脑袋说:“不对。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孔子叹道:“后生可畏啊,老夫愿拜你为师。”
孔子拜师
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姓名
孔子
由于孔子的卓越贡献,被中国人尊称为“万世师表”。
孔子名言
温故而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01
老子
添加标题
02
他是道教的创始人,后世道教将他尊奉为“师祖”。
添加标题

闻 尘 仆 纳 闷 丘 迎 等 止 境 授 品 我会找
孔子拜师
我会读
PART ONE
比一比
添加标题
01
添加标题
02
添加标题
03

小学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孔子拜师》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孔⼦拜师》这篇课⽂讲述了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拜⽼⼦为师的故事。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三年级语⽂《孔⼦拜师》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语⽂《孔⼦拜师》原⽂ 孔⼦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师了。

他总觉得⾃⼰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去洛阳拜⼤思想家⽼⼦为师。

曲⾩和洛阳相距上千⾥,孔⼦风餐露宿,⽇夜兼程,⼏个⽉后,终于⾛到了洛阳。

在洛阳城外,孔⼦看见⼀驾马车,车旁站着⼀位七⼗多岁的⽼⼈,穿着长袍,头发胡⼦全⽩了,看上去很有学问。

孔⼦想:这位⽼⼈⼤概就是我要拜访的⽼师吧!于是上前⾏礼,问道:“⽼⼈家,您就是⽼聃先⽣吧?”“你是——”⽼⼈见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眼就认出了⾃⼰,有些纳闷。

孔⼦连忙说:“学⽣孔丘,特地来拜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

”⽼⼦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迎候。

研究学问你不⽐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听了再次⾏礼,说:“多谢⽼师等候。

学习是没有⽌境的。

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定会⼤有长进的。

” 从此,孔⼦每天不离⽼师左右,随时请教。

⽼⼦也把⾃⼰的学问毫⽆保留地传授给他。

⼈们佩服孔⼦和⽼⼦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

 【篇⼆】⼩学三年级语⽂《孔⼦拜师》教案 教学⽬标 1、会认7个⽣字,会写12个⽣字。

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风尘仆仆、纳闷、迎候、等候、⽌境、长进、请教、保留、传授、敬重、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

3、了解孔⼦拜师的经过,激发对⼤思想家孔⼦和⽼⼦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中的好词佳句,能⽤查字典、联系⽣活或结合上下⽂等⽅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 了解孔⼦拜师求学的过程,感受孔⼦、⽼⼦的品⾏。

教学难点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为⼈真诚⽆私、尊敬师长。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孔⼦及⽼⼦的图⽚及资料; 学⽣准备:课前收集了解孔⼦和⽼⼦的资料。

小学三年级语文公开课《孔子拜师》说课稿评课稿

小学三年级语文公开课《孔子拜师》说课稿评课稿

小学三年级语文公开课《孔子拜师》说课稿评课稿
小学三年级语文公开课《孔子拜师》优秀说课稿材料
《孔子拜师》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孔子拜师》是六年制小学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为师的故事,体现了孔子谦虚好学孜孜以求的治学精神和老子诲人不倦、爱护晚辈的品行,课文还渗透了“学无止境”的精神。

2.教学目标(第二课时)(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积累课文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3.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

教学难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

二.说教法和学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标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统一,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力的语文课堂。

教学时巫老师采取引导法,以课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孔子会拜老子为师呢?”然后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从而实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三.说教学过程巫老师的这一节《孔子拜师》第二课时的课堂结构是:复习生字词。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七课《孔子拜师》优教课件(第一课时)(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十七课《孔子拜师》优教课件(第一课时)(人教版)
参考《孔子拜师》课文朗读
课后作业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生字学习
点击
尘 chén 灰尘 迎 yíng 欢迎 止 zhǐ 停止 品 pǐn 品读
பைடு நூலகம்
闷 mèn 苦闷 等 děng 等候 境 jìng 环境
词语学习
远近闻名 相距 学问 风尘仆仆 纳闷 迎候 等候 止境 长进 请教 保留 传授 敬重 品行
初读感知
跟着课文朗读再次朗读课文,并 试着分角色朗读课文,说说孔子为什 么要拜师?
人物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 阳,一说即老聃(dān)。我 国人民熟知的一位伟大的思想 家。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 有《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 》,也叫《老子》。《道德经 》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 先河。
生字学习
点击
兼 jiān 兼顾 纳 nà 纳闷 毫 háo 丝毫 佩 pèi 佩服
仆 pú 仆人 丘 qiū 山丘 授 shòu 传授 闻 wén 闻名
孔子拜师
(第一课时)
学习导航
初读感知 人物简介 生字学习 词语学习 课后作业
初读感知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读写“学问、风尘仆仆、纳闷 、敬重、品行”等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人物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 ,名丘,字仲尼。儒(rú)家 学派的创始人。鲁国陬(zōu )邑(yì)(今山东曲阜东南 )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 学生编成《论语》一书,流传 于世。孔子被中国人尊为“至 圣先师”“万世师表”。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17课孔子拜师

部编版(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17课孔子拜师

2019/9/9
5
2019/9/9
6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
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老师了。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 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 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 想家老子为师。
2019/9/9
7
曲阜和洛阳相
距上千里,孔子风
餐露宿,日夜兼程,
几个月后,终于走
到了洛阳。
2019/9/9
8
孔子想:这位老 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 的老师吧!于是上前 行礼,问道:“老人家, 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17
孔子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_远__近__闻_ 名
的老师了。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_渊__博_…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_风__餐__露__宿___,
_日__夜__兼__程__,几个ຫໍສະໝຸດ 后,__终__于__走到了洛阳……
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 _长__袍_____,头发胡子_全__白__了___,看上去 _很__有__学__问__。
2019/9/9
9
孔子连忙说:“学 生孔丘,特地来拜见 老师,请收下我这个 学生。”
2019/9/9
10
孔子听了再次行礼, 说:“多谢老师等候。学 习是没有止境的。您的学 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 会大有长进的。”
2019/9/9
11
从此,孔子每
天不离老师左右, 随时请教。
2019/9/9
12
2019/9/9
20
qiū
• 远近闻名 风尘仆仆 纳闷 孔(山)丘
• yíng
děng
zhǐ jìng shòu pǐn
• 迎候(接) 等候(待) 止境 传授 品行
2019/9/9
3
纳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预习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检查预习情况
(1)激趣学习生字词
孔老夫子要来收徒了,必须先闯关,读对读准了以前生字词的。会送你一条名言,能够大声读准备的。你可以拜师了。
黑板出示生字词。
(2)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教学难点: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具准备:
生词卡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集体研讨意见
个人修改意见
实施目标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上一个单元,我们知道了,奥秘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耐心观察,善动脑。那么本组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二、你能来说一说关于孔子的事迹吗?只要是你知道的,记载的,都可以来交流交流。
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品读体验
1、孔子自己是个有名的老师,他还要去找老师学知识。这是为什么呢?
2、你读到哪里特别受感动,说说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3、进入情境,交流想象
(1)曲阜与洛阳有多少路?
三年级科目语文课题孔子拜师
教学目标:1、了解本单元的学习目的,能够知道综合性学习的教材设计,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2、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学生交流:相距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让我们带着对孔子的敬佩之情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吧!
学生自由读书,画出有关的语句
学生读一读,演一演,评一评
学生读一读,背一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师的指导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步掌握预习的步骤
学生预习
在预习中总结方法
交流学习方法
总结学习方法
学生自学,既加深了印象,同时在介绍的过程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反复联系,加深印象扩大学生接受知识的面积
(2)孔子怎么去的?相机指导学生理解词语。
(3)那时可是春秋时期,条件没现在好,一路上会出现怎样的困难?
用自己的理解读一读这句话,孔子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师小结:孔子不畏坚难险阻,不畏路途遥远,他虔诚地拜师,更是为了自己获得更多的知识。所谓书山有路勤为径,他对知识如此地如饥似渴,怎么让人不尊敬,让他带我们一起寻找知识的宝库吧,读——师:我们刚才所学,看到了一个好学而尊师重教的孔子形象,那么老子给大家留下什么印象呢?
4、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写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5、学生演一演孔子与老子的拜师情景
四、巩固延伸。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生活中,我们也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补充孔子《论语》中的名言
品读文章加深体验
进入情境进行想想,更能进一步体会孔子拜师的艰辛不容易
在演一演中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进一步感受孔子的伟大
板书设计
17、孔子拜师
相距上千里风餐露宿日夜兼程
不畏坚难险阻,不畏路途遥远,他虔诚地拜师
教后反思
说一说关于他的事迹
学生齐读课题
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预习课文。
(1)学生认读生字
(2)交流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所学到的方法
(3)学生试着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读这一部分1、学生自己朗读课文讨论交流(知识不够渊博)
三、二、预习探究、合作交流
自边边读书体会,读的时候注意要读准字音。画出不懂的字词。准备好的同学,老师要开启宝库的大门了。
1、教师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2、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