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
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拆装

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拆装第一篇: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拆装曲柄连杆机构拆装步骤1、将发动机摇至垂直位置,按规定顺序分次交叉(由两边向中间最少三次)拆下十个气缸盖固定螺栓,将螺栓取出放好,小心拆下气缸盖并放置木块上,取下汽缸垫放好*按规定气缸盖螺栓、汽缸垫拆卸后应全部更换新的,这里不做要求,仍然继续使用。
2、将发动机摇至水平位置,转动曲轴,使一缸活塞处于下止点位置,分次拆下一缸连杆轴承螺栓,取下轴承盖,在连杆螺栓上安装保护套,防止刮伤气缸壁,然后取下活塞(注意不可用金属工具顶连杆轴瓦),将取下的活塞做好标记放置工作台,再转动曲轴按同样的方法拆下其余三个气缸的活塞,注意摆放顺序(活塞环不用取下)。
3、将发动机摇至倒立垂直位置,按规定顺序分次交叉(由两边向中间最少三次)拆下曲轴轴承盖、轴瓦、止推垫片放至工作台(注意曲轴轴承盖上的标记,安装时要按原来标记装回,轴瓦不能互换),取下曲轴,按要求摆放好。
*按规定曲轴轴承盖螺栓拆卸后应全部更换新的,这里不做要求,仍然继续使用。
4、需清洗部位:气缸盖上下平面、曲轴轴瓦、连杆轴瓦、活塞、曲轴、气缸、气缸体平面。
5、安装前需润滑部位:曲轴轴瓦、曲轴各轴颈、连杆轴瓦、气缸壁、活塞6、将发动机摇至倒立垂直位置,放上曲轴,将装好轴瓦的轴承盖放置原来位置,止推垫片按规定方向放好,按规定顺序分次交叉(由中间向两边最少三次)装上曲轴轴承盖,最后扭力为65N/m+1/4圈。
在拧紧螺栓过程中,每拧紧一对螺栓,应检查一次曲轴转动是否顺畅。
8、将发动机摇至水平位置,转动曲轴,使一缸连杆轴颈处于上止点位置,在连杆螺栓上安装保护套,将活塞环开口错开120°,将一缸活塞装入一缸(注意活塞头部剪头标记朝前,连杆轴承方向需和连杆方向一致,各缸活塞、连杆轴承、轴瓦应装回原来位置,不能互换),连杆螺栓扭力30N/m+1/4圈。
再转动曲轴按同样的方法拆安装其余三个气缸的活塞。
在安装活塞过程中,每拧紧一对连杆轴承螺栓,应检查一次曲轴转动是否顺畅。
汽车机械系统结构与拆装-第02章曲柄连杆机构拆装

曲柄连杆机构拆装
气缸盖拆装
油底壳拆装
活塞连杆组件拆 装
曲轴飞轮组件拆 装
02 曲柄连杆机构拆装
项目导学
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各个机构、各个系统和一些其他零部件的安装基础,有些还是其他机构和系统的组成部分。 由机体组件、活塞连杆组件和曲轴飞轮组件三部分组成,如图 :
●机体组件是固定机件,由气缸盖、气缸垫、气缸体及油底壳等组成; ●活塞连杆组件是往复运动机件,由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等部件组成; ●曲轴飞轮组件是旋转运动机件,由曲轴、飞轮以及安装在曲轴上的零部件组成。
02 曲柄连杆机构拆装
3.活塞环 2)活塞环类型
(1)气环
气环用于保证活塞与气缸壁间的密封,防 止气缸中的高温、高压燃气大量漏入曲轴箱, 同时还将活塞顶 部的大部分热量传给气缸壁, 起到导热作用,如图:
(2)油环
油环在活塞下行时,刮除气缸壁上多余的 机油;在活塞上行时,将机油均匀涂布在气缸 壁上。这样既可以防止机油窜入气缸燃烧,又 可以减小活塞、活塞环与气缸壁的磨损与摩擦 阻力,如图
02 曲柄连杆机构拆装
1.拆卸油底壳
任务实施
(1)用 E10套筒、接杆、棘轮扳手,按 下图所示方式拆下油底壳② 15个油底壳螺栓 ①。
(2)将刮刀的刃片插入曲轴箱和油底壳 之间,切断密封胶并拆下油底壳。
02 曲柄连杆机构拆装
2.安装油底壳
(1)使用铲刀,清除油底壳接触面上 所有旧的填料。清除后用抹布将接触面擦拭 干净。
02 曲柄连杆机构拆装
一、知识准备 1.油底壳
1.油底壳结构 油底壳一般为薄钢板冲压而成,有的发动机为了加 强散热效果采用铝合金铸造。它的形状取决于发动机的 总体布置和所需机油的容量。 油底壳中后部一般做得较深,以便发动机纵向倾斜 时机油泵仍能吸到机油。底部装有磁性的放油螺塞。放 油螺塞的密封垫为一次性使用,拆过后即要予以更换, 如图:
实验一 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

实 验 六 曲 轴的 动平 衡(选做)
一、实验目的
了解曲轴动平衡的试验方法和技术要求。
二、实验内容
检验曲轴的动平衡。
三、实验设备及原理
转动的零件或组合件的不平衡状态有两种,即静不平衡与动不平衡。静不平衡是由于零件
的质量中心(重心)不在旋转轴 线上而 产生 的。如果 旋转 物体 的重 量为 W,质 量中 心与 旋转 轴
动平衡机的工作原理如图 S - 3 所示,曲轴安装
在能发生横向摆振的摆架 3 上,当曲轴由电动机拖
动旋转时, 若 在 校正 平 面 上 存 在不 平 衡 质 量,必 然
会引起振摆,其振幅值由传感线圈 1 在永久磁铁 2
图 S - 3 曲轴动平衡机原理简图
内摆动所产 生的 感 应电 流 转 变 为电 信 号 输 入 电测 系
· 287 ·
图 S - 2 曲轴动平衡机
1—电 测箱; 2—主 轴; 3— 动力 箱; 4— 摇摆 架
器、制动机构、光电信号发生器和电机等。摇摆架支承工件,为弹性支撑结构,其位置可按被
试曲轴的尺寸进行调节。
传感器的结构为电磁惯性式,其作用是为本机提供原始测量数据,它将曲轴的不平衡量转
换成电信号。
实验十 气缸压缩压力检测
一、实验目的 掌握气缸压缩压力的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二、实验内容 气缸压缩压力的检测。 三、实验设备及工、量具 气缸压力表、火花塞扳手、常用手用工具、检测用装车发动机。 四、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 参考第三章第三节的有关内容。 五、实验结果分析 写出气缸压缩压力检测的实验报告。报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气 缸 压 缩 压 力 的 检 测 方 法 ; (2)填写气缸压缩压力检测记录表 (表中应包括:气缸压缩压力的标准值、各缸两次实测值、 气 缸 压 力 平 均 值 、各 缸 与 平 均 值 的 压 力 差 及 其 占 压 力 平 均 值 的 百 分 比 等 栏 目 ); · 290 ·
曲柄连杆机构拆装

2)测量操作
提
问
答 疑
Question and answer
Question and answer
机油回油孔、润滑油 有供安装曲轴用的上曲轴箱,汽
主油道、曲轴支撑座 缸体是组装发动机各机构和系统
等组成。
的基础件,并由它来保持发动机
各运动件相互之间的准确位置关
系。 汽缸体承受着较大的机械负
荷和热负荷,它的变形会破坏各
运动件间的准确位置关系,导致
发动机的技术状况变坏。
汽缸垫功用气缸垫
功用.swf
安装曲轴飞轮组
安装曲轴轴承
安装曲轴上止 推垫圈
安装曲轴
安装飞轮分总 成
拓展学习
认识游标卡尺:游标卡尺又称四用游标卡尺,简称卡尺,
是由刻度尺和卡尺制造而成的精密测量仪器,能够正确且简 单地从事长度、外径、内径及深度的测量,游标卡尺根据最 小刻度的不同分为0.05mm和0.02mm两种。
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
活塞连杆组拆装
活塞环类型
活塞结构
活塞的结构包括活塞顶、活塞头、活塞环槽、活塞销座孔、 卡簧槽、活塞裙、回油孔、恒范钢片等。
活塞销与连杆的连接方式
活塞销与连杆的连接方式有两种:全浮式和半浮式。
连杆结构
连杆由连杆螺栓、连杆下轴承、连杆轴承盖、连杆上轴承、 连杆杆身和连杆小头组成。
拆卸活塞连杆组
汽缸垫的作用主要是 密封汽缸盖和汽缸体 的结合面,防止气体、 冷却液和润滑油泄漏。
拆卸汽缸盖
拆卸汽缸盖分总成 拆卸汽缸盖衬垫
注意事项: 螺栓拆卸顺序不正确可 导致汽缸盖翘曲或开裂。 按照维修手册规定位置 进行撬动。
安装汽缸盖
安装汽缸盖衬垫
曲柄连杆机构拆装步骤

曲柄连杆机构拆装步骤
一、前言
曲柄连杆机构是内燃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复杂,需要进行定期
维护和检修。
本文将详细介绍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步骤。
二、准备工作
1. 工具准备:扳手、梅花扳手、卡尺、量具等;
2. 拆卸前应先清洁曲轴箱内部,以避免灰尘等杂物进入曲柄连杆机构;
3. 确保拆卸时车辆处于平稳状态,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三、曲柄拆卸
1. 先将发动机从车辆中取出,并放置在工作台上;
2. 用梅花扳手卸下发动机正时链条或齿轮;
3. 用扳手拧下曲轴前端盖螺丝,并取下前端盖;
4. 用卡尺或量具测量曲轴主轴颈直径和圆度,如不符合规定尺寸应更
换新的曲轴。
四、连杆拆卸
1. 将连杆盖板螺丝依次拧下,并取下连杆盖板;
2. 用扳手拆下连杆螺栓,取下连杆和活塞组件;
3. 用卡尺或量具测量连杆轴颈直径和圆度,如不符合规定尺寸应更换新的连杆。
五、曲柄及连杆安装
1. 将新的曲轴放入曲轴箱中,并安装前端盖;
2. 安装曲轴前端盖螺丝,并用扳手拧紧;
3. 将新的连杆放入曲轴箱中,并用扳手拧上螺栓;
4. 用扭矩扳手按照规定扭矩拧紧螺栓;
5. 安装活塞组件,将连杆盖板安装在曲轴箱上,并依次拧紧螺丝。
六、总结
以上是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步骤,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拆卸前应先清洁曲轴箱内部,以避免灰尘等杂物进入曲柄连杆机构。
在安装时要按照规定操作步骤进行操作,以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
曲柄连杆机构拆装

径向间隙为0. 01~0. 04 mm ,磨损极限值0. 15 mm。 ⑥将曲轴前端正时齿轮、挡油片等装上。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三、实训内容及步骤
(6)活塞连杆组的安装 ①将活塞销和连杆小头孔内(已装好铜套)涂上一层薄机油,然后将活塞放
,可用木锤在缸盖四周轻轻敲击,使其松动,不允许用起子撬缸盖)。拆 下缸盖后,注意观察:燃烧室的结构、火花塞及气门位置、缸盖上水道、 油道等。 ④放倒发动机,拆下油底壳(拆卸前如油底壳中贮有机油,应拧开放油螺 塞放尽机油后再拆油底壳)。拆下油底壳后,注意观察:机油泵的安装位 置、曲轴的支承形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④检测曲轴轴向间隙,如图2-1所示,并把检测结果填入表2-1中。 ⑤曲轴径向间隙的检查方法与连杆径向间隙的检查方法基本相同。曲轴的
径向间隙为0. 01~0. 04 mm ,磨损极限值0. 15 mm。 ⑥将曲轴前端正时齿轮、挡油片等装上。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三、实训内容及步骤
(6)活塞连杆组的安装 ①将活塞销和连杆小头孔内(已装好铜套)涂上一层薄机油,然后将活塞放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三、实训内容及步骤
3.拆装方法及步骤 (1)气缸体曲轴箱组的拆卸 ①首先从发动机上拆去燃料供给系、点火系、冷却系等系统有关部件,以
便于气缸体曲轴箱组的拆卸。 ②拆卸气缸盖罩,拆除摇臂机构及凸轮轴,以便于拆卸气缸盖。 ③拆卸气缸盖及衬垫(拆气缸盖螺栓和螺母应从两端向中间交叉均匀拆卸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三、实训内容及步骤
2.结构 曲柄连杆机构作用是将燃气作用在活塞顶上的力推动活塞下移,活塞通过
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流程

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流程英文回答:The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process of a crank-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involves several steps. Let me walk you through the process.First, you need to remove any external components that may be attached to the crank-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This could include things like bolts, covers, or protective plates. It's important to carefully keep track of these components and their positions for reassembly later.Next, you will need to separate the crankshaft from the connecting rod. This can be done by removing the bolts or pins that hold them together. Once they are separated, you can inspect them for any damage or wear.After that, you can proceed to remove the connecting rod from the piston. This is usually done by removing thebolts or pins that secure them. Be cautious when handling the connecting rod to avoid any damage.Once the connecting rod is detached from the piston, you can inspect both components for any signs of wear or damage. It's important to check the bearings and bushings for any excessive play or wear, as they may need to be replaced.Now that you have disassembled the crank-connecting rod mechanism, you can begin the reassembly process. Start by carefully aligning the connecting rod with the piston and securing them together with bolts or pins.Next, you will need to attach the crankshaft to the connecting rod. Make sure to align the journals properly and tighten the bolts or pins according to the manufacturer's specifications. It's important to ensure a proper fit to prevent any issues with the mechanism's operation.Finally, you can reattach any external components thatwere removed earlier. Double-check that everything is properly secured and tightened.中文回答: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流程涉及几个步骤。
汽车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认知与拆装的教学实施

1 教学整体设计1.1 对接典型工作任务,选择教学内容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的主要运动机构,也是导致发动机故障的主要部件,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是汽车维修岗位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务。
基于发动机维修工作过程,设置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的部件认知、拆卸、安装等6个任务,共计16个学时。
1.2 对接职业岗位标准,设置三维目标(1)基于职业岗位标准,设置三维目标。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依据汽车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和汽车领域1+X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将爱岗敬业、安全规范、精益求精等工匠精神融入教学,细化人才培养规格,层层分解课程目标,制定曲柄连杆机构认知与拆装的三维教学目标(表1)。
(2)基于岗位能力需求,确定重点难点。
根据企业岗位调研,掌握曲柄连杆机构各部件的构造与功用是分析发动机故障的理论基础,各部件的规范拆装是完成发动机故障维修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汽车维修岗位必备的技能。
基于此,确定本项目的教学重点为:拆装工具的选择与使用;拆装工作流程及工艺标准。
教学难点为: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原理;活塞环的选配;曲轴主轴承盖装配顺序的确定。
1.3 对接学情分析报告,制定教学策略本课程授课对象为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高一年级学生,学生前期已学习了汽车文化和本课程模块一的内容,对发动机外围零部件和发动机相关名词术语有一定的认知。
通过问卷星对学生学习特点分析发现,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讨论、能够围绕设定的问题积极思考、有强烈的表现欲、信息工具使用熟练、动手能力较强,但做事粗心、自控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较差、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对理论知识学习缺乏兴趣、实习实训操作规范意识不强。
(1)基于真实工作案例,构建教学情境。
以汽车发动机的故障案例为切入点,以案例引入项目、教汽车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认知与拆装的教学实施四川省剑阁职业高级中学校 王德明,侯继松,王治建表1 曲柄连杆机构认知与拆装的三维教学目标12师引导思路、学生主动参与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桑塔纳发动机活塞的分组与气缸直径对比
分组 基本尺寸 一 二 三 活塞尺寸 (㎜) 80.89 81.32 81.48 81.98 缸套尺寸 (㎜) 81.01 81.26 81.51 82.01 配合间隙 (㎜) 0.03
三、活塞环的选配
连杆弯曲造成大小头轴承孔中心线不平行,连杆 衬套加工不合要求,偏斜未进行校正,活塞销孔铰 削不正,活塞销中心线与活塞中心线不垂直等。
2、发动机拉缸
现象:拉缸是指气缸壁表面出现微观金属粘附、 剥落、撕裂等现象。 与连杆组有关的原因: 活塞的密封性能过低,可燃气窜入活塞裙部燃 烧,破坏油膜,出现干摩擦。 活塞端隙过小,高温下使活塞环侧隙消除卡死 在环槽内,大量燃气从环表面窜下冲刷缸壁膜导 致拉缸。 活塞环折断,活塞销的卡环脱落,致使气缸拉 伤。
90℃ ~180℃ ,安装油环的下滑片也要交错排列, 两道片的交错180℃三道片的交错120℃
例如:三道环发动机每道间隔120℃;两道环发 动机每道间隔180℃
七、连杆组常见故障分析与讨论 1、活塞的偏缸
现象:活塞上下运动时活塞与连杆两中心线形成 夹角,使活塞靠气缸壁的左侧或右侧。
危害:早期磨损、功率下降、油耗增加、严重时 拉缸。 与连杆组有关的原因:
2、连杆的校正
连杆的扭曲校正
连杆的弯曲校正
弯扭校正是先校扭后校弯
校正时应先判明连杆弯扭曲方向和数值
弯扭校正数值应计算好回位量
校正变形量较大的连杆需进行时效处理
3、连杆的衬套修复:
更换新活塞时,活塞消失必须更换连杆衬套。
衬套外经与小端成孔有过盈量0.10~0.20;
衬套压如连杆小头后,进行铰削;
活塞环背隙的测量
四、活塞销的选配及销座孔的修配
1、活塞销的选配 依据:发动机大修时一般更换活塞销,选配 标准尺寸的活塞销。 选配原则:选用同一厂牌同一修理尺寸成组 活塞销。 活塞销设有四级修理尺寸,根据活塞销座和 连杆衬套的磨损确定。
2、活塞销座孔修配
铰削、镗削完成 要求:常温下销座间隙0.0025 ~0.0075 连杆衬套间隙0.005 ~0.01 接触面70%以上 柴油机销座的过盈量为0.02 ~0.05 衬套的间隙0.03~0.05 铰削工艺是手工完成 工艺步骤 : 选择铰刀 调整铰刀 铰削要求 试配
两次大修之间一般需更换活塞环一次,活塞环可 视为易损件。
选配依据:气缸的修理尺寸。
选配要求: 同一台发动机应选用与气缸和活塞修理尺寸等 级相同的活塞环; 气缸磨损不大时应选与气缸同一级别的活塞环;
严禁选择加大一级的活塞环锉端隙使用;
进口发动机更换活塞环按原厂规定执行。
活塞环质量要求:
气缸活塞的修理尺寸一直;弹力密封性好;漏光 度、端隙、侧隙、背隙符合要求。
油环
0.25~0.50
第一道 气环 0.03~0.07
第二道 气环 0.02~0.06
油环
0.02~0.06
背隙:背隙是为了建立背压,储存积炭,防止活塞 受热膨胀过大挤断活塞环。
一般判断背隙是否合适将环装入环槽内,环应 低于环岸并在槽中滑动自如无松旷感。 活塞环间隙的测量方法:
活塞环端隙的测量
活塞环侧隙的测量
现代新型发动机采用活塞销与销座连杆衬套分组选 配法完成。 工艺保障: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和精度的提高。 使用的实用性:相邻两组直径仅为0.0025,用 涂色标记完成,满足很高的配合精度。
五、连杆检测与校正 1、连杆的检验 测量工具:
带v型槽的“三点规”
100 100 三点规 100
连杆校验仪 连杆校验仪
连杆衬套的铰削
铰削的配试: 每铰削一次都要用相配的活塞销试配 当用手掌将活塞销推入衬套1/3—1/2时,停 铰,用木锤打入衬套,压出后视压痕修刮 连杆损伤的检修: 裂纹检验:磁力探伤、浸油探伤;
六、活塞连杆组的组装
装合要求:
活塞销与活塞组装要加热80℃ ~100℃左右
活塞与连杆组装时注意缸序和安装方向不得错乱; 注意装配标记; 活塞环安装时应使用专用工具安装防止折断; 活塞环上有装配标记并分安装顺序; 活塞的第一到环应布置在右侧,其他环依次间隔
测量原理: 三点与校正仪检验平板接触不变形;
上侧点接触下侧点不接触或下侧点接触上侧点 不接触,连杆在100长度上的弯曲度;
一个下侧点接触,另一个下侧点不接触,间隙 为上侧点与平板间隙的两倍,则为连杆在100长度 上的扭曲度;
一个下侧点与平板接触,另一个下侧点不等于 上侧点的两倍时,则为连杆双重弯曲,即弯扭曲 均存在;
检验要求:
1、漏光度
A
A<25°
A+B<45° 漏光间隙<0.03㎜
B
2、活塞环的弹力要求 活塞环弹力过大——发动机的磨损增加。 活塞环弹力过小——发动机燃料润料消耗增加, 动力性、经济性下降。
活塞弹力检验标准:
第一道:气环 8.5N—12.8N
第二道:气环 7.5N—11.3N
油环35N—52.5N
一、复习连杆组的结构内容
二、活塞的选配 当气缸的磨损超过规定值或活塞发生异常损坏时必须 进行修复,对活塞要进行选配。塞的选配
选配依据:根据气缸的修理尺寸
同一修理尺寸 活塞 同一分组尺寸 活塞必须成套选配
尺寸差为0.01㎜~0.05㎜
质量差为4g~8g
活塞与气缸的配合均采用选配法
修理尺寸级别:+0.25、+0.50、+0.75、+1.00四
3、发动机窜气
危害:功率损失大,燃料消耗高,润滑油污染 严重,机件过热。 与连杆组有关的原因:
活塞环对口折断及磨蚀工作失效,气缸密封不 严窜气 活塞环端隙、侧隙、背隙过大。
连杆组活塞的选配原则 连杆的检验方法 装配工艺 思考题
3、活塞环的三隙检查
端隙:活塞环端隙是为了防止活塞环受热膨胀 卡死在缸内。 侧隙:活塞环侧隙主要是保证机件的可靠工作, 过大泵油作用加剧;过小活塞环易卡死在环槽内, 环的弹力极度减弱,易则断。
捷达活塞环各部间隙
活塞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开口间隙(㎜)
活塞环侧隙(㎜)
第一道 气环 0.30~0.45
第二道 气环 0.2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