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茂集团演绎“体验经济”实战案例(doc 9)
《2024年世茂创意团购活动方案策划》范文

《世茂创意团购活动方案策划》篇一一、活动背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团购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购物方式。
为了满足世茂社区居民的购物需求,同时促进社区内商户的互动与合作,特策划此次世茂创意团购活动。
该活动旨在通过创新的团购模式,提高社区居民的购物体验,加强社区内商户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世茂社区的繁荣发展。
二、活动目标1. 增强世茂社区内商户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 提高世茂社区居民的购物满意度和消费体验。
3. 推动世茂社区的经济发展,增强社区凝聚力。
三、活动内容1. 创意团购模式:通过线上平台,将世茂社区内各商户的优质商品进行整合,形成团购页面。
消费者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浏览、选择商品,并参与团购活动。
2. 商户参与:邀请世茂社区内各类商户参与活动,包括餐饮、家居、服装、休闲娱乐等行业的优质商家。
商户需提供具有吸引力的商品和优惠政策,以吸引消费者参与团购。
3. 优惠活动:为鼓励消费者参与团购,各商户需提供一定的优惠活动,如折扣、满减、赠品等。
同时,可设置特定商品或套餐为团购专享,以增加活动的吸引力。
4. 互动环节:设置线上互动环节,如抽奖、评论互动等,以提高消费者的参与度和活动趣味性。
5. 宣传推广:通过社交媒体、社区公告、线下宣传等方式,对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吸引更多世茂社区居民参与。
四、活动策划1. 时间安排:活动时间为两周,以便商户和消费者有充足的时间参与和准备。
2. 平台选择:选择稳定的线上平台作为活动的主要载体,方便消费者浏览和参与团购。
3. 团队组成:成立专门的活动策划团队,负责活动的整体策划、执行和宣传工作。
4. 预算制定:根据活动规模和需求,制定合理的预算,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五、活动执行1. 商户招募:向世茂社区内各类商户发出邀请,鼓励优质商家参与活动。
2. 商品整合:将参与活动的商品进行整合和分类,形成团购页面,方便消费者浏览和选择。
3. 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对活动进行宣传,吸引更多世茂社区居民参与。
体验式营销以及案例分析

体验式营销以及案例分析所谓体验“experiences”就是人们响应某些刺激“stimulus”(例如,是由企业营销活动为消费者在其购买前与购买后所提供的一些刺激)的个别事件“private events”。
体验通常是由于对事件的直接观察或是参与造成的,不论事件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
体验会涉及到顾客的感官、情感、情绪等感性因素,也会包括知识、智力、思考等理性因素,同时也可因身体的一些活动。
体验的基本事实会清楚的反射于语言中,例如描述体验的动词:喜欢、赞赏、讨厌、憎恨等,形容词:可爱的、诱人的、刺激的、酷毙的等等。
根据心理语言学家已经研究表明,类似这些与体验相关的词汇在人类的各种语言(如:汉语、英语、德语、日语等)中都是存在的。
体验通常不是自发的而是诱发的,当然诱发并非意味顾客是被动的,而是说明营销人员必须采取体验媒介。
最后一点,体验是非常复杂的,没有两种体验是完全相同的,人们只能通过一些标准,来将体验分成不同的体验形式。
企业的营销人员如其关心一些特别的个别体验,还不如探讨一下营销战略,考虑你要为顾客提供那一类体验形式,并如何才能提供永久的新奇。
体验式营销的特点?关于体验式营销,我提出以下几个关键特点可供读者参考。
1、关注顾客的体验体验的产生是一个人在遭遇、经历、或是生活过一些处境的结果。
企业应注重与顾客之间的沟通,发掘他们内心的渴望,站在顾客体验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
2、以体验为导向设计、制作和销售你的产品当咖啡被当成“货物”(Commodities)贩卖时,一磅可卖三百元;当咖啡被包装为“商品”(goods)时,一杯就可以卖一、二十块钱;当其加入了“服务”(services),在咖啡店中出售,一杯最少要几十块至一百块;但如能让咖啡成为一种香醇与美好的“体验”(experiences),一杯就可以卖到上百块甚至是好几百块钱。
增加产品的“体验”含量,能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3、检验消费情景营销人员不再孤立的去思考一个产品(质量、包装、功能等),要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娱乐、店面、人员等)来创造一种综合的效应以增加消费体验;不仅如此,而且还要跟随社会文化消费向量(sociocultural consumption vector,SCCV),思考消费所表达的内在的价值观念、消费文化和生活的意义。
《2024年世茂创意团购活动方案策划》范文

《世茂创意团购活动方案策划》篇一一、引言为了促进世茂商业集团旗下的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合作,同时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特此策划一次世茂创意团购活动。
通过此活动,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客户之间的联系,推广世茂的品牌形象,并提升各业务部门的销售业绩。
二、活动目标1. 增强世茂品牌影响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2. 促进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 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4. 提升团购业务销售业绩。
三、活动策划1. 活动主题:世茂创意团购节2. 活动时间:XXXX年XX月XX日至XXXX年XX月XX 日3. 活动对象:世茂商业集团客户及潜在客户4. 活动内容:(1)产品展示:在活动期间,各业务部门需准备具有创意和特色的产品进行展示,以吸引客户关注。
(2)团购优惠:推出多种团购套餐,给予一定比例的折扣优惠,吸引客户参与团购。
(3)互动体验:设置互动体验区,让客户亲身体验产品,提高客户满意度。
(4)线上线下融合:结合线上平台和线下实体店,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提供便捷的购物体验。
(5)跨界合作:与其他企业或机构进行合作,共同举办活动,扩大活动影响力。
四、活动执行1. 宣传推广:通过社交媒体、广告、邮件等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吸引客户关注。
2. 团队组建:成立活动执行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执行和监督。
3. 资源调配:合理调配各业务部门的资源,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 现场布置:对活动现场进行精心布置,营造良好的氛围。
5. 售后服务:活动结束后,对客户进行回访,收集意见和建议,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五、预期效果1. 提高世茂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
2. 促进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整体业绩。
3. 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4. 通过团购业务,增加销售额和利润。
六、风险控制与应对措施1. 市场风险: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产品策略和价格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
2. 竞争风险:加强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竞争,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以提升竞争力。
世贸外滩开盘活动执行案PPT学习教案

来宾入场泊车操作
时间区段 迎宾19:30-20:30,送宾22:10-22:30
来宾停车区域为福州世茂外滩花园项目前江滨大道辅路,活动当天18:30 -22:30封闭4个小时。来宾车辆出入口处设置指示牌,并有车辆引导人员及保 安根据车辆停放通行证进行分类引导。贵宾车辆直接引导开往会所门口贵宾下 车区,贵宾下车后有泊车侍者代为泊车。
3、安全警戒规划:待活动确认后,我司将对整个活动区域进行通道规划,通过安全警戒线进行整体布 局,保安与门童将在重点区域进行现场维护。
4、 保险方案:活动现场的人、财、物的安全更是活动操作的关键,我司将与贵司全面商讨并制定应 急计划(ERP),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此外,我司建议贵司适当购买公众责任险。
烛光礼宾仪式:以上领导共邀来宾举杯、宣布活动开始
21:00
主持人背景渲染,介绍活动内容。烛光模特手捧蜡烛并列两队缓缓走出会所,会所
所有来宾将在世茂主人及烛光模特引导下穿过时光通道,走进棕榈树中在白衣少女
悠扬的小提琴迎宾曲中缓缓进入园林主会场自由参观,
21:00——21:30 世茂主人将引导来宾参观园林、商业街、4#楼大堂等。
第34页/共38页
九、活动风险管理
第35页/共38页
风险管理注意事项
1、人员流动管理:根据各个活动区域的人员容纳量,应做好来宾人流的引导分流工作,避免因拥挤而 造成混乱场面。
2、安全问题:比如电源电线安全(激光表演等灯光设备用电功率较大、建议备好足量应急电源及电路 维护组)、车辆交通安全、贵重物品安全、人员流动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等。
美电灯舞激
化源光台光
物电音搭表
料线响建演
采工工工工
购程程程程
制负负负联
作责责责络
案例-世茂地产的“转方式、调结构”

案例:世茂地产的转方式、调结构在许荣茂的默许下,通过一批空降军,二代许世坛对世茂地产的管控与营销体系发起了一场外科手术。
在让自己变得更敏感、更接地气后,这家曾自认为站在悬崖边缘的公司,在过去三年实现了业绩大反转,现在又迈步向新的目标挺进。
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实现的?2011年3月27日的那个下午,世茂集团(00813.HK)总裁廖鲁江在他的的新办公室里接到一个电话。
电话来自杰森(许世坛的英文名JASON),这位年轻的世茂集团董事局副主席问他是否研究了竞争对手的业绩报告。
这一天是世茂房地产2011年度业绩会的日子,不久之前,廖刚刚从龙湖地产跳槽到世茂。
从资产周转率上看,世茂是中海的1/3,万科的1/4,龙湖的1/5。
而在此之前, 世茂高管团队已经注意到,世茂的平均地价比它的竞争对手便宜近500元,如果按同期开发1000万方来算,世茂应该多得3至4亿的利润,但眼下它们的主营业务核心利润率却都在17%左右——世茂并未在土地上占到足够的便宜。
外部局势也在变化。
一个多月后,一家华东地产商在杭州发现了市场滞销的苗头,在一周时间里,杭州楼市仅仅卖出了100套房子。
这让他们感到危险正在逼近,再四个月后,他们启动了“抢收华东”计划。
到2011年下半年,市场寒流席卷了许多城市,全国房价与成交进入距今最近的一次低谷期。
与反应迅速的竞争对手相比,此时的世茂地产却正处于尴尬状态。
至少在掌舵者许荣茂看来,这是他从商生涯的艰难时刻。
在2007年市值达到近800亿港元高峰期后,世茂地产随后度过了平淡的四年。
2011年房地产市场整体行情明显下滑。
到这一年底,世茂积压的存货已接近480亿元,净负债率高达81.7%,原定的360亿元销售目标,只达成了307亿元。
在许多城市,大批户型巨大、产品雷同的高端新房开始滞销,这种场面动摇着世茂“豪宅教父”的神坛地位。
“不能做一家优秀的企业,这种感觉真的生不如死。
”年逾60的世茂董事长许荣茂说。
许在商界浸淫多年,低调与谨慎是鲜明的特质,但在2011年底,他决意发起一场断臂式的改革,以挽救他自认为岌岌可危的局面。
世茂东一号案例分析

之于世茂东一号
昆山新区已经在交通上打破了与上海城市的束缚,沪宁高速以及未来的轨道11号线很好的 解决了居住交通问题
如何解决项目周边的配套问题是东一号定位成功与否的关键
地产视角独家撰写 交流msn:jimlujun@
9
商业规划 地块商业含量近30万,传统的30万商业的定义是什么?
单体户型设置较为传统,无出挑细节
29
一期多层标准层
三房两厅两卫 建筑面积132-141㎡
一房两厅一卫 建筑面积70㎡
一房两厅一卫 建筑面积70㎡
三房两厅两卫 建筑面积132-141㎡
两梯四户设计,但一房与三房的客户组合明显差异较大,并非人以群分 边套八角窗设置,提升产品舒适度 边套公共卫生间设置较为隐蔽,不适合日常生活使用,也破坏了内部客房的私密性
做为一个体量近一百万方的楼盘, 产品定位不宜为差异化定位 户型面积(㎡) 产品的定位应为市场的主力需求
200 ㎡ 170 ㎡
户型特点: 产品线基本涵盖50-200平米之间所 有区间。 产品整体走适中型路线,面积控制 较为合理, 传统的偷面积的做法在后期开始运 用,但不常见。 主力产品以三房为主,辅以部分两 房及四房产品 产品未设置低密度别墅产品。
自然水系河道 东 城 大 道
由于地块体量较好,内部西侧及南侧设置内部道路,且设置较 多车行入口
地块并未人车分离设置
地产视角独家撰写 交流msn:jimlujun@
12
建筑布局
牺牲别墅私密性,提升多层、小高层景观效果
商业地块位于项目最北侧,位于奋进路与东 城大道交界口,商业价值可以得到较好发挥
8
问题二
郊区大盘产品如何定位?
城市远郊大盘开发本质其实是人口的导入,而人口导入无外乎三种模式 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 ):交通导入型 IOD(Industry-Oriented-Development ):产业导入型 SOD(Service-Oriented-Development ):配套及服务导入型
体验经济案例

体验经济案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验经济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体验经济强调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体验和感受,而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功能和价值。
在这样一个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时代,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一个成功的体验经济案例,可以带来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品牌影响力。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个经典的体验经济案例——迪士尼乐园。
迪士尼乐园作为全球最知名的主题乐园之一,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
迪士尼乐园不仅仅是一个游乐场,更是一个充满魔幻和梦想的世界。
在这里,游客可以与自己喜爱的迪士尼角色亲密接触,参与各种精彩的演出和游乐项目,感受到无与伦比的快乐和幸福。
迪士尼乐园之所以成为体验经济的典范,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游乐场,更是一个全方位的体验。
从进入乐园的大门开始,游客就被带入了一个充满魔幻和梦想的世界。
迪士尼乐园注重细节,无论是建筑、装饰、还是工作人员的着装和服务态度,都充满了迪士尼的魔法气息。
在这里,每一个游客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除了精心设计的游乐项目和演出,迪士尼乐园还提供各种主题餐厅和商店,让游客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购买到独一无二的迪士尼周边产品。
这种全方位的体验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成为了迪士尼乐园的核心竞争力。
迪士尼乐园的成功,不仅来自于其丰富多彩的游乐项目和精彩纷呈的演出,更来自于它所营造出的独特的氛围和情感连接。
在迪士尼乐园,每个游客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这种情感连接成为了游客回头客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迪士尼乐园还不断创新,推出各种新的主题和活动,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例如,推出限时的主题活动、推出新的游乐项目和演出等,都能够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为乐园带来新的商业价值。
总的来说,迪士尼乐园作为一个体验经济的典范,成功地将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和商业利益结合起来。
它通过精心设计的游乐项目、精彩纷呈的演出、主题餐厅和商店等全方位的体验,吸引了无数游客,赢得了消费者的心。
3小时入账7个亿-上海世茂集团

3小时入账7个亿-上海世茂集团作者:程鸿入选理由出于某种特别的考虑,自己开发系统是目前国内不少企业的做法。
在房地产行业,定位于“高档住宅”的上海世茂集团就是这样,根据“切身需求”开发了一套房地产营销管理系统。
从技术上看,这套系统似乎并没有亮点,但值得借鉴的是世茂对于“用”的高度重视。
世茂人评价一个系统价值的原则是: 无论什么样的IT系统,首先要拿到真实的环境中与客户和业务人员见面,不好就改甚至推翻重来,直到能够出效益为止。
自己开发软件是否值得提倡?这并非是本案例讨论的重点。
本案例关注的是世茂对于系统应用的价值观: 1. 业务需求是本、IT系统是末,本末不能倒置; 2. 真正的IT系统不是“做”出来的而是“用”出来的。
案例故事3小时销售7个亿,1个多月内全年13亿元销售资金回笼。
听到这样的数字,很多朋友的第一反应是“怎么可能!”,紧接着又问“是卖什么的?”这样的销售业绩的的确确是真实的,它就发生在竞争极其激烈的房地产行业,而且是在“曲高和寡”的高档住宅销售中获得的。
那么,这个奇迹是如何发生的?本案例将细说缘由。
潍坊西路1号走进世茂集团在潍坊西路1号世茂滨江花园的大型会所,几个硕大的楼宇沙盘非常抢眼。
但是环顾左右,却发现人头攒动的看房者并没有站在沙盘边上,而是三两成群地站在展厅另一侧的十几台电脑前。
走过去观看,发现在这里所看到的内容比沙盘详细多了,十几台电脑分别显示着项目概况、房型图、房控图、住宅价格、合同条款等内容,只要是与购房相关的信息,都能够一目了然。
在签约处,售楼小姐也坐在电脑前,将订房信息和合同信息输入营销管理系统,二楼销售经理根据楼下提供的信息,以及系统中的销售预警功能,按计划将部分保留房源推出销售,并适时地调整房价,所有这些信息都实时传递到位于金茂大厦内的世茂集团总部,负责合同评审的李小姐不必等项目公司上交合同原件,就可以直接进行审核。
世茂集团是2000年年初成立的,最初只是世茂房地产有限公司,第一个项目就是投资50亿元的上海著名的世茂滨江花园高级住宅区,按集团的预计,该项目全部销售收入将在100亿元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茂集团演绎“体验经济”实战案例如何摆脱过于简单的价格竞争?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长期以来,大规模的产品生产形成的规模经济促成了产品价格的下降,在诸多直面消费者的市场接触中,企业用尽招数,最后似乎还是不能摆脱低价的桎梏,以致形成了“低价策略”是最有效的营销工具的观点。
近年来,很多企业改变了战略,逐步从一味销售“产品”过渡到“以客户为中心”,更加强调“服务”的价值,这种服务的理念,虽然扩大了产品销售的范畴,但上行空间依然有限,还有什么东西能够在产品、服务之外起到增值作用呢?这个问题一直是世界经济学家研究的课题。
最近一个新词———“体验经济”开始在中国经济学界流行,这个新词的缔造者是被评价为推动21世纪新经济观念变革的关键人物———美国未来学家约瑟夫·派恩,他所著的《体验经济》一书第一次详细地解释了“体验”的概念,并用大量已发生的企业案例说明“体验”的价值。
该书的影响并不局限于中国的学术界,很多善于接受新锐思想的国内企业在接受了该书的思想后也开始主动调整自己的战略,并进一步地运用到营销实战中去,著名的上海世茂集团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家。
世茂集团是一家大型国际投资集团公司,致力于房地产开发多年,曾因为成功收购万象集团及香港东建科技、香港创世纪而名震海内外。
现集团拥有世茂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及世茂中国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两家大型上市公司。
该集团运用“体验经济”的思想策划销售的“世茂滨江花园”和“世茂湖滨花园”在2001年上海房地产市场一举夺冠。
一个经济学思想如何在短时间内促成了市场销售的成功?请看本期世茂集团演绎“体验经济”实战案例。
点评“体验经济”发现了一堆有价值的“感觉碎片”张辉一位干旅游摄像(为团队游客摄像)的小姐抱怨科技进步,她说现在的摄像机变得越来越小了,钱也越来越不好挣了,这话说得人有点迷糊,但实际情况确实如此:以前摄像机是大机器,必须扛在肩膀上,拍完了,在导游的配合下向团队游客推销,很多游客其实并不想买,但觉得一个小姑娘扛一个大摄像机拍了一天挺不容易的,产生了同情心,继而产生了购买行为;如果机器小了,顾客没有了同情心,销售自然不好。
如今,在同行普遍使用小摄像机的情况下,这位小姐依然使用以前的卡带式摄像机,她的收入超过了同行50%。
她发现了这个规律后,又对自己进行了其他包装:将自己的发型设计成清汤挂面型的学生头,同顾客说话时常作羞涩状,让顾客以为自己是一位正在勤工俭学的大学生,以获得游客“赞助”体验;着装主题主要以豆蔻年华女孩为主,比如穿泡泡袖上衣等,以获得游客“关爱”体验;经常主动同顾客聊天,以获得顾客“沟通”体验等等。
按体验经济的理论理解分析,这位小姐已经深谙体验经济之精粹,一切服务定制化皆以游客体验为出发点,从而获得了服务的增值。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服务业的从业人员首次超过了劳动力人口的半数,标志着服务经济超越了工业经济(尽管这是后来才意识到的)。
到今天,从事工业生产的人口占据总人口的不足17%,而被今天的经济学家划入服务业的从业人员则占据了其余的80%。
服务业的蓬勃发展让企业对服务的研究更加深入了,基本上所有的企业都在“以客户为中心”,“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宗旨”,但笼统的“服务”概念和之后的“大规模定制化服务”似乎还有一片盲区———企业可以把服务大规模定制化,那么顾客定制化究竟把什么带入到服务之中呢?这个问题也是体验经济理论产生的根源,体验经济的创始人约瑟夫·派恩认为,大规模顾客定制化是把某一服务自动转化为一种顾客体验。
这个观点清楚地表明:体验的确是不同以往的经济提供物,它虽然抽象,但的确是存在的。
“体验经济”的贡献在于:它教给了人们如何发现已存在的、但人们又容易忽视的一堆有价值的“感觉碎片”,并利用了这些“感觉碎片”创造新的价值。
这样的例子到处都是:聪明的擦鞋者用加入香料的鞋油和能发出悦耳声响的碎布擦鞋,其实香味与声响并不能使皮鞋更光亮,只是这种香味和声音刺激了人的嗅觉和听觉;会做生意的面包师会将自己的面包房设计在超市入口或通风处,为的是使香味传得更远,让面包销售得更多;人们耳熟能详的“不卖牛排,只卖吱吱响”也是体验经济的表现方式之一。
案例中,上海世茂集团运用体验经济理论进行设计营销自己的楼盘,取得了预期效果,充分验证了体验经济理论的实际效用。
比如在卖点“尊贵”的营销设计上,营销者是从顾客体验角度出发的,如与中国第一高楼金茂大厦、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比肩而立;主人用高速电梯直接入户;保姆另有专用梯等;这些服务都会自动转化为顾客对于“尊贵感”的体验。
1理论:体验是增值的★体验到底是什么?它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围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
这其中商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而所创造出的体验却是令人难忘的。
尽管“体验经济”这个新名词现在对许多人来说还非常陌生,但其实它早已深入人们的生活。
例如:想喝酒吃饭,完全可以买瓶酒,买点菜,回家自己动手,味道同样不错,为什么还要去“藏酷西餐厅”或“热带雨林餐厅”?因为那里有烛光,有音乐,感觉很浪漫,感觉很新奇。
藏酷等主题式餐厅以营造用餐情境来吸引消费者,顾客到这里来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为了在鲜明特色音乐伴奏与独特的装修环境中体验与众不同的感觉,并愿意为了获得这种体验而支付更多的钱,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牛排在“藏酷西餐厅”或“热带雨林餐厅”要比别的地方贵出许多,却还让人觉得物有所值的原因。
★美国拉斯维加斯的论坛购物中心,以古罗马集市为主题,店堂里铺着大理石地面,偶尔有装扮成古罗马士兵的工作人员行军穿过白色的罗马式列柱,让消费者以为是重回古罗马集市。
想买东西,随便找个购物中心就行了,为什么要去“论坛购物中心”这样的购物中心?看似与出售商品不相关的装饰、设计是不是劳民伤财呢?事实证明,“论坛购物中心”每平方米一年的营业额就超过1万美元,而一般购物中心最多只有3000美元,这就是“体验经济”所创造出的经济价值。
★体验经济理论认为:任何销售行为的具体价格取决于在何种行业或何处销售。
从产品、商品、服务到体验的这一系列过程的价格是逐步递增的。
例如:咖啡豆产品在收获时或在期货市场所标定的价格大概是每磅1美元左右,按这个价格换算大概每杯咖啡5~25美分一杯;如果在一般的咖啡店,每杯价格就会卖到0.5~1美元一杯,这是因为有了服务的原因。
按这个思路继续下去,这杯咖啡假如到了一家五星级酒店或者是蒸汽加压咖啡店,顾客就会非常乐意支付2~5美元一杯的价格,因为,在这一地点,顾客无论是点单、冲煮、感受氛围,均融入了一种提升的格调或是“剧院”的氛围,所以咖啡的价格增加了。
(体验经济一书案例:一位朋友和他的太太刚刚抵达意大利的威尼斯,询问酒店门童在该城哪里可以品到最好的咖啡,回答是圣马克广场的弗劳里咖啡店,他们到了那儿,不一会儿就在威尼斯早晨清新的空气下啜饮起蒸汽加压咖啡,完全沉浸在古城最为壮观的景色和喧闹之中,一个多小时以后,他们结账准备离去,账单上咖啡的价格是15美元一杯,但是他们感到这杯咖啡确实值这么多钱。
) 2方法:让东西活起来★体验是服务的一部分,但如果没有明确的关于体验的理论,企业是不好将其分离出来,并加以表现的。
体验经济学认为,如果制造商要跨到体验经济业务中,必须关注顾客在使用他们商品时的体验。
大多数的产品设计者主要关注产品本身内部技术性细节,比如它是怎样工作的等等,如果注意的中心转移到顾客个人对产品的使用上将会怎样?那样焦点就会转移到使用者身上,即当他使用该产品时会怎样操作。
★美国的一家体育用品公司,是棒球制造商,它设计了一种能够使击球更加生动有趣的产品,就是在被称为“雷达球”的棒球内部装上一个集成电路块,能够以数字显示每掷一下球所运行的速度,其零售价超过了30美元,而普通的棒球每只售价通常不超过5美元,消费者买雷达球的花费要比普通球贵得多,但依然销售火爆。
这是因为,雷达球的出现,更增加了游戏的联谊性,使人们在打球时获得了某种新的体验,从而增加需求。
★使产品更增加体验的价值,也许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增加某些要素,这样能增加顾客同他们相互交流的感觉。
企业可以通过突出任何一种产品的感官特征,使顾客被感知。
这里的关键是要弄清楚哪种感觉最能打动顾客,从而根据这种感觉重新设计产品,使其更富有吸引力。
比如:现在的汽车制造商会在模具上花费成百上千万美元,就是为了使汽车的关门声听起来更舒服。
出版商采用了许多触觉刺激革新(具有凹凸感的字、摸起来沙沙响、没有皱纹或特别光滑的纸面)和视觉技术(半透明的封面、夸张的字体、富有智慧的照片和三维图形),大大提高了书籍杂志封面和内页的质量,从而增强竞争力。
★另外,当一家公司限制其热销产品的产量时,也可以将拥有产品的特权转化为一种体验。
比如一家公司生产的一款玩具娃娃,公司费尽心机确保这种娃娃的稀缺性,公司限制生产某种型号娃娃的产量,停止生产某个热销的品种,同时严格限制任何一家商店或经销商手中存留娃娃的数量,通过限制产生产品稀缺,让人们更加渴望拥有娃娃的体验。
3实践:从体验出发设计营销★上海世茂集团是“体验经济”的中国实践者,他们的两个楼盘“世茂滨江花园”和“世茂湖滨花园”是运用“体验经济”设计销售的典范。
当一些房地产商还在为究竟多少钱一平方米的住宅才算“豪宅”争得头破血流时,世茂集团却另辟蹊径,宣布率先进入“体验经济”时代。
他们的销售口号并不是销售“豪宅”,而是追求能让业主得到最完美的体验。
世茂在介绍自己的建筑、装修材料时,并没有标榜材料有多昂贵,更不是为了去刷新所谓“豪宅”的新纪录,而是考虑到选材是否实用、能否为顾客提供方便,能否能满足客户的需求,使客户获得完美的居住体验。
他们将体验具体分成体验尊贵、体验关怀、体验自然、体验未来几个部分。
★体验尊贵。
真正的高尚住宅,其体验部分的感觉是多方面的。
对于楼盘这样的产品,哪一部分需要定制化,哪一部分需要标准化,是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
世贸的营销者,通过多方面调查,将体验进行了模块化设计,其中需要突出表现的一个方面就是尊贵。
什么是尊贵,尊贵的体验是什么?经过调查发现,上海本身就是一个能够表现尊贵的城市,比如沉淀着浓郁历史感的外滩,象征城市繁荣的“金茂大厦”等等。
当然,也许有少数人会认为,深宅大院、警卫林立也能体现尊贵。
但是住宅产品的体验的要求必须具有统一性,而统一性就代表着营销者相对主观的设计能够表现多数人对于尊贵的体验。
世茂营销者在地段选择上,选择了与中国第一高楼“金茂大厦”、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比肩而立的方式表现尊贵体验,实践证明,这种体验是多数现代人对于尊贵的体验。
另外,私密性也是一种尊贵体验,世茂营销者根据这种体验设计了每个单元两户三梯,主人用高速电梯直接入户;另有一部电梯为保姆专用,并为其另设门户直达家政服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