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感情真挚”四要
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解读

•
可以立意为:不要被表象迷惑;不要轻信美丽
的谎言;珍惜和平,也要坚守原则……
审题方法五:分析关系法
• 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 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 (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 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 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任务驱动型作文审题立意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审题:与新材料作文的异同 什么叫任务驱动型作文?通俗地讲,就是比新材料作 文写作多了具体任务(要求)的作文题型。它与新材料作 文并不矛盾、对立,它是新材料作文题型的一种拓展、 变式。它与新材料作文唯一的不同是多了些具体写作 任务(要求)而已,但就是这项“任务”使得它与新材料 作文迥然不同。
比一比,议一议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 天下的江河很少有直直的,大多是拐来拐去的。为什么?水要跟大地妥协。
当然,最后水还是往东流了,那是挡不住的。 •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
文或记叙文。 •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
四等 (5~0)
内 容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基 20 础分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等
级 表 符合文体要求 符合文体要求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达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不真实
初中作文字数要求

初中作文字数要求一、语文学科中考对于写作能力的考查要求一、符合题意这是对审题的要求。
应考作文的第一步就是要审清题意,准确、全面地理解文题的要求,包括符合试题所要求的取材范围、入题角度。
中心思想、字数限制和其他有关要求。
话题作文的审题,要认真揣摩话题材料、写作话题、注意事项三个部分,切忌顾此失彼。
二、符合文体要求中考作文对文体的要求有两类:一是对文体有明确限制;二是对文体不作限制,自己选择。
遇到第一类题目,应按要求写,严格遵循各种文体的一般写作规律,可以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把各种表达方式灵活地结合在一起,但不能写成“四不像”;遇到第二类题目,要注意选取自己最擅长的文体,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写作特长。
三、思想健康,感情真挚“思想健康”是指作文内容应反映当代社会的本质和主流,表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要有不健康的、消极的思想内容,不要有违法乱纪的观点和腐朽堕落的感情倾向。
“感情真挚”是指说真话,抒真情,传达自己真实的感受和独立的思考,不无病呻吟,不矫揉造作。
四、中心明确,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指的是文章观点鲜明而正确。
写记叙文,内容集中,表现一个中心;写议论文,中心论点明确,分论点清楚,并有力地支持中心论点。
做到内容充实,一要典型,即材料要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材料要精,以一当十;二要有现实感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养成关心社会的习惯,多积累写作素材,即使运用老材料,也要写出新意,为现实服务;三要新颖,平时积累素材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积累新鲜材料,不能“人云亦云”。
五、结构完整,语言通顺“结构完整”要求文章有头有尾,首尾呼应,前后照应自然,过渡合理,材料安排有层次,不紊乱。
“语言通顺”要求用词恰当,不乱用方言,不生造词语,语法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子之间衔接自然、顺畅。
六、书写规范,标点正确“书写规范”指字体端正,不写错别字,不乱简化,不乱涂改。
对此要万万重视,不可小视,因为书写规范、文面整洁可以使阅卷者对作文“一见钟情”。
作文-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测试卷(江苏苏州专用)( 原卷版)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专题测试卷(江苏苏州专用)作文(原卷版)一、全命题作文1.(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作文。
【材料一】诗人朱湘在《少年歌》里说:“我们是小羊/跳跃过山坡同草场/提起嗓子笑/撒开腿来跑/活泼是我们的主张。
”【材料二】毛泽东说:“把思想活泼一下。
脑子一固定,就很危险。
……要多想,不要死背经典著作,而要开动脑筋,使思想活泼起来。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以“活泼是我们的主张”为题,也可自拟题目;②可任选其中一则材料展开联想和思考,完成写作;③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2.(2023·江苏苏州·苏州市振华中学校校考二模)按要求作文有人说,无际的蓝、满山的绿,这些色彩过于单一乏味,色彩缤纷五彩斑斓则更绚烂夺目。
但是,大自然却因这些本色而纯粹厚重,生命因拥有这样的本来面貌而富有生趣。
本色是一股清泉,本色是生活的底色,是人生的亮色,是品质是精神,是追求是方向……请以“其实本色很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说明:①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思考感悟,不得抄袭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请勿透露考生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和人名。
3.(2023·江苏苏州·统考模拟预测)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责任在肩,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
学校社团、志愿服务、家务劳动、艺术展示、体育锻炼、课堂学习……都是我们施展才华的舞台。
(1)请以“这是我的舞台”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2)请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对“舞台”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②600字以上。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4.(2023·江苏苏州·统考一模)阅读下面文字,任选一个写作任务,按要求写作。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作文专项复习题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作文专项复习题(一)按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
美无处不有,美无处不在。
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会有美好的人、事、景、物,给你留下美好的印象。
请以“我发现了的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感情真挚,文通字顺;③不少于600字。
(二)题目:,牵动我的情思看到这个题目,丰富多彩的生活会撩拨你刻骨铭心的记忆,牵动你感情的神经,请将文题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要努力做到有新意有创见。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在内容和表达上有创意者,可获得1 一5 分的加分。
(3)不要出现真实姓名及班级(4)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三)岁月流光,我们在渐渐成长,每个人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情怀。
那些陈旧的过往,那些曾经的人和事,那些陪我们度过的所有,怎不令人怀念?请以“怀念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以上两题,任选其一作文。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
(4)文中不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四)人生如登山,或许因为太在意登上山顶,我们往往没有慎重选择路径就匆匆出发。
于是,有人踏上大道,有人走进小路,有人奔向捷径,有人闯入险途。
有的路,平坦而通畅,带给你的是安稳或者平庸;有的路,崎岖而险峻,带给你的是精彩或者伤害。
选择的路合适,你会顺利登上山顶;选择的路不合适,即使登上山顶,也会遍体鳞伤。
决定人生状态的不是山顶,而是你选择通向山顶的那条路。
请你根据对上述文字的理解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500字。
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五)话题作文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变化,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
正是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情,人生才会多姿多彩,社会才会美丽纷繁。
“情”是一个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
请以“情”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六)请以“总会想起”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与要求】(1)请你从“那首歌”、“那本书”、“那个背影”、“那片风景”四个短语中选择一个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高考作文考试说明

高考作文考试说明写作部分得到要求是能写出不少于八百字的论述类。
实用类的文章,也可以写成文学作品。
1.符合题目要求2.内容充实,中心明确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4.表达流畅,结构完整5.标点正确,书写规范6.提倡写思想深刻,选材新颖,想象力丰富,有文采的文章7.鼓励个性,有创意的表达二.考点解析切合题目的要求是高考一类卷的重要要素,切合就是十分符合。
题目的要求包括内在和外在的两个方面。
外在的要求是指题干提到的相关的文体要求如字数字数等。
内在的要求是指话题或者本身潜在的要求包括以下的关键词1.概念题目或者话题中重要的概念是命题者设置的限制2.题眼所谓的文眼,救生衣题目的表达的重点或文章的主旨所在三.方法指津1.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2.行文中的三个一凸显一根红线在每一段的开头或结尾有与主题相应的句子,在每一段结束时有回溯题目的句子设置一个升华的的段落守住一份专注首先从拟题开始切题其次是选择典型的事例及对事例进行剖析架好事例和观点之间的桥梁最后不容许文章有任何一个段落游移在文章主旨之外内容充实,中心明确内容充实指的是文章反应的客观生活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基本要求是一要言之有物即选择的材料具体,清楚,有意义,能支撑主题。
二是合情合理,合乎主题的要求,有合乎生活的真实。
中心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
基本要求是正确和明确。
感情真挚思想健康感情真挚真就是真诚真切挚就是诚恳,恳切。
也就是文章英表达的系社会人生的发自内心的真实而自然的感受思想健康就是指作文中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倾向健康积极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符合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作文的内容应弘扬真善美四表达顺畅结构完整表达顺畅主要指两方面一是没有语法上的毛病语言规范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的特点语法规则与表达习惯二是没有逻辑上的毛病语言正确概念明晰文脉连贯机构完整应该包含外在的与内在的两房面的完整外在完整是指有头有尾有呼有应没有断层。
内在的完整是指文章的文脉通畅有条理合乎逻辑层次分明五标点正确书写规范六提倡写思想深刻选材新颖想象力丰富有文采的文章1.借他人的智慧启自己的哲思阅读品评启迪智慧2突破思想瓶颈认知开疆辟土七.鼓励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
初中优秀作文:《那一刻,我心温暖》话题作文范文

初中优秀作文:《那一刻,我心温暖》话题作文范文那一刻,我心温暖田野无垠,似浩瀚的大海;屋宇如鱼,匍匐在乡间的水面上,倾吐着农家的日子和连绵不绝的四季……外婆和外公的四季忙碌而劳累,这两颗辛勤的麦子经年累月的在田野中翻滚,过朴素的生活。
而每次我的到来,便成了比丰收还要盛大的节日,鸡笼里的鸡们或是预料到自已命不久已,总是喧闹不停。
而阿黄则亲呢地绕着我走,分明是知道跟着我必是大鱼大肉的款待。
可是,这场充满暖暖爱意的“节日”,在我的习以为常下成为了理所当然,我再也不会光着脚丫跟在两位老人后面好奇地问东问西,而是冷漠地用手机做起屏障,用冰冷地敷衍去浇灭那亲情的温暖,直到,那一天……凛冬之夜,暴躁地风试图击碎河上厚厚的冰块,外公开着他的平板车带父母去拜访亲戚。
屋内暖气十足,我和外婆的氛围却降至冰点,外婆的几番“搭讪”都在我的手指频繁敲击屏幕下戛然而止。
“囡囡呀,你二伯昨天抓到两只兔子问你要不要呢?”小心翼翼地开口,外婆试探的眼神竟像个小孩,我罕见地放下手机:“我挺喜欢兔子的。
”随口一说,我知道母亲是不会让我养,况且明天我就走了,二伯家在邻村,没有电动车,来不及。
再度沉迷手机世界的我,并没有发现外婆的坐立难安以及像小孩吃到糖般的欣喜。
“我出去看看猪圈里的猪。
”外婆带着“狡黠”的笑走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昏昏欲睡的我忽觉身边透过一股寒气,惺忪睁眼,映入眼帘的是喘着粗气的外婆。
她冻得透红的脸颊像是喝醉了一样,却绽放着得意的笑容,还有被露水沾湿的衣裳,被烂泥蹭脏的棉鞋。
我猛望惊醒,那将外婆已冻僵的手勒出几条印子的竹篮里,正栖息着那两只小兔子,我的随口应答,竟让外婆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向开电瓶车也要二十多分钟的二伯家艰难前进。
在漆黑的夜晚,这具臃肿而又衰老的身体是如何踏看崎岖不平的小路,在狂风的袭卷下给我带来兔子,还给我一个无比温暖的笑容。
我赶忙丢下手机,将我温暖的手包裹在那苍老的手上,满是老茧和裂口的大手,让我想起每一场节日下的温暖而当刺骨的寒意钻入掌心时,我却热得快要融化一般……那一刻,温暖尽在不言中。
高三各种文体写作要求

鲁垛高级中学高三各种文体的写作要求 高三语文备课组编第一页 一 记叙文写作:事实:人事实在 滴水生辉 形象丰满 细节传神情真:感情真挚 以情动人 深情内蕴 感受由衷意深:立意深刻 含蓄隽永 巧为点睛 余味无穷巧构:构思精巧 角度出新 文有波澜 一线贯穿文美:生动流畅 词丰句活 善用修辞 带点幽默二 议论文写作:鲜明:深入本质 旗帜鲜明 时代气息 见解新颖据实:援引精辟 事例典型 新鲜真实 有力支撑意深:推理独创 分析辨证 分层推进 议论充分生动:善用修辞 洗练生动 说理形象 风味杂文三 说明文写作:透明:抓住特征 把握属性 物象清晰 事理通明有序:顺序而说 内在联系 时空有序 尤应遵循多法:定义分类 引用设喻 数字图表 因文制宜朴质:严谨朴质 准确反映 文艺笔调 科学小品四 微型小说写作:人物:个个活脱 形象典型 鲜明个性 体现共性情节:设置矛盾 情节完整 生活逻辑 尤需遵循环境:白有背景 环境典型 地方风俗 时代风云微型:自描勾勒 尺水兴波 型微构艰 结尾尤难五 材料作文(议论文写作):审题:全面分析 整套领会 巧去角度 正确提炼 用料:论从料出 据料分析 另有他料 援引精辟 指面:具体材料 普遍意义 时代气息 有的放矢 论证:推理独到 分析辨证 分层推进 议论充分 语言:生动流畅 词丰句活 善用修辞 带点幽默 六 话题作文: 审题:细读导引 认准话题 大题化小 虚题化实 定体:扬长避短 自选文体 把握亮点 自定文题 创新:文章鲜明 构思新巧 张扬个性 想象独到 深刻:时代投影 笔底波澜 深入本质 睛点飞天 丰富:材料丰富 形象丰满 激活积累 意境深远 文采:词语生动 句式灵活 妙语连珠 忍俊不禁 七 几条死规定: (1) 一定要扣题,不论什么文章非点题不可,一般点题不少于三次 (2) 一定要完篇,决不允许写半拉子作文 (3) 一定要保证起码字数,字数不够时一句作为一段,一般不少于5节 (4) 联系个人,学校,社会,家庭实际写 (5) 书写力求清楚,美观,不要过小 高要求:争取发展等级 (1) 段段要有闪光处 (2) 语言有修辞,用整句散句 (3)内容不妨有一点刺针贬时弊但不能为社会。
高考作文要求分类解析

【作文要求总揽】1.基础等级(1)符合题意考生作文能符合题目中所列的各项要求。
这就要求考生一定要对作文试题上展示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揣摩,准确、全面地理解其含义,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
考生不仅要善于从关键词句中提取重要信息,准确把握命题意图,还要仔细阅读分析题目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包括写作要求中的每一项内容,无一遗漏,确保对命题意图要求的理解没有偏差。
审题没有偏差,才能紧扣题意行文,才能符合命题的限制要求。
基本要求有两项:一是准确,二是全面。
怎样做到符合题意呢?一是吃透内涵,依题行文。
①依照词典的认定或社会习惯形成的意义解读试题。
每道题总是由一个或几个词语构成的,对这些关键词语,必须仔细琢磨,把握其正确的含义。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气”可以指空气、气体,也指某些素养或特征,更多的是指人的精神状态或品格。
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岳飞抗金,“气吞山河”。
俗话说“树活一层皮,人活一口气”。
这句俗语中的“气”,仅仅是指空气吗?请根据以上提示或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拟题目,题目中必须包含“气”字。
这道题的引题说:“气”可以指空气、气体,也指某些素养或特征,更多的是指精神状态或品格。
由此可见,命题者是将“气”的含义严格限定在“人的精神状态或品格”上的。
为了强化这一命题要求,下面又举《曹刿论战》中的“一鼓作气”和岳飞抗金中的“气吞山河”为例来说明。
最后用“树活一层皮,人活一口气”这一俗语进一步作出解释,还用反问句“这句俗语中的‘气'仅仅指空气吗”来收结。
命题者对关键词义的限定是非常明确的。
据此,我们完全可以从与“气”相关的诸如骨气、气节、意气、义气、正气、志气、勇气等词语中任选一个加以发挥。
②重视试题中的修饰语。
例如有一道命题作文题:请以“在飘雪的季节守候花开”为题,写一篇文章。
这道题里有三个关键词:飘雪的季节、守候、花开。
这三个关键词里,作为修饰语的“飘雪的季节”尤值得注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话题作文“感情真挚”四要
《毛诗序》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今年高考也要求学生作文能“感情真挚”。
如何让我们的文章“情动而辞发”,令阅卷老师“披文入情”呢?
一、关爱人生,实话实说。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童稚化”、“伪圣化”严重,为赋新词强说愁,刻意雕琢,了无生气。
现在,我们要敢于扬弃做作和庸俗,关心政治,关注焦点,关爱人生,拾精撷英,厚积薄发,彻底挣脱旧思想、旧规范的束缚,不歌功颂德,不粉饰太平,而是“吾手写吾心”,真情告白,实话实说,真实、真切、真挚地反映和表现生活,无拘无束地敞开自己的胸怀,展示自己的个性,这样才能以浓烈的情感力量打动人心。
二、介入自己,设身外地。
文学原理告诉我们,作品中的“我”往往可直接发表见解,抒发情感。
因此,我们不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貌似“冷静、公允、客观”地叙事议理,而要把自己介入作品之中,对真人真事进行整合加工,用第一人称,谈谈“我”的经历、体验、见闻、认识,引领他人临其境,感其情。
即使虚构想象,也可用第一人称,设身处地地悟其理,传其情。
如此,“我”便是文中的代言人或见证人,能指点江山,臧否人物,示以好恶,表达爱憎,更好地促使读者与作品“心灵感应”,同频共振。
三、精选文体,相机抒情。
新材料作文要求我们自选文体作文,学生多选议论文,鲜少抒情。
但事实上杂文、散文、诗歌等体裁更宜于我们直抒胸臆。
我们可根据材料内容的需要,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最拿手的体裁进行写作,写议论文时,不妨杂文化点,嬉笑怒骂,淋漓尽致地写出自己真正想明白的道理;写记叙文时,不妨散文化点,胸盈真意,深沉隽永地流淌出自己的一腔情思;还可以写成日记、书信、剧本、小小说等,从而跳出“公共化”的窠臼。
同时,不管选用何种体裁,我们都要注重综合运用叙述、抒情、议论、描写等表达方式,相机突出抒情这一表达方式,做到以情感人、动人、移人。
四、锤炼语言,整散相间。
我们要实现情感真挚,必须依附语言这个物质外壳,在充沛的情感之上,对语言狠下功夫,或演讲,或谈心,或倾诉,或辩驳,大量地使用比喻、排比、对偶、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相机使用常式句、变式句、设问句、反问句、整句、散句等,或抑扬顿挫,或慷慨激昂,或深沉哀婉,或轻快活泼,做到语言整饬,气势酣畅,声韵和谐,节奏鲜明,使自己胸中真意在整饬的语言中喷薄而出。
另
外,适当地作用一些擅长抒情的欧化长句子,令自己心中情思在回环往复的语言中涓涓流出。
这样,“美语即情语”,跳动着我们青春脉搏的心语,自然会令读者怦然心动。
总之,有了胸盈真意这一基础,若能介入自我,情选文体,锤炼语言,便能“感情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