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形象-诗文有别定稿

合集下载

4-0创造形象诗文有别SK-2011

4-0创造形象诗文有别SK-2011

二十四史是我国 古代二十四部历书的 总称。除《史记》是 通史且为个人写作外, 其余都是断代史,且 大多为集体编写。 前四史为: 司马迁《史记》 二十四史非史也, 班固《汉书》 范晔《后汉书》 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 陈寿《三国志》 ——梁启超
2008年湖南卷 2008年全国卷1 2008年全国卷2 2008年安徽卷 2008年江苏卷 2008年浙江卷 2008年山东卷 2008年四川卷 2008年江西卷 2008年海南宁夏卷 2008年北京卷 2008年天津卷 2008年辽宁卷 2008年重庆卷 2008年福建卷 2008年广东卷
浙江近几年高考文言文考题回顾: 2004年:《宋史.许君传》 2005年:《书褒城驿壁》(唐)孙樵
2006年:《蚊对》(明)方孝孺
2007年:《王定国诗集叙 》(宋)苏轼
2008年:《白居易传》
2009年:《宝绘堂记 》(宋)苏轼
2010年:《魏书.胡叟传》
设题特点:
浙江2010年高考文言文试题从设 题来看,侧重于整体理解。分别考了 “文言实词词义的解释”、“虚词意 义和用法的辨析”、“文章内容的分 析和概括”、“文言语句的翻译”和 “与文章理解相关的简答题”等几个 考点。命题者注重对文章整体的考查, 我们只有在整体把握文意之后,才能 比较准确地答题。
游记散文—— 《过小孤山大孤山》 哲理散文—— 《庖丁解牛》 史论散文—— 《阿房宫赋》
传记类散文—— 《项羽之死》 《西门豹治邺》 《大铁椎传》
(2)文体内容:
《过小孤山大孤山》——描写了饶有韵味的山川 景物形象; 《庖丁解牛》——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养生的道理。 《项羽之死》——刻画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阿房宫赋》——通过对宫廷建筑和奢华生活的 描绘,说明国家兴亡的道理。 《西门豹治邺》——通过生动曲折的事件塑造 人物形象。 《大铁椎传》——通过充满悬念的记叙表现人物的 传奇色彩。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文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文

体现作者的情趣
3,传说,前人诗句
为景物添彩生色,丰富作 品内容,具有思想深度
主旨
▪ 本文通过描写所见的景物特色,表达 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也流露 出作者的爱国之情
对比阅读
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苏轼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 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 他的诗最鲜明的特色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 精神;他的词,多数是飘逸婉丽的作品,但也有 不少慷慨激昂的作品,充满悲壮的爱国激情;而 他的散文成就也很高,被前人推为南宋宗匠.
写作背景: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至1169年, 起用为夔州通判,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 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 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 以记其胜.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作者路过小孤山 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年嫁彭郎.
苏诗简洁地写了山色水貌、江阔山小, 山势险峻、江水汹涌.轻盈点染,凌空飘飏, 给人一种空朦迷离的感觉,并将传说 以浪漫之笔写得煞有其事,启发我们展开 想像的翅膀.
陆文则脚踏实地,从不同角度、多 个侧面,作了细致真实的描写,使我们 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二者差异明显,却无高下优劣之分.
小结
▪ 诗歌展现的形象和具体事物间的距离比较大,多 有跳跃和省略,能让我们想象飞得更高.
▪ 散文交待具体,描写细致真实,给人具体逼真的 感受,与实际生活更贴近,能让人身临其境.在语 言表达上要规范一些.
诗文有别
散文较之诗歌更为具体逼真,与实际生 活更贴近,在语言表达上要规范一些.
阅读第一段,思考如何描写烽火矶
角度
对象
景物特点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鉴赏指导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鉴赏指导
中国书法中的形象性——书画同源
虎 姿 百 态
中国绘画中的形象性——写意如生
村 娃 牧பைடு நூலகம்牛
形象——优秀艺术作品的重要标志
形象?
同一形象在诗文中的不同比较点
形象特征 语言表达 艺术效果
创造手法
诗歌
突出 凝练简洁 升华现象 境外之境
散文
丰富 舒展自由 贴近实际 真实可感
“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 ——清·吴乔
1、回顾高中阶段已学习的文言散文,试就其 形象创造进行归类
2、对第四册文言文单元学习鉴赏方向及重点 进行预测
3、反思本课学习内容,思考“形象创造”对 自己的写作有无帮助
那天,正在监考呢,忽而一丝凉风吹过,
花园里的枝叶只轻轻地抖了抖,接着便悉悉索 索地下起一阵雨来。天空一直是明亮着的,莫 非下的是太阳雨?走出考场的时候,明亮的天 宇间还挂着晶亮的雨帘,路更洁净了,树更挺 拔了,草更青绿了,花更美艳了。我,更欣喜 了!望着青葱明丽的校园,忍不住轻轻吟咏 “亭亭玉妆暑气消,闲闲怜爱却难描。潇潇夏 雨真情性,簌簌银丝恣撒抛。”且得意地命名 为《戏雨一绝》。真的,炎热的夏季,忽然一 阵雨来,不仅清凉了空气,而且缓解了干渴, 更满足了心灵对变化的小小企盼。
…… 又是一个骤雨狂风的夏日凌晨,被暴雨惊醒,抑制不
住豪情与激动,我信笔涂写了几句,以为纪念。 戏雨令
风甩帘狂雨骤,晓梦惊,不解天公,又缘何怒。 想儿戏语,斥雷电,指手划脚,只知天高忘地厚。 关窗,任他风雨交加,电闪雷鸣。 陋室内,一盏小灯,伴我晨读。
——李李《丙申仲夏雨》
——李李《丙申仲夏雨》
尤其是雷阵雨。清晰地记得在电闪雷鸣、瓢泼倾倒的 阵雨里,我与小伙伴们走在大街上。没有什么目的吧,就 是想在大雨里走一趟,感受那横斜着撕扭着的风,趟一趟 那冲刷了污浊的水,头顶的那把伞能遮挡多少呢,记不得 了,身上冰凉而漉湿的感觉却记忆犹新。有时候电闪雷鸣, 我喜欢看天空被撕裂的狰狞,听他愤怒的低吼。

高二语文(文)《创造形象-诗文有别2》

高二语文(文)《创造形象-诗文有别2》

艺术,常常“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
之意见于言外”,创造的形象蕴涵了更为深
远的意旨,或者说形象能够引发超出形象本
身的更为深远的情蕴 。
象外之象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韵外之致
味外之旨
制作 07 2010年下学期
散文:中国古代散文相对于诗歌来说
是一种比较舒展的艺术,句式散体化,篇
幅可长可短,表情达意不受格律的限制,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跳跃和省略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源自制作 072010年下学期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跳跃和省略
人烟寒橘柚,
秋色老梧桐。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7 2010年下学期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跳跃和省略
人烟寒橘柚,
秋色老梧桐。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7 2010年下学期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7 2010年下学期
赏析要点三
由于景点太多,如果仅是孤立地写出特 征,也可能会失之分散。作者注意了景点间 的联系。一是各处景物虽千姿百态,但又均 有山与江水相互生发辉映的描写,构成整体 背景,使景物在多样中见统一;二是注意各 景点地理位置上的联系,以游踪将各处景物 串联起来 。 移步换景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07 2010年下学期
赏析要点三
由于景点太多,如果仅是孤立地写出特 征,也可能会失之分散。作者注意了景点间 的联系。一是各处景物虽千姿百态,但又均 有山与江水相互生发辉映的描写,构成整体 背景,使景物在多样中见统一;二是注意各 景点地理位置上的联系,以游踪将各处景物 串联起来 。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高三1B选修《创造形象诗文有别》单元教学设计

高三1B选修《创造形象诗文有别》单元教学设计

高三1B选修《创造形象诗文有别》单元教学设计单元目标:1.欣赏散文艺术形象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2.培养学生品味古代散文语言的能力。

3.通过诵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

4.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课时安排:5课时。

单元教学设想:1.围绕单元目标,理解“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的方法,学习赏析示例,比较鉴赏《过小孤山大孤山》与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在描绘山水形象上的异同。

1课时。

2.以“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的方法,赏析哲理类散文《庖丁解牛》,感受阐述“养生”道理的形象生动。

赏析史论类散文《阿房宫赋》。

(本篇在必修教材中已学,故略讲,作为课外探究作业)2课时。

3.以“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的方法,比较赏析人物传记类散文《项羽之死》和《大铁锤传》《西门豹治邺》中艺术形象的特点和表现手段。

总结本单元古代散文形象的鉴赏方法。

2课时。

赏析示例:《过小孤山大孤山》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比较此文与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在描绘山水形象上的异同。

2.学习描写山川景物形象的散文的一般欣赏方法。

3.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句式。

教学过程:1. 导入集体回顾熟知的陆游诗句,以唤醒学生有关陆游的知识积累,从其杰出的才情和炽热的爱国精神两方面进行回顾了解。

多媒体展示大孤山、小孤山的风景图片,同时出示有关题咏大孤山小孤山的诗句,朗读并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景物形象之美。

学生自由朗读,了解大意,圈出作者游踪,罗列所写景点,并划出描写的景物形象特征的句子。

学生齐读;再带着问题自由读。

问题:文中哪一处景点的景物形象我们读来感觉最生动而饱满?作者是怎样展现这一形象的?①尝试用短语概括“小孤山”景物形象特征。

如:峭拔秀丽、造化之尤等均可。

②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景物形象的。

A.从移步换景的角度鉴赏(从“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相望”——“自数十里外望之”——“庙在山之西麓”——“舟过矶”——“复以小艇游庙中”,突出不同角度的不同特点)。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单元教学设计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单元教学设计

创造形象诗文有别》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目标] 1 、欣赏散文艺术形象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2、培养学生品味古代散文语言的能力。

3、通过诵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

4、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 课时安排]5 课时[ 单元教学设想]1、围绕单元目标,理解“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的方法,学习赏析示例,比较鉴赏《过小孤山大孤山》与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在描绘山水形象上的异同。

1 课时。

2、以“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的方法,赏析哲理类散文《庖丁解牛》,感受阐述“养生”道理的形象生动。

赏析史论类散文《阿房宫赋》(本篇在必修教材中已学,故略讲,作为课外探究作业)。

2 课时。

3、以“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的方法,比较赏析人物传记类散文《项羽之死》和《大铁椎传》《西门豹治邺》中艺术形象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总结本单元古代散文形象的鉴赏方法。

2 课时。

赏析示例:《过小孤山大孤山》[ 教学目标]1、通过诵读,比较此文与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在描绘山水形象上的异同2、学习描写山川景物形象的散文的一般欣赏方法。

3、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句式。

[ 教学过程]1、导入集体回顾熟知的陆游诗句,以唤醒学生有关陆游的知识积累,从其杰出的才情和炽热的爱国情怀两方面进行回顾了解。

多媒体展示小孤山大孤山的风景图片,同时出示有关题咏小孤山大孤山的诗句,朗读并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景物形象之美。

2、初读文本学生自由朗读,了解大意,圈出作者游踪,罗列所写景点,并画出描写景物形象特征的句子。

3、再读文本学生齐读;再带着问题自由读。

问题:文中哪一处景点的景物形象我们读来感觉最生动而饱满?作者是怎样展现这一形象的?4、鉴赏形象①尝试用短语概括“小孤山”景物形象特征。

^ 口:峭拔秀丽、造化之尤等均可。

②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一景物形象的?A、从移步换景的角度鉴赏(从“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相望”―“自数十里外望之”―“庙在山之西麓”一“舟过矶”一“复以小艇游庙中”,突出不同角度的不同特点)。

人教版 选修七 高二语文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教学课件(共53张PPT)

人教版 选修七 高二语文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教学课件(共53张PPT)

陆游故居
写作背景
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至宋 孝宗乾道五年(1169),起用为夔州通判。第 二年闰五月,他由故乡山阴出发,至十月二十 七日抵达任所。途中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 游记《入蜀记》。本篇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 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
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陆游 脚踏实地,从不同角度、多个 侧面,作了细致真实的描写, 使我们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 觉。通过描写所见的景物特色, 表达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 情,也流露出作者的爱国忠君 之情。
庄子像
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是《庄子·养生主》里的一则 寓言,也是一篇哲理散文。原意是讲养身之 道。养生主: 指养生的主要关键。庄周认为, 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要回避矛 盾,寻求解脱,就须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 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以求保身、全 生、养亲、尽年,反映了没落阶级消极遁世 的思想情绪。
举。第二次行动中,项羽并没有动手,只用眼 神和声音就吓退了敌兵,“瞋目而叱之”, “赤泉侯人马惧惊,辟易数里”。孰是追兵, 孰为逃将,难以辨别。项羽摄人魂魄的虎虎声 威跃然纸上。第三次行动中,项羽斩汉一都尉, 杀数十百人,而楚军仅仅损失了两人而已,通 过这一比对再次渲染项王的勇猛无敌。在身当 绝境的情况下,项羽每战都能给敌军以有效的 打击,丝毫没有兵败的萎靡和绝望,确实表现 了他的骁勇善战。难怪他充满自豪地问属下战 果何如,这一问表现了他的自负。
2. 描写景物特征的方法:
烽火矶:运用色彩词、点面结合,比喻 修辞、精笔描摹
小孤山:对比、不同角度的描摹 大孤山:对比、想象描摹
阿 房 宫 赋
杜 牧
项 羽 之 死
司 马 迁
庖 丁 解 牛
《 庄 子 》
《 庄 子 》

新人教版选修《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教案【精品教案】.doc

新人教版选修《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教案【精品教案】.doc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第四单元•导读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2、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与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不同类型散文作品中艺术形象的特性,了解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段;2、理解并学会运用散文学习常用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步骤】一、导入1、福建省04—07年高考散文类文言文阅读回眸2004年《史记•张丞相列传》(申屠嘉)(人物传记类散文)2005年《送天台陈庭学序》(明•宋濂)(山水游记类散文)2006年《史记•老子伯夷列传第一》(人物传记类散文)2007年《书博鸡者事》(明•刘基)(人物传记类散文)考点考查:实词的意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有效信息的筛选和文章的分析概括(含鉴赏)。

2、散文部分学习目标和单元构成本书散文部分,主要从“创造形象、诗文有别”(理解散文的形象性)“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把握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文无定格,贵在鲜活”(体会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三方面入手,有助于初学者掌握运用。

在具体步骤上,每单元的第一项是“赏析指导”,就这一单元所提出的鉴赏角度,介绍相关知识和鉴赏方法。

第二项是“赏析示例”,每个单元各举一篇诗歌或者散文为例,从该单元所强调的鉴赏角度进行分析,带有举例示范性质,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第三、四项是围绕这一单元的中心,提供阅读鉴赏的作品。

自主赏析作品后面列有“探究•讨论”题目,这些题目帮助学生们在阅读鉴赏时打开思路、把握要点,在途径上、方法上作适当的提示或点拨。

二、明确学习对象,把握文体特点1、学生快速浏览本单元四篇课文,体会本单元课文的文体特点2、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加以明确:(1)文体对象方面本单元是古代散文,所选作品,既有山水游记类散文,如《过小孤山大孤山》;又有哲理型散文,如《庖丁解牛》。

既有史论散文,如《阿房宫赋》;也有人物传记类散文,如《项羽之死》《西门豹治邺》和《大铁椎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的都是 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 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 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 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
——朱自清《荷塘月色》
2021/3/7
CHENLI
1
▪ 艺术形象在不同艺术样式、不同艺术作品中 有复杂的表现形态。诗、词、曲、赋、小说、 戏曲,这些艺术体裁创造艺术形象的方式有 所不同,其中的艺术形象的特征也并不相同, 有的表现为栩栩如生的人物,有的表现为生 动曲折的故事,有的表现为情景交融的意境, 还有的表现为物象、情景、情绪……好的艺 术形象都是审美物象和审美意象的统一,能 够使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感悟其理。
《大铁椎传》
CHENLI
12
(2)文体内容: 《过小孤山大孤山》 ——描写了饶有韵味的山川景物形象; 《庖丁解牛》 ——形象生动地阐述了养生的道理。 《项羽之死》 ——刻画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阿房宫赋》 ——通过对宫廷建筑和奢华生活的描绘,说明国家 兴亡的道理。 《方山子传》 ——通过生动曲折的事件塑造人物形象。 《大铁椎传》 —20—21/3/通7 过充满悬念的记叙CHEN表LI 现人物的传奇色彩。13
因此欣赏诗歌需要仔细品位象外之象、 韵外之致、味外之旨。
2021/3/7
CHENLI
4
散文:中国古代散文相对于诗歌来说
是一种比较舒展的艺术,句式散体化, 篇幅可长可短,表情达意不受格律的 限制,可以兴之所至,自由挥洒,因 而散文中的“意”表达得更为明白显 豁。
2021/3/7
CHENLI
5
示例:
CHENLI
9
★不同散文类别中的艺术形象有不同的 表现形式:
①山水游记类散文——具有独特风貌韵味的 山水风物
②人物传记类散文——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
③说理类散文——直观准确的事实论据
④叙事类散文——细致生动的事件
2021/3/7
CHENLI
10
“古代散文欣赏”学习目标和单元构成
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 ——理解散文的形象性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把握散文的逻辑性和抒情性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体会散文的灵活性和趣味性
2021/3/7
CHENLI
11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
文体对象:中国古代散文
游记散文—— 《过小孤山大孤山》
哲理散文—— 《庖丁解牛》
史论散文—— 《阿房宫赋》
传记类散文—— 《项羽之死》
《方山子传》
2021/3/7
学法建议:
1、做好预习
①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将生字词标上音;②梳通段义,扫
除阅读障碍;③整体感知课文,提取每段内容要点并归
纳文章内容;④浏览课后练习,初步思考问题;⑤质疑
问难,将难点问题写出来,做到心中有数。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及特殊文
言句式。
3、了解文学史书的相关知识,文章故事发生的历史背
2021/3/7
CHENLI
17
小孤山简介
小孤山,又名髻山,在今安徽宿松东长 江中。 小孤山虽属弹丸之地,名声却很大。 被称为山水诗鼻祖的谢灵运,有一首有名 的《登江中孤屿》,据说就是为小孤山而 作。至于苏东坡的“大孤小孤江中央”, 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陆游说:“凡江中 孤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 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游小孤山记》)。小孤山被诗人们所 青眯,最初有谢灵运,既而有顾况、卢仝、 王安石、王十朋、陆游、王守仁、袁 枚……连明朝皇帝朱元璋也来附庸风雅。 画家们则纷纷将小孤山入画,唐代李思训 的《长江绝岛图》,画的就是小孤山与鄱 阳湖上的大孤山。 “海门石柱”、“长江 绝独”、“江上第一景”均为世人对小孤 山之赞誉。此山高八十六米,围仅一里许, 因形如古代妇女头上发髻,旧称髻山。舟 在江中行,船身移动,山貌渐变。乡人云: “南望一枝笔,西看似悬钟,东看太师椅, 北望啸天龙。”南宋爱国诗人陆游赞曰: “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
2021/3/7
CHENLI
2
形象:文艺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 具体的、激发人们思想感情的生活 图景。在中国文学艺术中,“形象”占
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否具有形象性, 是评价作品艺术性高低的一个重要标 志。
2021/3/7
CHENLI
3
(二)诗文有别
诗歌:中国古代诗歌是一种高度凝练的
艺术,常常“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 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创造的形象蕴涵 了更为深远的意旨,或者说形象能够引 发超出形象本身的更为深远的情蕴 。
2021/3/7
CHENLI
7诗文有别ຫໍສະໝຸດ ▪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 ——清·吴乔
诗写意,文写实
2021/3/7
CHENLI
8
散文较之诗歌更为具体逼真,与实际 生活更贴近,在语言表达上要规范一些。
散文:一个人平平常常走在路上
小说:一个人忽然被推到水里
诗歌:一个人给大地弹到月亮里
2021/3/7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李白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
◆洞庭为沅湘等九水之委。当其涸时, 如匹练耳,及春夏间,九水发而后有湖。
——袁中道《游岳阳楼记》
2021/3/7
CHENLI
6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示例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
景或时代特征。
4、课前课后反复诵读,重点句、段和篇章还要熟练翻
译。
5、学完整个单元后及时总结,或对比阅读,排查知识
漏202洞1/3/7,或铺之练习加深理解CHE,NLI 巩固记忆。
14
赏析示例
过小孤山大孤山
陆游
2021/3/7
CHENLI
15
▪ 背景回放
▪ 陆游幼年时经历过北宋末至南宋初的战祸, 对故土沦丧,人民涂炭极感痛心。曾参加科举 考试,因谈论恢复中原而被罢官。宋孝宗乾道 五年(1169),陆游被起用为夔州(今重庆奉节) 通判。第二年闰五月,他由故乡山阴(今浙江 绍兴)出发,至十月二十七日抵达任所。他一 路上观秀丽山水,探幽奇绝境,访先贤遗迹, 采民俗风情。且行且记所见所闻,感慨万千, 精于抒情的他写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本 文是他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篇日记。
2021/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