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和库房卫生操作程序与标准

厨房和库房卫生操作程序与标准
厨房和库房卫生操作程序与标准

厨房和库房卫生操作程序与标准

备注:本表是厨房和库房日常卫生工作的标准,也是公司卫生检查的依据,在各栏后面加上评分标准,即作为卫生评比的参照表。

仓库管理方案以及作业流程

亿豪公司仓库管理规定 为了使本公司的仓库管理规范化,保证财产物资的完好无损,根据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 的一般要求,结合本公司的一些具体情况,第一季度工作清单需定如下。 完成日常物资的接收、分类、计量、包装、分拣、配送、存盘,盘点等工作。 一、仓库管理工作的任务: 1、根据本规定做好物资出库和入库工作,并使物资储存、供应、销售各环节平衡衔接。 2、做好物资的保管工作,如实登记仓库实物账,经常清查、盘点库存物资,做到账、 物相符。 3、做好仓库安全保卫工作,确保仓库和物资的安全。、 4、对于物资验收入库过程中所发现的有关数量、质量、规格、品种等不相符的现象, 仓管员有权拒绝办理入库手续,并视其程度报告业务部门、财务部。 二、仓库物资的入库 1、采购部下定单时应该认真审核库存数量,做到以销定进。 2、采购部审核订单时,应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核定进货数,杜绝出现库存积压,滞销 等情况。 3、订单录入后,采购部通知供货商送货时间,并及时通知仓库。 4、当商品从厂家运抵至仓库时,收货员必须严格认真检查商品外包装是否完好,若出 现破损、是原装短少、邻近效期等情况。收货人必须拒绝收货,并及时上报采购部;若因收 货员未及时对商品进行检查,出现的破损,原装短少、邻近效期,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由该收 货员承担。 5、确定商品外包装完好后,收货员必须依照相关单据:订单、随货同行联,对进货商 品品名、等级、数量、规格、金额、单价、效期进行核实,核实正确后方可入库保管;若单 据与商品实物不相符,应及时上报采购部;若进货商品未经核对入库,造成的货、单不相符,由该收货人承担因此造成的损失。 6、入库商品在搬运过程中,应按照商品外包装上的标识进行搬运;在堆码时,应按照 仓库堆放距离要求、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若未按规定进行操作,因此造成的商品损坏由收 货人承担。 7、入库商品明细必须由收货员和仓库管理员核对签字认可,做到帐、货相符。商品验 收无误后,仓库管理员依据验收单及时记账,详细记录商品的名称、数量、规格、入库时间、单证号码、验收情况、存货单位等,做到帐、货相符。若不按照该制度执行验收造成的经济 损失由仓库管理员承担。 8、按收货流程进行单据流转时,每个环节不得超出一个工作日。 三、仓库物资的出库 公司仓库一切商品货物的对外发放,一律凭电脑出库单,一式三份,一份留给仓库,一 份留给收货方,还有一份给送货人; 做好各种单据和物品的发放工作;要用完了要及时上报,及时备货,做到及时下发,充足; 办理材料物资的出库,库管员要填制出库凭证,由库管人员、经手人双方同时签字,由经手人持一式三联的凭证送经手人主管审核,经手人持主管审核签字后的凭证到财务部门由 会计审核,经审核过的凭证留下第二联做记帐依据,第一联由经手人留存,持第三联到仓库办理材料的出库。

卫生标准操作规程(SSOP)

目录表 目录页-----------------------------------------------------------------------------------------0 文件批准页-----------------------------------------------------------------------------------1 1.目的------------------------------------------------------------------------------------------2 2.范围------------------------------------------------------------------------------------------2 3.职责------------------------------------------------------------------------------------------2 4.程序------------------------------------------------------------------------------------------2 4.1加工用水的安全-----------------------------------------------------------------------------------------2 4.2食品接触面卫生控制-----------------------------------------------------------------------------------2 4.3防止交叉污染--------------------------------------------------------------------------------------------3 4.4卫生设施的维护-----------------------------------------------------------------------------------------4 4.5防止掺杂物污染-----------------------------------------------------------------------------------------5 4.6有毒化合物的标记、储存及使用--------------------------------------------------------------------5 4.7加工人员健康状况的控制-----------------------------------------------------------------------------5 4.8虫害的去除-----------------------------------------------------------------------------------------------6

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医务人员手卫生SOP 一、术语和定义 1.手卫生: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和暂居菌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使用外科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二、手卫生应遵循的原则 (一)基本要求 1.手部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 2.手部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 3.手部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指甲装饰物。 (二)洗手、卫生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 1.手部有可见污染时,应洗手。 2.手部证实或怀疑被可能形成孢子的微生物污染时,如艰难梭菌、炭疽杆菌等,应洗手。 3.如厕之后,应洗手。 4.其他情况应首选卫生手消毒。 5、洗手方法见洗手池上方的图示,动作熟练,步骤到位。 (三)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 1.先洗手,后消毒。 2.不同患者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外科手消毒。 三、5个重要的手卫生指征 接触患者前;进行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体液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需注意的是:戴手套不能取代手卫生。若符合上述手卫生指征且需戴手套时,则戴手前或脱手套后,仍须执行手卫生。 四、手卫生促进策略 1.确保手清洁剂、一次性纸巾、速干手消毒剂等手卫生用品的充足供应。 2.医务人员明确手卫生的意义、方法和指征。 3.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定期进行监测、反馈。 4.鼓励患者、探视者和医务人员合作,共同促进医疗机构的手卫生。

SSOP卫生标准操作试题

S S O P卫生标准操作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 S O P)培训试题姓名:部门:得分: 一、选择题 1食品加工企业制定ssop计划,首先要考虑那个元素() A食品接触表面的卫生要求 B水或冰的卫生要求 C员工健康 D交叉污染的防止 2、以下哪些不属于生产车间对外口应设置防虫害措施() A风帘 B暗室 C翻水弯 D 挡水板 3、员工洗手的消毒液一般情况应多长时间检测一次()。上班高峰() A 30min B 60min C 45min D 50min 4、食品生产企业,人流、水流和气流的方向是() A从高密度区到低密度区 B从高气流区到低气流区 C从高污染区到低污染区 D从高清洁区到低清洁区 5、以下哪项操作是正确的() A 加工前要洗手消毒,离开车间可不用 B皮肤病患者穿好工作服可以正常工作 C车间中的冷凝水无可避免只能减少 D内外包装材料应该要分开存放 6、以下哪项材料不属于避免食品接触材料() A 竹木材料 B塑料 C铸铁材料 D黄铜 7、凡从事食品生产的人员都必须进行()体检。 A 一次/年 B一次/半年 C一次/三个月 D一次/月 8、以下哪项不属于食品的直接接触面()

A工作服 B 包装间传送带 C内包装物料 D蓄水池 9、工作服应该用专用洗衣房清洗()工作服要分开清洗。 A不同食品区域 B不同加工区域 C不同湿度区域 D不同清洁区域 10、以下哪项属于食品交叉感染() A装过化学物质的容器再装食品 B流感病毒的传染 C饼干放进冰箱后变软 D切完大蒜的刀再切鸡肉一股蒜味 二、判断题 1、食品接触面可分为直接接触面和间接接触面,两者是固定的,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不能混淆。() 2、清洁剂与对象接触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清洁对象表面擦的越干净,水中Ca2+、Mg2+越高,清洁效果越好。() 3、车间空气消毒一般采用臭氧和紫外线消毒。() 4、厕所的位置应设在卫生设施区域内并尽可能离作业区近一些,方便员工。 () 5、消毒效果与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度、pH、消毒剂浓度和时间有关() 6、使用自供水与城市供水的实验室监测的频率一样,每月一次进行微生物检测。() 7、许多国家已经明令禁止使用竹木器具,所以一般不推荐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木质器具。() 8、有毒化学物的监测区域主要包括食品接触面、包装材料、加工过程和包含在成品内的辅料。() 9、加工食品的员工如果携带致病菌应禁止接触食品,如果症状轻微没有表现出来就不用禁止。() 10、水样监测取样时应该先对出水口进行消毒,放水5min后取样做检测。()

食品安全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食品安全卫生标准操作程序31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食品安全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SSOP) 文件编号:WI-SSOP-1~11 文件版本: 1/0 编制: 审核: 批准: 受控状况: 分发号: 生效日期: 目录 1.其内容由以下系列文件组成: 01、《水的安全性》; 02、《食品接触的表面的卫生和清洁》; 03、《防止交叉污染》;

04、《手的清洗与消毒及卫生设施的维护》; 05、《防止食品被掺杂》; 06、《有毒化学物品的标记、储存和使用》; 07、《员工的健康与卫生控制》; 08、《虫害的防治》; 09、《环境卫生》; 10、《检验检测卫生》; 在实施过程中,配有记录、有检查,如果实施不力还要进行纠偏。 1目的:确保生产生活用水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1985)规定的要求。 2.职责:生产部负责提供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1985)规定的要求的水,质检部负责监督检查。 3.程序 3.1生产部内的用水取自来水公司;公司自备一个贮水罐,贮水量为40立方米,每年清洗两次。第一次在3月份生产之前进行清洗消毒;第二次在下一年8月进

行清洗消毒。每次清洗结束后都要由质检部QC人员进行现场检查,然后注满水并 抽取水样进行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的鉴定,以评定清洗消毒效果。 在自备贮水池上定期加入一定量的消毒灵对水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在使用自 备水前必须抽取水样进行PH、余氯、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的测定,以确保是否 符合加工用水要求。 每年二次两取水样送砚山县疾病控制中心按《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1985)进行全项目分析。 监测频率:每次消毒后/加工前/每年二次。 监测部门:质检部。 3.2供水系统:公司内自主进行设计、施工和安装。具有完备的供水网络图和污水 排放分布图,使用的管材为PVC管。车间水龙头进行连续编号,不同用途的水管 用标识加以区分。管道设计安装时做到了防止冷凝水下滴污染裸漏的半成品,同 时还做到了防止自来水管和污水管的交叉污染;水管管口离水面距离2倍于水管 直径且水管管道有一个存水弯用以防止水的倒流。洗手消毒的水龙头为非手动开 关;生产用软水管均为食品级材料制成。生产部每半年检查一次供水系统,确保 管道无破裂,并拆除不需要的及末端堵塞的管道。处理后的污水在排放时符合国 家环保部门的规定和防疫要求;车间地面有1/100的斜坡,地沟有大于3/100的 斜坡,废水排放从清洁区流向非清洁区。 监测频率:每年二次或水管系统进行安装、维修、改装时。 监测部门:质检部。 3.3由本公司实验室依据水龙头编号,编制取样计划,每天对总出水口及选定的水 龙头进行一次余氯和PH测定。每月进行一次大肠菌群分析。并执行GB5749—1985 的规定,每次生产前对生产用水进行感官检测。 监测频率:每天一次/每月一次。 监测部门:质检部 3.4车间水龙头及管道已安装防吸虹装置。 监控频率:每月一次。 第

仓库标准作业流程

仓库管理作业指导书 制作单位:仓储部 制作日期:2015-7-3 一、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仓库管理,提高仓库工作效率,加速库存物资周转,降低库存占用,满足生产、销售等部门的需求,为健全物料的收发、领退、保管、盘存制度,做到帐物卡相符,明确仓库人员岗位管理职责,特制定仓库作业SOP。 二、适用范围 适用公司包材仓、成品仓、原料仓、半成品仓,废品仓等参照本制度执行 三、内容、管理职责及目标 1. 高效有序地进行物料、成品的收发作业,保证出入库数量准确且合乎品 质管理和财务管理要求; 2. 单据、料卡管理有序,登记及时、准确。电脑入单及时、准确; 3. 库房管理科学、有序,物料摆放整洁、整齐、符合货物储存和安全管理 要求; 4. 定期和循环盘点,及时查处差异,保证帐、卡、物一致; 5. 与客户及财务及时对帐,及时查处差异,维护公司利益;

6. 及时反映和跟催不合格品、呆滞品的处理,减少不良品损失,降低库存资金占用; 7. 做好防火、防水、防盗等安全防护工作,保障仓库财产物资的安全。 四、仓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1. 熟练掌握出入库作业及库房管理的方法、规范及操作程序; 2. 熟悉仓库管理制度及相关工作流程; 3. 熟悉经管物料、产品; 4. 具备一定的质量管理知识和财务知识; 5. 懂电脑操作。 五、收货验收 1. 货物进仓,需核对订单(采购订单和生产订单),待进仓物料料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与订单相符合方可办理入仓手续。 ①严禁无订单收货;因生产紧急、等特殊情况需请示上级和订单管理部 门并获得授权、同意可变通办理,但必须在一个工作日内补下订单; ②严禁超订单收货。因合理损耗领料或最少生产数量等原因导致的少量 超订单收货,应在合理范围内并符合相关管理规范或规定。 2. 货物进仓,必须采用合适的方法计量、清点准确。大批量收货可采用一定的比例拆包装抽查,抽查时发现实际数量小于标识数量的,应按最小抽查数计算接收该批货物。 3. 货物进仓,需办理质量检验手续,其中: ①外购物料/产品必须填报《报检单》,检验合格后方可办理正式入仓手续,打印电脑入库单;检验合格后用电脑打印确认的“收料单”或“入

第一章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DOC)

第一章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第一节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内容 第二节卫生监控与记录 第三节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和卫生标准操作记录的编制 第四节卫生标准操作程序与记录示例(略) 第一节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内容 食品标准操作程序(Sanitation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SOP)是食品生产企业为了使其加工的食品符合卫生要求,制定的指导食品加工过程中如何具体实施清洗、消毒和卫生保持的作业指导文件,以SSOP文件的形式出现。 第一节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内容 SSOP至少包括8项内容: 1、与食品接触或与食品接触物表面接触的水(冰)的安全 2、与食品接触的表面(包括设备、手套、工作服)的清洁度 3、防止食品发生交叉污染 4、手的清洗与消毒,厕所设施的维护与卫生保持 5、防止食品被污染物污染 6、有毒化学物质的标记、储存和使用 7、雇员的健康与卫生控制 8、虫害的防治 水(冰)的安全 食品加工中用水(冰)的卫生质量是影响食品卫生的关键因素。生产中要重点保证: 与食品接触或与食品接触物表面接触的水(冰)的安全 制冰用水的安全供应 饮用水与非饮用水间没有交叉关联 一、水(冰)的安全 水源 标准 水的处理 监控 供水设施 废水的排放 生产用冰 纠偏及纪录 水的作用 产品组成 传送或运输产品 清洗产品 清洗消毒设施、工器具、容器和设备

制冰及镀冰衣 饮用 水源 水源: 城市供水 安全、优质、可靠 防止交叉连接、压力回流、虹吸管回流 自供水 井水 深度、周围环境(粪池、垃圾掩埋场) 水井内壁破坏 江湖水 上游不得有:化工厂、造纸厂、医院和城镇居民生活区等污染排放源 两种供水系统并存 水的安全(包括冰) 水的贮存 水塔 蓄水池 储水罐 清洗和消毒:方法、次数和记录 安全 水的安全(包括冰) 达不到卫生要求的水源,工厂要采取相应的消毒处理措施,主要有: 加氯处理 至少20分种 余氯浓度为0.05 --- 0.3 ppm(国标) 加氯消毒(氯气、氯胺、次氯酸钠、二氧化氯 常氯消毒:1-3mg/L, 30分钟,0.5-1ppm 超氯消毒:10倍于常氯,1-5ppm(严重污染) 水的处理 折点消毒:当水中有机物主要为氨和氮化物,其实际需氯量满足后,加氯量增加,余氯量增加,但是后者增长缓慢,一段时间后,加氯量增加,余氯量反而下降,此后加氯量增加,余氯量又上升,此折点后自由性余氯出现,继续加氯消毒效果最好,即折点加氯。原因:当余氯为化合性氯时,发生反应,使氯胺被氧化为不起消毒作用的化合物,余氯会逐渐减小,但一段时间后,消耗氯的杂质消失,出现自由性余氯时,随加氯量增加,余氯又会上升。利:当原水受严重污染,它能降低水的色度,去除恶臭,降低水中有机物含量,提高混凝效果。弊:水中有机污染物与氯生成三卤甲烷,必须预处理或深度处理。 臭氧消毒 紫外线消毒 生产加工用水的要求

医院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手卫生是指所有手部清洁行为的通称,包括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洗手是指用普通或者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清除手部皮肤污垢和暂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是指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手,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无需冲洗或干手设备。外科手消毒是指术前医务人员使用外科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应具备持久抗菌活性。本规程制订的“手卫生”指洗手和卫生手消毒,不包括外科手消毒。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但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之一。很多医院感染的暴发,尤其是ICU获得性感染,与不良的手卫生有关,故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对控制医院感染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手卫生指征 (一) 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二) 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三) 进行侵袭性操作前,不论是否戴手套; (四) 接触体液或排泄物、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敷料之后; (五) 护理患者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 (六) 接触患者周围的物品(包括医疗设备)之后; 特别注明:如果手部皮肤无可见污染,建议使用速干手

消毒剂做为手卫生方法。当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洗手。 有耐药菌流行或暴发时,洗手时建议使用抗菌皂液。 二、手卫生方法 (一) 洗手: 1. 湿手:用水打湿双手; 2. 涂液:取适量洗手液涂抹所有手部皮肤; 3. 揉搓:认真揉搓双手,步骤包括: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4. 冲洗: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双手; 5. 干手:用纸巾或烘手机干燥双手; 6. 关水龙头:如为接触式,则干手方式应为纸巾或一次性毛巾,用纸巾或小毛巾关闭水龙头。 (二) 手消毒

仓库管理规定及流程

仓库管理规定及流程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仓库管理制度及流程 一、目的 通过制定仓库的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规定,指导和规范仓库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对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起到激励作用。 二、适用范围 仓库的所用工作人员 三、职责 仓库主管负责仓库一切事务的安排和管理,协调部门间的事务和传达与执行上级下达的任务,培训和提高仓库人员行为规范及工作效率。 仓管员负责物料的收料、报检、入库、发料、退料、储存、防护工作。 仓务员负责单据追查、保管、入帐。 仓库杂工负责货物的装卸、搬运、包装等工作。 仓库主管、IQC、采购共同负责对原材料的检验、不良品处置方式的确定和废弃物的处置工作。 四、仓储管理规定 1、原材料收货及入库 需严格按照“收货入库单”的流程进行作业。 采购员将“客户送货单”给到仓库后,仓库需将此物料放在指定的检验区内,作好防护措施。 仓库收货时需要求采购人员给到“客户送货单”,没有时需追查,直到拿到单据为止,仓库人员有追查和保管单据的责任。

仓库收货时的原材料必须有物料部门提供的采购订单(或者说PO),否则拒绝收货。 仓库人员与采购共同确认送货单的数量和实物,如不符由采购人员联系供货商处理,并由采购人员在送货单签字确认实收数量。 仓库人员对已送往仓库的原材料及时通知IQC进行物料品质检验。 对IQC检验的合格原材料进行开“物料入库单”并经仓库主管签名确认后进仓,对不合格原材料进行退货。 仓库原则上当天送来的原材料当天处理完毕,如有特殊最迟不得超过一个星期。 仓库对已入库的原材料进行分区分类摆放,不得随意堆放,如有特殊情况需在当天内完成。 仓库对不合格的原材料放在指定的退货区,由仓库主管、采购共同确定退货。 2、原材料出库 需严格按照“物料领料单”、“生产通知单”、“开发部调用单”的流程进行操作。 仓库的生产原材料出库依据是物料部门提供的BOM(即单件用量通知单),生产通知单中生产数量,及厂部所规定的原材料损耗进行核料,并由部长签名确认。 仓库把所出库之原材料配好,并填好“物料领料单”后,通知相关的领料部门进库领料,并由领料部门负责人签名确认后方可让原材料出库。 仓库出库物料的原则是同一原材料做到先进先出。

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标准操作流程

编码3411C1 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标准操作规程 一、概念 手卫生(hand hygiene): 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handwashing):指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洗手目的:是为了消除或杀灭手上的微生物,切断通过手的传播感染途径。 卫生手消毒(hand antisepsis):指用手消毒剂擦手的过程。 手的消毒是指使用消毒剂杀灭手上沉积的致病微生物,主要是暂住菌,常住菌也可被部分杀死。 外科手消毒(surgical hand antisepsis):指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将洗手定义为:将手涂满肥皂,并对其所有表面进行强有力的短暂的摩擦,产生大量泡沫,然后用流动水冲洗的过程。洗手可分为使用单纯的肥皂或清洁剂和用含有消毒剂的洗涤两种方法。前者为机械去污过程,能使皮肤脂肪乳化和微生物悬浮于表面,再用水将其冲洗干净;后者为化学去污过程,能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二、洗手的指征 在医院内非紧急情况下,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均应认真洗手 1、进入和离开病房前,在病室中由污染区进入清洁区之前 2、进行深部侵入性操作前,如脑室引流,胸腔穿刺等 3、护理每例特殊高危病人前,如严重免疫缺陷病人和新生儿 4、接触伤口,无论是切口、创口,或深部切口前后 5、处理污染的物品后,如接触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或渗出物污染的物品 6、在护理感染病人或可能携带具特殊临床或流行病学意义的微生物(如多重 耐药菌)的病人之后 7、与任何病人长时间和密切接触后 8、在高危病房中接触不同病人前后 9、戴脱手套前后;戴脱口罩前后;穿脱隔离衣前后

食品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食品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1、水和冰的安全 2、食品接触表面的清洁和卫生 3、防止交叉污染 4、操作人员洗手、手消毒和卫生间设备的维护 5、防止外部污染 6、有毒化合物的正确标记、贮存和使用 7、员工健康状况的控制 8、预防和清除鼠害、虫害 1、水和冰的安全 生产用水(冰)的卫生质量是影响食品卫生的关键因素。食品加工企业一个完整的SSOP 计划,首先要考虑与食品接触或与食品接触物表面接触的水(冰)的来源与处理应符合有关规定,并要考虑非生产用水及污水处理的交叉污染问题。 (1)食品加工厂必须采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的水源。对于自备水源,要考虑水井周围环境、井深度,污水等因素的影响。对两种供水系统并存的企业采用不同颜色管道,防止生产用水与非生产用水混淆。对贮水设备(水塔、储水池、蓄水罐等)要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无论是城市供水还是自备水源都必须有效地加以控制,有合格的证明后方可使用。 (2)对于公共供水系统必须提供供水网络图,并清楚标明出水口编号和管道区分标记。合理地设计供水、废水和污水管道,防止饮用水与污水的交叉污染及虹吸倒流造成的交叉污染。检查时,水和下水道应追踪至交叉污染区和管道死水区域。 (3)水管龙头要有真空排气阀、水管离水面两倍于水管直径或有其他阻止回流装置保护以避免产生负压脏水被回吸入饮用水中。 (4)要定期对大肠菌群和其他影响水质的成分进行分析。企业至少每月1次进行微生物监测,每天对水的PH值和余氯进行监测,当地主管部门对水的全项目的监测报告每年2次。水的监测取样,每次必须包括总的出水口,一年内做完所有的出水口。 (5)对于废水排放,要求地面有一定坡度易于排水,加工用水、台案或清洗消毒池的水不能直接流到地面,地沟(明沟、暗沟)要加篦子(易于清洗、不生锈),水流向要从清洁区到非清洁区,与外界接口要防异味、防蚊蝇。 (6)当冰与食品或食品表面相接触时,制冰用水必须符合饮用水标准,制冰设备卫生、无毒、不生锈,储存、运输和存放的容器卫生、无毒、不生锈。制冰机内部应检验以确保清

仓库管理的标准化作业流程【最新版】

仓库管理的标准化作业流程 仓库管理也叫仓储管理,指的是对仓储货物的收发、结存等活动的有效控制,其目的是为企业保证仓储货物的完好无损,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并在此基础上对各类货物的活动状况进行分类记录,以明确的图表方式表达仓储货物在数量、品质方面的状况,以及目前所在的地理位置、部门、订单归属和仓储分散程度等情况的综合管理形式。本文对仓库管理流程进行了总结。 流程一:订单处理作业 流程二:采购作业 流程三:进货入库作业 当采购单开出之后,于采购人员进货入库跟踪催促的同时,入库进货管理员即可依据采购单上预定入库日期,做入库作业排程、入库站台排程,而后于商品入库当日,当货品进入时做入库资料查核、入库品检,查核入库货品是否与采购单内容一致,当品项或数量不符时即做适当的修正或处理,并将入库资料登录建档。入库管理员可依一定方式指定卸货及栈板堆叠。对于由客户处退回的商品,退货品的入库亦经过退货品检、分类处理而后登录入库。

一般商品入库堆叠于栈板之后有两种作业方式,一为商品入库上架,储放于储架上,等候出库,需求时再予出货。商品入库上架由电脑或管理人员依照仓库区域规划管理原则或商品生命周期等因素来指定储放位置,或于商品入库之后登录其储放位置,以便于日后的存货管理或出货查询。另一种方式即为直接出库,此时管理人员依照出货要求,将货品送往指定的出货码头或暂时存放地点。在入库搬运的过程中由管理人员选用搬运工具、调派工作人员、并做工具、人员的工作时程安排。 流程四:库存管理作业 库存管理作业包含仓库区的管理及库存数控制。仓库区的管理包括货品于仓库区域内摆放方式、区域大小、区域的分布等规划;货品进出仓库的控制遵循:先进先出或后进先出;进出货方式的制定包括:货品所用的搬运工具、搬运方式;仓库区储位的调整及变动。库存数量的控制则依照一般货品出库数量、入库所时间等来制定采购数量及采购时点,并做采购时点预警系统。订定库存盘点方法,于一定期间印制盘点清册,并依据盘点清册内容清查库存数、修正库存帐册并制作盘亏报表。仓库区的管理更包含容器的使用与容器的保管维修。 流程五:补货及拣货作业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内容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内容 SSOP至少包括8项内容: 1、与食品接触或与食品接触物表面接触的水(冰)的安全 2、与食品接触的表面(包括设备、手套、工作服)的清洁度 3、防止发生交叉污染 4、手的清洗与消毒,厕所设施的维护与卫生保持 5、防止食品被污染物污染 6、有毒化学物质的标记、储存和使用 7、雇员的健康与卫生控制 8、虫害的防治 SSOP文本是: 描述在工厂中使用的卫生程序; 提供这些卫生程序的时间计划; 提供一个支持日常监测计划的基础; 鼓励提前做好计划,以保证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 辩别趋势,防止同样问题再次发生; 确保每个人,从管理层到生产工人都理解卫生(概念); 为雇员提供一种连续培训的工具; 显示对买方和检查人员的承诺,以及 引导厂内的卫生操作和状况得以完善提高。 (一)水(冰)的安全 生产用水(冰)的卫生质量是影响食品卫生的关键因素,食品加工厂应有充足供应的水源。对于任何食品的加工,首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水的安全。食品加工企业一个完整的SSOP,首先要考虑与食品接触或与食品接触物表面接

触用水(冰)来源与处理应符合有关规定,并要考虑非生产用水及污水处理的交 叉污染问题。 水源 使用城市公共用水,要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使用自备水源要考虑: 井水——周围环境、井深度、污水等因素对水的污染 海水——周围环境、季节变化、污水排放等因素对水的污染 对两种供水系统并存的企业采用不同颜色管道,防止生产用 水与非生产用水混淆。 标准 国家饮用水标准 GB5749-85 35项 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100个/ml 37℃培养 大肠菌群<3个/ml 致病菌不得检出 游离余氯:水管末端不低于 0.05ppm 海水水质标准 GB3097-1997 软饮料用水的质量标准为GB1079-89 欧盟指标:80/778/EEC 62项 细菌总数<10个/ml 37℃培养48 小时 <100个 /ml 22℃培养72小时 总大肠菌群MPN<1/100ml 粪大肠菌群MPN<1/100ml 粪链球菌 MPN<1/100ml

院感标准操作规程(DOC)

成飞医院ICU 院感标准操作流程

目录 1、接触隔离标准操作规程……………………………………………………………..…..3~4 2、飞沫隔离标准操作规程………………………………………………………………….4~5 3、空气隔离标准操作规程………………………………………………………………….5~7 4、保护性隔离标准操作规程……………………………………………………………….7~8 5、医务人员手卫生基本原则……………………………………………………………….8~10 6、医务人员洗手标准操作规程…………………………………………………………….10~11 7、医务人员卫生手消毒标准操作规程 (11) 8、手套使用标准操作规程………………………………………………………………….11~14 9、面部防护用品使用标准操作规程………………………………………………………14~17 10、隔离衣、防护服使用标准操作规程……………………………………………………17~20 11、个人防护穿脱顺序标准操作规程………………………………………………………20~22 12、血液和体液皮肤黏膜暴露防护标准操作规程…………………………………………22~23 13、医院内肺炎预防及控制标准操作规程…………………………………………………23~24 14、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24~26 15、导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26~27 16、ICU 物品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27-28 17、ICU 环境管理……………………………………………………………………….28-29

食品安全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云南宏绿辣素有限公司 食品安全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SSOP) 文件编号:WI-SSOP-1~11 文件版本:1/0 编制:刘学文 审核:吕虎山 批准:韦勇 受控状况: 分发号: 生效日期:二0一五年一月一日 目录

1.其内容由以下系列文件组成: 01、《水的安全性》; 02、《食品接触的表面的卫生和清洁》; 03、《防止交叉污染》; 04、《手的清洗与消毒及卫生设施的维护》; 05、《防止食品被掺杂》; 06、《有毒化学物品的标记、储存和使用》; 07、《员工的健康与卫生控制》; 08、《虫害的防治》; 09、《环境卫生》; 10、《检验检测卫生》; 在实施过程中,配有记录、有检查,如果实施不力还要进行纠偏。

1目的:确保生产生活用水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1985)规定的要求。 2.职责:生产部负责提供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1985)规定的要求的水,质检部负责监督检查。 3.程序 3.1生产部内的用水取自来水公司;公司自备一个贮水罐,贮水量为40立方米,每年清洗两次。第一次在3月份生产之前进行清洗消毒;第二次在下一年8月进行清洗消毒。每次清洗结束后都要由质检部QC人员进行现场检查,然后注满水并抽取水样进行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的鉴定,以评定清洗消毒效果。 在自备贮水池上定期加入一定量的消毒灵对水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在使用自备水前必须抽取水样进行PH、余氯、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数的测定,以确保是否符合加工用水要求。 每年二次两取水样送砚山县疾病控制中心按《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1985)进行全项目分析。 监测频率:每次消毒后/加工前/每年二次。 监测部门:质检部。 3.2供水系统:公司内自主进行设计、施工和安装。具有完备的供水网络图和污水排放分布图,使用的管材为PVC管。车间水龙头进行连续编号,不同用途的水管用标识加以区分。管道设计安装时做到了防止冷凝水下滴污染裸漏的半成品,同时还做到了防止自来水管和污水管的交叉污染;水管管口离水面距离2倍于水管直径且水管管道有一个存水弯用以防止水的倒流。洗手消毒的水龙头为非手动开关;生产用软水管均为食品级材料制成。生产部每半年检查一次供水系统,确保管道无破裂,并拆除不需要的及末端堵塞的管道。处理后的污水在排放时符合国家环保部门的规定和防疫要求;车间地面有1/100的斜坡,地沟有大于3/100的斜坡,废水排放从清洁区流向非清洁区。 监测频率:每年二次或水管系统进行安装、维修、改装时。 监测部门:质检部。 3.3由本公司实验室依据水龙头编号,编制取样计划,每天对总出水口及选定的水龙头进行一次余氯和PH测定。每月进行一次大肠菌群分析。并执行GB5749—1985的规定,每次生产前对生产用水进行感官检测。 监测频率:每天一次/每月一次。 监测部门:质检部 3.4车间水龙头及管道已安装防吸虹装置。 监控频率:每月一次。 第1 页共2 页

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

手卫生标准操作规程(SOP) 手卫生是指所有手部清洁行为的通称,包括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洗手是指用普通或者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清除手部皮肤污垢和暂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是指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手,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无需冲洗或干手设备。外科手消毒是指术前医务人员使用外科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应具备持久抗菌活性。本规程制订的“手卫生”指洗手和卫生手消毒,不包括外科手消毒。 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但也是存在问题最多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之一。很多医院感染的暴发,尤其是ICU获得性感染,与不良的手卫生有关,故严格的手卫生措施对控制医院感染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手卫生指征 (一)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二)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三)进行侵袭性操作前,不论是否戴手套; (四)接触体液或排泄物、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敷料之后; (五)护理患者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 (六)接触患者周围的物品(包括医疗设备)之后; 特别注明:如果手部皮肤无可见污染,建议使用速干手消毒剂做为手卫生方法。当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洗手。

有耐药菌流行或暴发时,洗手时建议使用抗菌皂液。 二、手卫生方法 (一)洗手: 1.湿手:用水打湿双手; 2.涂液:取适量洗手液涂抹所有手部皮肤; 3.揉搓:认真揉搓双手,步骤包括: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4.冲洗:用流动水冲洗、清洗双手; 5.干手:用纸巾或烘手机干燥双手; 6.关水龙头:如为接触式,则干手方式应为纸巾或一次性毛巾,用纸巾或小毛巾关闭水龙头。 (二) 手消毒 1、取液:取足量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2、涂抹:涂抹双手,确保完全覆盖所有皮肤。 3、揉搓:用“七步洗手法”搓揉双手直至干燥。 (三)对于部分酒精不能杀灭的病原体如诺如病毒等,应采用流动水洗手做为手卫生的方法;

食堂食品卫生标准及操作流程

— 食堂食品卫生标准及操作流程 一、原料采购 1. 原料采购标准及操作流程 原料采购必须选取合格的供方,供方须有相应资质和卫生许可证; 无许可证或不符合本公司要求的供应商不得列入采购范围; 供应商须有每年一次的资质审核; 采购原料执行原辅料限量、感官验收标准; 购入的原料,应具有一定的新鲜度,具有该品种应有的色香味和组织形态特征,不得购入有霉变、酸败、虫蛀、变质、有毒、有害和受到污染的原辅料; — 所有原辅料、包装材料或容器,应符合卫生要求,不应造成对食品的污染和潜在危害。 2. 对供方的评价 根据采购物品的不同,本公司确定采取下列一种或多种方法进行评价。 ⑴调查供方保证能力; ⑵提供样品予以试用; ⑶现场考察或供方货源处验证; ⑷生产检验部门参与评价并提供评价意见; ⑸合法经营许可证明和自身证明; ? ⑹随行就市,及时评价; ⑺根据反馈信息评价。 工作餐服务部、饮食市场部根据采购物资技术标准和生产需要,通过对物资的质量、价格、供货期等进行比较,选择合格的供方,填写《合格供方名录》和《供方评定记录表》;经分公司分管经理批准,对同类的重要物资,应同时选择几家合格的供方。资料员负责建立并保存合格供方的记录。 对首次供应重要物资的供方,除要求供方提供充分的书面证明材料(如体系认证证书;供方产品的质量、价格、交货能力等情况;供方的服务和支持能力)外,还需出具相应的验证报告,由采购主管人员填写《供方评定记录表》中相应栏目。 对于一般物资供方,验货人员在进货时对其进行验证,并保存验证记录,合格者由工作餐服务部采购主管、饮食市场部经理批准后,即可列入《合格供方名录》。 对零星采购的辅助物资,其《进货检验记录》即为对供方的评价。 供方产品如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应向供方提出整改要求,如经两次提出整改要求,而质量没有明显改进的,应取消其供货资格。 工作餐服务部、饮食市场部每年对合格供方进行一次跟踪复评,填写《供方复评评定表》。 : 3. 对供方的动态管理 对合格供方的质量保证能力和履约能力实行连续跟踪,由采购人员填写《质量记录和履约记录》

物流仓储管理操作流程

物流仓储管理操作流程 1.收货流程1.1正常产品收货1.1.1 货物到达后,收货人员根据司机的随货箱单清点收货。1.1.2 收货人员应与司机共同掐铅封,打开车门检查货品状况,如货物有严重受损状况,需马上通知客户等候处理,必要时拍照留下凭证。如货物状况完好,开始卸货工作。 1.1.3 卸货时,收货人员必须严格监督货物的装卸状况(小心装卸),确认产品的数量,包装及保质期与箱单严格相符。任何破损,短缺必须在收货单上严格注明,并保留一份由司机签字确认的文件,如事故记录单,运输质量跟踪表等。破损,短缺的情况须进行拍照,并及时上报经理,主管或库存控制人员,以便及时通知客户。 1.1.4 卸货时如遇到恶劣天气(下雨,雪,冰雹等),必须采取各种办法确保产品不会受损。卸货人员须监督产品在码放到托盘上时全部向上,不可倒置,每拍码放的数量严格按照产品码放示意图。(产品码放按照托盘的尺寸及货位标准设计)。1.1.5 收货人员签收送货箱单,并填写相关所需单据,将有关的收货资料产品名称、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或批号)、货物状态等交定单处理人员。 1.1.6 定单处理人员接单后必须在当天完成将相关资料通知客户并录入系统。 1.1.7 破损产品须与正常产品分开单独存放,等候处理办法。并存入相关记录 1.2 退货或换残产品收货 1. 2.1 各种退货

及换残产品入库都须有相应单据,如运输公司不能提供相应单据,仓库人员有权拒收货物。1.2.2 退货产品有良品及不良品的区别,如良品退货,货物必须保持完好状态,否则仓库拒绝收货;不良品收货则必须与相应单据相符,并且有配套的纸箱,配件齐全。1.2.3 换残产品则须与通知单上的型号、机号相符,否则仓库拒绝收货。1.2.4 收货人员依据单据验收货物后,将不同状态的货物分开单独存放,将退货或换残单据及收货入库单,记录产品名称、数量、状态等交定单处理人员。1.2.5 定单处理人员依据单据录入系统。2. 发货流程 2.1 定单处理程序 2.1.1 所有的出库必须有客户授权的单据(授权签字,印章)作为发货依据。2.1.2 接到客户订单或出库通知时,定单处理人员进行单据审核(检查单据的正确性,是否有充足的库存),审核完毕后,通知运输部门安排车辆。2.1.3 定单处理人员依据不同的单据处理办法录入系统,制作送货单及依据货品或客户要求制作拣货单。2.1.4 将拣货单交仓管员备货。2.2 备货程序2.2.1 备货人员严格依据备货单拣货,如发现备货单上或货物数量有任何差异,必须及时通知库存控制人员,主管,经理,并在备货单上清楚注明问题情况,以便及时解决。2.2.2 货物按总备货单备完后,根据要求按车辆顺序进行二次分拣,根据装车顺序按单排列。2.2.3 每单备货必须注明送货地点,单号,以便发货。各票备货之间需留出足够的操作空间。2.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