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OP卫生标准操作试题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一、生产用水的安全卫生生产用水的卫生质量是影响食品卫生的关键因素。
对于任何的食品加工,首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水的安全卫生。
食品加工企业一个完整的SSOP计划,首先要考虑与食品接触或与食品接触表面接触用水来源及处理应符合有关规定,并要考虑非生产用水及污水处理的交叉污染问题。
控制和监测:1. 本公司内所有的生产、生活用水均来自自来水公司供给的自来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85。
2. 公司送生产用水到卫生部门进行水质全项检验,并有检验报告正本。
监测频率:每半年一次。
3. 公司化验室用余氯数显测定仪测定水管末端游离余氯,一年内对所有生产用水水龙头进行抽样。
当检测结果余氯低0.05PPM时,公司有自动加氯装置对增压水池水量进行加氯,保证余氯含量符合本行业卫生要求。
监测频率:生产期间每天一次。
4. 公司化验室对水质进行感官和微生物(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检查,要求:细菌总数≤100CFU/ML(37℃和22℃培养),大肠菌群<3MPN/L。
监测频率:生产期间每月至少一次。
5. 在加工程序中使用的水是一次性的,无循环重复使用。
6. 一切用水均应注意卫生,清洗时要防止污水溅污染成品或半成品。
7. 生产用水水龙头按顺序编号,有防虹吸措施,并有供水网络图。
8. 为了维持生产过程的正常水压,用于操作台上的生产用水一律通过水池加压,水池容量约为400吨。
9. 水池必须定期进行清洗消毒,清洗消毒程序为:水池→排干水池→全面清洗→100PPM氯液喷洒→全面清洗。
监测频率:每月一次。
10. 污水排放10.1 污水处理:符合国家环保部门的规定,符合防疫的要求;处理池的地点远离生产车间。
10.2 废水排放设置10.2.1 地面处理(坡度),一般为1-2%坡度。
10.2.2 工作台等工具有将废水直接导入下水道。
10.2.3 废水的流向由清洁区向非清洁区。
10.2.4 明沟加不锈篦子,于外界接口有水封防虫装置。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第制8页
第八章、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第一节、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概况
一、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体系介绍 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体系起源 三、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体系基本内容 四、手清洗和消毒、厕所设备维护与卫生保持
一、水和冰安全
(八)生产用水
直接与产品接触冰必须采取符合饮用水标准水制 造,制冰设备和盛装冰块器具,必须保持清洁卫 生,冰存放、粉碎、运输、盛装贮存等都必须在 卫生条件下进行,预防与地面接触造成污染。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第制31页
第八章、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第二节、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内容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食安全与质量控第制19页
第八章、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第二节、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内容
水中可能危害
有害生物
病毒 细菌 寄生虫
化学性危害
农药 工业污染 重金属等有害化学物质
物理性危害
浮尘 胶体 可见物理污染物(沙、石、泥土等)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必须建立和实施书面SSOP计划; 必须监测卫生情况和操作; 必须及时纠正不卫生情况和操作; 必须保持卫生控制和纠正统计。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第制18页
第八章、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第二节、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内容
一、水和冰安全
生产用水(冰)卫生质量是影响食品卫生关 键原因,食品加工厂应有充分水源。食品加 工,首要一点就是确保水安全。与食品接触 或与食品接触物表面接触用水(冰)应符合 相关卫生标准,同时要注意非生产用水及污 水处理交叉污染问题。
卫生标准操作规范SSOP

2作业指导书文件名称 卫生标准操作规范(SSOP )文件编号 JRT(CB)/WI-PK-ZY-018文件版本 第一版 编制单位 昌北品控部 文件页码第3页 共9页生效日期批准日生效 编写 昌北品控部 审核批准日期2008-05-12日期日期更换产品2.按三步CIP 清洗操作规程进行清洗 不达标则重新清洗清洗人、调配组长生产班长、巡检员连续生产时3.按各产品CIP 清洗频率要求进行清洗4.碳酸产品停机3小时,热灌产品停机6小时后再生产前须做三步CIP 清洗。
不达标则重新清洗清洗人、调配组长生产班长、巡检员设备模具现场维修5.维修人员在对发生故障的设备进行保养维修时不得将影响食品质量的材料用于其中。
6.在现场维修过程中应遵守车间卫生要求, 维修结束后应将废弃材料及时撤离现场。
7.维修会与食品接触或易污染包装容器的设备后必须清洗并用酒精消毒。
8.生产人员对保养好的设备进行清洗消毒工作,完成后经品控员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9.维修用器具用后必须清洗或擦拭干净放于工具柜重新维修清理现场对设备进行清洗消毒设备维修维护保养记录维修人员生产人员 生产班长 巡检员4作业指导书文件名称 卫生标准操作规范(SSOP )文件编号 JRT(CB)/WI-PK-ZY-018文件版本 第一版 编制单位 昌北品控部 文件页码第5页 共9页生效日期批准日生效编写 昌北品控部 审核批准日期2008-05-12日期日期防止交叉污染一. 目的:防止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引起交叉污染。
二. 范围:适用于各车间生产过程中易引起交叉污染的环节。
三. 内容项目频率、时间 标准、要求纠正措施记录 责任人监督人 员工生产前、生产时、结束1. 未经充分清洗消毒之前,操作人员的工作服、工作帽、工器具等与食品有直接接触的物品不得投入使用。
清洗消毒后再使用车间卫生检查评分生产人员生产班长/组长、巡检员6作业指导书文件名称 卫生标准操作规范(SSOP )文件编号 JRT(CB)/WI-PK-ZY-018文件版本 第一版 编制单位 昌北品控部 文件页码第7页 共9页生效日期批准日生效编写 昌北品控部 审核批准日期2008-05-12日期日期允许投入使用。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水产品HACCP规则的SSOP(123.11)
SSOP应该描述加工者如何保证某个关键的 卫生条件和操作得到满足
SSOP应该描述加工厂操作如何受到监控来 保证达到这些条件和要求
不管加工者是否选择写SSOP,但与加工厂 相关的关键的卫生条件和操作,必须受到监 控
4
监测的频率
FDA水产品HACCP法规没有具体规定卫 生操作和状况监测的频率,然而该教程 推荐的频率提供了确保符合良好操作规 范(GMP)的一种可供选择的指南,应 该是适合于工厂以CCP 卫生控制程序(SCP) 良好操作规范(GMP)
17
卫生控制程序(SCP):
是维持卫生状况的程序,一般与整个加 工设施或一个区域有关,不仅仅限于某 一特定的加工步骤或关键控制点。
18
已鉴别的危害-------
-------是与产品本身或某个单独的加工步 骤有关的必须由HACCP来控制的危害。 与加工环境或人员有关的危害一般由卫 生控制程序来控制比较好。
19
区分HACCP与卫生控制程序(SCP)
危害
控制
控制的类型 控制计划
组胺
Scombroid鲭鱼
特定的产品 CCP
的时间和温度
致病菌存活 烟熏鱼的时间和温度 加工步骤
CCP
致病菌污染 接触产品前
手人员
SCP
致病菌污染 限制雇员在生熟区 人员
SCP
之间走动
致病菌污染 清洗消毒食品接触面 厂环境
SCP
23
卫生控制记录
“每个加工厂必须保存卫生控制记录,至 少是记录卫生监测和纠正-----” 21CFR,123.11(c)部分
24
卫生纠正(措施)
加工者“应该”及时地纠正没遇到过的 “卫生”状况和操作。 21CFR,123.11(b)(8)部分
员工的健康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员工的健康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人员(包括检验人员)是直接接触食品的人,其身体健康及卫生状况直接影响产品卫生质量。
根据食品卫生管理法规定,凡从事食品生产的人员必须经过体检合格获得健康证方能上岗。
并每年进行一次体检。
一、控制和监测:
1.凡在我公司参加工作的员工,一律应有卫生部门签发的《健康证》。
招收新的员工,要通过健康检查,获得《健康证》后方能上岗。
生产工人每年必须进行不少于一次的健康检查,有健康证的工人才能从事食品的加工。
2.对于可能导致食品污染的健康状况,员工应及时汇报给卫生监督员,卫生监督员将可疑的健康问题汇报给质管部经理,并由质管部经理决定是否存在可能污染食品的情况。
监测频率:每天开工前。
3.卫生监督员应检查员工身上那些可能污染食品的受感染的伤口。
监测频率:每天开工前。
二、纠正措施:
1.对违反《食品卫生法》要求的员工劝其回家治疗休养,直到有卫生部门证明,证明可以从事食品生产操作后才能继续上岗;或重新分给不接触食品的工作。
2.将伤口缠上不渗透的绷带,或重新分配工作,或回家休养。
三、记录:
1.每日卫生检查记录。
2.员工健康检查登记表。
3.纠偏记录。
《卫生标准》卫生操作标准程序SSOP

FSSP/SSOP-A富氏食品(中国)有限公司卫生操作标准程序(SSOP)A版受控状态:编制:审核:批准:批准时间:2011年1月10日发布时间:2011年1月10日目录01生产用水的安全卫生控制 (3)02食品接触面卫生控制程序 (5)03防止交叉污染控制程序 (7)04洗手、手消毒和卫生设施控制程序 (10)05防止外来污染物污染控制 (12)06化学物的标识、储存和使用控制程序 (15)07员工健康的控制程序 (16)08虫害、鼠害控制程序 (17)09包装储运过程 (19)01生产用水的安全卫生控制程序1目的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直接接触产品或产品表面的水,其水源要安全卫生或经过处理使其达到国家饮用水的标准的生产用水是未受手污染的,以保证本公司生产产品的风味.2使用范围厂区及车间内用水3控制程序3..1水源卫生3.1.1车间内加工用水采用自备水井供水,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GB5749).3.1.2纠偏行动周围环境及污水遭破坏,企业应停止生产,判定破坏时间,将前段时间生产的产品进行安全评估,以保证食品安全性。
只有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方可重新生产。
3.1.3记录卫生防疫站部门的水质检测报告。
3.2水质的检测3.2.1加工用水安全卫生,必须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GB5749。
3.2.2每年至少二次送样到寿光卫生防疫站进行水质检测。
3.2.3车间出水口由设备部人员连续编号,均标识清晰。
3.2.4品控员对水每日进行感官检测(包括色、嗅、味、可见物),发现异常及时汇报质量技术中心经理;每周抽查一次微生物细菌总数和大肠菌群指标,按不同编号抽取出水口的水检测,保证一年对所有的出水口都检测到,并将结果记录《微生物化验报告》。
3.2.5监测频率:每周一次。
3.2.6纠偏措施水质检不合格,质量技术中心门应立即采取消毒方案,进行连续监控。
只有当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时,才可以生产。
3.2.7记录微生物化验报告。
卫生标准操作规范(SSOP)

卫生标准操作规范(SSOP)ZW -SSOP-2011-(00~08)文件状态:A/0编制:万红冬审核:谢振武批准人:林志泉受控状态:发放序号:发布日期:2011 年08 月 28 日实施日期:2011年 08 月 28 日目录0、执行规范的说明MB- SSOP-2011-001、水和冰的安全MB-SSOP-2011-012、食品接触表面的卫生MB-SSOP-2011-023、预防交叉污染和二次污染MB-SSOP-2011-034、洗手消毒和卫生间设施的维护MB-SSOP-2011-045、防止外来污染物的进入MB-SSOP-2011-056、化学品的标识、贮存和使用MB-SSOP-2011-067、员工的健康及个人卫生状况MB-SSOP-2011-078、鼠类、虫类的控制MB-SSOP-2011-08SSOP执行规范说明ZW-SSOP-2011-01目的:有效的理解,执行和监督检查SSOP1、规范要求:1.1要求:规范的许多内容是对卫生安全的基本要求,对要求要充分理解。
1.2培训:本规范执行前、执行期间,需按照培训计划进行培训,特别时新员工必须进行本规范的培训,培训后需作记录。
1.3执行:规范的执行根据职责的分工,由各部门按照有关操作要求具体实施,要落实到责任人,并根据操作的复杂程度、责任人的能力制订更为具体的执行步骤。
1.4监督检查:由办公室会同车间主任及质检部完成,并将检查结果以书面的形式通知被检查部门。
1.5纠正措施:对SSOP的不符合项参照纠正措施程序纠偏,办公室负责SSOP的不符合项对产品安全影响的评估。
2、SSOP的制订和修改:2.1 本规范的制订和修改由HACCP小组负责。
2.2 HACCP的验证应包括对SSOP的验证。
3、记录:3.1 本规范所要求的记录必须完成。
3.2 记录的保存。
(参照记录保持程序)4、标准:4.1 规范的执行程度及其检查是依据标准进行。
4.2 对尚未有标准或有标准却无条件检查的项目需加大对操作的监控和记录。
ssop练习题

Ssop练习题一选择题1食品加工企业制定ssop计划,首先要考虑那个元素(B )A食品接触表面的卫生要求B水或冰的卫生要求C员工健康D交叉污染的防止2、以下哪些不属于生产车间对外口应设置防虫害措施( D )A风帘 B暗室C翻水弯 D 挡水板3、员工洗手的消毒液一般情况应多长时间检测一次(B )。
上班高峰(A)A 30minB 60minC 45minD 50min4、食品生产企业,人流、水流和气流的方向是(D )A从高密度区到低密度区B从高气流区到低气流区C从高污染区到低污染区D从高清洁区到低清洁区5、以下哪项操作是正确的(D )A 加工前要洗手消毒,离开车间可不用B皮肤病患者穿好工作服可以正常工作C车间中的冷凝水无可避免只能减少D内外包装材料应该要分开存放6、以下哪项材料不属于避免食品接触材料( B )A 竹木材料 B塑料C铸铁材料 D黄铜7、凡从事食品生产的人员都必须进行(A )体检。
A 一次/年 B一次/半年C一次/三个月 D一次/月8、以下哪项不属于食品的直接接触面( B )A工作服 B 包装间传送带C内包装物料 D蓄水池9、工作服应该用专用洗衣房清洗( D)工作服要分开清洗。
A不同食品区域 B不同加工区域C不同湿度区域 D不同清洁区域10、以下哪项属于食品交叉感染( A )A装过化学物质的容器再装食品B流感病毒的传染C饼干放进冰箱后变软D切完大蒜的刀再切鸡肉一股蒜味二、判断题1、食品接触面可分为直接接触面和间接接触面,两者是固定的,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不能混淆。
(错)2、清洁剂与对象接触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清洁对象表面擦的越干净,水中Ca2+、Mg2+越高,清洁效果越好。
(错)3、车间空气消毒一般采用臭氧和紫外线消毒。
(错)4、厕所的位置应设在卫生设施区域内并尽可能离作业区近一些,方便员工。
(错)5、消毒效果与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度、pH、消毒剂浓度和时间有关(对)6、使用自供水与城市供水的实验室监测的频率一样,每月一次进行微生物检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S O P卫生标准操作试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 S O P)培训试题姓名:部门:得分:
一、选择题
1食品加工企业制定ssop计划,首先要考虑那个元素()
A食品接触表面的卫生要求 B水或冰的卫生要求
C员工健康 D交叉污染的防止
2、以下哪些不属于生产车间对外口应设置防虫害措施()
A风帘 B暗室 C翻水弯 D 挡水板
3、员工洗手的消毒液一般情况应多长时间检测一次()。
上班高峰()
A 30min
B 60min
C 45min
D 50min
4、食品生产企业,人流、水流和气流的方向是()
A从高密度区到低密度区 B从高气流区到低气流区
C从高污染区到低污染区 D从高清洁区到低清洁区
5、以下哪项操作是正确的()
A 加工前要洗手消毒,离开车间可不用
B皮肤病患者穿好工作服可以正常工作
C车间中的冷凝水无可避免只能减少
D内外包装材料应该要分开存放
6、以下哪项材料不属于避免食品接触材料()
A 竹木材料 B塑料 C铸铁材料 D黄铜
7、凡从事食品生产的人员都必须进行()体检。
A 一次/年 B一次/半年 C一次/三个月 D一次/月
8、以下哪项不属于食品的直接接触面()
A工作服 B 包装间传送带 C内包装物料 D蓄水池
9、工作服应该用专用洗衣房清洗()工作服要分开清洗。
A不同食品区域 B不同加工区域 C不同湿度区域 D不同清洁区域
10、以下哪项属于食品交叉感染()
A装过化学物质的容器再装食品 B流感病毒的传染
C饼干放进冰箱后变软 D切完大蒜的刀再切鸡肉一股蒜味
二、判断题
1、食品接触面可分为直接接触面和间接接触面,两者是固定的,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不能混淆。
()
2、清洁剂与对象接触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清洁对象表面擦的越干净,水中Ca2+、Mg2+越高,清洁效果越好。
()
3、车间空气消毒一般采用臭氧和紫外线消毒。
()
4、厕所的位置应设在卫生设施区域内并尽可能离作业区近一些,方便员工。
()
5、消毒效果与食品接触面的清洁度、pH、消毒剂浓度和时间有关()
6、使用自供水与城市供水的实验室监测的频率一样,每月一次进行微生物检测。
()
7、许多国家已经明令禁止使用竹木器具,所以一般不推荐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使用木质器具。
()
8、有毒化学物的监测区域主要包括食品接触面、包装材料、加工过程和包含在成品内的辅料。
()
9、加工食品的员工如果携带致病菌应禁止接触食品,如果症状轻微没有表现出来就不用禁止。
()
10、水样监测取样时应该先对出水口进行消毒,放水5min后取样做检测。
()
三、填空题
1、食品加工用水最常用的水源是 ,该水源监测应每年次。
2、食品加工厂的水必须满足两个条件,水源和符合。
3、食品接触面的和是控制病原微生物的基础。
4、外部污染的原因有、和。
四、问答题
1、入车间洗手程序
2、食品交叉感染的来源及预防措施
一、选择
1、B
2、D
3、B A
4、D
5、D
6、B
7、A
8、B
9、 D 10、A
二、判断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填空题
1、生活饮用水 1
2、充足且来源适当国家饮用水标准
3、清洁消毒
4、微生物污染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
四、简答题
1、清水洗手→用洗手液洗手→清水冲洗→干手器干手→用200ppm的次氯酸钠消毒液15秒
2、来源:工厂选址、设计、车间不合理,加工人员个人卫生不良,清洁消毒不当,卫生操作不当
预防控制措施:① a)生产区和生活区隔离,产品工艺流程设计布局合理,清洁区
与非清洁区隔离;b)包装车间密封良好,窗户是封闭式; c)包装车间装有换气设施,防止空气的交叉污染。
②产品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流程严格按工艺规程的顺序进行,防止加工过程中的交叉污染:人流、物流、水流、气流;
③车间不得带入任何与生产无关的饰品和私人用品,工作服、帽、生产专用工具保持清洁,且只限在生产车间工作时间使用,物品按规定清洗消毒,以免污染食品。
患有传染性疾病,应立即调离生产岗位,保持有效的洗手、消毒
④按培训计划对员工进行个人卫生和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培训,新进厂员工要集中进行系统的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