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教案1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作文《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教案

小学语文作文《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教案

小学语文作文《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教案【课型】习作指导课【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发现他们的优秀品质。

2.掌握引用对话的不同形式,并熟练运用到写作中来。

3.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描写等手法来突出人物特点,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写一写身边熟悉的人,抓好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突出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对本单元学习的对话描写进行迁移训练。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让学生回忆和收集童年生活中自己熟悉、喜欢的人物特点的材料,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为习作作好准备。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教学目标】1.通过引导学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发现他们的优秀品质。

2.掌握引用对话的不同形式,并熟练运用到写作中来。

3.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描写等手法来突出人物特点,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点明习作主题(出示PPT1)通过第二单元的这几篇课文,又通过几件事情认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和宋庆龄这几位新朋友。

学生们也有自己熟悉的人,在他们身上也发生了许多有意思的事情。

这一单元的习作主题就是“用一件事来写一个熟悉的人”。

请学生看大屏幕,谁来读一下习作要求?生读习作要求。

二、明确习作要求我们要明确以下三点:(一)熟悉的人,这个人可以是老师、同学、朋友、家长、亲戚、邻居……(不仅熟悉这个人的外貌,还要熟悉这个人的性格特点,熟悉这个人的品质。

)(二)抓住人物特点。

1.外貌特点(抓住主要特点,不要面面俱到)性格特点(突出与众不同的方面,宽容、善良、乐观等等)通过事例、语言、动作来描写。

例文1:“你怎么了?”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

小男孩哭着说:“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

”高尔基赶紧站起来,小男孩已经提着照相机跑出去了。

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请同学们找一找这段话中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有哪些?讲一讲你感受到了什么?2.同时也要注意引用人物对话的3种不同形式,提示语在人物语言前面的: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

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教案

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教案

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作文第一课时师:亲爱的同学们,逢年过节,你肯定收过不少的礼物吧?(学生回答)相信你们收礼物时心情一定很愉快吧?今天老师要给大家送礼物了,大家兴奋吗?(学生回答)老师就不卖关子了,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这份“礼物”吧,相信你一定会喜欢它。

但待会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别忘了要播亮自己的火眼金睛,开动自己的小脑瓜,仔细现察和思考这些问題:【多媒体出示】1、看到游戏规则时你想到什么?同学们又行什么反应?2“传递礼物”时.你把话说对了吗?有什么有趣的事悄发生了呢?3、“传递礼物”时,同学们的表情、反应是怎样的呢?4、做完这个小活动之后,你内心冇什么感受呢?(注:一边出示多媒体课件.一边口述要求。

)游戏规则:老师送出的礼物为三句话。

第一句:“我很棒!”(送给你内己)笫二句:“你真的很棒!” (送给你的同桌.把手搭在同桌的肩上说)第三句:“我们真的很棒!” (大家一起大声说)学生相互练说.传递“礼物”。

开始时小声地说,然后大声地说。

以上三句重复三遍。

请一位同学回答我们刚刚要大家思考的问题。

如果今晚回家大家要把今天发生的事告诉妈妈,你该怎么说呢?该注意什么呢?请一位同学来说说。

(提问)对,同学们都说的很好,我们在把这件事告诉别人时要把我们写事六要素说明白,什么是六要素呢?还要加上我们当时的神态、语言和心理描写,也就是我们刚刚说的同学们的反应,表情,活动之后的内心感受等。

那我们该如何把言语。

心理活动更好的表现出来呢?我们来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语言描写:I、见她在家退秄电视.我高兴地跑过去问:“绣锦,你能教我解题吗? ”想到她马上关掉电视叽.微笑着说:“可以啦。

”(很生活化的对话,显得真实自然…)2、我感激地说:“谢你!”新堂笑眯眯地看着我,说:“我们是好朋友,这是我应该做的.不用谢!”有礼的对话.还有“笑眯睞”这样的神态描写,很生动传神。

)你也来写一个描写人物语言的句子吧,别忘了适当加人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哦。

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教案

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教案

《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写一个熟悉的人的一件值得写的事。

2.先把要写的这件事想清楚,再动笔写。

3.初步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巧用图片,激趣导入。

1.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习作课,在上课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如果你认识图片上的人物,你就大声的地喊出他们的名字,好吗?现在先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

2.(出示图片)好了,现在可以睁开你们的小眼睛,精彩从观察开始——3.你们的表现告诉老师你们对图片上的人物相当熟悉,既然这么熟悉,能不能说说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如果图片上没有你喜欢的人物,你也可以说其他的动画片人物。

4.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真的能看见叮当猫背着书包和你们一起去学校上课吗?我们真的能看见一只黑猫骑着摩托车在马路上抓劫匪吗?(不能)是呀,这些人物是存在动画片里的,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是没有的。

可同学们却依然喜欢他们,那是因为他们的行为就像我们人一样,会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对吗?今天,我们就来写存在现实生活中人的一件事。

(板书课题:一件事)二、出示提示,明确要求,想说就说。

1.出示提示,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提示上的内容,边读边思考:提示要求我们这次习作要写什么?2.指名说。

3一说起熟悉的人,我们的眼前马上就会浮现出——是呀,在我们身边有许多人和我们共同生活,有亲人、朋友、老师、同学——他们都是我们熟悉的人,想一想,在这些人当中你最想写谁,想写他的什么事?想到的可以举手说。

(说完后,师追问:“你觉得他说的这件事值得写吗?为什么?师小结:是呀,只要你觉得这件事新奇有趣,只要你觉得这件事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只要你觉得这件事让你深受触动,你都可以把它写下来。

)4、怎样才能把这样的一件事写具体呢?让人看了拍手叫好呢?我们不妨走进一位小作者写《万能的老爸》,相信你会从中受到启发。

4.谁再来说?相机指导(他说得好不好,好在哪里?)让学生把事情说清楚,学会用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把一件事说清楚。

[人物作文]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作文指导教案

[人物作文]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作文指导教案

[人物作文]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作文指导教案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作文指导教案一、习作: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二、写什么1,熟悉的人很多,比如:爸爸妈妈、兄弟姐妹、爷爷奶奶、叔叔阿姨等家里的亲人;街坊邻居;小店的营业员;班级同学;校长老师;学校的门卫……选择其中最熟悉的一个人。

2,要写这个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情,而不是几件事。

首先这件事情是真实的,最好是你亲眼目睹的,然后这件事能够反映他(她)的特点(急性子、细心、唠叨、爱美、活泼、马虎、文静等等。

3,抓住特点的方法:用五官观察你熟悉的人!然后记住他(她)长相、动作、语言、表情,特别是最喜欢的打扮、最常做的动作、最爱说的话、最多的表情。

有时不用刻意突出特点,只要你把在某件事中这个人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具体地写出来,就能够自然地刻画出他(她)的性格。

例如:1、可以写写你身边亲人的一件事,比如:你爱美的妹妹、严厉的爸爸、爱唠叨的妈妈、赶时髦的奶奶等等。

2、可以是你身边的同学或者朋友的一件事,比如:你身边的“马虎大王”、爱捣蛋的同桌,书迷、你们班的“电脑高手”、某项体育活动很棒的同学等等、班里一个既安静又听话的同学等等3、可以是其它熟悉的人一件事,比如:热心的邻居、热情的营业员、严肃的门卫等等三、怎么写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情,主要是通过这些事情来突出他的特点。

在这些事情中,主要选择一件你记得最牢的事情详细的写。

先可以简单写一写这个熟悉的人的长相(高矮胖瘦、发型、脸部的样子等)、衣着打扮(颜色、长短、款式等)。

然后把记忆中的一件事写出来: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在这件事中出现什么奇怪、或好玩、或有趣、或让人讨厌的、或不开心的事情,仔细写出来。

最后写一写结果或对熟悉的人的印象,对事情的感受。

注意:如果你记不住事情的细节,或这个熟悉的人的长相细节,那就再去见一见这个熟悉的人,可以和他(她)一起做事,这下你一定要认真观察(用五官),并赶紧记录下来,这样你就有东西可写了。

《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作文教学设计

《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作文教学设计

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一、设计背景在作文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学生因为触发不到深层次思考而无法写出突出的点和感受,特别是在写“看到自己熟悉的人做了某些事情”这类题目时,同学们缺乏真正的人物描写和对事件的感悟。

针对这些问题,本设计以熟悉的人为主题,旨在通过让同学重新审视身边的人和事物,激发他们发掘隐藏在平凡生活中的情感和细节,借此提高他们的作文表达能力。

二、设计意图和目标本设计的主要意图和目标是:1.鼓励同学们用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物,挖掘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情感和细节;2.帮助同学们学习运用常用修辞手法和排比等写作技巧;3.提高同学们对作文写作的兴趣和信心,为他们今后的写作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本设计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合作”的交互式教学方法,将同学们分为小组进行合作,在组内分工合作、互相讨论并给互相提供反馈。

在同学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表达的基础上,教师更多的是引导他们通过彼此的合作互相促进,不断地优化思维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激发思考在课堂中,教师会启发学生们回忆自己曾经遇到过的熟悉的人做过的一些事情,并在黑板上列出相关的关键词(如地点、时间、人物、事件),向学生们展示题目涉及的内涵。

第二步:词汇辨析在学生自由写作之前,任教师介绍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和文学句式,可以进行以下示范:1.排比:xxx,xxx,xxx,xxxx2.比喻:xxx,如xxx3.拟人:xxxx,像xxx4.倍感:xxxxxxxx.注意:本设计仅仅是列出常用的修辞手法和文学句式列示,重点仍然是激发学生探索文章所涵盖的情感和关键细节。

第三步:交流合作学生分为小组,至少三人一组,分别挑选同学们熟悉的一个人,并在5-6分钟内写下题目内容,倡导在写作中配合采用各种修辞手法。

第四步:书写草稿小组内自我审视,创造性地使用一些文学手法,并将写好的草稿传递给组内另一个小组成员,此时具体写明自己在写作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进一步改进小组内作品。

一个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一个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熟悉的一个人的一件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一件事写出你所熟悉的人物的特点。

2、领会习作要求,恰当地运用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一件事写出你所熟悉的人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一件事写出你所熟悉的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孩子们写作文其实很简单,老师总结了一句话,写作文就像砌墙。

你砌墙码的是砖头,而写作文码的是什么——(生齐声说:文字)。

但是写之前我有一些建议:就是希望小朋友从现在开始,养成好习惯,这个比你写出一篇文章更重要。

这三条记住了吗?好嘞,我们开始吧!二、出示命题,片段创作:1、直接依题写片段:师:请看今天的习作主题:写熟悉人的一件事。

看到这个主题,你最先想到要写谁呢?生:同学、爸爸、妈妈、奶奶、刘老师、邻居姐姐……师:这些人,有的与我们朝夕相处,有的我们时常见面,这都算得上是我们——熟悉的人。

请从刚才这些人物中,选一个你最想写的人物,写下他的称呼或名字。

师:这个熟悉的人又有什么事,你特别想把它写下来呢?给大家8分钟的时间,写下这个人的一件事。

生进行片段创作。

2、片段作后自评师:时间到。

大家觉得自己写得怎么样呢?请你根据“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很不满意”这三个标准,分别给自己的片段打打分。

你给自己的评价是什么?有没有小朋友对自己的作品非常满意的,觉得自己写得不错的?举手下。

那其他同学呢?生1:我觉得写得一般,只是基本满意。

生2:我还没写完,不知道该写什么事情。

生3:我也写得比较短。

三、习作分享,经验交流:(一)游戏1——写作障碍分享:(二)游戏二——写作经验分享:(三)游戏三——赠送范文四、范文引路,获取方法:师:我带了一篇非常妙的文章,保证超过你。

信不信,它的名字叫《找老婆》。

五、关注对话:整页都在讲故事,但基本上都在写——生:对话。

师:孩子们真厉害,来读一读生齐读:故事几乎由对话构成,真意外。

师:意外吧。

只写对话就可以算是故事。

你有没有尝试过用对话构成整个故事的,这是最高级别的。

小学语文三年级习作课《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小学语文三年级习作课《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习作课《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教学设计课型:习作指导课(三年级)教学目标1.练习写熟悉的一个人的一件事,通过一件事表现人物的品质或特点。

2.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人物的动作、对话、神态等表现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对邓老师熟悉吗?是啊,我们曾经共同生活了一年,你们每一个人老师都熟记在心。

那你们对老师熟悉多少呢?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测验一下好吗?请大家闭上眼睛,谁能来描述一下老师今天的穿着,或者说一说老师的外貌特点呢?2.学生交流反馈3.师小结:同学们,老师为你们的细心而感动。

在生活中,我们只这样细心地观察周围的一切,就能为自己的习作积累生动的素材。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习作指导课。

(板书:熟悉的人的一件事)二、明确要求,指导审题1.课件出示习作要求:(1)选择你熟悉的一个人来写。

(2)通过一件具体的事来表现这个人的特点或品质。

(3)把这件事写清楚、明白。

2.释题:同学们,什么样的人是熟悉的人,你熟悉的人有哪些?(生交流明确)三、合作交流,拓展思路1.咱们有那么多熟悉的人,那你准备写谁?要写他的哪一件事?通过这件事来表现他的什么品质或特点呢?先自己思考一下吧。

2.把你刚才想的跟同桌交流一下吧!交流的时候注意怎样表达才能把话说得清楚、明白。

(同桌交流)3.全班交流(重点渗透写法指导)师:哪位同学最想把他熟悉的人的这件事跟大家交流交流?生1:------师:你觉得他把这件事讲清楚了吗?他不仅说出了他熟悉的人是谁,还把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前因后果讲出来了,所以这个人的特点非常的鲜明。

(如果说的不清楚,引导学生说清楚六要素)师:那你能不能让你的叙述更生动形象一些呢?想一想怎样说才可以说得既清楚又生动。

哪位同学来试一试?生2:------师:听了刚才同学的叙述,你认为他那些地方说得比较好?还有什么建议吗?(学生评价)(在此指导学生用好对话、动作、心理、表情等描写)4.出示范文,梳理方法。

《我熟悉的人的一件事》的教案

《我熟悉的人的一件事》的教案

《我熟悉的人的一件事》的教案教案:《我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我熟悉的人的一件事”这篇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将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

2.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运用。

教学难点:1.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2.运用逻辑推理和批判思维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运用。

教学准备:1.课文《我熟悉的人的一件事》2.图片或视频素材3.课堂小组讨论工具教学过程:一、前期准备(5分钟)1.利用图片或视频素材导入话题,激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好奇心。

2.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我熟悉的人的一件事”可能是怎样的故事。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让学生认真阅读《我熟悉的人的一件事》这篇文章,并在阅读过程中做好标记。

2.学生阅读完毕后,展示课文,让学生口头表达文章的主旨和内容。

3.教师指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彼此的理解和感受,促使学生深入思考文章中涉及到的人物、事件、情感等方面的内容。

三、分析文章结构和语言运用(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包括开头、发展和结尾部分,以及其中的转折点和高潮部分。

2.教师鼓励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语言运用,包括修辞手法、句式结构和词语选择等方面,提升学生对文章整体效果的理解和把握。

3.学生分组合作,就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运用展开讨论和总结,最后向全班汇报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四、写作训练(25分钟)1.针对文章内容,教师提出写作练习题目:描述一个你熟悉的人的一件事,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进行创作。

2.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写作练习,并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和修改。

3.部分学生进行现场朗读和分享,教师及同学进行评价和点评,促使学生不断提升写作表达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鼓励学生在家继续进行相关练习和作业,以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熟悉的人的一件事》教案作文题目要求: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

这次习作就来写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先想一想打算写谁,写他哪件事,把这件事情想清楚,再动笔写。

写完以后,可以读给你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的怎么样。

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一、导入课题1.话题交流(1)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人在关怀我们,有许许多多的人在帮助我们,请你说一说,你最喜欢的人是谁?(2)在你最喜欢的当中,选择一个人,想一想,他有什么特点?用一个词语写下来。

(3)猜一猜,在全班同学当中,老师是最喜欢的人是谁?说出为什么喜欢他?2猜一猜。

班级同学一:我们班级有一个小女孩,她长得很漂亮。

个子很高,头发长长的,画画最棒,成绩很好。

就是有点儿胆小。

班级同学二:我们班级有一个男孩,身体有点儿胖,走路很慢。

但是他乐于助人。

谁要是困难,我一定会帮助您。

他的数学成绩不错,现在已经当上小老师了。

班级同学三:我们班级有一个人,学习认真努力,她的歌声很甜,是我们班的班长。

(1)想一想,说一说,为什么能够猜出来。

(写出了人物的特点、)(2)总结:写一个人,最重要是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他的特点。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特点鲜明,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具体讲解写作文的方法:1.我们要描写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人,如何来表现他的特点呢?或者说从那几个方面来写特点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⑴外貌特点:(找出关键句子、关键词,进行品味。

)【眼睛】穆老师的眼睛双眼皮儿,乌黑的眼珠又圆又大。

乍一看并没有什么特别,可是你仔细一瞧,穆老师的眼睛还会说话哪。

【女教师】这个女老师姓宋,因为她年轻,顶多不过20岁,所以,我们都叫她小宋老师,也有一些女同学亲热地称呼她大姐姐。

//小宋老师长着高高的个子,衣着比较朴素。

//瓜子脸上长着两道柳眉,柳眉下嵌着一双明亮而又锐利的眼睛,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

她梳着两条长长的马尾辫,一直拖到肩头上。

(2)动作特点:(抓住关键句子和重点词语,理解如何写好动作。

)【爬竿动作】爬竿开始了。

//第一个是叶枫。

他像一只猴子,敏捷地纵身一跳,两手紧紧地夹住竹竿,蹭蹭地往上用力蹬,一眨眼的工夫,就爬到了顶端。

同学们用赞许的目光望着他,尽情地为他鼓掌。

我心里想:“在一个班级里,他能爬上去,我怎么爬不上去呢?”//第二个轮到了我,我信心百倍地往上一跳。

两手交替着往上拉,两腿夹住竹竿。

当两手向上一拉时,我的身子一缩,两腿往上一抬就紧紧地夹住竹竿。

这样,我一下一下地,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到了半空中。

哎,真可惜。

我的力气已经没有了,不想再往上爬了。

//【投篮动作】三班的杜玲和周静左右夹攻,拦住了正要投篮的张清方。

只见张清方的脸涨得通红,迅速运球,左躲右闪,躲开了三班队员的阻拦,接着“噌!噌!噌!”三大步跑到篮板前,一个跳跃,手腕一压,“唰!”篮球应声入网!多么精彩的镜头啊!(3)心理特点:(抓住关键句子学会写心理活动方法)【听课】第二天上午,老师报分数了:“顾利,99分,许伟,98分,刘宝……”当老师念到我的名字时,我赶紧竖起耳朵认真地听到“86分。

”当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好像被人从头到脚浇了一盆冷水,全身麻木。

我呆若木鸡地坐在座位上,半晌说不出话来。

唉!真糟透了,回想昨天考试时,自己硬充英雄,抢教头卷,我真后悔啊!这次考试,使我懂得了在学习上必须踏踏实实,来不得半点骄傲。

我要牢记这次教训。

(4)生活细节表现人物特点:(理解什么是生活细节,探讨如何写好生活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游戏细节】下课时,王老师和我们一起玩的时候,她的眼睛也会说话。

一次,我们玩“老鹰捉小鸡”王老师当“老鹰”。

她一下子跑到东,一下子跑到西,眼睛呢?睁得大大的,好像在提醒我们:“哎——当心!我要捉住你们啦!”真糟糕!末尾的一只“小鸡”跑得太慢,被捉住了。

这时候,穆老师的眼睛笑得弯弯的,似乎在说:“哈哈,这回可让我捉住了!”(跑、睁、好像、笑、似乎在说……)【人物对话细节】春天来了,杨柳长出了嫩芽。

我对妈妈说:“妈,你看,杨柳吐芽了。

”我很得意,心里想:这“吐”字用得不错,把杨柳拟人化了,妈妈肯定不会想到,可妈妈说:“是啊,杨柳爆青了。

”啊?我顿时觉得妈妈的“爆青”比我“吐芽”好上百倍。

“爆”字不但把春风中杨柳的活力给表现出来了,“青”字还说出了杨柳的颜色。

而我的“吐芽”,一是没有色彩,二是“吐”也没有什么生气。

这显然没有妈妈用得准,用得好。

妈妈怎么会想到的呢?她笑着说:“还用想?挂在嘴边上的话,庄上人都这么说呀。

”2.佳作引路,章法导写:(1)出示范文,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找出人物特点和事例的段落。

引导评议:①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略有哪些?说说你为什么喜欢?②范文中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人物的?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③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请谈一谈你的启发和感受。

(2)提示章法:概括特点→具体事例(可以写两件事)→呼应开头(3)习作指导:这一个方法写出来的文章分三大段,第一是开头的总写概括人物特点,第二是具体事例,第三是结尾,可赞美一下人物。

第一部分,概括特点:指的是在文章的开头,先点明人物的特点,直接点明所的人物有什么特点。

比如“××是一个××的人”“我的爸爸是一个球迷”等等。

然后再具体地叙述事例。

第二部分,写具体事例: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这里是文章的重点段了,要具体地来描写了。

可通过一件具体的事例,来表现开头中所概括的人物的特点。

这里的事例,要精心选材,要注意紧紧围绕开头概括出的人物的特点来选择材料。

在叙述事例的时候,要注意把事件叙述完整,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要会抓住生活中的富有情趣的细节来描写人物。

使人读了故事,一看就明白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

在具体写作的时候,可以写一件事情,也可以写几件事情。

如果写一件事情,就是一人一事;如果写几件事情,就是一人多事。

第三部分,呼应开头:这里是文章的结尾了,或总结,或反问,或概括,或抒情,进一步地把人物的特点明确,以达到呼应开头,总结全文,揭示中心的作用。

(4)确定人物和人物特点,找出具体事例。

(5)想一想,具体事例中的具体细节,如何写再能做到生动有趣、具体。

(6)提示命题方法:①××(特点概括)的————(人物名称),如《小画家张××》,《爱读书的我》等。

①——(人物名称)的××(人物特点),如《张老师的眼睛》,《妈妈的唠叨》等等。

3.快速行文,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观察所得,自由命题,快速行文。

要求学生在30分钟内完成500字左右的文章。

要写出具体的生活事例,首位呼应,突出地表现人物的某一个特点。

三、修改作文:我们已经写出了初稿。

现在来交流一下。

在交流之前,自己先自我欣赏一下,指出自己最满意的地方,划出记号。

1.自我欣赏,同伴交流:①自己读自己的作文,找出自己最满意的地方,画出来。

②同桌互相交流,评改。

找出自己值得学习的地方,找出自己认为不满意的地方。

可以帮助别人修改一下。

2.集体会诊,创新行文:①小游戏:猜猜他是谁?学生朗诵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猜一猜。

猜对了证明写的好。

然后讨论: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

你认为哪里还应该写的更好些。

②选择典型的佳作,集体评议。

重点找出哪里写的好,写的具体,弄明白为什么写的好。

必要时可以让作者介绍自己的写作体验。

总结写的好的作文经验和方法。

③自己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次成文。

3.佳作展览,评选最佳:①同伴互相交流,评选小组最佳。

写出评价意见。

指出几条优点。

②划出文章中的优美句子或段落。

在旁边写上评语。

③评选最佳:回眸一笑百媚生。

最佳开头人,最佳结尾人,最佳段落、最佳书写,最佳描写奖,最佳感情奖等等。

④获奖的同学把自己的作文抄写出了,在班级展览,或给校报,或给报刊社投稿。

4.变格创新,自由表达:用学会的写作方法,练习写另一个人物,争取熟练掌握这种写作方法。

观察图中的小男孩,他是几点钟起床的?为什么起床后显得挺高兴呢?懒惰的明明明明今年八岁了,在中心路小学上二年级。

他个头不高,留着长长的头发,白皙的肤色,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显得很机灵,翘鼻头,大嘴巴,里面有一对洁白的牙齿,上身经常穿一件白色T恤衫,下身爱穿蓝色的运动裤,脚上穿着一双运动鞋。

明明是个懒惰的孩子,他什么事情都怕麻烦。

(注意:这就是“总起句”,也叫“中心句”,下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说明这一句的)平时他很喜欢踢足球,回到家里大汗淋漓的,却很不爱洗澡,每次都是妈妈硬逼着他去洗,但是他五分钟左右就跑出来,迫不及待地对妈妈喊着:“我已经洗好了!”至于晚上睡觉前的洗脚,更是靠爸爸妈妈督促才去洗。

他每次踢完球换下来的臭鞋和臭袜子,往家里随便一扔,搞得家里总有一股汗味,他自己根本就不去洗,都是妈妈替他洗。

明明最令爸爸妈妈头疼的,就是爱睡懒觉,经常因为睡懒觉上学迟到。

每天早晨,妈妈都会不厌其烦地喊着:“明明,该起床了!太阳要晒到屁股了!”他总是嘴里含糊不清地应着,可是身子还蜷缩在被窝里一动不动,妈妈不喊上五六遍,他是不会起床的。

一个礼拜天早晨,明明破天荒地在七点钟就起床了,伴随着清脆的闹铃声,他一边穿着衣服,一边快乐无比地唱着歌儿,显得特别高兴!妈妈感觉他很反常,急忙跑过来惊奇地问:“明明,今天没人喊你,又是个礼拜天,你怎么起那么早呢?”“哈哈,妈妈,你知道吗?今天早晨八点钟,电视台要转播世界杯足球赛呢!我得马上起来吃点儿东西好看球赛!”明明乐不可支地回答。

妈妈一听,顿时恍然大悟。

这就是懒惰的明明,只有碰到自己喜爱的足球赛了,才会稍微“勤快”一点儿。

小朋友,你们可不要学习他哦!写作提纲第一段(详写)要写出人物的性别、年龄、年级、外貌特点等。

第二段(详写)要用“总分”的结构方式,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举出至少一到两个有关的小事例,这是本文的中心部分,可以分为几个自然段来写(如:本篇范文是分成两个自然段来写的),但是每一个自然段都不能脱离“总起句”的中心内容。

第三段(略写)结尾,总结性的语言。

写作练习:请你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也写一篇作文,题目叫做《的明明》,你可以在横线上填上“勤劳”、“聪明”、“调皮”等等形容词,根据你所填写的内容来写一篇作文。

请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介绍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一、创设情境谜语激趣小朋友,你们喜欢动物吗?现在我们来猜动物谜语,好吗?老师跟你们一样也很喜欢动物。

动物世界啊是一个非常奇妙的世界:鹦鹉会说话,大象会搬东西,萤火虫会引路,蚯蚓会松土……这些生活中奇妙的动物现象,相信你们也一定观察到了不少吧!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些自己最喜欢的动物。

(板书:我喜欢的一种动物)说的时候,先告诉大家你喜欢什么,再告诉大家你喜欢的理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