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福及《鲁滨孙漂流记》简介】 鲁滨孙漂流记简介
鲁滨逊漂流记简单介绍

《鲁滨逊飘流记》是18世纪英国作家达尼尔·笛福的代表作品,也是一部具有广泛的世界性影响的作品。
小说以1704年一名苏格兰水手亚历山大·薛里基洛克航海遇险,飘流在一个荒岛上,并且单独留居了四年才被救回了故事作为素材,加工而成的。
开头号几次航海以商颇为顺利,但有一次为土耳其海盗所俘,幸而不久脱脱逃,至巴西经营蔗田和糖厂。
四年后,因获暴利又往非洲反卖黑八股中于大海中遇险,船上全部船员葬身鱼腹,仅鲁滨逊一个脱难,飘流至一荒岛之上。
从此,他孤独一个在岛羊、造船等。
后来。
他救了一个野人俘虏,取名礼拜五。
鲁滨逊在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最后一艘英国船航经荒岛,他才有机会搭船回国。
(完整版)鲁滨逊漂流记简介及主要情节

中考名著概括《鲁滨孙漂流记》作者简介:丹尼尔.笛福(1660-1731)被誉为“英国与欧洲的小说之父”,他的作品《鲁滨逊漂流记》、《摩尔.弗兰德斯》等对英国及欧洲小说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推荐语:作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山之作,《鲁滨孙飘流记》为我们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作品语言自然流畅,文字通俗易懂,整部作品似乎在向读者讲述一个精彩的故事。
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梦想去畅游鲁滨逊的世界,体会他勇于冒险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主要人物鲁滨逊:鲁滨逊具有人类各种优良的品质,像勇敢、智慧、意志坚强和挚爱劳动等,同时,还他具有一个“理想的”资产者所应有的一切特征:实干精神、清教徒的宗教信仰和严谨等。
所有这些又都是通过形象来表达的,鲁滨逊的坚毅的性格,就是通过具体的行动,如他怎样用整整42天工夫做一块木板,怎样费了那么多的时间和劳力做了一只独木舟,却不能使用,又顽强地开始造第二只船等等。
笛福就是通过许许多多真实的细节把人物性格突出出来。
故事情节情节1(全文):鲁滨逊出生在英国约克城,从小就幻想远游航海,后来他登上了去几内亚的船只。
起航不久就遇到了风浪,大浪吞没了船只,鲁滨逊被冲到了一个荒芜人烟的岛上。
鲁滨逊没有绝望,他建起一座防御野兽和野人的“城堡”,顽强地生存了28年。
最后终于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
情节2:“在岛上试种粮食,解决吃饭问题”无意中,鲁滨逊将原来装着喂家禽的谷类的口袋倒空了,不几天,地上长出了禾苗,后来还抽了穗——原来是麦子。
他摘下麦穗精心保存,几经波折,竟试种成功。
有了收成,吃上面包,还有了剩余的粮食。
情节3:鲁滨逊就这样在岛上过了许多年。
到第23个年头,一群野人划船到岛上打算将俘虏杀死吃掉。
其中一个俘虏趁人不备逃了出来,鲁滨逊开枪打死了追赶的野人救下了俘虏——他也是一个野人。
那天是星期五,鲁滨逊就给俘虏起名叫“星期五”,他从此成了鲁滨逊的仆人和朋友。
读书感受1:生活中即使面临再大的困境,只要不放弃,只要肯努力,都能找到克服困难的途径和方法,从中磨练意志,使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鲁滨孙漂流记内容简介(精选8篇)

鲁滨孙漂流记内容简介鲁滨孙漂流记内容简介(精选8篇)鲁滨孙漂流记内容简介篇1《鲁滨逊漂流记》透过惊险曲折的故事情节描述了航海家鲁滨逊的冒险历程。
鲁滨逊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商人家庭,从小并没有多大的志向,只是在一次朋友唆使的海上旅行后就爱上了航海。
他多次偷偷地离家出走,经历了海盗、可怕的热带风暴等磨难,最后又在一次长途的海上旅行中遇到了海难。
同行的水手、乘客全部遇难,唯有鲁滨逊幸存,只身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
在荒岛上,他自己种植粮食,驯养野生动物,自制面包机、陶瓷工具,制造独木舟;他还遭遇到食人族,拯救了一个黑人奴隶星期五,创造出一个自己的“王国”。
最后,鲁滨逊凭借惊人的毅力和胆识,顽强的自我保护潜力,丰富的生活经验,超人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在岛上生活28年后,最后奇迹般地回到阔别了35年的故乡英国。
鲁滨孙漂流记内容简介篇2《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
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
作者用生动逼真的细节把虚构的情景写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使故事具有强烈的真实感。
小说主人公鲁滨逊也成为欧洲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形象。
鲁滨孙漂流记内容简介篇3《鲁滨逊漂流记》能够分作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鲁滨逊离家三次航海经历,在巴西买了种植园。
第二部分,也就是小说的主体,是鲁滨在荒岛上的经历。
第三部分是叙述他从荒岛回来后,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故事。
鲁滨逊这个典型人物的一切特征主要是在第二部分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所以这一部分是全书的精华。
17世纪中叶,鲁滨逊克鲁索出生在英国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他本能够按照父亲的安排,依靠殷实的家产过一种平静而优裕的生活。
然而,一心想外出闯荡的鲁滨逊却当上了充满惊险和刺激的水手,航行于波涛汹涌,危机四伏的大海上。
到之后经历了20多年的荒岛生活。
鲁滨孙漂流记内容简介篇4英国水手鲁滨逊遭遇船难,漂流到了一个无人的荒岛上。
在这种极度与世隔绝的地方,时刻需要与大自然进行搏斗,务必让自己持续理智。
《鲁滨逊漂流记》简介

《鲁滨逊漂流记》简介《鲁滨逊漂流记》是丹尼尔笛福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
书中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因多次出海遭遇危险,最终漂流至无人小岛,并在岛上坚持生活数十年,最终返回故乡的故事。
鲁滨逊出生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他渴望航海,充满劳动热情,是一个坚毅勇敢的人。
在一次出海中,鲁滨逊遇到了大风暴,差点被淹死,但他并未因此放弃对大海的向往。
之后,他在途中患了热带病,被海盗抓走,但凭借智慧和勇气成功逃脱,并在巴西发了大财。
然而,他并未满足于此,而是选择继续探险。
在前往几内亚的途中,他再次遭遇大风暴,被海浪冲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岛上。
鲁滨逊在岛上生活了长达二十八年之久。
他利用沉船的桅杆制作了木筏,将船上的食物、衣物、枪支弹药和工具运到岸上。
他建造了简单的住所,制作了家具,并种植了大量的粮食,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
在这个过程中,他战胜了艰苦的环境,显示出了硬汉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
在岛上,鲁滨逊发现了野人,他建立了城堡并制作了武器,以防野人的袭击。
有一次,他发现了一个即将被吃掉的野人,并救下了他,给他起名为“ 星期五”。
鲁滨逊不仅教“ 星期五”说话、种地、打猎,还与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鲁滨逊在岛上的生活充满了挑战和孤独,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积极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
他坚信,只要自己有决心、有信心,就能够战胜一切。
这种乐观的精神,使得他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八年之久,并最终成功返回了故乡。
《鲁滨逊漂流记》是一部具有持久魅力的作品,它以其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人物刻画,成为了外国文学名著中的经典之作。
这部作品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主人公鲁滨逊的勇敢和智慧,更让我们对生命、勇气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鲁滨孙漂流记简介

鲁滨孙漂流记简介鲁滨孙漂流记简介1笛福是英国18世纪启蒙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写于1719年,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一问世即风靡全球而又历久不衰,在世界各地拥有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小说从初版至今,已出了几百版,几乎译成了世界上所有的各种文字。
18实际杰出的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它。
小说的主人公鲁滨孙出身于一个商人之家,他父亲常用知足常乐的思想教育他,但他决心舍弃安逸舒适的平庸生活,到海外的新世界去见识一番。
后来,他瞒着父亲出海,第一次就遇到大风浪,船只沉没,他好不容易才捡回一条性命;第二次出海到非洲经商,赚了一笔钱;第三次出海,又被海盗掳去,逃出后来到巴西,在那里买了一个庄园,成了庄园主。
但他仍不死心,再次出航,结果船只在中途遇到风暴而触礁,船上所有人全部遇难,只有他一个人幸免,只身漂流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
这是一个既没有名字,也没有人居住的小岛,岛上到处都是乱石野草,但他很快就克服了悲观绝望的情绪,全身心的投入到征服大自然的斗争之中。
他用沉船的桅杆做成木筏,将搁浅的破船上的食物、枪、弹药、衣服、工具等运到了岛上,在小山边搭起帐篷住了下来,并利用从船上取来的简单工具制造了简单的桌、椅等家具,猎取野外动物为食,喝溪里的水,从而度过了最初的难关。
后来,他在岛上种植谷物,加工面粉,烘烤面包,捕捉并驯养山羊,制作陶器,晒葡萄干等,从而使自己“生活过得很富裕”,不久,他就有了自己的'种植园、牧场、两处住所,许多家具,建立了一个包括狗、猫、羊、鹦鹉在内的热闹的大家庭。
不过,他一直在寻找机会离开小岛。
他花了近半年的时间造了一只能坐24人的独木舟,但由于船只太重,无法拖下海去,而要挖出河流把它放进海里又需要花12年的功夫,因此只好放弃这条船,又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另造了一只小船。
鲁滨孙在岛上生活到第17年的时候,发现外岛的野人曾在这里举行过人肉宴,这使他吃惊不小,并不得不时时提高警惕。
《鲁宾逊漂流记》作者简介

《鲁宾逊漂流记》作者简介《鲁宾逊漂流记》作者简介《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鲁宾逊漂流记》作者简介,欢迎大家分享。
作者简介:丹尼尔·笛福(Daniel·Defoe 1660—1731),英国作家,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小说之父”。
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闻名于世,鲁滨逊也成为与困难抗争的典型模范,因此他被视作英国小说的开创者之一。
在英国18世纪四大著名小说家中,丹尼尔·笛福是第一个,他所写的《鲁滨孙飘流记》在当时有很大影响,至今是雅俗共赏的名著。
丹尼尔·笛福生于1660年。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以暴力取得政权,但是在笛福出生那年,代表封建反动势力的斯图亚特王室又在英国复辟,笛福出生于一个小油烛商人的家庭,属于中下层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反对斯图亚特王室的封建统治。
笛福28岁那年,即1688年,资产阶级又赶走了斯图亚特王室,重新掌了权,他一面经商,一面从事政治活动,写下不少小册子。
因为有的书和演说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现象,曾先后三、四次被关进监狱。
59岁时,写成了《鲁滨孙漂流记》。
这部小说是以一件真事为素材写成的。
200多年前,有一个苏格人塞尔柯克在一艘英国海船上当水手。
1704年9月的一天,塞尔柯克因为和船长发生冲突,被遗弃古拉丁美洲的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塞尔柯克心情很坏,但后来慢慢地习惯了。
他捕山羊做食物,用木头和羊皮盖了两间小房子,拿钉子做针,把破袜子拆开来做线,用来缝东西。
他在荒岛上生活两年四个月,1709年2月12日,一位英国航海家把他救离了海岛,塞尔柯克回到苏格兰后,经常在酒店里向人们讲述他不平凡的经历。
后来,笛福就根据这个故事写成了此书。
继《鲁滨孙漂流记》后,又写了许多小说,比较有名的有:《辛格顿船长》、《杰克上校》、《罗克查娜》、《伦敦大疫记》、《一个骑士的回忆录》等。
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作品鉴赏

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作品鉴赏一、《鲁滨逊漂流记》内容简介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一心想去海外见识一番。
他瞒着父亲出海,到了伦敦,从那购买了一些假珠子、玩具等到非洲做生意。
[2]第四次航海时,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船上同伴全部遇难,唯有鲁滨逊幸存,只身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
他用沉船的桅杆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枪支弹药等运到岸上,并在小山边搭起帐篷定居下来。
接着他用削尖的木桩在帐篷周围围上栅栏,在帐篷后挖洞居住。
他用简单的工具制作桌、椅等家具,猎野味为食,饮溪里的淡水,度过了最初遇到的困难。
他开始在岛上种植大麦和稻子,自制木臼、木杵、筛子,加工面粉,烘出了粗糙的面包。
他捕捉并驯养野山羊,让其繁殖。
他还制作陶器等等,保证了自己的生活需要。
还在荒岛的另一端建了一个“乡间别墅”和一个养殖场。
虽然这样,鲁滨逊一直没有放弃寻找离开孤岛的办法。
他砍倒一棵大树,花了五六个月的时间做成了一只独木舟,但船实在太重,无法拖下海去,只好前功尽弃,重新另造一只小的船。
鲁滨逊在岛上独自生活了15年后,一天,他发现岛边海岸上有一个脚印。
不久,他又发现了人骨和生过火的痕迹,原来外岛的一群野人曾在这里举行过人肉宴。
鲁滨逊惊愕万分。
此后他便一直保持警惕,更加留心周围的事物。
直到第24年,岛上又来了一群野人,带着准备杀死并吃掉的俘虏。
鲁滨逊发现后,救出了其中的一个。
因为那一天是星期五,所以鲁滨逊把被救的俘虏取名为“星期五”。
此后,“星期五”成了鲁滨逊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接着,鲁滨逊带着“星期五”救出了一个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的父亲。
不久有条英国船在岛附近停泊,船上水手叛乱,把船长等三人抛弃在岛上,鲁滨逊与“星期五”帮助船长制服了那帮叛乱水手,夺回了船只。
他把那帮水手留在岛上,自己带着“星期五”和船长等离开荒岛回到英国。
此时鲁滨逊已离家35年(在岛上住了28年)。
《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简介

《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简介《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简介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漂流记是丹尼尔·笛福于1719年出版的小说。
这本书以书信体说理小说,书名人物为主人公的一个虚构了的自传性的故事。
小说讲述了一位海难的幸存者鲁滨逊在一个偏僻荒凉的热带小岛-特立尼达拉岛上度过28年的故事,而其伙伴是主人公从食人族手中救下的一个被俘虏的土著人。
1651年8月,克鲁索(姓氏来自于德文"Kreutznaer")违背父母意愿,下海启程前往赫尔的女王港,后者可能希望他去从事法律专业。
旅程十分颠簸,船在暴风中遇险,然而出于对航海的执着,克鲁索在此远航。
这次,船被塞拉海盗劫持,克鲁索成了摩尔人的奴隶。
两年后,他跟随一名男孩逃跑;葡萄牙航船的船长在西非海岸救了他。
船去了巴西。
在船长的`帮组下,克鲁索获得了一大片种植园。
几年后,克鲁索加入了贩奴航船。
1659年12月30日,船在离小岛40里外的奥里诺科河口除遇到风暴。
克鲁索小岛可能源自于加勒比的多巴哥岛,因为该小岛地处委内瑞拉海岸北部,靠近奥里诺科河开口,在特立尼达岛视野范围内。
[1]克鲁索和三只动物,即船长的狗和两只猫幸免于难。
挺过绝望情绪后,克鲁索趁船还没完全沉下去时,找出了武器、工具以及其它补给。
他在岛上建造了避难所,通过在木头上刻字来记录时间。
在工具的帮助下,克鲁索可以打猎、种植谷物、风干葡萄、做陶器、养羊。
他也捉到了一只小鹦鹉。
几年后,克鲁索发现当地人活在同类相食的吃人社会下,有时这些土著会到访海岛,杀死并吃掉俘虏。
最初,克鲁索计划将他们全部杀死,但后来他意识到自己无权这么做,因为食人族们并不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
克鲁索试图通过解救俘虏来获得一些仆人;当一个俘虏逃跑时,克鲁索帮助了他,由于当天是星期五,因而给该土著人命名为“星期五”。
在经历了野人、俘虏之后,在岛上以总督自居,成为荒岛的统治者。
克鲁索牌匾更多的土著跑到岛上开食人派对,克鲁索和星期五随即击杀了他们,并救出了两名俘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笛福及《鲁滨孙漂流记》简介】鲁滨孙漂流记简介
笛福(约1660~1731)
英国作家,十八世纪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
生于商人家庭,早年经商,1692年破产后,从事写作。
早年以写政论和讽刺诗著称,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1719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鲁滨孙漂流记》,同年又写了续篇。
1712年,英国航海家渥地士罗吉斯的《环球巡航记》披露一件奇闻:一个水手被抛在距智利海岸五百海里的荒岛上,孑然一身,竟能生活了四年多。
这件奇闻就成为笛福写作《鲁滨孙漂流记》的题材来源。
晚年开始发表海上冒险小说、流浪汉小说和历史小说。
代表作《鲁滨孙漂流记》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要求个性自由,发挥个人才智,勇于冒险的精神。
其他小说有《辛格尔顿船长》《摩尔弗兰德斯》等。
《鲁滨孙漂流记》
《鲁滨孙漂流记》是长篇小说,作于1719年。
主人公鲁滨孙因乘船遭遇风暴失事,漂流
到孤岛,独自在那里生活了二十多年,历尽艰难困苦,不但供给了自己日用所需,而且经营了一片肥美的土地。
鲁滨孙是他那个时代的创业者。
作者借此歌颂了处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个人奋斗精神。
小说情节生动,细节逼真,描写细致,语言流畅,富于深刻的哲学和社会意义。
作者继此又写了第二部和第三部。
第二部写鲁滨孙旧地重游,以岛的主人自居,开化岛上居民,接着又到世界各地冒险,包括中国和西伯利亚。
第三部大多是道德说教。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