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104规约详解.docx

合集下载

电力规约104

电力规约104

电力规约104什么是电力规约104?电力规约104(IEC 60870-5-104)是一种用于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通信协议。

它定义了在电力系统中传输数据的规则和格式,使得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可以进行可靠的通信和数据交换。

电力规约104广泛应用于电网监控、远程控制、自动化设备等领域。

电力规约104的特点1.高可靠性:电力规约104采用了可靠的数据传输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它使用了确认和重传机制,以及错误检测和纠正技术,可以应对通信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和干扰。

2.高效性:电力规约104采用了二进制编码方式,使得数据传输更加高效。

它使用了紧凑的数据格式和高效的压缩算法,减少了通信的带宽和传输延迟,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效率。

3.灵活性:电力规约104支持灵活的配置和扩展。

它定义了多种数据类型和功能码,可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

同时,它还提供了丰富的通信参数和选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定制和调整。

4.安全性:电力规约104提供了多种安全机制,保护通信和数据的安全性。

它支持数据的加密和认证,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

同时,它还提供了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的功能,确保只有授权的设备和用户可以进行通信和操作。

电力规约104的应用电力规约104广泛应用于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和领域,包括:1. 电网监控与调度电力规约104可以实现对电网状态和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测和调度。

通过与监控中心的通信,各个电力设备和系统可以将实时数据和状态信息传输给监控中心,从而实现对电网的全面监控和调度。

监控中心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故障诊断、负荷预测、优化调度等工作,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2. 远程控制与操作电力规约104可以实现对电力设备和系统的远程控制和操作。

通过与控制中心的通信,可以实现对设备的开关控制、参数设置、故障复位等操作。

这使得运维人员可以远程监控和控制设备,减少了人工操作的工作量和风险,提高了运维效率和安全性。

IEC104规约详细讲解解析

IEC104规约详细讲解解析

规约特点(11)和IEC 60870-5-101 的比较
• 采用IEC 60870-5-101的平衡传输模式,通过TCP/IP协议传 输远动信息;应用层和101完全相同,是101的网络化访问。 • 保留1个启动字符,1个帧长L;删除第2个启动字符,第2 个帧长L,链路控制域(C),链路地址域(A),校验 和结束字符;增加传输层所需要的4个控制字节,可以实 现启动(建立关联),停止(结束关联),测试等控制功 能(U格式),可计数的监视功能(S格式)和可计数的信 息传输功能(I格式)。 • 由于网络传输延时不确定和网络可能发生暂时性故障,采 用从毫秒到年的7个字节时标。 • 在应用功能方面,除了IEC 101的召唤1级用户数据,召唤2 级用户数据功能(链路层功能)不能使用外,其他应用功 能全部保留。
通讯特点(7)防止报文丢失和报 文重复传送
A站
APDU 发送或接收后的 内部计数器 V 状态
Ack 0 V(S) 0 V(R) 0
B站
APDU 发 送 或 接 收 后 的 内部计数器 V 状态
Ack 0 V(S) 0 V(R) 0
连接建立 U (STARTDT 激活)
U(STARTDT 确认) 数据传输激活 或 U(STARTD 生效)
APDU 发送或接收后的内 部计数器 V 状态
V(S) 0 1 2 V(R) 0 Ack 0
1
I(0,0)
S(1)
超时 t1
1
主动关闭
IEC 2796/2000
未确认的最后的 I 格式 APDU 情况下的超时
通讯特点(5)防止报文丢失和 报文重复传送
`
A站
APDU 发送或接收后的
B站
APDU 发 送 或 接 收 后 的 内部计数器 V 状态

104规约简介

104规约简介

104规约简介104 规约简介⼀ . 概述:101、104规约属于问答式异步通信⽅式。

104必须与101规约同时配套使⽤。

2002年国家经贸委正式发布,104规约的核⼼部分ASDU应⽤服务数据单元是101规约的定义,结合超⾼压公司的使⽤范围,对104规约的报⽂格式做⼀说明以便⼤家理解。

更详细的请看104和101的2002年正式版本。

104应⽤在tcp/lp 的1、2、3、4、7、层。

⼆ . 104报⽂格式1.APCI应⽤规约控制信息:它是所有发送/接收的报⽂头并可以单独发送。

APDU长度最⼤253,要除去启动符68H和其本⾝APDU是全报⽂ASDU:应⽤服务数据单元2.控制域分类:控制域⼋位位组分为3种格式,每种格式的定义内容不⼀样。

a. I格式:信息传输格式b.U格式:未编号的控制功能类型格式TEST.SPOPDT STARTDT 确认/⽣效只有⼀个是“1”之可能出03/13/23/43/83/07/0B 不可能出现其他码c. S 格式带编号的监视功能例如:发/收⼀组码: 68 04 01 00 96 77 这就S 格式,这是确认报⽂,在收报⽂经常出现。

刚开机时⽤于链路连接,收发两端都收到这个报⽂说明链路通了,可以发其它命令报⽂。

如果链路不通,主站会连发此报⽂2. ASDU 格式应⽤服务数据单元即信息区传输格式传送原因: 1字节/2字节各系统⾃定义,我们系统定义2字节。

101定义1个字节。

公共地址: 1字节/2字各系统⾃定义我们系统定义2字节。

101定义1个字节信息对象地址:1字/2字节/3字节我们系统定义3个字节,可以转16777215个信息,实际上2个字节就够65535。

101定义2个字节。

可变帧结构限定词: 7位定义长度,最⼤127个信息。

SQ=0 每个信息都带地址。

SQ=1 只有带⼀个有起始地址,其他信息不带地址,按顺序排列,全YX 、全YC 时SQ 都为1. 信息:最少⼀个字节,例如⼀个遥信,最多的可达9个字节,SOE8个字节。

电力104规约详解

电力104规约详解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电力104规约详解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104规约详解链路先握手再通信,不握手不通信,通信中断须再握手(建立链路) 确认报文的来回须对方的认可,认可方式可以是一条专用的报文也可以是下一个询问报文中的FCB来暗示原因传送的信息都必须带上原因,不允许没有理由的传输地址每个信息量都有一个唯一的不重复的地址类型每种信息的传输都有不同的功能类型68 启动符5D 长度6C 控制域103 控制域278 控制域300 控制域401 遥信D0 可变结构限定词(信息体个数)14 00 传送原因01 00 站地址01 00 00 信息体地址(点号=信息体地址-起始地址)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规约对比标准的104规约格式说明APCI 起始字节68HAPDU长度控制域八位位组1控制域八位位组2控制域八位位组3控制域八位位组4ASDU TYP 类型标识VSQ 可变结构限定词COT_L 传送原因COT_HADDR_L 站地址ADDR_HInfAddr_0 信息体InfAddr_1InfAddr_2…结构说明:TYP: 类型标识,可查表在监视方向的过程信息<0> := 未定义<1> := 单点信息 M_SP_NA_1<3> := 双点信息 M_DP_NA_1<5> := 步位置信息 M_ST_NA_1<7> := 32比特串 M_BO_NA_1<9> := 测量值,归一化值 M_ME_NA_1<11> := 测量值,标度化值 M_ME_NB_1<13> := 测量值,短浮点数 M_ME_NC_1<15> := 累计量 M_IT_NA_1= 带状态检出的成组单点信息 M_PS_NA_1 <20> :<21> := 不带品质描述的归一化测量值 M_ME_ND_1= 为将来的兼容定义保留 <22..29>:<30> := 带时标CP56Time2a的单点信息 M_SP_TB_1 <31> := 带时标CP56Time2a的双点信息 M_DP_TB_1<32> := 带时标CP56Time2a的步位置信息 M_ST_TB_1 <33> := 带时标CP56Time2a的32比特串 M_BO_TB_1<34> := 带时标CP56Time2a的测量值,归一化值 M_ME_TD_1 <35> := 带时标CP56Time2a的测量值,标度化值 M_ME_TE_1<36> := 带时标CP56Time2a的测量值,短浮点数 M_ME_TF_1 <37> := 带时标CP56Time2a的累计量 M_IT_TB_1<38> := 带时标CP56Time2a的继电保护装置事件 M_EP_TD_1 <39> := 带时标CP56Time2a的继电保护装置成组启动事件 M_EP_TE_1<40> := 带时标CP56Time2a的继电保护装置成组输出电路信息 M_EP_TF_1<41..44>:= 为将来的兼容定义保留在控制方向的过程信息类型标识 := UI8[1..8]<45..69>CON <45> := 单命令 C_SC_NA_1 CON <46> := 双命令 C_DC_NA_1 CON<47> := 步调节命令 C_RC_NA_1 CON <48> := 设点命令,归一化值 C_SE_NA_1 CON <49> := 设点命令,标度化值 C_SE_NB_1 CON <50> := 设点命令,短浮点数C_SE_NC_1 CON <51> := 32比特串 C_BO_NA_1<52..57> := 为将来的兼容定义保留在控制方向的过程信息,带时标的ASDUCON <58> := 带时标CP56Time2a的单命令 C_SC_TA_1 CON <59> := 带时标CP56Time2a的双命令 C_DC_TA_1 CON <60> := 带时标CP56Time2a的步调节命令C_RC_TA_1 CON <61> := 带时标CP56Time2a的设点命令,归一化值 C_SE_TA_1 CON <62> := 带时标CP56Time2a的设点命令,标度化值 C_SE_TB_1CON <63> := 带时标CP56Time2a的设点命令,短浮点数 C_SE_TC_1CON <64> := 带时标CP56Time2a的32比特串 C_BO_TA_1<65..69> := 为将来的兼容定义保留VSQ:可变结构限定词D7 D6 … … D0SQ 信息对象数目SQ=0:离散的信息报告SQ=1:顺序的信息报告信息对象数目的个数是0-127;一包报文中所含的信息(YC、YX等)的数目COT_L,COTH:传送原因1,NET保护单元之间的通讯怎样设置在6800里??2,控制域的I,S,U等格式是怎样用的I格式:信息传输格式类型(Information transmit format)简称 I-FORMAT。

(完整word版)104报文分析

(完整word版)104报文分析

(完整word版)104报文分析1. 104规约框架分析1.1 原始报文的组成报文组成(1字节启动字符0x68,1字节报文长度,4字节控制域,不定长用户数据)第1个字节是启动字符0x68;第2个字节是报文长度;第3~6共4个字节是控制域;第7个字节是报文类型;第8个字节是可变结构限定词;第9~10共2个字节是传送原因;第11~12共2个字节是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地址;第13~15共3个字节是信息对象地址;。

1.2 三种报文格式的控制域定义(1)I帧编号的信息传输格式(InFormation Transmit Format),简称I -格式I格式控制域标志,控制域:第一个八位位组的第一位比特= 0 第三个八位位组第一位比特= 0(2)S帧编号的监视功能格式(Numbered supervisory Functions),简称S-格式,控制域,第一个八位位组的第一位比特= 1 并且第二位比特= 0,第三个八位位组第一位比特= 0(3)U帧不编号的控制功能格式(Unnumbered control Function),简称U-格式,第一个八位位组的第一位比特= 1 并且第二位比特=1 且第三个八位位组第一位比特= 01.3 报文类型(第7个字节)1.3.1 监视方向的应用功能类型类型标识∶=UI8[1..8]<0..44>M_SP_NA_1(1) 无时标单点遥信M_SP_TA_1(2) 带短时标的单点遥信M_DP_NA_1(3) 无时标双点遥信M_DP_TA_1(4) 带短时标双点遥信M_ST_NA_1(5) 步位置信息M_ST_TA_1(6) 带短时标的步位置信息M_BO_NA_1(7) 32比特串M_BO_TA_1(8) 带短时标的比特串M_ME_NA_1(9) 不带时标的常规遥测(规一化值)M_ME_TA_1(10) 带短时标的常规遥测(规一化值)M_ME_NB_1(11) 不带时标的常规遥测(标度化值)M_ME_TB_1(12) 带短时标的常规遥测(标度化值)M_ME_NC_1(13) 不带时标浮点遥测M_ME_TC_1(14) 带短时标浮点遥测M_IT_NA_1(15) 累计量M_IT_TA_1(16) 带短时标的累计量M_EP_TA_1(17) 带短时标的继电保护装置事件M_EP_TB_1(18) 带短时标的继电保护装置成组事件M_EP_TC_1(19) 带短时标的继电保护装置成组输出电路信息M_PS_NA_1(20) 带变位检出的成组单点信息M_ME_ND_1(21) 不带品质描述的常规遥测(规一化值)M_SP_TB_1(30) 带长时标的单点遥信M_DP_TB_1(31) 带长时标的双点遥信M_ST_TB_1(32) 带长时标的步位置信息M_BO_TB_1(33) 带长时标的32比特串M_ME_TD_1(34) 带长时标的遥测(规一化值)M_ME_TE_1(35) 带长时标的遥测(标度化值)M_ME_TF_1(36) 带长时标的浮点遥测M_IT_TB_1(37) 带长时标的累计量M_EP_TD_1(38) 带长时标的继电保护装置事件M_EP_TE_1(39) 带长时标的继电保护装置成组事件M_EP_TF_1(40) 带长时标的继电保护装置成组输出电路信息1.3.2 控制方向的过程信息类型标识∶= UI8[1..8]<45..69>C_SC_NA_1(45) 单点遥控命令C_DC_NA_1(46) 双点遥控命令C_RC_NA_1(47) 调节步命令C_SE_NA_1(48) 设定值命令,规一化值C_SE_NB_1(49) 设定值命令,标度化值C_SE_NC_1(50) 设定值命令,短浮点数C_BO_NC_1(51) 32比特串1.3.3 在监视方向的系统信息类型标识∶= UI8[1..8]<70..99>M_EI_NA_1(70) 初始化结束<71..99>∶= 保留1.3.4 在控制方向的系统信息类型标识∶= UI8[1..8]<100..109>C_IC_NA_1(100) 总召唤C_CI_NA_1(101) 累计量召唤命令C_RD_NA_1(102) 读取数据命令C_CS_NA_1(103) 时钟同步命令C_TS_NA_1(104) 测试命令C_RP_NA_1(105) 复位进程命令C_CD_NA_1(106) 收集传输延时P_ME_NA_1(110) 测量值参数,规一化值P_ME_NB_1(111) 测量值参数,标度化值P_ME_NC_1(112) 测量值参数,短浮点数P_AC_NA_1(113) 参数激活F_FR_NA_1(120) 文件准备就绪F_SR_NA_1(121) 节准备就绪F_SC_NA_1(122) 召唤目录,选择文件,召唤文件召唤节F_LS_NA_1(123) 最后的节,最后的段F_AF_NA_1(124) 认可文件,认可节F_SG_NA_1(125) 段F_DR_NA_1(126) 目录1.4 可变结构限定词(第8个字节)可变结构限定词,下图所示:第1~7bit第8 bit位是表示,后面信息单元中的数据是否连续,=1时表示是连续,=0时表示是非连续。

104规约学习(非常好)

104规约学习(非常好)

104规约(2002版)报文解析1、 初始化● 主站发: 68 04 07 00 00 00目的:给子站发请求链路状态命令。

子站回答:68 04 0B 00 00 00目的:子站向主站响应链路状态。

子站回答:68 0E 00 00 00 00 46 01 04 00 01 00 00 00 00 00 目的:初始化结束。

2、 对时 时钟同步命令一般不在104中应用,因为网络路由的延时永远不定(随机),导致对时不准。

● 主站发:68 14 2C 00 6A 00 67 01 06 00 01 00 00 00 00 E5 3F 00 0F 09 0C 04目的:向子站发送对时报文。

357 毫秒 16 秒 0分 15小时 9日 12月 4年3、 总召唤● 主站发:68 0E 00 00 06 00 64 01 06 00 01 00 00 00 00 14目的:向地址为01的子站发总召唤命令。

子站回答:68 0E 08 00 02 00 64 01 07 00 01 00 00 00 00 14目的:子站响应总召唤。

子站回答:68 2D 0A 00 02 00 01 A0 14 00 01 00 01 00 00 00 01 00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目的:子站向主站以ASDU1方式连续上送全遥信,此为第一帧。

报文解析:子站回答:68 2D 0C 00 02 00 01 A0 14 00 01 00 2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目的:子站继续上送全遥信的下一帧。

…………子站回答:68 2D 20 00 02 00 01 A0 14 00 01 00 61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目的:子站向主站上送全遥信的最后一帧。

电网104规约

电网104规约

技术背景
适应和引导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发展,规范调度自动化及远动 设备的技术性能,实现远动设备的互操作性
采用的协议
基于TCP/IP的面向连接的网络服务,端口号定义为2404

关于服务端与客户端

典型的104应用中,调度主站为客户端(控制站),厂站为 服务端(被控站)
关于ASDU结构及规约中用到的其它术语
01 00 00 …
00 00 00 14
通信过程
总召唤
下列通信过程有何错误? Tx: 68 04 07 00 00 00 Rx: 68 04 0B 00 00 00 Tx: 68 0E 02 00 00 00 64 01 06 00 01 00 00 00 00 14 显然这是TCP连接刚建立后的报文,发送序号和接收序号 均应清零。错在发送序号未清零
规约结构
I格式
Rx: Rx: Rx: Tx: Rx: Rx: Rx: 68 68 68 68 68 68 68 FA FA FA 0E 0E 8C 8C 00 02 04 00 06 08 0A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6 02 02 02 00 00 00 00 00 00 00 0D 0D 0D 64 64 01 01 1E 1E 1E 01 01 FF FF 03 03 03 06 07 14 14 00 00 00 00 00 00 00 … … … … … … … //变化遥测 //变化遥测 //变化遥测 //总召唤激活 //总召唤确认 //响应总召唤遥信 //响应总召唤遥信
通信过程
测试过程
控制站和被控站在规定时间段内(t3)没有数据传输(超 时)要启动测试过程 每接收一帧(I帧、S帧或U帧)重新触发定时器t3 双方都可以发起测试,对方要回应确认帧。如果在t1时间 内未收到确认帧,则测试方需主动关闭连接,随后主动打开 如果收到对方发来了测试帧,本身就不必发测试帧

104规约测试文档(详细实用)

104规约测试文档(详细实用)

测试前准备1.直流24V工作电源一台,接FTU端子Vin+和Vss;2.使用以太网线连接电脑以太网口和FTU的NET1口;3.将配置好的程序下装进去;4.PMA测试软件。

遥控注意:1.测量遥控单元时需要将遥信端子第五路与24V+短接即实现远方控制;2.此FTU面板端子支持两路遥控,即遥控点位6001H和6002H。

但是软件程序开放六路遥控6001H——6006H,且均可以产生正确报文,但是,仅有6001H和6002H两路为工作要求的有效点位。

(6004H也可以使继电器动作估计为程序bug);3.单点遥控和双点遥控在装置中设置为同一种遥控,只是报文最后一帧81/82的区别。

单点遥控报文举例:遥控预置执行报文:主站发送68 0e 00 00 0a 00 2d 01 06 00 02 00 02 60 00 81起始字节=68 数据单元长度(APDU)=14 I格式帧发送序号(NS)=0 接收序号(NR)=5 TI= 45 VSQ=01 SQ=0 INFONUM=1 COT= 06 T=0 PN=0 CAUSE =6 COA =2 C_SC_NA_1单点遥控命令肯定认可激活 QU=0默认值选择点号=24578 合从站发送68 0e 0a 00 02 00 2d 01 07 00 02 00 02 60 00 81起始字节=68 数据单元长度(APDU)=14 I格式帧发送序号(NS)=5 接收序号(NR)=1 TI= 45 VSQ=01 SQ=0 INFONUM=1 COT= 07 T=0 PN=0 CAUSE =7 COA =2 C_SC_NA_1单点遥控命令肯定认可激活确认 QU=0默认值选择点号=24578 合主站发送68 0e 02 00 0e 00 2d 01 06 00 02 00 02 60 00 01起始字节=68 数据单元长度(APDU)=14 I格式帧发送序号(NS)=1 接收序号(NR)=7 TI= 45 VSQ=01 SQ=0 INFONUM=1 COT= 06 T=0 PN=0 CAUSE =6 COA =2 C_SC_NA_1单点遥控命令肯定认可激活 QU=0默认值执行点号=24578 合从站发送68 0e 0e 00 04 00 2d 01 07 00 02 00 02 60 00 01起始字节=68 数据单元长度(APDU)=14 I格式帧发送序号(NS)=7 接收序号(NR)=2 TI= 45 VSQ=01 SQ=0 INFONUM=1 COT= 07 T=0 PN=0 CAUSE =7 COA =2 C_SC_NA_1单点遥控命令肯定认可激活确认 QU=0默认值执行点号=24578 合从站发送68 0e 10 00 04 00 2d 01 0a 00 02 00 02 60 00 01起始字节=68 数据单元长度(APDU)=14 I格式帧发送序号(NS)=8 接收序号(NR)=2 TI= 45 VSQ=01 SQ=0 INFONUM=1 COT= 0a T=0 PN=0 CAUSE =10 COA =2 C_SC_NA_1单点遥控命令肯定认可激活结束 QU=0默认值执行点号=24578 合遥控预置撤销报文:主站发送68 0e 1c 00 64 01 2d 01 06 00 02 00 01 60 00 81起始字节=68 数据单元长度(APDU)=14 I格式帧发送序号(NS)=14 接收序号(NR)=178 TI= 45 VSQ=01 SQ=0 INFONUM=1 COT= 06 T=0 PN=0 CAUSE =6 COA =2 C_SC_NA_1单点遥控命令肯定认可激活 QU=0默认值选择点号=24577 合从站发送68 0e 64 01 1e 00 2d 01 07 00 02 00 01 60 00 81起始字节=68 数据单元长度(APDU)=14 I格式帧发送序号(NS)=178 接收序号(NR)=15 TI= 45 VSQ=01 SQ=0 INFONUM=1 COT= 07 T=0 PN=0 CAUSE =7 COA =2 C_SC_NA_1单点遥控命令肯定认可激活确认 QU=0默认值选择点号=24577 合主站发送68 0e 1e 00 68 01 2d 01 08 00 02 00 01 60 00 81起始字节=68 数据单元长度(APDU)=14 I格式帧发送序号(NS)=15 接收序号(NR)=180 TI= 45 VSQ=01 SQ=0 INFONUM=1 COT= 08 T=0 PN=0 CAUSE =8 COA =2 C_SC_NA_1单点遥控命令肯定认可停止激活 QU=0默认值选择点号=24577 合从站发送68 0e 68 01 20 00 2d 01 09 00 02 00 01 60 00 81起始字节=68 数据单元长度(APDU)=14 I格式帧发送序号(NS)=180 接收序号(NR)=16 TI= 45 VSQ=01 SQ=0 INFONUM=1 COT= 09 T=0 PN=0 CAUSE =9 COA =2 C_SC_NA_1单点遥控命令肯定认可停止激活确认 QU=0默认值选择点号=24577 合遥控返校超时报文:由于主站发送遥控报文的信息体地址不在FTU实际设置的遥控点表范围(6001H——6006H)内,导致返校超时;不理解下位机报文传送原因为什么是6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804 83000000 10000011测试确认
3,104通讯过程:
a,建链、启动传输
b,是否启动确认(未确认等待启动帧返回a)
C,站召唤
d,回答全数据
e,回答结束否(等待d结束,未结束返回d)
f,有无定时任务
TYP:类型标识,可查表
在监视方向的过程信息
<0> :=未定义
<1> :=单点信息M_SP_NA_1
<3> :=双点信息M_DP_NA_1
<5>:=步位置信息M_ST_NA_1
<7>:= 32比特串M_BO_NA_1
<9>:=测量值,归一化值M_ME_NA_1
<11>:=测量值,标度化值M_ME_NB_1
<13>:=测量值,短浮点数M_ME_NC_1
<15>:=累计量M_IT_NA_1
=带状态检出的成组单点信息M_PS_NA_1<20>:
<21>:=不带品质描述的归一化测量值M_ME_ND_1
=为将来的兼容定义保留<22..29>:
<30> :=带时标CP56Time2a的单点信息M_SP_TB_1 <31> :=带时标CP56Time2a勺双点信息M_DP_TB_1
规约对比标准的104规约
格式说明
APCI起始字节68H
APDl长度
控制域八位位组1
控制域八位位组2
控制域八位位组3
控制域八位位组4
ASDU TYP类型标识
VSQ可变结构限定词
COT_L传送原因
COT_H
ADDRj站占地址
ADDR_H
InfAddr_0信息体
InfAddr_1
InfAddr_2
结构说明:
简称U-文(HeX)控制域(Bin)语义
6804 07000000 00000111启动命令
68040B00000000001011启动确认
6804 13000000 00010011停止命令
6804 23000000 00100011停止确认
6804 43000000 01000011测试命令
<52..57>:=为将来的兼容定义保留
在控制方向的过程信息,带时标的ASDU
CoN <58> :=带时标CP56Time2a的单命令C_SC_TA_1 CoN <59> :=带时标CP56Time2a勺双命令C_DC_TA_1CON<60>:=带时标CP56Time2a勺步调节命令C_RC_TA_1CON<61>:=带时标CP56Time2a的设点命令,归一化值C_SE_TA_1
类型标识:= UI8[1..8]<45..69>
CON<45>:=单命令C_SC_NA_1 CON<46>:=双命令C_DC_NA_1 CON<47>:=步调节命令C_RC_NA_1 CON<48> :=设点命令,归一化值C_SE_NA_1 CON<49>:=设点命令,标度化值C_SE_NB_1 CON<50>:=设点命令,短浮点数C_SE_NC_1 CON<51>:=32比特串C_BO_NA_1
68启动符
5D长度
6C控制域1
03控制域2
78控制域3
00控制域4
01遥信
D0可变结构限定词(信息体个数)
14 00传送原因
01 00站地址
01 00 00信息体地址(点号=信息体地址-起始地址)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32> :=带时标CP56Time2a的步位置信息M_ST_TB_1 <33> :=带时标CP56Time2a勺32比特串M_B0_TB_1
<34> :=带时标CP56Time2aS勺测量值,归一化值M_ME_TD_1 <35>:=带时标CP56Time2a勺测量值,标度化值M_ME_TE_1
<36> :=带时标CP56Time2aS勺测量值,短浮点数M_ME_TF_1 <37> :=带时标CP56Time2a勺累计量M」T_TB_1
D7 D6Do
SQ信息对象数目
SQ=0离散的信息报告
SQ=1顺序的信息报告
信息对象数目的个数是0-127;一包报文中所含的信息(YC、YX等)的数目
COT丄COTHt送原因
1,NET保护单元之间的通讯怎样设置在6800里??
2,控制域的I,S,U等格式是怎样用的
I格式:信息传输格式类型(Information transmit format)
CON<62>:=带时标CP56Time2a的设点命令,标度化值C_SE_TB_1
CON<63>:=带时标CP56Time2a的设点命令,短浮点数C_SE_TC_1
CON<64>:=带时标CP56Time2a的32比特串C_BO_TA_1
<65..69> :=为将来勺兼容定义保留
VSQ可变结构限定词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38>:=带时标CP56Time2aS勺继电保护装置事件M_EP_TD_1 <39>:=带时标CP56Time2a勺继电保护装置成组启动事件M_EP_TE_1
<40> :=带时标CP56Time2a的继电保护装置成组输出电路信息M_EP_TF_1
<41..44>:=为将来勺兼容定义保留
在控制方向勺过程信息
简称I-FORMAT用于传输含有信息体的报文和确认对方I格式的信息报文
S格式:计数的监视功能类型(Numbered SuPerViSOry funCtiOns)
简称S-FoRMAT用于传输对站端确认的报文
68 04 0100 0800
头 长度01接收长度
U格式:不计数的控制功能类型(UnnUmbered COntrOlfUnction)
104
链路 先握手再通信,不握手不通信,通信中断须再握手(建立链路)确认 报 文的来回须对方的认可,认可方式可以是一条专用的报文也可以是下一个询问报
文中的FCB来暗示
原因 传送的信息都必须带上原因,不允许没有理由的传输 地址 每个信息量 都有一个唯一的不重复的地址
类型 每种信息的传输都有不同的功能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