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九年级上册第9课 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九上 历史部编版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易六世不得不向琅城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建立公
自社由,城实市行的自局治限。性 取1、得琅自城治坐的落城于市哪并里?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 制2、,琅城城市争贵取族自一治般权的也方都式是是国怎王样的的支?持者。
3、琅城成功取得自治权的标志是什么?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1、城市居民的构成:
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
农民/农奴 ? 市民
促进城市发展
2、城市居民的生产活动:
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 料,自己和家属都参加劳动,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 活用品以维持生活。家庭既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
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3、中世纪城市兴起的意义:
①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 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阶级条件; ②促进了大学的产生,为后来文艺复兴的兴起奠定 基础。为资本主义时代到来准备了文化基础
三、大学的兴起
•背景:
①经济的发展; ②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在西欧传播
大学课程:
基础课程:七艺 专业课程:法学、医学、神学
文法
天文
修辞
几何
逻辑
算数
音乐
索邦神学院(巴黎大学前身)
中世纪大学课程设置有何特点?
3、新兴城市的特点
新兴城市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能够吸 引人们聚集的地区,如道路的交会处、港口、海湾、 主教驻地等。当商人手工业者、农民被吸引到这些 地方后,市场和居民区逐渐扩大,最后形成了城市。
人教部编版 九上历史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共19张PPT)

裁缝 酿酒
相关史事
面包师 铁匠
行会:为了避免同行 的恶意竞争,维护行 业的共同利益,同时 防止封建领主的侵犯, 城市中都有行业组织。
总结
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有何不同?
政治 经济
乡村
城市
农奴没有人身自由 与庄园主是依附关系
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
市民具有很大自由
商业发达,贸易 繁荣,十分开放。
三、大学的兴起
相关史事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1.来源:手_工_工_匠_和_商_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 一般从周围农村的农_民_转变而来。 2. 影响:_市_民_阶_层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 商人不断分化,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 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_资_产_阶_级_,为资本主义 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交通便利 人口集中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1)背景:西欧_生_产_力_提_高_,_商_品_经_济_发_展_ 。 (2)表现:_10_世纪,旧的城市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大学的含义: “大学”一词的本义是指一个团体或行会。大学最初
与中世纪城市中的手工业行会或商人行会的性质是一样的。 1不.背同景的:是①,城大市学的是发由展教、师经或济与学社生会组结成构的的保变护化自;身权益的团 ②体许,多后_来_逐、渐_用_来的指古专典门著的作教开始育在机西构欧。传播,
___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 2.兴起:12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 “___希_腊__罗”马。 阿拉伯
最美好的花朵
3.9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同时期的北宋在天禧 五年新旧城中人口就 已达48万多人
规模小 人口少
13世纪时,英格兰最大的 城市伦敦只有4万人,像 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的 米兰、威尼斯等拥有超过 5万人口的城市屈指可数。
中世纪的城市(13世纪)
问题二:城市的空气为何使人自由?
法国普万罗教堂远景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布鲁日钟楼
布鲁日市政厅
第3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第9课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自由人”身份的获取 ——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蛮族的劫掠 西罗马灭亡
西欧 分裂动荡
城市 变为废墟
农业 普遍衰落
海盗猖獗 阿拉伯侵入
——菲利普·李·拉尔夫等《世界文明史》
道路交会 港口海湾 主教驻地
交通便利 相对安全
中世纪的城市(13世纪)
规模小 人口少
13世纪时,英格兰最大的 城市伦敦只有4万人,像 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的 米兰、威尼斯等拥有超过 5万人口的城市屈指可数。
中世纪的城市(13世纪)
规模小 人口少
13世纪时,英格兰最大的 城市伦敦只有4万人,像 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的 米兰、威尼斯等拥有超过 5万人口的城市屈指可数。
政治上 实行封君封臣制
早期资产阶级出现 冲击封建制度
经济上 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盛行
变化
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冲击封建经济
思想文化 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
大学兴起 冲击封建神学 为文艺复兴奠定基础
孕育了欧洲资本主义萌芽 是承接欧洲古典文明与近代文明的桥梁
政治上 实行封君封臣制
九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取 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
自 治
甚至要求居民像佃户一样履行义务。城市居民 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自由和自治。
自 由
自由:在自由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人身 自由),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
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争 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领地上,因此,
取 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
自 原因:
由 A:受到封建主的剥削,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B:要求拥有和经济水平一样的政治地位,营造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环境
法国琅城起义
• 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向 主教和国王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
• 主教背信弃义,得到钱后不久,又要重新统治 琅城
• 1112年,愤怒的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成立 “公社”,杀死主教。国王派军队镇压,琅城居 民坚持斗争
大学的自治权
①免赋税特权 ②教育自主权 ③司法特权 注:司法特权指大学师生免受地
方世俗法官的审判,而是按教会 法规定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大 学法庭独立审理
大学的课程设置及特点
材料一:从培养人才看,中世纪的大学在很大程度上是职业 性学校,他们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以后在法律、医学、 教学这些世俗专业或献身教会工作所用。 材料二:在大多数大学里,神学都是不受欢迎的学科,原因 是人们认为神学太理论化了。在医、法、神三个高级学院里, 民法通常最受欢迎,教会法紧随其后,然后是医学。
第九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
的兴起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在蛮族征战西欧之时,当年繁华的城市走向衰败。 罗马就是当年盛况的一个残影。这座在古代有100 万人居住的帝国都城,居民数量仅为2万人左右。 有时像座鬼城,其中的宏伟建筑已人去楼空。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共28张PPT)

6、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B ( )
A.基督教的兴起 B.大学的兴起 C.庄园的出现 D.城市的兴起
课外练习:写小论文
二十岁生活在农村的你正赶上中国梦的 幸福时代,怎么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题目自拟)
继续努力
再见
课堂小结
中世纪城市
推动 促进
时间:10世纪 居民:手工业者、商人产生行会
特点:交通便利 规模小 自由和自治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中世纪的大学
时间:12世纪 特征:教会、国王支持
自主权、特权 课程设计:基本课程
专业课程 “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C ( )
米兰
14世纪中西城市人口对比
英国伦敦:4万 法国巴黎:6万 中国开封:100万
第二幕:勇敢斗争
我进到了法兰西的一个东北部城市一琅城,本以为可以过自由幸福 的生活,但是琅城建立在主教高德理的领地上,高德理贪得无厌, 对居民随意征税,为了摆脱高德理的统治,琅城的居民募集金钱, 买了自治权。但是,高德理背信弃义,挥霍金钱后,他又要重新统 治琅城。112年,愤怒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我加入这次斗争,我们 杀死主教,成立了“公社”。路易六世和法国北部的封建主派军队 进占琅城,强行取消了公社。琅城居民坚持斗争,直到128年路易 六世不得不向琅城颁发特许状,琅域终于取得自治地位。
加入行会
学徒
期满
考核合格
帮工
作坊主 (师傅)
行东行头
(没有报酬) (雇佣工人)
(行会内部首脑)
第四幕:自我提升
加入行会后,我认真学习技艺,终于取得资格 开了一家裁缝店,先凭着我精湛的技术生意越 来越好。12世纪,我又开了几家裁缝店,曾经 的一些邻居都逃到了城市,他们都在我的裁缝 店帮工,生意越做越大。我需要能写会算,了 解更多的知识,我也想出去学习来补曾经的遗 憾,我加入了教师学生行会。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件含视频)-九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精品课件(部编版)

① 城市兴起,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有利于资 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②市民阶层的崛起,也推动了议会和民主进程的发展促进了王权的强化与国 王的统一事业,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 ③ 城市发展推动大学出现,为日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做了准备
大学。到1500年,全欧已有80所大学。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C )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据材料,概括中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原因
1、重新兴起的原因 (1)时间 从10世纪起 (2)原因
材料 从1000年开始,到14世纪中期,欧洲的总人口从约3500万增加到约
8000万。……重型犁、马颈轭的发明和改善……农业上从两田制种植到三
田制种植的变化。
——《中世纪盛期的欧洲》
A.封君封臣契约 B.教会权力至上 C.庄园法庭审判 D.城市自由自治
课堂检测
7.欧洲中世纪大学主要培养市政和教会管理人员、律师以及医生,但也培养书法家、
哲学家、逻辑学家和神学家。可见,当时的大学( B )
A.拥有完全自治的权利
B.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C.是一个国际学术中心
D.经济上实现自给自足
8.1168年英国创办了牛津大学,1209年又创建剑桥大学。14世纪,德国建立了海德堡
免役权和免税权
教育自主权
司法特权
三、大学的兴起
结合材料,指出大学的课程设置
4、大学课程
材料 牛津的课程并不仅仅是亚里士多德的领地,相反其始终抱有这样一 种宏伟的理念:大学的人文教育课程必须包括文法、修辞、逻辑三门基础 学科以及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四门中世纪的高级学科。与此同时,牛 津课程对13世纪哲学思想的一些新发现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而且还对数 学和占星学的修习给予更多的关注,同时每一位学生也有充分自由的课程 选择权。
统编初中历史课件九年级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一)自生 ——以佛兰德尔为例
城市兴起的原因
农业技术提高 10世纪后,农业最为显著的是二蒲轮作制,有不少地方实行了 三蒲制。铁质农具普遍推广,耕地面积增加。
这时,手工业有一些分工和专业化,它的手工业发达,尤其是佛 兰德尔呢绒。要取得家庭或领地经济不能供给的物品,需要商业的 参与。
在佛兰德尔,莱茵河、马斯河、些耳德河汇合后注入北海。它是 莱茵河、马斯河两条河流的交汇处。
促进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一、 自由之地一一城市的兴起 (一)自生 (二)自由 (三)自治
二、教育之花一一大学的兴起
二、教育之花 1、花开
大学的兴起的原因 根本原因
1、11世纪后,随着城市和经济的发展,原来的教会 学校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文化教育的多层次需求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部编教材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照片:中世纪巴黎古城一角
绘画:中世纪城市情景图
绘画:中世纪大学课堂
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10世纪 中世纪城市兴起
15世纪
中世纪 封建社会 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盛行一时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一、 自由之地一一城市的兴起 (一)自生
材料一 中世纪城市培养了新的社会力量即市民阶层,是城 市资产阶级的前身。……佛兰德尔毛纺织业发达,但原料羊 毛主要由商人进口,从而导致资本主义关系萌芽。
---摘自候建新主编《欧洲中世纪城市、乡村与文化》 促进了市民阶级的产生,成为城市资产 阶级前身,导致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材立料起二 来促的进各自自种治由自城平治市等制本观度身念都所的构获传成得播了的,对种有封种利建自于制由文度权化的和的城挑发市战展内。部所建 ---摘自冷霞《中世纪西欧城市自治研究》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基础主干落实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1.兴起:(1)时间:从10世纪起。
(2)原因:西欧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3)地点: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
2.自治:(1)手段: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取得自治的过程最为典型的是法兰西的琅城。
(2)形式: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3)结果:①成为自由城市: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②成为自治城市: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
(4)局限:取得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是国王的支持者。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三、大学的兴起兴起12世纪,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类型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但须从教会取得授课许可证 管理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 权利自治地位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课程 基础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专业法学、医学和神学 评价 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重点任务驱动【史料实证——自由和自治的城市】材料一 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产品的地方。
……当时的城市规模不大,一般围有城墙和供守望用的城堡。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条件有哪些。
(3分)答:条件: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需要;教会支持。
材料二 封建欧洲权力示意图(2)结合上图,想一想城市与王权之间存在怎样的利益关系。
(6分)答:双赢的关系。
国王:削弱领主势力,获得城市拥护,巩固王权。
市民:与国王的联合可以获得自由和自治。
【历史解释——见证大学的兴起】材料三宋代书院,一般在远离城市的名山盛水之中。
课程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四书五经和儒家大师的研究心得,并设立了译经院,翻译佛经,用来培养传道济民,拥有儒家伦理的世界观和内在完美品格的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城市居民
居民的生活: 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 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行会)
市民阶级
早期的资 产阶级
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
同学乙的说法更有道理。虽然宋代的城 市比欧洲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 多,也有市民阶层。但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市 民阶级,而且它还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 商人、银行家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 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 兴起准备了条件。
城市的基本居民:
手工业者 商人
城市居民的来源:
为什么农民尤其是农奴愿意 离开庄园,进入城市?
农奴逃离庄园进入自由的城市 居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 市民身份,也就享有自由。
周围农村的农民 (或农奴)
农奴和市民生活的不同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从政治角度说,生活在乡村的农奴缺乏人身 自由,基本上被束缚在土地上,与庄园主人有依 附关系,而城市中的市民则相对具有很大的自由。
中国与西欧封建制的比较
皇权相对弱小,封 中央集权 建主割据一方。
庄园制经济
一家一户小 农经济
领主和农奴
地主与农民
西欧庄园
90%
绝大多数人 口居住在庄
园里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Stadt Luft macht frei
——德国民谚
10%
城市第三Biblioteka 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传入欧洲。12世纪,西
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
(2)大学的自治地位 最美好的花朵
大在学不师违生反名正免统受教地义方的世情俗况
司法特权 免赋税特权 教育自主权
法官判断,须按教会法规 下,大学的日常教学和管 定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大
学理法有庭相独当立大审的理自。主权。
(3)国王和教皇对待教育的态度 国王希望大学成为本国教育和文化中心,一般
“大学”一词的本义是指一个 团体或行会。大学最初与中世纪城 市中的手工业行会或商人行会的性 质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大学是由 教师或学生组成的保护自身权益的 团体,后来逐渐用来指专门的教育 机构。
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
巴黎大学
牛津大学
(1)背景(原因)
大学的兴起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古典著作
中世纪大学
兴起时间
12世纪
基本特征
得到教会、 国王的支持
课程设置
自主权和 特权
基本课程 专业课程
1、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原
C 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农业技术的提高,农业剩余产品 的增加 ②商业贸易的发展
③人口的增长 ④统治者的英明决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D 2、下列对城市居民和领主之间 关系看法正确的是( ) A.城市居民和领主存在人身 依附关系 B.领主可以向市民任意征税 C.领主可可剥削市民财产 D.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
3、城市居民争取自治的常用
手段是( )
A.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B.协商解决 C.通过法律解决
A
D.委曲求全
4、在法国有一个城市叫做琅城, 被视为英雄的城市,这主要是因 为11、12世纪哪一历史史实( )
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自治城市特点: 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和设立城市法庭
4.城市自治斗争
⑤.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的形式: 国王给城市颁发特许状
影响: 1.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城市的拥 护。
2.取得自由、自治的城市并不能完全摆 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是 国王的支持者。
二、城市居民
1.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1)表现:_10_世纪,旧的城市复苏,新的城市不断 产生。
(2)原因:。 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①.农业技术提高 ②.农业剩余产品增加; ③.商业贸易发展; ④.人口增长。
2.著名城市 英格兰——伦敦 法兰西——巴黎 意大利——米兰
威尼斯
“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
3.新兴城市的特点:
从经济角度来说,乡村的庄园生活基本上是 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而城市中商业发达,贸易 繁荣,十分开放。
二、城市居民
居民的生活: 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 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行会)
城市行会
为了避免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维 护行业的共同利益,同时防止封建领 主的侵犯,城市中都有行业组织如商 人行会和手工业行会。商人行会的行 规严格限制外地人在城内经商,强制 执行统一的商品价格,禁止囤积居奇 。手工业行会的行规也禁止外地手工 业者及其产品进入,规定本行业产品 的制造工艺、规格、原料和用量还规 定工人的人数、工资与劳动时间。手 工业行会的正式成员一般是作坊主, 行会招收的学徒没有报酬,学徒期满 后成为帮工,才可得到报酬。帮工通 过行会组织的考核后可以取得师傅的 资格,独立开设作坊。帮工实际上是 作坊主的雇佣工人。
都尊重大学自治; 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
(4)大学的课程设置
基础性的课程:文法、修辞、算术、几何、天文等
专业课程:法学、医学、神学等。 (5)从中世纪大学的课程设置上,你能得的历 史信息。 这说明了大学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
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西欧城市和大学兴起的意义
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的地方 规模小 、人口少 大部分是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
4.城市自治斗争
①.原因: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 受领主控制。 ②.常用手段: 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③.自治典型: 法兰西的琅城起义 ④.结果: 出现自由城市和自治城市
自由城市特点: 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
城市兴起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1.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形成了市民阶级; 3.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反对领主的斗争,迫切需要能 读会写、具有各方面知识的人才。于是,一些城市的手工 业行会和商人公会,以及市政当局,打破教会几百年来对 教育的垄断,自发地开始创办世俗学校——
三、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大学
政治上,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发展成为早期的 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经济上,城市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 思想上,大学的产生,为后来文艺复兴的兴起奠定
基础。
城市的空气 使人自由
中世纪城市
恢复、兴起时间 10世纪
城市主要居民 手工业者和商人
孕育 促进
教师 学生 行会
产生
行会
中世纪教育“最 美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