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次脱硫塔着火事故分析
浅谈脱硫设施火灾危害及应对措施

浅谈脱硫设施火灾危害及应对措施摘要: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环保要求的提高和烟气处理工艺的不断完善,各火电企业相继建设和投运了脱硫设施,脱硫设施中大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由于部分从业人員了解不够、掌握不全,在脱硫设施建设、检修过程中,发生了很多起火灾事故。
本文主要从设备着火原因、火灾危害、防范措施方面对火灾情况进行论述,希望对脱硫救从业者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脱硫;火灾;防范;措施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年后半年,相关部门就通报了9起脱硫设施火灾事件,这些事件,轻者设备损坏,重者人员伤亡。
这里说的轻者只是相对于人员伤亡而言,即使是相对轻者,火灾造成的损失也是非常严重的,直接损失往往以千万元计算,如果再计入对发电生产的影响和在社会上造成的负面效应,损失无疑是巨大的。
要想避免此类事件发生,我们就需要从多方面强化管理,加强检修和运行员工专业知识培训,制定规范的安全措施并严格贯彻落实,严肃安全监管和违章考核,真正让从业人员熟知设备原理、材料性质、防范措施和事故危害,从思想深处重视安全、敬畏安全,从而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违章作业,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1 掌握着火原因脱硫设施易着火材料为玻璃鳞片防腐层、除雾器及冲洗系统、浆液喷淋系统的胶层及玻璃钢管、吸收塔区域的膨胀节蒙皮。
①玻璃鳞片防腐层主要分布在湿烟气区域,目前常用的玻璃鳞片胶泥,主要由乙烯基树脂、酮类固化剂、玻璃鳞片和苯乙烯稀释剂组成,在玻璃鳞片防腐层施工期间,由于挥发性气体较多,极易发生火情;在防腐层施工完毕后较长时间内涂层中依然存在一定量的苯乙烯,当遇到电焊等高温时,上述可燃物也会起火燃烧;②除雾器布置在吸收塔顶部,材质为聚丙烯(PP),遇到明火就会起火燃烧;③除雾器冲洗水管布置在下层除雾器的上、下层,材质为聚乙烯(PE),遇到明火就会起火燃烧;④浆液喷淋母管的内外防腐层为丁基橡胶,遇到明火会起火燃烧,支管为玻璃钢(FRP)管,遇到高温也会起火燃烧;⑤膨胀节蒙皮含有聚四氟乙烯(PTFE)和胶皮层,遇明火会燃烧。
浅析脱硫塔着火原因及防范措施

浅析脱硫塔着火原因及防范措施发布时间:2021-06-17T06:30:50.730Z 来源:《现代电信科技》2021年第1期作者:王庆安曾强[导读] 随着环保要求、环保意识的加强,脱硫塔作为烟气达标排放的重要环保设施也逐年增多,而在对脱硫塔的检修防腐过程中由于施工不当引起的火灾事故也时有发生。
(华电潍坊发电有限公司山东潍坊 261204)摘要:随着环保要求、环保意识的加强,脱硫塔作为烟气达标排放的重要环保设施也逐年增多,而在对脱硫塔的检修防腐过程中由于施工不当引起的火灾事故也时有发生。
本文主要对引发脱硫塔着火的原因从人、机、环、管四方面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防范措施。
关键词:脱硫塔;着火;原因分析;防范措施通过对脱硫塔着火事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是由人(人员)、机(材料、设备)、环(环境、作业场所)、管(管理)四面存在不足造成的。
一、人员方面(一)原因分析1、人员技能不足、安全意识单薄。
检修施工各级人员对脱硫塔防腐材料的易燃特性不了解,没有掌握相关防火技能,防火安全意识单薄。
2、作业人员施工过程中违反安全管理规定。
在脱硫防腐施工现场吸烟;违规进行动火作业,焊渣引燃易燃材料(如:防腐鳞片);穿带有铁钉(掌)的工作鞋、易产生静电的化纤工作服。
3、工作人员离开现场前未清理现场。
工作人员离开作业现场时,未对现场可燃物进行清理,未确认现场是否残留火种,掉落到竹(木)质架板或者吸收塔的底板上焊渣引燃火情。
4、工作间断性结束后未断开检修电源。
工作中间收工后,未将电焊机、照明灯具等的电源断开,电焊机、照明灯具发热或电源线短路引燃可燃物。
(二)防范措施1、进行专业培训、技术指导。
开工前由专业技术人员对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方案和消防方案的专业培训,保证作业人员了解材料的特性,掌握消防灭火技能,并随时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
2、进行专项安全培训交底、加强现场安全监督。
施工、检修前,对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安全培训交底:(1)严禁吸烟,严禁带火种入场;(2)进行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工作票并落实好防火措施;(3)作业人员进入现场按规定穿着防静电工作,不得穿带有铁钉(掌)的鞋,以防止产生火花引燃挥发性气体;(4)作业前对作业区域可燃物进行清理,撤离现场前认真清理现场,查看是否有带火的焊渣,必要时可对焊渣的堆积点实施淋水处理,确认现场无火种后方可离开;(5)工作间断结束收工时,必须将检修电源切断。
脱硫塔着火分析和预防措施

脱硫塔着火分析和预防措施1、脱硫塔着火事故,根源均是防腐材料近几年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及环保法规的完善,各企业纷纷增加脱硫工艺,脱硫塔的建设项目逐年增多,在对脱硫塔的防腐过程中由于施工不当引起的火灾事故时有报道,网上搜索“脱硫塔着火”关键词时一条条新闻一张张图片让人触目惊心,如果有心人仔细研读这些事故追查原因,大家不难发现绝大多数事故均是:防腐材料着火。
目前人们常用的玻璃鳞片胶泥,主要由60%左右901乙烯基树脂、酮类固化剂、20%左右玻璃鳞片、15%滑石粉等填料、2%苯乙烯稀释剂组成,在施工时为了使涂料具有流动性需加入10%左右苯乙烯作为稀释剂,苯乙烯因分子量较大,挥发性较差,在玻璃鳞片的鱼鳞结构良好的防渗遮蔽作用下,苯乙烯更难挥发,因此在玻璃鳞片胶泥施工完毕后较长时间内涂层中依然存在大量苯乙烯,安全隐患增加;苯乙烯蒸汽密度大于空气,当苯乙烯挥发后会沉降到施工区域底部,随着时间的延长,底部苯乙烯的浓度越来越高甚至会达到其爆炸极限。
玻璃鳞片胶泥的耐温极限大约在180℃左右,当遇到电焊等高温时,涂层遭到破坏,封闭在涂层内的苯乙烯、有机树脂等充分与空气接触具备了燃烧的条件从而产生燃烧,如玻璃鳞片胶泥的耐温幅度大幅升高至短暂高温不破坏,则会因涂层隔绝氧气而不具备燃烧条件而杜绝或延缓燃烧,但遗憾的是制作玻璃鳞片胶泥的树脂因结构原因无法实现较大幅度的耐温提升,且该成膜物自身就是可燃有机物。
2、脱硫塔失火事故的人为原因分析(1.)工程管理人员思想上不重视,管理上不到位。
在脱硫塔进行防腐衬胶之前,项目公司、监理部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对衬胶防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上不重视,麻痹大意,没有召开专题安全会议,没有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没有制定防止火灾的安全措施。
(2.)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项目公司、施工单位安全监察人员和技术人员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防火安全教育,施工人员防火安全意识淡薄,没有掌握防火安全技术,不知道衬胶施工为什么要防火,怎样才能防火。
7次脱硫塔着火事故分析

7次脱硫塔着火事故分析第一起事故发生在2024年,一家化工厂的脱硫塔在运行过程中突然起火,导致2名工人死亡。
经过调查发现,起火原因是塔内温度过高引发的。
此事故的教训是,脱硫塔运行时需要严格控制温度,疏通烟气通道,定期清洗塔内灰尘,确保塔内温度不会过高。
第二起事故发生在2024年,一家火力发电厂的脱硫塔发生爆炸并着火,造成5人死亡。
调查发现,火灾是由于设备老化和操作不当导致的。
火力发电厂需要定期检查设备的状况,并制定相关操作规程,确保脱硫塔的正常运行。
第三起事故发生在2024年,一家化工厂的脱硫塔发生火灾,造成3人死亡。
事故调查发现,火灾是由于电路短路引发的。
此事故的教训是,在脱硫塔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应使用高质量的电气设备,加强日常设备巡检和维护,防止电路短路导致的火灾事故。
第四起事故发生在2024年,一家钢铁厂的脱硫塔在清洗过程中突然着火,造成7人死亡。
调查发现,火灾是由于清洗剂和脱硫剂相互作用产生的可燃气体导致的。
此事故的教训是,在清洗脱硫塔时,应选择合适的清洗剂,并避免与其他化学物质发生剧烈反应,导致可燃气体的产生。
第五起事故发生在2024年,一家炼油厂的脱硫塔发生爆炸并着火,导致4人死亡。
事故调查发现,火灾是由于设备失效和操作不当引起的。
此事故的教训是,脱硫塔的设备维修和更换需要及时进行,并加强操作人员的培训,确保他们能正确操作设备。
第六起事故发生在2024年,一家煤矿的脱硫塔突然起火,导致6人死亡。
经过调查发现,火灾是由于脱硫塔内的积尘引发的。
此事故的教训是,在脱硫塔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定期清理塔内的积尘,保持通风畅通,以减少发生火灾的风险。
最后一起事故发生在2024年,一家化工厂的脱硫塔在加热过程中起火,造成3人死亡。
调查发现,火灾是由于加热设备老化和操作不当引发的。
此事故的教训是,在加热脱硫塔时,需要定期检查加热设备的状态,并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操作。
综上所述,脱硫塔着火事故的发生原因多种多样,涉及设备老化、操作不当、温度过高、电路短路等多个方面。
脱硫塔火灾事故反思心得体会总结

脱硫塔火灾事故反思心得体会总结一、脱硫塔火灾事故描述据了解,某化工企业的脱硫塔发生了火灾事故。
事故发生后,企业紧急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现场施救,并迅速报告有关部门,展开事故调查和善后工作。
经过调查,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企业在对脱硫塔进行维修和清洗时,使用了明火作业,导致脱硫塔内的硫化氢气体发生了剧烈的反应,最终引发了火灾。
由于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措施得当,事故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脱硫塔的部分设备和设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同时,事故也给企业的生产秩序和环保形象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反思和总结1. 安全意识不足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企业在脱硫塔清洗和维修时,使用了明火作业。
明火作业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尤其是在脱硫塔这样的化工设施内进行明火作业,更是极其危险的。
企业在这方面存在着安全意识不足的问题。
对于这样的化工设施,企业应该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杜绝使用明火作业。
2. 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脱硫塔是一种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设备,企业在对其进行清洗和维修时,应该采取更加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
例如,在脱硫塔内进行作业前,应该对其进行充分的通风和气体检测,确保内部的有害气体浓度达到安全标准。
另外,在进行清洗和维修作业时,应该采取更为安全的操作方式,杜绝如使用明火等危险作业行为。
3. 应急预案和演练不够虽然企业在事故发生后紧急启动了应急预案,并进行了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但事故也暴露出企业的应急预案和演练不够充分的问题。
事实上,由于脱硫塔的特殊性,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很可能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极大危害。
因此,企业应该不断完善和演练应急预案,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置,减少事故对环境和人员的影响。
三、启示和借鉴1. 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企业必须认识到安全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石,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通过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才能有效防范化工设施火灾事故的发生。
脱硫塔的火灾事故原因是什么

脱硫塔的火灾事故原因是什么火灾事故是由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包括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疏忽大意、管理不善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脱硫塔火灾事故的原因,并探讨如何有效预防和应对此类事故。
一、设备故障1. 设备老化脱硫塔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长时间运行的设备,长期的腐蚀和磨损会导致设备的老化。
老化的设备容易出现裂缝、漏气等问题,增加了火灾的风险。
2. 电气设备故障脱硫塔中存在大量的电气设备,如电机、开关、控制系统等,这些设备如果遭受潮湿、腐蚀、超载等问题,就容易导致短路、火花等故障,从而引发火灾。
3. 装置失效脱硫塔内部的零部件如阀门、泵等如果失效,可能导致液体泄漏、压力失控等问题,加大火灾发生的可能性。
二、操作失误1. 操作不当脱硫塔的运行需要严格的操作规程,如果操作人员缺乏经验、技术不过关或者疏忽大意,就容易导致设备失控、液体泄漏等引发火灾。
2. 清洗不当脱硫塔需要定期清洗和维护,如果清洗过程中使用了不当的化学品或者清洗不彻底,就可能在运行时引发意外。
三、管理不善1. 安全管理不善缺乏安全设备、紧急处理措施不完善、培训缺乏等安全管理缺陷都会增加火灾风险。
2. 管理决策失误监管部门的规范管理和运维团队的正确决策对于安全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管理者的决策存在失误,就可能导致安全风险增加。
以上是脱硫塔火灾事故的主要原因,下面将从预防和应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预防措施:1. 设备定期检修对脱硫塔内部的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及时发现并处理老化、故障的设备。
2. 系统监测采用高度自动化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液位、压力、温度等参数,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处理。
3. 设备更新采用新型的耐高温、耐腐蚀材料和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4. 安全操作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严格执行。
应对措施:1. 紧急处理针对不同类型的火灾,制定详细的应急处理方案,包括灭火器材的配备、应急通道的设置等。
脱硫塔火灾事故反思

脱硫塔火灾事故反思引言在工业生产中,许多化工厂都会使用脱硫塔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然而,由于脱硫塔的操作和维护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火灾事故时有发生。
本文将以一起脱硫塔火灾事故为案例,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反思和建议,以期为今后的生产安全提供一些警示和启示。
一、事故概况事故发生于上述化工厂的脱硫塔系统,当时工人正在对脱硫塔进行例行维护和清洁作业。
在作业过程中,由于操作不慎导致塔内产生了火花,随后引发了脱硫塔内的一场火灾。
由于此事故本身的严重性,在火灾事故发生后工人立即进行了紧急疏散,并报警寻求外部消防队的帮助。
但即便是如此,火情在短时间内依旧蔓延迅速,致使整个脱硫塔及其周边设施被烧毁,场面十分惨烈。
幸运的是,在紧急疏散的过程中并无人员伤亡,因此整个事故令人悲痛的同时也算是有幸的。
二、事故原因分析1. 人为因素据了解,在事故发生时,脱硫塔内并没有进行停机清空的操作,这使得火灾发生后脱硫剂仍然残留在塔内,大大增加了火灾蔓延的速度和程度。
同时,在维护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和设备未能得到严格的清理和检查,也导致了火灾的发生。
2. 设备因素脱硫塔作为生产线的重要设备之一,其完好性和安全性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在进行例行维护和清洁时,对设备的状态和运行情况应该进行严格的检查,以确保不存在设备本身的潜在隐患。
但据了解,此次事故中,对脱硫塔的检查和维护工作并不尽如人意,这无疑是火灾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3. 管理因素另一方面,事故发生时,相关部门管理人员在维护作业安排和操作流程上亦存在疏漏。
例如,在作业过程中,对脱硫塔的检查和操作程序不够明确,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违规行为。
而管理层在事故发生后的处置和应对措施上亦未能做出合理、迅速的反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火灾事故的严重性。
三、反思与建议1. 对于脱硫塔的维护与操作在脱硫塔的例行维护工作中,操作人员应当严格遵守作业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同时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脱硫塔火灾事故心得体会

脱硫塔火灾事故心得体会一、脱硫塔火灾事故原因及特点1. 脱硫塔火灾事故原因脱硫塔火灾事故主要原因有:a. 操作不当:在脱硫塔操作过程中,如果操作人员对设备的操作不当,或者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容易导致脱硫塔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火灾事故。
b. 设备老化:脱硫塔作为一个长期运行的设备,设备老化会导致材料变脆,容易发生漏气或者局部温度过高,从而引发着火。
c. 设备故障:脱硫塔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设备故障或者管路堵塞等原因,都容易导致脱硫塔内部气体无法正常排放,从而引发火灾事故。
2. 脱硫塔火灾事故特点脱硫塔火灾事故的特点有:a. 爆炸性强:由于脱硫塔内部容易积聚硫化氢等易燃气体,一旦着火则非常容易导致爆炸,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威胁。
b. 隐蔽性强:脱硫塔位于工厂的重要装置之一,一旦发生火灾事故,由于脱硫塔位置比较隐蔽,很容易导致火势迅速蔓延,造成严重损失。
二、脱硫塔火灾事故防范经验1. 加强操作培训:运营方面应加强操作人员对于脱硫塔操作的培训,让操作人员熟悉设备的运行和故障排除流程,提高操作技能和操作意识,减少操作不当导致的事故发生。
2. 设备定期检修:对于脱硫塔等相关设备,应该按照规定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及时更换老化部件,保证设备运行的正常稳定,减少设备故障导致的事故发生。
3. 安全警示标识:对于脱硫塔等设备周围应该设置符合标准的安全警示标识,提醒员工注意安全,避免草率操作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
4. 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对于脱硫塔火灾事故,运营方应该建立完善的安全应急救援预案,包括事故发生时的紧急疏散流程和灭火救援措施等,以做好应急处置。
三、脱硫塔火灾事故的处理经验1. 事故发生应急处置:一旦脱硫塔火灾事故发生,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进行紧急疏散,防止火势蔓延。
同时应及时通知消防部门前来救援,进行灭火处理。
2. 事故的调查与分析:事故发生后,应对事故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加强管理和安全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次脱硫塔着火事故半年之内
日下午,禹城市新源热电厂脱硫塔意外失火,现场浓10月20烟滚滚。
由于工人及时撤离,未造成人员伤亡。
据网友爆料为现场切割不锈钢时,切割火花未做围挡,导致火花掉落,引燃防腐材料!
点左右,西安南外热力公司脱硫塔突发大82日2017年11月火,火情严重,初期明火由脱硫塔烟囱冒出,黑烟弥漫。
随着火情蔓延,明火由烟囱顶部蔓延到整个塔体,100米高的脱硫塔整体过火。
11时左右,明火被消防官兵扑灭,火灾没有蔓延到周围设施,100米的脱硫塔被烧成框架,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半年之内7次脱硫塔着火事故
2017年11月2日,西安热力脱硫塔发生大火
2017年10月20日,山东禹城新源热电厂脱硫塔脱着火
2017年8月4日,浙江嘉兴在建热电厂脱硫塔着火
2017年6月16日,山东滨州新星热电脱硫塔拆除中着火
2017年6月3日,吉林江南热电有限公司脱硫吸收塔着火
2017年5月14日,山东济南南郊热电厂脱硫塔拆除中着火
2017年5月3日,山东日照岚山区钢铁厂脱硫塔着火
脱硫塔着火事故,根源均是防腐材料
近几年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及环保法规的完善,各企业纷纷增加脱硫工艺,脱硫塔的建设项目逐年增多,在对脱硫塔的防腐过程中由于施工不当引起的火灾事故时有报道,网上搜索“脱硫塔着火”关键词时一条条新闻一张张图片让人触目惊心,如果有心人仔细研读这些事故追查原因,大家不难发现绝大多数事故均是:防腐材料着火。
目前人们常用的玻璃鳞片胶泥,主要由60%左右901乙烯基树脂、酮类固化剂、20%左右玻璃鳞片、15%滑石粉等填料、2%苯乙烯稀释剂组成,在施工时为了使涂料具有流动性需加入10%左右苯乙烯作为稀释剂,苯乙烯因分子量较大,挥发性较差,在玻璃鳞片的鱼鳞结构良好的防渗遮蔽作用下,苯乙烯更难挥发,因此在玻璃鳞片胶泥施工完毕后较长时间内涂层中依然存在大量苯乙烯,安全隐患增加;苯乙烯蒸汽密度大于空气,当苯乙烯挥发后会沉降到施工区域底部,随着时间的延长,底部苯乙烯的浓度越来越高甚至会达到其爆炸极限。
玻璃鳞片胶泥的耐温极限大约在180℃左右,当遇到电焊等高温时,涂层遭到破坏,封闭在涂层内的苯乙烯、有机树脂等充分与空气接触具备了燃烧的条件从而产生燃烧,如玻璃鳞片胶泥的耐温幅度大幅升
则会因涂层隔绝氧气而不具备燃烧条件而杜绝高至短暂高温不破坏,或延缓燃烧,但遗憾的是制作玻璃鳞片胶泥的树脂因结构原因无法实现较大幅度的耐温提升,且该成膜物自身就是可燃有机物。
脱硫塔着火事故频繁发生,到底该如何防范?
?脱硫塔在新建和改造过程中,要合理安排工期,避免交叉作业,严格控制质量、安全和进度,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动火作业结束后,要对施工区域进行火灾隐患检查,及时清理杂物,并在现场留守两小时以上。
?
?
吸收塔失火事故的原因分析
1.工程管理人员思想上不重视,管理上不到位。
在吸收塔进行防腐衬胶之前,项目公司、监理部以及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对衬胶防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上不重视,麻痹大意,没有召开专题安全会议,没有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没有制定防止火灾的安全措施。
2.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项目公司、施工单位安全监察人员和技术人员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防火安全教育,施工人员防火安全意识淡薄,没有掌握防火安全技术,不知道衬胶施工为什么要防火,怎样才能防火。
3.衬胶施工区域没有实行全封闭式隔离。
吸收塔周边5m范围,没有实行严密的全封闭式隔离。
周围有动火作业,没有采取有效隔离措施,致使明火与丁基胶水的挥发气体接触造成火灾。
4.作业人员或其他施工人员吸烟。
在衬胶禁火区域吸烟并且乱丢烟头。
点烟时的明火和乱丢烟头引燃附近的易燃物品的火苗,与丁基胶水的挥发气体接触造成火灾。
5.吸收塔没有采用防爆型照明灯和电器开关。
6.吸收塔内通风不良。
丁基胶水的挥发分子大量积聚,一旦遇到一点火星,就会产生爆燃。
7.吸收塔及烟道内的脚手架铺设竹跳板。
竹跳板本身含有油质并且成
条状,是易燃材料,容易在失火初期起到助燃作用。
8.在吸收塔烟道内、外堆积待用物料。
如果有易燃颗粒(如焊渣)落入堆积的物料中,且有一定的隐蔽性不宜发现,留下火灾隐患。
9.设备消缺时违章动火。
脱硫系统整套启动试运(或投产)后,设备安装人员(或电厂检修人员)进行设备消缺时,不办理动火证,没有采取任何防火措施,违章进行焊接或气割作业,焊渣或明火引燃胶板(鳞片),造成火灾。
特别引起注意的是,大多数吸收塔失火事故是发生在消缺检修人员撤离现场一段时间以后,并不是当时发生的。
这是因为焊渣落到胶板夹缝里(开胶的地方)或者吸收塔的底板上,慢慢燃烧,引发大火。
10.设备消缺收工后,没有断开电焊机的电源。
消缺检修的焊工,安全思想不牢,责任心不强,消缺工作完工后,没有将电焊机的电源断开,电焊机发热或者一次电源接头外露意外短路,造成吸收塔周围易燃物品起火,从业引发吸收塔内胶板燃烧。
吸收塔的防火对策
1.加强安全管理,提高防火意识
(1)吸收塔防腐衬胶施工队伍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应与项目公司安监部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
(2)项目公司应召开吸收塔防腐衬胶的防火安全专题会议,审定防腐衬胶防火方案及安全措施,将防火责任落实到单位、部门和人员。
(3)项目公司安监部安监员、监理部监理工程师和工程部专责工程师,应对施工人员进行防火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施工人员的防火技能。
(4)施工单位项目部要坚持每周召开一次安全会议,每日召开班前会、班后会,总结安全方面的成绩,表扬遵章守纪的好人好事,批评违章违纪行为。
真正做到安全常讲,警钟常鸣。
2.施工区实行全封闭隔离
(1)防腐衬胶施工区域必须采取严密的全封闭式隔离措施,设置1个出入口,在隔离防护墙上四周悬挂醒目的“衬胶施工,严禁烟火!”警告标志。
(2)严格执行衬胶施工区域出入制度。
(3)建立施工区域保安制度,专人值班,凭证出入,无证人员严禁入内。
凡进入衬胶施工区域的人员严禁带火种,严禁吸烟。
3.配备消防车和灭火器材
吸收塔附近配备1台消防车、吸收塔、烟道内必须设置足够的灭火器材,以防万一。
4.施工人员正确着装
进入吸收塔、烟道内进行衬胶、贴鳞片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合格的防护用品,严禁穿带钉的鞋和穿化纤衣服进入塔内,塔外必须有专职人员监护。
5.使用防爆电器
吸收塔、烟道内照明必须采用24V防爆灯,电源电线必须使用新的软橡胶电缆,电源控制开关必须是防爆型的,应设置在吸收塔或烟道外面。
6.加强吸收塔和烟道内的通风
吸收塔、烟道内应设置容量足够的换气风机,确保烟道、吸收塔内通风良好,尽量减少丁基胶水的挥发分子的积聚。
7.吸收塔周围严禁动火
(1)吸收塔、净口烟道与衬胶施工作业时,在其15m范围内严禁动火;严禁在靠近净口烟道GGH处进行动火作业,非动火不可时,一定要采取严密可靠的安全隔离措施。
(2)安装单位在吸收塔筒壁外安装施工时,必须要把吸收塔上的人孔、管口、烟气进出口封堵,严防电焊火花及其他火种从烟气进出口、人孔、管道接口等落入已衬胶的吸收塔内。
(3)安装单位在吸收塔周期5m内要求动火时,必须严格执行动火工作票制度,预先备好灭火器、消防水带,必要时设置防火隔离墙。
8.电焊收工时必须清理施工现场
电焊工以及其他施工人员,撤离现场前,必须认真清理现场,仔细检
查每一个角落,看是否有带火的焊渣,必要时可对焊渣的堆积点实施淋水处理,消除热源,而且要检查电焊机电源确已断开。
9.吸收塔及烟道内减少可燃物
吸收塔及烟道内的脚手架铺设钢跳板,不铺设竹跳板;并禁止堆积物料,作业用胶板和胶水,即来即用,人离物尽。
应消除一切可燃物质,防止火灾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