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教案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合集下载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第一章:舒伯特简介1.1 生平背景出生与逝世时间出生地点:奥地利维也纳音乐世家音乐成就与逝世原因1.2 音乐贡献歌曲创作:数量庞大,开创艺术歌曲新领域交响乐:未被充分认可的领域室内乐:钢琴小品与室内乐创作第二章:舒伯特的音乐风格2.1 艺术歌曲风格特点诗歌与音乐的紧密结合旋律优美、感情丰富富有表现力的伴奏形式多样:liederkreis、song cycle等2.2 交响乐风格特点旋律优美、形式自由色彩丰富的乐队编配充满激情与力量2.3 室内乐风格特点钢琴与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的默契配合音乐细腻、情感真挚第三章:舒伯特的代表作3.1 艺术歌曲代表作品《魔王》《野玫瑰》《菩提树》《鳟鱼》《小夜曲》3.2 交响乐代表作品《未完成交响曲》《伟大交响曲》3.3 室内乐代表作品《钢琴三重奏》《弦乐五重奏》第四章:舒伯特的创作方法4.1 歌曲创作方法选取诗歌:重视诗歌的文学价值与音乐表现旋律创作:自然流畅、富有表现力伴奏编写:与人声紧密结合,丰富歌曲情感4.2 交响乐创作方法主题发展:动机发展、变奏手法结构布局:严谨且自由乐队编配:色彩丰富、层次分明4.3 室内乐创作方法旋律与伴奏:默契配合,展现各自特色音乐对话:平等交流、充满活力第五章: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演唱技巧5.1 声乐技巧呼吸控制声音投射音色变化5.2 语言表达歌词理解语调、语气把握情感传达5.3 表演风格忠实原谱:尊重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个性化诠释:体现演唱者独特风格氛围营造:营造歌曲所描绘的情感氛围第六章:舒伯特的交响乐演奏技巧6.1 乐团编排与声部平衡乐器组合与音响效果声部之间的关系与层次6.2 指挥与演奏风格指挥家的解读与表达演奏风格的选择与呈现6.3 交响乐的动态与表情速度、力度、音色的变化情感与氛围的营造第七章:舒伯特的室内乐演奏技巧7.1 室内乐的协作与沟通演奏者之间的默契与配合角色分配与旋律传递7.2 钢琴与弦乐器的对话钢琴伴奏与旋律乐器的关系弦乐四重奏与钢琴协奏曲的演奏特点7.3 室内乐的演奏风格与技巧忠实原谱与个性化诠释情感表达与技术要求的平衡第八章: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与交响乐的比较8.1 音乐形式与风格对比艺术歌曲与交响乐的结构差异音乐语言与表现手法的异同8.2 诗歌与音乐的结合艺术歌曲中诗歌的文学价值交响乐中主题的发展与变奏8.3 舒伯特作品在不同体裁中的相互影响艺术歌曲对交响乐的影响交响乐对艺术歌曲的渗透第九章:舒伯特音乐教育的意义与价值9.1 舒伯特作品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歌曲技巧的培养与训练诗歌表达能力与音乐感知力的提升9.2 舒伯特作品在器乐教学中的应用钢琴演奏技巧与伴奏编配室内乐演奏能力的培养9.3 舒伯特音乐对音乐文化的影响艺术歌曲与交响乐的传承与创新音乐审美与鉴赏能力的提升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舒伯特音乐的艺术价值歌曲、交响乐、室内乐的贡献音乐风格与创作手法的创新10.2 舒伯特音乐在当今社会的意义音乐教育与演奏实践的启示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0.3 对舒伯特音乐研究的展望深入挖掘舒伯特作品的艺术内涵探讨舒伯特音乐与其他音乐流派的关系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舒伯特的生平背景及其音乐贡献舒伯特的生活年代及其音乐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第9单元第16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3)

第9单元第16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3)

《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课本中的第九单元的十六节课,第九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是学习浪漫主义音乐中几位主要代表人物的作品,并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

本课重点感受体验舒伯特歌曲的音乐情绪,初步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本课《魔王》原为德国文学家歌德的一首叙事诗。

舒伯特18岁时为《魔王》叙事诗谱曲,曲子分别体现了叙事者、父亲、孩子、魔王四个不同的角色,其中儿子三次声音一次比一次高叫父亲,音乐都采用不协和音表现其紧张、恐惧的心理。

钢琴伴奏以马蹄疾奔的节奏贯穿全曲,低声部一再出现风声,呈现出寒风飒飒,黑夜沉沉的自然景象,渲染出一种阴森气氛。

《鳟鱼》是舒巴尔特的一首抒情诗。

1817年夏天,舒伯特给《鳟鱼》谱曲。

《鳟鱼》的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整体气氛轻松活跃,当渔夫搅浑河水时,舒伯特采用了较为阴暗、压抑的小调,使歌曲色彩暗淡下来。

鳟鱼被钓起,作者一番激动心情之后,音乐又回归大调。

教学目标:1 聆听《魔王》、《鳟鱼》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及初步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2 掌握有关艺术歌曲的基础知识,初步认识、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重要的代表作品。

教学重点:聆听、鉴赏《魔王》、《鳟鱼》。

教学难点:掌握艺术歌曲的基本知识。

教学过程:导课1 欣赏《摇篮曲》导入新课提问:这是谁的作品?他是西方音乐史上什么时期的音乐家?展示学习目标:简介舒伯特的生平知识,学生思考什么是艺术歌曲?导学导练:2 欣赏艺术歌曲《魔王》1)欣赏图片,介绍故事情节,介绍创作背景。

2)完整聆听《魔王》感受歌曲音乐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分角色朗诵歌词并做即兴表演,进一步体会歌曲情绪和气氛。

提问:歌词作者是谁?歌曲的伴奏乐器是什么?歌曲演唱技巧如何?4)讨论、整理回答教师提问。

3 欣赏艺术歌曲《鳟鱼》1) 简介《鳟鱼》的故事内容和创作背景。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3 教学方法1.4 教学内容第二章:舒伯特生平简介2.1 舒伯特的时代背景2.2 舒伯特的音乐生涯2.3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成就第三章: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3.1 旋律优美动人3.2 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3.3 丰富的情感表达3.4 钢琴伴奏的独到之处第四章:舒伯特艺术歌曲的代表作4.1 《魔王》4.2 《野玫瑰》4.3 《圣母颂》4.4 《小夜曲》4.5 《菩提树》第五章:欣赏与分析5.1 欣赏方法指导5.2 歌曲分析练习5.3 学生分享与讨论教学评价: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对舒伯特的生平及其艺术歌曲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欣赏并分析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魅力所在。

第六章:舒伯特歌曲的演唱技巧6.1 声乐技巧6.1.1 呼吸控制6.1.2 音准与节奏6.1.3 音色与共鸣6.2 语言表达6.2.1 歌词的理解与感受6.2.2 情感的传达6.3 表演风格6.3.1 舒伯特的创作风格6.3.2 时代背景与演唱风格的关系第七章:钢琴伴奏的特点与弹奏技巧7.1 钢琴伴奏的旋律性7.2 和声与伴奏的关系7.3 节奏与力度7.4 动态与表情7.5 弹奏技巧与练习第八章:舒伯特艺术歌曲的表演实践8.1 声乐与钢琴的协调8.2 舞台表现与情感传达8.3 角色定位与塑造8.4 舞台实践与反馈第九章: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国内外演绎现状9.1 国内外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知名艺术家9.2 不同演绎风格的特点与比较9.3 当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绎趋势10.2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10.3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拓展学习10.4 推荐阅读与欣赏教学评价: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唱技巧,具备一定的钢琴伴奏能力,了解国内外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绎现状,能够独立完成舒伯特艺术歌曲的表演,并对舒伯特艺术歌曲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重点和难点解析六、舒伯特歌曲的演唱技巧呼吸控制:如何通过正确的呼吸技巧来支持歌声,保持音准和节奏的稳定。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内容:音乐鉴赏第九单元第十六节人音版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魔王初步感受四个角色不同的音色特点及情感;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分析和体验;进而探究艺术歌曲的特点..2、通过听、唱、讲解与体验;让学生初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歌曲之王”——舒伯特..3、通过对魔王、鳟鱼、菩提树三首歌曲的听赏与分析;希望学生能够喜欢上艺术歌曲;喜欢上舒伯特..4、通过歌曲欣赏;让学生自主分析艺术歌曲特点;在分析过程中;进一步掌握艺术歌曲;并了解钢琴五重奏..教学重点:歌曲赏析教学难点:归纳艺术歌曲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歌曲摇篮曲;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有同学知道这首歌曲的作者吗简介作者——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二、新授1、魔王欣赏⑴初步听赏作品;了解故事梗概..一个狂风之夜;父亲怀抱着生病的儿子;策马奔驰在黑夜的森林里;魔王不断的诱惑他;威逼他;父亲竭尽全力的保护孩子;安慰孩子;然而孩子最后还是死在父亲的怀抱里..⑵分析作品完成表格..⑶结合四个角色不同的音色特点;再次听赏..2、鳟鱼欣赏⑴鳟鱼作品简介..鳟鱼这首歌曲是舒伯特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歌词取材于一首浪漫诗;作者用渔夫比作当时的统治者;用小鳟鱼比作人民群众;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⑵分段赏析童声合唱鳟鱼①天真活泼的小鳟鱼在清亮的水中嬉戏..②鱼夫向小鳟鱼下毒手;作者期望河水清流以免小鱼遭殃..③鱼夫把水搅浑;并且钓起了小鳟鱼..④表现作者对鳟鱼的同情及激动的心情;以及小鳟鱼对自由的向往..⑶再次完整欣赏童声合唱鳟鱼..⑷观看钢琴五重奏鳟鱼录相片断..⑸配合图片;讲解什么是“钢琴五重奏”..⑹分部赏析钢琴五重奏鳟鱼..3、菩提树欣赏⑴欣赏菩提树;并提出问题:这首歌曲的旋律怎么样表达了作曲家怎样的心情菩提树选自声乐套曲冬之旅..这首歌旋律抒情、朴实;感情亲切;表现了一个被恋人抛弃、孤独地流浪异乡的人;回忆起家乡门前那棵茂密的菩提树以及曾有过的幸福时光;表达了主人公期盼找寻到安宁的心情..⑵请学生朗诵歌词配乐..三、探究活动及小结学生选择艺术歌曲的特征;教师归纳总结艺术歌曲的特点..艺术歌曲: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具有以下6个特点:歌词来源名家;对演唱技巧要求高;侧重表现人的内心情感;钢琴伴奏地位重要;表现手段及创作技巧要求比较复杂;旋律表现力强..。

高中音乐鉴赏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一教学目标:一、聆听《魔王》、《鳟鱼》、《菩提树》,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二、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本知识。

三、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

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基本掌握基础知识艺术歌曲和声乐套曲。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新课播放贝多芬的《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 热情)音乐片段说出所属音乐历史时期和作者。

小节:古典主义者崇尚理性,音乐结构严谨。

贝多芬是集大成者,并在哪个作品中创造性的加进了人声?(《第九交响乐》),正因为此,贝多芬不但成为古典主义音乐的最高锋,同时也成为浪漫主义的先行者。

舒伯特生活的年代与贝多芬的中、晚期相同,比贝多芬晚去世一年,他们也都生活在维也纳。

今天请大家和我一起认识舒伯特,聆听舒伯特。

二、进入新课(一)学生阅读第114页,了解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年代划分,简介舒伯特及其所处的时代:见教参第121页(了解浪漫乐派形成的原因)。

(二)欣赏1、《魔王》(1)、阅读教材第116页后提问:①歌词是谁的诗作?(歌德)②反应什么内容?有几个人物?(叙述者、父亲、孩子、魔王)③什么乐器伴奏?(钢琴)(2)、聆听《魔王》听前提问:舒伯特怎样把歌德诗中的氛围和人物融入音乐中的?讨论小节:(不同的旋律音调表现不同的角色、钢琴伴奏的三连音表现逼人的气氛、两个特强的和弦表现父亲精辟力尽、悲痛欲绝的痛苦心情。

)2、《菩提树》(1)简介《菩提树》,简单讲解声乐套曲。

(2)聆听中文版《菩提树》①歌词是谁的诗作?(缪勒)②反应什么内容?(流浪汉的心情)③什么乐器伴奏?(钢琴)教师小节:舒伯特将钢琴演奏、歌曲和诗词融为一体,成就了音乐史上所谓的艺术歌曲。

第9单元第16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第9单元第16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鳟鱼》教学设计课型:欣赏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聆听《鳟鱼》,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

2、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引导学生追寻歌曲所蕴涵的深层内涵。

教学重点:学习、聆听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鳟鱼》,感受其风格特征。

教学难点:归纳《鳟鱼》的各段内容,体现的人物情感,并能够哼唱歌曲。

教学方法:讲解法,归纳讨论法,实践法,创设情景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钢琴。

教学过程:一、导入: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都是从诗词的内心情感中直接产生出来的,他可以用一两个小节就描绘出潺潺的小溪就像《鳟鱼》。

《鳟鱼》是舒伯特1817年夏天创作的据说诗人由于政治原因被关进监狱为了表达向往自由的心情创作了这首诗一起欣赏《鳟鱼》。

二、授新课:欣赏《鳟鱼》(一)歌词作者:德国的舒巴尔特(教师简单介绍)(二)听音乐阅读歌词,学生初步体验作品情绪,了解歌词大意,并回答问题:1、这首歌曲开始有一段钢琴演奏的旋律,运用什么音型?表现了一种什么情景?说明了什么?2、这首歌曲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A.根据音乐的变化,音乐分几段?B.三段音乐的情绪有变化吗?C.请你模仿出钢琴伴奏的主要节奏音型。

3、写了什么样的内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音乐情绪怎样?其中钢琴伴奏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各段的钢琴伴奏一样吗?学生欣赏完毕,唱主题,思考回答,教师讲解。

师:歌曲前奏部分钢琴演奏用的是六连音;潺潺的流水和鳟鱼在河水里自由的嬉戏;说明了节奏是音乐的灵魂,不同的节奏可以塑造出不同的音乐形象。

歌曲叙述悠闲自在的小鳟鱼在水里欢快的嬉戏,渔夫施计将河水搅浑,最后将小鳟鱼钓出水面。

表达了作者对鳟鱼的同情和对渔夫的憎恨之情;音乐情绪开始欢快活泼,后来情绪紧张焦急。

钢琴伴奏与声乐部分完美结合,对背景陪衬、景物描绘、烘托气氛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一二段伴奏基本相同,第三段钢琴伴奏节奏急促,表现出一种紧张焦急的音乐情绪。

5、分析歌曲的寓意(对受到欺骗的弱者的同情)教师总结:简介歌词来源。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十六节 舒伯特的歌曲

高一音乐鉴赏教案第十六节  舒伯特的歌曲

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内容:1. 欣赏:魔王鳟鱼菩提树2. 知识:艺术歌曲声乐套曲舒伯特与艺术歌曲3.拓展与探究:教学目的:聆听《魔王》,《鳟鱼》及《菩提树》,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初步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本知识,初步认识,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重要的代表作品。

教学重点难点: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并初步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图片相关资料教材教案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相互问好! 2.检查有无缺席学生!二.导入新课:1.导言:大约从1820年至1910年左右,被称作西方音乐史上的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一词原指中古时期用罗曼语(古代法兰西方言)写成的诗歌或传奇,18世纪用来比喻与现实相互区别的想像中的世界。

浪漫主义时期,人们反对崇拜理性,歌颂本能和情感。

与古典主义理性、客观的艺术观念相反,浪漫主义者喜爱从主观的角度去感受事物,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

音乐多和梦想与激情、生与死、神与大自然、人类的命运、对祖国的赞美、对自由的渴望等主题相联。

浪漫主义作曲家注重不同艺术之间的融合,他们喜爱将音乐与文学、诗歌、绘画等非音乐类艺术结合起来,为的是追求更富想象力的表现。

艺术歌曲和标题交响音乐就是这种综合性艺术的典型代表。

2.名人名言:我的作品之所以存在,是由于我对音乐的理解和我的苦难,哪些只有由苦难而产生的作品是很难使这个世界感到高兴的。

------【奥】舒伯特3.舒伯特与艺术歌曲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1797—1828)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

他是一位著名的“自有艺术家”,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没有固定收入,生活贫寒,全靠卖自己的作品为生。

遗憾的是,年仅31岁的舒伯特就在贫病中死于维也纳。

“艺术歌曲”是舒伯特创作中的重要体裁。

他一生创作了六百多首艺术歌曲,其歌词许多选自歌德,席勒,海涅等著名诗人的诗作。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高中音乐人音社必修教案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姓名:科目:高中音乐单位:《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一)教学内容: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二)教材分析:本课通过对舒伯特的几首代表作品的欣赏了解,让学生感受、体验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并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做初步理解,体会浪漫派音乐的风格特点,进而认识浪漫主义音乐在这方面的表现。

(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听赏音乐,感受,体会,理解舒伯特的音乐及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进而表现、创造音乐,达到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目的。

(2)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

(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

(三)学情分析:高中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知识的积累。

通过音乐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具备的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

课前学生已搜集了有关舒伯特及艺术歌曲的相关资料,更有利于课堂间学习交流。

(四)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聆听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和《菩提树》,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

(2)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舒伯特及“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等音乐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作品的思想内容。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聆听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菩提树》、《鳟鱼》,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

并学唱《鳟鱼》主题。

难点:感受歌曲的思想内容,及了解“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等(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等。

(七)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钢琴等。

学生:做好预习《鳟鱼》歌谱,学唱旋律。

(八)教学过程教学反思:通过本节两首首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欣赏学习,相信学生对舒伯特以及他的艺术歌曲已有一定的印象了解,舒伯特属于浪漫派的一员,浪漫主义者们总是不满足于真实的现状,总是力求挖掘出理想中的美,并同现实中的丑形成鲜明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教学目标:
一、聆听《魔王》、《鳟鱼》、《菩提树》,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二、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本知识。

三、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

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初步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点,基本掌握基础知识“艺术歌曲”和“声乐套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播放贝多芬的《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热情”)音乐片段说出所属音乐历史时期和作者。

小节:
古典主义者崇尚理性,音乐结构严谨。

贝多芬是集大成者,并在作品中创造性的加进了人声(《第九交响乐》),正因为此,贝多芬不但成为古典主义音乐的最高锋,同时也成为浪漫主义的先行者。

舒伯特生活的年代与贝多芬的中、晚期相同,比贝多芬晚去世一年,他们也都生活在维也纳。

今天请大家和我一起认识舒伯特,聆听舒伯特。

二、进入新课
(一)学生阅读第114页,了解西方浪漫主义时期的年代划分,简介舒伯特及其所处的时代:见教参第121页(了解浪漫乐派形成的原因)。

(二)欣赏
1、《魔王》
(1)、阅读教材第116页后提问:
①歌词是谁的诗作?(歌德)
②反应什么内容?有几个人物?(叙述者、父亲、孩子、魔王)
③什么乐器伴奏?(钢琴)
(2)、聆听《魔王》
听前提问:
舒伯特怎样把歌德诗中的氛围和人物融入音乐中的?
讨论小节:(不同的旋律音调表现不同的角色、钢琴伴奏的三连音表现逼人的气氛、两个特强的和弦表现父亲精辟力尽、悲痛欲绝的痛苦心情。


2、《菩提树》
(1)简介《菩提树》,简单讲解“声乐套曲”。

(2)聆听中文版《菩提树》
①歌词是谁的诗作?(缪勒)
②反应什么内容?(流浪汉的心情)
③什么乐器伴奏?(钢琴)
教师小节:舒伯特将钢琴演奏、歌曲和诗词融为一体,成就了音乐史上所谓的“艺术歌曲”。

3、《鳟鱼》
(1)聆听中文版《鳟鱼》
①表达什么内容?(表达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不满)
②歌词是谁的诗作?(舒巴尔特)
(2)聆听原文《鳟鱼》
(3)请学生试唱第一句乐谱;集体唱第一句乐谱;给拓展部分“3”填词随音响跟唱或教师教唱第一句。

(三)、引导学生总结“艺术歌曲” 的特点:
歌词: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
演唱形式:多为独唱曲;
伴奏:一般都有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
演唱水平:对演唱技术有较高的要求。

目的:艺术歌曲是由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
(四)说说唱唱或听听你还知道那些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以及中国艺术歌曲。

《摇篮曲》、《教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嘉陵江上》(贺渌丁)等。

(五)总结
浪漫主义者们总是不满足于真实的现状,总是力求挖掘出理想中的美,并同现实中的丑形成鲜明对比。

因而浪漫主义大都表现个人主观情感,热衷于不同寻常的事物或异国情调的题材,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六)收集中外艺术歌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