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

合集下载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

环境监测与实验室质量控制实验报告实验二 碘量法测定水中DO环境工程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方法。

2.练习实际测量以及滴定的操作。

二、碘量法溶解氧的测定 (一)原理: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

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形成可溶性四价锰42()Mn SO ,42()Mn SO 与碘离子反应释出与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释出碘,可计算溶解氧的含量。

(二)主要仪器:250mL 溶解氧瓶,50mL 滴定管,250mL 锥形瓶,100ml 大肚移液管,2ml 移液管。

(三)试剂:1.浓硫酸24H SO ( 1.84ρ=)。

2.硫酸锰溶液:称取36g 硫酸锰(424MnSO H O )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 。

此溶液加至酸化过的碘化钾溶液中,遇淀粉不得产生蓝色。

3.碱性碘化钾溶液:称取500gNaOH 溶于300-400mL 去离子水中,另称取150gKI (或135gNaI )溶于200mL 中,待NaOH 溶液冷却后,将两溶液合并混匀,用水稀释至1000mL 。

如有沉淀,静置24h ,倒出上层澄清液,贮于棕色瓶中。

用橡皮塞塞紧,避光保存。

此溶液酸化后,遇淀粉不得产生蓝色。

4.1%淀粉溶液:称取1g 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用刚煮沸的水冲稀至100mL 。

冷却后,加入0.1g 水杨酸或0.4gZnC12防腐。

5.重铬酸钾标准溶液(227160.02500/K Cr O C mol L =):称取于105-110℃烘干2h 并冷却的227K Cr O 1.226g ,溶于水中,转移至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线,摇匀。

6.硫代硫酸钠溶液:称取6.2g 硫代硫酸钠(22325Na S O H O ),溶于1000mL 煮沸放凉的水中,加入0.2g 碳酸钠。

贮于棕色瓶中。

在暗处放置7-14天后标定。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

环境监测与实验室质量控制实验报告实验二 碘量法测定水中DO环境工程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方法。

2.练习实际测量以及滴定的操作。

二、碘量法溶解氧的测定 (一)原理: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

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形成可溶性四价锰42()Mn SO ,42()Mn SO 与碘离子反应释出与溶解氧量相当的游离碘,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释出碘,可计算溶解氧的含量。

(二)主要仪器:250mL 溶解氧瓶,50mL 滴定管,250mL 锥形瓶,100ml 大肚移液管,2ml 移液管。

(三)试剂:1.浓硫酸24H SO ( 1.84ρ=)。

2.硫酸锰溶液:称取36g 硫酸锰(424MnSO H O )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 。

此溶液加至酸化过的碘化钾溶液中,遇淀粉不得产生蓝色。

3.碱性碘化钾溶液:称取500gNaOH 溶于300-400mL 去离子水中,另称取150gKI (或135gNaI )溶于200mL 中,待NaOH 溶液冷却后,将两溶液合并混匀,用水稀释至1000mL 。

如有沉淀,静置24h ,倒出上层澄清液,贮于棕色瓶中。

用橡皮塞塞紧,避光保存。

此溶液酸化后,遇淀粉不得产生蓝色。

4.1%淀粉溶液:称取1g 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用刚煮沸的水冲稀至100mL 。

冷却后,加入0.1g 水杨酸或0.4gZnC12防腐。

5.重铬酸钾标准溶液(227160.02500/K Cr O C mol L =):称取于105-110℃烘干2h 并冷却的227K Cr O 1.226g ,溶于水中,转移至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线,摇匀。

6.硫代硫酸钠溶液:称取6.2g 硫代硫酸钠(22325Na S O H O ),溶于1000mL 煮沸放凉的水中,加入0.2g 碳酸钠。

贮于棕色瓶中。

在暗处放置7-14天后标定。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
10min d. 连接水龙头、橡皮管和玻璃
j. 迅速盖上玻璃塞
k. 按实验方案加入试剂 l. 并使之外溢3倍以上体积 m. 并使之外溢10倍以上体积 n. 取水时要防止产生气泡

e. 将玻璃管伸入溶解氧瓶底部 f. 立即用溶解氧瓶取一定体积 的水样
2.取下各溶解氧瓶的瓶塞,用吸管插入液面
以下,加1mL 硫酸锰溶液。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
上次实验情况总结
1. 滴定管读数问题,没有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2. 抄袭
3. 很少同学能正确推导公式,未能正确、灵活地 运用CODMn的计算公式 4. 未写水质的评价参照的标准 5. 讨论部分很少有自己对实验数据的分析、理解 和剖析,都是些注意事项
一、实验目的
(1)熟悉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原理及过 程 (2)引导同学通过设计性实验深入理解不同 采样过程对水样溶解氧的影响,掌握正确、 科学、有代表性的水样的采集方法; (3)掌握滴定管的使用 (4)了解溶解氧测定的意义
水,注入 250mL 三角瓶中,用 0.025000mol/L
Na2S2O3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 ,加
1mL 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止。
记录用量,记为V(mL)。
计算
0.025 V 32 1000 4 DO (O2 , mg/L) 4V 50
3.再按相同方式加1mL碱性碘化钾溶液。 4.盖紧瓶塞,颠倒混合2~3次。待沉淀下降 到液层中部,再混合一次,静置数分钟,使 沉淀重新下降至液层中部。
5.用吸管沿瓶口加1mL 浓硫酸,盖紧瓶塞, 颠倒混合,至棕色沉淀完全溶解为止(必要
时可补加少许酸)。
滴定时可用吸管吸2 2I 2 4 Na2 S2O3

碘量法测定水中的溶解氧

碘量法测定水中的溶解氧

程度上反映了水体受污染的程度。
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为:二价氢氧化锰在碱
性溶液中,被水中溶解氧氧化成四价锰,并生成氢氧
化物沉淀,但在酸性溶液中生成四价锰化合物又能将
KI氧化而析出I2。析出碘的摩尔数与水中溶解氧的当量
数相等,因此可用硫代硫酸钠的标准溶液滴定。 根据
硫代硫酸钠的用量,计算出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摇匀,此时应有碘析出,吸取100.0mL该溶液与另一个250mL碘量 瓶中,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入1% 淀粉溶液 1.0mL,再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根据计算得到氯离子浓度,向待 测水样中加入一定量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以消除游离氯的影响。 水样采集后,应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溶液以固定溶解氧,当 水样含有藻类、悬浮物、氧化还原性物质,必须进行预处理。
实验四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
一、目的和要求
了解测定溶解氧(dissovlved oxygen,DO) 的意义和方法。
掌握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操作技术。
二、原理
溶于水中的时,溶解氧即下降,而有藻类繁殖时,溶解氧
呈过饱和,因此,水体中溶解氧的变化情况,在一定
从碘量瓶内取出2份50.0mL水样,分别置于2个250mL锥形瓶中,用硫代 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1%淀粉溶液1mL,继续滴定至 蓝色刚好消失为止,即为终点,记录用量。
五、数据处理
溶解氧(mgO2/L)=
C1 V1 8 1000 V2
式中:C1——硫代硫酸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V1——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 8——氧的摩尔质量(1/2O,g/mol); V2——水样的体积(mL)。
六、注意事项
水样呈强酸或强碱时,可用氢氧化钾或盐酸调至中性后测定。 水样中游离氯大于0.1mg/L时,应加入硫化硫酸钠除去,方法如下: 250mL的碘量瓶装满水样,加入5mL (1+5)硫酸和1g碘化钾,

水中溶解氧DO的测定碘量法

水中溶解氧DO的测定碘量法

(2)需经稀释水样的测定 ①一般稀释法 按照选定的稀释比例,用虹吸法沿筒壁先 引入部分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于1000mL量筒中,加入 需要量的均匀水样,再引入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至 1000mL,用带胶板的玻璃棒小心上下搅匀。搅拌时勿使搅 棒的胶板露出水面,防止产生气泡。 按不经稀释水样的测定步骤,进行装瓶,测定当天溶解氧 和培养5d后的溶解氧含量。 ②直接稀释法 直接稀释法是在溶解氧瓶内直接稀释。在 已知两个容积相同(其差小于1mL)的溶解氧瓶内,用虹 吸法加入部分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再加入根据瓶容 积和稀释比例计算出的水样量,然后引入稀释水(或接种 稀释水)至刚好充满,加塞,勿使气泡留于瓶内。其余操 作与上述稀释法相同。 在BOD测定中,一般采用叠氮化钠修正法测定溶解氧。如 遇干扰物质,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其他测定法。
C=

10.00 0.0250 V
C=式中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滴定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
2.溶解氧化固定
(1)水样采集 用水样洗溶解氧瓶后,沿瓶壁直 接注入水样或用虹吸法将细橡胶管插入溶解氧瓶 底部,注入水样溢流出瓶容积1/3~1/2左右,迅 速盖下瓶塞。取样时绝对不能使水样与空气接触, 并且瓶口不能留有气泡。否则另行取样。 (2)溶解氧的固定 取样后用吸管插入溶解氧瓶 的液面下,加入1mL硫酸锰溶液,2mL碱性碘化 钾溶液,小心盖好瓶塞(注意:瓶中绝对不可留 有气泡),颠倒混合数次,静置,待棕色沉淀物 降至瓶内一半时,再颠倒混合一次,直至沉淀物 下降到瓶底(一般在取样现场固定)。
水中生化需氧量BOD的测定

一、实训目的 (1)了解稀释水的配制方法。 (2) 掌握水中BOD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于水中的某些 可氧化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消耗溶 解氧的量。分别测定水样培养前的溶解氧含量和在20℃±1℃ 培养五天后的溶解氧含量,二者之差即为五日生化过程所消耗 的氧量(BOD)。 对于某些地面水及大多数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因含较多的有 机物,需要稀释后再培养测定,以降低其浓度,保证生物降解 过程在有足够溶解氧的条件下进行。其具体水样稀释倍数可借 助于高锰酸钾指数或化学需氧量(COD)推算。 对于不含或少含微生物的工业废水,在测定BOD时应进行接种, 以引入能分解废水中有机物的微生物。当废水中存在难于被一 般生活污水中的微生物以正常速度降解的有机物或含有剧毒物 质时,应接种经过驯化的微生物。

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实验方案

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实验方案

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实验方案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实验原理:溶解氧在碘的存在下,能与碘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碘化物离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2+4I-+4H+→2I2+2H2O根据碘量与溶解氧含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测定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实验仪器和药品:1.碘量瓶2.过滤瓶3.磁力搅拌器4. 碘标准溶液(0.01mol/L)5. 硫酸钾铁背(Starch solution)6. 0.1mol/L 硫酸铁铵溶液实验步骤:1.取一定量的水样,通入氮气,去除水中的溶解氧。

2.在碘量瓶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钾铁背,加入适量的待测水样。

3.使用磁力搅拌器将溶液搅拌均匀。

4.向溶液中滴加碘标准溶液,直到出现蓝紫色终点。

5.记录滴加的碘标准溶液的体积。

6.用正式实验中同样的方法进行滴定,记录滴加的碘标准溶液的体积。

7.通过滴定结果计算溶解氧含量。

数据处理:1.通过计算理论样品中溶解氧的量,计算出滴定中加入的碘标准溶液的体积。

2.通过比较滴定所得溶液的颜色与蓝紫色终点的标准颜色,确定溶解氧的含量。

3.根据滴定所得的结果,计算出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

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保证溶液的搅拌均匀,以确保反应充分进行。

2.滴定过程中,碘标准溶液的滴加应缓慢,以免产生误差。

3.为确保实验的精确性,可以进行多次实验并取平均值。

实验结果: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得到了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

实验结论:通过碘量法,我们成功测定了水样中的溶解氧含量。

实验改进:1.可以尝试不同体积的水样进行实验,以增加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2.可以使用更精确的仪器和试剂,以提高实验结果的精确度。

3.可以尝试其他溶解氧测定的方法,与本实验方法进行对比,以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验通过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含量,该方法简单可行,并可用于水质监测等领域。

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原理

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原理

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原理碘量法是一种测定水中溶解氧含量的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碘与溶解氧反应生成碘化物离子的定量反应。

碘量法的测定步骤包括溶液的制备、反应的进行和结果的计算。

在碘量法中,首先需要准备三种溶液,即碘试液、硫酸铵溶液和淀粉溶液。

碘试液是由已知浓度的碘溶液制备而来,硫酸铵溶液用于生成碘化铸剂并稀释碘溶液,淀粉溶液用作指示剂。

在测定前,需将样品溶解氧还原至溶解态氧,并排除水中其他氧化物的干扰。

首先将样品加热至沸腾,使其中的氧气脱溶,然后将样品冷却至室温。

接着,向样品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铵溶液,并倾入几滴淀粉溶液作为指示剂。

接下来,向样品中滴加已知浓度的碘试液,使其与溶液中的溶解氧发生氧化反应。

碘和溶解氧反应生成氧化碘离子,并生成碘化物。

反应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淡黄色。

当反应完成时,碘试液的滴加停止。

溶液中残余的氧化碘离子与过剩的碘试液反应,生成二碘化碘离子。

此时,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如果溶液呈蓝色,表示仍有过剩的碘试液,需要继续添加硫酸铵溶液并再次滴加碘试液,直到溶液呈现红色为止。

测定结果的计算是基于已知碘试液的浓度和滴定消耗的滴数。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滴定消耗的滴数,可以推算出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除了上述基本原理外,还需要考虑一些实际因素。

例如,在样品处理过程中,需注意避免氧与溶液接触的时间过长,以免氧在水中重新溶解。

此外,还需注意反应PH值的影响,过高或过低的PH值均会影响测定结果。

总而言之,碘量法是一种测定水中溶解氧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基于碘试液与溶解氧反应产生碘化物的定量反应。

通过合理的样品处理和滴定过程,可以准确测定水中的溶解氧含量,并为水质监测和水处理提供重要的数据依据。

实验一 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

实验一 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

实验一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一、实验目的(1)了解测定溶解氧的意义和方法。

(2)掌握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操作技术。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1)具塞碘量瓶(250mL)(2)硫酸锰溶液(3)碱性碘化钾溶液(4)3mol/L硫酸溶液。

(5)1%淀粉溶液(6)0.025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三、实验步骤(1)将洗净的250mL碘量瓶用待测水样荡洗3次。

用虹吸法取水样注满碘量瓶,迅速盖上瓶塞,瓶中不能留有空气泡。

否则另行取样。

(2)取下瓶塞,立即用吸量管加入1.0mL硫酸锰溶液。

加注时,应将吸量管插入液面下约10mm,切勿将吸量管中的空气注入瓶中。

以同样的方法加入2.0mL碱性碘化钾溶液。

盖上瓶塞,注意瓶内不能留有气泡。

然后将碘量瓶颠倒混合3次,静置。

待生成的棕色沉淀物下降至瓶高一半时,再颠倒混合均匀。

继续静置,待沉淀物下降至瓶底后,轻启瓶塞,立即用移液管插入液面以下加入3.0mL浓硫酸。

小心盖好瓶塞颠倒摇匀。

此时沉淀应溶解。

若溶解不完全,可再加入少量浓硫酸至溶液澄清且呈黄色或棕色(因析出游离碘)。

置于暗处5min。

(3)从碘量瓶内取出2份100.0mL水样,分别置于2个250mL碘量瓶中,用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黄色时,加入1%淀粉溶液1mL,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为止,即为终点,记录用量。

四、实验结果原液第一组第二组数据(ml)初始读数 1.92 5.60终止读数 5.60 9.20消耗量 3.68 3.60 平均消耗量 3.64溶解氧浓度(mol/l)=(C/2)*V*16*1000/100式中:c-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mol/l;V-消耗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原液溶解氧浓度(mol/l)=7.28五、实验分析本次试验的目的是测试水中的溶解氧浓度,其中误差主要有以下方面:1.由于操作步骤中一直是暴露在空气中进行的,所以操作稍微不规范就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巨大影响。

2.在加入硫酸锰是连同吸量管中空气一起加入到瓶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
一、实验原理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一般用碘量法。

在水中加入硫酸锰及碱性碘化钾溶液,生成氢氧化锰沉淀。

此时氢氧化锰性质极不稳定,迅速与水中溶解氧化合生成锰酸锰:
2MnSO4+4NaOH=2Mn(OH)2↓+2Na2SO4
2Mn(OH)2+O2=2H2MnO3
H2MnO3十Mn(OH)2=MnMnO3↓+2H2O
(棕色沉淀)
加入浓硫酸使棕色沉淀(MnMn02)与溶液中所加入的碘化钾发生反应,而析出碘,溶解氧越多,析出的碘也越多,溶液的颜色也就越深。

2KI+H2SO4=2HI+K2SO4
MnMnO3+2H2SO4+2HI=2MnSO4+I2+3H2O
I2+2Na2S2O3=2NaI+Na2S4O6
用移液管取一定量的反应完毕的水样,以淀粉做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计算出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

二、实验用品:
1、仪器:溶解氧瓶(250ml) 锥形瓶(250ml) 酸式滴定管(25ml) 移液管(50m1) 吸球
2、药品:硫酸锰溶液碱性碘化钾溶液浓硫酸淀粉溶液(1%) 硫代硫酸钠溶液(0.025mol /L)
三、实验方法
(一)水样的采集与固定
1、用溶解氧瓶取水面下20—50cm的河水、池塘水、湖水或海水,使水样充满250ml的磨口瓶中,用尖嘴塞慢慢盖上,不留气泡。

2、在河岸边取下瓶盖,用移液管吸取硫酸锰溶液1ml插入瓶内液面下,缓慢放出溶液于溶解氧瓶中。

3、取另一只移液管,按上述操作往水样中加入2ml碱性碘化钾溶液,盖紧瓶塞,将瓶颠倒振摇使之充分摇匀。

此时,水样中的氧被固定生成锰酸锰(MnMnO3)棕色沉淀。

将固定了溶解氧的水样带回实验室备用。

(二)酸化
往水样中加入2ml浓硫酸,盖上瓶塞,摇匀,直至沉淀物完全溶解为止(若没全溶解还可再加少量的浓酸)。

此时,溶液中有I2产生,将瓶在阴暗处放5分钟,使I2全部析出来。

(三)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
1、用50ml移液管从瓶中取水样于锥形瓶中。

2、用标准Na2SN2O3溶液滴定至浅黄色。

3、向锥形瓶中加入淀粉溶液2ml(此时确芤合岳渡?。

4、继续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变成无色为止。

5、记下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

6、按上述方法平行测定三次。

(四)计算
溶解氧(mg/L)=CNa2S2O3×V Na2S2O3×32/4×1000/V水
O2―→2Mn(OH)2―→MnMnO3―→2I2―→4Na2S2O3
1mol的O2和4mol的Na2S2O3相当
用硫代硫酸钠的摩尔数乘氧的摩尔数除以4可得到氧的质量(mg),再乘1000可得每升水样所含氧的毫克数:
CNa2S2O3——硫代硫酸钠摩尔浓度(0.0250mol/L)
V Na2S2O3——硫代硫酸钠体积(m1)
V水——水样的体积(ml)
(五)参考资料
溶解于水中的氧称为溶解氧,以每升水中含氧(O2)的毫克数表示。

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与大气压力、空气中氧的分压及水的温度有密切的关系。

在1.013×105Pa的大气压力下,空气中含氧气20.9%时,氧在不同温度的淡水中的溶解度也不同。

如果大气压力改变,可按下式计算溶解氧的含量:
S1=SP/1.013×105
式中S1——大气压力为P( Pa)时的溶解度(mg/L);
S——在l.013×105Pa时的溶解度数(mg/L);
P——实际测定时的大气压力(Pa)。

氧是大气组成的主要成分之一,地面水敞露于空气中,因而清洁的地面水中所含的溶解氧常接近于饱和状态。

在水中有大量藻类繁殖时,由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而方出氧,有时甚至可以含有饱和的溶解氧。

如果水体被易于氧化的有机物污染,那么,水中所含溶解氧就会减少。

当氧化作
用进行的太快,而水体又不能从空气中吸收氧气来补充氧的消耗,溶解氧不断减少,有时甚至会接近于零。

在这种情况下,厌氧细菌繁殖并活跃起来,有机物发生腐败作用,水体产生臭味。

因此,溶解氧的测定对于了解水体的自净作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在一条流动的河水中,取不同地段的水样来测定溶解氧。

可以帮助了解该水体在不同地点所进行的自净作用情况。

(六)试剂的配制
l、硫酸锰溶液。

溶解480g分析纯硫酸锰(MnS04·H20)溶于蒸馏水中,过滤后稀释成1L。

2、碱性碘化钾溶液。

取500g分析纯氢氧化钠溶解于300—400ml蒸馏水中(如氢氧化钠溶液表面吸收二氧化碳生成了碳酸钠,此时如有沉淀生成,可过滤除去)。

另取得气150g碘化钾溶解于200ml蒸馏水中。

将上述两种溶液合并,加蒸馏水稀释至1L。

3、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溶解6.2g分析纯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0)于煮沸放冷的蒸馏水中,然后在加入0.2g无水碳酸钠,移入1L的溶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0.0250mol/L)。

为了防止分解可加入氯仿数毫升,储于棕色瓶中用前进行标定:
1)重铬酸钾标溶液:精确称取在于110℃干燥2小时的分析纯重铬酸钾1.2258g,溶于蒸馏水中,移入1L的溶量瓶中,稀释至刻度(0.0250mol/L)。

2)用0.0250mol/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硫代硫酸钠的浓度。

在250ml的锥形瓶中加入1g 固体碘化钾及50ml蒸馏水。

用滴定管加入15.00ml 0.0250mol/l重铬酸钾溶液,再加入5ml l:5的硫酸溶液,此时发生下列反应:
K2Cr07十6KI十7H2S04=4K2S04十Cr2(S04)3十3I2十7H20
在暗处静置5分钟后,由滴定管滴入硫代硫酸钠溶液至溶液呈浅黄色,加入2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退去为止。

记下硫代硫酸钠溶液的用量。

标定应做三个平行样,求出硫代硫酸钠的准确浓度,较准0.0250mol/L。

CNa2S203=15.00×0.0250/VNa2S203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