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

合集下载

苏教八年级上必背古诗词

苏教八年级上必背古诗词
四周星:四年。从德佑元年(1275)正月起兵抗元至被俘恰是四年。
风飘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国势如柳絮。
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赣江,水流湍急,极为险恶,为赣江十八滩之一。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13.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露出笑面。
二、古诗四首
春望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国:国都,即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被攻破。
深:茂盛;茂密。
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感时:为时事而感伤。
恨别:悲伤,悔恨离别。
遂:于是,就。
至:到。
寻:寻找。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贬谪到黄州,寄居承天寺。
亦:也。
寝:睡,卧。
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一同在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于:在。中庭,庭院里。
10、无为:不要。
11、比邻:并邻,近邻。
12、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13、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己亥杂诗·其五
朝代:清代
作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注释
选自《龚自珍全集》
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
长征:一九三四年十月间,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作战略大转移,经过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藏、甘肃、陕西等十一省,击溃了敌人多次的围追和堵截,战胜了军事上、政治上和自然界的无数艰险,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在五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中,八年级语文课本中的古诗词宛如一朵瑰丽的奇葩,以其独特的魅力始终绽放在文明的世界里。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大家快来跟小编一起欣赏吧。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wēi)迤(yí)腾细浪,乌蒙磅(páng)礴(bó)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mín)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主题内容】:万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伟大壮举,《七律•长征》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表达了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

【名句赏析】:1.“五岭逶(wēi)迤(yí)腾细浪,乌蒙磅(páng)礴(bó)走泥丸。

”写山,“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极大和极小对比显出了红军长征之难;也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蔑视。

诗人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充分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慨。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强化了主题,升华了诗旨。

“尽开颜”写三军的欢笑,这是最后胜利即将到来的欢笑,以此作结,使全诗的乐观主义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突现。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主题内容】:这首诗写国都沦陷的悲痛之情,也包含了在战争中思乡思亲的情感。

【名句赏析】: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写国家残破,河山尚存,只是江山换了主人。

暮春时节,长安城中草木丛生,可人烟稀少,一片荒凉。

景中含情,写出了作者对国都沦陷的悲痛之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借花鸟来表达诗人那种伤乱思家的感慨。

此句用拟人的手法,写因感叹时事,悦目的花朵也流下了眼泪;因深恨离别,鸟儿的心也惊动,从而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伤。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八年级上册书苏教版

八年级上册书苏教版

八年级上册苏教版教材中古诗文1. 《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 《春望》·杜甫(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 《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5. 《过零丁洋》·文天祥(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 《己亥杂诗》·龚自珍(清)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 《望岳》·杜甫(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 《登飞来峰》·王安石(宋)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1. 《雁门太守行》·李贺(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2. 《别云间》·夏完淳(明)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江苏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

江苏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

江苏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江苏八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包含了许多经典的古代文学作品,以下是部分必背的古诗词列表:1.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 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6.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8.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其二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9.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0.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些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古代诗人的人生观和情感世界。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背诵,深刻理解诗词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八上苏教版古诗四首

八上苏教版古诗四首

品味全诗
❖ 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 明确:诗的首联写望中所见。长安城被叛军攻破后,
遭到了惊人的破坏。叛军焚烧宫室,杀戮无辜,人 民朝不保夕,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国破山河 在”,山河依旧,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长安“城春 草木深”。春天本是明媚的,然而战乱中的长安城 却是草木丛生,一片凄风苦雨。诗意形象生动,情 感极其沉痛。 ❖ 诗的颔联是分写,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睹物伤情,见 到开放的鲜花,也禁不住悲怆溅泪;听到鸟儿的啼 叫,也禁不住魂悸心惊。
思考
❖ 最后两句作者是斥责歌女吗?为什么? ❖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明确:《泊秦淮》中,“商女不知亡国恨”,表面 是说卖唱的女子不懂亡国之恨,实际上,歌女献唱, 是正的罪人。
❖ 《泊秦淮》中多年积蓄心头的兴亡感慨喷涌而出, 而艺术表现上却委婉含蓄,借景抒情,让人悟到言 外之意和象外之旨,被誉之为绝唱。
过零丁洋
❖ 文天祥,字宋瑞,吉州吉水 人(今属江西)。宋理宗时 中状元,官至丞相,封信国 公。临安危急时,他奉命至 元营议和,因据理抗争而被 拘,后脱险逃出,并率兵抗 元,兵败而被俘。在拘囚中, 经敌人多方折磨,百般诱降, 但临死不屈,终被元军杀害。 他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也是 南宋末著名的爱国诗人。
诗意
❖ 艰辛的生活经历从读书做官开始,以微薄的 兵力与元军苦战了四年。大宋的江山支离破 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 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去年在惶恐滩 头诉说心中的惶恐,而今在零丁洋里悲叹孤 苦零丁。自古以来人活在世上谁能不死?留 得这颗赤诚的心光照史册。
❖ 根据前面学习三首诗的方法,对照课文注释, 自学本诗。思考:诗人怎样表达国家面临危 亡的沉痛心情?怎样把个人的遭际和民族的 命运联系在一起?

苏教版八年级上下册古诗文集

苏教版八年级上下册古诗文集

苏教版八年级上下册古诗文集苏教版语文八年级古诗词春旺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薄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一月4日,风雨交加,进行了一次陆地旅行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派任书川王波去少夫渡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纪海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望月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钱塘湖春游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雁门知府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夏万春,不要在云端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邓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我听到鸡叫,看到太阳升起。

不怕浮云遮住你的眼睛,你处于最高的境界。

陋室铭刘禹锡山不高,但神仙是有名的。

水不深,有龙。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在对话和笑声中有伟大的学者,但在交流中没有白人。

你可以调素钢琴,读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苏教班中国八年级古诗《闻雁》【唐】韦应物家乡在哪里?回到家乡很容易。

在淮南的一个秋雨之夜,高宅听到了野鹅的到来。

《池鹤》【唐】白居易在高高的竹笼前没有同伴,在随机的鸡群中有一只风向标。

苏教版语文初二上学期课外必背古诗词

苏教版语文初二上学期课外必背古诗词

初二上学期必背古诗词游园不值南宋叶绍翁应怜屐齿(jī chǐ)印苍苔,小扣柴扉(fēi)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南宋诗人,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本姓李,后于龙泉(今属)叶氏。

注释译文【注释】①游园不值――想游园却没有人在。

值,遇到;不值,没有遇见。

②应怜――应该爱惜。

应,应该;怜,爱惜。

③屐齿――屐是木鞋,鞋底前后都有高跟儿,叫屐齿。

④小扣――轻轻敲门。

⑤柴扉――用木柴、树枝编成的门。

⑥ 由“一枝红杏”联想到“春色满园”,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解读】诗人想去朋友的花园中观赏春色,但是敲了很长时间门,也没有人来开。

主人大概不在家,又可能是爱惜青苔,担心被游人踩坏,从而不开门。

但是一扇柴门,虽然关住了游人,却关不住满园春色,一枝红色的杏花,早已探出墙来。

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中心思想《游园不值》这首七言绝句,描写了作者游园不成,红杏出墙的动人情景。

不但表现了春天有着不能压抑的生机,而且流露出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描写出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舒适惬意。

这首诗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一切美好、充满生命的新鲜事物,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发展,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

所见【清】袁枚牧童⑴骑黄牛,①歌声振⑵林樾⑶。

②意欲⑷捕⑸鸣⑹蝉,③忽然闭口立。

④袁枚(1719~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清代诗人,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

袁枚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

注释译文⑴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 振:振荡。

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樾(yuè):树阴凉儿。

⑷ 意欲:想要。

⑸ 捕:捉。

⑹ 鸣:叫。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他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所有的古诗词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所有的古诗词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书所有的古诗词一、诗中“江”的描写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9.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二、诗中“云”的描写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宗元《江雪》)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杜牧《山行》)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三、诗中“离别”的描写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
古诗也是儿童在早期教育中最先接触的文体之一,学生对很多古诗都能熟读成诵,且对它有浓厚的兴趣。

古诗一般都能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和音乐节奏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便于感悟、领会语言文字。

另外,八年级语文教材中选入的古诗,都是佳作名篇,小编整理了关于八年级上语文古诗苏教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古诗
1【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春望】(杜甫·唐)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泊秦淮】(杜牧·唐)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宋)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5【过零丁洋】(文天祥·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7【己亥杂诗】(龚自珍·清)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8【望岳】(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登飞来峰】(王安石·宋)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1【雁门太守行】(李贺·唐)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2【别云间】(夏完淳·明)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八年级语文课外积极向上的诗句
1、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三国志
2、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
3、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6、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
7、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老子》
8、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华罗庚
9、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10、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11、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孟郊
1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
13、撑天一根担日月,拔地千笋写春秋。

——郑板桥
14、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1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
1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
1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18、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1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20、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21、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
22、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宋玉
23、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
2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
2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26、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
2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
28、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迁
29、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汉书
30、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
31、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刘勰
3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33、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
34、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旧唐书
3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
36、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
3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
38、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资治通鉴》
39、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明《增广贤文》
4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41、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郑板桥
4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
43、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孟子
44、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韩愈
4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
46、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
4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
48、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
49、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古诗诗话
50、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周易》
5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
5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易经
53、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
5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55、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泽东
5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
57、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
5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
59、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汉书》
60、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

——董必武《题赠〈中学生〉》看了“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的人还看了:
1.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古诗词赏析整理
2.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
4.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
5.江苏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