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医学微生物学实验8PPT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检验微生物ppt课件完整版x

医学检验微生物ppt课件完整版x

个人防护措施及注意事项说明
实验服与护目镜
进入实验室需穿着实验服,佩戴合适的护目镜, 防止试剂飞溅或粉尘刺激。
手套与口罩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手套和口罩,避免皮肤 接触有害试剂或吸入有害气体。
实验操作规范
规范实验操作,避免产生气溶胶或飞溅物,减少 交叉污染的风险。
实验废弃物处理及环保要求讲解
废弃物分类处理
医学检验微生物ppt课件完 整版x
目录
• 微生物学基础 • 医学微生物学概述 • 常见病原微生物介绍 • 微生物检验技术与方法 • 临床标本中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实例分析 • 实验室安全与防护措施
01 微生物学基础
微生物定义与分类
微生物定义
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 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 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微生物生长与繁殖
01
微生物营养
微生物从外界环境中摄取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称为营养。微生物营养
类型有光能自养型、光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型和化能异养型四类。
02 03
微生物生长
微生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通过摄取营养物质、合成细胞物质、增加 细胞数量的过程称为生长。生长曲线可分为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 衰亡期四个时期。
通过对微生物基因组进行测序和 分析,了解其基因组成和功能, 为微生物的鉴定和分型提供准确
依据。
基因芯片技术
将大量特异性基因探针固定在芯 片上,通过与待测微生物DNA杂
交来鉴定其种类和型别。
宏基因组学技术
通过对环境中所有微生物的基因 组进行高通量测序和分析,了解 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为环 境微生物检测和生态学研究提供
尿液标本中常见病原微生物检测实例分析
尿常规检查

第八章--医学微生物学-概述PPT课件

第八章--医学微生物学-概述PPT课件

体积微小: 以微米(μm)或纳米(nm)来衡量
结构简单
➢由单细胞、简单多细胞或 非细胞生命物质所构成
繁殖迅速
一般细菌每20分钟繁殖一代
培养4-5天所形成的大肠 杆菌的重量将和地球相仿
容易变异
微生物与外界环境直接紧 密接触,易受环境因素的 影响,发生突变——获得 很强的外环境适应力
起源早:地球诞生于46 亿年前, 微生物35亿年前 即已形成
85公里的高空、11公里深的海底、2000米深的 地层有微生物
近100℃的温泉、零下250℃的环境有微生物 在地球上几乎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与人类关系密切
自然界中N、C、S等 元素循环
有少数微生 物能引起人 类和动、植 物的病害
工业,微生物应用于 食品、皮革、纺织、 石油、化工、冶金等
污水处理,利用微生物 降解有机磷、氰化物等
分布广泛
人体的皮肤、口腔、肠胃道等都有许多微生物 85公里的高空、11公里深的海底、2000米深的地
层有微生物 近100℃的温泉、零下250℃的环境有微生物 在地球上几乎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同学们要牢固地树立无菌的观念
砧板上的微生物
皮肤、毛发上分布的细菌
肠黏膜上分布的细菌(一)
种类繁多
第八章 医学微生物学 概述
第一节 微生物的概念及种类
微生物(microorganism)是广泛存在于自
然界,结构简单、种类多、繁殖迅速、容易 变异、与人类关系密切、肉眼直接看不到, 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 倍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体的总称。
(二)微生物的特点
体积微小 结构简单 繁殖迅速 容易变异 分布广泛 种类繁多 适应力强 作用重要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第三十一章疱疹病毒ppt课件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第三十一章疱疹病毒ppt课件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第三十一章 疱疹病毒ppt课件

CONTENCT

• 疱疹病毒概述 • 疱疹病毒的致病性 • 疱疹病毒感染的治疗与预防 • 疱疹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 疱疹病毒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疱疹病毒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疱疹病毒是一类具有包膜的DNA 病毒,能引起人类多种疾病。
分类
疱疹病毒可分为α、β、γ三个亚科, 其中α疱疹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对人类的致 病性较强。
THANK YOU
感谢聆听
100%
局部治疗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外用收敛 、抗病毒药膏涂抹。
80%
全身治疗
口服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 泛昔洛韦等,同时进行对症治疗 。
预防措施
02
01
03
控制传染源
及时发现和治疗患者,控制传染源的传播。
切断传播途径
避免与患者接触,注意个人卫生,不共用毛巾等生活 用品。
保护易感人群
提高免疫力,注意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
疫苗研究进展
疫苗种类
目前有带状疱疹疫苗和单纯疱疹疫苗。
研究进展
不断有新的疫苗品种在研发中,以提高预防效果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04
疱疹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与细菌的相互作用
协同感染
疱疹病毒与某些细菌可以同时 感染同一细胞,并在细胞内相 互促进对方的复制和扩散。
细菌性感染的恶化
某些细菌感染可以增加疱疹病 毒感染的风险和严重程度,如 性传播疾病中的淋病和衣原体 感染。
抗生素治疗的影响
抗生素治疗可以改变口腔和生 殖道微环境,从而影响疱疹病 毒的复制和传播。
与病毒的相互作用

《医学微生物实验》课件

《医学微生物实验》课件

《医学微生物实验》课件xx年xx月xx日•课程介绍•医学微生物学基础知识•临床微生物学实验技术目录•微生物感染与免疫01课程介绍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掌握医学微生物学实验基本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医学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包括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等。

增强学生实验操作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内容包括细菌分离培养、菌落形态观察、细菌染色制片、细菌生化反应等。

细菌学实验病毒学实验免疫学实验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包括病毒分离、鉴定和检测等。

包括抗原抗体反应、免疫细胞功能检测、免疫分子生物学等。

包括标本的采集、处理和鉴定等。

课程安排•第一周:微生物学实验室安全及基本实验操作•第二周:细菌的分离培养与形态观察•第三周: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与鉴定•第四周:病毒的分离鉴定与检测•第五周:免疫学基本概念与抗原抗体反应•第六周:免疫细胞功能检测与免疫分子生物学•第七周:临床微生物学标本的采集处理与鉴定02医学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包括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结构,通过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细菌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中进行增殖,包括DNA和RNA病毒。

病毒具有细胞壁和细胞膜等结构,以出芽方式进行繁殖,包括酵母菌和霉菌等。

真菌微生物的种类与特点微生物可通过接触感染、空气传播、水和食物传播等多种途径感染人体。

微生物的感染与传播感染途径包括表面感染、机会性感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等。

感染类型微生物可通过直接接触、飞沫传播、媒介物传播等多种方式进行传播。

传播方式加强卫生管理、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可疑感染源等。

预防措施针对不同微生物感染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抗生素治疗、抗病毒治疗等。

同时还需要针对感染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治疗方法微生物感染的防治03临床微生物学实验技术鉴定细菌采用生化反应、抗原构造等实验手段,对细菌进行鉴定,包括种、属、种水平的鉴定。

完整版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

完整版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

01医学微生物学概述Chapter医学微生物学的定义与任务定义任务01020304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等不同类型的细菌。

细菌包括DNA 病毒、RNA 病毒等不同类型的病毒。

病毒包括酵母菌、霉菌等不同类型的真菌。

真菌包括原虫、蠕虫等不同类型的寄生虫。

寄生虫古代时期文艺复兴时期19世纪20世纪至今02细菌的基本形态与结构Chapter细菌的大小与形态细菌的大小细菌的形态01020304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核质荚膜鞭毛菌毛芽孢03细菌的生理与遗传Chapter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的理化特性细菌的分类与命名030201细菌的理化性质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代谢细菌的营养类型细菌的生长繁殖细菌的代谢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细菌的遗传物质细菌的变异类型细菌遗传变异的机制细菌遗传变异的意义04细菌的分类与命名Chapter细菌的分类方法数值分类法传统分类法利用细菌的多种特性,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值分析,确定细菌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进行分类。

分子分类法常见病原菌的分类与命名葡萄球菌属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引起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败血症等。

链球菌属包括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引起呼吸道感染、脑膜炎、心内膜炎等。

肠杆菌科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等。

观察细菌的形态、大小、排列方式等特征进行初步鉴定。

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免疫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细菌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代谢产物的产生以及某些酶的活性等特性进行鉴定。

利用特异性抗体与细菌抗原的结合反应进行鉴定,如凝集试验、沉淀试验等。

基于细菌基因序列的分析和比较,采用PCR 技术、基因芯片技术等手段进行快速、准确的鉴定。

细菌的鉴定与识别05病毒的基本形态与结构Chapter病毒的大小与形态病毒的大小病毒的形态病毒形态各异,常见的有球形、杆状、砖形、丝状、蝌蚪状等。

这些形态与病毒的基因组类型、外壳蛋白的结构以及感染宿主的方式有关。

病毒的基本结构核衣壳包膜病毒的分类与命名病毒的分类病毒的命名06病毒的复制与遗传Chapter病毒的复制周期病毒通过特异性受体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然后将核酸注入细胞内。

《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2024鲜版

《医学微生物学》ppt课件-2024鲜版

2024/3/27
11
03
细菌学
2024/3/27
12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基本形态
球菌、杆菌、螺旋菌
细菌的细胞壁与细胞膜
组成成分、功能特点
2024/3/27
细菌的特殊结构
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细菌的细胞质与核质
遗传物质、核糖体
13
细菌的生理与代谢
01
细菌的生长繁殖
生长曲线、繁殖方式
2024/3/27
微生物的分类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放 线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 螺旋体等八大类。
4
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按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 菌三类。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 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
病毒的形态与结构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形态的生物,其形态 多样,有球形、杆形、砖形、弹状、丝 状等。病毒的结构包括核酸和蛋白质外 壳两部分。
定义
医学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与人体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致病机理、 免疫机制、诊断与防治的科学。
2024/3/27
任务
揭示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及其与宿主相互作 用规律,为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9
医学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2024/3/27
研究对象
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微 生物及其与人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15
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正常菌群与微生态平衡
菌群种类、数量、分布及作用
条件致病菌与机会性感染
感染条件、致病机制及预防措施
病原菌与感染性疾病
病原菌种类、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举例
细菌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件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件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课件xx年xx月xx日•实验准备•实验操作流程•实验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目录•实验数据展示与分析•实验拓展与参考文献01实验准备掌握医学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方法;了解常见病原微生物的检测原理和方法;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通过实验,可以获得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鉴定和药敏结果;通过实验结果,可以获得临床感染的病原学诊断依据。

微生物学实验是医学微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材料实验试剂实验器材生理盐水、PBS缓冲液、酒精等;显微镜、培养箱、离心机、分光光度计等。

03实验材料与试剂02 01培养基、血清、试剂盒等;02实验操作流程采取不同方式,如擦拭、挤压等,采集不同部位样品,如鼻咽拭子、痰液、血液等。

采集方法在特定环境下进行采集,如无菌室、P3实验室等,避免样品受到污染。

采集环境采集后的样品要妥善保存,如低温、干燥等,以保证样品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样品保存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初步处理,如稀释、震荡、过滤等,使样品更易于进行后续实验。

样品预处理将样品中的微生物分离出来,并进行培养,以增加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

分离培养对分离出的微生物进行纯化培养,以获得单一菌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纯化培养分子生物学检测采用PCR、基因测序等技术,对微生物的DNA或RNA进行检测,以确定微生物的种类和基因型。

免疫学检测利用抗原-抗体反应,检测样品中特定微生物的存在和数量。

培养法将样品接种在特定培养基上,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和菌落特征,以确定微生物的种类和特性。

检测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处理,如计算比值、绘制图表等,以反映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数据处理结果判断临床建议根据实验数据和标准值进行比较,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异常微生物,以及其数量和活性情况。

根据实验结果,为临床提供建议和指导,如诊断疾病、选择抗生素等。

03结果分析020103实验注意事项与常见问题注意事项实验前的准备在进行实验前,一定要全面检查所需的器材和试剂,并熟悉实验流程和操作方法。

医学微生物课件ppt

医学微生物课件ppt
毒素
微生物产生的有毒物质,可引起机体 中毒症状,如细菌外毒素、真菌毒素 等。

微生物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可促进病原体的繁殖和扩散,如溶 血素、胶原酶等。
微生物的感染与免疫反应
感染类型
根据感染部位和症状的不同,可分为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如肺炎、肠道感染 、败血症等。
免疫反应
机体对微生物入侵产生的防御反应,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如吞噬 细胞作用、抗体产生等。
03
革兰氏阳性菌
这类细菌具有厚重的细胞 壁,对某些抗生素有抵抗 力,例如葡萄球菌和链球 菌。
革兰氏阴性菌
这类细菌具有较薄的细胞 壁,对某些抗生素敏感, 例如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 。
厌氧菌
这类细菌在缺氧环境下生 长,例如破伤风梭菌和产 气荚膜梭菌。
病毒
DNA病毒
这类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DNA,例如天花病毒和水 痘病毒。
耐药性产生机制
微生物通过基因突变或获得外源基因产生耐药性,耐药性可遗传给 后代。
耐药性的预防与控制
加强抗微生物药物的监管,规范临床用药,开展耐药性监测,研发 新型抗微生物药物。
05
医学微生物的预防与控制
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策略
监测与预警
建立有效的传染病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并报告疫 情,为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04
医学微生物的诊断与防治
微生物的诊断方法
01
02
03
04
直接显微镜检查
通过显微镜观察微生物形态, 如细菌、真菌等。
培养分离
将样本接种在培养基上,观察 微生物的生长情况,分离出纯
培养物。
免疫学检测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原理,检 测微生物抗原或抗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 操作
1234567 8
9
N.S.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1:5流感病毒尿囊液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稀释度
1:10 1:20 1:40 1:80 1:160 1:320 1:640 1:1280
RBC
0.2
• 结果观察
– 完全抑制红细胞凝集者为红细胞凝集抑Leabharlann 效价。2021/01/21
13
THANKS FOR WATCHING
谢谢大家观看
为了方便教学与学习使用,本文档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
时间:20XX.XX.XX
2021/01/21
14
control 弃去
1%红细胞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0.2
摇匀,室温45min后观察结果
• 结果观察
–以发生50%凝集者(++)为该病毒血凝效价,其稀释度 即为一个血凝单位。
第一课202件1/0网1/2网1 站
10
2021/01/21
11
血凝抑制试验
(hemagglutinin inhibition test, HI)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
第一课件网网站
2021/01/21
1
第8次 病毒学实验
1. 病毒培养(录像) 2. 观察正常细胞与病变细胞的镜下特征
(示教) 3. 病毒包涵体的镜下特点(示教) 4. 血凝试验(操作),血凝抑制实验
(结果示教)
2021/01/21
2
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 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2021/01/21
Neuraminidase, NA N1~N9
8
血凝试验 (hemagglutinin test, HA)
• 原理
– 病毒表面血凝素与鸡红细胞表面糖蛋白受体 发生结合而发生凝集
– 检测病毒的存在,滴定病毒的血凝效价,大 致估计病毒颗粒的数量 (1个血凝单位=106 病毒颗粒)
2021/01/21
– 杀细胞效应。Cytopathic effect, CPE 致细 胞病变效应
– 稳定状态感染 – 包涵体(inclusion body)形成 – 细胞凋亡 – 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
• 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过程
2021/01/21
3
2021/01/21
4
2021/01/21
5
Histopathologic features of rabies, brain. Characteristic Negri bodies are present within a Purkinje cell of the cerebellum; patient died of rabies
Cytomegalovirus inclusion disease.
The in2t0r2a1n/0u1c/l2e1ar inclusion body has a
6
typical “owl-eyed” appearance.
血凝试验 &
血凝抑制试验
2021/01/21
7
Hemagglutinin, HA H1~H15
• 原理
– 特异性抗体与相应病毒结合,使病毒失去凝 集红细胞的能力,从而抑制血凝现象。
– 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抗体及抗体的效价 – 对病毒进行分型
2021/01/21
12
血凝抑制试验
• 操作
– 流感病人血清倍比稀释(1:5……1:640) 200l – 4个血凝单位病毒 200l – 1%鸡红细胞 200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