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的临床观察
帕金森病抑郁心理护理干预临床观察

1 | 1 一般资料
选择武汉市 中医院神经内科 2 0 0 9 年5 月一 2 0 1 0 年
1 . 2 . 2 对照组采用的是护理人员随机排班 , 8 h 工作制。 入 院后只 是对患者进行一般性介绍 , 且入病房无亲人陪伴 , 由当班护士进 行观察处理, 并行交接班 , 无陪伴护士。 而治疗组入院后有 亲人 陪 护人病房 , 医护人员 与患者沟通多 , 及 时地了解 了患者 的心理活 动, 有针对性的解 释、 开导 , 消除患者 紧张 、 恐惧心理 , 使其情绪稳
.
2 0.
T ODAY NURS E, F e b r u a r y , 2 0 1 3, No . 2
帕金森病抑郁心理护理干预 临床观察
林
摘要 目的
俊
选择武汉市 中医院神经 内科2 0 0 9 年5 Y l 一 2 0 1 0 年l O f 3 期 间的P D
探 讨帕金森病f P D ) 后抑郁心理护理 干预 临床 疗效 。 方法
搏异常的原因主要有2 个: 夹层扩张到分支动脉 ; 内膜撕裂片的可 飘动部分覆盖在分支动脉 的开 口处 , 引起远端血流梗阻。 因此 , 在 疼痛发作 时 , 应反复检查周围动脉 , 以便于发现新的动脉阻塞现 象或动脉阻塞现象的变化 。Biblioteka 性。 1 . 2 方 法
病的发生 、 发展及漫长的用药过程中, 超过一半的患者 出现抑郁 ,
直 接 影 响 患 者 的 生 活 质量 。 笔者于2 0 0 9 年5 月 2 0 1 0 年1 0 月对2 1
1 . 2 . 1 抑郁症筛查 后分组
患者进行H a i m i h o n 抑郁量表( H A M D )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分析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63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针灸治疗进行分组;对照组31例,采取美多芭治疗;观察组32例,在美多芭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针灸治疗,取穴以双侧风池、完骨、天柱、哑门为主,根据辨证类型,确定配穴;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计算进步率,综合评价临床总有效率,并作对比分析。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评分较治疗前而明显下降,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显著大于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对于缓解病情,促进疾病转归和改善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结合美多芭治疗,可协同提高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帕金森病;针灸;美多芭帕金森病作为常见、严重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伴随着不同程度的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1]。
众所周知,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作为帕金森病的最主要病理改变,这为临床采取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而提供重要依据。
鉴于长期使用美多芭治疗帕金森病可存在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且难以显著控制帕金森病的症状,不能有效控制帕金森病的自然进展。
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帕金森病已取得较大进展,尤其是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结合美多芭治疗,可起到强化疗效的作用。
对此,本研究旨在分析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63例帕金森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针灸治疗进行分组;对照组31例,男患20例、女患11例;年龄范围42~68岁,平均(64.8±3.7)岁;病程最短5.7个月,最长6.3年;病情严重程度:II级12例、III级15例、IV级4例;观察组32例,男患21例、女患11例;年龄范围41~69岁,平均(65.2±3.3)岁;病程最短5.2个月,最长6.7年;病情严重程度:II级13例、III级14例、IV级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
针刺阳经穴为主治疗帕金森病疗效观察

he t r t e a t me n t g r o u p v e r s u s 6 6 . 7 % i n he t c o n t r o l g r o p, u a n d he t d i f e r e n c e w 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i f c a n t( P <O . 0 5 ) . C o n c l u s i o n
d i s e a s e .M e t h o d F i ty f . s e v e n p ti a e n t s wi t h P a r k i n s o n d i s e a s e we r e r a n d o mi z e d i n t o a t r e a t me n t g r o u p o f 3 0 c a s e s a n d a c o n t r o l ro g u p o f 2 7 c a s e s .T h e t r e a t me n t g r o u p wa s i n t e r v e n e d b y a c u p u n c ur t e a t a c u p o i n t s f r o m y a n g me r i d i a n s p l u s Le v o d o p a a n d Be n s e r a z i d e Hy d r o c h l o r i d e t a b l e t s ,wh i l e t h e c o n ro t l g r o u p wa s o n l y b y o r a l a 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o f Le v o d o p a a n d Be n s e r a z i d e
针灸联合康复运动训练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_1

针灸联合康复运动训练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发布时间:2022-09-29T02:55:06.503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11期作者:石泽锦房晨曦于珊指导老师:王辉[导读] 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运动训练对帕金森病(PD)患者步行功能、平衡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石泽锦房晨曦于珊指导老师:王辉山东英才学院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摘要: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运动训练对帕金森病(PD)患者步行功能、平衡功能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某院收治的PD患者60例,根据计算机生成数据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
对照组患者接受康复运动训练,研究组患者接受康复运动训练联合针灸,两组均治疗两周。
对比两组步行功能、平衡功能、肢体功能、认知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变化。
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步速、步频、步宽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治疗后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研究组治疗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各项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针灸疗法可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缓解震颤、运动迟缓等症状,改善病情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针灸;康复运动训练;帕金森病引言帕金森病(PD)是一种运动障碍性疾病,呈慢性进展,老年人群好发。
该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呈几何指数增加,并在80岁以后达到高峰,有报道称至2030年我国PD患者将达到500万。
PD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与年龄老化、环境因素以及遗传易感性等密切相关,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参与而发病。
PD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睡眠障碍等,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逐渐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最终因全身僵硬致卧床不起,出现吸入性肺炎、骨折等并发症,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西医常使用左旋多巴、金刚烷胺、苯海索等药物控制病情,部分患者联合康复运动干预,但疗效不甚理想,同时长期口服上述药物,常出现恶心、便秘、排尿困难、视物模糊、低血压等副作用。
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抑郁疗效观察

频率等。
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两组膀胱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膀胱残余尿量及膀胱容量比较 (mL,x±s )组别例膀胱残余尿量膀胱容量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实验组45365.76±32.4358.04±18.35325.04±27.53394.27±25.78参照组45370.68±31.4998.15±19.04326.42±28.01364.06±37.97 t0.730110.17520.2357 4.4156P0.46720.00000.81420.0000两组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 (x±s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等症状[1]。
帕金森病抑郁(Parkinson’s disease depression,PDD)为常见的非运动症状,治疗多以药物疗法为主,可缓解临床症状,但整体疗效不够满意,且不良反应较多[2]。
本研究用针刺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PDD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共104例,均为2015年1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治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2例。
观察组女21例,男31例;年龄50~74岁,平均(61.02±3.57)岁;病程1~6年,平均(2.74±1.12)年。
对照组女19例,男33例;年龄51~76岁,平均(60.97±3.54)岁;病程1~8年,平均(2.71±1.15)年。
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观察

go p a eMao a h a me h rame t ru a e c p ntr t c pit o u mb. ̄ eut tr o r ru s k d pri tesmet .T e et n o ptk s u u cu e u ons f o ri s R sl t n i t g a aa f l ]Af cu— e2
A s at [ bet e T td f ci to o i ree p rso akno i bt c:- j i ] o su yef t emeh d frds drd sot fp risns [ to ] T etet n n o t l r O cv e v o m. Meh d h rame tad cnr o
针 进 行 针 束 。 针 法 : 肤 进 行 常 规 消 毒 后 , 针 得 气 0 皮 进
1 临床资 料
后 , 平补 平 泻 法 , 用 留针 3 mi , 0 n 1次 / ,0次 为 1疗 d1
1 1 一般 资料 治 疗组 5 . 0例 , 中 , 3 其 男 1例 , 1 女 9 例 ; 均 年龄 6 平 2岁 , 均 疗 程 1 5 平 . ±5年 ; 照 组 3 对 0 例, 2 男 0例 , 1 例 , 均年 龄 6 女 0 平 3岁 , 均疗 程 2 平 ±
a e uc M os ge nd r d e W d a . Ke r s:pa ki on s ; s o tdy f nc in; b l n e d s de ; p u c unc u e;a u y wo d r ns im p r s u to a a c ior r l m a up tr c pun t et r p c ur he a y
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的增加,帕金森病成为了全球范围内亟待解决的健康难题。
而在现代医学的治疗中,中医针灸作为一种独特的治疗手段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一、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概述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和运动迟缓等症状。
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依靠药物治疗,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深部脑刺激等。
然而,这些药物治疗往往伴有副作用,并不能有效缓解病情。
相比之下,中医针灸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手段备受关注。
传统中医认为,帕金森病是由于“肝风内动,脑络失养”引起的,因此通过针灸调节人体气血、平衡阴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二、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机制研究针灸作为一种特殊的物理刺激手段,其对帕金森病的疗效机制一直备受研究者关注。
目前的研究表明,针灸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治疗作用:1. 调节多巴胺系统功能:帕金森病患者主要是由于多巴胺神经元减少引起的,而针灸可以通过调节多巴胺系统功能来改善病情。
研究发现,针灸可以促进多巴胺释放、调节多巴胺受体的表达以及提高多巴胺合成酶的活性,从而增加多巴胺在体内的含量。
2. 抑制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在帕金森病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针灸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和细胞凋亡等途径,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从而减轻患者的症状。
3. 调节神经递质平衡:除了多巴胺系统,针灸还可以通过调节其他神经递质的平衡来发挥治疗作用。
研究发现,针灸可以调节谷氨酸酸、GABA、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的含量和功能,从而恢复大脑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三、中医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近年来,中医针灸在帕金森病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重视。
在中国,已经有许多医疗机构开展了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的临床分析

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的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3月 -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患者8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美多芭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总评分比较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4.44%,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评分为(31.67±5.37);对照组患者总评分为(48.93±7.26),观察组患者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针灸治疗帕金森效果显著,患者治疗后总评分情况较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针灸;帕金森病;效果帕金森是临床老年常见病,又被称为震颤麻痹[1],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肌肉僵直,静止性震颤,姿势反射障碍。
目前帕金森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治疗主要以西药为主,但是患者长期使用药物其药效会减退,治疗反复,波动性大[2]。
随着我国中医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中医药治疗帕金森的研究已经成为临床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主要探讨分析针灸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的临床效果,特选取2016年3月 -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患者8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现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2016年3月 -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帕金森患者85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所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病情符合帕金森病的相关诊断标准。
②患者病历资料完整,且非其他锥体的外系疾病所引发的帕金森病。
③患者无严重的躯体疾病与其他系统严重疾病。
③患者无相关药物过敏史。
④患者无精神、意识障碍,知情、同意参加本次研究,且能够配合治疗。
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治载》 肾虚则小便数 , 说“ 膀胱热则水下涩”Ⅸ 。内经》 “ 日:中气不足 , 则溲 为之变也。考虑老年人五脏皆衰, ” 气血亏乏, 故治疗老年病以补虚为主 , 尤
以调理脾 胃最 为重 1 4: 0- 3 20 , ( ) 0 I0 . 82 1 5 5
【 关键词 】 帕 金森 病 ; 抑郁 ; 灸 ; 针 疗效 【 中圉分类号 】 7 25 R4. 【 文献标 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62 22(0 2 0— 0 60 17— 532 1 )4 07 — 2
雷
( 武汉市 中医院
俊
武汉 40 1 ) 3 0 4
湖北
【 摘要 】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帕金森病(D P) 抑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 收集武汉市 中医院的P 患者共4 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 照组. D 2 。 每组
2 例, 1 治疗组患者予以针刺治疗, 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应用针灸治疗前后的H H 评分分别为2 . ±2 8 PR II 分分别为3 . 1 . 治疗 AD 3 7 . ; DSI: U i  ̄ 25-2 4 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 5。 P0 0 )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 . %对照组为2 . 两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X(< . 5。 09, 8 6。 PO 0)结论:D P伴发抑郁的相关因素较为复 杂. 针刺可 改善P 抑郁症 状 , 疗效 安全。 D 且
【】 廖 泽云 . 3 姜锦林 , 李玉 山 补中益 气汤和 补阳还 五汤对大 鼠前列腺增 生
影响的实验研究. 中医药学刊. 06 44:2- 2 2 0 ,2()72 7 3
临床常见老年患者病程 日 , 久 经坦索罗辛缓释片以及非那雄胺治疗后
针 灸 治 疗 帕 金 森 病 抑 郁 的 I 观 察 临床
的疗效。 治疗总有效率9 .8 治疗前后症状显著改善, 77%, 疗效肯定, 值得临
床推 广使 用 。 参考 文献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 M 南京大学出版
社 ,944 . 19 :9
【】 夏 术阶 . 2 王延军 , 唐孝达 人前列腺 组织 中雄激 素受体亚 型表达与基 因
21 中医症候评价 按照中医症候评价标准, . 治疗4例, 5 其中显效3例, 6 有
效8 , l 总 有效 率9 .8 例 无效 例, 77%。 2 西 医疗 效评 价 . 2 由表l 可知 , 连续 1周服药 治疗 , S 评 分 、 O 经过 2 I s P QL
清降浊, 中气陷则水湿不运 , 清阳不升, 浊阴不降, 出现小便不利。 故 补中益气丸中党参、 黄芪、 白术、 甘草补益中气; 陈皮理气醒脾 ; 升麻、 柴胡提清气, 则浊气下降。 普适泰补肾固涩, 主要成份为水溶性花粉提取物 和脂溶性花粉提取物, 与补中益气丸共奏益气固摄之功。 廖泽 等应用去 势大鼠皮下注射丙酸睾丸酮诱导 的前列腺增生。 研究发现 , 用补中益气汤 后大鼠前列腺上皮细胞萎缩, 腺泡表面皱襞消失, 腺腔光滑 , 腺上皮多为单 层扁平上皮 , 细胞核小而圆, 居中, 腺体间质少, 分布稀疏, 基底平滑肌较少, 前列腺的湿重、 前列腺指数和血清酸性磷酸酶均显著低于模型组, 提示补 中益气汤可明显抑制大鼠血清酸性磷酸酶活性, 抑制大鼠前列腺增生。 普 适泰可抑制 内源性炎症介质合成, 有抗炎、 抗水肿及收缩膀胱逼尿肌和舒
上升 , 气难 以下降 , 亦因之而 不利 。 浊 小便 我国古代 文献 中多有论述 , 《 如 类
本研究采用补中益气丸联合普适泰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 引入前列 腺炎症状评分系统, 评价患者症状严熏程度、 生活质量影响等指标 , 将患者
的主 观症 状较 细致地 量化 , 治疗 前后 及分组 比较 , 而评 价联合 治疗 进行 从
7 6
《 求医问药 》 下半月刊 S e Me i l n s T e d ie 0 2 第 l ek dc A dA k h Me i n 2 1 年 a c 0卷 第 4 期
应用s s欹件, Ps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 表示, 用两样本均数
t 比较治疗 前后各项 观察指标 的差异 性 ,<00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 义 。 检验 P .5
2 结 果
症 状 减轻 , 仍有劳 累 或者活 动后尿 频 , 但 少则 数滴 , 重影 响生活 。 国 医 严 祖
学认为 , 小便的排泄除肾的气化外 , 尚须依赖肺的通调和脾的转输, 此老年
体弱 , 度劳 累 , 过 伤及脾 气 , 使其 中气 闭塞 , 之肾虚 , 加 气化 无力 , 决渎 因之 失权 , 而致小 便难 出 , 尿频 , 不尽 。 淋漓 脾胃虚 弱 , 中气 不足 , 运 化和升 脾主
张尿道 平滑 肌 的作用 , 有效缓 解前 列腺炎 的症状 。 可
评分、 U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0) R P .5, 说明本药治疗=P B H的症状明 显改善, 客观疗效显著。 表 1 患者服 用补 中益气 丸联 合普 适泰的 观察指 标
3 讨 论
前列腺增生症是5岁以上、 0 特别是6 岁以上老年男性常见病和多发 o 病, 发病率达8%以上 , 床主要以排尿困难症候群为主要表现【 。 0 I l 缶 2 祖国医 】 学虽然无前列腺增生病名, 但依据尿频、 排尿困难、 尿潴 留等主要l 临床症状 来分析 , 本病属 “ 闭” 。 癃 范畴 老年病又 以体虚为主要 因素 , 患者 已过 “ 八八 , 中气易虚, 若气化乏力, 不能升清降浊 , 必致小便癃闭。 人之生也, 先天在命 门, 后天则为脾胃。 人至耄耋暮年, 元气渐竭 , 真阴本亏, 元阳亦随先天之精 衰竭而亏虚 , 不能传输, 致尿短频。 劳倦伤脾, 久病体弱, J 虚而清气不能 T] e*